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294037U - 用于车辆防撞梁的防撞子部件、汽车防撞梁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用于车辆防撞梁的防撞子部件、汽车防撞梁及车辆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3294037U CN203294037U CN2013202727810U CN201320272781U CN203294037U CN 203294037 U CN203294037 U CN 203294037U CN 2013202727810 U CN2013202727810 U CN 2013202727810U CN 201320272781 U CN201320272781 U CN 201320272781U CN 203294037 U CN203294037 U CN 20329403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bsorption box
- energy
- assembly
- vehicle
- crashproof subassembl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 Vibration Damp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车辆防撞梁的防撞子部件、汽车防撞梁及车辆。所述防撞子部件包括:防撞子部件本体,所述防撞子部件本体上具有沿着所述汽车宽度方向贯穿的本体凹槽;吸能盒组件,所述吸能盒组件上具有沿着所述汽车长度方向贯穿的吸能盒凹槽,所述吸能盒的一端与所述本体凹槽相连接;安装座,所述安装座成预定角度的固定在所述吸能盒组件的另一端。该防撞子部件可以简化加工工序,提高加工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车辆防撞梁的防撞子部件、汽车防撞梁及车辆。
背景技术
现有的汽车防撞梁装置包括防撞子部件本体、吸能盒和安装座,防撞子部件本体、吸能盒和安装座单独加工后,吸能盒通过焊接形式安装于防撞子部件本体上,安装座通过螺栓连接方式安装于吸能盒上,然后再将防撞梁装置通过安装支架可拆卸地安装于汽车上。因此,现有的汽车防撞梁装置加工工艺复杂且装配工艺繁多,加工效率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了一种用于车辆防撞梁的防撞子部件,该防撞子部件加工工艺简单,可提高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具有上述防撞子部件的汽车防撞梁,该汽车防撞梁加工工艺简单,可提高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具有上述防撞梁的车辆,该车辆加工工艺简单,可提高工作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用于车辆防撞梁的防撞子部件,所述防撞子部件包括:防撞子部件本体,所述防撞子部件本体上具有沿着所述汽车宽度方向贯穿的本体凹槽;吸能盒组件,所述吸能盒组件上具有沿着所述汽车长度方向贯穿的吸能盒凹槽,所述吸能盒的一端与所述本体凹槽相连接;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固定在所述吸能盒组件的另一端。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用于汽车防撞梁的防撞子部件,通过将防撞子部件本体和吸能盒设置为凹槽结构,可以通过一次冲压工艺将防撞子部件本体和吸能盒组件加工完成。因此可以简化加工工序,提高加工效率。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汽车防撞梁的防撞子部件还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具体地,所述防撞子部件本体、吸能盒组件和安装座冲压一体成型。
进一步地,所述防撞子部件本体还具有本体安装边,所述本体安装边固定于所述本体凹槽的两个侧边上。
进一步地,所述的本体凹槽的横截面为“U”字型。
进一步地,所述吸能盒组件还具有吸能盒安装边,所述吸能盒安装边固定于所述吸能盒凹槽的两个侧边上。
进一步地,所述吸能盒至少为两个。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汽车防撞梁,包括:上组件,所述上组件为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汽车防撞梁的防撞子部件;下组件,所述下组件为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汽车防撞梁的防撞子部件,所述上组件和所述下组件相对扣合固定。
优选地,所述的上组件的防撞子部件本体和所述下组件的防撞子部件本体相对扣合连接以在二者间限定出空腔,所述上组件的吸能盒组件和所述下组件的吸能盒组件相对扣合连接以在二者间限定出空腔。
优选地,所述上组件和下组件通过点焊进行连接。
根据第二方面的汽车防撞梁能够简化加工工序,提高加工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的车辆,包括第二方面提出的汽车防撞梁。第三方面提供的车辆能够简化加工工序,提高加工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方面防撞子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二方面的汽车防撞梁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二方面的汽车防撞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描述,但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下面参考图1描述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一种用于汽车防撞梁的防撞子部件100,防撞子部件100包括防撞子部件本体1、吸能盒组件2和安装座3。
如图1所示,防撞子部件本体1具有沿着汽车宽度方向贯穿的本体凹槽11,此处描述的汽车宽度方向为图1中的左右方向;本体凹槽11此处限定的为没有封闭的形状,能够通过一次性冲压形成即可,为便于冲压加工可以将本体凹槽11设置为沿所述汽车宽度方向的截面为“U”字型,换言之,本体凹槽11的横截面为“U”字型。
吸能盒组件2具有沿着汽车长度方向贯穿的吸能盒凹槽21,此处描述的汽车长度方向为图1中上下方向;吸能盒凹槽21此处限定的为没有封闭的形状,能够通过一次性冲压形成即可,为便于冲压加工可以将吸能盒凹槽21设置为沿所述汽车长度方向的截面为“U”字型,换言之,吸能盒凹槽21的横截面为“U”字型。
防撞子部件本体1和吸能盒组件2可以通过分别冲压成型后进行固定连接,为进一步的提高加工效率也可将防撞子部件本体1和吸能盒组件2设置为一个模具通过一次性冲压即可形成。安装座3成预定角度地固定在吸能盒组件2的另一端,安装座3能够满足对防撞子部件本体1和吸能盒组件2安装在车辆上即可,为便于加工可将吸能盒组件2的另一端进行预定角度的折弯即可形成安装座3。
如图1所示,防撞子部件本体1还具有本体安装边12,本体安装边12固定于本体凹槽的两个侧边上,此处描述的两个侧边为第一边13和第二边14。吸能盒组件2还具有吸能盒安装边22,吸能盒安装边22固定于吸能盒凹槽的两个侧边上,此处描述的两个侧边为吸能盒2的第一边23和第二边24。本体安装边12和吸能盒安装边22便于两个防撞子部件之间的安装连接。
如图1所示,吸能盒2至少为两个。安装座3固定于所述吸能盒2的另一端。安装座3用于将防撞子部件100安装于车辆上。安装座3的数量与吸能盒2的数量相同。设置有两个吸能盒2和两个安装座2,可使防撞子部件100稳定安装于车辆上。
下面参考图2和图3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的实施例的汽车防撞梁1000。如图2所示,该防撞梁1000包括两个第一方面实施例的防撞子部件100,为便于描述分别将两个第一方面实施例的防撞子部件100描述为上组件和下组件。
如图2和图3所示,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的汽车防撞梁1000,包括上组件和下组件,上组件和下组件相对扣合固定,形成腔体。由于上组件和下组件都为凹槽结构,两个凹槽结构进行扣合后固定形成腔体。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撞梁1000是通过两个冲压成型的上组件和下组件焊接形成,因此简化了加工工艺,提高了工作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上组件的防撞子部件本体和下组件的防撞子部件本体相对扣合连接以在二者间限定出空腔,上组件的吸能盒组件和下组件的吸能盒组件相对扣合连接以在二者之间限定出空腔。
换言之,如图3所示,上组件和下组件相对扣合连接形成腔体。上组件防撞子部件本体的安装边12和下组件防撞子部件本体的安装边12相互接触贴合,在上组件防撞子部件本体的凹槽11与下组件防撞子部件本体的凹槽11之间形成空腔结构。上组件吸能盒组件的安装边22和下组件的吸能盒组件的安装边22相互接触贴合,在上组件的吸能盒凹槽21和下组件的吸能盒凹槽21之间形成空腔结构。
进一步地,上组件和下组件之间的扣合连接可以为焊接例如点焊、铆接以及螺栓连接等连接方式。连接旨在将防撞子部件形成汽车防撞梁,不仅仅局限于本文中所列的连接方式。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方面的实施例的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的汽车防撞梁,该车辆能够简化了加工工艺,提高了工作效率。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用于车辆防撞梁的防撞子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子部件包括:
防撞子部件本体,所述防撞子部件本体上具有沿着所述汽车宽度方向贯穿的本体凹槽;
吸能盒组件,所述吸能盒组件上具有沿着所述汽车长度方向贯穿的吸能盒凹槽,所述吸能盒的一端与所述本体凹槽相连接;
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固定在所述吸能盒组件的另一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防撞梁的防撞子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子部件本体、吸能盒组件和安装座冲压一体成型。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车辆防撞梁的防撞子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子部件本体还具有本体安装边,所述本体安装边固定于所述本体凹槽的两个侧边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车辆防撞梁的防撞子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本体凹槽的横截面为“U”字型。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车辆防撞梁的防撞子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盒组件还具有吸能盒安装边,所述吸能盒安装边固定于所述吸能盒凹槽的两个侧边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车辆防撞梁的防撞子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盒至少为两个。
7.一种汽车防撞梁,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组件,所述上组件包括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车辆防撞梁的防撞子部件;
下组件,所述下组件包括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车辆防撞梁的防撞子部件,所述上组件和所述下组件相对扣合固定。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汽车防撞梁,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组件的防撞子部件本体和所述下组件的防撞子部件本体相对扣合连接以在二者间限定出空腔,所述上组件的吸能盒组件和所述下组件的吸能盒组件相对扣合连接以在二者之间限定出空腔。
9.如权利要求8所述汽车防撞梁,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组件和下组件通过点焊进行连接。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7-9中任一项所述的汽车防撞梁。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202727810U CN203294037U (zh) | 2013-05-17 | 2013-05-17 | 用于车辆防撞梁的防撞子部件、汽车防撞梁及车辆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202727810U CN203294037U (zh) | 2013-05-17 | 2013-05-17 | 用于车辆防撞梁的防撞子部件、汽车防撞梁及车辆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3294037U true CN203294037U (zh) | 2013-11-20 |
Family
ID=495700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20272781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294037U (zh) | 2013-05-17 | 2013-05-17 | 用于车辆防撞梁的防撞子部件、汽车防撞梁及车辆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3294037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724014A (zh) * | 2015-02-12 | 2015-06-24 | 重庆工商职业学院 | 一种汽车防撞支架结构 |
CN105620402A (zh) * | 2014-11-20 | 2016-06-01 |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 具有一体接合结构的车辆的碰撞吸能盒及其装配方法 |
-
2013
- 2013-05-17 CN CN2013202727810U patent/CN203294037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620402A (zh) * | 2014-11-20 | 2016-06-01 |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 具有一体接合结构的车辆的碰撞吸能盒及其装配方法 |
CN104724014A (zh) * | 2015-02-12 | 2015-06-24 | 重庆工商职业学院 | 一种汽车防撞支架结构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144673B (zh) | 副车架及具有其的汽车 | |
CN204197064U (zh) | 车体侧面碰撞吸能结构 | |
CN104005335B (zh) | 一种六自由度模数式伸缩装置及其制备工艺 | |
CN104828140A (zh) | 前副车架及安装支架总成和具有它的车辆 | |
CN203294037U (zh) | 用于车辆防撞梁的防撞子部件、汽车防撞梁及车辆 | |
CN201415652Y (zh) | 一种后保险杠横梁总成结构 | |
CN103938540B (zh) | 防屈曲大变形金属剪切阻尼器 | |
CN217672513U (zh) | 一种车辆碰撞导向机构及车辆 | |
CN105618576A (zh) | 一种汽车翼子板拉伸模 | |
CN203580856U (zh) | 一种汽车前碰撞横梁 | |
CN202574089U (zh) | 车辆后防撞梁总成及车辆 | |
CN115257931B (zh) | 一种电动车副车架集成式十字型内高压成形吸能盒结构 | |
GB2507406A (en) | Energy absorbing element for a vehicle | |
CN214451357U (zh) | 一种z向可调翼子板安装结构 | |
CN202579574U (zh) | 一种活动螺母板总成及车辆 | |
CN102079282A (zh) | 汽车防撞吸能溃缩盒 | |
CN105835786A (zh) | 一种汽车碰撞传感器安装支架 | |
CN103600710A (zh) | 一种铝合金前碰撞横梁 | |
CN201549540U (zh) | 车载蓄电池承重架 | |
CN202163385U (zh) | 汽车后保险杠防撞梁 | |
CN203854598U (zh) | 一种六角不等边新式汽车前防撞梁用的吸能盒结构 | |
CN203460680U (zh) | 一种汽车发动机安装支架 | |
CN104002753A (zh) | 一种六角不等边新式汽车前防撞梁用的吸能盒结构 | |
CN203439122U (zh) | 用于车辆的副车架及具有其的车辆 | |
CN103264677B (zh) | 用于车辆的制动踏板限位装置及具有其的车辆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1120 Termination date: 20170517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