CN203364859U - 光电传感器用支架结构 - Google Patents

光电传感器用支架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364859U
CN203364859U CN 201320213094 CN201320213094U CN203364859U CN 203364859 U CN203364859 U CN 203364859U CN 201320213094 CN201320213094 CN 201320213094 CN 201320213094 U CN201320213094 U CN 201320213094U CN 203364859 U CN203364859 U CN 2033648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ction
splicing ear
hole
electric wire
photoelectric sens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320213094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宫田毅
中岛淳
宫下诚司
大槻一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mr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Omr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mron Corp filed Critical Omron Corp
Priority to CN 201320213094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3648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3648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364859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asuring Pulse, Heart Rate, Blood Pressure Or Blood Flow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电传感器用支架结构,采用该光电传感器用支架结构,能够提高光电传感器的可靠性,且能够降低制造工时。该光电传感器用支架结构包括支架,支架用于支撑传感器电路组件以及包含多条电线的电缆。支架具有容纳多条电线的多个电线容纳部,多个电线容纳部相互被隔开并沿左右方向并列配置,并且沿前后方向延伸。电线容纳部包括电线保持部和电线引线部,电线引线部具有电线插入口,且插入口的宽度小于电线的直径,电线保持部,具有扩大插入口,且扩大插入口的宽度大于电线的直径。根据该构成,能够容易地向插入口插入电线。

Description

光电传感器用支架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电传感器用支架结构。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光电传感器中,有包括传感器电路组件的传感器。传感器电路组件包括发光元件、受光元件和封闭部。例如在专利文献特开平11-145505所披露的光电传感器中,发光元件与受光元件通过引线框架相连,且引线框架的一部分通过封闭部密封。而且,连接端子被设置为从封闭部突出。连接端子上形成有插入电缆电线的孔,电线通过锡焊固定在连接端子上。
在上述光电传感器中,需将电线插入连接端子上的孔内,然后,需要将连接端子与电线锡焊连接。因此会增大制造工时。
而且,因为连接端子与封闭部是形成为一体,所以,进行上述锡焊作业时封闭部有可能受到锡焊发热的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电传感器用支架结构,采用该光电传感器用支架结构,能够提高光电传感器的可靠性,且能够降低制造工时。
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光电传感器用支架结构,包括支架,该支架用于支撑传感器电路组件以及包含多条电线的电缆。支架具有容纳多条电线的多个电线容纳部,多个电线容纳部被相互隔开并沿左右方向并列配置,且沿前后方向延伸。
电线容纳部包括电线保持部和电线引线部,电线引线部具有电线插入口,且插入口的宽度小于电线的直径,电线保持部,具有扩大插入口,且扩大插入口宽度大于电线的直径。根据该构成,能够容易地向插入口插入电线。
在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光电传感器用支架结构中,支架具有容纳多个连接端子的多个端子容纳部,端子容纳部配置在与电线容纳部正交的方向上。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光电传感器用支架结构中,端子容纳部具有沿左右方向并列配置的一对壁面部,连接端子配置在一对壁面部之间。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光电传感器用支架结构中,端子容纳部具有突起,多个连接端子的前端上设置有切口,突起从端子容纳部的底部朝切口突出。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光电传感器用支架结构中,在连接端子配置在与电线压接的位置的状态下,突起与连接端子之间设置有缝隙。通过这种结构,当连接端子压接在电线上时,电线的内皮能够通过缝隙逃向切口的外部。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光电传感器用支架结构中,突起与连接端子之间的缝隙大小比电线的芯线的直径小。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光电传感器用支架结构中,支架具有卡定部,卡定部与传感器电路组件卡定,在连接端子配置在与电线压接的位置的状态下,卡定部到达与传感器电路组件卡定的位置。
由于支架卡定部与传感器电路组件卡定,从而可牢固地维持连接端子与电线的压接。而且,在压接时,当连接端子配置在与第一电线压接的位置时,卡定部到达与传感器电路组件卡定的位置。因此,操作员通过卡定部与传感器电路组件卡定,可容易地把握是否已完成连接端子的压接。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光电传感器用支架结构中,支架还具有孔,孔沿上下方向贯穿支架,电缆被配置为穿过孔,且孔的内面与电缆之间通过粘结剂被固定。孔的内面至少具有三个突起。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光电传感器用支架结构中,孔包括第一孔部和第二孔部,第一孔部和第二孔部沿孔的轴线方向并列配置,第二孔部包含孔的端部,第二孔部的内径大于第一孔部的内径。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光电传感器用支架结构中,支架具有定位部。定位部被配置为在孔的贯穿方向上与孔的局部重叠。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光电传感器用支架结构中,支架还包含被配置为与孔的局部重叠的壁部,容纳电线的多个电线容纳部被壁部隔开,定位部是壁部的一部分。
实用新型的效果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光电传感器用支架结构,能够提高光电传感器的可靠性,且能够降低制造工时。
附图说明
图1为光电传感器的立体图。
图2为光电传感器的各部件分解立体图。
图3为传感器主体的立体图。
图4为传感器主体的主视图。
图5为传感器主体的侧视图。
图6为连接端子的放大图。
图7为支架的立体图。
图8为表示支架、传感器主体与电缆的立体图。
图9为支架的俯视图。
图10为支架的主视图。
图11为第一电线保持部的放大图。
图12为支架的侧视图。
图13为图12中的XIII-XIII截面图。
图14为连接端子与第一端子容纳部的放大图。
图15为图9中的XV-XV截面图。
图16为支架的仰视图。
图17为主体外壳的立体图。
图18为辅助壳的立体图。
图19的(A)~(C)为传感器主体的制造工艺示意图。
图20为光电传感器的组装工艺示意图。
图21为光电传感器的组装工艺示意图。
图22为光电传感器的组装工艺示意图。
图23为其他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连接端子的示意图。
图24的(A)、(B)为其他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发光透镜部和受光透镜部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涉及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光电传感器1的传感器电路组件2进行说明。图1为光电传感器1的立体图。图2为光电传感器的各部件分解立体图。如图2所示,光电传感器1,其包括传感器电路组件2、支架3、辅助壳4、主体外壳5、电缆6。
图3为传感器电路组件2的立体图。图4为传感器电路组件2的主视图。图5为传感器电路组件2的侧视图。如图3至图5所示,传感器电路组件2包括发光部21、受光部22、连接部20。发光部21、受光部22与连接部20成一体。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将后述的压接方向称之为“下方”。将与压接方向相反的方向称之为“上方”。将与压接方向正交的方向、且发光部21与受光部22并排的方向称之为“左右方向”。将与发光部21与受光部22并排的方向和压接方向正交的方向称之为“前后方向”。
如图4所示,发光部21包括发光元件211、发光透镜部212、发光支撑部210。发光元件211例如是发光二极管。但是,也可将与发光二极管不同的元件作为发光元件211使用。发光元件211被安装在后述的引线框架24上。发光透镜部212覆盖发光元件211。发光透镜部212从发光方向看呈圆形。发光透镜部212由具有透光性的材料而形成。发光透镜部212例如由树脂制成。发光支撑部210支撑发光元件211。发光支撑部210从连接部20向上方延伸。发光支撑部210包括发光引线部242。
受光部22在左右方向上与发光部21隔开距离配置。受光部22包括受光元件221、受光透镜部222、受光支撑部220。受光元件221例如为光电晶体管。但是,也可将与光电晶体管不同的元件作为受光元件221使用。受光元件221安装在引线框架24上。受光元件221与发光元件211彼此相对地配置。即、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光电传感器1是所谓的透射式光电传感器。受光支撑部220支撑受光元件221。受光支撑部220从连接部20向上方延伸。受光支撑部220具有受光引线部243。
受光透镜部222覆盖受光元件221。受光透镜部222从受光方向看呈圆形。受光透镜部222与发光透镜部212彼此相对地配置。受光透镜部222的形状与发光透镜部212的形状不同。具体而言,受光透镜部222的面积与发光透镜部212的面积不同。换言之,受光透镜部222的直径与发光透镜部212的直径不同。受光透镜部222的直径比发光透镜部212的直径大。受光透镜部222由具有透光性的材料而形成。例如,受光透镜部222由树脂制成。受光透镜部222由与发光透镜部212相同的材料而形成。
连接部20连接发光支撑部210的一端与受光支撑部220的一端。连接部20包括电路部23、封闭部25、主体导线部241、多个连接端子26~29。
电路部23经由引线框架24与发光元件211及受光元件221电气连接。电路部23是控制受光元件221及发光元件211的电子电路。电路部23安装在引线框架24上。例如,电路部23可通过引线接合(wirebonding)等方法安装在引线框架24上。电路部23例如包含有IC芯片。电路部23控制发光元件211的发光。而且,电路部23判断受光元件221上有无受光,并根据该判断结果控制输出信号。而且,传感器电路组件2具有动作指示灯231。电路部23根据受光的判断结果控制动作指示灯231。动作指示灯231例如为发光二极管等发光元件,其被安装在引线框架24上。
引线框架24具有上述的主体引线部241、发光引线部242、受光引线部243。主体引线部241具有朝与左右及前后方向平行的方向延伸的平坦形状。主体引线部241在左右方向上配置于发光引线部242与受光引线部243之间。上述电路部23安装在主体引线部241上。而且,上述动作指示灯231安装在主体引线部241上。
发光引线部242连接有发光元件211与主体引线部241。发光元件211安装在发光引线部242上。发光引线部242从主体引线部241向右侧突出。发光引线部242具有向上方弯曲的形状。如图3所示,发光引线部242具有第一发光引线部244与第二发光引线部245。第一发光引线部244与第二发光引线部245,在前后方向上相互分离地配置。第一发光引线部244与第二发光引线部245具有相互不同的形状。
受光引线部243连接有受光元件221与主体引线部241。受光元件221安装在受光引线部243上。相对垂直于左右方向的平面,受光引线部243具有与发光引线部242相对称的形状。受光引线部243从主体引线部241向左侧突出。受光引线部243具有向上方弯曲的形状。受光引线部243具有第一受光引线部246与第二受光引线部247。第一受光引线部246与第二受光引线部247在前后方向上相互分离地配置。第一受光引线部246与第二受光引线部247具有相互不同的形状。相对垂直于左右方向的平面,第一发光引线部244与第一受光引线部246具有相互对称的形状。第二发光引线部245与第二受光引线部247相对垂直于左右方向的平面具有相互对称的形状。
封闭部25在引线框架24上封闭电路部23。封闭部25封闭引线框架24的局部和电路部23。具体而言,封闭部25在主体引线部241上封闭电路部23。而且,封闭部25在主体引线部241上封闭动作指示灯231。封闭部25由具有透光性的材料形成。封闭部25例如由树脂制成。封闭部25具有向上方突出的凸部251。凸部251与动作指示灯231相对配置。封闭部25由与发光透镜部212及受光透镜部222相同的材料形成。
多个连接端子26~29从封闭部25突出,并沿左右方向并列配置。封闭部25具有第一侧部252与第二侧部253。第一侧部252为封闭部25的前表面。第二侧部253位于第一侧部252的相反侧。即、第二侧部253为封闭部25的后表面。在第一侧部252与第二侧部253中,多个连接端子26~29仅设置在第一侧部252上。即、在第二侧部253上没有设置连接端子。多个连接端子26~29的前端朝下方配置。如后所述,多个连接端子26~29分别被压接在多条电线61~64上。
多个连接端子26~29具有第一连接端子26、第二连接端子27、第三连接端子28、第四连接端子29。第一连接端子26与第四连接端子29在左右方向上相互分离地配置。第二连接端子27与第三连接端子28配置在第一连接端子26与第四连接端子29之间。第一连接端子26与第四连接端子29是用于向电路部23提供电源的电源端子。第二连接端子27与第三连接端子28是用于输出来自电路部23的输出信号的输出端子。
第一连接端子26具有第一压接部261与第一结合部262。第一结合部262结合第一压接部261与封闭部25。第一结合部262与引线框架24成一体相连。第一结合部262的宽度比第一压接部261的宽度小。在第一结合部262中,第一连接端子26具有向下方弯曲的形状。
如图3及图4所示,第一连接端子26具有第一按压部260。第一按压部260是可朝压接方向按压第一压接部261的部分。即、第一按压部260是可向下方按压第一压接部261的部分。第一按压部260是第一连接端子26的板厚的厚度方向的端面(由板状部件的厚度部分所形成的面)的一部分。第一按压部260配置在从压接方向投影了封闭部25的区域之外。即、从压接方向上看,第一按压部260不与封闭部25重叠。第一按压部260具有第一台阶部263和第二台阶部264。第一台阶部263和第二台阶部264与第一结合部262相邻配置。在第一台阶部263与第二台阶部264之间,第一结合部262与第一压接部261相连。第一台阶部263与第二台阶部264具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平坦形状。
图6为第一压接部261的放大图。第一压接部261具有向下方尖细的形状。具体而言,第一压接部261具有第一侧端部265与第二侧端部266。第一侧端部265是压接部261的右侧端部。第二侧端部266位于第一侧端部265的相反侧。即、第二侧端部266是第一压接部261的左侧端部。第一侧端部265与第二侧端部266之间的距离越往下方变得越小。
第一连接端子26的前端具有切口267。即、第一压接部261具有切口267。切口267从第一连接端子26的前端向上方延伸。切口267具有直线部268与扩大部269。扩大部269位于直线部268的下方。扩大部269设置在切口267的入口处。在扩大部269中,切口267的宽度朝下方变宽。直线部268从扩大部269向上方延伸,具有直线形状。
第二连接端子27、第三连接端子28及第四连接端子29的结构与第一连接端子26相同。具体而言,第二连接端子27具有第二压接部271与第二结合部272。第三连接端子28具有第三压接部281与第三结合部282。第四连接端子29具有第四压接部291与第四结合部292。由于第二压接部271、第三压接部281及第四压接部291的结构与第一压接部261相同,因此,省略其说明。由于第二结合部272、第三结合部282及第四结合部292的结构与第一结合部262相同,因此,省略其说明。而且,如图3所示,第二连接端子具有第二按压部270。第三连接端子28具有第三按压部280。第四连接端子29具有第四按压部290。由于第二按压部270、第三按压部280、第四按压部290的结构与第一按压部260相同,因此,省略其说明。
图7为支架3的立体图。图8为表示支架3、传感器电路组件2与电缆6的立体图。如图8所示,电缆6具有多条电线61~64。具体而言,电缆6包含第一电线61、第二电线62、第三电线63、第四电线64。支架3支撑传感器电路组件2与多条电线61~64。
支架3具有第一壁部31。如图7所示,第一壁部31具有多个电线容纳部311~314。多个电线容纳部311~314分别容纳多条电线61~64。多个电线容纳部311~314在前后方向上贯穿第一壁部31。多个电线容纳部311~314朝上方敞开。
另外,如图2所示,电缆6具有外皮60。外皮60覆盖多条电线61~64。在电缆6的端部,外皮60被去除,露出多条电线61~64。多个电线容纳部311~314保持从该外皮60露出的多条电线61~64。
如图7所示,第一壁部31具有第一电线容纳部311、第二电线容纳部312、第三电线容纳部313和第四电线容纳部314。第一~第四电线容纳部311~314沿左右方向并列配置,且相互被隔开。第一电线容纳部311容纳第一电线61。第二电线容纳部312容纳第二电线62。第三电线容纳部313容纳第三电线63。第四电线容纳部314容纳第四电线64。
图9为支架3的俯视图。如图9所示,第一电线容纳部311沿前后方向延伸。第一电线容纳部311到达第一壁部31的前端面315。图10为支架3的主视图。如图7及图10所示,第一电线容纳部311向上敞开。
如图7及图9所示,第一壁部31具有多个端子容纳部316~319。多个端子容纳部316~319分别容纳多个连接端子26~29。具体而言,第一壁部31具有第一端子容纳部316、第二端子容纳部317、第三端子容纳部318和第四端子容纳部319。第一~第四端子容纳部316-319沿左右方向并列配置,且相互被隔开。第一端子容纳部316被配置为与第一电线容纳部311正交。第一端子容纳部316容纳第一连接端子26。第二端子容纳部317被配置为与第二电线容纳部312正交。第二端子容纳部317容纳第二连接端子27。第三端子容纳部318被配置为与第三电线容纳部313正交。第三端子容纳部318容纳第三连接端子28。第四端子容纳部319被配置为与第四电线容纳部314正交。第四端子容纳部319容纳第四连接端子29。
第一电线容纳部311具有第一电线保持部311a与第一电线引线部311b。第一电线保持部311a位于比第一端子容纳部316更靠前方。第一电线引线部311b位于比第一端子容纳部316更靠后方。
图11为第一电线保持部311a的放大图。另外,在图11中,与第一电线保持部311a一起示出了电线61的截面。如图11所示,第一电线保持部311a的直径d1与电线61的直径d2相同或小于电线61的直径d2。根据该构成,电线61被保持成在第一电线保持部311a内无法移动。
而且,如图11所示,第一电线容纳部311具有第一插入口311c。第一插入口311c是第一电线保持部311a中的电线61的插入口。第一插入口311c的宽度w1比电线61的直径d2小。而且,第一插入口311c的宽度w1比第一电线保持部311a的直径d1小。
第一电线容纳部311具有扩大插入口311d。扩大插入口311d位于第一插入口311c的上方。扩大插入口311d的宽度朝上方变宽。扩大插入口311d的上端部的宽度w2比电线61的直径d2大。根据该构成,可以容易地向第一插入口311c插入电线61。由于第二~第四电线容纳部312~314的结构与第一电线容纳部311的结构相同,因此,省略其详细说明。
图12为支架3的侧视图。图13为图12中的XIII-XIII截面图。如图7及图13所示,第一端子容纳部316朝上方敞开。如图13所示,第一端子容纳部316具有一对的第一壁面部316a、316b。一对的第一壁面部316a、316b沿左右方向并列配置。第一连接端子26配置在一对的第一壁面部316a、316b之间。第二端子容纳部317具有一对的第二壁面部317a、317b。一对的第二壁面部317a、317b沿左右方向并列配置。第二连接端子27配置在一对的第二壁面部317a、317b之间。第三端子容纳部318具有一对的第三壁面部318a、318b。一对的第三壁面部318a、318b沿左右方向并列配置。第三连接端子28配置在一对的第三壁面部318a、318b之间。第四端子容纳部319具有一对的第四壁面部319a、319b。一对的第四壁面部319a、319b沿左右方向并列配置。第四连接端子29配置在一对的第四壁面部319a、319b之间。
如图13所示,第一壁部31具有多个突起316c、317c、318c、319c。突起316c、317c、318c、319c分别设置在多个端子容纳部316~319的底部。每个端子容纳部316~319的底部是在连接端子26~29被收容到端子容纳部316~319时、与连接端子26~29的前端相对的面。具体而言,第一壁部31具有第一突起316c、第二突起317c、第三突起318c、第四突起319c。第一突起316c从第一端子容纳部316的底部向第一连接端子26的切口267(参照图4)突出。第二突起317c从第二端子容纳部317的底部向第二连接端子27的切口277(参照图4)突出。第三突起318c从第三端子容纳部318的底部向第三连接端子28的切口287(参照图4)突出。第四突起319c从第四端子容纳部319的底部向第四连接端子29的切口297(参照图4)突出。
图14为第一连接端子26与第一端子容纳部316的放大图。图14示出了第一~第四连接端子26~29分别配置在与电线61~64压接的位置上的状态下的第一连接端子26与第一端子容纳部316。如图6所示,第一连接端子26通过向下方刺入电线61而与电线61压接。第一连接端子26以贯穿电线61的内皮611而与芯线612相接触的方式刺入电线61。根据该构成,如图14所示,由于芯线612在切口267内被第一连接端子26夹持,从而第一连接端子26与电线61相连接。
如图6所示,第一连接端子26的切口267的宽度w3比芯线612的直径d3大。而且,第一连接端子26的切口267的宽度w3比没有压接的多个芯线612的捆的宽度w7小。因此,在压接时,如图14所示,芯线612的捆通过变形而插入第一连接端子26的切口267中。另外,在图6及图14中,仅对多个芯线612的一部分标注了符号612。
在第一~第四连接端子26~29配置在与电线61~64压接的位置上的状态下,第一突起316c不与第一连接端子26相接触,第一突起316c与第一连接端子26之间设置有缝隙。根据该构成,第一连接端子26压接在电线61上时,电线61的内皮611能够通过缝隙到达(逃れる)切口267的外部。第一突起316c与第一连接端子26之间的距离w4比电线61的芯线612的直径d3小。而且,在第一~第四连接端子26~29配置在与电线61~64压接的位置上的状态下,第一连接端子26的第一台阶部263及第二台阶部264从第一端子容纳部316向上方突出。
如图7及图9所示,支架3具有第二壁部32与第三壁部33。第二壁部32与第三壁部33沿左右方向相互分离地配置。第二壁部32与第一壁部31的右端部相连。第三壁部33与第一壁部31的左端部相连。第一壁部31的上表面、第二壁部32的上表面和第三壁部33的上表面位于相同高度。第一壁部31的上表面、第二壁部32的上表面和第三壁部33的上表面与传感器电路组件2的底面相接触,并支撑传感器电路组件2。
如图7及图8所示,支架3具有与传感体电路组件2卡定的第一卡定部37和第二卡定部38。第一卡定部37和第二卡定部38沿左右方向相互分离地配置。第一卡定部37和第二卡定部38延伸至比上述第一壁部31、第二壁部32和第三壁部33更上方的位置。第一卡定部37的前端部与第二卡定部38的前端部具有朝相互接近的方向突出的形状。具体而言,第一卡定部37的前端部具有向左侧突出的形状。第二卡定部38的前端部具有向右侧突出的形状。由于传感器电路组件2配置在第一卡定部37与第二卡定部38之间,从而第一卡定部37的前端部与第二卡定部38的前端部在封闭部25的上表面上卡定。根据该构成,传感器电路组件2被固定在支架3上。
如图10所示,第一卡定部37的前端部具有第一倾斜面371。第二卡定部38的前端部具有第二倾斜面381。第一倾斜面371与第二倾斜面381以朝向上方其彼此的距离变宽的方式而倾斜。因此,通过将传感器电路组件2向下方压入第一卡定部37与第二卡定部38,第一卡定部37与第二卡定部38之间的间隔变宽,能够容易地将传感器电路组件2配置在第一卡定部37与第二卡定部38之间。而且,在上述第一~第四连接端子26~29配置在与电线61~64压接的位置上的状态下,第一卡定部37与第二卡定部38到达与传感器电路组件2卡定的位置。而且,在第一~第四连接端子26~29配置在与电线61~64压接的位置上的状态下,如图8所示,传感器电路组件2的底面被第一壁部31的上表面、第二壁部32的上表面和第三壁部33的上表面所支撑。
如图7及图9所示,支架3具有凹部34。凹部34在左右方向上位于第二壁部32与第三壁部33之间。凹部34位于第一壁部31的后方。
如图9及图13所示,支架3具有孔35。孔35沿上下方向贯穿支架3。孔35设置在凹部34中。如图13所示,孔35具有第一孔部351、第二孔部352和第三孔部353。第一孔部351、第二孔部352与第三孔部353沿孔35的轴线方向并列配置。即、第一孔部351、第二孔部352与第三孔部353沿上下方向并列配置。
第一孔部351具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直线状的形状。第一孔部351的内径比电缆6的外径大。第二孔部352包含孔35的上端部。即、第二孔部352与凹部34的底部相连。第二孔部352的内径比第一孔部351的内径大。具体而言,第二孔部352的内径朝上方变大。第三孔部353位于第一孔部351与第二孔部352之间。第三孔部353的内径朝上方变大。第三孔部353的内径比第一孔部351的内径大,且比第二孔部352的内径小。
图15为图9中的XV-XV截面图。图16为支架3的仰视图。另外,在图15中示意性地示出了电缆6插入孔35的状态。如图15及图16所示,支架3具有定位部36。定位部36被配置为在孔35的上方与孔35的一部分重叠。定位部36为第一壁部31的底面。
如图9及图13所示,孔35的内面具有多个突起354~357。多个突起354~357从孔35的内面向孔35的中心轴线突出。多个突起354~357在孔35的内周方向上以相同间隔配置。通过多个突起354~357的前端的圆的直径比电缆6的外径小。而且,突起354~357朝向孔35的中心轴线具有尖细的形状。因此,如图15所示,一旦电缆6被插入孔35中,则突起354~357的前端咬入电缆6的外表面。根据该构成,能够防止电缆6脱落。具体而言,孔35的内面具有第一突起354、第二突起355、第三突起356、第四突起357。如图15所示,第一突起354具有倾斜面354a和卡定面354b。倾斜面354a相对于孔35的轴线方向而倾斜。倾斜面354a倾斜为越向上越靠近孔35的中心轴线。卡定面354b从孔35的内面向孔35的中心轴线突出,并卡定在电缆6的外表面上。由于第二~第四突起355~357的结构与第一突起354相同,因此,省略其说明。由于如上所述的多个突起354~357的形状,电缆6能够容易地向上插入孔35中,但孔35内的电缆6向下方的移动受到限制。
如上所述,孔35的内径比电缆6的外径大。而且,由于电缆6被多个突起354~357支撑,电缆6与孔35之间设置有缝隙。粘结剂流入该缝隙中,电缆6通过粘结剂而与孔35的内面粘结。
图17为主体外壳5的立体图。主体外壳5具有容纳传感器电路组件2与支架3的内部空间。在主体外壳5的底面上设置有开口51。因此,主体外壳5的内部空间向下方敞开。传感器电路组件2与支架3,通过开口51而配置于主体外壳5的内部空间。
如图17所示,主体外壳5具有将主体外壳5安装于各种机器所需的第一安装孔521与第二安装孔522。第一安装孔521与第二安装孔522在前后方向上贯穿主体外壳5。主体外壳5的前表面52具有第一固定孔523与第二固定孔524。如图7所示,支架3的前表面具有第一固定突起391和第二固定突起392。第一固定突起391卡定于第一固定孔523中。第二固定突起392卡定于第二固定孔524中。根据该构成,主体外壳5被固定在支架3上。另外,如图9所示,支架3的后表面具有第三固定突起393与第四固定突起394。而且,虽然省略了图示,但主体外壳5的后表面具有第三固定孔与第四固定孔。支架3的第三固定突起393卡定于第三固定孔中。支架3的第四固定突起394卡定于第四固定孔中。
如图7及图9所示,支架3具有第一端面321与第二端面322。第一端面321与第二端面322是支架3的前表面的一部分。上述第一固定突起391从第一端面321向前方突出。第二固定突起392从第二端面322向前方突出。第一壁部31的前端面315在左右方向上位于第一端面321与第二端面322之间。第一壁部31的前端面315具有比第一端面321及第二端面322更向后方凹陷的形状。
如图17所示,主体外壳5具有发光罩部53、受光罩部54、检测槽55。发光罩部53容纳发光元件211。受光罩部54容纳受光元件221。发光罩部53与受光罩部54沿左右方向相互分离地配置。检测槽55位于发光罩部53与受光罩部54之间。
发光罩部53具有发光狭缝531。发光狭缝531沿上下方向延伸。发光狭缝531至少从与发光元件211相对的位置延伸至到达检测槽55底部的位置。具体而言,发光狭缝531从与发光透镜部212相对的位置延伸至到达检测槽55底部的位置。受光罩部54具有受光狭缝541。受光狭缝541与发光狭缝531相对配置。受光狭缝541沿上下方向延伸。受光狭缝541至少从与受光元件221相对的位置延伸至到达检测槽55底部的位置。受光狭缝541从与受光透镜部222相对的位置延伸至到达检测槽55底部的位置。
主体外壳5具有元件位置标记532、542与检测深度标记533、543。元件位置标记532、542配置在相当于受光元件221及发光元件211位置的位置。具体而言,元件位置标记532、542配置在相当于发光透镜部212的中心位置与受光透镜部222的中心位置的位置。检测深度标记533、543表示在检测槽55中对检测对象进行检测所需的检测深度。对象物在检测槽55中到达检测深度以下的位置时,能够通过发光元件211与受光元件221稳定地检测对象物。
元件位置标记532、542与检测深度标记533、543是标在主体外壳5上的记号。元件位置标记532、542分别标在发光罩部53的前表面及受光罩部54的前表面上。检测深度标记533、543分别标在发光罩部53的前表面及受光罩部54的前表面上。在本实施例中,元件位置标记532、542是三角形记号。检测深度标记533、543是棒状记号。元件位置标记532、542与检测深度标记533、543是由形成于主体外壳5的表面上的凹凸所构成的。具体而言,元件位置标记532、542具有从主体外壳5的表面凹陷的形状。检测深度标记533、543具有从主体外壳5的表面凹陷的形状。另外,虽然图中未示出,但是元件位置标记532、542还可分别标在发光罩部53的后表面及受光罩部54的后表面上。而且,检测深度标记533、543还可分别标在发光罩部53的后表面及受光罩部54的后表面上。
主体外壳5具有一个以上的指示灯窗525、551。具体而言,主体外壳5具有第一指示灯窗525、第二指示灯窗551、第三指示灯窗(图中未示出)。第一指示灯窗525设置在主体外壳5的前表面52上。第二指示灯窗551设置在检测槽55的底部。第三指示灯窗设置在主体外壳5的后表面上。第一指示灯窗525、第二指示灯窗551与第三指示灯窗被配置为与传感器电路组件2的凸部251相对。
图18为辅助壳4的立体图。辅助壳4配置在主体外壳5与传感器电路组件2之间。辅助壳4抑制干扰光的透过,并使红外线高效地透过。例如,辅助壳4是树脂制成。
辅助壳4具有发光盖部41、受光盖部42、连接壳部43。连接壳部43连接发光盖部41与受光盖部42。发光盖部41包括用于配置发光元件211的第一容纳空间411。发光盖部41从发光元件211的发光方向覆盖发光元件211。在发光方向的相反侧,第一容纳空间411在上下方向上横跨发光盖部41的整体敞开。即、第一容纳空间411的右侧横跨上下方向的整体敞开。第一容纳空间411沿上下方向贯穿发光盖部41。
受光盖部42包括用于配置受光元件221的第二容纳空间421。受光盖部42从受光元件221的受光方向覆盖受光元件221。在受光方向的相反侧,第二容纳空间421在上下方向上横跨受光盖部42的整体敞开。即、第二容纳空间421的左侧横跨上下方向的整体敞开。第二容纳空间421沿上下方向贯穿受光盖部42。
发光盖部41的第一容纳空间411侧的内表面412具有朝发光方向尖细的形状。即、发光盖部41的内表面具有朝受光元件221侧尖细的形状。因此,在将辅助壳4安装在传感器组件2上时,通过发光透镜部212与发光盖部41的内表面412相接触,从而来定位发光盖部41。受光盖部42的第二容纳空间421侧的内表面422具有朝受光方向尖细的形状。即、受光盖部42的内表面422具有朝发光元件211侧尖细的形状。因此,在将辅助壳4安装在传感器电路组件2上时,通过受光透镜部222与受光盖部42的内表面422相接触,从而来定位受光盖部42。
在发光盖部41的内表面412上设置有凸起413。在发光透镜部212配置在第一容纳空间411内的状态下,凸起413的上端部与发光透镜部212的底面相接触。而且,在受光盖部42的内表面422上设置有凸起423。在受光透镜部222配置在第一容纳空间411内的状态下,凸起423的上端部与受光透镜部222的底面相接触。根据该构成,可防止传感器电路组件2相对辅助壳4向下方脱落。
辅助壳4具有发光窗部44与受光窗部45。发光窗部44具有从发光盖部41朝发光方向突出的凸状形状。发光窗部44沿上下方向延伸。发光窗部44具有与上述主体外壳5的发光狭缝531相吻合的形状。发光窗部44被插入发光狭缝531内。受光窗部45具有从受光盖部42朝受光方向突出的凸状形状。受光窗部45沿上下方向延伸。受光窗部45具有与上述主体外壳5的受光狭缝541相吻合的形状。受光窗部45被插入受光狭缝541内。
辅助壳4具有第一指示灯开口431和第二指示灯开口432。第一指示灯开口431与第二指示灯开口432设置在连接壳部43上。第一指示灯开口431被配置为与传感器电路组件2的凸部251相对。在辅助壳4被安装在传感器电路组件2上的状态下,凸部251被配置在第一指示灯开口431内。第二指示灯开口432相对于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对称轴,具有与第一指示灯开口431相对称的形状。而且,辅助壳4相对于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对称轴具有对称的形状。因此,能够以与上述实施例相反的朝向的将辅助壳4安装在传感器电路组件2上。即、能够在将发光盖部41安装在受光透镜部222上的同时,将受光盖部42安装在发光透镜部212上。此时,传感器电路组件2的凸部251被配置在第二指示灯开口432内。
接下来,对光电传感器1的制造工艺进行说明。图19表示传感器电路组件2的制造工艺。在图19的(A)所表示的工艺中,板状的框架通过冲压加工被打通从而形成规定形状的引线框架240。而且,在引线框架240上安装电路部23的IC芯片230、动作指示灯231、发光元件211、受光元件221。
接下来,图19的(B)所表示的工艺中,封闭部25、发光透镜部212与受光透镜部222在引线框架240上成型。封闭部25、发光透镜部212与受光透镜部222由相同的成型材料形成,封闭部25、发光透镜部212与受光透镜部222是用通用的模具一次成型。
接下来,在图19的(C)所表示的工艺中,去除引线框架240中不必要的部分,形成上述的传感器电路组件2的引线框架24。之后,向上方弯曲受光引线部243与发光引线部242。而且,向下方弯曲第一~第四连接端子26~29。
图20~图22表示光电传感器1的组装工艺。首先,在图20表示的工艺中,将电缆6安装在支架3上。在这里,通过事先切断电缆6的前端部的外皮60,从而露出多条电线61~64。并且,向上方移动露出的电线61~64与具有电缆6的外皮60的部分,并插入支架3的孔35中。之后,向前方拽拉电线61~64,并插入第一~第四电线容纳部311~314内。
接下来,在图21所表示的工艺中,传感器电路组件2被安装在支架3上。在这里,传感器电路组件2朝向支架3而向下移动。这样,第一~第四连接端子26~29分别被插入第一~第四端子容纳部316~319内。此时,第一~第四连接端子26~29刺入第一~第四电线容纳部311~314内的电线61~64,压接在电线61~64上。如果把传感器电路组件2朝向支架3而向下按压直至与支架3的第一卡定部37和第二卡定部38卡定,则第一~第四连接端子26~29到达压接位置,完成第一~第四连接端子26~29与电线61~64的压接。而且,从第一壁部31的前端面315突出的多余的电线被切断。
接下来,在图22所表示的工艺中,将辅助壳4安装在传感器电路组件2上。在这里,通过使辅助壳4朝向传感器电路组件2而向下移动,从而将辅助壳4套在传感器电路组件2上。这样,发光透镜部212被配置在第一容纳空间411内。而且,受光透镜部222被配置在第二容纳空间421内。
然后,将主体外壳5安装在支架3上。在这里,通过使主体外壳5朝向传感器主电路组件2与支架3向下移动,从而将主体外壳5套在传感器电路组件2、支架3与辅助壳4上。这样,传感器电路组件2、支架3与辅助壳4被配置在主体外壳5的内部空间中。而且,在辅助壳4的发光窗部44被插入发光狭缝531中的同时,受光窗部45被插入受光狭缝541中。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光电传感器1的效果如下。在该光电传感器1中,发光元件211、受光元件221与封闭部25呈一体化。因此,能够一体地将包含发光元件211、受光元件221与封闭部25的传感器电路组件2安装在支架3上。而且,由于第一~第四连接端子26~29分别压接在电线61~64上,所以不需要焊接。因此,能够降低制造工时。
而且,由于不需要焊接,因此,即使封闭部25与第一~第四连接端子26~29之间的距离小,也能够防止对电路部23及封闭部25的热影响。根据该构成,能够提高可靠性。还有,由于第一~第四连接端子26~29的前端朝下配置,因此,通过使传感体电路组件2朝下方移动,能够容易地将第一~第四连接端子26~29压接在电线61~64上。如上所述,在涉及本实施例的光电传感器1中,可靠性高且容易实现小型化,并且能够降低制造工时。
特别是,在如本实施方式那样地并列配置多个连接端子时,在小型的光电传感器中,连接端子之间的距离变得非常小。此时,不易在每个连接端子上焊接电线,有可能出现相邻的连接端子短路等问题。但是,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光电传感器1中,由于多个连接端子26~29通过压接与电线61~64相连,因此,可解决如上所述的问题。
还有,由于第一连接端子26具有第一按压部260,通过按压第一按压部260可压接第一连接端子26。因此,与为了压接而按压封闭部的情况相比,可抑制对封闭部25的负担。根据该构成,可进一步提高可靠性。
每个连接端子26~29,从封闭部25朝前后方向突出,且具有朝下方弯曲的形状。因此,各连接端子26~29的按压部260、270、280、290配置在从压接方向投影了封闭部25的区域之外。因此,从上方按压各连接端子26~29的按压部260、270、280、290时,封闭部25很难成为阻碍。根据该构成,可容易地进行压接。而且,压接部260、270、280、290为连接端子26~29的板厚的厚度方向端面的一部分。因此,可容易地形成按压部260、270、280、290。还有,在每个连接端子26~29上设置有按压部260、270、280、290。因此,与仅在部分连接端子26~29上设置按压部时相比,可均匀地按压每个连接端子26~29。根据该构成,可精确地压接每个连接端子26~29。
压接是通过将第一~第四连接端子26~29压向电线61~64,而使第一~第四连接端子26~29穿破电线61~64的内皮与芯线相接触。因此,不需要事先切断电线61~64的内皮,即能够容易地压接。根据该构成,能够降低制造工时。
多个电线容纳部311~314相互被隔开。因此,可防止电线61~64的接触。
多个电线容纳部311~314沿前后方向延伸。因此,在制造光电传感器1时,电线61~64在电线容纳部311~314中沿前后方向配置。而且,通过使连接端子26~29朝下方移动并压向电线61~64,能够容易地进行连接端子26~29的压接。
电缆6被配置为穿过孔35。孔35沿上下方向贯穿支架3。因此,将电缆6插入孔35的方向与电线61~64配置在电线容纳部311~314内的方向相互垂直。因此,与电缆6插入孔35的方向和电线61~64的配置方向相同的情况相比,在插入电缆6时,能够防止电线61~64顶穿传感器电路组件2。
第一电线容纳部311的第一插入口311c的宽度比电线61的直径d2小。因此,能够提高第一电线容纳部311的对电线61的保持力。即、电线61难以从第一电线容纳部311脱落。而且,通过第一插入口311c而将电线61插入第一电线容纳部311时,能够获得插入感。根据该构成,在制造光电传感器1时,操作员能够容易地把握是否已完成向电线容纳部安装电线。关于第二~第四电线容纳部312~314,也具有与第一电线容纳部311相同的效果。
第一~第四端子容纳部316~319相互被隔开。因此,能够防止相邻的连接端子相接触。
第一端子容纳部316被配置为与第一电线容纳部311正交。此时,通过将第一连接端子26插入第一端子容纳部316,能够容易地将第一连接端子26刺入配置在第一电线容纳部311中的电线61内。关于第二~第四连接端子27~29,也具有与第一连接端子26相同的效果。
第一连接端子26配置在一对的第一壁面部316a、316b之间。因此,压接时的第一连接端子26的变形被一对的第一壁面部316a、316b限制。根据该构成,能够较大地确保第一连接端子26与电线的压接强度。关于第二~第四连接端子27~29,也具有与第一连接端子26相同的效果。
在第一端子容纳部316中,第一突起316c朝第一连接端子26的切口267突出。因此,在压接时,电线61的芯线612被第一突起316c压入第一连接端子26的切口267中。因此,能够防止压接时芯线612从第一连接端子26的切口267脱开。根据该构成,能够精确地确保第一连接端子26与芯线612的连接。关于第二~第四连接端子27~29,也具有与第一连接端子26相同的效果。
在连接端子26~29配置在与电线61~64压接的位置的状态下,第一卡定部37与第二卡定部38到达与传感器电路组件2卡定的位置。因此,由于第一卡定部37与第二卡定部38卡定在传感器电路组件2上,从而能够坚固地维持第一~第四连接端子26~29与电线61~64的压接。而且,在压接时,当第一~第四连接端子26~29配置在与电线61~64压接的位置时,第一卡定部37与第二卡定部38到达与传感器电路组件2卡定的位置。因此,操作员通过第一卡定部37与第二卡定部38已卡定在传感器电路组件2上的情况,能够容易地把握是否已完成第一~第四连接端子26~29的压接。
发光引线部242与受光引线部243向上方弯曲。第一~第四连接端子26~29向下方弯曲。因此,向下方按压第一~第四连接端子26~29并压接在电线61~64上时,发光引线部242与受光引线部243不会妨碍压接。
在封闭部25的第一侧部252与第二侧部253中,第一~第四连接端子26~29仅设置在第一侧部252上。在第一侧部252与第二侧部253的两者上设置连接端子的情况下,需要以向第一侧部252的连接端子与第二侧部253的连接端子均衡地施加力的方式来进行压接,但是并不容易。而且,为了向第一侧部252的连接端子与第二侧部253的连接端子均衡地施加力,按压第一侧部252与第二侧部253之间的封闭部25较为有效,但有可能损坏封闭部25。相反,如本实施方式所示,通过仅在第一侧部252上设置第一~第四连接端子26~29,则能够容易地均匀压接多个连接端子26~29。
第一连接端子26的第一结合部262的宽度比第一压接部261的宽度小。因此,与第一结合部262的宽度和第一压接部261的宽度相同时相比,能够用较小的力弯曲第一连接端子26。同样地,对第二~第四连接端子27~29,也能够用较小的力弯曲。因此,在进行第一~第四连接端子26~29的弯曲加工时,能够降低传感器电路组件2的封闭部25所涉及的力。根据该构成,能够防止弯曲加工时的封闭部5的破损。而且,能够用较小的力弯曲第一~第四连接端子26~29,能够提高第一~第四连接端子26~29的弯曲角度的准确度。
第一按压部260从第一端子容纳部316的表面突出。因此,在压接第一连接端子26时,可以容易地按压第一按压部260。由此,可以容易地将第一连接端子26压接在电线61上。关于第二~第四连接端子27~29,也具有和第一连接端子26相同的效果。
第一连接端子26的切口267的宽度w3比没有压接的芯线612的捆的宽度w7小。此时,由于芯线612的捆在切口267内被第一连接端子26夹持,从而能够坚固地连接芯线612与第一连接端子26。关于第二~第四连接端子27~29,也具有与第一连接端子26相同的效果。
支架3的孔35的内表面具有第一~第四突起354~357。因此,通过第一~第四突起354~357能够确保孔35的内表面与电缆6的外表面之间的缝隙均匀。因此,在将电缆6粘结在孔35上时,能够均匀地使粘结剂流入孔35与电缆6之间。根据该构成,能够提高电缆6的粘结强度。
在支架3的孔35中,第二孔部352的内径比第一孔部351的内径大。而且,第二孔部352的内径朝孔35的端部方向变大。因此,粘结剂易于流入孔35与电缆6之间。根据该构成,能够降低粘结缺陷的产生。
支架3的定位部36被配置为在孔35的上方与孔35的局部重叠。因此,能够容易地进行电缆6的外皮60的上端部的定位。而且,定位部36是第一壁部31的一部分。因此,能够将第一壁部31兼作定位部36使用。
发光透镜部212的面积与受光透镜部222的面积不同。因此,能够将发光透镜部212的面积与受光透镜部222的面积分别设定成适合发光元件211与受光元件221的大小。而且,由于发光元件211与受光元件221安装在一体的引线框架24上,因此,在制造传感器电路组件2时,能够同时进行发光透镜部212与受光透镜部222的成型。因此,即使发光透镜部212的面积与受光透镜部222的面积不同,也无需使用不同的模具,能够用共通的模具进行发光透镜部212与受光透镜部222的成型。根据该构成,能够降低制造工时与成本。
虽然电缆6是通过使其朝着支架3向上移动而被安装在支架3上的,但传感器电路组件2是通过使其朝着支架3向下移动而被安装在支架3上。而且,辅助壳4及主体外壳5也是通过使其朝着支架3向下移动而被安装在支架3上。因此,将电缆6安装在支架3上之后,朝相同方向依次将传感器电路组件2、辅助壳4与主体外壳5组装在支架3上。根据该构成,能够容易地进行光电传感器1的组装。
主体外壳5具有检测深度标记533、543。检测深度标记533、543表示检测槽55中的发光元件211与受光元件221的检测深度。因此,使用者能够通过检测深度标记533、543容易地把握检测深度。而且,由于检测深度标记533、543是由凹部构成,因此,检测深度标记533、543可兼作光电传感器1的防滑结构。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实用新型的精神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变更。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透射式光电传感器,也可适用于反射式光电传感器。
连接端子的形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连接端子的形状。例如,如图23所示的连接端子71那样,也可具有前端尖细的形状。连接端子71通过刺入电线61而与电线61相连接。此时,连接端子71通过刺入电线61而与芯线612相接触,从而连接端子71与电线61电气连接。或者连接端子也可以被配置为贯穿封闭部。此时,通过从封闭部的上方按压连接端子的端部,可将连接端子压接在电线上。
发光透镜部212、受光透镜部222与封闭部25的材料,不局限于上述材料。例如,发光透镜部212、受光透镜部222与封闭部25也可以是由树脂以外的材料形成。而且,发光透镜部212、受光透镜部222与封闭部25可以是不同的材料。但是,为了将发光透镜部212、受光透镜部222与封闭部25一体成型,发光透镜部212、受光透镜部222与封闭部25最好是由同一种材料形成。封闭部25不局限于封闭引线框架24的一部分,也可封闭整个引线框架24。
发光透镜部212以及受光透镜部222的形状不局限于圆形。例如如图24的(A)所示,发光透镜部212以及受光透镜部222的形状也可以是椭圆形。或者,如图24的(B)所示,发光透镜部212以及受光透镜部222也可以是一方为圆形,另一方为椭圆形。而且,在图24的(B)中,发光透镜部212为椭圆形,受光透镜部222为圆形,但是,也可以是发光透镜部212为圆形,受光透镜部222为椭圆形。
发光引线部242的形状与受光引线部243的形状可以是相互不对称。第一发光引线部244的形状与第一受光引线部245的形状可以是相同形状或相互对称的形状。第二发光引线部246的形状与第二受光引线部247的形状可以是相同或相互对称的形状。
连接端子的数量不局限于四个。传感器电路组件2可以具有少于四个或比四个多的连接端子。与连接端子的数量相对应地,传感器电路组件2可以具有少于四个或比四个多的电线容纳部。而且,与连接端子的数量相对应地,传感器电路组件2可以具有少于四个或比四个多的端子容纳部。孔35的内表面的突起数量不局限于四个,只要是三个以上即可。而且,在传感器电路组件2中可以省略动作指示灯231。
多个连接端子的配置也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配置。例如,多个连接端子也可设置在封闭部25的第一侧部252与第二侧部253两者上。但是,在多个连接端子设置在封闭部25的第一侧部252与第二侧部253两者上时,在压接时,需要用相同的力来按压第一侧部252的连接端子与第二侧部253的连接端子。因此,从容易地制造光电传感器的观点来看,优选多个连接端子仅设置在封闭部25的第一侧部252与第二侧部253中的一个上。
而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俯视观察(即从上往下看)时,封闭部25的形状为四边形,但封闭部也可以为其它形状。例如,在俯视观察时,封闭部也可以为三角形。此时,通过仅在彼此相对的对边的一边上设置连接端子,可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地利用均匀的力来按压连接端子。
连接端子切口的宽度也可以比芯线的直径小。此时,通过芯线变形并被压入切口,从而可坚固地连接芯线与连接端子。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完成了第一~第四连接端子26~29与电线61~64的压接后,切断了多余电线。也可以在完成第一~第四连接端子26~29与电线61~64的压接之前,切断多余电线。
检测深度标记533、543的形状不局限于从主体外壳5的表面凹进去的形状,也可以是从主体外壳5的表面突出的凸形。或者,检测深度标记533、543可以具有比主体外壳5的其他部位更粗糙的表面粗糙度。
发光支撑部只要是能支撑发光元件的部件即可,发光支撑部的形状以及结构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形状和结构。发光支撑部可以为如上述实施方式那样的引线部,也可以是将一定图案设置在树脂部件上的其他结构。发光支撑部的延伸方向也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所述的铅垂方向,也可以是其他方向。例如,发光支撑部可以是沿相对铅垂方向倾斜的方向延伸。发光支撑部的形状不局限于直线形,也可以是其他形状。例如,发光支撑部的形状可以是弯曲形状。
受光支撑部只要是能支撑发光元件的部件即可,受光支撑部的形状以及结构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形状和结构。受光支撑部可以为如上述实施例那样的引线部,也可以是使一定图案设置在树脂部件上的其他结构。受光支撑部的延伸方向也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中的铅垂方向,也可以是其他方向。例如,受光支撑部可以是沿相对铅垂方向倾斜的方向延伸。受光支撑部的形状不局限于直线形,也可以是其他形状。例如,受光支撑部的形状可以是弯曲形状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依据本实用新型,能够提供一种可靠性高、易于实现小型化且能够降低制造工时的光电传感器。
附图标记说明
2 传感器电路组件     3 支架
6 电缆               25封闭部
20连接部             210  发光支撑部
220  受光支撑部      260  第一按压部
261  第一压接部      26第一连接端子
61第一电线           211  发光元件
221  受光元件

Claims (12)

1.一种光电传感器用支架结构,包括支架(3),所述支架(3)用于支撑传感器电路组件(2)以及包含多条电线(61~64)的电缆(6),所述光电传感器用支架结构的特征在于, 
所述支架(3)具有容纳所述多条电线(61~64)的多个电线容纳部(311~314), 
多个所述电线容纳部(311~314)相互被隔开并沿左右方向并列配置,并且沿前后方向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电传感器用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线容纳部(311~314)包括电线保持部(311a~314a)和电线导向部(311b~314b), 
所述电线导向部(331b~314b)具有电线插入口(311c~314c),且所述电线插入口(311c~314c)的宽度小于所述电线(61~64)的直径, 
所述电线保持部(311a~314a)具有扩大插入口(311d~314d),且所述扩大插入口(311d~314d)的宽度大于所述电线(61~64)的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电传感器用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架(3)具有容纳多个连接端子(26~29)的多个端子容纳部(316~319), 
所述端子容纳部(316~319)配置在与所述电线容纳部(311~314)正交的方向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电传感器用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端子容纳部(316~319)具有沿左右方向并列配置的一对壁面部(316a、316b~319a、319b); 
所述连接端子配置在所述一对壁面部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电传感器用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端子容纳部(316~319)具有突起(316c~319c), 
多个所述连接端子(26~29)的前端上设置有切口(267~297), 
所述突起(316c~319c)从所述端子容纳部(316~319)的底部朝所述切口突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电传感器用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连接端子(26~29)配置在与所述电线压接的位置的状态下,所述突起(316c~319c)与所述连接端子(26~29)之间设置有缝隙。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电传感器用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突起(316c~319c)与所述连接端子(26~29)之间的缝隙大小比所述电线的芯线的直径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电传感器用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架(3)具有卡定部(37、38),所述卡定部(37、38)与所述传感器电路组件(2)卡定, 
在所述连接端子(26~29)配置在与所述电线压接的位置的状态下,所述卡定部(37、38)到达与所述传感器电路组件卡定的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电传感器用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架(3)具有孔(35), 
所述孔沿上下方向贯穿所述支架(3), 
所述电缆(6)被配置为穿过所述孔,且所述孔的内面与所述电缆之间通过粘结剂被固定, 
所述孔的内面至少具有三个突起。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电传感器用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孔(35)包括第一孔部(351)和第二孔部(352), 
所述第一孔部(351)和所述第二孔部(352)沿所述孔的轴线方向并列配置, 
所述第二孔部(352)包含所述孔的端部, 
所述第二孔部(352)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一孔部(351)的内径。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光电传感器用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架(3)具有定位部(36), 
所述定位部(36)被配置为在所述孔的贯穿方向上与所述孔的局部重叠。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光电传感器用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架(3)包含被配置为与所述孔的局部重叠的壁部(31), 
容纳所述电线的多个所述电线容纳部(311~314)被所述壁部(31)隔开, 
所述定位部(36)是所述壁部(31)的一部分。 
CN 201320213094 2013-04-24 2013-04-24 光电传感器用支架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3648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20213094 CN203364859U (zh) 2013-04-24 2013-04-24 光电传感器用支架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20213094 CN203364859U (zh) 2013-04-24 2013-04-24 光电传感器用支架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364859U true CN203364859U (zh) 2013-12-25

Family

ID=498126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320213094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364859U (zh) 2013-04-24 2013-04-24 光电传感器用支架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36485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46864A (zh) * 2017-01-24 2018-07-31 欧姆龙株式会社 光传感器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46864A (zh) * 2017-01-24 2018-07-31 欧姆龙株式会社 光传感器
US10386227B2 (en) 2017-01-24 2019-08-20 Omron Corporation Photosensor having a pressure-welding portion to perform conduction with a circuit portion and fixing a plurality of cables
CN108346864B (zh) * 2017-01-24 2019-08-27 欧姆龙株式会社 光传感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24284A (zh) 光电传感器
CN102640369B (zh) 光通信模块
CN104246465B (zh) 压力检测装置及其生产方法
CN203364859U (zh) 光电传感器用支架结构
CN203274765U (zh) 光电传感器
KR102067318B1 (ko) 포토 센서
CN203367280U (zh) 传感器电路组件
CN203274766U (zh) 光电传感器的组装结构
CN203274773U (zh) 传感器电路组件
CN204732410U (zh) 光电传感器
CN203274774U (zh) 传感器用支架结构
JP2014211391A (ja) 圧力検出装置
CN204730852U (zh) 光电传感器
CN204575097U (zh) 光电传感器
JP3054311B2 (ja) ホトインタラプタの構造
CN204757999U (zh) 光电传感器部件
CN204757998U (zh) 光电传感器
JP2014211389A (ja) 圧力検出装置
JP2022108641A (ja) 物理量検出装置のセンサ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4081284A (ja) 光学式測距センサ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1225

Termination date: 2021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