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299713U - 一种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299713U
CN203299713U CN2013205130290U CN201320513029U CN203299713U CN 203299713 U CN203299713 U CN 203299713U CN 2013205130290 U CN2013205130290 U CN 2013205130290U CN 201320513029 U CN201320513029 U CN 201320513029U CN 203299713 U CN203299713 U CN 2032997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nent
electronic equipment
web member
sidepiece
suppor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513029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轶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Beij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Beijing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to CN201320513029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2997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2997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299713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电子设备无法独立支撑的技术问题;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部件,包括第一显示单元,所述第一显示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一部件的第一面;支撑体;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由柔性材料制成,通过所述连接件将所述第一部件连接于所述支撑体;通过控制所述连接件发生形变,进而使所述支撑体相对于所述第一部件发生运动以支撑所述第一部件。

Description

一种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电子设备进入了人们的生活,比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智能电视等,这些电子设备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目前,以平板电脑为例,市场上大多数的平板电脑产品功能,形态趋于相同。平板电脑偏重于娱乐,常用来看网页、看视频、看书籍、玩游戏。为了满足用户多种使用需求,用户在使用时,会将用一个支架来支撑电子设备,使得电子设备能够以多种角度放置在一个平面上。
但本实用新型申请人发现上述技术至少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由于电子设备需要依靠外接的支架才能以多种角度放置在一个平面上,如果没有这个支架,平板电脑就只能够平放于桌面或者用户用手托着该电子设备了,并不能够依靠电子设备自身独立支撑,所以,存在电子设备无法独立支撑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电子设备无法独立支撑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独立支撑的新形态电子设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第一部件,包括第一显示单元,所述第一显示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一部件的第一面;支撑体;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由柔性材料制成,通过所述连接件将所述第一部件连接于所述支撑体;通过控制所述连接件发生形变,进而使所述支撑体相对于所述第一部件发生运动以支撑所述第一部件。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连接件具体为:在接收到第一外力作用时可以发生形变的连接件,其中所述第一外力大于所述第一部件的重力。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连接件设置于所述第一部件的第一侧部。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连接件处于第一形态时,所述支撑件支撑于所述第一面;在所述连接件处于第二形态时,所述支撑件支撑于与所述第一面相对的第二面。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部件还包括:第二显示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二面。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电子设备包含与所述第一面相对的第二面,所述第二面上开设有第一凹槽,用来容置所述支撑体和所述连接件。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凹槽的底部至少开设有一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用来容置用来实现通信或存储功能的智能卡和/或手写笔。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部件还包括第二侧部,所述第二侧部为所述第一部件上与所述第一侧部相对的侧部;所述第一部件的厚度在所述第一侧部到所述第二侧部的方向上趋于减小。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部件内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功能部件,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功能部件设置在靠近第一侧部的位置,使得所述所述第一部件的厚度在所述第一侧部到所述第二侧部的方向上趋于减小。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固定单元,所述固定单元用于将所述电子设备固定或悬挂。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如下:
由于电子设备除了包括第一部件之外,还包括支撑体和连接件,进而可以通过控制连接件发生形变,使支撑体相对于第一部件发生运动以支撑第一部件,实现电子设备的独立支撑,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电子设备无法独立支撑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独立支撑的电子设备,提高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包括第二面的电子设备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包括第一凹槽的电子设备的结构图;
图4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本体的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的正视图;
图4b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本体的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的侧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设置有第一图像采集装置的电子设备的结构图;
图6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支撑体的至少一个表面为平面的示意图;
图6b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支撑体的至少一个表面为曲面的示意图;
图7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连接件处于第一形态时,支撑件支撑第一部件的示意图;
图7b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中连接于处于第二形态时,支撑件支撑第一部件的示意图;
图8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处于平板模式的示意图;
图8b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处于站立模式的示意图;
图8c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处于输入模式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电子设备不能独立支撑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具体包括:第一部件,包括第一显示单元,第一显示单元设置在第一部件的第一面;支撑体;连接件,连接件由柔性材料制成,通过连接件将第一部件连接于支撑体;通过控制连接件发生形变,进而使支撑体相对于第一部件发生运动以支撑第一部件。
由于在上述方案中,电子设备除了包括第一部件之外,还包括支撑体和连接件,进而可以通过控制连接件发生形变,使支撑体相对于第一部件发生运动以支撑第一部件,实现电子设备的独立支撑,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电子设备无法独立支撑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独立支撑的电子设备,提高用户体验。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电子设备例如为:手机、平板电脑等等。
请参考图1,电子设备具体包括以下结构:
第一部件10,包括第一显示单元10a,第一显示单元10a设置在第一部件10的第一面10b;
支撑体11;
连接件12,连接件12由柔性材料制成,通过连接件12将第一部件10连接于支撑体11;
通过控制连接件12发生形变,进而使支撑体11相对于第一部件10发生运动以支撑第一部件10。
首先来介绍第一部件10。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第一显示单元10a可以为普通LED显示屏,还可以为触摸显示屏,也可以为柔性屏等,只要具备显示功能即可,本申请不做具体限定。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请参考图2所示的电子设备的左视图,第一部件10还包括与第一面10b相对的第二面10c。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第二面10c可以为多种结构,下面列举其中的三种结构进行介绍,当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不限于以下三种情况。
第一种,第二面10c可以为电子设备的背板。
第二种,第二面10c设置有第二显示单元,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第二显示单元可以为普通LED显示屏,还可以为触摸显示屏,也可以为柔性屏等,只要具备显示功能即可,本申请不做具体限定,在电子设备包括第二显示单元的情况下,可以基于连接件的不同形态,来确定采用第一显示单元10a进行显示还是采用第二显示单元进行显示,又或者第一显示单元10a和第二显示单元都处于显示状态,分别提供给不同的用户观看,对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不作限制。
第三种,如图3所示,第二面10c上开设有第一凹槽30,第一凹槽30可以用于容置支撑体11和连接件12。当支撑体11和连接件12完全嵌入到第二面10c时,支撑体11与第二面10c形成一个完整的平面。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实施例,请继续参考图3,第一凹槽30的底部至少开设有一第二凹槽31,第二凹槽31用来容置用来实现通信或存储功能的智能卡和/或手写笔。
比如,容置手写笔、SIM卡、SD卡、记忆棒等等,在实际应用中,该第二凹槽31可以是任意形状的凹槽,也可以是与上述智能卡或者手写笔的形状完全匹配的凹槽,这样,当智能卡或者手写笔放在第二凹槽31中时,能够卡合固定在第二凹槽31内,不会因为用户在使用过程中晃动电子设备而晃动发出噪声,也不会在支撑体11支撑第一部件10时,由于支撑体11的打开,导致智能卡或者手写笔的丢失。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请参考图4a和图4b,其中图4a为电子设备的正视图,图4b为电子设备的侧视图,第一部件10包括第一侧部40和在第一部件10上与第一侧部40相对的第二侧部41。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实施例,第一部件10内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功能部件,至少一个第一功能部件设置在靠近第一侧部40的位置,使得第一部件10的厚度在第一侧部40到第二侧部41的方向上趋于减小。
在上述方案中,由于第一部件10的厚度在第一侧部40到第二侧部41的方式相区域减小,故而能够保证第一部件10的中心下移,进而使支撑体11支撑第一部件10时能够更加稳固。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至少一个功能部件可以为多种功能部件,下面列举其中的两种进行介绍,当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不限于以下两种情况,并且以下两种功能部件可以同时设置于第一部件10。
第一种,为了满足用户的娱乐需求,至少一个功能部件具体为:至少一个图像采集装置,例如,如图5所示,第一部件10上设置有第一图像采集装置50,该第一图像采集装置50为后置摄像头,那么,该第一图像采集装置50就设置在第一部件10的第二面10c上,同时,为了保证电子设备的第二侧部16的厚度尽可能小,该第一图像采集装置50设置在第一侧部40上。较佳的,电子设备还可以包含一前置摄像头,那么,第一部件10就还设置有第二图像采集装置51,请继续参考图4,该第二图像采集装置51设置在第一面10b上,但是由于第一部件10的第一侧部40上的功能部件较多,而第二侧部41上的厚度要尽可能的小,所以,第二图像采集装置51就设置在第一部件10的第三侧部42上,此时,如图5所示,第二图像采集装置51位于第三侧部42,即第一部件10的左侧,当然,如果第三侧部位于第一部件10的右侧时,第二图像采集装置10d就设置在第一部件的右侧,本申请不做具体限定,只要不设置在第一侧部10b和第二侧部10c即可。
第二种,为了增加电子设备的娱乐功能,至少一个第一功能部件具体为音频输出装置52,也即扬声器,请继续参考图4,音频输出装置52设置在第一侧部40上且该音频输出装置52设置在第一面10b上。较优的,可以在第一侧部40的第一端部40a和第二端部40b上分别设置一个音频输出装置52,使得用户能够获得较好的声音感受。
接着来介绍支撑件11。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图6a所示(曲线右侧为其他功能部件),支撑件11至少一个表面可以为平面;如图6b所示(曲线右侧为其他功能部件),支撑体11的至少一个表面也可以为弯曲曲面。
在支撑体11的至少一个表面为弯曲曲面时,如果支撑体11放置在一平面上,例如:桌面上,那么支撑体11与桌面的接触点至少两个,在这种情况下,支撑体11提供给第一部件10的支撑力更大,因而具有支撑更加稳固的技术效果。
接着来介绍连接件12。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连接件12可以与第一部件10的任意位置相连,比如:与第一部件10的中心区域相连,与第一部件10的第一侧部40相连等等。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连接件12可以通过任意方式与第一部件10相连,下面介绍其中的几种连接方式,当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不限于以下几种连接方式。
第一种,连接件12通过卡合的方式与第一部件10相连,例如:在连接件12上包括有第一卡勾,在第一部件10上设置有与第一卡勾相配合的第一卡孔,通过第一卡勾和第一卡孔的配合,即能够实现连接件12与第一部件10的卡合连接。
第二种,连接件12通过磁性连接的方式与第一部件10相连。例如:在连接件12上设置有第一磁性连接件,第一部件10上设置有第二磁性连接件,通过将第一磁性连接件吸附于第二磁性连接件,进而将连接件12连接于第一部件10,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方便将第一部件10与连接件12分离,故而拆卸更加方便,并且在第一部件10可以不显示第二磁性连接件,进而使电子设备更加美观。
第三种,连接件12通过铆接方式连接于第一部件10,具体来讲,也就是通过铆钉将连接件12固定连接于第一部件10。
第四种,连接件12通过粘接方式与第一部件10相连。
连接件12具体为:在接收到第一外力作用时可以发生形变的连接件,其中第一外力大于第一部件10的重力。
具体来讲,也就是说可以通过外力控制连接件12发生形变,进而使连接件12处于不同的状态,进而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支撑第一部件10;而在作用于连接件12的作用力除了第一部件10的重力之外没有其它作用力时,则连接件12不会发生形变,进而使连接件12能够起到支撑作用。
接下来,将介绍第一连接件12处于不同的形态时,通过支撑件11对第一部件10的两种不同支撑方式,当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不限于以下两种方式。
第一种,如图7a所示,在连接件12处于第一形态时,支撑件支撑于第一面10b;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在所述连接件12处于第一形态时,所述第一面10b与水平面的夹角小于90°,例如为:45°、60°等等,在这种情况下,设置在第一面10b的第一显示单元10a的显示内容不易被用户所查看,故而控制第二显示单元处于工作状态。
第二种,如图7b所示,在连接件处于第二形态时,支撑件支撑于与第一面相对的第二面。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在所述连接件12处于第二形态时,所述第二面10c与水平面的夹角小于90°,例如为:30°、40°等等,在这种情况下,设置在第二面10c的第二显示单元的显示内容不易被用户所查看,故而控制第一显示单元10a处于工作状态。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实施例,电子设备还包括一固定单元,用来将电子设备固定或者悬挂在一平面上。该固定单元可以为第二面10c上的固定孔,也可以为支撑体11上的固定孔。当固定单元为支撑体11上的固定孔时,用户通过该固定孔将支撑体悬挂于一平面,如墙面上;作为进一步的优选实施例,电子设备能够根据此时电子设备的姿态,改变第一显示单元10a的显示方向,比如,当以支撑体11支撑第一部件10时,第一显示单元10a的显示方向为由第二侧部40b指向第一侧部40a的方向,当通过固定孔将电子设备悬挂在前面上时,第一显示单元的显示方向为第一侧部40a指向第二侧部40b的方向。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实施例,所述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供电单元,设置于所述支撑件11表面或者内部,用于给所述电子设备提供电源。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供电单元可以普通充电电池,通过外接电源充电,然后给所述电子设备供电;或者所述供电单元为太阳能充电电池,通过吸收太阳能然后转换为电能进而充电,其中,在所述供电单元为太阳能充电电池时,可以将所述太阳能充电电池设置于所述支撑件11表面,进而可以方便的接收太阳光。对于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供电单元为何种供电单元,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制。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实施例,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数据传输接口,用于使所述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能够通过所述数据接口进行数据传输。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电子设备可以从别的电子设备上获取数据、指令,为了节约所述电子设备的空间,故而也可以将数据接口设置于所述支撑体11内部。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数据接口例如为:USB接口、无线触点等等,对于所述数据接口为何种数据接口,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制。
下面描述上述一个或者多个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的使用过程。
该电子设备有且不限有以下三种使用模式。
第一种,平板模式。如图8a所示,在平板电脑使用模式下,支撑体11嵌入卡合在第一凹槽30内,与第二面10c形成一个完整的平面,此时,用户可以如使用普通平板电脑一般,用手握持,或者是放置在一平面上。在将电子设备放置在一平面上时,第一部件10的第一侧部40和第二侧部41一起支撑第一部件10。
第二种,站立模式。如图8b所示,当用户想要将电子设备由平板模式切换到站立模式时,用户只需将支撑体11由第一凹槽40中旋出,通过控制连接件12发生形变,进而使连接件12呈第一形态,以使支撑件支撑于第一面10b,或者使连接件12呈第二形态,以使连接件支撑于第二面10c;在外力没有作用于连接件12时,支撑体11保持支撑于第一面10b,此时,电子设备处于站立模式。进一步,用户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调整连接件12的形态,进而改变支撑体11和第一部件10之间的夹角,以提高用户体验。在站立模式下,用户可以使用电子设备观看视频,或者浏览网页等等。
第三种,输入模式。如图8c所示,当用户想要使用电子设备进行文档的编辑或者文字录入,为了加快输入效率,用户可以采用双手在电子设别的虚拟键盘上打字,此时,用户可以将与第一部件10的第一侧部40放置在远离用户的位置上,将第二侧部41放置在靠近用户的位置上,由支撑体11和第二侧部41支撑第一部件10,进一步,电子设备可以根据自己的状态调整第一显示单元10a的显示方向,方便用户输入。当然,当电子设备处于该模式时,用户不一定是在输入,也有可能是通过双手敲击键盘在进行游戏,比如弹钢琴等,只要用户同时使用双手操作电子设备,均可以让电子设备处于该输入模式。
本申请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通过在电子设备的第一部件的第一侧部设置有第二部件,包括连接件和支撑体,支撑体能够通过连接件相对于第一部件发生运动,使得支撑体与第一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放生改变,当支撑体相对于第一部件的相对位置运动到第一相对位置时,支撑体支撑第一部件,实现电子设备的独立支撑,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电子设备无法独立支撑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独立支撑的电子设备,提高用户体验。
尽管已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部件,包括第一显示单元,所述第一显示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一部件的第一面;
支撑体;
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由柔性材料制成,通过所述连接件将所述第一部件连接于所述支撑体;
通过控制所述连接件发生形变,进而使所述支撑体相对于所述第一部件发生运动以支撑所述第一部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具体为:在接收到第一外力作用时可以发生形变的连接件,其中所述第一外力大于所述第一部件的重力。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设置于所述第一部件的第一侧部。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连接件处于第一形态时,所述支撑件支撑于所述第一面;在所述连接件处于第二形态时,所述支撑件支撑于与所述第一面相对的第二面。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件还包括:第二显示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二面。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含与所述第一面相对的第二面,所述第二面上开设有第一凹槽,用来容置所述支撑体和所述连接件。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的底部至少开设有一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用来容置用来实现通信或存储功能的智能卡和/或手写笔。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件还包括第二侧部,所述第二侧部为所述第一部件上与所述第一侧部相对的侧部;所述第一部件的厚度在所述第一侧部到所述第二侧部的方向上趋于减小。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件内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功能部件,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功能部件设置在靠近第一侧部的位置,使得所述所述第一部件的厚度在所述第一侧部到所述第二侧部的方向上趋于减小。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固定单元,所述固定单元用于将所述电子设备固定或悬挂。
CN2013205130290U 2013-08-21 2013-08-21 一种电子设备 Expired - Lifetime CN2032997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5130290U CN203299713U (zh) 2013-08-21 2013-08-21 一种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5130290U CN203299713U (zh) 2013-08-21 2013-08-21 一种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299713U true CN203299713U (zh) 2013-11-20

Family

ID=495757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5130290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299713U (zh) 2013-08-21 2013-08-21 一种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29971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68624A (zh) * 2020-11-30 2021-03-0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的支撑件的安装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68624A (zh) * 2020-11-30 2021-03-0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的支撑件的安装方法
CN112468624B (zh) * 2020-11-30 2022-08-1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的支撑件的安装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849664A (zh) 电子设备支架
US9778680B2 (en) Electronic device
CN202419070U (zh) 一种带充电功能的平板电脑支架
CN203896019U (zh) 无线充电支架
CN203480378U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203299713U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203773399U (zh) 一种直插式手机平板超级本
CN203630681U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203480379U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203520248U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210692956U (zh) 一种卡夹式拓展坞
CN203366199U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203930586U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203630664U (zh) 一种保护壳及电子装置
CN203299722U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203299719U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202014788U (zh) 一种多功能桌子
CN203297868U (zh) 平板电脑专用托架
CN202233561U (zh) 眼镜盒式mp3
CN206610258U (zh) 一种多功能计算机键盘
CN203480376U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205581856U (zh) 一种电子设备扩展装置
CN203689237U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204887115U (zh) 指环支架
CN214475670U (zh) 一种新型人工智能教育互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