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272594U - 一种便携式电子产品终端的按压式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携式电子产品终端的按压式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272594U
CN203272594U CN 201320180979 CN201320180979U CN203272594U CN 203272594 U CN203272594 U CN 203272594U CN 201320180979 CN201320180979 CN 201320180979 CN 201320180979 U CN201320180979 U CN 201320180979U CN 203272594 U CN203272594 U CN 2032725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tton
chute
loop
elastic arm
control b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320180979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程冠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Amphenol Phoenix Telecom Par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Amphenol Phoenix Telecom Par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Amphenol Phoenix Telecom Par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Amphenol Phoenix Telecom Parts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320180979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2725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2725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272594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携式电子产品终端的按压式连接器,它包括外壳,外壳中设有按钮,所述连接器还设有驱动按钮的弹簧,使按钮始终受到向前的力,驱动所述按钮按照从外壳的后部向前壳的前部方向运动,所述按钮的头部具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器设有运动控制机构,所述运动控制机构用于使所述按钮能工作在弹出状态和缩回状态并在这两个运动状态间切换,所述运动控制机构包括设置在按钮正反两面的控制滑槽以及位置固定但钩端可摆动的弹性钢丝钩。本实用新型可使按钮工作在弹出状态和缩回状态并在这两个运动状态间切换,既为便携式电子产品终端提供了一种基于连接件的携带方式,又不影响便携式电子产品终端的外观,且连接器被所述主体所保护。

Description

一种便携式电子产品终端的按压式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器,用于安装在便携式电子产品终端上,使该便携式电子产品终端能和类似绳子等连接件连接,所述便携式电子产品终端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随身听、小灵通、电子辞典、笔记本电脑、电子书、掌上游戏机等可随身携带的电子产品。
背景技术
诸如手机等便携电子产品终端,其如何携带是容易被忽略的问题,目前,大多采用放置在口袋、包中作为携带的方式。也有将其配置一个单独的连接套,并因此可以悬挂在使用者身上而携带。但这种连接套与电子产品相分离,不符合某些使用者的审美要求,也较容易被意外损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携式电子产品终端的按压式连接器,其能安装在便携式电子产品终端上,使便携式电子产品终端能和类似绳子等连接件连接并且能和该主体尽可能地融为一体。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便携式电子产品终端的按压式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前部开口,所述外壳中设有按钮,所述连接器还设有驱动按钮的弹簧,使所述按钮始终受到向前的力,驱动所述按钮按照从外壳的后部向前壳的前部方向运动,所述按钮的头部具有连接孔;
所述连接器设有运动控制机构,所述运动控制机构用于使所述按钮能工作在弹出状态和缩回状态并在这两个运动状态间切换,所述运动控制机构包括设置在按钮正反两面的控制滑槽以及位置固定但钩端可摆动的弹性钢丝钩,所述钩端和控制滑槽相配合,所述控制滑槽提供有按钮缩回停止控制位。
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采用以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
所述外壳的底部被分离出独立的后盖,所述后盖和外壳连接。
所述按钮后部的一侧按照从外壳的后部向外壳的前部方向设置有弹簧孔,所述弹簧插入到所述弹簧孔中;所述按钮后部另一侧的正反两面分别低于弹簧孔在按钮正反面上的高度并设置所述控制滑槽。
所述按钮正反两面的控制滑槽均为回路,均具有按钮缩回停止控制位,所述弹性钢丝钩被弯成U形,其两侧的第一弹性臂和第二弹性臂的端部均向内弯曲成所述钩端而分别与按钮正反两面的控制滑槽相配;控制滑槽回路以按钮缩回停止控制位作为起始点,先向一侧前方然后再折回,在该侧绕过按钮缩回停止控制位至其后方,然后再折返向前,在按钮缩回停止控制位的另一侧绕过按钮缩回停止控制位至其另一侧前方,然后再折回向后至按钮缩回停止控制位。
两个控制滑槽回路中的第一控制滑槽回路和第二控制滑槽回路的关系及第一控制滑槽回路和第二控制滑槽回路与弹性钢丝钩的配合关系为:
在自按钮缩回停止控制位向其一侧前方的那段中,首先由第一控制滑槽回路的面向斜后方的外侧槽壁压迫与其配合的钩端使所在的第一弹性臂摆动变形,第一弹性臂带动第二弹性臂变形使其钩端依靠回复力紧靠第二控制滑槽回路的面向斜前方的内侧槽壁;
在从按钮缩回停止控制位一侧前方折回,在该侧绕过按钮缩回停止控制位至其后方的这段路程中,首先由所述第二弹性臂的钩端紧靠第二控制滑槽回路处在该侧的内侧槽壁,使第二弹性臂逐渐摆回,第一弹性臂在第二弹性臂的钩端与第二控制滑槽回路配合的引导下,其钩端紧靠第一控制回路处在该侧的内侧槽壁,第一弹性臂依靠回复力逐渐摆回;
在从按钮缩回停止控制位后方折返向前,在按钮缩回停止控制位的另一侧绕过按钮缩回停止控制位至其另一侧前方的那段路程中,首先由第一控制滑槽回路的这一侧内侧槽壁压迫与其配合的钩端使所在的第一弹性臂摆动变形,第一弹性臂带动第二弹性臂动变形使其钩端紧靠回复力紧靠第二控制滑槽回路的这一侧内侧槽壁;
在从另一侧前方折回向后至按钮缩回停止控制位的这段路程中,首先由所述第二弹性臂的钩端依靠回复力紧靠在第二控制滑槽回路的面向斜前方的内侧槽壁,使第二弹性臂逐渐摆回至第二控制滑槽回路的按钮缩回停止控制位,第一弹性臂在第二弹性臂的钩端与第二控制滑槽回路配合的引导下,其钩端紧靠第一控制回路的面向斜前方的内侧槽壁,第一弹性臂依靠回复力逐渐摆回至第一控制滑槽回路的按钮缩回停止控制位;
所述第一控制滑槽回路和第二控制滑槽回路中还设有按钮弹出停止控制位或者所述外壳设有按钮弹出限位结构。
由于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连接器能安装在便携式电子产品终端上,通过按压按钮,使按钮工作在弹出状态和缩回状态并在这两个运动状态间切换,当处于弹出状态时,所述连接器能够使所述便携式电子产品终端能和类似绳子等连接件连接,处于缩回状态时,所述按钮能缩进便携式电子产品终端而与其融为一体,从而既为便携式电子产品终端提供了一种基于连接件的携带方式,又不影响便携式电子产品终端的外观,且连接器被所述主体所保护。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器的结构既简单又能保证运动和停止的稳定和可靠以及具有良好的操作手感,同时又使连接器能够做得非常小非常适合运用于诸如手机等薄形的便携电子设备终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运用于手机时,按钮缩回、按钮被再度按下和按钮头部被弹出的过程演示图。
图2为隐去外壳后,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3为图2的右视图。
图4为图2的左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装配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在不同工作状态时的示意图,演示了从按钮缩回到按钮被再度按下和按钮头部被弹出的过程。
图8为的本实用新型运动控制机构从缩回停止至弹出再至缩回停止的控制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连接器200包括外壳1,所述外壳的前部开口10,所述外壳中设有按钮2,所述连接器还设有驱动按钮2的弹簧3,使所述按钮2始终受到向前的力,驱动所述按钮2按照从外壳的后部向前壳的前部方向运动,所述按钮的头部具有连接孔20;所述连接孔20为圆孔或腰形孔或其它各种异型孔。
所述连接器设有运动控制机构,所述运动控制机构用于使所述按钮能工作在弹出状态和缩回状态并在这两个运动状态间切换,所述运动控制机构包括设置在按钮正反两面的控制滑槽以及位置固定但钩端可摆动的弹性钢丝钩70,所述钩端和控制滑槽相配合,所述控制滑槽提供有按钮缩回停止控制位60。
为方便装配,所述外壳的底部被分离出独立的后盖4,所述后盖4和外壳1连接,比如采用本实施例的这种卡接方式连接。
所述按钮后部的一侧按照从外壳的后部向外壳的前部方向设置有弹簧孔5,所述弹簧3插入到所述弹簧孔5中,所述按钮后部另一侧的正反两面分别低于弹簧孔在按钮正反面上的高度并设置有所述控制滑槽。由于弹簧孔的直径一般比按钮的正常厚度要大,这样,当在按钮后部另一侧正反两面设置运动控制机构中的结构时,正好利用弹簧孔的凸出部分所占用的厚度方向上的空间作为运动控制机构中的弹性钢丝钩的变形空间,使得本实用新型能够充分利用空间,提高运动性能、缩小体积。
所述按钮正反两面的控制滑槽均为回路,均具有按钮缩回停止控制位60,所述弹性钢丝钩70被弯成U形,其两侧的第一弹性臂71和第二弹性臂72的端部均向内弯曲成所述钩端而分别与按钮正反两面的控制滑槽相配;控制滑槽回路以按钮缩回停止控制位60作为起始点,先向一侧前方然后再折回,在该侧绕过按钮缩回停止控制位60至其后方,然后再折返向前,在按钮缩回停止控制位60的另一侧绕过按钮缩回停止控制位60至其另一侧前方,然后再折回向后至按钮缩回停止控制位60。
控制滑槽回路可以是槽底一级级向下的台阶状控制滑槽回路,通过与弹性钢丝钩70的钩端配合,使所述按钮能工作在弹出状态和缩回状态并在这两个运动状态间切换。所述第一控制滑槽回路和第二控制滑槽回路中还可设有按钮弹出停止控制位或者所述外壳设有按钮弹出限位结构。
所述运动控制机构也可采用如下方式:
两个控制滑槽回路中的第一控制滑槽回路61(图8中的实线槽)和第二控制滑槽回路62(图8中的虚线槽)的关系及第一控制滑槽回路61和第二控制滑槽回路62与弹性钢丝钩70的配合关系为:
在自按钮缩回停止控制位向其一侧前方的那段中,首先由第一控制滑槽回路的面向斜后方的外侧槽壁611压迫与其配合的钩端使所在的第一弹性臂71(图8中的实线臂)摆动变形,第一弹性臂71带动第二弹性臂72(图8中的实线臂)变形使其钩端依靠回复力紧靠第二控制滑槽回路的面向斜前方的内侧槽壁621;
在从按钮缩回停止控制位一侧前方折回,在该侧绕过按钮缩回停止控制位至其后方的这段路程中,首先由所述第二弹性臂的钩端紧靠第二控制滑槽回路处在该侧的内侧槽壁622,使第二弹性臂逐渐摆回,第一弹性臂在第二弹性臂的钩端与第二控制滑槽回路配合的引导下,其钩端紧靠第一控制回路处在该侧的内侧槽壁612,第一弹性臂依靠回复力逐渐摆回;
在从按钮缩回停止控制位后方折返向前,在按钮缩回停止控制位的另一侧绕过按钮缩回停止控制位至其另一侧前方的那段路程中,首先由第一控制滑槽回路的这一侧内侧槽壁613压迫与其配合的钩端使所在的第一弹性臂摆动变形,第一弹性臂带动第二弹性臂动变形使其钩端紧靠回复力紧靠第二控制滑槽回路的这一侧内侧槽壁623;
在从另一侧前方折回向后至按钮缩回停止控制位的这段路程中,首先由所述第二弹性臂的钩端依靠回复力紧靠在第二控制滑槽回路的面向斜前方的内侧槽壁624,使第二弹性臂逐渐摆回至第二控制滑槽回路的按钮缩回停止控制位,第一弹性臂在第二弹性臂的钩端与第二控制滑槽回路配合的引导下,其钩端紧靠第一控制回路的面向斜前方的内侧槽壁,第一弹性臂依靠回复力逐渐摆回至第一控制滑槽回路的按钮缩回停止控制位;
所述第一控制滑槽回路和第二控制滑槽回路中还设有按钮弹出停止控制位或者所述外壳设有按钮弹出限位结构。
采用这种方式,弹性钢丝钩的钩端不用与控制滑槽的槽底摩擦,按钮操作的手感更好,且利于连接器的小型化、薄形化设计。
本实用新型可装在便携式电子产品终端上,该便携式电子产品终端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随身听、小灵通、电子辞典、笔记本电脑、电子书、掌上游戏机等可随身携带的电子产品。

Claims (6)

1.一种便携式电子产品终端的按压式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前部开口,所述外壳中设有按钮,所述连接器还设有驱动按钮的弹簧,使所述按钮始终受到向前的力,驱动所述按钮按照从外壳的后部向前壳的前部方向运动,所述按钮的头部具有连接孔;
所述连接器设有运动控制机构,所述运动控制机构用于使所述按钮能工作在弹出状态和缩回状态并在这两个运动状态间切换,所述运动控制机构包括设置在按钮正反两面的控制滑槽以及位置固定但钩端可摆动的弹性钢丝钩,所述钩端和控制滑槽相配合,所述控制滑槽提供有按钮缩回停止控制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电子产品终端的按压式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底部被分离出独立的后盖,所述后盖和外壳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电子产品终端的按压式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钮后部的一侧按照从外壳的后部向外壳的前部方向设置有弹簧孔,所述弹簧插入到所述弹簧孔中;所述按钮后部另一侧的正反两面分别低于弹簧孔在按钮正反面上的高度并设置所述控制滑槽。
4.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便携式电子产品终端的按压式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钮正反两面的控制滑槽均为回路,均具有按钮缩回停止控制位;所述弹性钢丝钩被弯成U形,其两侧的第一弹性臂和第二弹性臂的端部均向内弯曲成所述钩端而分别与按钮正反两面的控制滑槽相配;控制滑槽回路以按钮缩回停止控制位作为起始点,先向一侧前方然后再折回,在该侧绕过按钮缩回停止控制位至其后方,然后再折返向前,在按钮缩回停止控制位的另一侧绕过按钮缩回停止控制位至其另一侧前方,然后再折回向后至按钮缩回停止控制位。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便携式电子产品终端的按压式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两个控制滑槽回路中的第一控制滑槽回路和第二控制滑槽回路的关系及第一控制滑槽回路和第二控制滑槽回路与弹性钢丝钩的配合关系为:
在自按钮缩回停止控制位向其一侧前方的那段中,首先由第一控制滑槽回路的面向斜后方的外侧槽壁压迫与其配合的钩端使所在的第一弹性臂摆动变形,第一弹性臂带动第二弹性臂变形使其钩端依靠回复力紧靠第二控制滑槽回路的面向斜前方的内侧槽壁;
在从按钮缩回停止控制位一侧前方折回,在该侧绕过按钮缩回停止控制位至其后方的这段路程中,首先由所述第二弹性臂的钩端紧靠第二控制滑槽回路处在该侧的内侧槽壁,使第二弹性臂逐渐摆回,第一弹性臂在第二弹性臂的钩端与第二控制滑槽回路配合的引导下,其钩端紧靠第一控制回路处在该侧的内侧槽壁,第一弹性臂依靠回复力逐渐摆回;
在从按钮缩回停止控制位后方折返向前,在按钮缩回停止控制位的另一侧绕过按钮缩回停止控制位至其另一侧前方的那段路程中,首先由第一控制滑槽回路的这一侧内侧槽壁压迫与其配合的钩端使所在的第一弹性臂摆动变形,第一弹性臂带动第二弹性臂动变形使其钩端紧靠回复力紧靠第二控制滑槽回路的这一侧内侧槽壁;
在从另一侧前方折回向后至按钮缩回停止控制位的这段路程中,首先由所述第二弹性臂的钩端依靠回复力紧靠在第二控制滑槽回路的面向斜前方的内侧槽壁,使第二弹性臂逐渐摆回至第二控制滑槽回路的按钮缩回停止控制位,第一弹性臂在第二弹性臂的钩端与第二控制滑槽回路配合的引导下,其钩端紧靠第一控制回路的面向斜前方的内侧槽壁,第一弹性臂依靠回复力逐渐摆回至第一控制滑槽回路的按钮缩回停止控制位;
所述第一控制滑槽回路和第二控制滑槽回路中还设有按钮弹出停止控制位或者所述外壳设有按钮弹出限位结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电子产品终端的按压式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孔为圆孔或腰形孔。
CN 201320180979 2013-04-11 2013-04-11 一种便携式电子产品终端的按压式连接器 Expired - Lifetime CN2032725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20180979 CN203272594U (zh) 2013-04-11 2013-04-11 一种便携式电子产品终端的按压式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20180979 CN203272594U (zh) 2013-04-11 2013-04-11 一种便携式电子产品终端的按压式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272594U true CN203272594U (zh) 2013-11-06

Family

ID=495030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320180979 Expired - Lifetime CN203272594U (zh) 2013-04-11 2013-04-11 一种便携式电子产品终端的按压式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272594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76963A (zh) * 2016-02-29 2016-06-15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摄像头组件以及电子设备
CN110911892A (zh) * 2019-10-19 2020-03-24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洛阳电光设备研究所 一种支持插针式连接器电子盘按压弹出的机构
CN114486881A (zh) * 2021-12-27 2022-05-13 深圳市利拓光电有限公司 光子晶体激光器、聚光调节方法及气体检测装置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76963A (zh) * 2016-02-29 2016-06-15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摄像头组件以及电子设备
WO2017148148A1 (zh) * 2016-02-29 2017-09-08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摄像头组件以及电子设备
US10142524B2 (en) 2016-02-29 2018-11-27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Camera assembly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0911892A (zh) * 2019-10-19 2020-03-24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洛阳电光设备研究所 一种支持插针式连接器电子盘按压弹出的机构
CN114486881A (zh) * 2021-12-27 2022-05-13 深圳市利拓光电有限公司 光子晶体激光器、聚光调节方法及气体检测装置
CN114486881B (zh) * 2021-12-27 2024-05-17 深圳市利拓光电有限公司 光子晶体激光器、聚光调节方法及气体检测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578622U (zh) 一种窄边框分体摄像头智能手机
CN203272594U (zh) 一种便携式电子产品终端的按压式连接器
CN207978039U (zh) 一种带有弹出式摄像头的终端
WO2020182030A1 (zh) 壳体组件及具有该壳体组件的智能终端
CN105056526A (zh) 一种游戏手柄
CN204257938U (zh) 一种按键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09769054A (zh) 壳体组件及具有该壳体组件的智能终端
CN201820210U (zh) 笔记本电脑上带有可装可拆的触摸板和无线鼠标
CN201820203U (zh) 笔记本电脑上带有可装可拆的鼠标
CN203901246U (zh) 一种电池包的便捷装卸结构
KR20180010899A (ko) 스마트폰의 배터리와 블루투스 기술을 이용한 모듈형 무선 마우스
KR20210000686U (ko) 다기능 무선이어폰 케이스
CN203071996U (zh) 手机扬声器延伸装置
CN204733215U (zh) 一种手机卡收纳槽与音量键组合的手机
CN201229780Y (zh) 一种插头可伸缩的闪图u盘
CN208068204U (zh) 改进的便携式电动工具
CN206178719U (zh) 一种电容笔装置
CN102480660B (zh) 蓝牙耳机
CN209168164U (zh) 滑动式移动u盘
CN207652634U (zh) Tws耳机的胶囊式充电贮存盒
CN203277696U (zh) 弹性按入式锁定装置
CN103298293A (zh) 翻掀式电子产品的开启稳定装置
CN211089643U (zh) 一种蓝牙接收发射器
US20200276506A1 (en) Toy remote controller and toy with the same
CN202565606U (zh) 一种可弹出和缩回的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