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234553U - 一种内盖可拆洗的电压力锅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内盖可拆洗的电压力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234553U
CN203234553U CN 201320234134 CN201320234134U CN203234553U CN 203234553 U CN203234553 U CN 203234553U CN 201320234134 CN201320234134 CN 201320234134 CN 201320234134 U CN201320234134 U CN 201320234134U CN 203234553 U CN203234553 U CN 2032345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or
endoporus
inner cap
lock piece
bul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320234134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詹鹏
章君广
乐晓辉
郑峰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Appliances Rice Cooker Hangzhou Co Ltd
Panasonic Appliances Chin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anasonic Home Appliances R&D Center Hangz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asonic Home Appliances R&D Center Hangz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Panasonic Home Appliances R&D Center Hangzou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320234134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2345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2345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234553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内盖可拆洗的电压力锅,为厨房电器,拆装方便,稳固性好,使用寿命长,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锅体、内锅、外盖和内盖,所述内锅设在锅体中,所述外盖与锅体安装配合,所述外盖中设有向下伸出外盖并限位于外盖中的转动件,所述内盖安装在转动件的下端并通过可拆卸机构支承定位,所述可拆卸机构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可与转动件安装配合,所述第一连接件中设有锁止件,所述第二连接件可相对第一连接件的轴向移动来驱使锁止件伸出第一连接件并卡接在转动件上。用于烹饪食物并且便于内盖的拆装和清洗。

Description

一种内盖可拆洗的电压力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电器,特别是一种内盖可拆洗的电压力锅。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压力锅,外盖通过铰链部与锅体部连接起来,并能绕铰链轴做开、闭盖的转动,内锅放置在锅体内部,锅垫圈固定在内盖的外周,与内盖一起固定在外盖内侧,当外盖盖下时,内盖、锅垫圈、内锅之间形成一个密封空间,食材在这个空间中炊煮时只能接触到上述三个部件,因此,平时主要清洗上述三个部件就可以了。内锅是可以自由的从锅体内拿出来清洗的,为了实现内盖也能拆下来清洗,第一种常用的方式是在外盖内侧中心伸出一个螺栓,内盖中心的孔套在螺栓上,然后拧上螺母,将内盖固定在外盖上,要清洗内盖时,只要拧下螺母,拿下内盖就可以了;第二种常用的方式是在外盖内侧伸出一个柱体,柱体一端的侧面有凹槽,内盖中心的孔先套在柱体上,然后将卡扣件套在柱体上,再通过旋转卡扣件,使卡爪嵌入凹槽,将内盖固定在外盖上,要清洗内盖时,只要拧下卡扣件,拿下内盖就可以了;第三种方式就是在外盖的内侧设置一个柱体,内盖的中心部位固定一个橡胶圈,通过橡胶圈与柱体配合时的变形实现安装和拆卸,并通过橡胶圈与柱体的过盈配合实现内盖的定位。针对第一种方式,螺母的固定方式比较简单牢固,但是需要拧很多圈才行,而且最后拧紧时所需的扭矩力较大,手感不好。针对第二种方式,卡扣件只需要转动半圈或更少就能将内盖固定住,省时省力,但是稳固性不好,按动内盖使内盖摆动时,卡爪可能会从凹槽中脱出,使内盖掉下。针对第二种方式,橡胶圈容易老化失效,使用寿命短。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达到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内盖可拆洗的电压力锅,拆装方便,稳固性好,使用寿命长。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内盖可拆洗的电压力锅,包括锅体、内锅、外盖和内盖,所述内锅设在锅体中,所述外盖与锅体安装配合,所述外盖中设有向下伸出外盖并限位于外盖中的转动件,所述内盖安装在转动件的下端并通过可拆卸机构支承定位,所述可拆卸机构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可与转动件安装配合,所述第一连接件中设有锁止件,所述第二连接件可相对第一连接件的轴向移动来驱使锁止件伸出第一连接件并卡接在转动件上。
进一步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一连接件固定于内盖或者可与内盖分离并可支承内盖,所述第一连接件中设有轴向的第一内孔,所述第一连接件设有连通第一连接件的外侧壁与第一内孔壁的定位孔,所述锁止件嵌装在定位孔中并在定位孔的两端限位防止锁止件脱出。
进一步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一内孔可与转动件的下端配合,所述转动件的下端侧壁设有可与锁止件配合卡接的卡槽,所述第二连接件中设有轴向的第二内孔,所述第一连接件穿装在第二内孔中,所述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之间设有可使第二连接件相对第一连接件滑动使锁止件伸出定位孔的第一弹性件。
更进一步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外侧壁具有第一外凸出部,所述第二内孔的孔壁具有第一内凸出部,所述第一内凸出部位于第一外凸出部上方,所述第一内凸出部可与锁止件对应并推动锁止件伸出定位孔,所述第一弹性件定位于第一内凸出部与第一外凸出部之间。
进一步优选的方案,所述转动件的下端设有轴向的第三内孔,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上端可与第三内孔配合,所述第三内孔的孔壁上设有可与锁止件配合卡接的卡槽,所述第二连接件穿装在第一内孔中,所述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之间设有可使第二连接件相对第一连接件滑动使锁止件伸出定位孔的第二弹性件。
更进一步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一内孔中具有台阶面,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外侧壁具有第二外凸出部,所述第二弹性件定位于台阶面与第二外凸出部之间。
进一步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外侧壁与锁止件对应处具有凹槽,所述凹槽包括相连的挤出部和容纳部,所述容纳部的深度大于挤出部的深度。
更进一步优选的方案,所述容纳部位于挤出部的上方,所述第二弹性件为压缩弹簧;或者,所述容纳部位于挤出部的下方,所述第二弹性件为拉伸弹簧。
进一步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二连接件固定于内盖,所述第二连接件中设有轴向的第二内孔,所述第一连接件穿装于第二内孔中,所述第一连接件中设有轴向的第一内孔,所述第一连接件设有连通第一连接件的外侧壁与第一内孔壁的定位孔,所述锁止件嵌装在定位孔中并在定位孔的两端限位防止锁止件脱出,所述第一内孔可与转动件的下端配合,所述转动件的下端侧壁设有可与锁止件配合卡接的卡槽,所述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之间设有可使第一连接件相对第二连接件滑动使锁止件伸出定位孔的第三弹性件。
更进一步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外侧壁具有第一外凸出部,所述第二内孔的孔壁具有第一内凸出部,所述第一内凸出部位于第一外凸出部上方,所述第一内凸出部可与锁止件对应并推动锁止件伸出定位孔,所述第三弹性件定位于第一内凸出部与第一外凸出部之间。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通过驱动第一连接件或第二连接件上下移动,使锁止件与转动件配合卡接或分离,实现内盖与外盖的连接或分离,只需一步操作,简单有效,连接可靠,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放大图;
图3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可拆卸机构处于可拆卸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B处放大图;
图6为图4所示实施例中可拆卸机构处于可拆卸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C处放大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三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中D处放大图;
图10为图8所示实施例中可拆卸机构处于可拆卸状态时锁止件、凹槽及卡槽之间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第四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1所示实施例中可拆卸机构处于可拆卸状态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1和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一种内盖可拆洗的电压力锅,包括锅体1、内锅2、外盖3和内盖4,所述内锅2设在锅体1中,外盖3与锅体1安装配合,外盖3中设有向下伸出外盖3并限位于外盖3中的转动件31,具体限位结构可以如图2所示,在转动件的上端设置凸檐卡在外盖上。内盖安装在转动件的下端并通过可拆卸机构支承定位,在本实施例中,可拆卸机构包括第一连接件41和第二连接件42。第一连接件与内盖分离并可支承内盖定位在转动件上,即将内盖套装到转动件的下端之后再由第一连接件托住,第一连接件中设有轴向的第一内孔411,第一连接件设有连通第一连接件的外侧壁与第一内孔壁的定位孔412,定位孔中装有锁止件43,锁止件优选为钢球,钢球嵌装在定位孔中并在定位孔的两端限位防止钢球脱出,具体是在定位孔的两端设置直径略小于钢球直径的缩口,将钢球强行压入定位孔中,这样钢球可部分伸出定位孔。第一内孔可与转动件的下端配合,转动件的下端侧壁设有卡槽311,卡槽设为环形凹槽,钢球部分伸出定位孔后可与卡槽配合卡接,从而将第一连接件定位在转动件下端。第二连接件中设有轴向的第二内孔421,第一连接件穿装在第二内孔中,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之间设有可使第二连接件相对第一连接件滑动使钢球伸出定位孔的第一弹性件51。第一连接件的外侧壁具有第一外凸出部413,第二内孔的孔壁具有第一内凸出部422,第一内凸出部位于第一外凸出部上方,第一内凸出部可与钢球对应并推动钢球伸出定位孔,第一弹性件定位于第一内凸出部与第一外凸出部之间,第一弹性件优选使用压缩弹簧。如图2所示,在第一弹性件的作用下,第二连接件相对第一连接件保持向上移动趋势,使得第一内凸出部保证与钢球对应,这样钢球会一直卡在卡槽中,第一连接件就不会从转动件上掉落,内盖自然就定位在转动件上了。而要将内盖从转动件上摘下时,可采用如下操作,按住第一连接件,将第二连接件向下拉动,使第一内凸出部与钢球错位,如图3所示,这时钢球可沿定位孔从定位孔的外端伸出,这样从卡槽中脱离,自然就不再将第一连接件定位在转动件,接着将第一连接件取下即可,这样内盖没了第一连接件的支承,就可从转动件上摘下,也就是与外盖分离了。而将内盖安装到外盖上时,将内盖套装到转动件上,再将第一连接件也套装到转动件上,然后按住第一连接件,并将第二连接件向下拉动,使得第一内凸出部与钢球错位,这样钢球可在转动件的下端侧壁的作用下退回定位孔中,使得第一连接件可沿着转动件继续向上移动,最终钢球与卡槽对应,然后按住第一连接件,并放开第二连接件,在第一弹性件的作用下,第二连接件相对第一连接件向上移动,使得第一内凸出部与钢球对应,从而将钢球推出定位孔卡入卡槽中,这样第一连接件就被定位在转动件上,内盖也就被定位在外盖上。第一连接件与内盖分体设置,将可拆卸机构与内盖分开清洗,更加方便,也可以将第一连接件与内盖固定连接,拆装时会相对更加方便。
实施例二:
如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例,本实施例的结构与实施例一类似,区别在于,内盖与第一连接件固定连接,第二连接件穿装在第一内孔411中,转动件的下端设有轴向的第三内孔312,第一连接件的上端可与第三内孔配合,第三内孔的孔壁上设有可与钢球配合卡接的卡槽311,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之间设有可使第二连接件相对第一连接件滑动使钢球伸出定位孔的第二弹性件52,第二弹性件优选为压缩弹簧,第一内孔中具有台阶面4111,第二连接件的外侧壁具有第二外凸出部423,第二弹性件定位于台阶面与第二外凸出部之间。第二连接件的外侧壁与钢球对应处具有凹槽424,凹槽包括相连的挤出部4241和容纳部4242,容纳部位于挤出部的上方,容纳部的深度大于挤出部的深度。
由于第二弹性件的作用,第二连接件保持着相对第一连接件向下移动的趋势,这样挤出部会一直作用在钢球上,使得钢球从定位孔的外端伸出。要将内盖安装到外盖上时,按动第二连接件相对第一连接件向上移动,使容纳部与钢球对应,保持第二连接件与第一连接件的位置关系,然后将第一连接件的上端穿装到第三内孔中,由于钢球没有挤出部的限位,在第三内孔的孔壁作用下退回定位孔中,第一连接件得以继续上移,当第一连接件上移到位,钢球与卡槽对应,此时松开第二连接件,在压缩弹簧的作用下,第二连接件相对第一连接件向下移动,使得挤出部与钢球对应并作用在钢球上,这样钢球就会一直与卡槽卡接,如图5所示,最终内盖就被定位在外盖上了。而要将内盖摘下时,先将第二连接件向上按动,使容纳部与钢球对应,然后保持第二连接件与第一连接件的位置关系,将第一连接件和内盖向下拉动,由于没有挤出部的限制,钢球可以脱离卡槽,并在第三内孔的孔壁作用下退回定位孔,如图6和7所示,最后一直将内盖和第一连接件向下拉即可摘下内盖。
实施例三:
如图8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三种实施例,本实施例的结构与实施例二类似,区别在于,第二弹性件采用了拉伸弹簧,第二连接件在第二弹性件的作用下保持相对第一连接件向上移动的趋势,相应的将容纳部设于挤出部的下方。而具体操作时,将第二连接件向下拉动,使容纳部与钢球对应,然后保持住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的位置关系,将第一连接件穿装到第三内孔中,第一连接件上移到位后,钢球与卡槽对应,此时托住第一连接件并松开第二连接件,在拉伸弹簧的作用下,第二连接件相对第一连接件向上移动,使挤出部与钢球对应并作用在钢球上使钢球与卡槽卡接,如图9所示,最终实现内盖和第一连接件定位在转动件上。将内盖从外盖上摘下时,先托住第一连接件并将第二连接件向下拉,使容纳部与钢球对应,然后将第一连接件与内盖向下拉动即可将内盖摘下,由于没有挤出部的限制,钢球可以脱离卡槽,并在第三内孔的孔壁作用下退回定位孔,如图10所示。而为了实现操作,第二连接件的下端伸出第一内孔,或者在第二连接件的下端设置伸出第一内孔的拉环等部件。
在实施例二和实施例三中,也可以和实施例一类似,将内盖与第一连接件分体设置,用第一连接件托住内盖即可。
实施例四:
如图1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四种实施例,本实施例的结构与实施例一类似,第二连接件中设有轴向的第二内孔421,第一连接件41穿装于第二内孔中,第一连接件中设有轴向的第一内孔411,第一连接件设有连通第一连接件的外侧壁与第一内孔壁的定位孔412,钢球嵌装在定位孔中并在定位孔的两端限位防止钢球脱出,第一内孔可与转动件的下端配合,转动件的下端侧壁设有可与钢球配合卡接的卡槽311,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之间设有可使第一连接件相对第二连接件滑动使钢球伸出定位孔的第三弹性件53,第三弹性件和第一弹性件一样,优选采用压缩弹簧,第一连接件的外侧壁具有第一外凸出部413,第二内孔的孔壁具有第一内凸出部422,第一内凸出部位于第一外凸出部上方,第一内凸出部可与钢球对应并推动钢球伸出定位孔,第三弹性件定位于第一内凸出部与第一外凸出部之间,区别在于,第二连接件42与内盖固定连接。要将内盖安装到外盖上时,和实施例一的操作过程相似,先使第二连接件相对第一连接件向下移动,使得第一内凸出部与钢球错位,然后将第一连接件套在转动件的下端,钢球与卡槽对应,然后托住第一连接件并松开第二连接件,在第三弹性件的作用下,第二连接件和内盖会相对第一连接件向上移动,并使第一内凸出部与钢球对应,将钢球推出定位孔并一直卡在卡槽中,这样内盖和第二连接件就定位在转动件上,也就是安装到外盖上了。将内盖摘下时,托住第一连接件,将第二连接件和内盖相对第一连接件向下移动,然后将第一连接件向下拉,就能轻松与转动件分离,如图12所示,由于没有第一内凸出部的限制,钢球在转动件下端的侧壁作用下可从卡槽中脱出退回定位孔中,第一连接件自然能迅速从转动件上摘下。
上述所有实施例中,采用可拆卸机构来定位内盖,还考虑了密封及清洗的问题,例如在实施例一中,内盖与转动件相互接触的面上设置密封圈,而且第一连接件的下端封口,如实施例二和实施例三中,在第二外凸出部的侧壁与第一内孔的孔壁之间设置了密封圈,如实施例四中,在第一外凸出部的侧壁与第二内孔的孔壁之间设置了密封圈。这样汤汁就不会进入第一内孔、第二内孔、第三内孔及定位孔中,导致清洗变得麻烦。锁止件除了采用钢球外,也可以采用销轴,将销轴的头部做成球头也能达到钢球的效果。
除上述优选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有其他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改变和变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所定义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内盖可拆洗的电压力锅,包括锅体(1)、内锅(2)、外盖(3)和内盖(4),所述内锅设在锅体中,所述外盖与锅体安装配合,所述外盖中设有向下伸出外盖并限位于外盖中的转动件(31),所述内盖安装在转动件的下端并通过可拆卸机构支承定位,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拆卸机构包括第一连接件(41)和第二连接件(42),所述第一连接件可与转动件安装配合,所述第一连接件中设有锁止件(43),所述第二连接件可相对第一连接件的轴向移动来驱使锁止件伸出第一连接件并卡接在转动件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盖可拆洗的电压力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固定于内盖或者可与内盖分离并可支承内盖,所述第一连接件中设有轴向的第一内孔(411),所述第一连接件设有连通第一连接件的外侧壁与第一内孔壁的定位孔(412),所述锁止件嵌装在定位孔中并在定位孔的两端限位防止锁止件脱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盖可拆洗的电压力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孔可与转动件的下端配合,所述转动件的下端侧壁设有可与锁止件配合卡接的卡槽(311),所述第二连接件中设有轴向的第二内孔(421),所述第一连接件穿装在第二内孔中,所述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之间设有可使第二连接件相对第一连接件滑动使锁止件伸出定位孔的第一弹性件(5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盖可拆洗的电压力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外侧壁具有第一外凸出部(413),所述第二内孔的孔壁具有第一内凸出部(422),所述第一内凸出部位于第一外凸出部上方,所述第一内凸出部可与锁止件对应并推动锁止件伸出定位孔,所述第一弹性件定位于第一内凸出部与第一外凸出部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盖可拆洗的电压力锅,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件的下端设有轴向的第三内孔(312),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上端可与第三内孔配合,所述第三内孔的孔壁上设有可与锁止件配合卡接的卡槽(311),所述第二连接件穿装在第一内孔(411)中,所述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之间设有可使第二连接件相对第一连接件滑动使锁止件伸出定位孔的第二弹性件(5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内盖可拆洗的电压力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孔中具有台阶面(4111),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外侧壁具有第二外凸出部(423),所述第二弹性件定位于台阶面与第二外凸出部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内盖可拆洗的电压力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外侧壁与锁止件对应处具有凹槽(424),所述凹槽包括相连的挤出部(4241)和容纳部(4242),所述容纳部的深度大于挤出部的深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内盖可拆洗的电压力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部位于挤出部的上方,所述第二弹性件为压缩弹簧;或者,所述容纳部位于挤出部的下方,所述第二弹性件为拉伸弹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盖可拆洗的电压力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件(42)固定于内盖,所述第二连接件中设有轴向的第二内孔(421),所述第一连接件(41)穿装于第二内孔中,所述第一连接件中设有轴向的第一内孔(411),所述第一连接件设有连通第一连接件的外侧壁与第一内孔壁的定位孔(412),所述锁止件(43)嵌装在定位孔中并在定位孔的两端限位防止锁止件脱出,所述第一内孔可与转动件的下端配合,所述转动件的下端侧壁设有可与锁止件配合卡接的卡槽(311),所述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之间设有可使第一连接件相对第二连接件滑动使锁止件伸出定位孔的第三弹性件(53)。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内盖可拆洗的电压力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外侧壁具有第一外凸出部(413),所述第二内孔的孔壁具有第一内凸出部(422),所述第一内凸出部位于第一外凸出部上方,所述第一内凸出部可与锁止件对应并推动锁止件伸出定位孔,所述第三弹性件定位于第一内凸出部与第一外凸出部之间。
CN 201320234134 2013-04-28 2013-04-28 一种内盖可拆洗的电压力锅 Expired - Lifetime CN2032345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20234134 CN203234553U (zh) 2013-04-28 2013-04-28 一种内盖可拆洗的电压力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20234134 CN203234553U (zh) 2013-04-28 2013-04-28 一种内盖可拆洗的电压力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234553U true CN203234553U (zh) 2013-10-16

Family

ID=493118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320234134 Expired - Lifetime CN203234553U (zh) 2013-04-28 2013-04-28 一种内盖可拆洗的电压力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23455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05646A (zh) * 2015-10-19 2015-12-0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锅盖及锅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05646A (zh) * 2015-10-19 2015-12-0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锅盖及锅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234552U (zh) 内盖可拆洗的电压力锅
CN106526266A (zh) 一种嵌入式安装的电表箱装置
CN203234553U (zh) 一种内盖可拆洗的电压力锅
CN211193689U (zh) 一种高效安装式橡胶密封圈
CN104452897B (zh) 一种水龙头
CN103330532B (zh) 便盖与座便器快速拆装的预装组件
CN202505106U (zh) 一种易操作果蔬清洗机
CN204401736U (zh) 一种防止螺杆跑位的结构及采用该结构的按钮装置
CN203566590U (zh) 一种带有手动和自动功能的电动螺丝刀
CN203377717U (zh) 一种电刷握
CN203129272U (zh) 一种方便安装和清洗的排水器
CN219468506U (zh) 一种低温真空压力容器用旋转盖
CN211853511U (zh) 一种压力容器的密封结构
CN206159232U (zh) 一种灯饰螺母组件
CN204636029U (zh) 一种豆浆机
CN220581808U (zh) 一种截止阀
CN201578884U (zh) 一种油水分离器
CN203987556U (zh) 一种使用安全的泄压阀及电压力锅
CN204248816U (zh) 螺钉拆卸器
CN218775019U (zh) 一种自动装夹的喷涂治具
CN204541924U (zh) 一种马桶盖快拆铰链
CN220628511U (zh) 一种配电柜进出线密封结构
CN203302975U (zh) 马桶盖板的铰链固定结构
CN210783810U (zh) 泡茶容器
CN219077943U (zh) 一种封盖密封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430

Address after: 310018 No.2, Songqiao street, Hang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PANASONIC HOME APPLIANCES (CHINA) Co.,Ltd.

Patentee after: PANASONIC APPLIANCES RICE COOKER (HANGZHOU) Co.,Ltd.

Address before: 310018 3-A, No. 6 Songqiao Street, Hang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PANASONIC HOME APPLIANCES R&D CENTER (HANGZHOU) Co.,Ltd.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