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192811U - 一种光伏组件的基座和支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光伏组件的基座和支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192811U
CN203192811U CN 201320178253 CN201320178253U CN203192811U CN 203192811 U CN203192811 U CN 203192811U CN 201320178253 CN201320178253 CN 201320178253 CN 201320178253 U CN201320178253 U CN 201320178253U CN 203192811 U CN203192811 U CN 2031928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hotovoltaic module
pedestal
inwall
support
shaped ste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320178253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国锋
李坤鹏
庄剑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lenergy Xiame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lenergy Xiame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lenergy Xiame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lenergy Xiame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320178253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1928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1928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192811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Piles And Underground Anch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光伏组件的基座和支架。其中一种光伏组件的基座,基座的上端具有能够与方形部件的外表面配合的第一内壁,下端具有能够与圆柱形部件的外表面配合的第二内壁,上端和下端的壁面上均具有安装孔。基座的上端的第一内壁能够与C型钢的外表面配合,下端的第二内壁能够与螺旋地桩的外表面配合,然后由螺栓通过安装孔分别固定下端与螺旋地桩、上端与C型钢。基座能够直接连接C型钢和螺旋地桩,与现有技术相比,不需要为螺旋地桩焊接法兰盘,减少了支架的安装工序,简化了安装过程,也不需要保证焊接质量,普通操作人员即可完成装配,简化了装配难度。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包括上述基座的光伏组件的支架。

Description

一种光伏组件的基座和支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光伏组件的基座和支架。
背景技术
光伏组件也叫太阳能电池板,是太阳能发电系统中的核心部分,其作用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或送往蓄电池中存储起来,或推动负载工作。
光伏组件通常固定在支架组件上,支架组件包括多个支架,多个支架平行排列安装横梁便组成了支架组件。支架的支撑梁通常呈一定的倾斜角度,由两个可以打入地面的螺旋地桩支撑,其中一个螺旋地桩直接支撑所述支撑梁的一端,另一个螺旋地桩上安装C型钢,由C型钢支撑所述支撑梁的另一端,为了使支架具有较好的稳定性,通常还会安装一个斜支撑,斜支撑的一端连接支撑梁的中部,另一端连接其中一个螺旋地桩或C型钢。
请参考图1和图2,图1为一种典型的光伏组件的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支架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如图1和图2所示,C型钢2'和支撑梁4'的横截面均呈开口方形,螺旋地桩1'的横截面呈圆形,螺旋地桩1'无法直接用紧固件与C型钢2'连接。安装支架时,通常在螺旋地桩1'的端部焊接法兰盘6',在法兰盘6'上安装角铁5',由角铁5'连接C型钢2',角铁5'还可以连接斜支撑3'。
安装支架过程中,需要先为螺旋地桩1'焊接法兰盘6',使得支架安装过程的工序较多,操作复杂;为了使支架具有较好的稳定性,还要保证焊接质量,对操作人员的技能有一定的要求。
因此,如何简化支架的安装过程,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光伏组件的基座,该基座能够简化光伏组件的支架的安装过程。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了一种包括上述基座的光伏组件的支架。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光伏组件的基座,所述基座的上端具有能够与方形部件的外表面配合的第一内壁,下端具有能够与圆柱形部件的外表面配合的第二内壁,所述上端和所述下端的壁面上均具有安装孔。
优选地,所述上端的所述第一内壁具有三个平面,其横截面为开口方形;所述下端的所述第二内壁具有圆弧面。
优选地,所述下端的所述第二内壁包括半圆弧面和两个平面,两个所述平面分别与所述半圆弧面的两端相切。
优选地,所述上端具有至少一对中心线共线的所述安装孔,分别位于两个相对的所述平面上;所述下端也具有至少一对中心线共线的所述安装孔,所述中心线与所述半圆弧面的直径共线。
优选地,各所述安装孔的中心线均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光伏组件的支架,包括C型钢和螺旋地桩,还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光伏组件的基座,所述基座的所述上端能够与所述C型钢固定连接,所述下端能够与所述螺旋地桩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伏组件的基座,基座的上端具有能够与方形部件的外表面配合的内壁,下端具有能够与圆柱形部件的外表面配合的内壁,上端和下端的壁面上均具有安装孔。
C型钢为方形部件,螺旋地桩为圆柱形部件,基座的上端的第一内壁能够与C型钢的外表面配合,下端的第二内壁能够与螺旋地桩的外表面配合,然后由螺栓通过安装孔分别固定下端与螺旋地桩、上端与C型钢。基座能够直接连接C型钢和螺旋地桩,与现有技术相比,不需要为螺旋地桩焊接法兰盘,减少了支架的安装工序,简化了安装过程,也不需要保证焊接质量,普通操作人员即可完成装配,简化了装配难度。
具体的,上端的第一内壁可以具有三个平面,其横截面为开口方形,也可以具有四个平面,其横截面为方形,上述结构的上端均可以与方形部件的外表面配合;下端的第二内壁具有圆弧面,第二内壁可以为圆弧面与平面的组合,也可以仅为圆弧面;仅为圆弧面时,其横截面的圆弧可以小于半圆,等于半圆或大于半圆,也可以为圆形;第二内壁还可以包括半圆弧面和两个平面,两个所述平面分别与所述半圆弧面的两端相切。
进一步的,上端具有至少一对中心线共线的安装孔,分别位于两个相对的平面上;当第二内壁仅为圆弧面时,且下端的某一直径的两端能够同时接触第二内壁时,下端可以具有一对中心线共线的安装孔,此中心线与此直径共线;当第二内壁包括半圆弧面和两个平面时,下端也可以具有一对中心线共线的安装孔,此中心线与此半圆弧面的直径共线。
具体的,各安装孔的中心线可以均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光伏组件的支架,包括C型钢、螺旋地桩和上述基座,基座的上端能够与C型钢固定连接,下端能够与螺旋地桩固定连接。安装该支架时,基座可以直接连接C型钢和螺旋地桩,简化了支架的安装过程。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典型的光伏组件的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支架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光伏组件的基座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的基座连接螺旋地桩与C型钢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光伏组件的支架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和图2中的附图标记如下:
螺旋地桩1';C型钢2';斜支撑3';支撑梁4';角铁5';法兰盘6';
图3至图5中的附图标记如下:
螺旋地桩1;C型钢2;斜支撑3;支撑梁4;基座7;上端71;下端72;安装孔73。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光伏组件的基座,该基座能够简化光伏组件的支架的安装过程。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核心是提供了一种包括上述基座的光伏组件的支架。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3和图4,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光伏组件的基座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所示的基座连接螺旋地桩与C型钢的示意图。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光伏组件的基座,基座7的上端71具有能够与方形部件的外表面配合的第一内壁,下端72具有能够与圆柱形部件的外表面配合的第二内壁,上端71和下端72的壁面上均具有安装孔73。
C型钢2为方形部件,螺旋地桩1为圆柱形部件,基座7的上端71的第一内壁能够与C型钢2的外表面配合,下端72的第二内壁能够与螺旋地桩1的外表面配合,然后由螺栓通过安装孔73分别固定下端72与螺旋地桩1、上端71与C型钢2。
基座7能够直接连接C型钢2和螺旋地桩1,与现有技术相比,不需要为螺旋地桩1焊接法兰盘,减少了支架的安装工序,简化了安装过程,也不需要保证焊接质量,普通操作人员即可完成装配,简化了装配难度。
上端71的第一内壁能够与方形部件的外表面配合,第一内壁可以只具有一个平面,与方形部件的任意表面配合;也可以具有两个平面,两个平面垂直或平行,与方形部件的两个表面配合;也可以具有三个平面,其横截面为开口方形,能够环抱方形部件的三个面;还可以具有四个平面,其横截面为方形,方形的尺寸能够使下端71包裹方形部件的外表面。
下端72的第二内壁能够与圆柱形部件的外表面配合,第二内壁可以具有圆弧面,第二内壁可以为圆弧面与平面的组合,也可以仅为圆弧面;仅为圆弧面时,其横截面的圆弧可以大于半圆、等于半圆或小于半圆;也可以为两段横截面均小于半圆的圆弧形内壁;为圆弧面与平面的组合时,可以包括一段圆弧面和两段平面,两段平面分别与圆弧面的两端相切,此圆弧可以为半圆;第二内壁还可以为圆形内壁,其横截面为圆形;上述圆弧或圆形的半径均能够使下端72包裹圆柱形部件的外表面。
具体的,如图3所示,基座7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为上端71的第一内壁具有三个平面,其横截面为开口方形;下端72的第二内壁具有圆弧面。
如图4所示,C型钢2的横截面也为开口方形,基座7的上端71能够包裹C型钢2的外侧,下端72的圆弧面也能够包裹螺旋地桩1的外侧,然后分别由螺栓连接。基座7与C型钢2或螺旋地桩1的配合面积越大,连接越稳定。
进一步的,下端72的第二内壁包括半圆弧面和两个平面,两个平面分别与半圆弧面的两端相切。
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当上端71的第一内壁具有两个相对的平面时,上端71可以具有至少一对中心线共线的安装孔73,分别位于两个相对的平面上;当第二内壁仅为圆弧面时,且下端72的某一直径的两端能够同时接触第二内壁时,下端72可以具有一对中心线共线的安装孔,此中心线与此直径共线;当第二内壁包括半圆弧面和两个平面时,下端72也可以具有一对中心线共线的安装孔,此中心线与半圆弧面的直径共线。安装此结构的基座时,螺栓可以穿过一对安装孔73,能够增加连接的稳定性。
具体的,在上端71和下端72可以设置多对平行的安装孔73,如图3所示,也可以使上端71和下端72的各安装孔73的中心线均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
请参考图5,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光伏组件的支架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光伏组件的支架,包括C型钢2、螺旋地桩1和基座7,基座7的下端72能够与螺旋地桩1固定连接,上端71能够与C型钢2固定连接。基座7能够直接连接C型钢2和螺旋地桩1,减少了支架的安装工序,简化了支架的安装过程和装配难度。
安装支架时,为了增加支架的稳定性,还可以安装斜支撑3,斜支撑3的一端连接支撑梁4的中部,另一端可以与基座7连接。
具体的,还可以通过基座7连接支撑梁4和螺旋地桩1。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光伏组件的基座和支架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光伏组件的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7)的上端(71)具有能够与方形部件的外表面配合的第一内壁,下端(72)具有能够与圆柱形部件的外表面配合的第二内壁,所述上端(71)和所述下端(72)的壁面上均具有安装孔(7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的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端(71)的所述第一内壁具有三个平面,其横截面为开口方形;所述下端(72)的所述第二内壁具有圆弧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组件的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端(72)的所述第二内壁包括半圆弧面和两个平面,两个所述平面分别与所述半圆弧面的两端相切。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伏组件的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端(71)具有至少一对中心线共线的所述安装孔(73),分别位于两个相对的所述平面上;所述下端(72)也具有至少一对中心线共线的所述安装孔(73),所述中心线与所述半圆弧面的直径共线。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伏组件的基座,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安装孔(73)的中心线均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
6.一种光伏组件的支架,包括C型钢(2)和螺旋地桩(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光伏组件的基座(7),所述基座(7)的所述上端(71)能够与所述C型钢(2)固定连接,所述下端(72)能够与所述螺旋地桩(1)固定连接。
CN 201320178253 2013-04-10 2013-04-10 一种光伏组件的基座和支架 Expired - Lifetime CN2031928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20178253 CN203192811U (zh) 2013-04-10 2013-04-10 一种光伏组件的基座和支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20178253 CN203192811U (zh) 2013-04-10 2013-04-10 一种光伏组件的基座和支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192811U true CN203192811U (zh) 2013-09-11

Family

ID=491096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320178253 Expired - Lifetime CN203192811U (zh) 2013-04-10 2013-04-10 一种光伏组件的基座和支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19281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64106A (zh) * 2015-01-13 2016-04-06 新和株式会社 桩连接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64106A (zh) * 2015-01-13 2016-04-06 新和株式会社 桩连接器
CN105464106B (zh) * 2015-01-13 2017-10-10 新和株式会社 桩连接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237913U (zh) 一种l型法兰塔筒吊具
CN203192811U (zh) 一种光伏组件的基座和支架
CN201975787U (zh) ±800kV换流站直流滤波器悬挂安装结构
CN204022259U (zh) 一种用于大直径机座的轻量化支撑起吊装置
CN202100392U (zh) 便携式垂直轴风光互补型供电装置
CN202817599U (zh) 跳线支撑架
CN205972376U (zh) 一种大型筒体直立设备
CN202944972U (zh) 风电大直径轴承托架
CN202089492U (zh) 一种砂浆回收设备的称重模块布置结构
CN202639881U (zh) 一种机舱座专用夹具
CN203301317U (zh) 一种mw级永磁直驱风力发电机套装定子支撑防护工装
CN210896942U (zh) 特高压平波电抗器摇篮结构
CN211736623U (zh) 一种可拆卸的上支座结构与电力抱杆
CN202784585U (zh) 一种设有透孔的端板
CN205248809U (zh) 可调式大底结构
CN204001817U (zh) 组合支撑架
CN204780483U (zh) 一种用于在管桁架上固定临时结构的工装
CN216671786U (zh) 一种变电站蓄电池模块充放电安装架
CN204825952U (zh) 一种塔机钢平台基础固定支腿
CN204225558U (zh) 格构式钢管柱与输电塔架
CN201860070U (zh) 长垂直段离相母线负重结构
CN202052508U (zh) 悬臂式搅拌机下支架
CN203821934U (zh) 一种应用于输电线路角钢杆塔侧面的风机支架
CN203180456U (zh) 一种拉力自协调式多导线挂板节点结构
CN201610075U (zh) 气瓶的连接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911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