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306181U - 低风阻煞车装置 - Google Patents

低风阻煞车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306181U
CN203306181U CN2013200834165U CN201320083416U CN203306181U CN 203306181 U CN203306181 U CN 203306181U CN 2013200834165 U CN2013200834165 U CN 2013200834165U CN 201320083416 U CN201320083416 U CN 201320083416U CN 203306181 U CN203306181 U CN 2033061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ake
arm
wheel
recess
side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08341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蒋光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32008341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3061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3061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306181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raking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一种低风阻煞车装置,是设置于一自行车体,其包含一第一煞车臂、一第二煞车臂及一煞车线,第一煞车臂是设置于自行车体的一第一侧架的一第一凹部,第二煞车臂是设置于自行车体的一第二侧架的一第二凹部,煞车线是串联第一煞车臂的第一端以及第二煞车臂的第三端,于第一煞车臂朝向车轮的一面设有一第一煞车块,于第二煞车臂朝向车轮的一面设有一第二煞车块,第一煞车块与第二煞车块是分别位于车轮轴向相对二侧,该低风阻煞车装置与车架结合为一体,可维持整体自行车体外观美观,避免使用者碰撞而受伤,同时可有效降低行车风阻。

Description

低风阻煞车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低风阻煞车装置,尤指一种煞车装置与车架结合为一体,可维持整体车体外观美观,避免使用者碰撞而受伤,同时可有效降低行车风阻的低风阻煞车装置。 
背景技术
常见自行车的煞车装置,其结构主要包括一对枢接的掣动臂,两掣动臂之间设有一弹性件,每一掣动臂设有一煞车块,并以煞车线连结两掣动臂,当拉动煞车线时,可驱动两掣动臂的煞车块相对夹制于车轮,以达到煞车目的,当放松煞车线后,则藉由弹性件使该二掣动设有煞车块的一端相对分离,使煞车块与车轮分离。 
上述常见煞车装置由于是外露于自行车架外,不仅会破坏车体美观,外露的装置容易刮伤骑乘者,同时,会导致骑乘时的风阻,极不利于竞赛用自行车体。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在于:提出一种低风阻煞车装置,将煞车装置与车架结合为一体,可维持整体车体外观美观,避免使用者碰撞而受伤,同时可有效降低行车风阻。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种低风阻煞车装置,其是设置于一自行车体,该自行车体具有一叉状车架以及至少一车轮,该叉状车架包括一第一侧架以及一第二侧架,该叉状车架是跨设于该车轮,该第一侧架与该第二侧架是分别位于该车轮轴向相对二侧,其特征在于:包含: 
多个煞车臂,其包括一第一煞车臂以及一第二煞车臂,该第一煞车臂具有相对的一第一端与一第二端,于该第一侧架设有一第一凹部,该第一煞车臂是设置于该第一凹部内,该第二煞车臂具有相对的一第三端与一第四端,于该第二侧架设有一第二凹部,该第二煞车臂是设置于该第二凹部内; 
一煞车线,是串联该第一煞车臂的该第一端以及该第二煞车臂的该第三端; 以及 
多个煞车块,其包含一第一煞车块以及一第二煞车块,该第一煞车块是设置于该第一煞车臂朝向该车轮的一面,该第二煞车块是设置于该第二煞车臂朝向该车轮的一面,该第一煞车块与该第二煞车块是分别位于该车轮轴向相对二侧。 
为使贵审查委员对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目的和功效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同,兹配合图示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设置于自行车体的后轮的低风阻煞车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2a是对应于图2的低风阻煞车装置的侧视结构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3及图4是图2的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所示实施例,该低风阻煞车装置是设置于一自行车体10,该自行车体10具有一前叉状车架11、一后叉状车架12、一前车轮13以及一后车轮14,该前叉状车架11是跨设于前车轮13,该后叉状车架12是跨设于后车轮14,于前车轮13以及一后车轮14分别设置有一组低风阻煞车装置20。 
请参阅图1至图4所示实施例,针对该后叉状车架12而言,其包括一第一侧架121以及一第二侧架122,该第一侧架121与该第二侧架122是分别位于后车轮14轴向相对二侧,该自行车体10包括一车头,图中未示出,该车头是朝向一第一方向F。于第一侧架121设有一第一凹部1211,该第一凹部1211是设置于第一侧架121相对于该第一方向F的一侧边,于第二侧架122设有一第二凹部1221,该第二凹部1221是设置于第二侧架122相对于该第一方向F的一侧边,亦即,第一凹部1211与第二凹部1221是设置于朝向自行车体10后方的侧边。 
于第一侧架121与第二侧架122分别设有一第一煞车臂21以及一第二煞车臂22,第一煞车臂21具有相对的一第一端211与一第二端212,第二煞车臂22具有相对的一第三端221与一第四端222,于第一煞车臂21的第一端211以及 第二煞车臂22的第三端221串联一煞车线23。第一煞车臂21的第二端212是枢接设置于第一凹部1211内,第一煞车臂21是沉入该第一凹部1211内,第一煞车臂21相对于朝向后车轮14的一面不高于该第一侧架121相对于朝向后车轮14的一面。第二煞车臂22的第四端222是枢接设置于第二凹部1221内,第二煞车臂22是沉入第二凹部1221内,第二煞车臂22相对于朝向后车轮14的一面不高于第二侧架122相对于朝向后车轮14的一面。亦即,第一煞车臂21与第二煞车臂22不致突出于第一侧架121与第二侧架122相对于朝向后车轮14的一面。 
此外,于第一煞车臂21朝向后车轮14的一面设有一第一煞车块24,于第二煞车臂22朝向后车轮14的一面设有一第二煞车块25,第一煞车块24与第二煞车块25是分别位于后车轮14轴向相对二侧。第一煞车块24是由一第一主体241以及一第二主体242构成,第一主体241的硬度大于第二主体242,第一主体241是连接于第一煞车臂21,第二主体242是朝向后车轮14,第二煞车块25的结构与第一煞车块24的结构是对称设置,第二煞车块25的第一主体251是连接于第二煞车臂22,第二煞车块25的第二主体252是朝向后车轮14。 
当拉动煞车线23时,可驱动第一煞车臂21与第二煞车臂22的第一煞车块24与第二煞车块25相对夹制于后车轮14,以达到煞车目的,当放松煞车线23后,则藉由弹性件(图中未示出)使第一煞车臂21与第二煞车臂22设有第一煞车块24与第二煞车块25的一端相对分离,使第一煞车块24与第二煞车块25与后车轮14分离。 
请参阅图1所示,于前车轮13所设置的低风阻煞车装置20与前叉状车架11的结合方式,与上述后车轮14设置的低风阻煞车装置20与后叉状车架12的结合方式相同,作动方式也相同。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低风阻煞车装置,由于是隐藏于自行车体内,如图3及图4所示,因此可达到保持车体美观、避免骑乘者碰撞而受伤,且可降低行车风阻的功效,尤适用于竞赛用车体。 
惟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之限定本实用新型所实施的范围。即大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 应仍属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低风阻煞车装置,其是设置于一自行车体,该自行车体具有一叉状车架以及至少一车轮,该叉状车架包括一第一侧架以及一第二侧架,该叉状车架是跨设于该车轮,该第一侧架与该第二侧架是分别位于该车轮轴向相对二侧,其特征在于:包含:
多个煞车臂,其包括一第一煞车臂以及一第二煞车臂,该第一煞车臂具有相对的一第一端与一第二端,于该第一侧架设有一第一凹部,该第一煞车臂是设置于该第一凹部内,该第二煞车臂具有相对的一第三端与一第四端,于该第二侧架设有一第二凹部,该第二煞车臂是设置于该第二凹部内;
一煞车线,是串联该第一煞车臂的该第一端以及该第二煞车臂的该第三端;以及
多个煞车块,其包含一第一煞车块以及一第二煞车块,该第一煞车块是设置于该第一煞车臂朝向该车轮的一面,该第二煞车块是设置于该第二煞车臂朝向该车轮的一面,该第一煞车块与该第二煞车块是分别位于该车轮轴向相对二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风阻煞车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煞车臂的该第二端是枢接设置于该第一凹部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风阻煞车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二煞车臂的该第四端是枢接设置于该第二凹部内。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风阻煞车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自行车体包括一车头,该车头是朝向一第一方向,该第一凹部是设置于该第一侧架相对于该第一方向的一侧边,该第二凹部是设置于该第二侧架相对于该第一方向的一侧边。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风阻煞车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煞车块是由一第一主体以及一第二主体构成,该第一主体的硬度大于该第二主体,该第一主体是连接于该第一煞车臂,该第二主体是朝向后车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风阻煞车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二煞车块的结构与该第一煞车块的结构是对称设置。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风阻煞车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煞车臂是沉入该第一凹部内,该第一煞车臂相对于朝向该车轮的一面不高于该第一侧架相对于朝向后车轮的一面。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风阻煞车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二煞车臂是沉入该第二凹部内,该第二煞车臂相对于朝向该车轮的一面不高于该第二侧架相对于朝向后车轮的一面。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风阻煞车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自行车体的前车轮及后车轮,每一车轮分别设置有一组低风阻煞车装置。
CN2013200834165U 2013-02-22 2013-02-22 低风阻煞车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3061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0834165U CN203306181U (zh) 2013-02-22 2013-02-22 低风阻煞车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0834165U CN203306181U (zh) 2013-02-22 2013-02-22 低风阻煞车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306181U true CN203306181U (zh) 2013-11-27

Family

ID=496124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083416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306181U (zh) 2013-02-22 2013-02-22 低风阻煞车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30618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D793940S1 (en) Vehicle wheel
USD769166S1 (en) Vehicle wheel
USD717975S1 (en) Taillight for a vehicle
USD768554S1 (en) Vehicle wheel
USD749248S1 (en) Taillight for a vehicle
WO2013142855A3 (en) Bicycle rear suspension system
MX336439B (es) Vehiculo todo terreno de lado a lado.
EP2684764A3 (en) Tandem Stroller
EP2692621A3 (en) Saddle type vehicle
PH22018000010U1 (en) An independent suspension system of double front wheel electromobile or motorbike
USD680036S1 (en) Rear portion of a vehicle, toy, and/or replicas thereof
GB201110764D0 (en) Improved scooter
CN203306181U (zh) 低风阻煞车装置
CN105346621A (zh) 可首尾连接的拖车
USD703115S1 (en) Rear portion of a vehicle, toy, and/or replicas thereof
WO2015019133A3 (en) Synchronized braking system
EP2168855A3 (en) Vehicle front structure
CN204846256U (zh) 带制动阀的摩托车前后轮联合制动系统
CN204587194U (zh) 一种自行车笼头
CN201696591U (zh) 一种差速器壳体
CN203996618U (zh) 带手刹的坐式独轮车
CN204688332U (zh) 新型蛙式车
CN205086997U (zh) 可调节座兜接口位置的婴儿推车
TWM455685U (zh) 低風阻煞車裝置
CN205524738U (zh) 一种自行车电动车后轮车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1127

Termination date: 2018022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