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348721U - 一种改进的水龙头升降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改进的水龙头升降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348721U
CN203348721U CN 201320402346 CN201320402346U CN203348721U CN 203348721 U CN203348721 U CN 203348721U CN 201320402346 CN201320402346 CN 201320402346 CN 201320402346 U CN201320402346 U CN 201320402346U CN 203348721 U CN203348721 U CN 20334872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rceolus
raised line
plane
inner core
axial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320402346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利民
杨瑾
杨捷
孙宁
卫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City Universal Boyang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孙利民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孙利民 filed Critical 孙利民
Priority to CN 201320402346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34872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3487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348721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ear Transmission (AREA)

Abstract

一种改进的水龙头升降装置,包括相互套叠且可相互轴向运动的外筒和内筒,还包括限定外筒和内筒相互轴向运动的限定装置,所述限定装置由固定阻挡部和运动阻挡件所构成,所述运动阻挡件包括阻挡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阻挡部包括外筒内周上形成的若干均布且向内凸出于外筒内周表面的外筒轴向内凸条,所述运动阻挡件包括环柱,所述环柱套装在内筒的附加管的凹环槽段上,还包括一个分度套筒,所述分度套筒亦套装在附加管的凹环槽段上,并位于所述运动阻挡件的下方,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高位和低位之间的距离差小以及结构复杂成本高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改进的水龙头升降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进的水龙头升降装置,特别涉及可升降水龙头的定位方式。 
背景技术
高度能调整的水龙头将给人们的使用带来方便,现有技术的高度可调整的水龙头为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 201020298045.9所公开, CN 201020298045.9所公开的这种可升降的水龙头包括带升降杆的电机,该电机可以调节水龙头的高度。显然这样的结构用于家庭略显复杂同时成本较高。现有技术中另一种可升降水龙头包括相互套叠且可相互轴向运动的外筒和内筒,所述内筒的两端分别联接柔性进水管和水龙头,还包括限定外筒和内筒相互轴向运动的锁定装置,所述锁定装置由套装在内筒上的橡胶圈以及螺合在外筒端头的锁紧螺帽所构成,旋紧锁紧螺帽时,其压缩橡胶圈,通过橡胶圈变形产生的弹性力将内筒抱紧,以实现内筒位置的固定。前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在于内筒在升降过程中会磨损橡胶圈,同时在使用时水不可避免地会流进橡胶圈,橡胶圈的磨损和进水都将导致其对内筒的锁紧不可靠和失效,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案实用新型人曾提交了一种水龙头升降装置的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其内容为CN201220668646.3实用新型专利所公开,CN201220668646.3实用新型专利所公开的这种水龙头升降装置,包括相互套叠且可相互轴向运动的外筒和内筒,所述内筒的上端直接或间接联接到水龙头壳体,内筒的下端导入或直接联接进水管至水龙头,还包括限定外筒和内筒相互轴向运动的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装置由形成在外筒内周或内筒外周上且相对外筒或内筒轴向位置固定的固定阻挡件以及至少限定内筒与外筒相互间一个方向的轴向运动的运动阻挡件所构成,所述运动阻挡件包括阻挡部,所述阻挡部的位置在外力作用下在对固定阻挡件形成轴向运动障碍的障碍位以及非障碍位之间变化。从而实现了水龙头具有一个确定的高位和一个确定低位位置。特别地,在其给出的实施例中,所述运动阻挡件套装在内筒上,所述运动阻挡件上的阻挡部的位置变化是通过一分度套筒上的分度齿与所述运动阻挡件上的轴向外凸条的阻挡部斜面的相互作用实现的,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在于,这种结构的升降水龙头,其低位是通过运动阻挡件的阻挡部相对固定阻挡件形成轴向运动运动障碍实现的,而高位则是由环形弹簧所支承和维持的的,这样的结构,水龙头高位与低位间的差距,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弹簧的长度,同时,所述弹簧还要有足够的弹性力,才能支承有一定重量的水龙头,这就导致了这种结构形式的升降水龙头结构较复杂,体积较大,水龙头的高位和低位之间的距差也较小,同时成本较高,显然有现有技术进一步改进的必要。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水龙头升降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的水龙头升降装置,包括相互套叠且可相互轴向运动的外筒和内筒,所述内筒的上端直接或间接联接到水龙头,内筒的下端导入或直接联接进水管至水龙头,还包括限定外筒和内筒相互轴向运动的限定装置,所述限定装置由形成在外筒内周上的固定阻挡部和形成在内筒上的运动阻挡件所构成,所述运动阻挡件包括阻挡部,所述阻挡部的位置在外力作用下在障碍位以及非障碍位之间变化,所述阻挡部位于障碍位时,所述固定阻挡件对所述阻挡部形成至少一个方向的轴向运动障碍,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内周上形成有若干均布且向内凸出于外筒内周表面的外筒轴向内凸条,所述外筒轴向内凸条之间形成外筒内槽沟,每条外筒轴向内凸条的上端部由斜向相同的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所构成,一垂直面联接所述的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所述第一斜面定义为固定阻挡部,所述外筒轴向内凸条的下端形成尖角; 
所述内筒的下端位置上联接有一外圆周上带凹环槽段的附加管,所述运动阻挡件包括环柱,所述环柱套装在所述附加管的凹环槽段上,可绕内筒轴线旋转,所述运动阻挡件的环柱的外周上形成有若干均布且向外凸出的轴向外凸条,所述轴向外凸条分别向环柱的上方和和下方延伸,形成上延伸部和下延伸部,所述上延伸部的上端形成尖角,所述下延伸部的内侧限定的内接圆不小于所述环柱的外径,所述下延伸部的端部形成第三斜面,所述第三斜面的斜向与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和斜向相同,所述第三斜面定义为阻挡部,所述轴向外凸条的数量与外筒轴向内凸条的数量相同;
还包括一个分度套筒,所述分度套筒亦套装在附加管的凹环槽段上,并位于所述运动阻挡件的下方,所述分度套筒的外圆周上形成有若干均布且向外凸出的套筒轴向外凸条,所述套筒轴向外凸条的上部为尖角状,所述套筒轴向外凸条的数量与外筒轴向内凸条的数量相同,所述分度套筒的上端面上形成有分度齿,所述分度齿的齿数为所述套筒轴向外凸条数量的两倍,每个套筒轴向外凸条的上部的尖角均与一个分度齿的齿尖对应;
所述环柱的轴向外凸条以及所述分度套筒的套筒轴向外凸条限定的外接圆与外筒的内圆周相适应,所述环柱以及所述分度套筒的直径与外筒轴向内凸条限定的内接圆相适,所述轴向外凸条和套筒轴向外凸条的宽度与外筒内槽沟的宽度相适应。
作为优选,还包括一环形弹簧,所述环形弹簧亦套装在所述附加管的凹环槽段上且一端支承在所述凹环槽段上端面上,另一端支承在所述运动阻挡件的环柱上端面上。 
本实用新型的这种改进的水龙头升降装置,当向上提水龙头时,与水龙头联接的内筒将相对外筒沿轴向向上运动,当内筒下端联接的附加管进入到外筒的外筒轴向内凸条区段时,由于外筒轴向内凸条的下端为尖角状,这样二个相邻的外筒轴向内凸条的下端部之间就形成八字导引槽,在八字导引槽与运动阻挡件的环柱上的轴向外凸条的上端部以及套筒轴向外凸条上端部的相互作用下,轴向外凸条和套筒轴向外凸条被八字导引槽导引进入外筒内槽沟中,随着内筒的继续向上作轴向运动,当轴向外凸条的下延伸部超出了外筒轴向内凸条的范围,水龙头一般是垂直安装的,这样一方面在重力的作用下,所述运动阻挡件与所述分度套筒之间有轴向作用力,在优选方案下,这轴向作用力还形成于环形弹簧作用,另一方面由于所述分度套筒上端面形成的分度齿与轴向外凸条的下延伸部的端部的第三斜面的相互作用,所述运动阻挡件的环柱将转动一个角度,从而使轴向外凸条偏离外筒内槽沟,而进入第一斜面的区域,这时松手,内筒将在重力的作用下落下,在落下的过程中,由于运动阻挡件的环柱上的轴向外凸条的下延伸部受到第一斜面的阻挡,整个水龙头被锁定在高位,同时,由下延伸部下延伸部上的第三斜面与第一斜面的相互作用,所述环柱继续转动,直至轴向外凸条的侧面被所述垂直面所挡。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再次提升水龙头,由于上促轴向外凸条下端部会趋超出垂直面,同时在分度齿的作用下所述环柱会再转动一个角度,使轴向外凸条进入第二斜面的范围内,此时松开手,水龙头在重力的作用下落下,在第二斜面与第三斜面的相互作用下,环柱上的轴向外凸条被导引进入外筒内槽沟中,从而内筒顺利延轴向落下,直至水龙头部被外筒上端卡住,此时水龙头位于低位。本实用新型的这种改进的水龙头升降装置,相对现有技术减少了支承水龙头位于高位的大型弹簧,使得结构大为简化,成本亦大为降低,同时,高位与低位的距离基本取决于内筒的长度,而与其它结构件无关,显然对成本的降低和结构的简化亦有着积极的意义,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得以实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改进的水龙头升降装置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改进的水龙头升降装置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改进的水龙头升降装置的外筒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改进的水龙头升降装置的内筒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改进的水龙头升降装置的内筒上装配了运动阻挡件和分度套筒后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改进的水龙头升降装置的运动阻挡件结构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改进的水龙头升降装置的分度套筒结构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改进的水龙头升降装置的动作原理示意图,其中外筒隐去了筒身。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改进的水龙头升降装置及其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改进的水龙头升降装置,如附图1~8所示,包括相互套叠且可相互轴向运动的外筒1和内筒2,所述内筒2的上端部201直接或间接联接水龙头,内筒2的下端导入或直接联接进水管至水龙头,还包括限定外筒1和内筒2相互轴向运动的限定装置,所述限定装置由形成在外筒1内周上固定阻挡部和设置在内筒2上运动阻挡件3所构成,所述运动阻挡件3包括阻挡部,所述阻挡部的位置在外力作用下在障碍位以及非障碍位之间变化,所述阻挡部位于障碍位时,所述固定阻挡件对所述阻挡部形成至少一个方向的轴向运动障碍,其要点在于所述外筒1内周上形成有四条均布且向内凸出于外筒1内周表面的外筒轴向内凸条11,所述外筒轴向内凸条11之间形成外筒内槽沟115,每条外筒轴向内凸条11的上端部由斜向相同的第一斜面111和第二斜面112所构成,一垂直面113联接所述的第一斜面111和第二斜面112,所述第一斜面111定义为固定阻挡部,所述外筒轴向内凸条11的下端形成尖角114; 
在本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内筒2的下端位置上联接有一外圆周上带凹环槽段211的附加管21,所述运动阻挡件3包括环柱31,所述环柱31套装在所述附加管21的凹环槽段211上,可绕内筒2轴线旋转,在本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运动阻挡件3的环柱31的外周上形成有四条均布且向外凸出的轴向外凸条32,所述轴向外凸条32分别向环柱31的上方和下方延伸,形成上延伸部321和下延伸部322,所述上延伸部321的上端形成尖角,所述下延伸部322的内侧边324限定的内接圆的直径不小于所述环柱31的外径,在本较佳实施例中,握权这所述内侧边324限定的内接圆的直径等于所述环柱31的内圆直径,下延伸部322的端部形成第三斜面323,所述第三斜面323的斜向与第一斜面11和第二斜面112和斜向相同,所述第三斜面323定义为阻挡部,所述轴向外凸条32的数量与外筒轴向内凸条11的数量相同;
在本较佳实施例中,还包括一个分度套筒4,所述分度套筒4亦套装在附加管21的凹环槽段211上,并位于所述运动阻挡件3的下方,所述分度套筒4的外圆周41上亦形成有四条均布且向外凸出的套筒轴向外凸条42,所述套筒轴向外凸条42的上部421为尖角状,所述套筒轴向外凸条42的数量与外筒轴向内凸条32的数量相同,所述分度套筒4的上端面上形成有分度齿43,所述分度齿43的齿数为所述套筒轴向外凸42条数量的两倍,每个套筒轴向外凸条32的上部的尖角421均与一个分度齿43的齿尖对应。
 在本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环柱31的轴向外凸条32以及所述分度套筒4的套筒轴向外凸条42限定的外接圆与外筒1的内圆周相适应,所述环柱31以及所述分度套筒的的外圆周41的直径与外筒轴向内凸条11限定的内接圆相适,所述轴向外凸条32和套筒轴向外凸条42的宽度与外筒内槽沟115的宽度相适应。 
在本较佳实施例中,还可包括一环形弹簧(图中未示出),可以将所述环形弹簧亦套装在所述附加管21的凹环槽段211上且一端支承在所述凹环槽段211上端面上,另一端支承在所述运动阻挡件3的环柱31上端面上,这样可以使运动阻挡件3与所述分度套筒4之间有轴向作用力除了重力外还有环形弹簧形成的弹性力,从而使得运动阻挡件3的转动更为可靠。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的水龙头升降装置,包括相互套叠且可相互轴向运动的外筒和内筒,还包括限定外筒和内筒相互轴向运动的限定装置,所述限定装置由固定阻挡部和运动阻挡件所构成,所述运动阻挡件包括阻挡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阻挡部包括外筒内周上形成的若干均布且向内凸出于外筒内周表面的外筒轴向内凸条,所述运动阻挡件包括环柱,所述环柱套装在内筒的附加管的凹环槽段上,还包括一个分度套筒,所述分度套筒亦套装在附加管的凹环槽段上,并位于所述运动阻挡件的下方,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高位和低位之间的距离差小以及结构复杂成本高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披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2)

1.一种改进的水龙头升降装置,包括相互套叠且可相互轴向运动的外筒和内筒,所述内筒的上端直接或间接联接到水龙头,内筒的下端导入或直接联接进水管至水龙头,还包括限定外筒和内筒相互轴向运动的限定装置,所述限定装置由形成在外筒内周上的固定阻挡部和形成在内筒上的运动阻挡件所构成,所述运动阻挡件包括阻挡部,所述阻挡部的位置在外力作用下在障碍位以及非障碍位之间变化,所述阻挡部位于障碍位时,所述固定阻挡件对所述阻挡部形成至少一个方向的轴向运动障碍,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内周上形成有若干均布且向内凸出于外筒内周表面的外筒轴向内凸条,所述外筒轴向内凸条之间形成外筒内槽沟,每条外筒轴向内凸条的上端部由斜向相同的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所构成,一垂直面联接所述的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所述第一斜面定义为固定阻挡部,所述外筒轴向内凸条的下端形成尖角;
所述内筒的下端位置上联接有一外圆周上带凹环槽段的附加管,所述运动阻挡件包括环柱,所述环柱套装在所述附加管的凹环槽段上,可绕内筒轴线旋转,所述运动阻挡件的环柱的外周上形成有若干均布且向外凸出的轴向外凸条,所述轴向外凸条分别向环柱的上方和和下方延伸,形成上延伸部和下延伸部,所述上延伸部的上端形成尖角,所述下延伸部的内侧限定的内接圆不小于所述环柱的外径,所述下延伸部的端部形成第三斜面,所述第三斜面的斜向与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和斜向相同,所述第三斜面定义为阻挡部,所述轴向外凸条的数量与外筒轴向内凸条的数量相同;
还包括一个分度套筒,所述分度套筒亦套装在附加管的凹环槽段上,并位于所述运动阻挡件的下方,所述分度套筒的外圆周上形成有若干均布且向外凸出的套筒轴向外凸条,所述套筒轴向外凸条的上部为尖角状,所述套筒轴向外凸条的数量与外筒轴向内凸条的数量相同,所述分度套筒的上端面上形成有分度齿,所述分度齿的齿数为所述套筒轴向外凸条数量的两倍,每个套筒轴向外凸条的上部的尖角均与一个分度齿的齿尖对应;
所述环柱的轴向外凸条以及所述分度套筒的套筒轴向外凸条限定的外接圆与外筒的内圆周相适应,所述环柱以及所述分度套筒的直径与外筒轴向内凸条限定的内接圆相适,所述轴向外凸条和套筒轴向外凸条的宽度与外筒内槽沟的宽度相适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的水龙头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环形弹簧,所述环形弹簧亦套装在所述附加管的凹环槽段上且一端支承在所述凹环槽段上端面上,另一端支承在所述运动阻挡件的环柱上端面上。
CN 201320402346 2013-07-08 2013-07-08 一种改进的水龙头升降装置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34872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20402346 CN203348721U (zh) 2013-07-08 2013-07-08 一种改进的水龙头升降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20402346 CN203348721U (zh) 2013-07-08 2013-07-08 一种改进的水龙头升降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348721U true CN203348721U (zh) 2013-12-18

Family

ID=497486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320402346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348721U (zh) 2013-07-08 2013-07-08 一种改进的水龙头升降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34872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07353A (zh) * 2013-07-08 2013-09-18 孙利民 一种改进的水龙头升降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07353A (zh) * 2013-07-08 2013-09-18 孙利民 一种改进的水龙头升降装置
CN103307353B (zh) * 2013-07-08 2015-05-20 深圳市环球博洋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改进的水龙头升降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348721U (zh) 一种改进的水龙头升降装置
CN205769720U (zh) 丝杆升降自行车停放装置
CN206775518U (zh) 一种计算机网络检测装置
CN103307353B (zh) 一种改进的水龙头升降装置
CN209021973U (zh) 一种拉马
CN207846653U (zh) 一种玻璃房框架结构
CN210307780U (zh) 一种涂胶机器人维修平台
CN202972177U (zh) 一种水龙头升降装置
CN203230338U (zh) 新型梯子
CN206288044U (zh) 轮胎搬运架
CN105421871B (zh) 一种多功能旗杆
CN205586417U (zh) 一种跳绳手柄
CN103322010B (zh) 一种吸盘座
CN204692940U (zh) 底座组件
CN203412908U (zh) 一种吸盘座
CN209705871U (zh) 一种高度可调节的吊灯
CN210727581U (zh) 一种胡椒研磨器
CN209241902U (zh) 一种改进的流利条滑道
CN202925786U (zh) 一种转动式转弯组件及其连接结构
CN208692448U (zh) 一种可拆卸升降桌脚
CN202858050U (zh) 一种有弯曲段伞杆的遮阳伞
CN204956173U (zh) 儿童安全座椅360°旋转机构
CN204782712U (zh) 新型室内装修折叠梯
CN103384050B (zh) 便携式电缆转施放架
CN202140028U (zh) 一种钻机用钻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SHENZHEN HUANQIU BOYANG ELECTROMECHANICAL TECHNOLO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SUN LIMIN

Effective date: 20140630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40630

Address after: The new community Xingfa 518000 Shenzhen Road, Guangdong province Baoan District Guanlan Street Jun factory 2, third floor A Southeast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City Universal Boyang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Guangdong city of Shenzhen province Nanshan District Xili Pearl Road Pearl Garden Ming Yu Ge 1D

Patentee before: Sun Limin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1218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50520

RGAV Abandon patent right to avoid re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