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241809U - 一种空气管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空气管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241809U
CN203241809U CN2013202774737U CN201320277473U CN203241809U CN 203241809 U CN203241809 U CN 203241809U CN 2013202774737 U CN2013202774737 U CN 2013202774737U CN 201320277473 U CN201320277473 U CN 201320277473U CN 203241809 U CN203241809 U CN 2032418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central controller
control terminal
terminal device
parameter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27747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叶冶冶
石郁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 Cuiying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BAIDUCHUA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BAIDUCHUA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BAIDUCHUA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2027747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2418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2418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241809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02Total factory control, e.g. smart factories,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o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气管理系统,包括中央控制器、空气检测装置、空气改善装置和控制终端装置;空气检测装置检测空气的质量状况,获得空气的质量参数信息;质量参数信息传输给空气改善装置,空气改善装置根据该质量参数信息决定是否执行或停止改善空气质量的动作;质量参数信息传输给中央控制器,中央控制器记录该质量参数信息,并根据该质量参数信息决定是否启动或关闭空气改善装置;质量参数信息传输给控制终端装置,控制终端装置根据该质量参数信息询问使用者是否启动或关闭空气改善装置。本实用新型的空气管理系统和方法科提供智能的空气管理,具有良好调节局部空气环境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空气管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气环境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环境正日益受到破坏,而且形式越来越严峻。沙尘、粉尘、颗粒,车辆、船舶、飞机的尾气、工业企业生产排放、居民生活和取暖、垃圾焚烧等废气,二氧化氮、二氧化硫、一氧化碳、臭氧、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等等,每天,人类因有害空气的问题造成各种疾病,更有成千上万的人因此患肺癌肺结核等顽症。
空气质量的好坏反映了空气污染程度,它是依据空气中污染物浓度的高低来判断的。空气污染指数(AIR POLLUTION INDEX,简称API)是一种反映和评价空气质量的方法,就是将常规监测的几种空气污染物的浓度简化成为单一的概念性数值形式、并分级表征空气质量状况与空气污染的程度,其结果简明直观,使用方便,适用于表示城市的短期空气质量状况和变化趋势。空气污染指数,是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和各项污染物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影响来确定污染指数的分级及相应的污染物浓度限值。我国当前采用的空气污染指数(API)分为五级,API值小于等于50,说明空气质量为优,相当于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一级标准,符合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它需要特殊保护地区的空气质量要求。API值大于50且小于等于100,表明空气质量良好,相当于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API值大于100且小于等于200,表明空气质量为轻度污染,相当于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三级标准;长期接触,易感人群病状有轻度加剧,健康人群出现刺激症状。API值大于200,表明空气质量较差,超过国家空气质量三级标准,一定时间接触后,对人体危害较大。从飘尘(PM10)→微尘(PM2.5)→霾尘(PM1),全球很多地区的天气预报都增加了PM10、PM2.5、PM1的预报,另有近期北方城市的烟霾、雾霾天气的影响,可见人们对空气质量情况越来越关注。
洁净大气是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之一,一个人在五个星期内不吃饭或5天内不喝水,尚能维持生命,但超过5分钟不呼吸空气,便会死亡。室外空气,尤其是城市空气的污染,严重限制了人们的生活活动,人们不得不缩小室外活动的空间和时间,从而局限在室内相对污染较轻的空气环境中。
因而如何有效地营造一个更好的局部空气环境,越来越受人们的重视。现有技术中只是普通的空调功能,具有简单的局部的调节温度和湿度的效果。显然随着空气污染的方式增多,如粉尘、烟尘、有害气体、可通过空气传播的疾病、室内装修后散发的有害气体等,传统的空调系统已不能解决这些被污染的空气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从而设计一种空气管理系统。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空气管理系统,包括中央控制器、空气检测装置、空气改善装置和控制终端装置;所述中央控制器和控制终端装置分别与空气检测装置连接,所述中央控制器和控制终端装置还分别与空气改善装置连接;所述控制终端装置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直接与中央控制器连接;或者,所述中央控制器连接互联网,控制终端装置通过互联网间接连接中央控制器。
本实用新型的空气管理系统具有方便控制的特点。现有技术中,通常的空气调节设备仅为小型空调、中央空调、温室控制系统等,调节功能单一,连接关系单一,不能满足现在多样化的控制需求。本实用新型的改进点在于各设备的连接方式,通过该连接方式所带来的信号传输关系,相比传统空调系统具有更大的优势。
优选的,所述空气检测装置将检测结果发送给空气改善装置,空气改善装置根据检测结果执行或停止改善空气的动作。
优选的,所述空气检测装置具有多种,每种空气检测装置用于检测不同的空气质量参数;所述空气改善装置具有多种,对应空气检测装置设置。
优选的,对于空气改善装置接收到的控制指令,其优先级从高到底依次为:控制终端装置发出的控制指令、中央控制器发出的控制指令、空气改善装置自身发出的控制指令。
本改进方案简化了纷繁复杂的功能控制,采用了一种简单的控制指令优先级顺序,一是降低系统成本,二是符合一些特定环境下的使用要求,比如全天候有人监控的区域。
优选的,所述控制终端装置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与中央控制器连接;控制终端装置直接对空气改善装置发出控制指令,或通过中央控制器间接对空气改善装置发出控制指令。控制终端装置直接对空气改善装置发出控制指令,适用于近距离,比如在本空气管理系统控制的场所范围内。通过中央控制器间接对空气改善装置发出控制指令,适用于远距离,比如在控制场所范围外。
优选的,所述中央控制器连接互联网,控制终端装置通过互联网登陆中央控制器,并通过中央控制器查看信息以及发出控制指令。控制终端可以手机等移动设备,当人外出时,依然可以实时了解和控制该空气管理系统。
优选的,所述控制终端装置以验证用户名的方式登录中央控制器,一个控制终端装置可登录多个中央控制器;所述中央控制器可通过互联网登录另一中央控制器,以查看该被登录的中央控制器的信息,并控制该被登录的中央控制器发出控制指令。
本方案适合于楼宇集中管理的情况,比如酒店,以及多个楼宇的集合,每个单独的门户具有独立的空气管理系统,楼宇管理员可以通过一个控制终端设备同时监控管理所有的监控场所。再比如,还可适用于户主具有多套房产的情况。
优选的,包括云管理服务器,通过互联网与多个中央控制器连接,中央控制器通过该云管理服务器备份信息;云管理服务器用于对中央控制器进行集中管理,并根据不同时令调整空气改善装置的启动和关闭条件,便于使用者委托另一方代为管理。代管方可通过云服务器接受多方的委托管理,方便了大区域集中式管理,同时能利用具有空气质量领域专业知识水平的人员提供专业服务。
优选的,所述空气的质量参数信息包括PM2.5指数信息,中央控制器通过互联网获取官方气象机构的PM2.5检测设备的检测信息,即PM2.5检测设备过互联网与中央控制器或控制终端装置连接。
当然还可以再一个控制场所内单独设立一套PM2.5检测设备,也可在一个大范围内设立一套PM2.5检测设备供多个控制场所使用,还可利用商业性质的PM2.5检测设备。由于目前PM2.5检测设备比较昂贵,目前也仅是在国家、省等气象部门设有该设备,其他小型的应用不适合独立承担目前的PM2.5检测设备价格水平。
优选的,所述空气检测装置包括以下之一或多个:温度感应器、湿度感应器、含氧量感应器、烟感传感器、一氧化碳感应器、PM2.5检测设备;所述空气改善装置包括控制器,以及与控制器连接的以下之一或多个:空调机、通风机、烟尘过滤器、增湿器、热风机、紫外线杀菌设备;所述控制终端装置为手机、平板电脑或PC电脑。
优选的,本空气管理方法应用于家庭空气管理、商场空气管理、楼宇系统空气管理、地铁系统空气管理或大棚空间空气管理。
本实用新型的空气管理系统,空气检测装置具有多种,分别从多个方面测量空气的质量参数信息,然后发给对应的空气改善装置,以及中央控制器和控制终端装置,各装置可独立判断是否启动相应的空气改善装置来改善某个空气质量指标。根据不同时令的天气特点,以及个人的生活习惯等,人在不同阶段对空气状态有不同的要求。当空气状态处于一定阶段内时,比如温度过高(超过40度),此时以空气改善设备自身的控制指令优先级最高,立即执行降温措施;当空气状态处于另一阶段内时,比如湿度较为适宜的阶段,此时以控制终端装置发出的控制指令优先级最高,空气改善设备随时接受并执行其控制指令;中央控制平台可预先设定一些控制指令,以及执行控制指令的条件,符合调节时可执行相应操作。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打造智能化空气管理系统,为人们生活、提供舒适空气环境。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空气管理方法,包括中央控制器、空气检测装置、空气改善装置和控制终端装置;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空气检测装置检测空气的质量状况,获得空气的质量参数信息;
b、质量参数信息传输给空气改善装置,空气改善装置根据该质量参数信息决定是否执行或停止改善空气质量的动作;
c、质量参数信息传输给中央控制器,中央控制器记录该质量参数信息,并根据该质量参数信息决定是否启动或关闭空气改善装置;
d、质量参数信息传输给控制终端装置,控制终端装置根据该质量参数信息询问使用者是否启动或关闭空气改善装置;
所述空气改善装置接收到的来自控制终端装置、中央控制器和空气改善装置自身发出的控制指令,其优先级顺序依据不同阶段的空气质量状况进行调整。
优选的,所述控制终端装置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与中央控制器连接;控制终端装置直接对空气改善装置发出控制指令,或通过中央控制器间接对空气改善装置发出控制指令。
优选的,所述中央控制器连接互联网,控制终端装置通过互联网登陆中央控制器,并通过中央控制器查看信息以及发出控制指令。
优选的,所述控制终端装置以验证用户名的方式登录中央控制器,一个控制终端装置可登录多个中央控制器;所述中央控制器可通过互联网登录另一中央控制器,以查看该被登录的中央控制器的信息,并控制该被登录的中央控制器发出控制指令。
优选的,包括云管理服务器,通过互联网与多个中央控制器连接,中央控制器通过该云管理服务器备份信息;云管理服务器用于对中央控制器进行集中管理,并根据不同时令调整空气改善装置的启动和关闭条件,便于使用者委托另一方代为管理。
优选的,所述空气的质量参数信息包括PM2.5指数信息,中央控制器通过互联网获取官方气象机构的PM2.5检测设备的检测信息。
本实用新型的空气管理方法,利用了多种空气检测装置,从多个方面获取空气的质量参数信息,然后发给对应的空气改善装置,以及中央控制器和控制终端装置,各装置可独立判断是否启动相应的空气改善装置来改善某个空气质量指标。根据不同时令的天气特点,以及个人的生活习惯等,人在不同阶段对空气状态有不同的要求。当空气状态处于一定阶段内时,以空气改善设备自身的控制指令优先级最高;当空气状态处于另一阶段内时,以控制终端装置发出的控制指令优先级最高,空气改善设备随时接受并执行其控制指令;中央控制平台可预先设定一些控制指令,以及执行控制指令的条件,符合调节时可执行相应操作,还可连接互联网同步地区空气质量信息等。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打造智能化空气管理系统,为人们生活、提供舒适空气环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空气管理系统的连接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空气管理系统与云服务器的连接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控制终端装置与多个空气管理系统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一种空气管理系统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包括中央控制器2、空气检测装置、空气改善装置和控制终端装置3。所述空气检测装置分别与中央控制器、空气改善装置和控制终端装置连接,所述空气改善装置分别与中央控制器和控制终端装置连接,控制终端装置与中央控制器连接。
所述空气检测装置包括:温度感应器、湿度感应器、含氧量感应器、烟感传感器、一氧化碳感应器、PM2.5检测设备等;所述空气改善装置包括:空调机、通风机、烟尘过滤器、增湿器、热风机、紫外线杀菌设备等。
空调机等空气改善设备均为现有设备,为使其兼容本实用新型的连接控制系统,为每一个单独的空气改善装置增加一个控制器,用以接收空气质量信息和控制命令,以及根据接收到的数据来判断对该空气改善装置的控制动作。
所述控制终端装置3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与中央控制器2连接,无线方式如wifi装置5,在wifi的信号范围内,控制终端装置可通过该无线的方式与中央控制器2连接;控制终端装置2直接对空气改善装置发出控制指令,或通过中央控制器2间接对空气改善装置发出控制指令。
所述中央控制器2连接互联网4,控制终端装置3通过互联网4登陆中央控制器2,并通过中央控制器查看信息以及发出控制指令。
所述空气的质量参数信息包括PM2.5指数信息,中央控制器通过互联网获取官方气象机构的PM2.5检测设备的检测信息。当然还可以再一个控制场所内单独设立一套PM2.5检测设备,也可在一个大范围内设立一套PM2.5检测设备供多个控制场所使用,还可利用商业性质的PM2.5检测设备。由于目前PM2.5检测设备比较昂贵,目前也仅是在国家、省等气象部门设有该设备,其他小型的应用不适合独立承担目前的PM2.5检测设备价格水平。
如图2所示,包括云管理服务器1,通过互联网4与多个中央控制器2a、2b、2c连接,中央控制器2a、2b、2c通过该云管理服务器1备份信息;云管理服务器1用于对中央控制器2a、2b、2c进行集中管理,并根据不同时令调整空气改善装置的启动和关闭条件,便于使用者委托另一方代为管理。
代管方可通过云服务器接受多方的委托管理,方便了大区域集中式管理,同时能利用具有空气质量领域专业知识水平的人员提供专业服务。这这管理方式还方便了商业化的关联运营。
另外,所述中央控制器2a可通过互联网4登录另一中央控制器2b,以查看该被登录的中央控制器2b的信息,并控制该被登录的中央控制器2b发出控制指令。
如图3所示,所述控制终端装置3以验证用户名的方式登录中央控制器2a,控制终端装置3可登录多个中央控制器2a、2d、2e。本方案适合于楼宇集中管理的情况,比如酒店,以及多个楼宇的集合,每个单独的门户具有独立的空气管理系统,楼宇管理员可以通过一个控制终端设备同时监控管理所有的监控场所。再比如,还可适用于户主具有多套房产的情况。
控制终端装置可以为手机3、平板电脑7或PC电脑。所述中央控制器为手机或PC电脑。本空气管理方法应用于家庭空气管理、商场空气管理、楼宇系统空气管理、地铁系统空气管理或大棚空间空气管理。
此外,本空气管理系统还为配合室内空气的关联,还可设置报警系统,当某项空气参数远超标准时,应当发出报警信息,发送给室主、管理员、火警系统等。
为应对火情,本空气管理系统还与消费系统连接,当空气质量参数检测符合发生火情标准时,发出消防警报,并开启天花散水系统。
为在需要的时候,采用更柔和的空气改善动作,设置电动开关窗户系统,与本空气管理系统连接,可在合适时间自动或受控开启窗户系统。
实施例二
一种空气管理方法,包括中央控制器、空气检测装置、空气改善装置和控制终端装置;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空气检测装置检测空气的质量状况,获得空气的质量参数信息;
b、质量参数信息传输给空气改善装置,空气改善装置根据该质量参数信息决定是否执行或停止改善空气质量的动作;
c、质量参数信息传输给中央控制器,中央控制器记录该质量参数信息,并根据该质量参数信息决定是否启动或关闭空气改善装置;
d、质量参数信息传输给控制终端装置,控制终端装置根据该质量参数信息询问使用者是否启动或关闭空气改善装置。
对于空气改善装置接收到的控制指令,其优先级从高到底依次为:控制终端装置发出的控制指令、中央控制器发出的控制指令、空气改善装置自身发出的控制指令。
所述控制终端装置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与中央控制器连接;控制终端装置直接对空气改善装置发出控制指令,或通过中央控制器间接对空气改善装置发出控制指令。
所述中央控制器连接互联网,控制终端装置通过互联网登陆中央控制器,并通过中央控制器查看信息以及发出控制指令。
所述控制终端装置以验证用户名的方式登录中央控制器,一个控制终端装置可登录多个中央控制器;所述中央控制器可通过互联网登录另一中央控制器,以查看该被登录的中央控制器的信息,并控制该被登录的中央控制器发出控制指令。
包括云管理服务器,通过互联网与多个中央控制器连接,中央控制器通过该云管理服务器备份信息;云管理服务器用于对中央控制器进行集中管理,并根据不同时令调整空气改善装置的启动和关闭条件,便于使用者委托另一方代为管理。
所述空气的质量参数信息包括PM2.5指数信息,中央控制器通过互联网获取官方气象机构的PM2.5检测设备的检测信息。
本空气管理方法应用于家庭空气管理、商场空气管理、楼宇系统空气管理、地铁系统空气管理或大棚空间空气管理。
本实施例的空气管理方法,利用了多种空气检测装置,从多个方面获取空气的质量参数信息,然后发给对应的空气改善装置,以及中央控制器和控制终端装置,各装置可独立判断是否启动相应的空气改善装置来改善某个空气质量指标。
根据不同时令的天气特点,以及个人的生活习惯等,人在不同阶段对空气状态有不同的要求。当空气状态处于一定阶段内时,以空气改善设备自身的控制指令优先级最高;当空气状态处于另一阶段内时,以控制终端装置发出的控制指令优先级最高,空气改善设备随时接受并执行其控制指令;中央控制平台可预先设定一些控制指令,以及执行控制指令的条件,符合调节时可执行相应操作,还可连接互联网同步地区空气质量信息等。
本实施例致力于打造智能化空气管理系统,为人们生活、提供舒适空气环境。
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任何限制。

Claims (7)

1.一种空气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央控制器、空气检测装置、空气改善装置和控制终端装置;所述中央控制器和控制终端装置分别与空气检测装置连接,所述中央控制器和控制终端装置还分别与空气改善装置连接;
所述控制终端装置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直接与中央控制器连接;或者,所述中央控制器连接互联网,控制终端装置通过互联网间接连接中央控制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检测装置包括以下之一或多个:温度感应器、湿度感应器、含氧量感应器、烟感传感器、一氧化碳感应器、PM2.5检测设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改善装置包括控制器,以及与控制器连接的以下之一或多个:空调机、通风机、烟尘过滤器、增湿器、热风机、紫外线杀菌设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终端装置为手机、智能手表、平板电脑或PC电脑。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检测装置与空气改善装置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个控制终端装置与多个中央控制器连接;所述中央控制器可通过互联网与另一中央控制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PM2.5检测设备过互联网与中央控制器或控制终端装置连接。
CN2013202774737U 2013-05-20 2013-05-20 一种空气管理系统 Expired - Lifetime CN2032418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2774737U CN203241809U (zh) 2013-05-20 2013-05-20 一种空气管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2774737U CN203241809U (zh) 2013-05-20 2013-05-20 一种空气管理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241809U true CN203241809U (zh) 2013-10-16

Family

ID=493190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2774737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241809U (zh) 2013-05-20 2013-05-20 一种空气管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241809U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81808A (zh) * 2014-08-13 2014-12-03 上海电机学院 多功能集成预报钟
CN104324406A (zh) * 2014-05-30 2015-02-04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控制除菌除异味装置的方法及设备
CN104574775A (zh) * 2014-12-24 2015-04-29 安徽泓光网络工程有限公司 烟雾传感器报警系统
CN104656593A (zh) * 2013-11-25 2015-05-27 海尔集团公司 家电控制方法及穿戴式智能终端
CN105182938A (zh) * 2015-09-10 2015-12-23 深圳奥特迅电力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室内环境监测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5890103A (zh) * 2014-12-04 2016-08-24 李民 空气质量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6705388A (zh) * 2017-03-03 2017-05-24 广州飒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联动控制空气质量改善装置的空气质量检测装置及其方法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56593A (zh) * 2013-11-25 2015-05-27 海尔集团公司 家电控制方法及穿戴式智能终端
CN104656593B (zh) * 2013-11-25 2018-01-19 海尔集团公司 家电控制方法及穿戴式智能终端
CN104324406A (zh) * 2014-05-30 2015-02-04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控制除菌除异味装置的方法及设备
CN104324406B (zh) * 2014-05-30 2017-08-29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控制除菌除异味装置的方法及设备
CN104181808A (zh) * 2014-08-13 2014-12-03 上海电机学院 多功能集成预报钟
CN105890103A (zh) * 2014-12-04 2016-08-24 李民 空气质量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4574775A (zh) * 2014-12-24 2015-04-29 安徽泓光网络工程有限公司 烟雾传感器报警系统
CN105182938A (zh) * 2015-09-10 2015-12-23 深圳奥特迅电力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室内环境监测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6705388A (zh) * 2017-03-03 2017-05-24 广州飒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联动控制空气质量改善装置的空气质量检测装置及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24161B (zh) 一种空气管理系统及其管理方法
CN203241809U (zh) 一种空气管理系统
Fabi et al. Insights on smart home concept and occupants’ interaction with building controls
KR102174633B1 (ko) 공기질 측정 센서를 구비한 조명 시스템
Chen et al. Assessing the influence of indoor exposure to “outdoor ozone”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zone and short-term mortality in US communities
Tan et al. Working in underground spaces: Architectural parameters, perceptions and thermal comfort measurements
CN205334209U (zh) 一种基于服务器的智能室内环境管理系统
Song et al. Natural ventilation in London: Towards energy-efficient and healthy buildings
Patil et al. A consumer-based smart home with indoor air quality monitoring system
CN205375169U (zh) 一种室内环境智能控制系统
CN112213953A (zh) 建筑设备智能管控方法、平台、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Lepore et al. Indoors ventilation in times of confinement by SARS-CoV-2 epidemic: A comparative approach between Spain and Italy
Dixon et al. An investigation into the erroneous access and egress behaviours of building users and their impact upon building performance
JP6497619B2 (ja) 機器制御装置、機器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204739734U (zh) 室内空气智能监控系统
KR102315429B1 (ko) 소셜 네트워크를 이용한 공동 주거지 에너지 관리 장치 및 방법
Evans Ageing and climate change: A society-technology-design discourse
KR20210083592A (ko) 다중이용시설에 대한 실내 공기질 모니터링 시스템
CN105222279A (zh) 室内空气智能监控系统
CN206247564U (zh) 一种用于新风系统的控制装置及含其的空气调节系统
CN115526444A (zh) 一种基于5g网络的智慧园区管理系统
CN204993444U (zh) 一种基于家庭环境安全监测模块的物联网服务系统
CN109272697A (zh) 一种能实现远程控制管理的烟气感应器
CN109269001A (zh) 一种通风净化型智能车库系统
WO2024014275A1 (ja) 換気制御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1211

Address after: 518020 Guangdong city of Shenzhen province Luohu District Tai Ning Road No. 99 Tsui district 4 Building 408

Patentee after: Wu Cuiying

Address before: 510663 floor 4 floor, C3 building, No. 182, innovation building, No. 182, science Avenue, Science City, Guangdong

Patentee before: GUANGZHOU BAIDU SHIP COMMUNICATE TECHNOLOGY Co.,Ltd.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