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346533U - 一种联合开松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联合开松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346533U
CN203346533U CN 201320332315 CN201320332315U CN203346533U CN 203346533 U CN203346533 U CN 203346533U CN 201320332315 CN201320332315 CN 201320332315 CN 201320332315 U CN201320332315 U CN 201320332315U CN 203346533 U CN203346533 U CN 2033465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hotoelectric sensor
feeding
fiber
feeding roller
volume c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320332315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纪合聚
杨效慧
李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Dongjia Textile Machiner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Dongjia Textile Machiner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Dongjia Textile Machiner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Dongjia Textile Machiner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320332315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3465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3465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346533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eliminary Treatment Of Fi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联合开松机。所述开松机包括前开松装置、纤维输送装置和后开松装置,纤维输送装置位于前开松装置和后开松装置之间,三种装置依次连接;纤维输送装置,包括第一输送风机,在第一输送风机的后方设置有喂入箱,第一输送风机与喂入箱之间通过输送管道进行连接,该喂入箱由上容积箱和下容积箱组成,上容积箱的上部设置有第一光电传感器、下部设置有第二光电传感器,下容积箱的上部设置有第三光电传感器,第一、第二光电传感器协同工作,能够精确控制上容积箱内部的纤维喂入箱。本实用新型自动化程度高,电气化控制准确,不仅能够大幅提高联合开松机的产量,二次开松效果显著,能够很好满足后续生产的需要。

Description

一种联合开松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纺织机械,特别涉及一种联合开松机。
背景技术
开松机,是一种用于纺纱前的对纤维进行开松、清杂的处理装置,其性能直接影响到后续的纺纱工艺的进行和纺纱的质量。现有的开松机,包括平帘、双喂入罗拉和锡林等,其纤维一次开松效果并不理想,需要对开松后的纤维再次进行开松,为此需要将一次开松后的原料转移到下一个开松机继续处理。目前阶段,纤维的转移过程是靠人力来完成,容易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生产效率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开松机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联合开松机,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联合开松机,包括前开松装置、纤维输送装置和后开松装置,纤维输送装置位于前开松装置和后开松装置之间,三种装置依次连接;前开松装置,包括平帘、双喂入罗拉和开松锡林;纤维输送装置,包括第一输送风机,在第一输送风机的后方设置有喂入箱,第一输送风机和喂入箱之间通过输送管道进行连接,该喂入箱由上容积箱和下容积箱组成,其中,上容积箱的上部和下部各设置一对分别用于检测上容积箱内部纤维喂入上限和喂入下限的第一、第二光电传感器,在第二光电传感器的下方平行设置有一对上喂入辊,在上喂入辊的下方设置有打手,下容积箱的上部设置有一对用于检测下容积箱内部纤维喂入下限的第三光电传感器,在第三光电传感器的下方设置有一对下喂入辊;后开松装置,包括斜底帘,该斜底帘位于下喂入辊的下方,在斜底帘的斜上方设置有斜顶帘,在斜底帘和斜顶帘的后方设置有双喂入罗拉,在紧靠双喂入罗拉的后方设置有开松锡林。
上述喂入箱的右侧侧壁上依次设置有右上视窗、右中视窗和右下视窗,在喂入箱的左侧侧壁上设置有位置与所述右上视窗、右中视窗和右下视窗分别一一对应的左上视窗、左中视窗和左下视窗,其中,右上视窗和左上视窗、右中视窗和左中视窗位于上容积箱的对应侧壁上,右下视窗和左下视窗位于下容积箱的对应侧壁上。
上述的上喂入辊位于右中视窗和左中视窗的下方,下喂入辊位于右下视窗和左下视窗的下方。
上述后开松装置的后方设置有第二输送风机。
当上容积箱内部的纤维高度在第一光电传感器的位置高度和第二光电传感器的位置高度之间、且下容积箱内部的纤维高度高于第三光电传感器的位置高度时,第一输送风机、上喂入辊和下喂入辊均正常工作;当第一光电传感器检测到上容积箱内部的纤维高度高于第一光电传感器的位置高度时,第一输送风机停止工作,纤维停止送入喂入箱内部;当第二光电传感器检测到上容积箱内部的纤维高度低于第二光电传感器的位置高度时,上喂入辊停止工作,同时控制第一输送风机恢复工作;当第三光电传感器检测到下容积箱内部的纤维高度低于第三光电传感器的位置高度时,下喂入辊停止工作,同时控制上喂入辊恢复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本实用新型述及的联合开松机,纤维采用二次开松处理,在前开松装置和后开松装置之间设置纤维输送装置,负责将经过前开松装置一次开松后的纤维输送至后开松装置中进行二次开松处理,同时,在纤维输送装置中的喂入箱内部分别设置三组光电传感器,即分别用于检测上容积箱内部纤维喂入上限和喂入下限的第一、第二光电传感器、以及用于检测下容积箱内部纤维喂入下限的第三光电传感器,第一、第二光电传感器协同工作,能够精确控制上容积箱内部纤维的喂入量,第一、第二和第三光电传感器协同工作,保证整个纤维输送装置始终处于一个高效、精确的工作状态,本实用新型自动化程度高,电气化控制准确,不仅能够大幅提高联合开松机的产量,二次开松效果显著,能够很好满足后续生产的需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联合开松机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结合图1所示,一种联合开松机,包括前开松装置1、纤维输送装置2和后开松装置3,纤维输送装置位于前开松装置和后开松装置之间,三种装置依次连接。
前开松装置1,包括平帘101、在平帘的后方设置有双喂入罗拉102,在紧接双喂入罗拉的后方设置有开松锡林103。
纤维输送装置2,包括第一输送风机201,在第一输送风机的后方设置有喂入箱,第一输送风机和喂入箱之间通过输送管道202进行连接。该喂入箱由上容积箱203和下容积箱204组成,在上容积箱的上部设置有一对第一光电传感器205,在上容积箱的下部设置有一对第二光电传感器206,第一光电传感器和第二光电传感器,分别用于控制上容积箱内部纤维的喂入上限和喂入下限,通过两组光电传感器205、206,即可实现精确控制上容积箱内部的纤维喂入量,在第二光电传感器的下方平行设置有一对上喂入辊207,在上喂入辊的下方设置有打手208;在下容积箱的上部设置有一对第三光电传感器209,用于检测下容积箱内部纤维的喂入下限,第一、第二和第三光电传感器作为纤维输送装置的电气化控制元件,受控于同一控制器,能够协同工作,共同控制喂入箱内部的纤维量多少,并在上容积箱内部纤维量过多、过少或下容积箱内部纤维量过少情况下控制相应部件的运转状态,保证了纤维输送装置的高效工作,在第三光电传感器的下方设置有一对下喂入辊210。
后开松装置3,包括斜底帘301,该斜底帘位于下容积箱的内部并处于下喂入辊的下方,在斜底帘的斜上方设置有斜顶帘302,在斜底帘和斜顶帘的后方设置有双喂入罗拉303,在紧靠双喂入罗拉的后方设置有开松锡林304。经过后开松装置处理后的纤维由第二输送风机4输送至下级处理设备。
另外,在喂入箱的右侧侧壁上依次设置有右上视窗211、右中视窗212和右下视窗213,在喂入箱的左侧侧壁上设置有位置与所述右上视窗、右中视窗和右下视窗分别一一对应的左上视窗、左中视窗和左下视窗,其中,右上视窗和左上视窗、右中视窗和左中视窗位于上容积箱的对应侧壁上,右下视窗和左下视窗位于下容积箱的对应侧壁上。上喂入辊位于右中视窗和左中视窗的下方,下喂入辊位于右下视窗和左下视窗的下方。第一、第二和第三光电传感器205、206、209的位置高度分别与右上视窗211、右中视窗212和右下视窗213的位置高度相当。
纤维输送装置的电气化控制过程大致如下:
当上容积箱内部的纤维高度在第一光电传感器的位置高度和第二光电传感器的位置高度之间、且下容积箱内部的纤维高度高于第三光电传感器的位置高度时,第一输送风机、上喂入辊和下喂入辊均正常工作;当第一光电传感器检测到上容积箱内部的纤维高度高于第一光电传感器的位置高度时,第一输送风机停止工作,纤维停止送入喂入箱内部;当第二光电传感器检测到上容积箱内部的纤维高度低于第二光电传感器的位置高度时,上喂入辊停止工作,同时控制第一输送风机恢复工作;当第三光电传感器检测到下容积箱内部的纤维高度低于第三光电传感器的位置高度时,下喂入辊停止工作,同时控制上喂入辊恢复工作。
当然,以上说明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列举上述实施例,应当说明的是,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说明书的教导下,所做出的所有等同替代、明显变形形式,均落在本说明书的实质范围之内,理应受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

Claims (5)

1.一种联合开松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前开松装置、纤维输送装置和后开松装置,纤维输送装置位于前开松装置和后开松装置之间,三种装置依次连接;前开松装置,包括平帘、双喂入罗拉和开松锡林;纤维输送装置,包括第一输送风机,在第一输送风机的后方设置有喂入箱,第一输送风机和喂入箱之间通过输送管道进行连接,该喂入箱由上容积箱和下容积箱组成,其中,上容积箱的上部和下部各设置一对分别用于检测上容积箱内部纤维喂入上限和喂入下限的第一、第二光电传感器,在第二光电传感器的下方平行设置有一对上喂入辊,在上喂入辊的下方设置有打手,下容积箱的上部设置有一对用于检测下容积箱内部纤维喂入下限的第三光电传感器,在第三光电传感器的下方设置有一对下喂入辊;后开松装置,包括斜底帘,该斜底帘位于下喂入辊的下方,在斜底帘的斜上方设置有斜顶帘,在斜底帘和斜顶帘的后方设置有双喂入罗拉,在紧靠双喂入罗拉的后方设置有开松锡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联合开松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喂入箱的右侧侧壁上依次设置有右上视窗、右中视窗和右下视窗,在喂入箱的左侧侧壁上设置有位置与所述右上视窗、右中视窗和右下视窗分别一一对应的左上视窗、左中视窗和左下视窗,其中,右上视窗和左上视窗、右中视窗和左中视窗位于上容积箱的对应侧壁上,右下视窗和左下视窗位于下容积箱的对应侧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联合开松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喂入辊位于右中视窗和左中视窗的下方,下喂入辊位于右下视窗和左下视窗的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联合开松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开松装置的后方设置有第二输送风机。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联合开松机,其特征在于,当上容积箱内部的纤维高度在第一光电传感器的位置高度和第二光电传感器的位置高度之间、且下容积箱内部的纤维高度高于第三光电传感器的位置高度时,第一输送风机、上喂入辊和下喂入辊均正常工作;当第一光电传感器检测到上容积箱内部的纤维高度高于第一光电传感器的位置高度时,第一输送风机停止工作,纤维停止送入喂入箱内部;当第二光电传感器检测到上容积箱内部的纤维高度低于第二光电传感器的位置高度时,上喂入辊停止工作,同时控制第一输送风机恢复工作;当第三光电传感器检测到下容积箱内部的纤维高度低于第三光电传感器的位置高度时,下喂入辊停止工作,同时控制上喂入辊恢复工作。
CN 201320332315 2013-06-09 2013-06-09 一种联合开松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3465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20332315 CN203346533U (zh) 2013-06-09 2013-06-09 一种联合开松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20332315 CN203346533U (zh) 2013-06-09 2013-06-09 一种联合开松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346533U true CN203346533U (zh) 2013-12-18

Family

ID=497464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320332315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346533U (zh) 2013-06-09 2013-06-09 一种联合开松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34653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05966A (zh) * 2013-06-09 2013-09-18 青岛东佳纺机(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联合开松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05966A (zh) * 2013-06-09 2013-09-18 青岛东佳纺机(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联合开松机
CN103305966B (zh) * 2013-06-09 2015-06-24 青岛东佳纺机(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联合开松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078112U (zh) 一种包装机的重量、计数检测机构
CN205169527U (zh) 一种玻璃板检测筛选装置
CN206701758U (zh) 一种多工位玻璃下片装置
CN203346533U (zh) 一种联合开松机
CN103305966B (zh) 一种联合开松机
CN205221218U (zh) 糕点自动包装输送装置
CN104551595B (zh) 全自动螺丝排列机
CN207390340U (zh) 一种五金材料自动分配装置
CN201485550U (zh) 纤维联合开松机
CN103624888A (zh) 胶片切料称量投料系统
CN203938151U (zh) 应用于复合板加工过程中的木碎料可控传送装置
CN103029976A (zh) 香烟位置的矫正装置
CN207329688U (zh) 一种用于成品箱输送分流的自动挡箱装置
CN104233522A (zh) 一种棉箱给棉装置
CN206200535U (zh) 一种电池自动推力组装测试设备
CN203382886U (zh) 送棉均分装置
CN205146162U (zh) 负压反应容器投料设备
CN206172590U (zh) 一种竹段加工机械自动上料设备
CN203528926U (zh) 一种焊条盒输送装置控制系统
CN203754011U (zh) 一种滤芯进出料装置
CN203997747U (zh) 一种上料机送料系统
CN206599214U (zh) 一种高速装料机上的输送装置
CN203528931U (zh) 一种焊条自动封膜机
CN208343676U (zh) 一种全自动笔管移印设备
CN207972870U (zh) 一种新型智能点数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1218

Termination date: 2018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