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323143U - 一种往复炉排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往复炉排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323143U
CN203323143U CN2013203297970U CN201320329797U CN203323143U CN 203323143 U CN203323143 U CN 203323143U CN 2013203297970 U CN2013203297970 U CN 2013203297970U CN 201320329797 U CN201320329797 U CN 201320329797U CN 203323143 U CN203323143 U CN 2033231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re grate
grate segment
intermediate furnace
side fire
seg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32979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忠霞
吕薇
张万全
李大鹏
张晓楠
程超
林锡雨
韩建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rbi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Harbi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rbi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Harbi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32032979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3231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3231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323143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一种往复炉排片,它涉及一种炉排片,以解决现有炉排片配合齿之间间隙小,炉排通风截面比小,加工、换片不便,烧损严重,漏煤量大的问题。右侧炉排片、中间炉排片和左侧炉排片依次通过啮合齿啮合在一起,从俯视图上看右侧炉排片与中间炉排片、左侧炉排片与中间炉排片的配合齿的形状为矩形,每一对配合的凸齿与凹齿留有0.8mm~1.5mm的间隙,炉排片还包括两个第一定位块和两个第二定位块,左侧炉排片与中间炉排片在炉排片头部和尾部分别设有一个第二定位块和第一定位块,第一定位块和第二定位块的厚度t均为2mm~3mm。本实用新型用于往复炉排上。

Description

一种往复炉排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炉排片,具体涉及一种往复炉排片。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的大多数炉排,都是炉排片嵌卡在炉排梁上,中间由支撑棒托住。固定炉排片与活动炉排片间隔叠压成阶梯状的炉排面,煤在炉排面上运动。但是目前国内往复炉排片不可避免有一些缺点,比如,炉排推饲时,炉排片的头部不断与炽热的焦炭接触,又无冷却条件,特别是主燃区,要一直承受高温的作用,很可能引起炉排片的过热和烧损。因而高温燃烧区处的炉排片常易烧坏,特别是燃用固定碳含量较大的无烟煤时更为严重。其次是,现有炉排片配合齿的形状多为梯形,这种配合结构使得配合齿之间漏风量小,炉排通风截面比小,制造、加工、换片均不便,烧损严重,漏煤量大,钢耗量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解决现有炉排片配合齿之间间隙小,炉排通风截面比小,加工、换片不便,烧损严重,漏煤量大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往复炉排片。
本实用新型的炉排片包括左侧炉排片、至少一个中间炉排片和右侧炉排片,右侧炉排片、中间炉排片和左侧炉排片依次通过啮合齿啮合在一起,左侧炉排片的下部设有左侧炉排片散热肋片,所述中间炉排片的下部设有中间炉排片散热肋片,右侧炉排片的下部设有右侧炉排片散热肋片,从俯视图上看右侧炉排片与中间炉排片、左侧炉排片与中间炉排片的配合齿的形状为矩形,每一对配合的凸齿与凹齿留有0.8mm~1.5mm的间隙,所述炉排片还包括两个第一定位块和两个第二定位块,左侧炉排片与中间炉排片在炉排片头部和尾部分别设有一个第二定位块和第一定位块,第一定位块和第二定位块的厚度t均为2mm~3mm。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将右侧炉排片与中间炉排片之间、左侧炉排片与中间炉排片之间的配合齿的形状设计为矩形,且各配合齿之间留有通风间隙足以满足煤燃烧所需要的空气量,这样既可以保证炉排的通风截面比,又可以减少漏煤量,减少了烧损,使得炉排片上的煤燃烧效率高,不易产生黑烟。而且矩形齿加工、制造、换片均容易,同时也降低钢耗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图3是左侧炉排片1的结构主视图,图4是图3的俯视图,图5是图3的A-A剖面图,图6是图3的B-B剖面图,图7是图3的C-C剖面图,图8是右侧炉排片3的结构主视图,图9是图8的俯视图,图10是图8的D-D剖面图,图11是图8的E-E剖面图,图12是图8的F-F剖面图,图13是中间炉排片2的结构主视图,图14是图13的俯视图,图15是图13的G-G剖面图,图16是图13的H-H剖面图,图17是图13的J-J剖面图,图18是具体实施方式十的结构示意图。
图1~图17中,1为左侧炉排片;2为中间炉排片;3为右侧炉排片;4为凸齿;5为凹齿;6为第一定位块;7为第二定位块;8为推煤头部;9为炉排尾部;10为卡槽;11为螺栓连接孔;12为底槽。
图5中,1-1为左侧炉排片散热肋片。
图10中,3-1为右侧炉排片散热肋片。
图15中,2-1为中侧炉排片散热肋片。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图17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炉排片包括左侧炉排片1、至少一个中间炉排片2和右侧炉排片3,右侧炉排片3、中间炉排片2和左侧炉排片1依次通过啮合齿啮合在一起,左侧炉排片1的下部设有左侧炉排片散热肋片1-1,所述中间炉排片2的下部设有中间炉排片散热肋片2-1,右侧炉排片3的下部设有右侧炉排片散热肋片3-1,散热肋片既克服应力集中又有利于通风保护炉排片;从俯视图上看右侧炉排片3与中间炉排片2、左侧炉排片1与中间炉排片2的配合齿的形状为矩形,每一对配合的凸齿4与凹齿5留有0.8mm~1.5mm的间隙,炉排片还包括两个第一定位块6和两个第二定位块7,左侧炉排片1与中间炉排片2在炉排片头部和尾部分别设有一个第二定位块7和第一定位块6,第一定位块6和第二定位块7的厚度t均为2mm~3mm。这样设计是为保证炉排通风截面比,使得煤燃烧效率高。
具体实施方式二:结合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每一对配合的凸齿4与凹齿5留有1mm的间隙。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三:结合图4和图14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第一定位块6和第二定位块7的厚度他t均为2.5mm。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四:结合图1、图3、图8和图13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左侧炉排片散热肋片1-1、中间炉排片散热肋片2-1和右侧炉排片散热肋片3-1的下部均设有底槽12。底槽12的作用主要是加强炉排片底部通风和冷却。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五:结合图1、图3、图8和图13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炉排片的炉排尾部9上设有卡槽10。通过卡槽10将炉排片嵌卡在炉排梁上,炉排梁的运动带动炉排片的运动。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四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六:结合图4、图9和图14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左侧炉排片1、中间炉排片2和右侧炉排片3的宽度W均为35mm。在保证炉排片强度的同时,使得炉排片间的通风间隙增多冷却加强,这样就使得主燃烧区炉排片可以得到良好冷却,减少炉排片头部烧坏的几率,提高炉排片工作的可靠性,降低因炉排片烧损需要停炉更换的费用。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五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七:结合图3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左侧炉排片1的头部设有左侧炉排片斜面1-3,左侧炉排片斜面1-3的侧边且与中间炉排片2对应的端面上设有左侧炉排片斜槽1-2。左侧炉排片斜面1-3可增强头部通风。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六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八:结合图8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中间炉排片2的头部设有中间炉排片斜面2-3,中间炉排片斜面2-3的侧边且与右侧炉排片3对应的端面上设有中间炉排片斜槽2-2。中间炉排片斜面2-3可增强头部通风。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七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九:结合图10和图1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右侧炉排片3的头部设有右侧炉排片斜面3-2,右侧炉排片斜面3-2的侧边且与中间炉排片2对应的端面上设有右侧炉排片斜槽。右侧炉排片斜面3-2可增强头部通风。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八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十:结合图18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右侧炉排片3与左侧炉排片1之间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置两个中间炉排片2、三个中间炉排片2或数个中间炉排片2。这样设计使得炉排片组合方式多样化,多种组合方式给制造、安装和更换带来极大便利。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八相同。

Claims (10)

1.一种往复炉排片,所述炉排片包括左侧炉排片(1)、至少一个中间炉排片(2)和右侧炉排片(3),右侧炉排片(3)、中间炉排片(2)和左侧炉排片(1)依次通过啮合齿啮合在一起,左侧炉排片(1)的下部设有左侧炉排片散热肋片(1-1),所述中间炉排片(2)的下部设有中间炉排片散热肋片(2-1),右侧炉排片(3)的下部设有右侧炉排片散热肋片(3-1),其特征在于:从俯视图上看右侧炉排片(3)与中间炉排片(2)、左侧炉排片(1)与中间炉排片(2)的配合齿的形状为矩形,每一对配合的凸齿(4)与凹齿(5)留有0.8mm~1.5mm的间隙,所述炉排片还包括两个第一定位块(6)和两个第二定位块(7),左侧炉排片(1)与中间炉排片(2)在炉排片头部和尾部分别设有一个第二定位块(7)和第一定位块(6),第一定位块(6)和第二定位块(7)的厚度t均为2mm~3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往复炉排片,其特征在于:每一对配合的凸齿(4)与凹齿(5)留有1mm的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往复炉排片,其特征在于:第一定位块(6)和第二定位块(7)的厚度t均为2.5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往复炉排片,其特征在于:左侧炉排片散热肋片(1-1)、中间炉排片散热肋片(2-1)和右侧炉排片散热肋片(3-1)的下部均设有底槽(1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往复炉排片,其特征在于:炉排片的炉排尾部(9)上设有卡槽(1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往复炉排片,其特征在于:左侧炉排片(1)、中间炉排片(2)和右侧炉排片(3)的宽度W均为35mm。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往复炉排片,其特征在于:左侧炉排片(1)的头部设有左侧炉排片斜面(1-3),左侧炉排片斜面(1-3)的侧边且与中间炉排片(2)对应的端面上设有左侧炉排片斜槽(1-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往复炉排片,其特征在于:中间炉排片(2)的头部设有中间炉排片斜面(2-3),中间炉排片斜面(2-3)的侧边且与右侧炉排片(3)对应的端面上设有中间炉排片斜槽(2-2)。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一种往复炉排片,其特征在于:右侧炉排片(3)的头部设有右侧炉排片斜面(3-2),右侧炉排片斜面(3-2)的侧边且与中间炉排片(2)对应的端面上设有右侧炉排片斜槽。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一种往复炉排片,其特征在于:右侧炉排片(3)与左侧炉排片(1)之间设置两个中间炉排片(2)、三个中间炉排片(2)或数个中间炉排片(2)。
CN2013203297970U 2013-06-07 2013-06-07 一种往复炉排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3231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3297970U CN203323143U (zh) 2013-06-07 2013-06-07 一种往复炉排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3297970U CN203323143U (zh) 2013-06-07 2013-06-07 一种往复炉排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323143U true CN203323143U (zh) 2013-12-04

Family

ID=496624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329797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323143U (zh) 2013-06-07 2013-06-07 一种往复炉排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323143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35861A (zh) * 2014-10-14 2014-12-24 济南锅炉集团有限公司 迷宫式往复炉排炉排片
CN104266202A (zh) * 2014-10-27 2015-01-07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往复炉排片模块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35861A (zh) * 2014-10-14 2014-12-24 济南锅炉集团有限公司 迷宫式往复炉排炉排片
CN104266202A (zh) * 2014-10-27 2015-01-07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往复炉排片模块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323143U (zh) 一种往复炉排片
CN104235861A (zh) 迷宫式往复炉排炉排片
CN205014364U (zh) 波纹曲面金属蜂窝结构燃烧板
CN104266202A (zh) 一种往复炉排片模块
CN203518592U (zh) 一种复合炉蓖条
CN102996187A (zh) 燃机涡轮首级导叶下端壁冷却系统
CN204141598U (zh) 迷宫式往复炉排炉排片
CN202658200U (zh) 复合式波纹马弗罐
CN201237226Y (zh) 大型不漏煤往复炉排
CN202109764U (zh) 一种热风炉拱顶耐火砖
CN201858386U (zh) 一种蓄热式加热炉换向阀的密封结构
CN202730165U (zh) 高炉热风炉炉箅子
CN202613460U (zh) 反推式往复炉排片
CN205537136U (zh) 一种高导热碳化硅砖
CN203177653U (zh) 一种烧结炉灶的支撑装置
CN202522075U (zh) 旋风筒直段砖
CN201032382Y (zh) 板式陶瓷蓄热体
CN204806418U (zh) 锅炉炉膛动态炉排
CN201335383Y (zh) 一种往复式炉排片
CN212988120U (zh) 热交换炉的隔层互锁机构
CN203605724U (zh) 带烧嘴安装孔的炉顶砖预制件
CN203478270U (zh) 一种锅炉的板状炉排
CN216409781U (zh) 一种高密封性篦冷机nzl结构
CN209162108U (zh) 一种炭基直接还原铁蓄热式竖炉
CN217202547U (zh) 改进的贴附在炉体内壁的耐温砖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1204

Termination date: 20150607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