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336778U - 具有热回收装置的循环地热中央空调节能系统 - Google Patents
具有热回收装置的循环地热中央空调节能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3336778U CN203336778U CN2013202994493U CN201320299449U CN203336778U CN 203336778 U CN203336778 U CN 203336778U CN 2013202994493 U CN2013202994493 U CN 2013202994493U CN 201320299449 U CN201320299449 U CN 201320299449U CN 203336778 U CN203336778 U CN 20333677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ater
- heat
- circulation
- central air
- geotherm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Lifetim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52—Heat recovery pumps, i.e. heat pump based systems or units able to transfer the thermal energy from one area of the premises or part of the facilities to a different one, improving the overall efficiency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56—Heat recovery units
Landscapes
- Other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具有热回收装置的循环地热中央空调节能系统,包括水源热泵机组、水处理装置、热回收装置、循环交换系统、压缩式制冷/制热装置;所述水处理装置的进水端设有抽水泵,该抽水泵通过抽水管与地下深井连接,该水处理装置的出水端与水源热泵机组连接,该水源热泵机组设有两套;所述一套水源热泵机组与压缩式制冷/制热装置连接;另一套水源热泵机组的冷却水为封闭循环;所述压缩式制冷/制热装置包括冷凝器、蒸发器、压缩机。本实用新型实现低位能向高位能的转换,更清洁环保,且实现制冷、地板采暖和供应生活热水,一机多用,性能方面稳定,且运行寿命长。本系统节省大量的不可再生资源,在能源战略上有重大价值,因此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热回收装置的循环地热中央空调节能系统。
背景技术
地源热泵空调技术是利用地表浅层水源(地下水、江、河、湖、海)土壤吸收的太阳能和地热能而形成的低温低位热能,采用热泵原理,通过少量的电能输出,实现低位热能向高位热能转移的一种技术。
通常的大型办公楼,宾馆等建筑,采用普通水源中央空调系统。这种系统由空调末端系统、水源热泵机组、水源水等部分组成。它的缺陷是:电能消耗大,冬季制热时,若室外温度过低,或能耗加大、效果差,或停机无法正常工作;夏季制冷时,若室外温度过高,热量无法有效排散,使能耗加大且不能达到制冷目的。另一方面,现有地热空调技术,受地热利用不充分、地下水回灌难度大,系统成本高等因素制约,无法进入实用普及阶段。
地源热泵的冷热源温度一年四季相对稳定,冬季比环境空气温度高,夏季比环境空气温度低,这种温度特性使得地源热泵比传统空调系统运行效率要高40%,因此要节能和节省运行费用40%左右。另外,地能温度较恒定的特性,使得热泵机组运行更可靠、稳定,也保证了系统的高效性和经济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效率高、实施方便、在空调制冷同时,将回流水源的冷却水的热量合理回收来加热生活用水的热回收装置的循环地热中央空调节能系统。
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具有热回收装置的循环地热中央空调节能系统,包括水源热泵机组、水处理装置、热回收装置、循环交换系统、压缩式制冷/制热装置;所述水处理装置的进水端设有抽水泵,该抽水泵通过抽水管与地下深井连接,该水处理装置的出水端与水源热泵机组连接,该水源热泵机组设有两套;所述一套水源热泵机组与压缩式制冷/制热装置连接;另一套水源热泵机组的冷却水为封闭循环;所述压缩式制冷/制热装置包括冷凝器、蒸发器、压缩机;所述压缩式制冷/制热装置与室内交换器连接,该室内交换器与循环交换系统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水源热泵机组通过电动三通阀分别与热回收装置、热补偿装置连接,其中热回收装置由热回收板式换热器、热水泵组成;热补偿装置由板式换热器、电动调节阀组成,该热补偿装置通过换热水泵与水源热泵机组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循环交换系统包括回水地热交换器、回罐地热交换器,其中回水地热交换器、回罐地热交换器设置在地下。
作为优选,所述回水地热交换器的一端通过连接管、滤清器与室内交换器的输出端连接,另一端通过蒸发器进水管与蒸发器水罐的进水口联通。
作为优选,所述回罐地热交换器的一端与蒸发器水罐的出水口联通,另一端与地下深井联通。
作为优选,所述冷凝器进水管与水源热泵机组连接;冷凝器出水管与室内交换器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水处理装置包括除沙器、除污器。
本实用新型在现有水源中央空调中增加了一套热回收装置充分利用了资源,又降低了成本,据统计,与相同容量的无热回收的水源中央空调相比,减少费用约10%,合计运行总费用也有所降低10%。通过地源热泵空调利用全新再生能源地热源,进行能量转换。开辟了一条利用清洁能源的新途径。相比常规中央空调,效果更为稳定,只通过少量的电能输出,就可以实现低位能向高位能的转换,更清洁环保,且实现制冷、地板采暖和供应生活热水,一机多用,性能方面稳定,且运行寿命长。本系统节省大量的不可再生资源,在能源战略上有重大价值,因此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方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方框图,由图1可知,具有热回收装置的循环地热中央空调节能系统,主要由水源热泵机组、水处理装置、热回收装置、循环交换系统、压缩式制冷/制热装置等组成;所述水处理装置水处理装置包括除沙器、除污器,该水处理装置的进水端设有抽水泵,该抽水泵通过抽水管与地下深井连接,该水处理装置的出水端与水源热泵机组连接,该水源热泵机组设有两套;所述一套水源热泵机组与压缩式制冷/制热装置连接;另一套水源热泵机组的冷却水为封闭循环;所述压缩式制冷/制热装置包括冷凝器、蒸发器、压缩机;所述压缩式制冷/制热装置与室内交换器连接,该室内交换器与循环交换系统连接。
水源热泵机组通过电动三通阀分别与热回收装置、热补偿装置连接,其中热回收装置由热回收板式换热器、热水泵组成;热补偿装置由板式换热器、电动调节阀组成,该热补偿装置通过换热水泵与水源热泵机组连接。
循环交换系统包括回水地热交换器、回罐地热交换器,其中回水地热交换器、回罐地热交换器设置在地下。回水地热交换器的一端通过连接管、滤清器与室内交换器的输出端连接,另一端通过蒸发器进水管与蒸发器水罐的进水口联通;冷凝器进水管与水源热泵机组连接;冷凝器出水管与室内交换器连接。回罐地热交换器的一端与蒸发器水罐的出水口联通,另一端与地下深井联通。
制冷时,通过抽水泵从地下深井中抽取地下水经水源水供水管,进入水处理装置,在水处理装置内经除沙器、除污器后进入第一套水源热泵机组的冷却水进口,冷却水在机组中与相应设备进行充分热交换以后,冷却水从出水口出来经空调水供水管进入压缩式制冷/制热装置。通过压缩式制冷/制热装置内的冷凝器交换降温,经冷凝器出水管送入室内交换器吸收室内热量后水温升高,经滤清器过滤,进入回水地热交换器与地热交换降温,通过散热器进水管入蒸发器水罐内,吸取蒸发器的热量(充分散热)后水温升高,经回罐地热交换器降温,回流入地下深井,通过地热交换,使水温恒定在18℃左右。第二套水源热泵机组的冷却水,是封闭循环的,该冷却水通过出水口经一电动三通阀进入热回收装置,该热回收装置由热回收板式换热器、热水泵及适当阀门组成;冷却水在热回收板式换热器中与生活用水进行热交换,使生活用水变成生活热水,供用户使用;同时,经过热换的冷却水在板换水泵作用下进入热补偿装置,该热补偿装置由板式换热器和电动调节阀构成,冷却水在板式换热器中与水源水进行充分热交换后,在经过一组水泵回到水源热泵机组的入水口,进行再次循环。
Claims (7)
1.具有热回收装置的循环地热中央空调节能系统,包括水源热泵机组、水处理装置、热回收装置、循环交换系统、压缩式制冷/制热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水处理装置的进水端设有抽水泵,该抽水泵通过抽水管与地下深井连接,该水处理装置的出水端与水源热泵机组连接,该水源热泵机组设有两套;所述一套水源热泵机组与压缩式制冷/制热装置连接;另一套水源热泵机组的冷却水为封闭循环;所述压缩式制冷/制热装置包括冷凝器、蒸发器、压缩机;所述压缩式制冷/制热装置与室内交换器连接,该室内交换器与循环交换系统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热回收装置的循环地热中央空调节能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水源热泵机组通过电动三通阀分别与热回收装置、热补偿装置连接,其中热回收装置由热回收板式换热器、热水泵组成;热补偿装置由板式换热器、电动调节阀组成,该热补偿装置通过换热水泵与水源热泵机组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热回收装置的循环地热中央空调节能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循环交换系统包括回水地热交换器、回罐地热交换器,其中回水地热交换器、回罐地热交换器设置在地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热回收装置的循环地热中央空调节能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回水地热交换器的一端通过连接管、滤清器与室内交换器的输出端连接,另一端通过蒸发器进水管与蒸发器水罐的进水口联通。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热回收装置的循环地热中央空调节能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回罐地热交换器的一端与蒸发器水罐的出水口联通,另一端与地下深井联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热回收装置的循环地热中央空调节能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冷凝器进水管与水源热泵机组连接;冷凝器出水管与室内交换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热回收装置的循环地热中央空调节能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水处理装置包括除沙器、除污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202994493U CN203336778U (zh) | 2013-05-29 | 2013-05-29 | 具有热回收装置的循环地热中央空调节能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202994493U CN203336778U (zh) | 2013-05-29 | 2013-05-29 | 具有热回收装置的循环地热中央空调节能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3336778U true CN203336778U (zh) | 2013-12-11 |
Family
ID=497054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202994493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336778U (zh) | 2013-05-29 | 2013-05-29 | 具有热回收装置的循环地热中央空调节能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3336778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800665A (zh) * | 2018-06-20 | 2018-11-13 | 安徽南国机电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水源环保式地源热泵的换热系统 |
CN111981563A (zh) * | 2020-09-03 | 2020-11-24 | 山东省鲁南地质工程勘察院(山东省地勘局第二地质大队) | 一种金属矿山闭坑矿井地热能地埋管供暖与制冷系统 |
-
2013
- 2013-05-29 CN CN2013202994493U patent/CN203336778U/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800665A (zh) * | 2018-06-20 | 2018-11-13 | 安徽南国机电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水源环保式地源热泵的换热系统 |
CN111981563A (zh) * | 2020-09-03 | 2020-11-24 | 山东省鲁南地质工程勘察院(山东省地勘局第二地质大队) | 一种金属矿山闭坑矿井地热能地埋管供暖与制冷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493893Y (zh) | 太阳能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空调机组 | |
CN202757347U (zh) | 太阳能辅助热泵系统 | |
CN101403521B (zh) | 太阳能吸收式制冷与地源热泵耦合联供系统 | |
CN203501534U (zh) | 一种蓄能式地源热泵与太阳能的复合系统 | |
CN101900387A (zh) | 一种新型的地热能太阳能中央空调系统 | |
CN205351809U (zh) | 一种住宅用冷暖循环系统 | |
CN101893299A (zh) | 基于相变蓄冷的太阳能吸附式空调系统 | |
CN106016825A (zh) | 太阳能、空气源热泵双热源三联供系统 | |
CN101482284A (zh) | 太阳能采暖与制冷空调联供装置 | |
CN104006478A (zh) | 一种新型地源热泵系统与应用 | |
CN201003828Y (zh) | 生态节能空调系统装置 | |
CN101017018A (zh) | 生态节能空调系统装置 | |
CN203336778U (zh) | 具有热回收装置的循环地热中央空调节能系统 | |
CN103644591B (zh) | 一种采用太阳能蓄热水池及热泵的复合供暖空调系统 | |
CN203442992U (zh) | 地下水式循环地热空调系统 | |
CN202675732U (zh) | 自适应匹配的太阳能辅助空气源热泵装置 | |
CN210569361U (zh) | 深井水直冷耦合深井水源热泵系统 | |
CN201277642Y (zh) | 一种地源热泵中央空调节能机组 | |
CN203810609U (zh) | 基于温湿度独立控制的地源热泵空调系统 | |
CN202792331U (zh) | 地源热泵与太阳能复合系统 | |
CN202792332U (zh) | 节能冷暖户式一体机空调 | |
CN203116194U (zh) | 家用双能源高效高温热泵机组系统 | |
CN101949616B (zh) | 多功能热泵空调系统 | |
CN205208993U (zh) | 太阳能水源除湿空调热水三用机组 | |
CN203550277U (zh) | 农村家用间接蒸发耦合太阳能冷热联供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1211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