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352853U - 电弧炉电极夹持器 - Google Patents

电弧炉电极夹持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352853U
CN203352853U CN 201320459465 CN201320459465U CN203352853U CN 203352853 U CN203352853 U CN 203352853U CN 201320459465 CN201320459465 CN 201320459465 CN 201320459465 U CN201320459465 U CN 201320459465U CN 203352853 U CN203352853 U CN 2033528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ston rod
electrode
clamper
circle
arc furn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320459465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晓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angjiagang Pohang Stainless Stee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angjiagang Pohang Stainless Stee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angjiagang Pohang Stainless Steel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angjiagang Pohang Stainless Steel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320459465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3528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3528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352853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urnace Detai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电弧炉电极夹持器,该电极夹持器的夹持器缸筒内滑动设有活塞,活塞一侧设活塞杆,活塞杆由缸筒前端伸出,缸筒的有杆腔内设有碟簧;电极拉圈固定设置在活塞杆的前端部;导电铜板固定设置在夹持器缸筒前端;活塞杆前端部的杆壁上设有一环形凹槽,活塞杆前端部的端面上设有螺纹孔;活塞杆前端穿过电极拉圈固定板中部的孔洞,环形凹槽内卡设有一环形卡套,环形卡套外侧套设一具有端盖的固定套,一螺栓穿过端盖上的透孔并连接于活塞杆端部的螺纹孔中。电极拉圈和夹持器活塞杆之间的连接方式为卡套式连接,提高了电极拉圈与活塞杆之间固定连接的强度、稳定性和安全可靠性;不会出现紧固不良、前端下垂的缺陷,提高了夹持器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电弧炉电极夹持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钢铁冶金领域中一种炼钢设备的部件,尤其涉及一种电弧炉电极夹持器。
背景技术
电弧炉电极夹持器主要是固定电极和给电极传导电流;如图6所示,现有电极夹持器9主要由电极拉圈91、导电铜板92、夹持器缸筒93、活塞杆94、活塞95、碟簧96和拉圈紧固件97组成;夹持器缸筒93内滑动设有与活塞杆94连接的活塞95,活塞杆94由夹持器缸筒93前端伸出,呈U形的电极拉圈91固定设置在活塞杆94的前端部;夹持器缸筒93的有杆腔内设有碟簧96;夹持器缸筒93前端固定设有内表面带弧度的导电铜板92,通过呈U形的电极拉圈91和内表面带弧度的导电铜板92(导电铜板92的截面形状呈“】”形)组合形成圆形孔,圆形孔直径尺寸略小于电极(图中未示出)直径。当需要打开夹持器时,靠液压推动活塞95,以驱动活塞杆94及电极拉圈91向前移动,将夹持器缸筒93的有杆腔内部碟簧96压紧,以使电极拉圈91与导电铜板92组合形成的圆形孔的孔距大于电极直径,此时可以将电极装入;关闭夹持器时,液压系统电磁阀动作,通过夹持器缸筒93的有杆腔内部的碟簧96的张力使液压油回到油箱,活塞杆94带动电极拉圈91向后移动,通过电极拉圈91与导电铜板92将电极夹住,并由碟簧96的张力将电极固定。所述电极夹持器9正常工作时如图8所示。
但是,在现有技术中,如图7所示,电极拉圈91与活塞杆94前端部的固定方式为螺旋固定方式,所述的拉圈紧固件97为五个圆螺母;活塞杆94前端部设有外螺纹,活塞杆94前端穿过电极拉圈91固定板中部的孔洞后,由五个圆螺母螺旋连接于活塞杆前端部的外螺纹上并叠加在一起固定,如此,将活塞杆94与电极拉圈91固定住。
由于安装位置狭小,圆螺母紧固困难,在实际使用当中,很快就出现圆螺母松动或螺纹损坏的问题,并由此导致夹持器紧固不良,前端下垂(如图9所示),致使电极安装困难。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在现有技术中,通过增加圆螺母的厚度并减少螺母数量来改善,因为这样可以使圆螺母紧固的难度降低;此外,为了进一步减少上述问题的发生,在实际安装时,把后面的圆螺母与活塞杆紧固好之后再焊接在一起,以此来防止圆螺母松动;这些改进措施实施后,夹持器使用时间大幅度增加;但是仍然还是会出现螺杆(活塞杆)或圆螺母螺纹损坏,电极拉圈下垂现象,导致连同活塞杆一起换掉,使维修成本上升。
由此,本发明人凭借多年从事相关行业的经验与实践,提出一种电弧炉电极夹持器,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弧炉电极夹持器,以提高电极夹持器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弧炉电极夹持器,以简化电极拉圈与活塞杆前端部的连接方式,提高电极拉圈与活塞杆之间固定连接的强度、稳定性和安全可靠性;便于装配和维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电弧炉电极夹持器,所述电极夹持器包括有电极拉圈、导电铜板、夹持器缸筒、活塞杆、活塞、碟簧;夹持器缸筒内滑动设有活塞,活塞一侧设有活塞杆,活塞杆由夹持器缸筒前端伸出,夹持器缸筒的有杆腔内设有碟簧;电极拉圈固定设置在活塞杆的前端部;导电铜板固定设置在夹持器缸筒前端;所述活塞杆前端部的杆壁上设有一环形凹槽,活塞杆前端部的端面上设有螺纹孔;活塞杆前端穿过电极拉圈固定板中部的孔洞,所述环形凹槽内卡设有一环形卡套,所述环形卡套外侧套设一具有端盖的固定套,一螺栓穿过端盖上的透孔并连接于活塞杆端部的螺纹孔中。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在所述活塞杆前端部的轴肩与电极拉圈之间设有挡圈和绝缘垫圈;在所述环形卡套的卡接端端部与电极拉圈之间设有绝缘垫圈和多个调整垫圈;所述活塞杆与电极拉圈固定板中部的孔洞之间设有绝缘衬套。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环形卡套由两个呈半圆形的卡套对合构成;所述半圆形卡套的纵向截面呈L形,所述L形的短边卡设在所述环形凹槽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环形凹槽的宽度为15.5mm,深度为10mm;所述半圆形卡套的短边宽度为15±0.1mm。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极拉圈呈U形形状,所述导电铜板的内表面呈弧形状,电极拉圈与导电铜板之间组合形成圆形孔。
由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电弧炉电极夹持器中,所述电极拉圈和夹持器活塞杆之间的连接方式为卡套式连接,提高了电极拉圈与活塞杆之间固定连接的强度、稳定性和安全可靠性;其结构简单,整体结构强度,安全可靠,不会出现夹持器紧固不良、前端下垂,致使电极安装困难的缺陷,夹持器使用寿命可大幅度提高;该夹持器装配简单,利于维修,缩短了维修时间,减轻维修强度。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弧炉电极夹持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活塞杆前端部结构示意图。
图3A:为本实用新型中环形卡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3B:为本实用新型中环形卡套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A:为本实用新型中固定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4B:为本实用新型中固定套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活塞杆、环形卡套和固定套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6:为现有电弧炉电极夹持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现有技术中电极拉圈与活塞杆前端部的固定结构示意图。
图8:为现有技术中电极夹持器正常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9:为现有技术中电极夹持器紧固不良、前端下垂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电弧炉电极夹持器100,所述电极夹持器100包括有电极拉圈1、导电铜板、夹持器缸筒2、活塞杆3、活塞4、碟簧5;夹持器缸筒2内滑动设有活塞4,活塞4一侧设有活塞杆3,活塞杆3由夹持器缸筒2的前端伸出,夹持器缸筒2的有杆腔内设有碟簧5;所述活塞及活塞杆通过液压驱动和碟簧推力形成前后往复移动;电极拉圈1通过其固定板上的孔洞固定设置在活塞杆3的前端部;导电铜板(为现有结构,图中未示出)固定设置在夹持器缸筒2的前端;所述电极拉圈1呈U形形状,所述导电铜板的内表面呈弧形状,电极拉圈1与导电铜板之间组合形成固定电极的圆形孔。如图1、图2所示,所述活塞杆3前端部的杆壁上设有一环形凹槽31,活塞杆3前端部的端面上设有螺纹孔32;活塞杆3前端穿过电极拉圈1固定板中部的孔洞11,所述环形凹槽31内卡设有一环形卡套6,如图4A、图4B和图5所示,所述环形卡套6外侧套设一具有端盖71的固定套7,固定套7正好可以把环形卡套6固定住,防止环形卡套脱落;一螺栓穿过端盖71上的透孔711并连接于活塞杆3端部的螺纹孔32中。
由上所述,在本实用新型电弧炉电极夹持器中,所述电极拉圈1和夹持器活塞杆3之间的连接方式为卡套式连接,提高了电极拉圈与活塞杆之间固定连接的强度、稳定性和安全可靠性;其结构简单,整体结构强度,安全可靠,不会出现夹持器紧固不良、前端下垂,致使电极安装困难的缺陷,夹持器使用寿命可大幅度提高;该夹持器装配简单,利于维修,维修更换时间缩短一倍以上,减轻了维修人员的工作强度。
进一步,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方便安装环形卡套,如图3A、图3B所示,所述环形卡套6由两个呈半圆形的卡套61对合构成;所述半圆形卡套61的纵向截面呈L形(即:加工好环形卡套后,使用线切割从中间剖开,使之剖面呈L形),所述L形的短边611卡设在所述环形凹槽31内;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环形凹槽31的宽度为15.5mm,深度为10mm;所述半圆形卡套61的短边611的宽度为15±0.1mm。
如图1、图5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所述活塞杆3前端部的轴肩与电极拉圈1之间设有挡圈81和绝缘垫圈82;在所述环形卡套6的卡接端端部与电极拉圈1之间设有绝缘垫圈82和多个调整垫圈83;因电极拉圈的直线动作行程为81.8mm,而电极夹紧时需要的实际行程为50mm,有31.8mm的富足行程余量。活塞杆与电极拉圈的固定通过挡圈、调整垫片和绝缘垫片一次定位后,不需要进行重复调整定位(如有异常损坏可按原有尺寸的挡圈、调整垫片和绝缘垫片替换)。所述活塞杆3与电极拉圈1固定板中部的孔洞之间设有绝缘衬套(图中未示出)。
在现有技术中,电极拉圈的固定使用了五个厚度为10mm的圆螺母,由于作业空间狭小,只能一人进入,紧固难度很大;活塞杆上的螺纹强度根本就不足以紧固电极拉圈。本实施方式中,使用整体结构强度更好的卡套式连接,在卡套式连接中,夹持器活塞杆与电极拉圈有绝缘衬套,三者属于小间隙配合(范围在0.2~0.5mm以内)。取消了原来活塞杆上的螺纹,并在活塞杆前段(前端部,原螺纹处)加工一道环形凹槽;由环形卡套及固定套将电极拉圈卡设固定在活塞杆上。改造前4个月共出现电极拉圈下垂,电极连接困难的故障三次,平均更换一只耗用240分钟,停工维修耗时约占360分钟,直接经济损失为:活塞杆一套约六千元。间接损失为:停机约6小时,预计损失120万元。
改造完成后,从未发生夹持器故障或换过电极夹头,每次停炉时检查电极拉圈及夹持器部件,均完好无损,由于结构的稳定性,大幅延长了使用寿命。
在本实用新型电弧炉电极夹持器中,所述电极拉圈和夹持器活塞杆之间的连接方式为卡套式连接,提高了电极拉圈与活塞杆之间固定连接的强度、稳定性和安全可靠性;其结构简单,整体结构强度,安全可靠,不会出现夹持器紧固不良、前端下垂,致使电极安装困难的缺陷,夹持器使用寿命可大幅度提高;该夹持器装配简单,利于维修,缩短了维修时间,减轻维修强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作出的等同变化与修改,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Claims (5)

1.一种电弧炉电极夹持器,所述电极夹持器包括有电极拉圈、导电铜板、夹持器缸筒、活塞杆、活塞、碟簧;夹持器缸筒内滑动设有活塞,活塞一侧设有活塞杆,活塞杆由夹持器缸筒前端伸出,夹持器缸筒的有杆腔内设有碟簧;电极拉圈固定设置在活塞杆的前端部;导电铜板固定设置在夹持器缸筒前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前端部的杆壁上设有一环形凹槽,活塞杆前端部的端面上设有螺纹孔;活塞杆前端穿过电极拉圈固定板中部的孔洞,所述环形凹槽内卡设有一环形卡套,所述环形卡套外侧套设一具有端盖的固定套,一螺栓穿过端盖上的透孔并连接于活塞杆端部的螺纹孔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弧炉电极夹持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活塞杆前端部的轴肩与电极拉圈之间设有挡圈和绝缘垫圈;在所述环形卡套的卡接端端部与电极拉圈之间设有绝缘垫圈和多个调整垫圈;所述活塞杆与电极拉圈固定板中部的孔洞之间设有绝缘衬套。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弧炉电极夹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卡套由两个呈半圆形的卡套对合构成;所述半圆形卡套的纵向截面呈L形,所述L形的短边卡设在所述环形凹槽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弧炉电极夹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凹槽的宽度为15.5mm,深度为10mm;所述半圆形卡套的短边宽度为15±0.1m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弧炉电极夹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拉圈呈U形形状,所述导电铜板的内表面呈弧形状,电极拉圈与导电铜板之间组合形成圆形孔。
CN 201320459465 2013-07-30 2013-07-30 电弧炉电极夹持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3528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20459465 CN203352853U (zh) 2013-07-30 2013-07-30 电弧炉电极夹持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20459465 CN203352853U (zh) 2013-07-30 2013-07-30 电弧炉电极夹持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352853U true CN203352853U (zh) 2013-12-18

Family

ID=497526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320459465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352853U (zh) 2013-07-30 2013-07-30 电弧炉电极夹持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352853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26360A (zh) * 2017-02-27 2019-10-11 奥图泰(芬兰)公司 电极压放装置
CN112081783A (zh) * 2020-09-10 2020-12-15 广东韶钢松山股份有限公司 电极夹持器的液压控制系统和液压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26360A (zh) * 2017-02-27 2019-10-11 奥图泰(芬兰)公司 电极压放装置
CN112081783A (zh) * 2020-09-10 2020-12-15 广东韶钢松山股份有限公司 电极夹持器的液压控制系统和液压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
CN112081783B (zh) * 2020-09-10 2022-06-10 广东韶钢松山股份有限公司 电极夹持器的液压控制系统和液压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375379A (zh) 一种气体绝缘开关柜及其插拔式接线套管组件
CN203352853U (zh) 电弧炉电极夹持器
CN202329218U (zh) 高温真空炉的水冷电极
CN208842164U (zh) 一种新型的导向臂支架锁紧结构
CN103606856A (zh) 一种预绞丝安装卡具
CN103840277B (zh) 66kV输电线路引流线带电连接线夹
CN203098720U (zh) 双出杆环形磁钢活塞磁流变阻尼器
CN206029001U (zh) 一种焊接螺母凸焊专用下电极装置
CN104037619B (zh) 火花塞
CN203131228U (zh) 新型电缆固定器
CN203787767U (zh) 一种小径通用型高压导线
CN201261103Y (zh) 螺柱焊夹头
CN201620773U (zh) 一种新型焊接式钻铤
CN202433409U (zh) 一种电缆接头测试棒
CN203225453U (zh) 一种重型气体发动机高压导线
CN203720228U (zh) 验电笔连接杆
CN204925181U (zh) 一种便于高压试验的t型电缆头
CN104668748A (zh) 埋弧焊偏心式导电嘴
CN103219072B (zh) 一种便于检修的水冷电缆
CN204577611U (zh) 非压接式接线端子
CN104863770A (zh) 用于缸内直喷汽油机的高压燃油分配管
CN205703210U (zh) 一种用于安装柱塞泵的装置
CN203887372U (zh) 一种用于窄间隙的碳弧气刨枪
CN205248485U (zh) 电焊机二次线跨接接头
CN203434586U (zh) 一种接续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1218

Termination date: 2016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