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286198U - 一种用于通风管路系统的有源消声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通风管路系统的有源消声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286198U
CN203286198U CN2013202703820U CN201320270382U CN203286198U CN 203286198 U CN203286198 U CN 203286198U CN 2013202703820 U CN2013202703820 U CN 2013202703820U CN 201320270382 U CN201320270382 U CN 201320270382U CN 203286198 U CN203286198 U CN 20328619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line section
loudspeaker unit
loudspeaker
error microphone
flan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270382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安峰岩
孙红灵
吴鸣
程晓斌
杨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stitute of Acoustics CAS
Original Assignee
Institute of Acoustics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stitute of Acoustics CAS filed Critical Institute of Acoustics CAS
Priority to CN201320270382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28619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2861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286198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oundproofing, Sound Blocking, And Sound Damp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通风管路系统的有源消声器,包括外壳、内管段、扬声器单元、误差传声器以及扬声器功率放大器板卡;外壳包括封盖和壳体;封盖为中心开孔的板状结构,壳体为底部中心位置开孔的桶状结构,内管段的一端穿过封盖中心的孔并固定在封盖上,内管段的另一端嵌入位于壳体中心的孔中,封盖安装到壳体的顶部;内管段的周围分别安装有扬声器单元、误差传声器以及扬声器功率放大器板卡,扬声器功率放大器板卡的输出接口与扬声器单元连接,其信号输入接口、电源接口以及误差传声器的输出接口通过安装于壳体上的电连接器引出;内管段的侧面上开有用于安装扬声器单元的环形凸缘,扬声器单元和误差传声器安装位置处对应的内管段的管壁存在多个穿孔。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通风管路系统的有源消声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声学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通风管路系统的有源消声器。
背景技术
通风管路系统噪声是生活中常见的噪声源,例如中央空调系统出风口的辐射声、船舶通风系统进/出风口的辐射声等,其低频声能量一般较为显著,并将对人们的生理、心理健康产生不利影响。为了有效抑制低频噪声,传统的被动消声器一般具有较大的体积和较高的压力损失,其实用意义极为有限。因此,需借助于有源噪声控制技术对通风管路系统管口的低频辐射噪声进行有效抑制。
有源噪声控制是一种基于声波相干叠加原理的主动噪声控制技术,最早由P.Lueg在其专利号为US2043416、名称为《Process of silencing sound oscillations》的美国专利申请中提出,其基本原理是在声场中引入次级声源并利用其发出与初始噪声幅度相同但相位相反的“反噪声”,使初始噪声得到相干抵消,从而达到噪声抑制的目的。与传统被动降噪方法相比,有源噪声控制技术主要优势在于能够以更小体积的设备获得更好的低频降噪效果。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低频噪声污染问题日益显著,有源噪声控制技术实用化的需求日益迫切。另一方面,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尤其是随着近几十年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飞跃,有源噪声控制技术日益成熟,其实用化进程正逐步加快。
管路系统是有源噪声控制应用的典型场合,针对管道截止频率以下的低频噪声,使用单一的扬声器即可有效地对其进行抑制。目前已知的管路有源消声器专利多见于发动机排气系统,例如公开号为CN1126525A、CN101555818A、CN102808681等中国专利申请。
管道有源噪声控制系统一般利用传声器拾取管内初始噪声信号,并由次级声源发出反噪声进行抵消,即传声器和次级声源需与管内声场发生相互作用。为实现声场的耦合,传声器和次级声源处空气应与管内导通,这意味着该处管道内壁存在一定的不连续性。当管内空气流速较高时,该非连续边界处的气流将受到扰动从而激发二次噪声,严重影响消声效果。因此,如何保证高流速下传声器和次级声源处气流的平稳性、减小二次噪声的激发是通风管路系统有源消声器面临的主要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通风管路消声器低频效果差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适应高空气流速、低频消声效果显著的有源消声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通风管路系统的有源消声器,包括外壳1、内管段4、扬声器单元5、误差传声器6以及扬声器功率放大器板卡7;其中,
所述外壳1包括封盖2和壳体3;所述封盖2为中心开孔的板状结构,所述壳体3为底部中心位置开孔的桶状结构,所述内管段4的一端穿过所述封盖2中心的孔并固定在所述封盖2上,所述内管段4的另一端则嵌入位于所述壳体3中心的孔中,所述封盖2安装到所述壳体3的顶部;所述内管段4的周围分别安装有所述的扬声器单元5、误差传声器6以及扬声器功率放大器板卡7,其中扬声器功率放大器板卡7的输出接口与扬声器单元5连接,其信号输入接口、电源接口以及误差传声器6的输出接口则通过安装于所述壳体3上的电连接器8引出;
所述内管段4的侧面上开有用于安装所述扬声器单元5的环形凸缘,所述扬声器单元5和所述误差传声器6安装位置处对应的所述内管段4的管壁9存在多个穿孔。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扬声器单元5、误差传声器6、扬声器功率放大器板卡7沿所述内管段4周向的不同位置安装,其周向角度间隔为90°。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误差传声器6的安装位置为所述扬声器单元5的下游声场内。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封盖2的外侧还安装有一带有螺纹孔的第一法兰11,所述第一法兰11的中心圆孔与所述内管段4连通,通过该第一法兰11,通风系统的上游管路实现与所述封盖2的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壳体3底面的外侧还安装有另一带有螺纹孔的第二法兰11,所述第二法兰11的中心圆孔与所述内管段4连通,通过该第二法兰11,通风系统的下游管路实现与所述壳体3的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所述封盖2和所述壳体3的连接处以及在所述内管段4和所述壳体3的连接处均使用橡胶垫10进行密封。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内管段4的管壁9上的穿孔的直径为2mm,穿孔率为25%以上。
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所述壳体3内侧贴附用于吸收所述扬声器单元5的后腔辐射声的吸声材料12。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体积小、压力损失低、低频消声效果显著,同时能够容忍较高的空气流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通风管路的有源消声器的正面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通风管路的有源消声器的左视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通风管路的有源消声器中的内管段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通风管路的有源消声器的整体外观图。
附图标识
1、外壳                 2、封盖        3、壳体
4、内管段               5、扬声器单元  6、误差传声器
7、扬声器功率放大器板卡 8、电连接器    9、管壁
10、橡胶垫              11、法兰       12、吸声材料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参考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通风管路系统的有源消声器包括外壳1、内管段4、扬声器单元5、误差传声器6以及扬声器功率放大器板卡7;其中,所述外壳1包括封盖2和壳体3;所述封盖2为中心开孔的板状结构,所述壳体3为底部中心位置开孔的桶状结构,所述内管段4的一端穿过所述封盖2中心的孔并固定在所述封盖2上,所述内管段4的另一端则嵌入位于所述壳体3中心的孔中,所述封盖2安装到所述壳体3的顶部;所述内管段4的周围分别安装有所述的扬声器单元5、误差传声器6以及扬声器功率放大器板卡7,其中扬声器功率放大器板卡7的输出接口与扬声器单元5连接,其信号输入接口、电源接口以及误差传声器6的输出接口则通过安装于壳体3上的电连接器8引出,从而与外部的控制系统进行连接。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有源消声器的各个部件做进一步的说明。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封盖2为一圆板,其中心位置的开孔为一圆孔,该圆孔的直径与所述内管段4的外径相同。所述封盖2的外侧还安装有一带有螺纹孔的法兰11,所述法兰11的中心圆孔与所述内管段4连通,通过该法兰11,通风系统的上游管路实现与封盖2的连接。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封盖2也可以是其他形状的板,其中心位置的开孔也可以是其他形状,但应与管路截面保持一致。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壳体3为底面中心位置开有圆孔的圆桶形结构,该圆孔的直径与所述内管段4的外径相同。所述壳体3底面的外侧还安装有一带有螺纹孔的法兰11,所述法兰11的中心圆孔与所述内管段4连通,通过该法兰11,通风系统的下游管路实现与所述壳体3的连接。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壳体3也可以是其他形状的桶,其底面中心位置的开孔也可以是其他形状,但应与管路截面保持一致。
所述封盖2与壳体3之间通过螺丝连接实现两者之间的组合,作为一种优选实现方式,在本实施例中,为保证气密性,在所述封盖2和所述壳体3的连接处、以及在所述内管段4和所述壳体3的连接处均使用橡胶垫10进行密封。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内管段4为一两端开口的圆桶形,其侧面上开有环形凸缘,所述扬声器单元5安装于该环形凸缘部,所述外壳1与所述内管段4之间的空腔形成了所述扬声器单元5的后腔;所述误差传声器6、扬声器功率放大器板卡7则分别通过各自支架固定于所述内管段4上。作为一种优选实现方式,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为充分利用空间、减小消声器整体体积,扬声器单元5、误差传声器6、扬声器功率放大器板卡7沿内管段4周向的不同位置安装,其周向角度间隔为90°。同时,扬声器单元5和误差传声器6安装于内管段4上沿轴向的不同位置,即误差传声器6应处于扬声器单元5的下游声场,从而确保下游管路噪声的有效抑制。
如图2所示,所述扬声器单元5和所述误差传声器6安装位置处对应的内管段4的管壁9存在高密度、小孔径的穿孔,其目的是在实现透声的同时对管道内的气流进行导流,抑制由高速空气流动产生的二次噪声,保证消声效果。本实施例中,所述管壁9上的孔的直径为2mm,穿孔率为25%。在其他实施例中,穿孔的直径和穿孔率可根据管内风速进行实际调整。
本实施例中,所述扬声器单元5采用4英寸扬声器单元,所述误差传声器6采用1/2英寸误差传声器。
作为一种优选实现方式,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壳体3内侧贴附吸声材料12,以吸收扬声器单元5的后腔辐射声。
图3为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用于通风管路系统的有源消声器的整体示意图,所述消声器整体呈圆柱形,外径尺寸为Φ300mm×150mm,对应Φ100mm的通风系统管路。
本实施例提供的有源消声器既可以插入方式安装于通风系统管路中、对插入点下游的管路进行控制,也可直接安装于进/出风口、直接抑制管口辐射噪声。实测结果表明,在管内气流速度不大于20m/s的条件下,该实施例不仅可有效消除风机转动激励的线谱噪声,也能够衰减由管内共振导致的窄带随机流噪声,其压力损失接近于0。
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都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8)

1.一种用于通风管路系统的有源消声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内管段(4)、扬声器单元(5)、误差传声器(6)以及扬声器功率放大器板卡(7);其中, 
所述外壳(1)包括封盖(2)和壳体(3);所述封盖(2)为中心开孔的板状结构,所述壳体(3)为底部中心位置开孔的桶状结构,所述内管段(4)的一端穿过所述封盖(2)中心的孔并固定在所述封盖(2)上,所述内管段(4)的另一端则嵌入位于所述壳体(3)中心的孔中,所述封盖(2)安装到所述壳体(3)的顶部;所述内管段(4)的周围分别安装有所述的扬声器单元(5)、误差传声器(6)以及扬声器功率放大器板卡(7),其中扬声器功率放大器板卡(7)的输出接口与扬声器单元(5)连接,其信号输入接口、电源接口以及误差传声器(6)的输出接口则通过安装于所述壳体(3)上的电连接器(8)引出; 
所述内管段(4)的侧面上开有用于安装所述扬声器单元(5)的环形凸缘,所述扬声器单元(5)和所述误差传声器(6)安装位置处对应的所述内管段(4)的管壁(9)存在多个穿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通风管路系统的有源消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扬声器单元(5)、误差传声器(6)、扬声器功率放大器板卡(7)沿所述内管段(4)周向的不同位置安装,其周向角度间隔为9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通风管路系统的有源消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误差传声器(6)的安装位置为所述扬声器单元(5)的下游声场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通风管路系统的有源消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封盖(2)的外侧还安装有一带有螺纹孔的第一法兰(11),所述第一法兰(11)的中心圆孔与所述内管段(4)连通,通过该第一法兰(11),通风系统的上游管路实现与所述封盖(2)的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通风管路系统的有源消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3)底面的外侧还安装有另一带有螺纹孔的第二法兰(11),所述第二法兰(11)的中心圆孔与所述内管段(4)连通,通过该第二法兰(11),通风系统的下游管路实现与所述壳体(3)的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通风管路系统的有源消声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封盖(2)和所述壳体(3)的连接处以及在所述内管段(4)和所述壳体(3)的连接处均使用橡胶垫(10)进行密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通风管路系统的有源消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段(4)的管壁(9)上的穿孔的直径为2mm,穿孔率为25%以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通风管路系统的有源消声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壳体(3)内侧贴附用于吸收所述扬声器单元(5)的后腔辐射声的吸声材料(12)。 
CN2013202703820U 2013-05-17 2013-05-17 一种用于通风管路系统的有源消声器 Expired - Lifetime CN20328619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2703820U CN203286198U (zh) 2013-05-17 2013-05-17 一种用于通风管路系统的有源消声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2703820U CN203286198U (zh) 2013-05-17 2013-05-17 一种用于通风管路系统的有源消声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286198U true CN203286198U (zh) 2013-11-13

Family

ID=495425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2703820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286198U (zh) 2013-05-17 2013-05-17 一种用于通风管路系统的有源消声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28619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65256A (zh) * 2013-05-17 2014-11-26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一种用于通风管路系统的有源消声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65256A (zh) * 2013-05-17 2014-11-26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一种用于通风管路系统的有源消声器
CN104165256B (zh) * 2013-05-17 2016-02-03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一种用于通风管路系统的有源消声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65255B (zh) 一种通风管路用主被动复合消声器
CN203286197U (zh) 一种通风管路用主被动复合消声器
CN203743083U (zh) 一种用于除尘器的风机消音器
CN205349476U (zh) 一种柴油机消声装置
CN203742713U (zh) 双层通风隔声罩
CN105509292A (zh) 一种有源通风消声装置
CN103850987A (zh) 一种用于除尘器的风机消音器
CN104165256B (zh) 一种用于通风管路系统的有源消声器
CN203286198U (zh) 一种用于通风管路系统的有源消声器
CN209763455U (zh) 管路噪声主动控制系统、主被动复合管路消声器、管路装置
CN201723280U (zh) 直管阻性消声器
CN203068747U (zh) 一种消声风管
CN215595959U (zh) 一种轴流通风机消音装置
CN211809605U (zh) 一种降噪分配箱、空调管路系统及空调
CN205293054U (zh) 一种船用空调的送风阻尼消音箱
CN204783176U (zh) 轻型卡车消音器
CN107178673A (zh) 一种管道噪声气体的消音装置与方法
CN207049505U (zh) 一种管道噪声气体的消音装置
CN202946824U (zh) 洁净手术室用消声弯头
CN201723286U (zh) 阻抗复合式消声器
CN108286533B (zh) 一种轴流风机进风口消声器
CN202348377U (zh) 一种多腔迷路消声器
CN201589039U (zh) 一种净化通风管道用消声器
CN206401024U (zh) 一种应用于核电站主控室的噪声综合控制系统
CN204163809U (zh) 一种发动机排气消声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1113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60203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1113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60203

C25 Abandonment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o avoid double paten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