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348263U - 电池盖锁紧机构以及包括该电池盖锁紧机构的终端 - Google Patents

电池盖锁紧机构以及包括该电池盖锁紧机构的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348263U
CN203348263U CN2013203678493U CN201320367849U CN203348263U CN 203348263 U CN203348263 U CN 203348263U CN 2013203678493 U CN2013203678493 U CN 2013203678493U CN 201320367849 U CN201320367849 U CN 201320367849U CN 203348263 U CN203348263 U CN 2033482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cover
locking mechanism
rotary component
hole
cover lock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36784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柯
孙志宇
于跃
刘妍
尚炎
胡新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D Tech Ltd
Original Assignee
TD Tech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D Tech Ltd filed Critical TD Tech Ltd
Priority to CN201320367849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3482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3482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348263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盖锁紧机构以及包括该电池盖锁紧机构的终端,其中电池盖锁紧机构包括:电池盖、终端壳体和旋转部件;所述电池盖上设置通孔,所述终端壳体上与所述通孔相对的位置设置定位孔;所述旋转部件依次穿设于所述通孔和定位孔中;所述旋转部件上设置有定位部,所述定位部穿入所述定位孔;所述旋转部件,用于在旋转到第一位置时,使得所述定位部固定于所述定位孔中以锁紧所述电池盖与所述终端壳体,以及用于在旋转到第二位置时,使得所述定位部能够从定位孔中拔出以开启所述电池盖与所述终端壳体。本实用新型使得电池盖的锁紧效果较为可靠,并且电池盖拆卸方便。

Description

电池盖锁紧机构以及包括该电池盖锁紧机构的终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盖结构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电池盖锁紧机构以及包括该电池盖锁紧机构的终端。
背景技术
现有的终端比如手机、遥控器、掌上电脑等,在将电池安装于其壳体内部后,会在壳体上设置一电池盖以覆盖电池,并且将电池盖与壳体配合固定,防止电池脱落,以保证电池盖的防水性能。现有技术中固定电池盖的方式通常可以采用推钮方式或者螺丝固定方式;其中,推钮方式主要依靠移动推钮的位置来固定或开启电池盖,但是这种方式紧固性和可靠性较差,比如在意外跌落的情况下容易使推钮失效;另外一种的螺丝固定方式是采用螺丝固定或开启电池盖,这种方式相比于推钮方式紧固性较好,但是其缺点是需要使用专用工具例如螺丝刀才能转动螺丝,不易拆卸。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盖锁紧机构以及包括该电池盖锁紧机构的终端,以提高电池盖锁紧的可靠性且使得拆卸方便。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电池盖锁紧机构,包括:电池盖、终端壳体和旋转部件;所述电池盖上设置通孔,所述终端壳体上与所述通孔相对的位置设置定位孔;所述旋转部件依次穿设于所述通孔和定位孔中;
所述旋转部件上设置有定位部,所述定位部穿入所述定位孔;所述旋转部件,用于在旋转到第一位置时,使得所述定位部固定于所述定位孔中以锁紧所述电池盖与所述终端壳体,以及用于在旋转到第二位置时,使得所述定位部能够从所述定位孔中拔出以开启所述电池盖与所述终端壳体。
可选的,所述旋转部件包括:位于所述电池盖上方用于拨动的拨动件、连接所述拨动件的轴体以及设置在所述轴体上的所述定位部。
可选的,所述通孔设置在所述电池盖上的凹槽内;所述凹槽内设置有对应所述第一位置的用于固定所述拨动件的第一固定槽、以及对应所述第二位置的用于固定所述拨动件的第二固定槽。
可选的,所述定位部包括:对称设置在所述轴体两侧的第一突起和第二突起。
可选的,所述轴体上还设置卡槽;所述旋转部件穿设于所述通孔中时,所述卡槽位于所述电池盖的下方;所述卡槽内设置卡簧,用于将所述旋转部件固定在所述电池盖上。
可选的,所述轴体上还设置垫片,所述垫片位于所述拨动件和所述电池盖之间。
可选的,在所述定位孔的下方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定位部的容纳体;所述旋转部件穿设于所述定位孔时,所述定位部位于所述容纳体中旋转。
可选的,所述容纳体采用聚甲醛POM材料制作。
可选的,所述容纳体中设置有用于在所述旋转部件旋转到第一位置时卡固所述定位部的固定结构。
可选的,所述容纳体是一支架;所述支架上设置螺孔,螺钉穿过所述螺孔将所述容纳体固定在所述终端壳体上。
可选的,所述终端壳体内与所述容纳体相对的位置,设置有防水盖。
可选的,所述电池盖上设置有用于标识所述第一位置的第一标记、以及用于标识所述第二位置的第二标记。
可选的,所述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的角度是90度。
可选的,所述旋转部件是粉末冶金铸造工艺件。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终端,包括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池盖锁紧机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池盖锁紧机构以及包括该电池盖锁紧机构的终端的技术效果是:通过设置旋转部件穿入定位孔,并在所述旋转部件上设置穿入所述定位孔的定位部,使得能够通过定位部与定位孔的配合方式锁紧电池盖与终端壳体,电池盖的锁紧效果较为可靠;并且,在锁紧或者开启电池盖时,只需要旋转该旋转部件,就能够实现定位部与定位孔的锁紧或打开,拆卸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池盖锁紧机构实施例的结构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池盖锁紧机构实施例的旋转部件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池盖锁紧机构实施例的支架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电池盖锁紧机构实施例的电池盖锁合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盖锁紧机构,该电池盖锁紧机构包括电池盖、终端壳体和旋转部件;在电池上设置通孔,通孔的数量不做限制,例如是两个;在终端壳体上设置定位孔,在电池盖扣合到终端壳体上时,该定位孔与电池盖上的通孔位置相对,以使得旋转部件能够从电池盖上的通孔向下依次穿设于通孔和定位孔中;旋转部件上还设置有定位部,该定位部能够随着旋转部件一起依次穿设通孔和定位孔中;旋转部件在旋转到第一位置时,定位部固定在该定位孔中不能脱出,从而锁紧电池盖与终端壳体,旋转部件在旋转到第二位置时,定位部能够从定位孔中拔出,从而开启电池盖与终端壳体。这种通过定位部与定位孔的配合方式锁紧电池盖与终端壳体,电池盖的锁紧效果较为可靠;并且,在锁紧或者开启电池盖时,只需要旋转该旋转部件,就能够实现定位部与定位孔的锁紧或打开,电池盖拆卸方便。
下面以终端是手机为例,描述一种可选的电池盖锁紧机构的设置形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池盖锁紧机构实施例的结构分解图,如图1所示,可以在电池盖11上设置一凹槽12,在该凹槽12内可以设置两个通孔13,本实施例是以通孔13的数量为两个为例,当然具体实施中也可以变更通孔13的数量,不做限制。在终端壳体14上设置有定位孔15,并且该定位孔15的数量也设置为两个,当将电池盖11与终端壳体14锁合时,该定位孔15与上述的通孔13处于相对的位置,如图1所示,其均位于所示的虚线a或者虚线b。
本实施例的电池盖锁紧机构还包括旋转部件16,例如该旋转部件16可以包括拨动件161、连接拨动件161的轴体162以及设置在轴体162上的定位部163。可选的,该定位部163可以是对称设置在轴体162两侧的两个突起,可以分别称为第一突起163-c1和第二突起163-c2。
上述的旋转部件16将按照图1左侧的箭头所示的从上至下的方向,依次穿入通孔13和定位孔15中;相应的,为了使得旋转部件16上的定位部163中的两个突起也能够随着旋转部件16顺利的穿入,通孔13和定位孔15可以设置为与第一突起163-c1和第二突起163-c2相适应的形状,比如图1中所示的长条形的开孔,并将该长条形开孔的方向也设置为与定位部163穿入时突起的方向一致,这样两个突起就能够随着旋转部件16依次从通孔13和定位孔15穿入,最终穿入该定位孔15中。比如在图1中示意了s1方向和s2方向,如果将第一突起163-c1和第二突起163-c2调整成与s1方向一致,且将通孔13和定位孔15的方向也调整成s1方向,旋转部件16就能够顺利穿入。
由于通孔13是设置在电池盖11上,定位孔15是设置在终端壳体14上,所以旋转部件16穿入通孔13和定位孔15,首先就为电池盖11与终端壳体14的连接奠定基础。然后,拨动位于电池盖11上方的拨动件161,随着拨动件161的拨动,第一突起163-c1和第二突起163-c2的方向将发生改变,比如改变成s2方向;本实施例如果将上述的两个突起呈s2方向时旋转部件的位置称为第一位置,将上述的两个突起呈s1方向时旋转部件的位置称为第二位置,那么,在第一位置时定位部163将固定于定位孔15中(因为定位孔15呈s1方向,而定位部163的两个突起呈s2方向,方向不一致导致定位部163无法脱出),从而锁紧电池盖11与终端壳体14;在第二位置时定位部163将能够从定位孔15中拔出(因为定位孔15呈s1方向,而定位部163的两个突起也呈s1方向,方向一致可以脱出),从而实现电池盖11与终端壳体14的开启。
本实施例中,为了更好的将旋转部件16固定在电池盖11上,在轴体162上还设置了卡槽17,当旋转部件16穿设于通孔13中时,卡槽17位于电池盖11的下方,即卡槽17与拨动件161是分别位于电池盖11的两侧;并在卡槽17内设置卡簧18,该卡簧18与卡槽17配合就可以将旋转部件16很好的固定在电池该11上。当然这是一种可选的固定方式,具体实施时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固定旋转部件16。旋转部件16的结构也可以结合图2,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池盖锁紧机构实施例的旋转部件结构图,示出了旋转部件16所包括的各个部位。
进一步的,在轴体162上还设置垫片19,该垫片19位于拨动件161和电池盖11之间。该垫片19的设置可以使得拨动件161在拨动时的效果更好。
本实施例中,为了减少旋转部件16中的下部突起在旋转时对终端壳体14的磨损,在定位孔15的下方设置了用于容纳定位部163的容纳体,例如该容纳体是一支架20。如图1所示,在该支架20上也设置了与上述的两个突起相适应的穿设孔21,当定位部163的两个突起从定位孔15穿入后,就会接着从该穿设孔21穿入进支架20内部,这样两个突起旋转时就会在支架20内旋转,从而减少对终端壳体14的磨损。
为了增强支架20的耐磨性,该支架20可以采用聚甲醛(Polyoxymethylene,简称:POM)材料制作,这种材料在表面摩擦后会产生自润滑性,从而减少配合面的磨损,有效提高了长期使用的可靠性;旋转部件16也可以采用粉末冶金铸造工艺件。此外,本实施例可以在该支架20的内部设置一个用于在旋转部件16旋转到第一位置时卡固定位部163的固定结构;参见图3,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池盖锁紧机构实施例的支架结构示意图,比如,当旋转部件16旋转到第一位置时,定位部163的两个突起例如呈s2方向,而支架20上的穿设孔21例如呈s1方向,从而锁紧电池盖11与终端壳体14;但是为了防止旋转部件16在第一位置不稳固又倒旋回第二位置,可以设置一固定结构27,该固定结构27例如是一楔形的斜面,定位部163的两个突起可以穿入该斜面中,起到固定位置的作用,不容易再发生自发旋转,从而增加锁紧的可靠性。
可选的,支架20在终端壳体14的固定方式可以为,在支架20上设置螺孔22,螺钉23穿过所述螺孔22,将支架20固定在终端壳体14上。此外,还可以在终端壳体14内与支架20相对的位置,可以在支架20的下方,设置防水盖24,增强电池盖的防水性能。
图4为本实用新型电池盖锁紧机构实施例的电池盖锁合示意图,结合图4所示,本实施例还可以在电池盖11上的凹槽12中,设置用于标识所述第一位置的第一标记25,该第一标记25相当于是锁合标识;还设置用于标识所述第二位置的第二标记26,该第二标记26相当于是开锁标识。设置上述标记可以更加方便用户的使用,区分锁合和开锁位置。
进一步的,为了使得拨动件161在到达第一位置或者第二位置时较为稳固,不会发生自发旋转,增强锁合和开锁的可靠性,本实施例还可以在凹槽12中设置对应第一位置的用于固定拨动件161的第一固定槽、以及对应第二位置的用于固定拨动件161的第二固定槽,也就是说,当拨动件161被旋转到第一位置时,该拨动件161就会稳固的落在该第一固定槽内,用户不用担心其再会轻易发生自发旋转比如自开的情况,当拨动件161被旋转到第二位置时,该拨动件161就会稳固的落在该第二固定槽内。可选的,还可以将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的角度设置为90度,提高锁合和开锁的效果和体验。
如下再简单说明下采用本实施例的电池盖锁紧机构后,怎样锁合和开启电池盖的过程:
当要锁合电池盖时,可以预先将旋转部件16固定在电池盖11上,比如将旋转部件16穿入电池盖11上的通孔13,并用卡簧18固定住旋转部件11;然后,旋转拨动件161至第二标记26对应的第二位置,使得旋转部件16上的定位部163上的两个突起的方向与终端壳体14上的定位孔15的方向一致,从而使得定位部163能够顺利穿入定位孔15中。可以预先设置定位孔15的方向与其下方的支架20上的穿设孔21的方向是一致的,所以定位部163能够顺利的依次穿入定位孔15和穿设孔21,进入支架20。最后旋转拨动件161至第一标记25对应的第一位置,使得定位部163的两个突起的方向与穿设孔21的方向不一致,无法从穿设孔21拔出,从而实现终端壳体14与电池盖11的锁紧。
当要开启电池盖时,旋转拨动件161,使得拨动件161从第一标记25对应的第一位置旋转至第二标记26对应的第二位置,此时,旋转部件16上的定位部163上的两个突起的方向与终端壳体14上的定位孔15、穿设孔21的方向是一致的,定位部163能够顺利的从穿设孔21、定位孔15拔出。定位部163从终端壳体14拔出后,就解除了电池盖11与终端壳体14的锁合,从而开启了电池盖11。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该终端包括本实用新型任意实施例所述的电池盖锁紧机构;例如图1所示的,可以在手机上设置该电池盖锁紧机构,既增加了电池盖锁紧的可靠性,又使得电池盖拆卸方便。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5)

1.一种电池盖锁紧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盖、终端壳体和旋转部件;所述电池盖上设置通孔,所述终端壳体上与所述通孔相对的位置设置定位孔;所述旋转部件依次穿设于所述通孔和定位孔中;
所述旋转部件上设置有定位部,所述定位部穿入所述定位孔;所述旋转部件,用于在旋转到第一位置时,使得所述定位部固定于所述定位孔中以锁紧所述电池盖与所述终端壳体,以及用于在旋转到第二位置时,使得所述定位部能够从所述定位孔中拔出以开启所述电池盖与所述终端壳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盖锁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部件包括:位于所述电池盖上方用于拨动的拨动件、连接所述拨动件的轴体以及设置在所述轴体上的所述定位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盖锁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设置在所述电池盖上的凹槽内;所述凹槽内设置有对应所述第一位置的用于固定所述拨动件的第一固定槽、以及对应所述第二位置的用于固定所述拨动件的第二固定槽。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盖锁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包括:对称设置在所述轴体两侧的第一突起和第二突起。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盖锁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体上还设置卡槽;所述旋转部件穿设于所述通孔中时,所述卡槽位于所述电池盖的下方;所述卡槽内设置卡簧,用于将所述旋转部件固定在所述电池盖上。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盖锁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体上还设置垫片,所述垫片位于所述拨动件和所述电池盖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盖锁紧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定位孔的下方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定位部的容纳体;所述旋转部件穿设于所述定位孔时,所述定位部位于所述容纳体中旋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盖锁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体采用聚甲醛POM材料制作。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盖锁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体中设置有用于在所述旋转部件旋转到第一位置时卡固所述定位部的固定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盖锁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体是一支架;所述支架上设置螺孔,螺钉穿过所述螺孔将所述容纳体固定在所述终端壳体上。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盖锁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壳体内与所述容纳体相对的位置,设置有防水盖。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盖锁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盖上设置有用于标识所述第一位置的第一标记、以及用于标识所述第二位置的第二标记。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盖锁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的角度是90度。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盖锁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部件是粉末冶金铸造工艺件。
15.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4任一所述的电池盖锁紧机构。
CN2013203678493U 2013-06-25 2013-06-25 电池盖锁紧机构以及包括该电池盖锁紧机构的终端 Expired - Lifetime CN2033482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3678493U CN203348263U (zh) 2013-06-25 2013-06-25 电池盖锁紧机构以及包括该电池盖锁紧机构的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3678493U CN203348263U (zh) 2013-06-25 2013-06-25 电池盖锁紧机构以及包括该电池盖锁紧机构的终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348263U true CN203348263U (zh) 2013-12-18

Family

ID=497481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3678493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348263U (zh) 2013-06-25 2013-06-25 电池盖锁紧机构以及包括该电池盖锁紧机构的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348263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73653A (zh) * 2014-12-05 2016-06-15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锁定装置
CN113540679A (zh) * 2020-04-20 2021-10-22 成都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73653A (zh) * 2014-12-05 2016-06-15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锁定装置
CN105673653B (zh) * 2014-12-05 2017-12-01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锁定装置
CN113540679A (zh) * 2020-04-20 2021-10-22 成都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
CN113540679B (zh) * 2020-04-20 2023-06-20 成都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020521U (zh) 电动汽车电池弹出装置和电动汽车
CN203348263U (zh) 电池盖锁紧机构以及包括该电池盖锁紧机构的终端
CN204492482U (zh) 一种智能电子门槛锁
CN203932452U (zh) 一种电子设备和固定装置
CN211364859U (zh) 一种电动冲浪板
CN204424343U (zh) 一种外置电池的锁扣装置
CN204492363U (zh) 新型密码锁
CN203851948U (zh) 一种新型书包扣具
CN209519089U (zh) 一种抠动型机芯结构及使用该结构的玩具和按摩器
CN202231759U (zh) 一种手机
CN203924950U (zh) 一种锁具
CN208368889U (zh) 一种手机电源插头
CN202738316U (zh) 防丢失连体式卡盖
CN202946501U (zh) 一种对穿式盖板封缄装置
CN207410401U (zh) 一种自动定位的接触式无线数据传输充电手机壳
CN202453787U (zh) 抽取式模块盒
CN205531935U (zh) 一种蓝牙控制的开门装置
CN209291730U (zh) 一种自动卷线式移动电源
CN203871618U (zh) 一种电源转换器
CN209233524U (zh) 一种带有游戏手柄的移动电源
CN210783738U (zh) 一种艺术设计用展示装置
CN201134897Y (zh) 香烟盒手机
CN220307248U (zh) 一种便于解锁上锁的折叠屏手机保护壳
CN217085061U (zh) 一种电能表编程按键的保护结构及电能表
CN213399698U (zh) 一种车载dv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