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363672U - 组合式低温降耗增采输油装置 - Google Patents

组合式低温降耗增采输油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363672U
CN203363672U CN 201320274270 CN201320274270U CN203363672U CN 203363672 U CN203363672 U CN 203363672U CN 201320274270 CN201320274270 CN 201320274270 CN 201320274270 U CN201320274270 U CN 201320274270U CN 203363672 U CN203363672 U CN 2033636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dium
mixed medium
mixed
processor
tempera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320274270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永才
王玉辉
李东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Jiayunto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Jiayunto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Jiayunto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Jiayunto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320274270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3636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3636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363672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yclones (AREA)

Abstract

一种组合式低温降耗增采输油装置,它包括一个混合介质分流器,在所述的混合介质分流器设置混合介质输入口、混合介质输液管线、分离水力供应管线和应急旁通管线,在所述的混合介质输液管线上依次设置有入口阀门、入口温度与压力显示设备、介质稳态分离旋流处理器、混合动力旋流加速处理器、三级水力旋流调速处理器、出口温度与压力显示设备和出口阀门。本实用新型可实现降低油田井口回压,降低值大于0.1MPa,降低地面采输液输送管道内介质的温度3-30度,寿命可延长2年以上,并具有快捷撬装安装、维护、检修、组装与拆除的功能。本实用新型可适用井口采出液含水量大于60%以上的低温集输生产工艺的采油井。

Description

组合式低温降耗增采输油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组合式低温降耗增采输油装置,属于实现油田输油管线中降低油井回压、防止管线结垢、结蜡与增效降耗的集成化机械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石油行业中,随着油田开发的不断深入,油田稳产与开发难度的逐年增加,努力控制生产能源消耗,不断压缩投资成本已经成为高效开发油田的重点。但目前在生产中部分单井集油管线在实施单管集油运行后,管线结蜡速度较正常掺水时期有所加快,回油压力随之加速上升,造成其单井管线冲洗或结蜡周期相应缩短,节约下来的部分能源又不得不消耗在洗井及冲洗管线等清蜡工作上。
随着油田开发进入特高含水期后,特高含水期开采阶段的油田,采出液含水率升高,按照常规的生产模式进行生产,生产成本和运行能耗都将大幅度增加,随着现有的不加热集油工艺的投入使用,使集输工艺得到简化,集输能耗降低,取得了一些经济效益和节能效果,但应用过程中含蜡原油在集输管道中随温度场的变化经常会有蜡析出,部分蜡沉积到管道内壁形成结蜡层。蜡的沉积与垢层的形成减小了管道的有效流通截面积,增大了流通阻力,降低管道的输送能力,带来油井采液量下降、漏失量增多、井口回压上升、集油能耗增大等一系列问题,严重时会造成凝管、停井等生产事故。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解决油田采油井采输过程中,产量低、漏失量大、井口回压高、管线结垢结蜡、管线腐蚀严重等问题的组合式低温降耗增采输油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组合式低温降耗增采输油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个混合介质分流器,在所述的混合介质分流器设置一个混合介质输入口和三条介质输出管线,所述的三条介质输出管线包含一条混合介质输液管线、一条分离水力供应管线及一条应急旁通管线,在所述的混合介质输液管线上依次设置有入口阀门、入口温度与压力显示设备、介质稳态分离旋流处理器、混合动力旋流加速处理器、一级水力旋流调速处理器、二级水力旋流调速处理器、三级水力旋流调速处理器、出口温度与压力显示设备和出口阀门;所述的一级水力旋流调速处理器、二级水力旋流调速处理器和三级水力旋流调速处理器分别通过水力调速球型阀门联通在水力供应管线上;在所述的水力供应管线上还设置有排水温度与压力显示设备和水力总控制球型阀门;所述的旁通管线的另一端连接在混合介质输液管线的出口阀门处。
所述的混合介质分流器包括一个用于接收混合介质的箱体容器,在所述的箱体容器中设置有一个将箱体容器分割成两个空间的过滤筛板,在其中的第一空间中连接轻密度混合介质输入口并接一个轻密度混合介质输出掺混管,一个混合介质输入口通入所述的第一空间中,在第一空间的底部还设置有一混合介质输出口,所述的轻密度混合介质输出掺混管的输出端连接在混合介质输出口处;所述的水力供应管线连接在第二空间的底部。
所述的过滤筛板上设置一个一端通入第一空间,另一端通入第二空间的气平衡管;在第一空间的顶部中还设置有一混合介质输入防溅稳流隔板。
所述的介质稳态分离旋流处理器包括一个管状外壳,在所述的管状外壳上并排设置一垂直管状混合介质吸入口涡壳和一个除杂取压口;在所述的管状外壳中设置有一分离旋流输送管;在所述分离旋流输送管上设置有开口向上的轻密度物质吸入口;所述的分离旋流输送管输出端一直延伸到介质稳态分离旋流处理器输出口的外部;所述的分离旋流输送管输出端设有轻密度物质防回流喷射角;所述的轻密度物质吸入口位于除杂取压口下方;所述的分离旋流输送管输出端的外壁上设置有混合介质旋流体,所述的混合介质旋流体的外部边缘与管状外壳内表面进行密封接触,所述的介质稳态分离旋流处理器输出口设置有连接其他设备的法兰;在所述的管状外壳的输入端设置有除杂检修密封法兰。
所述的除杂检修密封法兰通过一体式定位棒与水平轻设有轻密度物质防回流喷射角的分离旋流输送管固定连接。
所述的混合动力旋流加速处理器为液体处理器,包括管状动力转换体和套在动力转换体外部的管状壳体,所述的管状动力转换体和管状壳体通过密封紧固法兰和壳体密封法兰固定连接;所述的管状动力转换体和管状壳体通过动力转换体密封卡挡与管状壳体密封卡挡进行紧固挤压实现水力密封,构成水力蓄能腔;在所述的管状动力转换体的管壁上设置有若干个具有各种掺混角度的混合动力能量转换孔,所述的混合动力能量转换孔输出端与混合介质的流道相连通。
所述的一级水力旋流调速处理器、二级水力旋流调速处理器、三级水力旋流调速处理器为结构相同的液体处理器,包括第二管状动力转换体和套在动力转换体外部的第二管状壳体,所述的第二管状动力转换体和第二管状壳体通过密封紧固法兰和壳体密封法兰固定连接;在所述的第二管状动力转换体的管壁上设置有若干个具有相同掺混角度的水力动力能量转换孔;所述的水力动力能量转换孔输出端与混合介质的流道相连通;所述的第二管状动力转换体和第二管状壳体之间设置缝隙,构成水力蓄能腔;在所述的第二管状壳体的管壁上设置有向上的水力输入口。
在所述的第二管状动力转换体的管壁外表面设置有用于水力的密封的动力转换体密封卡挡。
在所述的水力动力能量转换孔或混合动力能量转换孔的掺混角度为0-90度之间,数量为4-1000个。
在所述出口温度与压力显示设备和入口温度与压力显示设备结构相同,它包括与被测管线对接的介质流道、并行安装在介质流道上的温度显示表和压力显示表,且在介质流道与温度显示表和压力显示表之间分别设置有介质采样管。
本实用新型可使得输送的混合介质按照不同密度进行离心分层与降温,在管道内旋转的同时向前低温移动输送,可实现降低油田井口回压,降低值大于0.1MPa,降低地面采输液输送管道内介质的温度3-30度,以此来解决油田采油井采输过程中,产量低、漏失量大、井口回压高、管线结垢结蜡、管线腐蚀严重以及能耗加大的问题,延长管道结垢周期,延长了油井集输管道的寿命,寿命可延长2年以上,并具有快捷撬装安装、维护、检修、组装与拆除的功能。本实用新型可适用井口采出液含水量大于60%以上的低温集输生产工艺的采油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混合介质分流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介质稳态分离旋流处理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体式分离旋流输送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混合动力旋流加速处理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水力旋流调速处理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压力与温度显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和图7,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中所示,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包括一个混合介质分流器11,在所述的混合介质分流器设置一条混合介质输入口21和三条输出管线,所述的输出管线包含混合介质输液管线119、一条分离水力供应管线120及一条应急旁通管线121,在所述的混合介质输液管线119上依次设置有入口球阀12、入口温度与压力显示设备13、介质稳态分离旋流处理器14、混合动力旋流加速处理器17、一级水力旋流调速处理器18、二级水力旋流调速处理器19、三级水力旋流调速处理器110、出口温度与压力显示设备111和出口阀门112;所述的一级水力旋流调速处理器、二级水力旋流调速处理器和三级水力旋流调速处理器分别通过水力调速球型阀门113、114、115联通在水力供应管线120上;在所述的水力供应管线上还设置有排水温度与压力显示设备15和水力总控制球型阀门16;在所述的水力供应管线还连接着接水力控制球形阀门118;所述的旁通管线121的另一端连接在输液管线的出口阀门112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旁通管线121上还设置有一旁通阀门117。所述的混合介质分流器11通过混合介质输入口21连接在输油井口。
如图2中所示: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混合介质分流器包括一个用于通入混合介质的箱体容器2,在所述的箱体容器中设置有一个将箱体容器分割成两个空间的过滤筛板29,在其中的第一空间中连接轻密度混合介质输入口26并接一个轻密度混合介质输出掺混管25,一个混合介质输入口21通入所述的第一空间中,在第一空间的底部还设置有一混合介质输出口27,所述的轻密度混合介质输出掺混管25的输出端连接在混合介质输出口处;所述的水力供应管线连接在第二空间的底部。所述的过滤筛板29上设置一个一端通入第一空间,另一端通入第二空间的气平衡管210;在第一空间的顶部中还设置有一混合介质输入防溅稳流隔板211。
混合介质分流器的工作过程如下:采油井采出混合液通过混合介质分流器的输入口21进入到分流器混合腔进行缓冲、分离与过滤分流,其中,井口输送阀门通过分流器密封法兰22、分流器密封法兰连接螺栓23进行紧固连接,在分流器的上半部分设有混合介质输入防溅稳流隔板211用于介质缓冲与防止介质在其内部进行飞溅影响过滤筛板29对介质中水的过滤,混合介质进入分流器后,经过防溅稳流隔板211缓冲后开始进行气、液、固三项分离,其中气体与液体中密度轻于水的介质将在井口原动力的作用下通过轻密度混合介质输入口26进入到轻密度混合介质输出掺混管25中之后被混合介质输出口27中输出的混合介质射流带出实现轻密度物质的掺混输送。混合介质在分流器内一部分液态物质中的水通过过滤筛板29后进入分流器的水室,为了保证分离后的水具有井口的原动力,在混合腔与水室内设有气平衡管210以保证分流器内各个腔室内原动力均衡。在原动力的作用下,分离后的水通过分离水输出口28的管线进行部分散温之后,又输入到后续各级旋流调速器内。
如附图3和图4中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介质稳态分离旋流处理器包括一个管状外壳322,在所述的管状外壳上并排设置一垂直管状混合介质吸入口涡壳326和一个除杂取压口B;在所述的管状外壳322中设置有一分离旋流输送管327;在所述分离旋流输送管327上设置有开口向上的轻密度物质吸入口323,分离旋流输送管327的输出端设置有混合介质旋流体325,在混合介质旋流体325输出口由法兰连接一水平轻密度物质掺混管324;所述的轻密度物质吸入口323位于除杂取压口B下方;在所述的管状外壳322的输入端设置有除杂检修密封法兰C。所述的除杂检修密封法兰C通过一体式定位棒321与水平轻密度物质掺混管324固定连接。
井口采出液在原动力下,经混合介质分流器分流后,剩余的混合介质经组合式介质稳态分离旋流处理器的混合介质输入口A进入到本单元级的内部,在此将进行混输介质的缓冲、分离与旋转,最后将形成旋流混输介质。混输介质中的轻密度会经过轻密度物质吸入口323进入到分离旋流输送管327内被直接输送到旋流介质的中心,在一体式介质稳态分离旋流处理器中混合介质旋流体325被焊接在轻分离旋流输送管327上,分离旋流输送管327输出端一直延伸到介质稳态分离旋流处理器输出口的外部,其中混合介质旋流体325也可以独立焊接在流道中应用。在稳态分离旋流处理器中,轻密度物质吸入口323则与分离旋流输送管327焊接后内部相通形成轻密度物质掺混输送通道,在分离旋流输送管327输出端的最前端设置有轻密度物质防回流喷射角324防止掺混轻密度介质回流,在分离旋流输送管327的后端直接焊接在一体式定位棒321上,其中一体式定位棒321直接焊接在除杂检修密封法兰C的正中心,利用除杂检修密封法兰C与稳态分离旋流器外壳322紧固密封后即可保证一体式介质稳态分离旋流处理器的整体功能,根据不同的工况条件,该单元级可与组合式稳态分离旋流处理器互换使用。
如图5中所示:
所述的混合动力旋流加速处理器为液体处理器,包括管状动力转换体414和套在动力转换体外部的管状壳体413,所述的管状动力转换体414和管状壳体413通过密封紧固法兰43和壳体密封法兰46固定连接;所述的管状动力转换体414和管状壳体413通过动力转换体密封卡挡42与管状壳体密封卡挡411进行紧固挤压实现水力密封构成水力蓄能腔49;在所述的管状动力转换体414的管壁上设置有若干个具有各种掺混角度的混合动力能量转换孔41,所述的混合动力能量转换孔41输出端与混合介质的流道410相连通;所述的混合动力能量转换孔41的掺混角度为0-90度之间,数量为4-1000个。
所述的一级水力旋流调速处理器、二级水力旋流调速处理器、三级水力旋流调速处理器为结构相同的液体处理器,包括第二管状动力转换体514和套在动力转换体外部的第二管状壳体513,所述的第二管状动力转换体514和第二管状壳体513通过密封紧固法兰53和壳体密封法兰56固定连接;在所述的第二管状动力转换体514的管壁上设置有若干个具有相同掺混角度的水力动力能量转换孔51;所述的水力动力能量转换孔51输出端与混合介质的流道510相连通;所述的水力动力能量转换孔51的掺混角度为0-90度之间,数量为4-1000个;所述的第二管状动力转换体514和第二管状壳体513之间设置缝隙,构成水力蓄能腔59;在所述的第二管状壳体513的管壁上设置有向上的水力输入口512。
在所述的第二管状动力转换体514的管壁外表面设置有用于水力的密封的动力转换体密封卡挡52。
混输介质经稳态分离旋流器后被送入混合动力旋流加速处理器流道410内,稳态分离旋流器和混合动力旋流加速处理器是通过外接法兰47、外接法兰垫48及紧固螺栓孔45内的螺栓进行连接密封,其中外接法兰47设有丝扣连接方式,通过外接法兰螺纹44可连接到管状动力转换体414上,管状动力转换体414与管状壳体413组合在一起构成混合动力旋流加速处理器的主体,在组装时,由密封紧固法兰43、动力转换体密封卡挡42、壳体密封挡411、壳体密封法兰46连接后实现密封,当具有原动力的水由水力输入口412输入时被存储在水力蓄能腔49内以保证混合动力能量转换孔41连续的转换水的能量与输送的方式。当混输介质流通到该单元级设备时,通过各种不同掺混角度的混合动力能量转换孔41将继续给介质流道410内的混合介质进行旋转与冲击的加速,其中混合动力能量转换孔41的掺混角度根据不同工况要求可设置0-90度之间,数量可设置4-1000个之间。在实际使用中,在管状动力转换体的管壁至少要有三种不同掺混角度的混合动力能量转换孔。在经过混合动力的加速下,已经初步旋转的介质其纵向旋转与横向输送的状态被初次加强,此时混输介质将开始具有一定的离心力,在这种离心力的作用下,不同密度的介质开始实现分离并一起被继续向前输送,而且在输送过程中实现了混输介质的降温,近而会改变部分混输介质的特性,原油与气体将位于该单元级设备中混输介质的中心被输送,降温后实现蜡包油状态,实现了油井采出液的低温输送,介质在旋转过程中会打磨管道内壁使各类结垢被清除,最终实现井口回压降低而增加采输的效率。
经过混合动力旋流加速处理器,在依次进入到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级水力旋流调速处理器18、二级水力旋流调速处理器19、三级水力旋流调速处理器110中,并重复混合动力旋流加速处理器的处理程序,使得介质在旋转过程中会打磨管道内壁使各类结垢被清除,进一步的实现井口回压降低而增加采输的效率。每一级水力旋流调速处理器的具体装配和工艺过程如下:
混输介质经混合动力旋流加速处理器加速后被送入一级水力旋流调速处理器流到内,这两个单元机设备是通过外接法兰57、外接法兰垫58及紧固螺栓孔55内的螺栓进行连接密封,其中外接法兰57设有丝扣连接方式,通过外接法兰螺纹54可连接到动力转换体上,动力转换体与壳体组合在一起构成一级水力旋流调速处理器的主体,在组装时,由密封紧固法兰53、动力转换体密封卡挡52、壳体密封挡511、壳体密封法兰56连接后实现密封,当原动力的水由水力输入口512输入时被存储在水力蓄能腔59内以保证一级能量转换孔51连续的转换水的能量与输送的方式。当混输介质流通到该单元级设备时,一级能量转换孔51会继续给介质流道510内的介质进行加速旋转,其中,一级能量转换孔51的掺混角度根据不同工况要求可设置0-90度之间,数量可设置4-100个之间,在经过一级水力旋流调速处理器的再次加速下,介质将继续保持已经形成的纵向旋转与横向输送状态,此时混输介质将已经具有的离心力与向前冲击力将被再次加强,在这种加强后的离心力作用下,不同密度的介质将持续分离并被继续向前输送,而且在输送过程中仍实现了混输的介质被降温并有部分介质被改变特性。因此,原油与气体将位于该单元级设备中混输介质的中心被输送,被水降温后实现“蜡包油”状态,实现了油井采出液的低温输送时管线内壁不结蜡,介质在旋转过程中会打磨管道内壁使各类结垢被清除,最终实现井口回压降低而增加采输的效率。
为了控制与监测本实用新型在生产程序中的温度和压力,在管线中设置了多个温度与压力显示设备,即混合介质输液管线119上的出口温度与压力显示设备111和入口温度与压力显示设备13以及分离水力供应管线120上的温度与压力显示设备15,这些温度与压力显示设备均结构相同,它包括与被测管线对接的介质流道82、并行安装在介质流道上的温度显示表83和压力显示表84,且在介质流道与温度显示表83和压力显示表84之间分别设置有介质采样管86。在所述介质采样管86上设置有球形阀门85。
本实用新型的温度与压力显示设备的对接法兰81与三级水力旋转调速器的外接法兰相连接,两片法兰中间利用法兰密封垫密封,并利用螺栓孔连接后完成与上一级设备的整体组装密封,当经上一级处理器过处理后的混合介质,通过介质流道82进入温度与压力组合显示设备,此时介质的压力与温度状态会被采样管86收集并通过球形阀门球形阀门85分别与温度显示表83、压力显示表84相连接,实现温度压力的实时显示,必要时可进行信号的远程传输。
本实用新型总的工艺流程如下:
油田采油井采出液后,利用自身输出的动力(原动力)将采出的油、气、水及其他杂物的混合物质通过井口输液阀门输送到混合介质分流器11,在混合介质分流器11内,介质被该设备单元的功能机构改变状态而分流输送,其中,一部分水被过滤分离后,会带着原动力通过掺水工艺管线输入给各级调速处理器,最终形成不同的旋转与冲击的水力能量,该部分具有原动力的水在流动过程中,会经过工艺中设有的旋流水力温度与压力显示组合设备15,实现了压力与温度参数的显示,必要时可实现远程传输监控。通过调整旋流水力总控制球形阀门16控制各级处理器所需的总水力能量多少的输入,经过旋流水力总控制球形阀门16后的水力能量,会通过混合动力水力调速球形阀门113、一级水力调速球形阀门114、二级水力调速球形阀门115及三级水力调速球形阀门116分别分配输入给混合动力旋流加速处理器17、一级水力旋流处理器18、二级水力旋流处理器19及三级水力旋流处理器110,通过这几个单元级设备的能量转化后,将接收到的水力能量同时转换成一部分旋转的动力和一部分向前冲击的动力,两种动力最后通过混合动力旋流加速处理器17、一级水力旋流处理器18、二级水力旋流处理器19及三级水力旋流处理器110各自内部特定的水力能量转换孔输出到中心输送管道与中心旋流介质进行掺混加速旋转与向前冲击输送,各个单元设备串联运行后将形成连续不断的水力旋转动力与冲击动力。除去以上这部分被利用的水外,在混合介质分流器11内剩余的混合物,通过装置入口球形阀门12及装置入口温度与压力显示设备13被共同输送到介质稳态分离旋流处理器14内,在这个过程中可实现混输介质的温度与压力参数的监控,以及介质混输量的控制,其中,在油井自身动力(原动力)的作用下,混合介质分流器11中的轻密度计物质会通过轻密度物质分离管掺混到混合液输送工艺管线中进行与其它混合介质共同向前输送到介质稳态分离旋流处理器14,在介质稳态分离旋流处理器14内混合介质将再次进行缓冲分离,一部分气体、原油等轻密度的介质在原始井口压力的作用下,会进入到分离旋流输送管327上的“喇叭口”型介质输入口323进行输送,之后介质通过射流管被输送到混合动力旋流加速处理器17的中心,在混合动力旋流加速处理器17、一级水力旋流处理器18、二级水力旋流处理器19及三级水力旋流处理器110所形成的水力旋转与冲击力的包围下,该部分的轻密度介质将被水包围在中心一直被冷却向前输送,如果轻密度中具有含蜡原油时,当输送原动力衰弱时已经形成石蜡包裹原油的小颗粒,此时将随着不断的原动力输入,小颗粒将被输送到目的地。在介质稳态分离旋流处理器14内剩余的那部分混合介质将在井口原动力的作用下通过分离旋流输送管上设有的旋流体进行输送,当混合介质经过旋流体后将形成初次旋流介质,在原动力不断输入下保持着一定的旋流与向前冲击的速度,当这部分混合介质经过混合动力旋流加速处理器17、一级水力旋流处理器18、二级水力旋流处理器19及三级水力旋流处理器110时,会被各个单元级设备所形成的水力旋转与冲击力逐步的加速,加速后的混合介质将形成离心力,在不同离心力的作用下,混合介质实现了纵向分层,横向被输送的状态,进而密度越重的物质将一直处于输送管线的内表面向前输送,密度较轻的物质将一直处于混合介质的中心向前输送,直到旋转力与冲击力衰减后改变状态,在以上输送过程中介质将实现降温冷却,近而会改变一些混输介质的特性。装置运行过程中每个单元级的设备都具有自身的功能,各单元都会根据自身特定的功能结构进行输入介质的状态处理、能量转化,最后结果输出。
当组合式低温降耗增采输油装置需要停止时,为了保证采油井的正常运行,可以关闭入口球形阀门12和出口球形阀门112,同时打开旁通球形阀门117,使得混合介质在采油井的原动力下向前输送。
当混合介质中含水比例低时或是原工艺中具有其他水力原动力时,可关闭旋流水力总控制球形阀门16,并打开外接水力控制球形阀门118实现与外部水力输入的对接。

Claims (10)

1.一种组合式低温降耗增采输油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个混合介质分流器,在所述的混合介质分流器设置一个混合介质输入口和三条介质输出管线,所述的三条介质输出管线包含一条混合介质输液管线、一条分离水力供应管线及一条应急旁通管线,在所述的混合介质输液管线上依次设置有入口阀门、入口温度与压力显示设备、介质稳态分离旋流处理器、混合动力旋流加速处理器、一级水力旋流调速处理器、二级水力旋流调速处理器、三级水力旋流调速处理器、出口温度与压力显示设备和出口阀门;所述的一级水力旋流调速处理器、二级水力旋流调速处理器和三级水力旋流调速处理器分别通过水力调速球型阀门联通在水力供应管线上;在所述的水力供应管线上还设置有排水温度与压力显示设备和水力总控制球型阀门;所述的旁通管线的另一端连接在混合介质输液管线的出口阀门处。 
2.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组合式低温降耗增采输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合介质分流器包括一个用于接收混合介质的箱体容器(2),在所述的箱体容器中设置有一个将箱体容器分割成两个空间的过滤筛板(29),在其中的第一空间中连接轻密度混合介质输入口(26)并接一个轻密度混合介质输出掺混管(25),一个混合介质输入口(21)通入所述的第一空间中,在第一空间的底部还设置有一混合介质输出口(27),所述的轻密度混合介质输出掺混管(25)的输出端连接在混合介质输出口处;所述的水力供应管线连接在第二空间的底部。 
3.如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组合式低温降耗增采输油装置,其特征在 于所述的过滤筛板(29)上设置一个一端通入第一空间,另一端通入第二空间的气平衡管(210);在第一空间的顶部中还设置有一混合介质输入防溅稳流隔板(211)。 
4.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组合式低温降耗增采输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介质稳态分离旋流处理器包括一个管状外壳(322),在所述的管状外壳上并排设置一垂直管状混合介质吸入口涡壳(326)和一个除杂取压口B;在所述的管状外壳(322)中设置有一分离旋流输送管(327);在所述分离旋流输送管(327)上设置有开口向上的轻密度物质吸入口(323);所述的分离旋流输送管(327)输出端一直延伸到介质稳态分离旋流处理器输出口的外部;所述的分离旋流输送管(327)输出端设有轻密度物质防回流喷射角(324);所述的轻密度物质吸入口(323)位于除杂取压口(B)下方;所述的分离旋流输送管(327)输出端的外壁上设置有混合介质旋流体(325),所述的混合介质旋流体(325)的外部边缘与管状外壳(322)内表面进行密封接触,所述的介质稳态分离旋流处理器输出口设置有连接其他设备的法兰;在所述的管状外壳(322)的输入端设置有除杂检修密封法兰(C)。 
5.如权利要求4中所述的组合式低温降耗增采输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除杂检修密封法兰(C)通过一体式定位棒(321)与水平轻设有轻密度物质防回流喷射角(324)的分离旋流输送管(327)固定连接。 
6.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组合式低温降耗增采输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合动力旋流加速处理器为液体处理器,包括管状动力转换 体(414)和套在动力转换体外部的管状壳体(413),所述的管状动力转换体(414)和管状壳体(413)通过密封紧固法兰(43)和壳体密封法兰(46)固定连接;所述的管状动力转换体(414)和管状壳体(413)通过动力转换体密封卡挡(42)与管状壳体密封卡挡(411)进行紧固挤压实现水力密封,构成水力蓄能腔(49);在所述的管状动力转换体(414)的管壁上设置有若干个具有各种掺混角度的混合动力能量转换孔(41),所述的混合动力能量转换孔(41)输出端与混合介质的流道(410)相连通。 
7.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组合式低温降耗增采输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级水力旋流调速处理器、二级水力旋流调速处理器、三级水力旋流调速处理器为结构相同的液体处理器,包括第二管状动力转换体(514)和套在动力转换体外部的第二管状壳体(513),所述的第二管状动力转换体(514)和第二管状壳体(513)通过密封紧固法兰(53)和壳体密封法兰(56)固定连接;在所述的第二管状动力转换体(514)的管壁上设置有若干个具有相同掺混角度的水力动力能量转换孔(51);所述的水力动力能量转换孔(51)输出端与混合介质的流道(510)相连通;所述的第二管状动力转换体(514)和第二管状壳体(513)之间设置缝隙,构成水力蓄能腔(59);在所述的第二管状壳体(513)的管壁上设置有向上的水力输入口(512)。 
8.如权利要求7中所述的组合式低温降耗增采输油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第二管状动力转换体(514)的管壁外表面设置有用于水力的密封的动力转换体密封卡挡(52)。 
9.如权利要求7中所述的组合式低温降耗增采输油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水力动力能量转换孔(51)的掺混角度为0-90度之间,数量为4-1000个。 
10.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组合式低温降耗增采输油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出口温度与压力显示设备和入口温度与压力显示设备结构相同,它包括与被测管线对接的介质流道(82)、并行安装在介质流道上的温度显示表(83)和压力显示表(84),且在介质流道与温度显示表(83)和压力显示表(84)之间分别设置有介质采样管(86)。 
CN 201320274270 2013-05-17 2013-05-17 组合式低温降耗增采输油装置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3636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20274270 CN203363672U (zh) 2013-05-17 2013-05-17 组合式低温降耗增采输油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20274270 CN203363672U (zh) 2013-05-17 2013-05-17 组合式低温降耗增采输油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363672U true CN203363672U (zh) 2013-12-25

Family

ID=498114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320274270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363672U (zh) 2013-05-17 2013-05-17 组合式低温降耗增采输油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363672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67226A (zh) * 2013-05-17 2013-08-28 深圳市佳运通电子有限公司 组合式低温降耗增采输油装置
CN108036195A (zh) * 2017-12-04 2018-05-15 武汉海王机电工程技术公司 一种能同时加热冷却的管路系统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67226A (zh) * 2013-05-17 2013-08-28 深圳市佳运通电子有限公司 组合式低温降耗增采输油装置
CN108036195A (zh) * 2017-12-04 2018-05-15 武汉海王机电工程技术公司 一种能同时加热冷却的管路系统
CN108036195B (zh) * 2017-12-04 2023-08-29 武汉海王机电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能同时加热冷却的管路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430412B (zh) 轴流式水下三级分离方法及其控制系统
CN109100248A (zh) 一种环境压力、流速、含砂量可自动控制的冲蚀试验装置
CN204865094U (zh) 高效海上油气生产油气水三相分离器
CN104492616A (zh) 一种可调节流速的多级并联式水力旋流器
CN106522892A (zh) 液力投捞式排砂排煤粉采气装置和方法
CN102337921A (zh) 瓦斯抽采顺槽钻场钻孔气水分离、放水排渣一体化装置
CN104405343A (zh) 一种用于丛式井组伴生气回收装置及其回收方法
CN203363672U (zh) 组合式低温降耗增采输油装置
CN101343987A (zh) 钻井液净化系统装置
CN204312030U (zh) 一种用于丛式井组伴生气回收装置
CN104056472A (zh) 鼠笼式两级旋流固液分离装置
CN203886249U (zh) 鼠笼式两级旋流固液分离装置
CN104405361B (zh) 撬装式放喷气回收系统及回收方法
CN214171958U (zh) 气液增压混输智能撬组
CN207161058U (zh) 井下抽油泵防砂沉沙筒
CN201500596U (zh) 一种一体化旋流除砂洗砂器
CN203948084U (zh) 一种多筒旋流除砂器
CN103267226B (zh) 组合式低温降耗增采输油装置
CN202250165U (zh) 瓦斯抽采顺槽钻场钻孔气水分离、放水排渣一体化装置
CN208900092U (zh) 一种在线旋流除固装置
CN208518657U (zh) 一种油井液驱增压系统
CN203145914U (zh) 高压自动排砂装置
CN217661665U (zh) 一种多相流体混输水气分离装置
CN213708251U (zh) 橇装式除砂装置
CN214247283U (zh) 实现气井排液增产的多相压缩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1225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40514

RGAV Abandon patent right to avoid re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