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337898U - 一种光学膜片调节装置及相关滤光系统、发光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光学膜片调节装置及相关滤光系统、发光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337898U
CN203337898U CN2013203080526U CN201320308052U CN203337898U CN 203337898 U CN203337898 U CN 203337898U CN 2013203080526 U CN2013203080526 U CN 2013203080526U CN 201320308052 U CN201320308052 U CN 201320308052U CN 203337898 U CN203337898 U CN 20333789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crew
plane
rotating shaft
inside casing
blooming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308052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义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Appotronics Corp Ltd
Shenzhen Appo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Yili Ruigua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Yili Ruigua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Yili Ruigua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20308052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33789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3378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337898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locking Light For Camera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光学膜片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内框;外框,通过第一转轴与内框连接;固定支架,通过第二转轴与外框连接;第一螺钉穿过外框的螺纹孔且压住内框的第一端面,并与第一弹性元件夹住内框的一端,第一螺钉和/或第一端面包括与内框表面成锐角的斜线或斜面,且二者接触点位于该斜线或斜面上,经过接触点且垂直内框表面的直线不与第一转轴相交或平行;第二螺钉穿过固定支架的螺纹孔且压住外框的第二端面,并与第二弹性元件夹住外框,第二螺钉与第二端面的配合关系和第一螺钉与第一端面的配合关系相同。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以在二维方向上调整光学膜片角度的光学膜片调节装置及相关滤光系统、发光装置。

Description

一种光学膜片调节装置及相关滤光系统、发光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光学膜片调节装置及相关滤光系统、发光装置。
背景技术
在几乎所有用于投影的光源中,光源出射光都包括多种单色光,例如包含红色LED、黄色LED、蓝色LED的光源。而不同颜色光一般都会沿不同光路进行传播。而在很多光学系统里,不同颜色光需要被合并成同一光路以方便后续的光学处理。
现有技术中,多种不同颜色光的光路合并一般是通过两个以上的滤光片实现的。如平行设置并与不同颜色光对应的两个以上滤光片。但是,滤光片基本上都是直接固定在支架上,入射到滤光片的入射角度与实际需要可能出现略微的偏差,这样可能会导致入射到后续滤光片的光斑没有完全重合,合光后的光斑会变大。现有的光学膜片调节装置可以对滤光片的角度进行调节,但是往往只能在一个维度对入射光的入射角度进行调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在二维方向上调整光学膜片角度的光学膜片调节装置及相关滤光系统、发光装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学膜片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内框,该内框用于固定光学膜片,且内框包括第一端面;
外框,该外框位于内框的外围,并通过第一转轴与内框固定连接,外框包括第二端面和第一螺纹孔;
固定支架,外框通过第二转轴与该固定支架固定连接,第二转轴的轴线方向垂直于第一转轴的轴线方向,固定支架包括第二螺纹孔;
第一弹性元件,该第一弹性元件的一端固定在外框上,另一端压住内框的表面;
第一螺钉,第一螺钉的螺杆穿过外框的第一螺纹孔且螺杆的末端端面压住第一端面,且该第一螺钉与第一弹性元件夹住内框的一端,第一螺钉的螺杆的末端端面和/或内框的第一端面包括与内框所在的平面成一定锐角的第一斜线或者第一斜面,且二者的接触点始终位于该第一斜线或者第一斜面上,经过该接触点且垂直于内框所在的平面的直线不与第一转轴相交且不平行于该第一转轴;
第二弹性元件,该第二弹性元件一端固定在固定支架上,另一端压住外框的表面;
第二螺钉,第二螺钉的螺杆穿过固定支架的第二螺纹孔且螺杆的末端端面压住第二端面,且该第二螺钉与第二弹性元件夹住外框,第二螺钉的螺杆的末端端面和/或外框的第二端面包括与外框所在的平面成一定锐角的第二斜线或者第二斜面,且二者的接触点始终位于该第二斜线或者第二斜面上,经过该接触点且垂直于外框所在的平面的直线不与第二转轴相交且不平行于该第二转轴。
优选地,第一转轴包括相互配合的圆柱体与圆柱形通孔,圆柱体与内框固定,圆柱形通孔位于外框上,且圆柱体被容纳于圆柱形通孔内。
优选地,第一螺钉为球头螺钉,第一端面包括一个斜面,球头螺钉与斜面相接触。
优选地,第一螺钉为球头螺钉,第一端面包括一个斜面,球头螺钉与斜面相接触。
优选地,第一弹性元件为螺旋弹簧、弹性压片、硅胶垫中的一种。
优选地,第二转轴内部包括一螺纹孔,第一螺钉穿过该螺纹孔且螺杆末端与第一端面相接触,且该第一螺钉并不阻碍第二转轴转动。
优选地,第一螺钉的长度方向与第一斜面或者第一斜线成一定锐角。
优选地,第一螺钉的长度方向与第一斜面或者第一斜线成一定锐角。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滤光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述光学膜片调节装置,该滤光系统还包括光学膜片,该光学膜片为滤光片。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发光装置包括上述光学膜片调节装置,该发光装置还包括一光源和光学膜片,该光学膜片为滤光片,滤光片用于接收光源的出射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当在外力的作用下,第一螺钉旋进或者旋出,第一螺钉和第一弹性元件会推动内框沿第一转轴转动,从而在第一维度上进行调节滤光片的角度。当在外力的作用下,第二螺钉旋进或者旋出,第二螺钉和第二弹性元件会推动外框沿第二转轴转动,从而在第二维度上进行调节滤光片的角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光学膜片调节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立体结构图;
图2为图1所示光学膜片调节装置的结构爆炸图;
图3为图1所示内框12的立体结构图;
图4为图1所示光学膜片调节装置的结构主视图;
图5为图4所示光学膜片调节装置的A-A截面剖视图;
图6为图1所示外框13的立体结构图;
图7为图1所示固定支架14的立体结构图;
图8为图4所示光学膜片调节装置的结构俯视图;
图9为图4所示光学膜片调节装置的B-B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5所示第一螺钉15和内框12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5所示第一螺钉15和内框12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光学膜片调节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立体结构图,图2为图1所示光学膜片调节装置的结构爆炸图,如图1和图2所示,光学膜片调节装置包括内框12、外框13、固定支架14、第一螺钉15、第二螺钉16、第一转轴17、第二转轴18。
本实施例中,光学膜片调节装置用于调节滤光片11。这里的滤光片11为矩形,且表面镀有特定性质的滤光膜以过滤入射光。实际上,本实施例中的光学膜片调节装置既可以用于调节透射光学膜片,也可以用于调节反射光学膜片,因此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其它实施方式中,这里的滤光片11还可以被替换成其它的光学膜片,例如镀有反射层的反射镜、镀有增透膜或者不镀膜的透射片,同样可以利用本实施例中的光学膜片调节装置进行调节。滤光片11为矩形是出于滤光片的玻璃基材切割方便的考虑,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其它实施方式中,滤光片11的形状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而并不限于矩形。
图3为图1所示内框12的立体结构图,如图3所示,内框12包括矩形的框架121,框架121的中间具有以矩形截面的通孔,该通孔略小于滤光片的大小。框架121的材料可以采用金属或塑料。
框架121的侧表面1213设置有多个凸台1211,该多个凸台1211环绕在框架121中间的通孔外围,并且与通孔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滤光片11的边缘搭在框架121的侧表面1213上,并且多个凸台1211环绕在滤光片11的外围,且该多个凸台1211中的部分凸台的边缘与滤光片11的边缘紧密接触,以使得该滤光片11定位更加准确。当然,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其它实施方式中,如果不需要对滤光片11进行准确定位,滤光片11可以直接设置在内框12的侧表面121并固定,此时内框12不再需要设置凸台1211。
本实施例中,滤光片11是通过卡扣122固定在内框12上的。如图3所示,卡扣122是一种U形的金属弹片。图4为图1所示光学膜片调节装置的结构主视图,图5为图4所示光学膜片调节装置的A-A截面剖视图,如图5所示,滤光片11的边缘搭在框架121的侧表面1213上,滤光片11的一端靠近凸台1211。卡扣122将滤光片11和框架121的一端包在U形中间,卡扣122的一端卡住滤光片11的表面,另一端卡住内框12的框架121表面,将二者固定在一起。卡扣固定的优点在于,滤光片的拆卸比较方便,可以比较容易地更换滤光片。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方式中,滤光片11还可以用其它的固定方式,例如粘接固定。
如图3所示,内框12的一端为第一端1212,该第一端1212的外侧包括凸台1212b。该凸台1212b为长方体,且位于第一端1212的中间区域。该凹台1212b的中间具有一个下凹的第一斜面f。该第一斜面f与内框12的所在平面成一定锐角,这里是内框12所在的平面可以近似看作侧表面1213所在的平面(由于滤光片11固定在侧表面1213上,也可以近似看作滤光片11所在平面)。第一端1212的端面为第一端面1212a,上述第一斜面f恰好位于该端面1212a的中间。
另外,在与第一端面1212a相邻的两个边上,框架121设置有两个相对的螺纹孔123。
图6为图1所示外框13的立体结构图,如图6所示,外框13为矩形框架,该矩形框架的内侧的尺寸与内框12的外侧尺寸相接近。
外框13的其中一端为第二端131,该第二端131靠近框架121的第一端1212。第二端131的外侧的中间区域设置有凸台1311,该凸台1311的侧面延伸出第二斜面g,该第二斜面g与外框12所在的平面(图4平行于纸面的平面)成一定锐角。第二端131的端面为第二端面1312,第二斜面g的位置偏离凸台1311的中间位置。
根据图1和图4所示,外框13位于内框12的外围,并通过第一转轴17与内框12固定连接。第一转轴17包括相互配合的圆柱体和圆柱形通孔。如图3所示,圆柱体具体为螺钉171,该螺钉171穿过内框12的螺纹孔123与内框12固定,并且螺钉的末端从内框12的外侧穿出。如图6所示,圆柱形通孔为位于外框13上的圆柱形通孔172,该圆柱形通孔172与螺钉171相配合,使得螺钉171的末端被容纳于圆柱形通孔172内。这样,螺钉171可以在圆柱形通孔172的内部以自身为转轴转动,并带动内框12转动。
为了转动的平稳性,本实施例中,第一转轴17设置了两对相互配合的圆柱体和圆柱形通孔。当然,在不考虑转动平稳性的情况下,一个相互配合圆柱体和圆柱形通孔也是可以实现转动的。另外,第一转轴17也不仅限于圆柱体与圆柱形通孔配合的结构,也可以是其它能实现转轴作用的结构。
如图6所示,在外框13的内侧,与凸台1311相背的区域设置有一凹槽1313,该凹槽1313位于凸台1311的中间区域,用于容纳框架121的凸台1212b。另外,为了使得凹槽1313与凸台1212b的配合不阻碍内框12转动,凹槽1313与凸台1212b之间在垂直于滤光片11表面的方向上具有间隙。
另外,外框13设置有第一螺纹孔132。该第一螺纹孔132位于凸台1311的中间区域,并连通到凹槽1313内。
如图5所示,光学膜片调整装置还包括第一弹性元件191,第一弹性元件191具体地为螺旋弹簧,其位置靠近内框12的第一端。螺旋弹簧191的一端固定在外框13上,另一端压住框架121的表面。为了方便固定该螺旋弹簧,内框12的框架121和外框13上各设置有一个凹槽以固定螺旋弹簧191的两端。当然,螺旋弹簧191还可以用其它方式固定,并且可以不设置容纳螺旋弹簧一端的凹槽,例如设置一螺钉,并将螺旋弹簧191的一端套在螺钉上。
值得说明的是,第一弹性元件191还可以是螺旋弹簧以外的其它元件,例如,弹性压片、硅胶垫等,只要其具有一定的弹性,可以压住内框12的表面即可。
为了能够调节内框12相对于外框13相对转动,光学膜片调节装置还设置了第一螺钉15。第一螺钉15的螺杆穿过外框13的第一螺纹孔132且螺杆的末端端面压住第一斜面f,使得该第一螺钉15与第一弹性元件191夹住内框12的第一端。为了减小第一螺钉15与第一斜面f的摩擦力,优选地,第一螺钉15为球头螺钉,其螺杆末端的端面为球面,使得螺杆末端的端面相对第一斜面f的运动更顺畅。另外,为了使得第一螺钉15、第一弹性元件191、第一转轴17对内框12的合力不会指向第一转轴17且不平行于第一转轴17,经过第一螺钉15和第一斜面f的接触点且垂直于内框12所在平面的直线不与第一转轴17相交且不平行于第一转轴,此时上述合力相对于第一转轴17的力臂不会为零。
当第一螺钉15固定不动,第一弹性元件191和第一螺钉15分别位于内框12的第一端面1212a的第一斜面f两侧,第一弹性元件191的一端压住内框12的表面,第一螺钉15的螺杆穿过外框13的第一螺纹孔132使得螺杆的末端端面压住第一斜面f,此时,第一螺钉15与第一弹性元件191对内框12的压力、以及第一转轴17对内框12的支持力相对于第一转轴17的力矩平衡,不能发生转动,且第一转轴17阻止内框12发生平动,因此内框12处于静止状态。
当第一螺钉15在外力作用下旋进螺纹,由于第一螺钉15的螺杆的末端端面压住内框12的第一斜面f,第一螺钉15会对第一斜面f施加额外的作用力。该作用力的方向垂直于第一斜面f,由于第一斜面f与内框12所在的平面成一定锐角,该作用力可以分解为垂直于内框12所在的平面的分力(即图5中纸面内沿水平方向)和平行于内框12所在的平面的分力(即图5中纸面内沿竖直方向)。第一转轴17对内框12的支持力始终沿平行于内框12所在的平面的方向,并与第一螺钉15、第一弹性元件191在该方向上的分力始终保持平衡,不会使得内框12产生运动。在垂直于内框12所在的平面的方向上,第一转轴17对内框12的支持力的分力为零,第一螺钉15对内框12的作用力的分力会大于第一弹性元件191对内框12的作用力的分力,即合力不为零。由于经过第一螺钉15和第一斜面f的接触点且垂直于内框12所在平面的直线不与第一转轴17相交且不平行于第一转轴17,在垂直于内框12所在平面的方向上的合力的力臂不会为零,因此在垂直于内框12所在的平面的方向上的合力相对于第一转轴17产生一力矩,使得内框12相对于第一转轴17有转动的趋势。
而另一方面,由于第一转轴17的存在,内框12不能相对于外框13平动,而只能在第一螺钉15对第一斜面f的作用力的作用下,相对于第一转轴17沿一定方向(图5中的逆时针方向)转动。
而当第一螺钉15在外力作用下旋出第一螺纹孔132时,第一弹性元件191的回弹力会对内框121的第一端施加额外的作用力。由于在静止状态时,第一弹性元件191和第一螺钉15在垂直于内框12所在平面的方向(图5中纸面内水平方向)上的作用力相等,因此此时,第一弹性元件191对内框12的作用效果与第一螺钉15旋进螺纹时相反,使得内框12沿第一转轴17的相反方向转动(沿图5中的顺时针方向)。
因此,通过第一螺钉15、第一弹性元件191以及内框12的第一斜面f的配合,可以对内框12以第一转轴17为轴线沿逆时针和顺时针两个方向上进行调节,可以实现在滤光片11的一个宽度方向上对滤光片11的角度进行调节。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第一螺钉15和第一斜面f的接触点始终位于第一斜面f上。而容易想到的是,第一螺钉15可以直接设置在与第一弹性元件191相对的一侧,在垂直于框架121所在平面的方向推动内框12沿第一转轴17转动,此时不再需要设置第一斜面f。但是,这种结构的问题在于内框12的转动不能够精确调节。这是由于这种结构中与第一螺钉15配合的螺纹的延伸方向与第一螺钉15受力方向相同,第一螺钉15会发生后退。而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一螺钉15并不垂直于第一斜面f,而是和第一斜面f成一定锐角,第一螺钉15和第一斜面f的接触点始终沿一斜线,第一螺钉15受到的作用力并不沿螺纹延伸方向,其垂直第一螺纹孔132方向的分力会使得第一螺钉15压紧螺纹,不会发生后退,实现精确调节。另外,为了使得第一螺纹孔132加工方便,且第一螺钉15旋转方便,优选地,第一螺钉15的长度方向垂直于第二端面1312。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一转轴17位于框架121的对边的中间位置,其轴线方向平行于纸面且沿水平方向。实际上,第一转轴17可以位于一个边的任意位置,只要经过第一螺钉15和第一斜面f的接触点且垂直于内框12所在平面的直线不与第一转轴17的轴线相交且不平行于第一转轴17的轴线即可。当然,由于第一转轴17位于框架121的第一端的中间位置时,以第一转轴17为轴线沿顺时针和逆时针转动的转动时,滤光片11的中心位置不变,有利于入射光的调节,是一种优选的方式。
值得说明的是,由于内框12的凸台1212b的存在,第一斜面f的长度可以更长,有利于增大该第一斜面f与第一螺钉15相对运动的距离,以增大调节的幅度。当然,在滤光片11的调节幅度要求不是很大或者框架121的边缘厚度足够的时候,也可以不设置凸台1212b,此时第一斜面f可以直接设置在内框12的第一端1212的外侧,同样可以与第一螺钉15相配合来调节内框12相对于外框13转动。并且,此时,在外框13上,与凸台1212b相配合的凹槽1313也不再需要设置。
图7为图1所示固定支架14的立体结构图,如图7所示,固定支架14包括一固定板141,该固定板141包括一凸台1411。该凸台1411位于固定板141背向外框13的表面,并且该凸台1411偏离固定板141的中心区域。凸台1411的中心具有一螺纹通孔,该螺纹通孔为第二螺纹孔1412。
如图5所示,外框13是通过第二转轴18固定在固定支架14上的。与第一转轴17相似,第二转轴18包括相互配合的圆柱体181和圆柱形通孔182。圆柱体181分布在外框13的第二端上并与之固定。为了加工方便,本实施例中,圆柱体181可以和外框13一体成型,当然也可以通过粘接、焊接等方式固定在一起。
图8为图4所示光学膜片调节装置的结构俯视图,从图8可以看到,圆柱形通孔182位于固定支架14的中心区域。圆柱体181被容纳于该圆柱形通孔内。因此,如图5所示,第二转轴18的轴线方向平行于纸面沿竖直方向,该轴线方向与第一转轴17的轴线方向垂直。
如图5所示,同样,为了第二转轴18能够牢固的连接外框13和固定支架14,在外框13上与固定板141相对的一侧,第二转轴18包括另一对圆柱体和圆柱形孔,且固定支架14还可以在外框13的另一侧设置另一固定板,以通过第二转轴18与外框13相连(圆柱形孔、另一固定板未画出)。
图9为图4所示光学膜片调节装置的B-B截面结构示意图,如图9所示,在固定板141的面向外框13的表面设置有一凸台1413,第二弹性元件192一端固定在该凸台1413上,另一端压住外框13的表面。这里的第二弹性元件192也是螺旋弹簧,该螺纹弹簧192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固定板141的凸台1413的圆柱形凹槽和外框13的圆柱形凹槽中。当然,与第一弹性元件191类似,第二弹性元件192也可以用其它的元件代替,并且也可以用其它方式固定。
如图9所示,第二螺钉16的螺杆穿过固定板141的第二螺纹孔1412且螺杆的末端端面压住第二斜面g,使得该第二螺钉16与第二弹性元件192夹住外框13的第二斜面g,且第二螺钉16与第二斜面g的接触点始终位于该斜面上。同样,与第一斜面f和第二螺钉15的配合类似,第二斜面g与第二螺钉16的配合还满足:经过二者的接触点且垂直于外框13所在平面的直线不与第二转轴18的轴线相交且不平行于第二转轴18的轴线。
容易理解的是,固定板141设置凸台1411的目的在于增加第二螺纹孔1412的长度,以使其与第二螺钉16配合紧密。而当固定板141的厚度足以设置足够长度的螺纹时,不需要再设置凸台1411。
第二螺钉16和第二弹性元件192的配合作用与第一螺钉15和第一弹性元件191的配合作用类似。通过第二螺钉16和第二弹性元件192的配合,当外力作用于第二螺钉16时,第二螺钉16的旋进或者旋出会使得外框13以第二转轴18为轴线沿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而第二转轴18所在的轴线与第一转轴17所在的轴线相垂直,从而实现了在两个维度上对滤光片11进行调节角度。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一螺纹孔132位于第二转轴18的圆柱体内部。这样,在外框13在沿第二转轴18转动时,第二转轴18的位置并不动,第一螺钉15的位置也不会变。当然,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其它实施方式中,第一螺钉15也可以位于第二转轴18之外的区域,但是为了防止第一螺钉15在外框13转动的过程中阻碍外框13转动,第一螺钉15全部位于外框13的第一螺纹孔132内,不会延伸到固定支架14所在的平面上。这样将带来第一螺钉15调节的不便,因此本实施例中,第一螺纹孔132位于第二转轴18的内部是一种优选的结构,当然第一螺钉15不能阻碍第二转轴18的转动。
如图8所示,为了进一步固定外框13与固定支架14,外框13通过两个固定螺栓193固定在固定支架14的固定板141上。固定支架14的固定板141设置有两个条形孔1414,该条形孔1414的宽度小于固定螺栓193的头部直径。在滤光片调节之前,固定螺钉193会处于较松的状态,其头部与固定支架没有接触;在调节过程中,外框13相对于第二转轴18转动,会带动固定螺栓193沿条形孔1414略微运动;在调节完成后,可以旋紧固定螺钉193压住固定支架14的表面,以将外框13和固定支架14固定。当然,在第二转轴18将外框13和固定支架14固定足够紧密时,也可以不设置固定螺栓193和条形孔1414。
另外,为了将固定支架14固定在发光装置中,固定支架14还包括了若干固定孔。
值得说明的是,本实施例通过第一端面1212a上第一斜面f与第一螺钉15配合来实现推动内框12,而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其它实施方式中,第一螺钉15和第二端面121a还可以其它的结构形式。例如,图10和图11为图5所示第一螺钉15和内框12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如图10所示,内框12的第一端面1212a包括第一斜面f和平面h,第一螺钉15不是球头螺钉,其螺杆末端包括一个与内框12的第一斜面f相配合的斜面k。第一斜面f和斜面k紧密接触,在第一螺钉15的运动过程中,螺杆末端的端面与第一端面1212a的接触点始终位于第一斜面f上。通过两个面相互配合,第一螺钉15也可以对内框12施加作用力使得内框12沿第一转轴17转动。实际上,第一螺钉15和第一端面1212a并不需要一定包括一斜面,例如如图11所示,内框12的第一端面1212a包括一平面,而第一螺钉15的螺杆末端为圆锥面k,该圆锥面压住平面的边缘,此时两个面只有点接触。在第一螺钉15的运动过程中,螺杆末端的端面与第一端面1212a的接触点始终位于圆锥面的一条斜线上,该斜线为第一斜线。当然,第一螺钉15的螺杆末端端面和第一斜面f还可以有更多的配合形式,只要第一螺钉15的螺杆的末端端面和/或内框12的第一端面1212a包括一个斜线或者斜面,该斜线或者斜面与内框12所在的平面成一定锐角,且第一螺钉15的螺杆的末端和内框12的第一端面1212a的接触点始终位于该斜线或者斜面上即可。容易理解的是,第二螺钉16和第二端面1312之间配合也同样可以采用上述结构。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滤光系统,该滤光系统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光学膜片调节装置,该滤光系统还包括光学膜片,该光学膜片为滤光片。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发光装置,该发光装置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光学膜片调节装置,该发光装置还包括一光源和光学膜片,该光学膜片为滤光片,该滤光片用于接收光源的出射光。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光学膜片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内框,该内框用于固定所述光学膜片,且所述内框包括第一端面;
外框,该外框位于所述内框的外围,并通过第一转轴与所述内框固定连接,所述外框包括第二端面和第一螺纹孔;
固定支架,所述外框通过第二转轴与该固定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轴的轴线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转轴的轴线方向,所述固定支架包括第二螺纹孔;
第一弹性元件,该第一弹性元件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外框上,另一端压住所述内框的表面;
第一螺钉,所述第一螺钉的螺杆穿过所述外框的第一螺纹孔且螺杆的末端端面压住所述第一端面,且该第一螺钉与所述第一弹性元件夹住所述内框的一端,所述第一螺钉的螺杆的末端端面和/或内框的第一端面包括与所述内框所在的平面成一定锐角的第一斜线或者第一斜面,且二者的接触点始终位于该第一斜线或者第一斜面上,经过该接触点且垂直于所述内框所在的平面的直线不与所述第一转轴相交且不平行于该第一转轴;
第二弹性元件,该第二弹性元件一端固定在所述固定支架上,另一端压住所述外框的表面;
第二螺钉,所述第二螺钉的螺杆穿过所述固定支架的第二螺纹孔且螺杆的末端端面压住所述第二端面,且该第二螺钉与所述第二弹性元件夹住所述外框,所述第二螺钉的螺杆的末端端面和/或外框的第二端面包括与所述外框所在的平面成一定锐角的第二斜线或者第二斜面,且二者的接触点始终位于该第二斜线或者第二斜面上,经过该接触点且垂直于所述外框所在的平面的直线不与所述第二转轴相交且不平行于该第二转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膜片调节装置,所述第一转轴包括相互配合的圆柱体与圆柱形通孔,所述圆柱体与所述内框固定,所述圆柱形通孔位于所述外框上,且所述圆柱体被容纳于所述圆柱形通孔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膜片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钉为球头螺钉,所述第一端面包括一个斜面,所述球头螺钉与所述斜面相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膜片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钉为球头螺钉,所述第一端面包括一个斜面,所述球头螺钉与所述斜面相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膜片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元件为螺旋弹簧、弹性压片、硅胶垫中的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光学膜片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轴内部包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螺钉穿过该螺纹孔且螺杆末端与所述第一端面相接触,且该第一螺钉并不阻碍所述第二转轴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光学膜片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钉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一斜面或者第一斜线成一定锐角。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学膜片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钉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一斜面或者第一斜线成一定锐角。
9.一种滤光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光学膜片调节装置,该滤光系统还包括所述光学膜片,该光学膜片为滤光片。
10.一种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发光装置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光学膜片调节装置,该发光装置还包括一光源和所述光学膜片,该光学膜片为滤光片,所述滤光片用于接收所述光源的出射光。
CN2013203080526U 2013-05-30 2013-05-30 一种光学膜片调节装置及相关滤光系统、发光装置 Expired - Lifetime CN20333789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3080526U CN203337898U (zh) 2013-05-30 2013-05-30 一种光学膜片调节装置及相关滤光系统、发光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3080526U CN203337898U (zh) 2013-05-30 2013-05-30 一种光学膜片调节装置及相关滤光系统、发光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337898U true CN203337898U (zh) 2013-12-11

Family

ID=497065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3080526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337898U (zh) 2013-05-30 2013-05-30 一种光学膜片调节装置及相关滤光系统、发光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337898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25355A (zh) * 2016-01-05 2016-03-23 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贴合用夹具及其应用
CN109114525A (zh) * 2018-07-27 2019-01-01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装饰件安装装置及安装方法
CN110515199A (zh) * 2018-05-22 2019-11-29 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反射镜调整机构与投影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25355A (zh) * 2016-01-05 2016-03-23 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贴合用夹具及其应用
CN110515199A (zh) * 2018-05-22 2019-11-29 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反射镜调整机构与投影装置
CN110515199B (zh) * 2018-05-22 2021-10-29 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反射镜调整机构与投影装置
CN109114525A (zh) * 2018-07-27 2019-01-01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装饰件安装装置及安装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337898U (zh) 一种光学膜片调节装置及相关滤光系统、发光装置
CN105575273A (zh) 基于曲率可变的调节模块及其拼接的弧形led显示屏
EP3904953A1 (en)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JP2020533649A (ja) 折り畳み式部材及びフレキシブル表示装置
CN204028429U (zh) 一种可调节镜架结构
CN205049842U (zh)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04280858A (zh) 一种大口径反射镜用背部柔性支撑装置
CN210344768U (zh) 一种拼接液晶屏专用的维护支架
US20210372462A1 (en) Variable torsion spring damping rotating shaft
CN202910455U (zh) 一种镜片的多方位调整装置
CN104076474A (zh) 一种可调节镜架结构
CN210377234U (zh) 一种笔记本电脑360°双转轴同步转动装置
CN209356795U (zh) 一种彩色偏振片型液晶显示屏
CN102540692B (zh) 3d摄像调整装置和3d摄像装置
CN104914619A (zh)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204967969U (zh) 摄像机
CN103851581B (zh) 一种灯头组件
CN204353794U (zh) 柔性支撑装置
CN208880547U (zh) 一种真空吸附治具
CN207473169U (zh) 一种镜头模组装配治具
TWI651579B (zh) 投影機及其光機固定裝置
KR101639557B1 (ko) 엘씨디 패널 커브드 변환 시스템
WO2020187214A1 (zh) 反射镜调节装置及光源系统
CN208315157U (zh) 一种可通过手机app连接的全息显示设备
CN202607094U (zh) 精密二维镜片调整安装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1030

Address after: 518055 Guangdong city of Shenzhen province Nanshan District Xili town tea light road Shenzhen city integrated circuit design and application of Industrial Park 401

Patentee after: APPOTRONICS Corp.,Ltd.

Address before: 518057 Guangdong city of Shenzhen province Nanshan District Xili town tea light Road No. 1089 Shenzhen integrated circuit design and application of Industrial Park Building 4

Patentee before: YLX Inc.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18000 20-22, 20-22 headquarters building, 63 high tech Zone, Xuefu Road, Nanshan District, Guangdong Province, Guangdong.

Patentee after: APPOTRONICS Corp.,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Chaguang Road, Xili Town,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Shenzhen Integrated Circuit Design and Application Industrial Park 401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GUANGFENG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after: 518000 Chaguang Road, Xili Town,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Shenzhen Integrated Circuit Design and Application Industrial Park 401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GUANGFENG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55 Guangdong province Shenzhen Nanshan District Xili town Cha Guang road Shenzhen integrated circuit design application Industrial Park 401

Patentee before: APPOTRONICS Corp.,Ltd.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