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339947U - 一种开关电路及通信电源 - Google Patents

一种开关电路及通信电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339947U
CN203339947U CN2013204036094U CN201320403609U CN203339947U CN 203339947 U CN203339947 U CN 203339947U CN 2013204036094 U CN2013204036094 U CN 2013204036094U CN 201320403609 U CN201320403609 U CN 201320403609U CN 203339947 U CN203339947 U CN 2033399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lay
parallel
resistance
diode
power supp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40360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孟杰
张秀锋
陈兴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ertiv 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Emerson Network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merson Network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Emerson Network Pow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2040360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3399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3399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339947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开关电路及通信电源,包括第一继电器、第一电容单元、第一二极管单元、第一电阻单元和负载,其中:第一二极管单元和第一电阻单元并联后与第一电容单元串联,构成第一支路;该第一支路和第一继电器的常开触点并联后与负载串联,串联后的两端分别作为直流电源的正、负接线端。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方案,能够避免继电器分断拉弧现象的产生。

Description

一种开关电路及通信电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开关电路及通信电源。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在很多应用场景中都会采用接触器作为上下电控制开关。例如在通信电源中便会采用接触器作为蓄电池的上下电控制开关,为了减小设备体积、提高产品的竞争力,也可以用继电器代替接触器,如图1所示,蓄电池BAT和继电器的常开触点S1串联,串联后的两端和负载LOAD的两端相连,相连后的两个连接端分别作为整流单元AC/DC直流输出端的正、负接线端。通过控制继电器的线圈的上下电可以控制继电器的常开触点S1的闭合和断开,进而控制蓄电池BAT的上下电。
然而,由于继电器的分断容量很小,继电器触点从闭合状态断开时,线路中的电压可能会超过继电器触点能够承受的分断电压,出现分断拉弧现象,对继电器造成损伤,进而影响电路的可靠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开关电路及通信电源,用以避免继电器分断拉弧现象的产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开关电路,包括第一继电器、第一电容单元、第一二极管单元、第一电阻单元和负载,其中:
所述第一二极管单元和所述第一电阻单元并联后与所述第一电容单元串联,构成第一支路;
所述第一支路和所述第一继电器的常开触点并联后与所述负载串联,串联后的两端分别作为直流电源的正、负接线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电源,包括上述开关电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包括: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开关电路中,在第一继电器的触点的两端并联由第一电容单元、第一二极管单元和第一电阻单元构成的缓冲支路,在第一继电器的触点断开瞬间,第一电容单元通过第一二极管单元充电,能够减小第一继电器的触点两端的分断电压,进而避免了继电器分断拉弧现象的产生,提高了电路可靠性。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开关电路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开关电路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开关电路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通信电源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通信电源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通信电源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之三。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给出避免继电器分断拉弧现象产生的实现方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开关电路及通信电源,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并且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开关电路,如图2所示,包括第一继电器、第一电容单元、第一二极管单元、第一电阻单元和负载LOAD,其中:
第一二极管单元和第一电阻单元并联后与第一电容单元串联,构成第一支路;第一支路和第一继电器的常开触点S1并联后与负载LOAD串联,串联后的两端分别作为直流电源的正、负接线端Vin+和Vin-。
上述第一电容单元具体可以为一个电容,也可以为串联的多个电容、并联的多个电容,或者串并联的多个电容;第一二极管单元具体可以为一个二极管,也可以为串联的多个二极管、并联的多个二级管,或者串并联的多个二极管;第一电阻单元具体可以为一个电阻,也可以为串联的多个电阻、并联的多个电阻,或者串并联的多个电阻。
通过控制第一继电器的线圈的上下电可以控制第一继电器的常开触点S1的闭合和断开,并且,在第一继电器的常开触点S1的两端并联由第一二极管单元、第一电阻单元和第一电容单元构成的一组缓冲支路,在常开触点S1从闭合状态断开瞬间,第一电容单元通过第一二极管单元充电,能够减小第一继电器的常开触点S1两端的分断电压,提高第一继电器的常开触点S1的分断能力。
较佳的,也可以在第一继电器的常开触点S1的两端并联多组缓冲支路,以进一步提高第一继电器的常开触点S1的分断能力。
即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该开关电路还可以包括第二电容单元、第二二极管单元和第二电阻单元,第二二极管单元和第二电阻单元并联后与第二电容单元串联,构成第二支路;该第二支路和第一继电器的常开触点并联。
其中,第二电容单元具体可以为一个电容,也可以为串联的多个电容、并联的多个电容,或者串并联的多个电容;第二二极管单元具体可以为一个二极管,也可以为串联的多个二极管、并联的多个二级管,或者串并联的多个二极管;第二电阻单元具体可以为一个电阻,也可以为串联的多个电阻、并联的多个电阻,或者串并联的多个电阻。
下面结合附图,用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开关电路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开关电路,包括第一继电器、第一电容C1、第一二极管D1、第一电阻R1、第二电容C2、第二二极管D2、第二电阻R2和负载LOAD,其中:
第一继电器包括常开触点S1和线圈RLY1;第一二极管D1和第一电阻R1并联后与第一电容C1串联,构成第一支路;第二二极管D2和第二电阻R2并联后与第二电容C2串联,构成第二支路;第一支路、第二支路、第一继电器的常开触点S1三者并联后与负载LOAD串联,串联后的两端分别作为直流电源的正、负接线端Vin+和Vin-。
上述第一电容C1和第二电容C2可以为不同的电容,第一二极管D1和第二二极管D2可以为不同的二极管,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可以为不同的电阻;较佳的,第一电容C1和第二电容C2为相同的电容,第一二极管D1和第二二极管D2为相同的二极管,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为相同的电阻。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开关电路中,在第一继电器的常开触点S1的两端并联了两组缓冲支路,在第一继电器的常开触点S1断开瞬间,第一电容C1通过第一二极管D1充电,第二电容C2通过第二二极管D2充电,第一电容C1和第二电容C2均能够吸收尖峰电压,即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方案相比于仅使用一组缓冲支路的方案能够进一步减小第一继电器的常开触点S1两端的分断电压,避免继电器分断拉弧现象的产生,从而进一步提高电路的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通信电源,包括上述图2或图3任一所示的开关电路。
实施例2:
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通信电源,包括了上述实施例1中图3所示的开关电路,该通信电源的整流单元AC/DC的正、负输出端分别连接负载LOAD的两端,该通信电源中的蓄电池BAT即为上述实施例1中的直流电源。
进一步的,第一继电器的线圈RLY1的一端可以连接整流单元AC/DC的正输出端,另一端为第一继电器的线圈RLY1的上下电控制信号接线端EN。
此时,当第一继电器的线圈RLY1的上下电控制信号接线端EN输入第一继电器的线圈BLY1的上电控制信号,即低电平信号时,第一继电器的线圈BLY1上电,第一继电器的常开触点S1闭合;当第一继电器的线圈RLY1的上下电控制信号接线端EN输入第一继电器的线圈BLY1的下电控制信号,即高电平信号时,第一继电器的线圈BLY1下电,第一继电器的常开触点S1断开。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通信电源还包括一个驱动电路,用于生成第一继电器的线圈BLY1的上、下电控制信号。如图5所示,该驱动电路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为蓄电池下电控制信号的正、负接线端CTRL+和CTRL-,第三端连接整流单元AC/DC的负输出端,第四端连接第一继电器的线圈RLY1的上下电控制信号接线端EN;该驱动电路在没有接收到蓄电池下电控制信号,并且整流单元AC/DC有直流输出时,输出第一继电器的线圈RLY1的上电控制信号;该驱动电路在接收到蓄电池下电控制信号后,输出第一继电器的线圈RLY1的下电控制信号。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该驱动电路具体结构如图6所示,包括第二继电器和第三电阻R3,其中:
第二继电器包括常闭触点S2和线圈RLY2;第二继电器的线圈RLY2和第三电阻R3串联,串联后的两端分别作为该驱动电路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二继电器的常闭触点S2的两端分别作为该驱动电路的第三端和第四端。
上述驱动电路的具体结构仅为一个较佳的示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其它能够实现该驱动电路功能的结构也可以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驱动电路的具体结构。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通信电源,下面对其工作原理进行阐述。
在通信电源中,蓄电池BAT的下电控制信号由通信电源中的监控单元发出。监控单元在整流单元AC/DC停止直流输出后,对蓄电池BAT的电压进行检测,当检测到蓄电池BAT的电压低于预设电压时,监控单元发出蓄电池下电控制信号,以防止蓄电池BAT过度放电,对蓄电池BAT进行保护。
在整流单元AC/DC有直流输出时,第一继电器的线圈RLY1上电,第一继电器的常开触点S1闭合,蓄电池BAT上电。此时整流单元AC/DC为负载LOAD供电,并且给蓄电池BAT充电。
整流单元停止直流输出后,第一继电器处于自锁状态,由蓄电池BAT为负载LOAD供电。
在驱动电路接收到蓄电池下电控制信号时,第二继电器的线圈RLY2上电,第二继电器的常闭触点S2断开,使得第一继电器的线圈RLY1下电,第一继电器的常开触点S1断开,蓄电池BAT下电。在第一继电器的常开触点S1断开瞬间,第一电容C1和第二电容C2充电,能够吸收尖峰电压,减小第一继电器的常开触点S1两端的分断电压,避免继电器分断拉弧现象的产生。
较佳的,该驱动电路还可以包括第三二极管D3,第三二极管D3和第二继电器的线圈RLY2并联;在线路中出现反向电流时,能够对电路中的器件起到保护作用。
较佳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开关电路还可以包括第四二极管D4,第四二极管D4和第一继电器的线圈RLY1并联,可以对电路中的器件起到保护作用。
可见采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通信电源,能够避免继电器分断拉弧现象的产生,易于实现,可靠性高。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开关电路,包括第一继电器、第一电容单元、第一二极管单元、第一电阻单元和负载,其中:第一二极管单元和第一电阻单元并联后与第一电容单元串联,构成第一支路;该第一支路和第一继电器的常开触点并联后与负载串联,串联后的两端分别作为直流电源的正、负接线端。采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方案,能够避免继电器分断拉弧现象的产生。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9)

1.一种开关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继电器、第一电容单元、第一二极管单元、第一电阻单元和负载,其中:
所述第一二极管单元和所述第一电阻单元并联后与所述第一电容单元串联,构成第一支路;
所述第一支路和所述第一继电器的常开触点并联后与所述负载串联,串联后的两端分别作为直流电源的正、负接线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电容单元、第二二极管单元和第二电阻单元,其中:
所述第二二极管单元和所述第二电阻单元并联后与所述第二电容单元串联,构成第二支路;所述第二支路和所述第一继电器的常开触点并联。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开关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容单元具体为一个电容、串联的多个电容、并联的多个电容,或者串并联的多个电容;和/或
所述第一二极管单元具体为一个二极管、串联的多个二极管、并联的多个二级管,或者串并联的多个二极管;和/或
所述第一电阻单元具体为一个电阻、串联的多个电阻、并联的多个电阻,或者串并联的多个电阻。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开关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容单元具体为一个电容、串联的多个电容、并联的多个电容,或者串并联的多个电容;和/或
所述第二二极管单元具体为一个二极管、串联的多个二极管、并联的多个二级管,或者串并联的多个二极管;和/或
所述第二电阻单元具体为一个电阻、串联的多个电阻、并联的多个电阻,或者串并联的多个电阻。
5.一种通信电源,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开关电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通信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电源的整流单元的正、负输出端分别连接所述负载的两端,所述直流电源具体为蓄电池。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通信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线圈的一端连接所述整流单元的正输出端,另一端为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线圈的上下电控制信号接线端。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通信电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电路,所述驱动电路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为蓄电池下电控制信号的正、负接线端,第三端连接所述整流单元的负输出端,第四端连接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线圈的上下电控制信号接线端;所述驱动电路在没有接收到蓄电池下电控制信号,并且所述整流单元有直流输出时,输出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线圈的上电控制信号;所述驱动电路在接收到蓄电池下电控制信号时,输出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线圈的下电控制信号。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通信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路具体包括第二继电器和第三电阻,其中:
所述第二继电器的线圈和所述第三电阻串联,串联后的两端分别作为所述驱动电路的第一端和第二端;
所述第二继电器的常闭触点的两端分别作为所述驱动电路的第三端和第四端。
CN2013204036094U 2013-07-08 2013-07-08 一种开关电路及通信电源 Expired - Lifetime CN2033399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4036094U CN203339947U (zh) 2013-07-08 2013-07-08 一种开关电路及通信电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4036094U CN203339947U (zh) 2013-07-08 2013-07-08 一种开关电路及通信电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339947U true CN203339947U (zh) 2013-12-11

Family

ID=497086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4036094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339947U (zh) 2013-07-08 2013-07-08 一种开关电路及通信电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339947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44229A (zh) * 2015-10-13 2016-01-13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八研究所 一种卫星蓄电池组接入开关的驱动电路
CN108583472A (zh) * 2018-07-09 2018-09-28 云南力帆骏马车辆有限公司 一种启动电瓶控制装置及新能源汽车
CN113300580A (zh) * 2021-03-26 2021-08-24 华夏天信智能物联股份有限公司 变频器放电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44229A (zh) * 2015-10-13 2016-01-13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八研究所 一种卫星蓄电池组接入开关的驱动电路
CN108583472A (zh) * 2018-07-09 2018-09-28 云南力帆骏马车辆有限公司 一种启动电瓶控制装置及新能源汽车
CN113300580A (zh) * 2021-03-26 2021-08-24 华夏天信智能物联股份有限公司 变频器放电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712892U (zh) 一种电池管理系统及其负载检测电路
CN203071610U (zh) 一种面向基站备用电源的控制装置
CN102290856B (zh) 一种双电源装置及其供电方法
CN102780240A (zh) 储存太阳能的混合蓄电装置
CN201956683U (zh) 使用超级电容器组作为储能装置的直流电源
CN203339947U (zh) 一种开关电路及通信电源
CN103532480A (zh) 高压直流输电线路故障监测终端电源装置
CN201918770U (zh) 一种直流充放电系统
CN203813473U (zh) 一种光电池智能充放电装置
CN203747457U (zh) 车用启动电源
CN202616809U (zh) 一种电池模块、一种电池系统及一种直流屏电源系统
CN104716674A (zh) 一种串联蓄电池组的充放电补偿系统
CN104124723A (zh) 一种防止电池过度充放电电路
CN203800629U (zh) 一种串联蓄电池组的充放电补偿系统
CN102638066A (zh) 无极安全充电器电路
CN203983422U (zh) 具有自我保护功能和可扩展性的大电流锂离子电池组
CN201174603Y (zh) 太阳能逆变电源
CN202178599U (zh) 一种双电源装置
CN203840273U (zh) 一种光伏控制器
CN202013853U (zh) 一种电动汽车用高压继电器寿命延长保护电路
CN204157108U (zh) 一种太阳能路灯控制系统
CN102570533A (zh) 无极安全充电器电路
CN204334313U (zh) 一种可提供瞬间启动大电流的电源电路
CN203119563U (zh) 光伏锂电池户用直流储能设备
CN201877881U (zh) 电池备用电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Nanshan District Xueyuan Road in Shenzhen city of Guangdong province 518055 No. 1001 Nanshan Chi Park building B2

Patentee after: VERTIV TECH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57 Nanshan Distric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ial Park, Guangdong, Shenzhen Branch Road, No.

Patentee before: EMERSON NETWORK POWER Co.,Ltd.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