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275817U - 液晶显示模组和液晶显示器 - Google Patents

液晶显示模组和液晶显示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275817U
CN203275817U CN 201320283924 CN201320283924U CN203275817U CN 203275817 U CN203275817 U CN 203275817U CN 201320283924 CN201320283924 CN 201320283924 CN 201320283924 U CN201320283924 U CN 201320283924U CN 203275817 U CN203275817 U CN 2032758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pc
liquid crystal
crystal display
display module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320283924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Shanghai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Shanghai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Shanghai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320283924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2758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2758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275817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iquid Crystal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液晶显示模组和液晶显示器。液晶显示模组,包括面板和一收容所述面板的塑胶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FPC和第二FPC,所述塑胶框的边缘设置有凹槽,所述第一FPC设置于所述凹槽内,所述第一FPC通过胶带连接于所述塑胶框,所述第一FPC连接于所述第二FPC,所述第二FPC连接于面板。本实用新型可以至少达到减薄液晶显示模组的厚度、降低萤火虫风险、减少工艺步骤、降低生产成本的其中之一个目的。

Description

液晶显示模组和液晶显示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平板显示技术,特别涉及一种液晶显示模组和液晶显示器。
背景技术
目前,液晶显示模组作为电子设备的显示部件已经广泛的应用于各种电子产品中,广泛开拓的需求也对液晶显示模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外形尺寸上,追求液晶显示模组的厚度越薄越好。
如图1所示,现有的液晶显示模组100包括液晶屏模块110和背光模块120。
结合参考图1及图2,所述液晶屏模块110包括液晶屏111和第二FPC112,所述第二FPC112与所述液晶屏111连接,用于向液晶屏111提供电源和信号。
如图3所示,所述背光模块120包括光源121、背光PCB板122和第一FPC123,所述光源121设置于所述背光PCB板122上,所述第一FPC123与背光PCB板122连接以向所述光源121提供电源。
结合参考图1和图4,通常将液晶屏模块110置于所述背光模块120上,并将第二FPC112与第一FPC123焊接在一起后一同弯折到背光模块120背面,为了保持第二FPC112与第一FPC123焊接部的绝缘性能,还需要在第二FPC112与第一FPC123焊接部粘贴绝缘胶带124。即,利用上述连接方式组成的液晶显示模块110的厚度包括:背光模块120的厚度、第二FPC112的厚度、第一FPC123的厚度、绝缘胶带124的厚度和焊锡的厚度。第一FPC123的厚度、绝缘胶带124的厚度和焊锡的厚度的厚度和占整个液晶显示模块100厚度的25%左右,使液晶显示模块的厚度无法再做进一步减薄。另外,粘贴绝缘胶带124也增加了组装的工艺步骤,而且还增加了生产成本。并且,由于第一FPC弯折使用,而FPC本身弯折性能不高或者当承受较大外力作用时,可能造成第一FPC浮起,而产生萤火虫现象,使得显示效果不佳。
为此,如何使液晶显示器更轻薄化,降低萤火虫风险,并且简化组装的工艺步骤、降低生产成本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液晶显示模组和液晶显示器。
一种液晶显示模组,包括面板和一收容所述面板的塑胶框,还包括第一FPC和第二FPC,所述塑胶框的边缘设置有凹槽,所述第一FPC设置于所述凹槽内,所述第一FPC通过胶带连接于所述塑胶框,所述第一FPC连接于所述第二FPC,所述第二FPC连接于面板。
可选的,所述第二FPC包括一主体和第一延伸部,所述主体连接于所述面板,所述第二FPC通过所述第一延伸部连接于所述第一FPC。
可选的,所述凹槽位于所述胶框的正面或背面,且凹槽的数量等于所述第一延伸部的数量。
可选的,所述第一FPC通过焊接或异方性导电胶膜连接于所述第一延伸部。
可选的,所述第一FPC上设置有第一焊盘,所述第一延伸部上设置有第二焊盘,所述第一焊盘通过焊锡焊接于所述第二焊盘。
可选的,所述第一FPC上设有卡槽,所述第一延伸部设有与所述卡槽相配的卡扣,所述卡槽和所述卡扣扣合连接;或者,所述第一FPC上设有卡扣,所述第一延伸部设有与所述卡扣相配的卡槽,所述卡扣和卡槽扣合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一FPC上设有插孔,所述第一延伸部设有与所述插孔相配的插头,所述插孔和插头插合连接;或者,所述第一FPC上设有插头,所述第一延伸部设有与所述插头相配的插孔,所述插头和插孔插合连接。
可选的,还包括遮光胶带和多个光学膜片,其中,所述遮光胶带呈回字形,所述遮光胶带为双面胶,所述遮光胶带的其中一端面连接于所述塑胶框和所述多个光学膜片,另一端面连接于所述面板,以将所述塑胶框和多个光学膜片固定连接于所述面板。
可选的,还包括光源,所述第一FPC与所述光源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液晶显示器,包括外壳、PCB板和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液晶显示模组,所述第二FPC包括第二延伸部,所述第二延伸部连接于所述PCB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突出的优点之一: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塑胶框的边缘上开了一个凹槽,将第一FPC设置于所述凹槽内,而所述第二FPC具有第一延伸部,将所述第二FPC在凹槽内与所述第一FPC连接,节省了生产成本,减少了工艺步骤。另外,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中液晶显示模组的厚度,由于设置有凹槽,可将所述第二FPC在凹槽内与所述第一FPC连接,减薄了液晶显示模组的厚度。而且,因为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FPC不再弯折,在与第二FPC连接操作时,外力对第一FPC的影响大大减少,减小了第一FPC浮起的风险,因此降低了液晶显示模组的萤火虫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液晶显示屏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背光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现有技术中背光模组的侧视图;
图4为现有技术中背光模组的后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液晶显示模组的局部侧视图;
图6a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液晶显示模组中的塑胶框结构示意图;
图6b为图6a的液晶显示模组的一组装前的俯视图;
图6c为图6b中凹槽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d为图6a的液晶显示模组组装完成后的俯视图;
图6e为图6d中凹槽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FPC的结构示意图;
图8a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液晶显示模组的另一组装前的俯视图;
图8b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液晶显示模组的另一组装后的俯视图;
图8c为图8b中凹槽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第二FPC(第一延伸部)与第一FPC的连接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中第二FPC(第一延伸部)与第一FPC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液晶显示模组的塑胶框的边缘上开了一个凹槽,将第一FPC设置于所述凹槽内,而所述第二FPC具有第一延伸部,将所述第二FPC在凹槽内与所述第一FPC连接,并且不再需要贴付绝缘胶带,也就不存在绝缘胶带的厚度以及第一FPC弯折后产生的萤火虫风险,并且不用贴付绝缘胶带,节省了生产成本,减少了工艺步骤。因此,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减薄了液晶显示模组的厚度。同时,因为本实用新型不再使用绝缘胶带,节约了生产成本也省略了粘贴绝缘胶带的步骤,达到了减少工艺步骤、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而且,因为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FPC不再弯折,在与第二FPC连接操作时,外力对第一FPC的影响大大减少,减小了第一FPC浮起的风险,降低了萤火虫风险。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以最常见的液晶显示器为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定义的“塑胶框的正面”为塑胶框靠近面板的一面,“塑胶框的背面”为远离面板的一面。
在以下描述中阐述了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多种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实施例一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液晶显示模组的局部侧视图,如图5所示,液晶显示模组200包括面板201、遮光胶带202、多个光学膜片203、第二FPC204和收容固定所述多个光学膜片的塑胶框205,所述第二FPC204与所述面板201连接,所述第二FPC204为所述面板201提供电源和信号。
其中,所述遮光胶带202呈回字形,所述遮光胶带202为双面胶,所述遮光胶带202的其中一端面连接于所述塑胶框205和多个光学膜片203,另一端面连接于所述面板201,以将所述塑胶框205和多个光学膜片203固定连接于所述面板201。
所述液晶显示模组200还包括光源220、背板、反射片和导光板等。所述第一FPC与所述光源220连接,所述反射片、导光板依次设置于所述背板上,所述光源220设置于所述导光板一侧的反射片上。为图示方便,附图中并未示背板、反射片、导光板以及等公知的部件。
图6a为本实用新型的液晶显示模组200的塑胶框205平面俯视图,如图6a所示,所述塑胶框205的正面方向上的边缘处开设有凹槽207,并且该凹槽207使得塑胶框205的边缘具有开口,此处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凹槽207既可以位于所述塑胶框205的正面也可以位于所述塑胶框205的背面(如图8a所示),当所述凹槽207位于所述塑胶框205的背面时,液晶显示模组完成组装后的示意图8b所示,塑胶框部分的放大图如图8c所示,由于结构组成与上述的凹槽207位于塑胶框205的正面时的结构组成相同,因此,在此不做进一步赘述。实际中,凹槽的位置可根据实际需求来相应设置。
图6b为本实用新型的液晶显示模组200的组装前的俯视图,图6c为图6b中凹槽处的局部放大图,结合图6b和图6c所示,所述液晶显示模组200还包括第一FPC206,所述第一FPC206设置于所述凹槽207内,所述第一FPC206通过胶带固定连接于所述塑胶框205,所述第一FPC206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FPC204。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FPC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所述第二FPC204包括一主体2041和第一延伸部2042(此处,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延伸部2042和凹槽207的数量为1个皆仅为举例,而非限定,事实上,第一延伸部2042和凹槽207的数量还可以为2个、3个等,实际中,第一延伸部2042和凹槽207数量可以按照实际的需求做相应设置),结合图6b、图6c和图7,所述主体2041通过一热压的异方性导电胶膜210固定连接于所述面板201,所述第二FPC204通过所述第一延伸部2042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FPC206,所述第一延伸部2042的数量为至少一个,且第一延伸部2042的数量等于凹槽207的数量。
图6d为本实用新型的液晶显示模组组装完成后的俯视图,结合6b、图6c、图6d和图7,为了完成第一FPC206与所述第二FPC204的连接,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如图6c所示,在所述第一FPC206上设置有第一焊盘2061,如图7所示,在所述第二FPC204上设有相对应的第二焊盘208,然后将所述第一焊盘2061与所述第二焊盘208通过锡焊焊接连接,完成之后的液晶显示模组如图6d所示,其中,塑胶框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如图6e所示,第一延伸部2042固定连接于第一FPC206,并且连接后的整体(包括第一焊盘2061、焊锡和第二焊盘208)位于凹槽207内。其中,所述第一焊盘2061与第二焊盘208的形状相同,且为矩形,所述第一焊盘2061与第二焊盘208的数量相同,为2个(此处,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第一焊盘2061与第二焊盘208的数量为2个仅为举例,而非限定,事实上,第一焊盘2061与第二焊盘208的数量只要大于2个就可行,而且本实施例中的第一焊盘2061与第二焊盘208的形状为矩形也仅为举例,而非限定,事实上,形状还可为圆形,实际中,第一焊盘2061与第二焊盘208的数量及形状可以按照实际的需求做相应设置;)。
尽管将第一焊盘2061与所述第二焊盘208焊接连接,仍然要使用焊锡,但是这里的焊锡并不会导致整个液晶显示模组200的厚度增加。其原因如下:如图7所示,所述第一FPC206设置在凹槽207内,并和第二FPC204固定焊锡焊接于所述凹槽207内,而凹槽207的高度度已经大于这里焊锡的高度加上第一焊盘2061和第二焊盘208的高度,并且由于是在凹槽207里锡焊焊接的,而不需要贴付避免焊接部短路的绝缘胶带,省去了绝缘胶带的厚度,因此,这里焊锡的存在并不会增加整个所述液晶显示模组200的厚度,而达到液晶显示模组200薄型化之目的。
结合图5和图6d所示,将第二FPC204弯折到塑胶框205的背面后,所述液晶显示模组200的厚度包括:第二FPC204的厚度和塑胶框205的厚度,即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施例的液晶显示模组在厚度上减少了,还省去了绝缘胶带本身带来的生产成本,并且,当所述凹槽设置于塑胶框的背面的凹槽时(如图8c),由于第一FPC206不需要弯折使用,所以在与第二FPC204连接操作时,外力对第一FPC206的影响大大减少,减小了第一FPC206浮起的风险,降低了萤火虫风险,提高液晶显示模组的显示效果。
因此,如上述可知,本实施例的液晶显示模组更轻薄化,还不需要贴付避免焊接部短路的绝缘胶带的贴付步骤,而且也不用弯折第一FPC,,达到了既使液晶显示模组轻薄化,也使成产成本降低及工艺更简便,和降低了萤火虫风险。
实施例二
如图9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FPC204上设有插孔2062,并在所述第一延伸部2042上设置有与所述插孔2062相配的插头212,所述插孔2062和插头212插合连接,也同样可以实现第一FPC206与第一延伸部2042的连接,即实现第一FPC206与第二FPC204的连接。当然,也可以将所述插孔2062和插头212交换设置,也就是说,在所述第一FPC206上设有插头212,并在所述第一延伸部2042上设置设有与所述插头212相配的插孔2062,所述插孔2062和插头212插合连接。
实施例三
如图10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延伸部2042上设有卡扣213,并在所述第一FPC206上设置与所述卡扣213相配的卡槽2063,所述卡扣213和卡槽2063扣合连接,也同样可以实现第一FPC206与第一延伸部2042的连接,即实现第一FPC206与第二FPC204的连接,而且扣合连接的连接更加稳定。当然,也可以将所述卡槽2063和卡扣213交换设置(未图示),也就是说,在所述第一延伸部2042上设有卡槽2063,所述第一FPC206设有与所述卡槽206相配的卡扣213,所述卡槽2063和卡扣213扣合连接。
实施例四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液晶显示器(未图示),包括外壳、上述三个实施例所述的液晶显示模组和PCB板,如图7所示,所述第二FPC还包括第二延伸部2043,所述第二延伸部2043通过焊接或连接器的方式固定连接于所述PCB板。
综上,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液晶显示模组的塑胶框的边缘上开了一个凹槽,将第一FPC设置于所述凹槽内,而所述第二FPC具有第一延伸部,将所述第二FPC在凹槽内与所述第一FPC连接,且不需要贴附绝缘胶带,因为不再需要贴付绝缘胶带,也就不存在绝缘胶带的厚度,并且不用贴付绝缘胶带,也节省了生产成本,减少了工艺步骤。并且,当所述凹槽设置于塑胶框的背面的凹槽时(如图8c),由于第一FPC不需要弯折使用,所以在与第二FPC连接操作时,外力对第一FPC的影响大大减少,减小了第一FPC浮起的风险,降低了萤火虫风险,提高液晶显示模组的显示效果。因此,本实施例的液晶显示模组更轻薄化,还不需要贴付避免焊接部短路的绝缘胶带的贴付步骤,而且也不用弯折第一FPC,,达到了既使液晶显示模组轻薄化,也使成产成本降低及工艺更简便,和降低了萤火虫风险。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括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液晶显示模组,包括面板和一收容所述面板的塑胶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FPC和第二FPC,所述塑胶框的边缘设置有凹槽,所述第一FPC设置于所述凹槽内,所述第一FPC通过胶带连接于所述塑胶框,所述第一FPC连接于所述第二FPC,所述第二FPC连接于面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FPC包括一主体和第一延伸部,所述主体连接于所述面板,所述第二FPC通过所述第一延伸部连接于所述第一FPC。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位于所述胶框的正面或背面,且凹槽的数量等于所述第一延伸部的数量。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晶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FPC通过焊接或异方性导电胶膜连接于所述第一延伸部。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晶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FPC上设置有第一焊盘,所述第一延伸部上设置有第二焊盘,所述第一焊盘通过焊锡焊接于所述第二焊盘。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晶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FPC上设有卡槽,所述第一延伸部设有与所述卡槽相配的卡扣,所述卡槽和所述卡扣扣合连接;或者,所述第一FPC上设有卡扣,所述第一延伸部设有与所述卡扣相配的卡槽,所述卡扣和卡槽扣合连接。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晶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FPC上设有插孔,所述第一延伸部设有与所述插孔相配的插头,所述插孔和插头插合连接;或者,所述第一FPC上设有插头,所述第一延伸部设有与所述插头相配的插孔,所述插头和插孔插合连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遮光胶带和多个光学膜片,其中,所述遮光胶带呈回字形,所述遮光胶带为双面胶,所述遮光胶带的其中一端面连接于所述塑胶框和所述多个光学膜片,另一端面连接于所述面板,以将所述塑胶框和多个光学膜片固定连接于所述面板。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光源,所述第一FPC与所述光源连接。
10.一种液晶显示器,包括外壳、PCB板和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液晶显示模组,所述第二FPC包括第二延伸部,所述第二延伸部连接于所述PCB板。
CN 201320283924 2013-05-22 2013-05-22 液晶显示模组和液晶显示器 Expired - Lifetime CN2032758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20283924 CN203275817U (zh) 2013-05-22 2013-05-22 液晶显示模组和液晶显示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20283924 CN203275817U (zh) 2013-05-22 2013-05-22 液晶显示模组和液晶显示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275817U true CN203275817U (zh) 2013-11-06

Family

ID=495061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320283924 Expired - Lifetime CN203275817U (zh) 2013-05-22 2013-05-22 液晶显示模组和液晶显示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27581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06357A (zh) * 2014-03-20 2014-07-0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的印刷电路板及其固定方法、显示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06357A (zh) * 2014-03-20 2014-07-0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的印刷电路板及其固定方法、显示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541104U (zh) 一种抗静电液晶显示模组
CN203217208U (zh) 一种液晶模组
CN203036402U (zh) 背光模块及液晶显示装置
CN202837746U (zh) 液晶显示模组
CN203275817U (zh) 液晶显示模组和液晶显示器
CN206096681U (zh) 液晶显示模组
CN205263428U (zh)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0165454B (zh) Type-c连接器及电子设备
CN102073160A (zh) 液晶显示装置
CN208569257U (zh) 一种侧入式背光源模组
CN204906849U (zh) 电路板结构及其光源模块和电子装置
CN103809310A (zh)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液晶显示装置
CN104595803A (zh) 一种背光模组及其胶框和反射片
CN209882224U (zh) 一种柔性电路板及液晶显示模组
CN103149735A (zh) 一种液晶显示器
CN208547793U (zh) 一种显示屏
CN207689788U (zh) 一种液晶显示模组
CN203337937U (zh) 一种液晶显示器
CN202501394U (zh) 面板、背光模组及电视机
CN205142651U (zh) 对位菲林拼接式制作大于700mm的PCB线路板
CN204994077U (zh) 光距离传感器的板上结构
CN204387983U (zh) 一种集成柔性电路组件、背光模组、液晶模组及终端
CN204145603U (zh) 一种手机摄像头模组
CN106790802B (zh) 一种移动终端
CN202720423U (zh) 一种元器件与背光fpc一体焊接的液晶显示模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