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239306U - 数字化加药、管汇和收球集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数字化加药、管汇和收球集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239306U
CN203239306U CN 201320269773 CN201320269773U CN203239306U CN 203239306 U CN203239306 U CN 203239306U CN 201320269773 CN201320269773 CN 201320269773 CN 201320269773 U CN201320269773 U CN 201320269773U CN 203239306 U CN203239306 U CN 2032393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pipe
valve
transportation section
automatic
do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320269773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延生
鲁国华
赵斌
李存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Ao Benefit Of Petroleum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n Ao Benefit Of Petroleum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Ao Benefit Of Petroleum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n Ao Benefit Of Petroleum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320269773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2393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2393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239306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oading And Unloading Of Fuel Tanks Or Shi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数字化加药、管汇和收球集成装置,包括底盘支架以及安装在底盘支架上的自动加药装置和自动收球装置,底盘支架上布设有油管一和油管二;油管一包括输送段一和输送段二,输送段一还连接有油管三,油管三的一端与输送段一和输送段二的连接点相连接,油管三上且靠近输送段二下游管线连接端的部位安装有三通阀,油管三的另一端与三通阀相连接,所述油管三上靠近输送段一的部位安装有二通阀,自动收球装置连接在油管三上且位于二通阀和三通阀之间,自动加药装置与油管二相连接。该数字化加药、管汇和收球集成装置使用方便、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使用效果好,便于推广使用。

Description

数字化加药、管汇和收球集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油田采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数字化加药、管汇和收球集成装置。
背景技术
油田采油时,需要对集油管线内的清管球进行收集,并且需要向集油管线内加注用于加快油水分离速度的破乳剂,如何研发一种将清管球收集以及加药集中到一起的一体化设备,以方便使用,并减少占地面积,是相关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数字化加药、管汇和收球集成装置。该数字化加药、管汇和收球集成装置使用方便、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便于推广使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数字化加药、管汇和收球集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盘支架以及安装在底盘支架上的自动加药装置和自动收球装置,所述底盘支架上布设有分别用于汇集上游管线且与下游管线相连接的油管一和油管二;所述油管一包括用于与上游管线连接的输送段一以及用于连接输送段一和下游管线的输送段二,所述输送段一还连接有油管三,所述油管三的一端与输送段一和输送段二的连接点相连接,所述油管三上且靠近输送段二下游管线连接端的部位安装有三通阀,所述油管三的另一端与三通阀相连接,所述油管三上靠近输送段一的部位安装有二通阀,所述自动收球装置连接在油管三上且位于二通阀和三通阀之间,所述自动加药装置与油管二相连接。
上述的数字化加药、管汇和收球集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段一上设置有多个与上游管线相连接的截断阀一。
上述的数字化加药、管汇和收球集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管二上设置有与上游管线相连接的截断阀二,所述油管二上且位于截断阀二与自动加药装置之间设置有截断阀三。
上述的数字化加药、管汇和收球集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管二上且位于截断阀三和自动加药装置之间设置有加压阀。
上述的数字化加药、管汇和收球集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支架为撬装式框架。
上述的数字化加药、管汇和收球集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通阀为电动二通阀,所述三通阀为电动三通阀。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设计新颖合理,易于安装。
2、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油管一、油管二、自动收球装置和自动加药装置集成在一起,简化了操作工序,且克服了因自动收球装置和自动加药装置分散设置造成的体积过大的缺陷。
3、本实用新型的实现成本低,使用效果好,便于推广使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新颖合理,工作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使用效果好,便于推广使用。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加药收球自动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自动收球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自动加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底盘支架;      2—截断阀二;       3—油管二;
4—截断阀三;      5—加压阀;         6—自动加药装置;
6-1—箱体;        6-2—耳板一;       6-3—捆扎带;
6-4—加药桶;      6-5—螺杆;         6-6—螺纹套;
6-7—耳板二;      6-8—储药罐;       6-9—输入管;
6-10—三通接头;   6-11—输送分管一;  6-12—输送泵一;
6-13—输送分管三; 6-14—截断阀四;    6-15—压力变送器;
6-16—输出管;     6-17—输送泵二;    6-18—输送分管二;
6-19—输送分管四; 6-20—截断阀五;    6-21—液位浮动开关;
6-22—报警器;     6-23—泵驱动模块一;6-24—泵驱动模块二;
7—流量计;        8—三通阀;         9—油管三;
10—自动收球装置; 10-1—收球主管道;  10-2—密封压板;
10-3—挡板;       10-4—压力表;      10-5—连接管一;
10-6—连接管二;   10-7—法兰盘一;    10-8—电动球阀;
10-9—法兰盘二;   10-10—连接管三;   10-11—收球桶;
10-12—收球次管道;10-13—排气阀;     11—二通阀;
12—油管一;       12-1—输送段一;    12-2—输送段二;
13—截断阀一;     14—控制柜;        15—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一种数字化加药、管汇和收球集成装置,包括底盘支架1以及安装在底盘支架1上的自动加药装置6和自动收球装置10,所述底盘支架1上布设有分别用于汇集上游管线且与下游管线相连接的油管一12和油管二3;所述油管一12包括用于与上游管线连接的输送段一12-1以及用于连接输送段一12-1和下游管线的输送段二12-2,所述输送段一12-1还连接有油管三9,所述油管三9的一端与输送段一12-1和输送段二12-2的连接点相连接,所述油管三9上且靠近输送段二12-2下游管线连接端的部位安装有三通阀8,所述油管三9的另一端与三通阀8相连接,所述油管三9上靠近输送段一12-1的部位安装有二通阀11,所述自动收球装置10连接在油管三9上且位于二通阀11和三通阀8之间,所述自动加药装置6与油管二3相连接。
本实施例中,通过将油管一12、油管二3、自动收球装置10和自动加药装置6集成在一起,简化了操作工序,且克服了因自动收球装置10和自动加药装置6分散设置造成的体积过大的缺陷。
使用时,当需要启动自动收球装置10对油管一12内的清管球进行收集时,此时,通过调整三通阀8使输送段二12-2切断与油管三9的连接,并使油管三9接通,此时,油液从输送段一12-1经二通阀11进入油管三9内,并经自动收球装置10对油管一12内的清管球进行收集,自动收球装置10停止工作后,调整三通阀8,使油液从输送段一12-1经输送段二12-2和三通阀8并经油管三9的外端输送至下游管线。
如图1所示,所述输送段一12-1上设置有多个与上游管线相连接的截断阀一13。所述油管二3上设置有与上游管线相连接的截断阀二2,所述油管二3上且位于截断阀二2与自动加药装置6之间设置有截断阀三4。
如图1所示,所述油管二3上且位于截断阀三4和自动加药装置6之间设置有加压阀5。当油管二3堵塞时,此时关闭截断阀二2和截断阀三4,通过加压阀5与外接加压设备相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底盘支架1为撬装式框架。所述二通阀11为电动二通阀,所述三通阀8为电动三通阀。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采用的自动收球装置10包括用于收集集油管线内清管球的收球主管道10-1和用于收集从收球主管道10-1内落下的清管球的收球次管道10-12,以及用于收集从收球次管道10-12内落下的清管球的收球桶10-11;所述收球次管道10-12位于收球主管道10-1的下方,所述收球主管道10-1和收球次管道10-12通过至少一个连接管一10-5相连通,所述收球桶10-11位于收球次管道10-12的下方,所述收球次管道10-12的一端通过阀门一与收球桶10-11相连通。所述收球次管道10-12上且与所述阀门一相连接的一端向下倾斜。所述收球主管道10-1的上侧壁开设有沿收球主管道10-1长度方向布设的条形观察槽,所述收球主管道10-1上可拆卸连接有用于封闭所述条形观察槽的密封压板10-2。所述收球主管道10-1上靠近出口端的内部设置有用于阻挡清管球流出的挡板10-3,本实施例中,所述阀门一为电动球阀10-8。所述收球次管道10-12的一端连接有竖直设置的连接管二10-6,所述连接管二10-6的下端通过法兰盘一10-7与电动球阀10-8的清管球进入端相连接,所述电动球阀10-8的清管球输出端通过法兰盘二10-9连接有连接管三10-10,所述连接管三10-10的下端伸入收球桶10-11内。所述收球次管道10-12上连接有排气阀10-13。所述收球主管道10-1上且靠近入口端的部位和靠近出口端的部位均安装有用于检测收球主管道10-1内部压力的压力表10-4。
如图3所示,该自动收球装置10使用时,油管一12内的清管球先进入收球主管道10-1内,然后再经连接管一10-5进入收球次管道10-12内,再经阀门一从收球次管道10-12进入到收球桶10-11内,完成对清管球的自动收集。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采用的自动加药装置6包括箱体6-1和安装在箱体6-1顶板上的加药桶6-4,以及安装在箱体6-1内的储药罐6-8、输送泵一6-12、输送泵二6-17和输出管6-16,所述储药罐6-8与加药桶6-4相连通,所述储药罐6-8的底部连接有输入管6-9,所述输入管6-9通过三通接头6-10连接有输送分管一6-11和输送分管二6-18,所述输送分管一6-11与输送泵一6-12的输入口相连接,所述输送泵一6-12的输出口连接有输送分管三6-13,所述输送分管二6-18与输送泵二6-17的输入口相连接,所述输送泵二6-17的输出口连接有输送分管四6-19,所述输送分管三6-13和输送分管四6-19均与输出管6-16相连接,所述输送分管三6-13上安装有截断阀四6-14,所述输送分管四19上安装有截断阀五6-20。所述加药桶6-4通过锁桶装置安装在箱体6-1的顶板上,所述锁桶装置包括捆扎带6-3,所述箱体6-1的顶板上且位于加药桶6-4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耳板一6-2和耳板二6-7,所述捆扎带6-3的一端固定在耳板一6-2上,所述捆扎带6-3的另一端绕过加药桶6-4的上侧壁并与耳板二6-7相连接。所述耳板二6-7上连接有螺杆6-5,所述捆扎带6-3上且与耳板二6-7相对应的一端连接有与螺杆6-5螺纹配合的螺纹套6-6。
如图4所示,使用时,所述自动加药装置6使用时,先给加药桶6-4加药,加药桶6-4内的药剂流入储药罐6-8内,然后分为两路,一路是:通过输入管6-9经输送分管一6-11与输送泵一6-12的输入口相连接,然后再从输送泵一6-12的输出口经输送分管三6-13与输出管6-16相连,从而将储药罐6-8内的药剂加入到油管二3内,实现药剂的加注;另一路是:通过输入管6-9经输送分管二6-18与输送泵二6-17的输入口相连接,然后再从输送泵二6-17的输出口经输送分管四6-19与输出管6-16相连,从而将储药罐6-8内的药剂加入油管二3内,实现药剂的加注;实际使用中,这两路是交替循环工作的,即当输送泵一6-12工作时,截断阀四6-14连通,此时输送泵二6-17停止工作,截断阀五6-20截断;反之,当输送泵二6-17工作时,截断阀五6-20连通,此时输送泵一6-12停止工作,截断阀四6-14截断。该油水分离药剂自动加注装置的使用效果好,通过输送泵一6-12和输送泵二6-17的交替工作,保证了药剂加注效率。
结合图1和图2,该加药收球自动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15,所述控制器15的输出端与二通阀11和三通阀8相接,所述控制器15输出端接有泵驱动模块一6-23和泵驱动模块二6-24,所述泵驱动模块一6-23与输送泵一6-12相接,所述泵驱动模块二6-24与输送泵二6-17相接,所述截断阀四6-14和截断阀五6-20与控制器15的输出端相接,所述截断阀四6-14和截断阀五6-20均为电磁阀。所述控制器15的输入端接有液位浮动开关6-21,所述控制器15的输出端接有报警器6-22,所述液位浮动开关6-21安装在储药罐6-8内。所述控制器15的输入端接有压力变送器6-15,所述压力变送器6-15安装在输出管6-16上。所述加药收球自动控制系统还包括用于测量油管二3内油的流量的流量计7,所述流量计7与控制器15的输入端相接。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做法是,所述流量计7为孔板流量计。当流量计7的流量减小时,控制自动加药装置6的加药量减小,当流量计7的流量增大时,控制自动加药装置6的加药量增大。所述底盘支架1上设置有控制柜14,所述控制器15安装在控制柜14内。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换,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6)

1.数字化加药、管汇和收球集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盘支架(1)以及安装在底盘支架(1)上的自动加药装置(6)和自动收球装置(10),所述底盘支架(1)上布设有分别用于汇集上游管线且与下游管线相连接的油管一(12)和油管二(3);所述油管一(12)包括用于与上游管线连接的输送段一(12-1)以及用于连接输送段一(12-1)和下游管线的输送段二(12-2),所述输送段一(12-1)还连接有油管三(9),所述油管三(9)的一端与输送段一(12-1)和输送段二(12-2)的连接点相连接,所述油管三(9)上且靠近输送段二(12-2)下游管线连接端的部位安装有三通阀(8),所述油管三(9)的另一端与三通阀(8)相连接,所述油管三(9)上靠近输送段一(12-1)的部位安装有二通阀(11),所述自动收球装置(10)连接在油管三(9)上且位于二通阀(11)和三通阀(8)之间,所述自动加药装置(6)与油管二(3)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字化加药、管汇和收球集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段一(12-1)上设置有多个与上游管线相连接的截断阀一(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字化加药、管汇和收球集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管二(3)上设置有与上游管线相连接的截断阀二(2),所述油管二(3)上且位于截断阀二(2)与自动加药装置(6)之间设置有截断阀三(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数字化加药、管汇和收球集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管二(3)上且位于截断阀三(4)和自动加药装置(6)之间设置有加压阀(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字化加药、管汇和收球集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支架(1)为撬装式框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字化加药、管汇和收球集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通阀(11)为电动二通阀,所述三通阀(8)为电动三通阀。
CN 201320269773 2013-05-17 2013-05-17 数字化加药、管汇和收球集成装置 Expired - Lifetime CN2032393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20269773 CN203239306U (zh) 2013-05-17 2013-05-17 数字化加药、管汇和收球集成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20269773 CN203239306U (zh) 2013-05-17 2013-05-17 数字化加药、管汇和收球集成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239306U true CN203239306U (zh) 2013-10-16

Family

ID=493166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320269773 Expired - Lifetime CN203239306U (zh) 2013-05-17 2013-05-17 数字化加药、管汇和收球集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239306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29053A (zh) * 2014-11-12 2015-02-04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集油收球加药一体化集成装置
CN114904859A (zh) * 2022-04-14 2022-08-16 深圳海油工程水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深水i型收发球工具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29053A (zh) * 2014-11-12 2015-02-04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集油收球加药一体化集成装置
CN104329053B (zh) * 2014-11-12 2018-08-10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集油收球加药一体化集成装置
CN114904859A (zh) * 2022-04-14 2022-08-16 深圳海油工程水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深水i型收发球工具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589746U (zh) 一种用于疲劳性能试验的盐雾环境装置
CN202419137U (zh) 一种整装化多通阀智能选井计量站
CN102500221A (zh) 脱硫石膏浆液密度和ph值测量装置
CN203239306U (zh) 数字化加药、管汇和收球集成装置
CN202767168U (zh) 多级远程加压泵站
CN104727784A (zh) 一种集油收球一体化集成装置及其工艺方法
CN203116939U (zh) 模拟煤层气集输管道流动特性的实验装置
CN203758705U (zh) 地下管道试压检测装置
CN104329053A (zh) 集油收球加药一体化集成装置
CN203196817U (zh) 一种浸胶装置
CN201809323U (zh) 管束式天然气分离装置
CN102411870B (zh) 一种移动式水泵串并联综合实验装置
CN201969387U (zh) 一种液体输送系统中气液分离的装置
CN203239305U (zh) 自动加药装置
CN203998114U (zh) 一种固液全分离的新型固体管道输送装置
CN106870946B (zh) 一种全橇装化的高压集气站集气系统
CN113719754B (zh) 一种火箭液氧加注系统及控制方法
CN204252955U (zh) 集油收球加药一体化集成装置
CN201600239U (zh) 减压阀流量特性测试系统
CN104295899A (zh) 一种8井式加热分离一体化集成装置
CN202544826U (zh) 移动式甲醇加注装置
CN202484609U (zh) 一种用于油井出油输送的集输计量增压装置
CN102596624A (zh) 用于向发动机供给燃料的装置
CN206726031U (zh) 一种化水处理涡轮流量计的测量控制系统
CN102913358B (zh) 一种燃气发动机共轨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1016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