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201059U - 铝龙骨变截面玻璃栏杆 - Google Patents
铝龙骨变截面玻璃栏杆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3201059U CN203201059U CN2013201202321U CN201320120232U CN203201059U CN 203201059 U CN203201059 U CN 203201059U CN 2013201202321 U CN2013201202321 U CN 2013201202321U CN 201320120232 U CN201320120232 U CN 201320120232U CN 203201059 U CN203201059 U CN 20320105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luminium alloys
- aluminium
- variable cross
- section
- glas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eps, Ramps, And Handrai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铝龙骨变截面玻璃栏杆,其包括玻璃、铝合金扶手、变截面铝合金立柱、铝合金连接座、顶部铝合金玻璃夹具、底部铝合金玻璃夹具、铝角码;变截面铝合金立柱为实心柱;其中,铝合金连接座固定在建筑物楼板上;变截面铝合金立柱的底端被铝焊在铝合金连接座上,同时利用螺钉穿过铝合金立柱的底端和铝合金连接座;变截面铝合金立柱的顶端用螺钉固定顶部铝合金玻璃夹具,铝合金扶手又通过螺钉固定于顶部铝合金玻璃夹具;变截面铝合金立柱的玻璃接合面底部用螺钉固定铝角码,铝角码上固定底部铝合金玻璃夹具;固定后,顶部铝合金玻璃夹具与底部铝合金玻璃夹具的安装口对应。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行业中玻璃栏杆技术领域,涉及铝龙骨变截面玻璃栏杆。
背景技术
在本实用新型之前的技术:玻璃栏杆为不锈钢龙骨,玻璃面板通过不锈钢驳接爪固定于不锈钢龙骨。但这种结构稳定性不够,容易损坏;不同牌号的不锈钢耐候性能差异较大,并有生锈现象,价格昂贵;而且固定螺钉、焊接位外漏,影响外观效果。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新型的玻璃栏杆。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铝龙骨变截面玻璃栏杆,其经济实用、稳定性强,外观效果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铝龙骨变截面玻璃栏杆,其包括玻璃、铝合金扶手、变截面铝合金立柱、铝合金连接座、顶部铝合金玻璃夹具、底部铝合金玻璃夹具、铝角码;所述变截面铝合金立柱为实心柱;
其中,所述铝合金连接座固定于建筑物楼板;所述变截面铝合金立柱的底端被铝焊在所述铝合金连接座上,同时利用螺钉穿过铝合金立柱的底端和所述铝合金连接座,以将所述变截面铝合金立柱固定于所述铝合金连接座;
所述变截面铝合金立柱的顶端用螺钉固定所述顶部铝合金玻璃夹具,所述铝合金扶手又通过螺钉固定于所述顶部铝合金玻璃夹具,从而将所述变截面铝合金立柱与所述铝合金扶手固定;
所述变截面铝合金立柱的玻璃接合面底部用螺钉固定所述铝角码,所述铝角码上固定所述底部铝合金玻璃夹具;
固定后所述顶部铝合金玻璃夹具与所述底部铝合金玻璃夹具的安装口对应,从而使得所述玻璃被安装在所述顶部铝合金玻璃夹具与所述底部铝合金玻璃夹具之间。
优选地,所述顶部铝合金玻璃夹具包括平板部、从所述平板部向下垂直伸出并彼此对称设置的两块侧板部以及从所述平板部往上伸出的连接部;
所述两块侧板部间用于夹持固定所述玻璃;螺钉穿过所述平板部与所述变截面铝合金立柱的顶端,从而将所述顶部铝合金玻璃夹具固定于所述变截面铝合金立柱;所述铝合金扶手的内腔设有与所述连接部适应的中部隔板,螺钉穿过所述连接部与所述中部隔板,从而将所述铝合金扶手固定于所述顶部铝合金玻璃夹具。
优选地,所述铝合金扶手对应安装后的所述顶部铝合金玻璃夹具的平板部位置设有开口,对应于所述开口设置有与所述开口配合的铝合金扣盖;所述顶部铝合金玻璃夹具的平板部和所述铝合金扣盖分别设有相同的并能与所述开口适配的扣合结构,从而使得所述铝合金扣盖能扣在所述开口上并盖住所述开口。
优选地,所述铝角码包括彼此垂直的第一铝板和第二铝板,所述第一铝板紧贴所述变截面铝合金立柱被固定,所述第二铝板自所述变截面铝合金立柱往外伸出;
所述底部铝合金玻璃夹具包括底板以及垂直地固定在所述底板上并对称设置的两块侧板,所述两块侧板的内侧面上靠近所述底板的位置向内各自伸出一块对应的限位板,两块所述限位板与所述底板之间界定出供所述第二铝板穿过的限位槽;所述第二铝板穿过所述限位槽上并通过螺钉将所述第二铝板与所述底部铝板合金玻璃夹具的底板固定。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铝合金连接座为铝合金底部连接座,
所述铝合金底部连接座固定在建筑物楼板顶面;所述变截面铝合金立柱的底端端部对接铝焊在所述铝合金底部连接座上,并利用螺钉同时穿过所述变截面铝合金立柱的底部和所述铝合金底部连接座。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铝合金连接座为铝合金侧部连接座,
所述铝合金侧部连接底座固定在建筑物楼板的侧面;所述变截面铝合金立柱的底端侧面对接铝焊在所述铝合金侧部连接底座上,并利用螺钉同时穿过所述变截面铝合金立柱的底部和所述铝合金底部连接座。
优选地,所述铝合金连接底座通过膨胀螺钉固定于建筑物楼板,所述铝合金连接底座对应于所述膨胀螺钉穿过处设置能与所述膨胀螺钉适配的长条孔,在所述长条孔上紧贴所述铝合金底部连接座设置边长大于所述长条孔的铝合金介子,所述膨胀螺钉穿过所述铝合金介子再穿过所述长条孔固定于楼板。
优选地,在所述铝合金连接底座上固定有顶面设置牙纹的咬合板,且所述牙纹的方向与所述长条孔的可调节方向垂直;对应地,在所述铝合金介子的底面设置有与所述咬合板的牙纹吻合的牙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铝龙骨变截面玻璃栏杆的立柱为变截面的,而且是实心的,只需在外表面喷涂即可获得较好的外观效果;此外,其采用隐藏式设计,夹具及龙骨间的连接螺钉基本都被隐藏起来,外观效果好。铝合金龙骨材料的使用,降低了费用,经济实用,不会因长时间而腐蚀;而且设置有顶部、底部(可以为底端部或者底侧部)的固定装置,稳定性更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铝龙骨变截面玻璃栏杆的立体示意图。
图1a为图1的C处局部放大图。
图2为图1所示结构的侧视图。
图2a为图2中顶部结构的局部放大图。
图2b为图2中底部夹具处结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图1所示结构的正视图。
图4为图1所示结构的俯视图。
图5为图1所示结构中铝合金底部连接底座的安装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铝龙骨变截面玻璃栏杆的立体示意图。
图7为图6所示结构的侧视图。
图8为图6所示结构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详细介绍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
图1—图5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如图1—图5所示,该实施例的铝龙骨变截面玻璃栏杆包括玻璃10、铝合金扶手20、变截面铝合金立柱30、铝合金底部连接座40、顶部铝合金玻璃夹具60、底部铝合金玻璃夹具70、铝角码80。其中,变截面铝合金立柱30为实心柱。
其中,如图1—图5所示,变截面铝合金立柱30的顶端用螺钉固定顶部铝合金玻璃夹具60,顶部铝合金玻璃夹具60又通过螺钉固定于铝合金扶手20,从而将变截面铝合金立柱30与铝合金扶手20固定。
具体结构如下。
顶部铝合金玻璃夹具60包括平板部61、从平板部61向下垂直伸出并彼此对称设置的两块侧板部62、63,以及从平板部61往上伸出的连接部64。在本实施例中,该连接部64与平板部61成一定的夹角。该两块侧板部62、63间的距离大于玻璃10的厚度,用于夹持固定玻璃10,玻璃粘接固定方法为现有技术,在此不累述。螺钉65、66穿过平板部61与变截面铝合金立柱30的顶端,从而将顶部铝合金玻璃夹具60固定于变截面铝合金立柱30上;如图3所示,立柱30左右固定的两扇玻璃10的顶部铝合金玻璃夹具的平板部连成一体,覆盖在立柱30的顶端上。
铝合金扶手20的内腔设有与连接部64适应的中部隔板21,螺钉22穿过顶部铝合金玻璃夹具60的连接部64与该中部隔板21,从而将扣接在顶部铝合金玻璃夹具60上的铝合金扶手20固定于顶部铝合金玻璃夹具60,而且固定螺丝隐藏在铝合金扶手20的内腔中,未显露在表面。
优选地,如图2a,铝合金扶手20对应安装后的顶部铝合金玻璃夹具60的平板部61位置设有开口23,对应于开口23设置有与开口23配合的铝合金扣盖24。顶部铝合金玻璃夹具60的平板部61和铝合金扣盖24分别设有相同并能与开口23适配的扣合结构,从而使得铝合金扣盖24能扣在开口23上并盖住开口23。
这样,铝合金扣盖24扣在铝合金扶手20的开口处,铝合金扶手20扣在顶部铝合金玻璃夹具60并用螺钉固定。顶部铝合金玻璃夹具60与铝合金扶手20及立柱30的连接部位的螺钉等构件被隐藏起来,相比现有技术视觉效果更好,而且稳定度高。
上述铝合金扶手20、铝合金扣盖24、顶部铝合金玻璃夹具60、铝合金立柱30的安装顺序为:先将顶部铝合金玻璃夹具60用螺丝65、66固定在铝合金立柱30顶端;然后将铝合金扶手20扣在顶部铝合金玻璃夹具60上,并用螺丝22将铝合金扶手20与顶部铝合金玻璃夹具60固定;然后在开口23处扣上铝合金扣盖24,铝合金扣盖24端部要与铝合金玻璃夹具60重叠处避位。
其中,如图1—图5所示,变截面铝合金立柱30的玻璃接合面底部固定铝角码80,铝角码80上再固定底部铝合金玻璃夹具70。
具体结构如下。
如图3,铝角码80包括彼此垂直的第一铝板81(图1a中显示)和第二铝板82(图2b中显示),第一铝板81紧贴变截面铝合金立柱30用螺钉固定,第二铝板82自变截面铝合金立柱30往外伸出。
底部铝合金玻璃夹具70包括底板71以及垂直地固定在底板71上并对称设置的两块侧板72、73,两块侧板72、73上靠近底板71的位置向内各自伸出一块对应的限位板74、75(其与底板71平行)。两块限位板74、75与底板71之间界定出供第二铝板82穿过的限位槽700。如图2b所示,第二铝板82穿过限位槽700并通过螺钉83将第二铝板82与底部铝合金玻璃夹具70的底板71固定。这样,底部铝合金玻璃夹具70便被固定在角码80上。这种结构下,限位板74、75承担主要受力,连接用的螺丝也被隐藏起来,视觉效果好。
上述两块侧板72、73之间的距离大于玻璃10的厚度,以将玻璃10安装其内,玻璃10在夹具70内的安装为现有技术,在此不累述。上述顶部铝合金玻璃夹具60与底部铝合金玻璃夹具70的安装口对应,从而玻璃10能被安装在两夹具60、70之间。
其中,如图1—图5所示,变截面铝合金立柱30的底端端部与铝合金底部连接座40的对接接合面400用铝焊焊接;同时,为加强连接的稳定性,利用4个不锈钢螺钉42(当然在本实用新型其他的实施例中也可以为其他合适数目)纵向穿过铝合金底部连接座40和铝合金立柱30底部,以使两者对接接合且能承受横向上的力。在铝焊焊接完毕后,需要进行将焊接处打磨平整,然后对整个结构喷涂油漆,以达到良好的视觉效果。上述铝合金底部连接座40与铝合金立柱30的连接及处理过程均在工厂进行,以保证外观和加快工地施工。
其中,如图2—图4所示,铝合金底部连接座40再固定在建筑楼板A上。变截面铝合金立柱30要保持垂直于铝合金底部连接底座40固定的楼板A。
优选地,如图5所示,铝合金底部连接底座40通过膨胀螺钉41固定在建筑楼板A上,对应于膨胀螺钉41穿过处设置与膨胀螺钉41适配的长条孔410,在长条孔410上设置边长大于长条孔410的铝合金介子411,膨胀螺钉41穿过铝合金介子411再穿过长条孔410固定于楼板A。
优选地,在铝合金底部连接底座40上用螺钉43固定的顶面带牙纹的咬合板44(其顶面设满牙纹,在图中仅适应性地显示了四个角上的牙纹),且牙纹的方向与长条孔410的可调节方向垂直,以咬合固定位置。对应地,在铝合金介子411的底面(与咬合板44的贴合面)设置有与咬合板44的牙纹吻合的牙纹。这样,铝合金底部连接底座40相对于建筑楼板A的固定位置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调整。
下面介绍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
图6—图8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实施例,该实施例与上述第一个实施例不同的是:这里使用的是铝合金侧部连接底座50,来代替第一个实施例的铝合金底部连接底座40。
其中,如图6、图7、图8所示,铝合金侧部连接底座50通过膨胀螺栓51固定在建筑墙体B上。变截面铝合金立柱30的底端侧部对接铝焊在铝合金侧部连接底座上,并使得变截面铝合金立柱30平行于墙体。同时,如图7、图8所示,利用4个不锈钢螺钉52(当然在本实用新型其他的实施例中也可以为其他合适数目)穿过铝合金侧部连接底座50并从侧部穿入到变截面铝合金立柱30,以使两者对接接合而且连接处能承受横向的力,连接更牢靠。
该第二个实施例的其他部分结构与第一个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再累述。
从上可见,玻璃栏杆的龙骨均为铝合金制成,降低了费用,而且防止长时间带来的腐蚀;变截面铝合金立柱采用实心柱,仅需要在端部喷涂即可达到较好的变截面视觉效果。而且这些龙骨以及玻璃的连接可靠稳定。立柱与扶手、夹具之间连接的螺丝基本都被隐藏,视觉效果好。
以上描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任何对于本实用新型的等同变换和替换,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铝龙骨变截面玻璃栏杆,其特征在于:包括玻璃、铝合金扶手、变截面铝合金立柱、铝合金连接座、顶部铝合金玻璃夹具、底部铝合金玻璃夹具、铝角码;所述变截面铝合金立柱为实心柱;
其中,所述铝合金连接座固定于建筑物楼板;所述变截面铝合金立柱的底端被铝焊在所述铝合金连接座上,同时利用螺钉穿过铝合金立柱的底端和所述铝合金连接座,以将所述变截面铝合金立柱固定于所述铝合金连接座;
所述变截面铝合金立柱的顶端用螺钉固定所述顶部铝合金玻璃夹具,所述铝合金扶手又通过螺钉固定于所述顶部铝合金玻璃夹具,从而将所述变截面铝合金立柱与所述铝合金扶手固定;
所述变截面铝合金立柱的玻璃接合面底部用螺钉固定所述铝角码,所述铝角码上固定所述底部铝合金玻璃夹具;
固定后所述顶部铝合金玻璃夹具与所述底部铝合金玻璃夹具的安装口对应,从而使得所述玻璃被安装在所述顶部铝合金玻璃夹具与所述底部铝合金玻璃夹具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龙骨变截面玻璃栏杆,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铝合金玻璃夹具包括平板部、从所述平板部向下垂直伸出并彼此对称设置的两块侧板部以及从所述平板部往上伸出的连接部;
所述两块侧板部间用于夹持固定所述玻璃;螺钉穿过所述平板部与所述变截面铝合金立柱的顶端,从而将所述顶部铝合金玻璃夹具固定于所述变截面铝合金立柱;所述铝合金扶手的内腔设有与所述连接部适应的中部隔板,螺钉穿过所述连接部与所述中部隔板,从而将所述铝合金扶手固定于所述顶部铝合金玻璃夹具。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铝龙骨变截面玻璃栏杆,其特征在于:所述铝合金扶手对应安装后的所述顶部铝合金玻璃夹具的平板部位置设有开口,对应于所述开口设置有与所述开口配合的铝合金扣盖;所述顶部铝合金玻璃夹具的平板部和所述铝合金扣盖分别设有相同的并能与所述开口适配的扣合结构,从而使得所述铝合金扣盖能扣在所述开口上并盖住所述开口。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龙骨变截面玻璃栏杆,其特征在于:所述铝角码包括彼此垂直的第一铝板和第二铝板,所述第一铝板紧贴所述变截面铝合金立柱被固定,所述第二铝板自所述变截面铝合金立柱往外伸出;
所述底部铝合金玻璃夹具包括底板以及垂直地固定在所述底板上并对称设置的两块侧板,所述两块侧板的内侧面上靠近所述底板的位置向内各自伸出一块对应的限位板,两块所述限位板与所述底板之间界定出供所述第二铝板穿过的限位槽;所述第二铝板穿过所述限位槽上并通过螺钉将所述第二铝板与所述底部铝板合金玻璃夹具的底板固定。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铝龙骨变截面玻璃栏杆,其特征在于:所述铝合金连接座为铝合金底部连接座,
所述铝合金底部连接座固定在建筑物楼板顶面;所述变截面铝合金立柱的底端端部对接铝焊在所述铝合金底部连接座上,并利用螺钉同时穿过所述变截面铝合金立柱的底部和所述铝合金底部连接座。
6.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铝龙骨变截面玻璃栏杆,其特征在于:所述铝合金连接座为铝合金侧部连接座,
所述铝合金侧部连接底座固定在建筑物楼板的侧面;所述变截面铝合金立柱的底端侧面对接铝焊在所述铝合金侧部连接底座上,并利用螺钉同时穿过所述变截面铝合金立柱的底部和所述铝合金底部连接座。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龙骨变截面玻璃栏杆,其特征在于:所述铝合金连接底座通过膨胀螺钉固定于建筑物楼板,所述铝合金连接底座对应于所述膨胀螺钉穿过处设置能与所述膨胀螺钉适配的长条孔,在所述长条孔上紧贴所述铝合金底部连接座设置边长大于所述长条孔的铝合金介子,所述膨胀螺钉穿过所述铝合金介子再穿过所述长条孔固定于楼板。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铝龙骨变截面玻璃栏杆,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铝合金连接底座上固定有顶面设置牙纹的咬合板,且所述牙纹的方向与所述长条孔的可调节方向垂直;对应地,在所述铝合金介子的底面设置有与所述咬合板的牙纹吻合的牙纹。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201202321U CN203201059U (zh) | 2013-03-18 | 2013-03-18 | 铝龙骨变截面玻璃栏杆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201202321U CN203201059U (zh) | 2013-03-18 | 2013-03-18 | 铝龙骨变截面玻璃栏杆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3201059U true CN203201059U (zh) | 2013-09-18 |
Family
ID=491451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201202321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201059U (zh) | 2013-03-18 | 2013-03-18 | 铝龙骨变截面玻璃栏杆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3201059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132662A (zh) * | 2013-03-18 | 2013-06-05 | 广州江河幕墙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 铝龙骨变截面玻璃栏杆 |
CN104947868A (zh) * | 2015-05-28 | 2015-09-30 | 苏州金螳螂建筑装饰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悬挑片装式栏杆立柱的底座及其安装方法 |
CN106639044A (zh) * | 2016-12-21 | 2017-05-10 | 无为县佳明铝塑材料有限公司 | 一种建筑用可拼接加强墙板结构 |
-
2013
- 2013-03-18 CN CN2013201202321U patent/CN203201059U/zh not_active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132662A (zh) * | 2013-03-18 | 2013-06-05 | 广州江河幕墙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 铝龙骨变截面玻璃栏杆 |
CN103132662B (zh) * | 2013-03-18 | 2015-04-15 | 江河创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铝龙骨变截面玻璃栏杆 |
CN104947868A (zh) * | 2015-05-28 | 2015-09-30 | 苏州金螳螂建筑装饰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悬挑片装式栏杆立柱的底座及其安装方法 |
CN106639044A (zh) * | 2016-12-21 | 2017-05-10 | 无为县佳明铝塑材料有限公司 | 一种建筑用可拼接加强墙板结构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711258B (zh) | 扣件插接式曲面金属屋面及其施工方法 | |
CN203201059U (zh) | 铝龙骨变截面玻璃栏杆 | |
CN205206106U (zh) | 开缝石材幕墙系统 | |
CN105525712B (zh) | 开缝石材幕墙系统 | |
CN207542694U (zh) | 一种钢结构型钢梁装配式组合吊架 | |
CN204139322U (zh) | 一种阳光房 | |
CN103132662B (zh) | 铝龙骨变截面玻璃栏杆 | |
CN113846805A (zh) | 一种金属屋面披水板的抗风揭加固结构和施工方法 | |
CN205743048U (zh) | 一种幕墙较大尺寸立柱安装校正定位装置 | |
CN107492848A (zh) | 一种铝镁合金升降安装的电缆桥架 | |
US9435131B2 (en) | Portable and reusable connection device having secure anchor point | |
CN205805002U (zh) | 一种用于施工现场的安全绳固定装置 | |
CN204662842U (zh) | 一种钢架用可调式连接结构 | |
CN202830737U (zh) | 桥梁挂檐板组件 | |
CN208748984U (zh) | 一种石材幕墙防雷屋面 | |
CN203080835U (zh) | 异形金属栏杆安装结构 | |
CN203201058U (zh) | 单元式玻璃栏杆 | |
CN206873773U (zh) | 一种圆形玻璃采光顶的安装固定结构 | |
JP7069481B1 (ja) | 既存h形支柱と補強h形支柱の連結用金具 | |
CN216239863U (zh) | 一种大跨距钢梁施工用钢梁安全绳支架 | |
CN209724414U (zh) | 一种盾构隧道人行走道板支架调节装置 | |
CN214941375U (zh) | 一种砌块墙体的隐框玻璃幕墙 | |
CN219753626U (zh) | 一种幕墙节点系统 | |
CN221255845U (zh) | 一种玻璃幕墙铝包钢结构 | |
CN214833851U (zh) | 一种铝板抗风柱构造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918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50415 |
|
RGAV | Abandon patent right to avoid re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