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207098U - 一种全自动红茶发酵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全自动红茶发酵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3207098U CN203207098U CN2013201635417U CN201320163541U CN203207098U CN 203207098 U CN203207098 U CN 203207098U CN 2013201635417 U CN2013201635417 U CN 2013201635417U CN 201320163541 U CN201320163541 U CN 201320163541U CN 203207098 U CN203207098 U CN 20320709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 heater
- air outlet
- road
- control syste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a And Coffee (AREA)
Abstract
一种全自动红茶发酵装置,包括外筒(1)、内滚筒(9)、机架(21)、转动马达(8)、链轮、链条(7)、温湿度控制系统和PLC可编程控制系统(50),外筒(1)筒壁上设置有进风口(12)和出风口(13),内滚筒(9)筒壁上设有气孔(14),外筒(1)内壁上的气道(17)与进料端(10)和出风口(13)相连通,进风口(12)、出风口(13)和进料端(10)安装有温湿度检测传感器(37),温湿度控制系统包括风机(38)、降温功能组件(39)、加热器(40)、加湿器(41)、进气阀(42)和出气阀(43)。自动化控制,控温精确,茶叶发酵均匀一致。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红茶发酵装置,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全自动红茶发酵装置,属于茶叶加工机械领域。
背景技术
红茶制作中最重要的化学变化是茶多酚类在氧化酶的催化下, 被大气中的氧所氧化,这一过程就是红茶的发酵。因此,发酵是红茶生产环节中极为关键的环节,良好的发酵才能形成较多的茶黄素和茶红素,才能形成更多的滋味和香气物质;如果发酵工序工艺掌握不好,会极大的影响红茶的品质。湿度、温度和含氧量是保证红茶发酵质量的三要素,目前,主要靠建造发酵房维持发酵所需的外部环境,制作层架式皮带结构用于承载茶坯,通过内置于发酵房中的炭火、白炽灯、电热管加热等方式进行升温,降温方式主要是采用空调直接降温,用喷雾等方法增加湿度。采用大空间的发酵房发酵,发酵设备原始落后,成本高且耗能大;同时,因发酵房空间太大,升温降温慢且不均匀,导致相同时间内表层和里层茶坯发酵程度不同,极易影响发酵质量,影响茶叶品质,而且层架式皮带结构设备拆装和清洁不便;发酵过程中,为了保湿保温,房门还要关紧,技术人员要进房中观察发酵程度,观察、操作不便,耗时费工;总之,保证红茶发酵质量的三要素:湿度、温度和含氧量难以把握。
本申请人同日申请、名称为《一种滚筒式红茶发酵装置》的实用新型专利申请中,提出一种滚筒式红茶发酵装置,包括外筒和内滚筒,内滚筒前端设置有进料端,内滚筒后端设置有出料端,进料端和出料端上设置有轴承,轴承上设置有轴承座,轴承座分别固定在外筒的前筒盖和后筒盖上,外筒筒壁上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内滚筒筒壁上有气孔,外筒内壁上封闭的气道与进料端和出风口相连通,后筒盖上固定有转动马达,出料端外端设置有链轮,链轮通过链条与转动马达相连接。该实用新型专利申请结构简单,能够节约能源,实现茶叶发酵均匀一致,而且生产过程清洁化,易于清洁;同时,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还设置有倾角调整组件,能够保证进料均匀,出料完全。但是,该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存在以下缺陷:一、该实用新型专利申请不具备温度、湿度控制功能,需要借助另外的温度、湿度控制装置才能完成发酵过程,不能实现发酵过程的自动化控制,给使用者带来不便;二、该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在加温、降温时大多采用电热管、空调等方法改变风流温度,其温度变化较大,难于使茶坯温湿度均匀一致,不能精确控制茶坯温度;三、该实用新型专利申请由于不同使用单位外接的温度、湿度控制设备不同,带来的发酵条件很难一致,使得工艺参数不同,不宜于标准化生产。
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2618186U、授权公告日:2012年12月26日,名称为《一种滚筒式红茶自动发酵设备》的实用新型专利中,公开了一种滚筒式红茶自动发酵设备,包括设有温湿度检测仪的滚筒、主传动机构、温湿度控制系统和PLC可编程控制系统;主传动机构包括电机、驱动机构、两个主动托轮、两个被动托轮,滚筒横向安设于两个主动托轮和两个被动托轮之上,主动托轮和被动托轮分别设于滚筒两端,电机通过驱动机构驱动两个主动托轮同向转动;温湿度控制系统包括风机、加湿器和加热器,风机经管道分别连接至加湿器和加热器,加湿器和加热器的出口经管道接至滚筒内;温湿度检测仪、风机、加湿器、加热器和电机分别通过信号线接至PLC 可编程控制系统。整个发酵过程通过PLC 可编程控制系统实现自动控制,使发酵叶充分得得到均匀发酵,从而保证稳定可靠的发酵质量。但是,该实用新型专利存在以下缺陷:一、该实用新型专利没有降温装置,而红茶生产季节分为春夏秋,在不同季节,环境温度差异很大,有需要升温,也有需要降温的,该实用新型专利不能适应环境变化实现降温功能;二、该实用新型专利生产过程是开放式,不节能,且影响生产环境;三、该实用新型专利加热过程温度变化较大,难于使茶坯温湿度均匀一致,不能精确控制茶坯发酵过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红茶发酵设备存在的不能实现自动化控制,控温不够精确等问题,提供一种全自动红茶发酵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全自动红茶发酵装置,包括外筒、内滚筒、机架、转动马达、链轮和链条,所述内滚筒的前端设置有进料端,内滚筒的后端设置有出料端,所述的外筒筒壁上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内滚筒后端筒壁上均匀排列有气孔,外筒内壁上设置有封闭的气道,所述的进风口、出风口和进料端分别安装有温湿度检测传感器,还包括温湿度控制系统和PLC 可编程控制系统,所述的温湿度控制系统包括风机、降温功能组件、加热器、加湿器、进气阀和出气阀,所述风机、降温功能组件、加热器和加湿器设置在机架上,所述风机的出风端经管路与进风口相连接,风机的进风端经管路与加湿器的出风端相连接,加湿器的进风端经管路与加热器的出风端相连接,加热器的进风端经管路与降温功能组件的出风端相连接,降温功能组件的进风端经管路与出风口相连接,加热器与加湿器相连接的管路上设置有进气阀,降温功能组件与出风口相连接的管路上设置有出气阀,所述的温湿度检测传感器、风机、降温功能组件、加热器、加湿器和转动马达分别通过信号线接至PLC 可编程控制系统。
所述的机架上设置有触摸屏,所述的触摸屏通过信号线接至PLC 可编程控制系统。
所述的降温功能组件包括压缩机组件、制冷水槽、水泵和热交换器,所述热交换器的进风端经管路与出风口相连接,热交换器与出风口相连接的管路上设置有出气阀,热交换器的出风端经管路与加热器的进风端相连接,热交换器的进水口与水泵出水口相连接,热交换器的出水口经管路与制冷水槽相连通,所述水泵的进水口经管路与制冷水槽相连通,所述的制冷水槽内设置有温度检测传感器,制冷水槽与压缩机组件相连接,所述的温度检测传感器通过信号线接至PLC 可编程控制系统。
所述的加热器为导热油加热器,包括壳体,所述的壳体上设有加热器进风口和加热器出风口,壳体侧面设置有液位管,壳体底部设置有泻油塞,壳体顶端设置有空气滤油器,壳体内上端设置有上油箱,壳体内下端设置有下油箱,所述的上油箱内设置有温度检测传感器,上油箱和下油箱之间连通设置有铝合金管,下油箱内底部设置有电加热管,所述的空气滤油器与上油箱相连通,所述的泻油塞与下油箱相连通,所述的液位管两端分别与上油箱和下油箱相连通,所述加热器出风口经管路与加湿器的进风端相连接,加热器进风口经管路与降温功能组件的出风端相连接,所述的温度检测传感器通过信号线接至PLC 可编程控制系统。
所述的铝合金管外表面上设置有棘片。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自动化控制,便于组线生产。本实用新型通过温湿度检测传感器和温度检测传感器监控, PLC可编程控制系统能够实现红茶发酵过程自动化控制;触摸屏作为PLC可编程控制系统各参数设置的输入设备,可以实现发酵过程根据预置的程序自动运行。
2、控温精确,茶叶发酵均匀一致,提高茶叶品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的加热器为导热油加热器,采用导热油作介质加热,优选的降温功能组件采用水作介质进行降温,升温、降温过程温度变化波动小,可以使目标温度与设定温度误差在1℃以内;经过降温功能组件、加热器和加湿器的风流从进风口涌入外筒与内滚筒之间,经内滚筒后端筒壁上的气孔进入内滚筒,由内滚筒一端流向另一端,再从进料端进入气道从而从出风口排出,在此过程中,风流和内滚筒内部进行热能、湿度交换,能够精确控制发酵过程中茶坯温度;同时内滚筒在转动马达带动下作间歇式转动,可以使茶坯动态交换位置,保证了在相同时间内茶坯发酵程度的一致性,进一步确保了茶叶品质。
3、节约能源。本实用新型中风流经过降温功能组件、加热器和加湿器进入进风口,经气孔进入内滚筒,由内滚筒一端流向另一端,再从进料端进入气道而从出风口排出,构成封闭循环系统,节约了能源;同时,在降温工况下,PLC可编程控制系统根据降温功能组件中的温度检测传感器传来的温度信号进行判断,若实际水温高于设定水温,便启动压缩机组件,待水温达到设定温度,便关闭压缩机组件,相比直接采用空调降温方式,减少了压缩机启动频率,从而减小了能源消耗。
4、进料均匀,出料完全。本实用新型中设置有倾角调整组件,进料时伺服马达启动将外筒和内滚筒调整到一定的进料倾斜角度,使茶坯慢慢滑向内滚筒中,进料均匀;出料时,伺服马达启动将外筒和内滚筒调整到一定的出料倾斜角度,出料时茶坯易于落下,出料完全。
5、生产过程清洁化,易于清洁。本实用新型中茶坯发酵过程是在全封闭空间内进行,茶坯接触部分均采用了食品级不锈钢,干净卫生,杜绝了二次污染;同时茶坯在内滚筒内生产,滚筒结构易于清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轴测图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轴测图二。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轴测图三。
图4是滚筒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A-A剖视图。
图6是前筒盖结构示意图。
图7是出料端盖结构示意图。
图8是出料端盖轴测图。
图9是图7中B-B剖视图。
图10是导热油加热器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导热油加热器轴测图。
图12是导热油加热器右视图。
图13是铝合金管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图13中的局部剖视放大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中风流向图。
图中,外筒1,出水阀2,进料端盖3,进料端盖开闭组件4,出料端盖开闭组件5,出料端盖6,链条7,转动马达8,内滚筒9,进料端10,出料端11,进风口12,出风口13,气孔14,前筒盖15,后筒盖16,气道17,连通孔18,支撑轴承19,滚筒支撑轴20,机架21,伺服马达22,联轴器23,滚珠丝杠24,倾角连杆25,近接开关26,导叶板27,端盖连杆28,转动轴29,转臂30,轴套31,端盖轴承32,轴33,压盖34,底座35,支撑座36,温湿度检测传感器37,风机38,降温功能组件39,加热器40,加湿器41、进气阀42,出气阀43,触摸屏44,压缩机组件45,制冷水槽46,水泵47,热交换器48,温度检测传感器49,PLC 可编程控制系统50,壳体51,泻油塞52,空气滤油器53,上油箱54,下油箱55,铝合金管56,电加热管57,液位管58,加热器进风口59,加热器出风口60,棘片61。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参见图1-图9,一种全自动红茶发酵装置,包括外筒1、内滚筒9、机架21、转动马达8、链轮和链条7,所述内滚筒9的前端设置有进料端10,内滚筒9的后端设置有出料端11,所述的内滚筒9套置在外筒1内,外筒1前端设置有前筒盖15,外筒1后端设置有后筒盖16,所述的进料端10与前筒盖15平齐,所述的出料端11伸出后筒盖16外,进料端10和出料端11外圆周上设置有轴承,所述的轴承外圈上设置有轴承座,所述进料端10的轴承座固定在前筒盖15上,所述出料端11的轴承座固定在后筒盖16上,所述前筒盖15上与进料端10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进料端盖3,所述后筒盖16上与出料端11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出料端盖6;所述的进料端盖3连接有进料端盖开闭组件4,所述进料端盖开闭组件4设置在前筒盖15的上部,所述的出料端盖6连接有出料端盖开闭组件5,所述出料端盖开闭组件5设置在后筒盖16的上部。进料端盖开闭组件4和出料端盖开闭组件5可以采用马达、丝杆组件和连杆结构带动转臂30实现,也可以采用气缸和连杆结构带动转臂30实现;本实用新型采用马达、丝杆组件和连杆结构实现,连杆结构包括端盖连杆28和转动轴29,具体过程为马达带动丝杆组件中的螺母副移动,螺母副连接端盖连杆28的一端,端盖连杆28的另一端连接转动轴29,螺母副移动则带动转动轴29转动,转动轴29连接转臂30,从而由转臂30将端盖连杆28所施加的力矩施加给进料端盖3或出料端盖6,实现开启和关闭功能。所述的外筒1筒壁上设置有进风口12和出风口13,内滚筒9后端筒壁上均匀排列有气孔14,外筒1内壁上设置有封闭的气道17,所述气道17的进气端与进料端10相连通,气道17的出气端与出风口13相连通;本实施例中进料端盖3的内部设置成凹槽面,前筒盖15上设置有连通孔18,连通孔18与气道17的进气端相连通,连通孔18与进料端10通过进料端盖3内部的凹槽面相连通。后筒盖16上固定有转动马达8,所述的出料端11外圆周外端设置有链轮,所述的链轮通过链条7与转动马达8相连接,内滚筒9在转动马达8带动下作间歇式转动,可以使茶坯动态交换位置。同时,出料端盖6上通过螺栓固定有轴套31,轴套31内孔中安装有端盖轴承32,轴33的端部插接在端盖轴承32的内圈中,且轴33过盈插装在底座35和压盖34形成的空腔中,底座35通过螺栓固定在转臂30上,压盖34通过螺栓固定在底座35上;出料端盖6与出料端11端口之间设置有硅胶垫圈使两者紧密贴合,当内滚筒9转动时,出料端盖6绕轴33随之转动。所述的前端盖15底部设置有出水阀2,能够将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水分排掉,同时方便设备清洗时排水;内滚筒9的筒壁上均匀设置有三条至六条直条形的导叶板27,可以进一步促进茶叶均匀翻转。所述的进风口12和出风口13外圆周上设置有支撑轴承19,所述的支撑轴承19外圈安装在支撑座36上,所述的支撑座36安装在机架21上,支撑轴承19内圈插套有中空的滚筒支撑轴20,所述的进风口12处设置有倾角调整组件,所述的倾角调整组件设置在机架21上且与滚筒支撑轴20相连接。倾角调整组件,可以采用伺服马达、丝杆组件和齿轮齿条结构实现,也可以采用伺服马达、丝杆组件和连杆结构实现。本实施例中采用伺服马达、丝杆组件和连杆结构,具体包括伺服马达22、联轴器23、滚珠丝杠24和倾角连杆25,所述滚珠丝杠24设置在进风口12的下方,滚珠丝杠24的螺母副与倾角连杆25一端相连接,倾角连杆25 另一端与进风口12处的滚筒支撑轴20相连接,滚珠丝杠24的丝杆与联轴器23的一端相连接,所述联轴器23的另一端与伺服马达22的输出轴相连接,所述的伺服马达22固定在机架21上;优选的,滚珠丝杠24两端分别设置有近接开关26。工作时,伺服马达22带动丝杆转动,螺母副随之移动,因为螺母副与倾角连杆25一端相连接,倾角连杆25另一端与滚筒支撑轴20相连接,由此带动外筒1绕滚筒支撑轴20旋转,实现倾角调整。
参见图1-图3,所述的进风口12、出风口13和进料端10分别安装有温湿度检测传感器37,该全自动滚筒式红茶发酵装置还包括温湿度控制系统和PLC 可编程控制系统50,所述的温湿度控制系统包括风机38、降温功能组件39、加热器40、加湿器41、进气阀42和出气阀43,本实施例中加湿器41选用超声波加湿器;所述风机38、降温功能组件39、加热器40和加湿器41设置在机架21上,所述风机38的出风端经管路与进风口12相连接,风机38的进风端经管路与加湿器41的出风端相连接,加湿器41的进风端经管路与加热器40的出风端相连接,加热器40的进风端经管路与降温功能组件39的出风端相连接,降温功能组件39的进风端经管路与出风口13相连接,加热器40与加湿器41相连接的管路上设置有进气阀42,降温功能组件39与出风口13相连接的管路上设置有出气阀43,所述的温湿度检测传感器37、风机38、降温功能组件39、加热器40、加湿器41和转动马达8分别通过信号线接至PLC 可编程控制系统50。所述的机架21上设置有触摸屏44,所述触摸屏44通过信号线接至PLC 可编程控制系统50,触摸屏44用来显示各个执行元件的工作状态和内滚筒9内的温湿度,同时用来做PLC 可编程控制系统50参数设置的输入设备。
参见图1-图3、图14,优选的,降温功能组件39包括压缩机组件45、制冷水槽46、水泵47和热交换器48,所述热交换器48的进风端经管路与出风口13相连接,热交换器48与出风口13相连接的管路上设置有出气阀43,热交换器48的出风端经管路与加热器40的进风端相连接,热交换器48的进水口与水泵47出水口相连接,热交换器48的出水口经管路与制冷水槽46相连通,所述水泵47的进水口经管路与制冷水槽46相连通,所述的制冷水槽46内设置有温度检测传感器49,制冷水槽46与压缩机组件45相连接,所述的温度检测传感器49通过信号线接至PLC 可编程控制系统50。实际工作中,当本全自动滚筒式红茶发酵装置启动后,制冷水槽46内的温度检测传感器49将温度信号传递给PLC 可编程控制系统50,PLC 可编程控制系统50根据设定水温和实际水温相对比进行数据判断,若实际水温高于设定水温,便启动压缩机组件45,待实际水温达到设定水温温度,便关闭压缩机组件45,从而实现自动降温功能;其中的设定水温由触摸屏44进行设定和修改。本降温过程采用水做媒介,减少了压缩机组件45启动频率,节约能源;同时,水温与内滚筒9内茶坯相对温差小,不但使发酵环境温度变化小,温度稳定,同时减少传输过程能耗,起到节能效果。
参见图1-图3、图10-图13,优选的,所述的加热器40为导热油加热器,包括壳体51,所述的壳体51上设有加热器进风口59和加热器出风口60,所述加热器出风口60经管路与加湿器41的进风端相连接,加热器进风口59经管路与降温功能组件39的出风端相连接;壳体51侧面设置有液位管58,壳体51底部设置有泻油塞52,壳体51顶端设置有空气滤油器53,壳体51内上端设置有上油箱54,壳体51内下端设置有下油箱55,所述的上油箱54内设置有温度检测传感器49,上油箱54和下油箱55之间连通设置有铝合金管56,铝合金管56是圆形管,下油箱55内底部设置有电加热管57,所述的空气滤油器53与上油箱54相连通,所述的泻油塞52与下油箱55相连通,所述的液位管58两端分别与上油箱54和下油箱55相连通,所述的温度检测传感器49通过信号线接至PLC 可编程控制系统50;为了增加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提高热交换效率,在铝合金管56外表面上设置有棘片61,棘片61由铝合金或铜制作的,为了节约成本,棘片61一般采用铝合金制作。实际工作中,当本全自动滚筒式红茶发酵装置启动后,上油箱54内的温度检测传感器49将温度信号传递给PLC 可编程控制系统50,PLC 可编程控制系统50根据设定油温和实际油温相对比进行数据判断,若实际油温低于设定油温,便启动电加热管57;电加热管57启动后,温度高的导热油由下油箱55经铝合金管56上升到上油箱54,同时温度低的导热油由上油箱54经铝合金管56流入下油箱55形成内部对流循环;待实际油温达到设定油温温度,便关闭电加热管57,从而实现自动加温功能;其中的设定油温由触摸屏44进行设定和修改。风流经过本导热油加热器被加热,从而实现对茶坯加温;同时,本加温过称采用导热油做媒介,温升比较稳定,使发酵环境温度变化小,保证发酵均匀一致。
参见图1-图14,工作时,启动设备,通过触摸屏44设定内滚筒9进料倾斜角度、出料倾斜角度、发酵时间、出料时间、转动马达8转动时间及间歇时间、进气阀42开启时间及间歇时间、出气阀43开启时间及间歇时间。伺服马达22将外筒1和内滚筒9调整到设定的进料倾斜角度,倾斜角度为内滚筒9轴线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该进料倾斜角度一般为30o-75o;控制进料端盖开闭组件4打开进料端盖3,一定量的茶坯从进料端10进入内滚筒9,由于外筒1和内滚筒9保持设定的进料倾斜角度,可使茶坯慢慢滑向内滚筒9中;控制进料端盖开闭组件4使进料端盖3关闭,外筒1的前筒盖15封闭。进料完成后,伺服马达22将外筒1和内滚筒9调整到水平状态,PLC 可编程控制系统50启动内部计时器开始计时;启动转动马达8,带动内滚筒9转动n秒后停止,该n秒值通过触摸屏44具体设定和修改,一般为30-60秒;转动马达8的间歇时间一般为300-900秒;风机38启动,根据触摸屏44设定的温度、湿度,PLC 可编程控制系统50通过温湿度检测传感器37和温度检测传感器49采集来的数据进行对比判断,启动相应的加湿器41、降温功能组件39或者加热器40。发酵过程中转动马达8间歇式启动,进气阀42和出气阀43间歇式开启,进气阀42和出气阀43的开启时间一般为30-120秒、间歇时间一般为180-600秒;发酵过程中风流从外筒1筒壁上的进风口12涌入外筒1与内滚筒9之间,在风压作用下,风流经内滚筒9后端筒壁上的气孔14进入内滚筒9,由内滚筒9一端流向另一端,经进料端10进入连通孔18再进入气道17,最后从外筒1筒壁上的出风口13涌出,构成封闭循环系统,完成一次流通;在此过程中,风流和内滚筒9内部进行热能、湿度交换,从而能够精确的控制茶坯发酵过程的温湿度,同时补充氧气含量;内滚筒9在转动马达8带动下作间歇式转动,可以使茶坯动态交换位置,实现茶坯发酵程度一致,保证了茶叶品质;整个发酵时间一般为60-300分钟,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发酵完成后,风机38、加湿器41、降温功能组件39、加热器40转动马达8均停止工作,伺服马达22将外筒1和内滚筒9调整到出料倾斜角度,该出料倾斜角度一般为30-90o,由触摸屏44预先设定并可进行更改;出料端盖开闭组件5控制打开出料端盖6,茶坯从出料端11抛出,经过t秒出料完成,该t秒通过触摸屏44具体设定和修改,一般为30-90秒;出料端盖开闭组件5关闭出料端盖6,伺服马达22将外筒1和内滚筒9调整到水平状态,一个发酵周期完成,待机,准备进行下一工作周期。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上述结构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5)
1.一种全自动红茶发酵装置,包括外筒(1)、内滚筒(9)、机架(21)、转动马达(8)、链轮和链条(7),所述内滚筒(9)的前端设置有进料端(10),内滚筒(9)的后端设置有出料端(11),所述的外筒(1)筒壁上设置有进风口(12)和出风口(13),内滚筒(9)后端筒壁上均匀排列有气孔(14),外筒(1)内壁上设置有封闭的气道(17),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风口(12)、出风口(13)和进料端(10)分别安装有温湿度检测传感器(37),还包括温湿度控制系统和PLC 可编程控制系统(50),所述的温湿度控制系统包括风机(38)、降温功能组件(39)、加热器(40)、加湿器(41)、进气阀(42)和出气阀(43),所述风机(38)、降温功能组件(39)、加热器(40)和加湿器(41)设置在机架(21)上,所述风机(38)的出风端经管路与进风口(12)相连接,风机(38)的进风端经管路与加湿器(41)的出风端相连接,加湿器(41)的进风端经管路与加热器(40)的出风端相连接,加热器(40)的进风端经管路与降温功能组件(39)的出风端相连接,降温功能组件(39)的进风端经管路与出风口(13)相连接,加热器(40)与加湿器(41)相连接的管路上设置有进气阀(42),降温功能组件(39)与出风口(13)相连接的管路上设置有出气阀(43),所述的温湿度检测传感器(37)、风机(38)、降温功能组件(39)、加热器(40)、加湿器(41)和转动马达(8)分别通过信号线接至PLC 可编程控制系统(5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红茶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架(21)上设置有触摸屏(44),所述的触摸屏(44)通过信号线接至PLC 可编程控制系统(5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红茶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降温功能组件(39) 包括压缩机组件(45)、制冷水槽(46)、水泵(47)和热交换器(48),所述热交换器(48)的进风端经管路与出风口(13)相连接,热交换器(48)与出风口(13)相连接的管路上设置有出气阀(43),热交换器(48)的出风端经管路与加热器的(40)进风端相连接,热交换器(48)的进水口与水泵(47)出水口相连接,热交换器(48)的出水口经管路与制冷水槽(46)相连通,所述水泵(47)的进水口经管路与制冷水槽(46)相连通,所述的制冷水槽(46)内设置有温度检测传感器(49),制冷水槽(46)与压缩机组件(45)相连接,所述的温度检测传感器(49)通过信号线接至PLC 可编程控制系统(5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红茶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热器(40)为导热油加热器,包括壳体(51),所述的壳体(51)上设有加热器进风口(59)和加热器出风口(60),壳体(51)侧面设置有液位管(58),壳体(51)底部设置有泻油塞(52),壳体(51)顶端设置有空气滤油器(53),壳体(51)内上端设置有上油箱(54),壳体(51)内下端设置有下油箱(55),所述的上油箱(54)内设置有温度检测传感器(49),上油箱(54)和下油箱(55)之间连通设置有铝合金管(56),下油箱(55)内底部设置有电加热管(57),所述的空气滤油器(53)与上油箱(54)相连通,所述的泻油塞(52)与下油箱(55)相连通,所述的液位管(58)两端分别与上油箱(54)和下油箱(55)相连通,所述加热器出风口(60)经管路与加湿器(41)的进风端相连接,加热器进风口(59)经管路与降温功能组件(39)的出风端相连接,所述的温度检测传感器(49)通过信号线接至PLC 可编程控制系统(5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全自动红茶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铝合金管(56)外表面上设置有棘片(61)。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201635417U CN203207098U (zh) | 2013-04-03 | 2013-04-03 | 一种全自动红茶发酵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201635417U CN203207098U (zh) | 2013-04-03 | 2013-04-03 | 一种全自动红茶发酵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3207098U true CN203207098U (zh) | 2013-09-25 |
Family
ID=491966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20163541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207098U (zh) | 2013-04-03 | 2013-04-03 | 一种全自动红茶发酵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3207098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202359A (zh) * | 2013-04-03 | 2013-07-17 |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果树茶叶研究所 | 一种全自动红茶发酵装置 |
CN110788116A (zh) * | 2019-10-29 | 2020-02-14 | 重庆巴保莉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好氧微生物降解系统 |
-
2013
- 2013-04-03 CN CN2013201635417U patent/CN203207098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202359A (zh) * | 2013-04-03 | 2013-07-17 |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果树茶叶研究所 | 一种全自动红茶发酵装置 |
CN103202359B (zh) * | 2013-04-03 | 2014-08-06 |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果树茶叶研究所 | 一种全自动红茶发酵装置 |
CN110788116A (zh) * | 2019-10-29 | 2020-02-14 | 重庆巴保莉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好氧微生物降解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202359B (zh) | 一种全自动红茶发酵装置 | |
CN103202358B (zh) | 一种滚筒式红茶发酵装置 | |
CN206399113U (zh) | 一种智能热风循环烘箱 | |
CN207230864U (zh) | 一种新风净化浴室取暖器 | |
CN203207098U (zh) | 一种全自动红茶发酵装置 | |
CN114104476B (zh) | 一种防潮温控式储药柜 | |
CN108670855B (zh) | 一种包衣机自动控制方法及高效节能的包衣机 | |
CN206994291U (zh) | 一种智能化红茶发酵设备 | |
CN206260749U (zh) | 一种用于熏制腊肉加工的自动化腌制装置 | |
CN209744866U (zh) | 一种全自动茶砖发花烘房 | |
CN208727924U (zh) | 一种暖气片自动烤漆室 | |
CN205358155U (zh) | 自动炒货装置 | |
CN115638487A (zh) | 实验室恒温恒湿空气净化系统 | |
CN214891717U (zh) | 一种智能空气净化装置 | |
CN108073201A (zh) | 一种餐饮用加热装置 | |
CN213463705U (zh) | 一种红茶发酵房 | |
CN213369700U (zh) | 一种黄茶闷黄装置 | |
CN209173818U (zh) | 一种食用菌培养料防酸败搅拌机 | |
CN208863258U (zh) | 一种用于蕨类培育室的通风装置 | |
CN207803353U (zh) | 一种使用方便的茶叶翻炒装置 | |
CN107157222B (zh) | 一种水暖毯温度控制器 | |
CN208144340U (zh) | 一种自控温式炒茶设备 | |
CN206596613U (zh) | 一种茶叶程控发酵系统 | |
CN218157645U (zh) | 一种白酒中总酯定量检测装置 | |
CN221275726U (zh) | 用于甜酒曲发酵用的通风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925 Termination date: 20150403 |
|
EXPY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