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177330U - 空气调节器 - Google Patents

空气调节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177330U
CN203177330U CN 201220743005 CN201220743005U CN203177330U CN 203177330 U CN203177330 U CN 203177330U CN 201220743005 CN201220743005 CN 201220743005 CN 201220743005 U CN201220743005 U CN 201220743005U CN 203177330 U CN203177330 U CN 2031773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r
air regulator
anterior
rear portion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220743005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耿玉杰
张向阳
王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220743005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1773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1773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177330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 Filters, Heat-Exchange Apparatuses, And Housings Of Air-Conditioning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气调节器。空气调节器包括室内机,在室内机内,以包围贯流送风机的方式形成热交换器组件,热交换器组件为翅管式热交换器,包括迎风面朝向室内机前面的前部热交换器和迎风面朝向室内机背面的后部热交换器,固定使前部热交换器的上端部分翅片和后部热交换器上端部分翅片相互抵接的固定部件。因此,能够有效防止未经热交换的空气流入室内、保证热交换面积和效率。

Description

空气调节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气调节器。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在现有的例如日本实用新型公开公报2001-210388公开的一种空气调节器中,空气调节器的热交换器组件包括前部热交换器a和后部热交换器b,前部热交换器a和后部热交换器b的弯曲部23上设有防止气流短路的密封部件1,所述密封部件1包括密封板2,和设在所述密封板2的两端的安装爪3。所述安装爪3自由嵌合在所述热交换器组件的圆形导热管10上,通过旋转使上述密封板2转到和上述弯曲部23抵接(参见图1和图2)。 
但是,现有的密封部件1只是和前部热交换器固定,经过运输过程,或者作业不到位的情况下,密封部件1和后部热交换器容易密封不良。并且,由于密封部件遮挡,减小了热交换吸风面积,存在降低热交换效率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有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实用新型,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能有效防止未经热交换的空气流入室内、保证热交换面积和效率的空气调节器。 
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空气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调节器包括室内机,在所述室内机内,以包围贯流送风机的方式形成热交换器组件,所述热交换器组件为翅管式热交换器,包括迎风面朝向所述室内机前面的前部热交换器和所述迎风面朝向所述室内机背面的后部热交换器,固定使所述前部热交换器的上端部分翅片和后部热交换器上端部分翅片相互抵接的固定部件。 
根据上述的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空气调节器,利用该固定部件, 可以可靠地防止前部热交换器和后部热交换器之间产生间隙,能有效防止未经热交换的空气流入室内、保证热交换面积和效率。 
另外,在上述的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空气调节器中,优选所述固定部件包括:板状的主体部;第1卡爪,设置于所述主体部的一个端部,具有大致圆弧形的第1内表面,且以所述第1内表面紧贴于所述前部热交换器中前部最外层热交换器的导热管的外表面的方式卡止于所述前部热交换器的前部最外层热交换器的导热管上;第2卡爪,设置于所述主体部的一个端部,与所述第1卡爪相对设置,具有大致圆弧形的第2内表面,且以所述第2内表面紧贴于所述后部热交换器中后部最外层热交换器的导热管的外表面的方式卡止于所述后部热交换器的后部最外层热交换器的导热管上。 
这样,可以使所述固定部件可靠地固定在前部热交换器以及后部热交换器,能有效防止未经热交换的空气流入室内、保证热交换面积和效率。 
另外,在上述的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空气调节器中,优选所述固定部件还包括:施力部,设置于所述主体部的另一个端部,且以大致垂直于所述主体部的方式向所述主体部的厚度方向的一侧延伸。 
依靠该结构,可以可靠地将所述固定部件进行固定。 
另外,在上述的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空气调节器中,优选所述固定部件还包括:导向部,由设置于所述施力部的位于所述主体部的厚度方向的另一侧的端部的肋构成。 
依靠该结构,可以防止插入过滤网时所述固定部件和所述过滤网发生干涉。 
另外,在上述的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空气调节器中,优选所述固定部还包括以覆盖所述前部热交换器顶部与所述后部热交换器顶部之间的间隙的方式设置的覆盖部件,所述覆盖部件与所述板状的主体部一体成形。 
另外,在上述空气调节器中,优选所述前部热交换器的至少一部分是由具备1列导热管的热交换器层叠M层而成,所述后部热交换器是由具备1列导热管的热交换器层叠N层形成的,其中,M和N是自然数且N<M。 
根据上述的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空气调节器,由于前部热交换器的至少一部分是由具备1列导热管的热交换器层叠M层而成,后部热交换器是由具备1列导热管的热交换器层叠N层形成的,因此,相比于在一个热交换器中设置有两列导热管那样的结构的现有的空气调节器,可以有效地防止设置于独立的各层热交换器中的导热管之间的热量传导,从而可以有效地降低热损失,由此,可以提高空气调节器的制暖/制冷能力。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现有的空气调节器的热交换器组件的大致结构的立体图。 
图2(A)、(B)是表示现有的空气调节器的热交换器组件的密封部件安装方法的侧视示意图。 
图3是表示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空气调节器的室内机的大致结构的主视图。 
图4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空气调节器的大致结构的截面图。 
图5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空气调节器的热交换器组件的大致结构的侧视图。 
图6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空气调节器的热交换器组件的配置方式的截面示意图。 
图7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空气调节器的热交换器组件的配置方式的又一截面示意图。 
图8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空气调节器的热交换器组件的制造方法的截面示意图。 
图9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空气调节器的热交换器组件的制造方法的又一截面示意图。 
图10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空气调节器的热交换器组件的制造方法的又一截面示意图。 
图11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空气调节器的热交换器组件的制造方法的又一截面示意图。 
图12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空气调节器的热交换器组件的制造方法的又一截面示意图。 
图13是表示用于加工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空气调节器的热交换器组件的治具折弯台的大致结构的示意图。 
图14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空气调节器的热交换器组件的加工完成后的示意图。 
图15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空气调节器的热交换器组件的大致结构的截面图。 
图16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空气调节器的大致结构的截面图。 
图17是图16的H部放大图。 
图18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空气调节器的热交换器的大致结构的立体图。 
图19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空气调节器的热交换器的大致结构的截面图。 
图20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空气调节器的热交换器的固定部件的大致结构的立体图。 
图21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空气调节器的部分截面图。 
图22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空气调节器的热交换器组件的大致结构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说明。在此,在附图的说明中,对相同或者相当的要素标记相同的符号,省略重复的说明。 
(第1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空气调节器包括室内机100和室外机(没有图示)。室内机100通常被安装于例如室内的墙体上。 
图3是表示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空气调节器的室内机的大致结构的主视图。图4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空气调节器的大致结构的截面图。如图3和图4所示,室内机100包括室内机主体101、热交 换器组件20、贯流送风机30、以及接水槽40。贯流送风机30从位于室内机主体101的顶部的吸入口吸入空气,并使吸入的空气流过热交换器组件20以进行热交换,从而将通过热交换而加热或者冷却了的空气从送出口送出至室内。接水槽40用于接收在热交换器组件20的表面产生的冷凝水。 
另外,如图4所示,在室内机100内,以包围贯流送风机30的方式形成热交换器组件20,热交换器组件20为翅管式热交换器,包括迎风面朝向室内机前面的前部热交换器201和迎风面朝向室内机背面的后部热交换器202。在此,所谓“迎风面”,是指吸入空气从吸入格栅沿着图4中的箭头方向进入室内机后和热交换器最先接触的面。 
空气调节器还包括固定使前部热交换器的上端部分翅片和后部热交换器上端部分翅片相互抵接的固定部件。 
图18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空气调节器的热交换器的大致结构的立体图。图19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空气调节器的热交换器的大致结构的截面图。图20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空气调节器的热交换器的固定部件的大致结构的立体图。 
如图18~图20所示,在前部热交换器201和后部热交换器202上设置有多个固定部件70,固定部件70使前部热交换器201的上端部分翅片201Q和后部热交换器202的上端部分翅片202Q相互抵接。这样,由于在前部热交换器和后部热交换器上设置有多个固定部件,因此,利用该固定部件,可以可靠地防止热交换器之间的间隙的产生。 
另外,固定部件70包括板状的主体部701、第1卡爪702、以及第2卡爪703。 
第1卡爪702设置于主体部701的一个端部704,具有大致圆弧形的第1内表面702S,且以第1内表面702S紧贴于作为前部热交换器201中前部最外层热交换器的热交换器205的导热管I的外表面的方式卡止于热交换器205的导热管I上。 
第2卡爪703设置于主体部701的一个端部704,与第1卡爪702相对设置,具有大致圆弧形的第2内表面703S,且以第2内表面703S紧贴于后部热交换器202的导热管I的外表面的方式卡止于后部热交换器202的导热管I上。 
另外,优选固定部件70还包括施力部705。施力部705设置于主体部701的另一个端部706,且以大致垂直于主体部701的方式向主体部701的厚度方向的一侧(图20中的外侧)延伸。 
另外,优选固定部件70还包括导向部707。导向部707由设置于施力部705的位于主体部701的厚度方向的另一侧(图20中的内侧)的端部705a的肋构成。 
另外,优选固定部70还包括以覆盖前部热交换器顶部与后部热交换器顶部之间的间隙的方式设置的覆盖部件708,覆盖部件708与板状的主体部701一体成形。 
另外,如图21所示,在将热交换器组件20安装于室内机之后,由于空气过滤网80首先接触到固定部件70的导向部707,从而防止空气过滤网80接触到热交换器而被其刮伤。 
另外,固定部件70优选使用弹性材料,在此情况下,可以利用固定部件的弹性变形微调整固定部件的两个卡爪之间的间距,从而即使在两个卡爪之间的间距较小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使两个卡爪向着使两个卡爪远离的方向发生弹性变形而卡合到前部热交换器的导热管和后部热交换器的导热管上,而且,在卡合上之后,由于固定部件的弹性恢复力,可以使固定部件更加牢固地卡止在前部热交换器的导热管和后部热交换器的导热管上。 
并且,如图4所示,前部热交换器201包括作为靠近贯流送风机30侧的层的第1层热交换器203和作为靠近迎风面侧的层的第2层热交换器205。所述第1层热交换器203包括折弯形成的第1段热交换器207、第2段热交换器208和第3段热交换器206,第2层热交换器205包括第4段热交换器209和第5段热交换器210,第4段热交换器209和第5段热交换器210分别大致层叠在第1段热交换器207和第2段热交换器208处,第1层热交换器203的和接水槽40接近的第3段热交换器206(亦即,前部热交换器201的和接水槽40接近的一部分)由具备1列导热管I的热交换器层叠1层形成。另外,后部热交换器202由具备1列导热管I的热交换器层叠1层形成。 
根据上述的空气调节器,由于前部热交换器的至少一部分是由具备1列导热管I的热交换器层叠2层而成,因此,相比于在一个热交换 器中设置有两列导热管那样的结构的现有的空气调节器,可以有效地防止设置于独立的各层热交换器中的导热管之间的热量传导,从而可以有效地降低热损失,由此,可以提高空气调节器的制暖/制冷能力。另外,由于前部热交换器的至少一部分中的热交换器的层数大于后部热交换器中的热交换器的层数,因此,可以加强空气调节器前部的热交换能力,从而可以提高空气调节器的制暖/制冷能力。 
另外,后部热交换器202由具备1列导热管I的热交换器层叠1层形成。这样,由于前部热交换器的和接水槽接近的一部分中的热交换器的层数小于前部热交换器的远离接水槽的一部分中的热交换器的层数,因此,可以加强空气调节器前部的远离接水槽的一部分中的热交换能力,从而可以提高空气调节器的制暖/制冷能力。 
另外,第1层热交换器203的和接水槽40接近的第3段热交换器206(亦即,前部热交换器201的和接水槽40接近的一部分)优选由具备1列导热管I的热交换器层叠1层形成。这样,在接近接水槽40的部分,由于接水槽40对气流形成一定的阻挡,该处的风速也相对较小,前部热交换器和接水槽接近的一部分中的热交换器的层数小于前部热交换器的其他部分的热交换器的层数,因此,更好的防止噪声的产生。并且,由于缩短了制冷剂的流动路径,可以降低压损,提高热交换能力,从而可以提高空气调节器的制暖/制冷能力。 
对于上述效果的形成原因,本实用新型人们进行了探讨研究,虽然还不够明确,但是可以认为,由于现有的热交换器中在构成热交换器的翅片中设置有两列(或者两列以上)的导热管,因此,在该两列导热管之间容易通过铝制的翅片而进行热传导,从而造成热损失,相反的,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将仅具备一列导热管的两层热交换器层叠,从而即使在该两层热交换器接触的情况下,该两层热交换器的多个翅片也不会完全对齐而存在错开的情况,因此,利用翅片之间的间隙而能够有效地阻隔通过铝制的翅片进行的热传导,从而能够提高与空气的热交换效率来提高空气调节器的制暖/制冷能力。 
另外,图5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空气调节器的热交换器组件的大致结构的侧视图。如图5所示,作为空气调节器的制暖模式时的入口配管的配管51、52分别连接于作为前部热交换器201的最靠 近贯流送风机30的一侧的热交换器的第1层热交换器203上,作为空气调节器的制暖模式时的出口配管的配管53连接于作为热前部热交换器201的最远离贯流送风机30的一侧的热交换器的第2层热交换器205上。在此情况下,尽管配管51、52与配管53接近配置,也不会降低空气调节器的制暖/制冷能力。 
另外,优选前部热交换器201中的多列导热管相互错开地配置。这样,由于前部热交换器中的多列导热管相互错开地配置,因此,可以使前部热交换器中的各层热交换器均能够充分地与空气进行热交换,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空气调节器的制暖/制冷能力。 
如图6所示,前部热交换器201与后部热交换器202分别独立地设置。后部热交换器202与铅垂方向Y所成的角度α优选为0<α≤40°,热交换器207与铅垂方向Y所成的角度β优选为0<β≤40°,换言之,后部热交换器202与热交换器207所成的角度优选为0<α+β≤80°。通过使α、β位于上述范围内,从而能够保证后部热交换器202和前部热交换器201与周围部件不发生干涉。 
另外,热交换器207与热交换器208在内侧通过连接部而相互连接,在外侧断开。这样,如图7所示,在热交换器207的内侧(即向着贯流送风机30的一侧)的表面产生的冷凝水S能够经由连接部而向接水槽40流动,从而能够防止冷凝水飞溅出。 
另外,热交换器207与热交换器208所成的角度γ优选为140°-β≤γ≤180°。还有,在γ=180°时,热交换器207与热交换器208形成为一体。 
另外,热交换器208与热交换器206在内侧通过连接部而相互连接,在外侧断开。这样,在热交换器208的内侧(即向着贯流送风机30的一侧)的表面产生的冷凝水S能够经由连接部而向接水槽40流动,从而能够防止冷凝水飞溅出。 
另外,热交换器208与热交换器206所成的角度δ优选满足320°-β-γ≤δ≤180°。这样,可以可靠地将热交换器206上的冷凝水导入到接水槽中。 
另外,如图7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前部热交换器201的最外层热交换器的第2层热交换器205的外表面205S距离接水槽40 的靠近室内机前侧的内表面40S4mm以上。这样,可以可靠地将第2层热交换器上的冷凝水导入到接水槽中。 
另外,如图7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前部热交换器201的和接水槽40接近的部分206的最下端部206a位于前部热交换器201的第2层热交换器205的最下端部205a的下方。这样,能够防止热交换器表面上产生的冷凝水飞溅出。 
另外,在第1层热交换器203和第2层热交换器205之间也可以存在间隙,该间隙的长度优选为2mm以下,更加优选为1mm以下。这样,由于在第1层热交换器203和第2层热交换器205之间存在间隙,因此,能够更加有效地防止第1层热交换器203和第2层热交换器205之间的热传导,从而能够降低热损失。 
再有,第1层热交换器203和第2层热交换器205也可以接触。如上所述,即使在第1层热交换器204和第2层热交换器205接触的情况下,也能够有效地防止第1层热交换器203和第2层热交换器205之间的热传导。 
以下,参照图8~图14,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热交换器组件20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图8~图12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空气调节器的热交换器组件的制造方法的截面示意图。图13是表示用于加工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空气调节器的热交换器组件的治具折弯台的大致结构的示意图。图14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空气调节器的热交换器组件的加工完成后的示意图。 
如图8~图12所示,首先,准备N枚内部可以贯通有导热管I的长条状的翅片,插入1列导热管I,形成初步的热交换器组件即翅片组合。在该翅片组合的B、C处,在翅片的厚度方向的大致中央加工有2个切断深度限制孔R,该2个切断深度限制孔R沿着翅片的长度方向排列,在与切断深度限制孔R对应的位置上,设置有从翅片的长度方向的另一侧沿厚度方向延伸至规定的切断深度的切缝F。 
接着,利用治具刀具在A、D、E处将该翅片组合完全切断而得到4段翅片组合Q1~Q4。同时,利用治具刀具在B、C处,从翅片的长度方向的一侧将翅片组合Q1部分切断至切断深度限制孔R。在B、C处将翅片部分切断的时候,利用切断深度限制孔R,能够确保用于折弯 的翅片的连接部分的宽度。 
接着,在治具折弯台400(参照图13)上,将翅片组合Q1的B、C处弯折而形成2个切口K。 
接着,如图14所示,将翅片组合Q2放在治具折弯台400上与翅片组合Q1端面拼接在一起。接着,将翅片组合Q3和翅片组合Q4分别层叠于翅片组合Q1,从而可以得到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热交换器组件20。 
空气调节器的热交换器组件中相邻两层的热交换器相互固定。 
图15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空气调节器的热交换器组件的大致结构的截面图。如图15所示,前部热交换器201中的第1层热交换器203固定于第1端板51上,与第1层热交换器203相邻的第2层热交换器205固定于第2端板52上。 
另外,从第2端板52向第1端板51延伸的固定部53通过螺钉54而固定于第1端板51。 
这样,由于热交换器组件中相邻两层的热交换器相互固定,因此,可以进一步提高空气调节器的制暖/制冷能力。 
另外,固定部53位于第1层热交换器204的相邻的导热管之间。 
另外,空气调节器还具备间隔部。 
图16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空气调节器的大致结构的截面图。图17是图16的H部放大图。 
如图16和图17所示,在热交换器207和热交换器208之间形成有切口K,在该切口K中配置有用于引导冷凝水的间隔部60。 
另外,间隔部60包括配合切口K的形状嵌入于切口K的间隔部主体601、沿着切口K上部的各层热交换器的底面205D延伸而形成的上引导部602、以及沿着切口K处下部的最内层热交换器表面延伸而形成的下引导部603。 
这样,在运行制冷模式时,空气从吸入口进入,由于空气与热交换器之间存在温度差(空气温度较高,热交换器温度较低),空气中的水蒸气在热交换器的表面液化而产生冷凝水。u部的冷凝水S沿着最内层热交换器的内侧表面流动。v部的冷凝水S沿着间隔部60的间隔部主体601而流动。w部的冷凝水S中,流速较快的部分直接沿着作为 最外层热交换器的热交换器205的表面流动,流速较慢的部分沿着间隔部60的上引导部602和下引导部603而流动。x部的冷凝水S沿着最内层热交换器的内侧的表面流动。y部的冷凝水S中,流速较快的部分直接流入至接水槽内,流速较慢的部分流入热交换器208和热交换器206之间形成的切口K。z部的冷凝水S,直接流入接水槽内。由此,可以可靠地将各处的冷凝水最终导入到接水槽中,从而可以防止冷凝水飞出或溅出到接水槽外,并可以防止空气调节器漏水的发生。 
以上,对间隔部设在热交换器207和热交换器208之间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并不限于此,例如,在热交换器208和热交换器206之间的切口中,也可以配置间隔部。另外,固定部也可以从第1端板51向第2端板52延伸。 
(第2实施方式) 
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空气调节器与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空气调节器的不同在于,热交换器组件的结构不同。 
图22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空气调节器的热交换器组件的大致结构的立体图。如图22所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热交换器组件20’包括迎风面朝向室内机前面的前部热交换器201’和迎风面朝向室内机背面的后部热交换器202’。即,前部热交换器201’包括作为最靠近贯流送风机30侧的层的第1层热交换器203’、作为最靠近迎风面侧的层的第3层热交换器205’、以及介于第1层热交换器203’和第3层热交换器205’之间的第2层热交换器204’。后部热交换器202’包括作为最靠近贯流送风机30侧的层的第1层热交换器206’、以及作为最靠近迎风面侧的层的第2层热交换器207’。前部热交换器201’的和接水槽40接近的一部分由具备1列导热管的热交换器层叠2层形成,且包括作为最靠近贯流送风机30侧的层的第1层热交换器208’、以及作为最靠近迎风面侧的层的第2层热交换器209’。 
即使是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空气调节器,也能够实现与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空气调节器相同的效果。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空气调节器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空气调节器并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根 据需要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变形和变化。这些变形和变化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空气调节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气调节器包括室内机, 
在所述室内机内,以包围贯流送风机的方式形成热交换器组件, 
所述热交换器组件为翅管式热交换器,包括迎风面朝向所述室内机前面的前部热交换器和所述迎风面朝向所述室内机背面的后部热交换器, 
固定使所述前部热交换器的上端部分翅片和后部热交换器上端部分翅片相互抵接的固定部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调节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部件包括: 
板状的主体部; 
第1卡爪,设置于所述主体部的一个端部,具有大致圆弧形的第1内表面,且以所述第1内表面紧贴于所述前部热交换器中前部最外层热交换器的导热管的外表面的方式卡止于所述前部热交换器的前部最外层热交换器的导热管上; 
第2卡爪,设置于所述主体部的一个端部,与所述第1卡爪相对设置,具有大致圆弧形的第2内表面,且以所述第2内表面紧贴于所述后部热交换器中后部最外层热交换器的导热管的外表面的方式卡止于所述后部热交换器的后部最外层热交换器的导热管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调节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部件还包括: 
施力部,设置于所述主体部的另一个端部,且以大致垂直于所述主体部的方式向所述主体部的厚度方向的一侧延伸。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件还包括: 
导向部,由设置于所述施力部的位于所述主体部的厚度方向的另 一侧的端部的肋构成。 
5.如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空气调节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部还包括以覆盖所述前部热交换器顶部与所述后部热交换器顶部之间的间隙的方式设置的覆盖部件, 
所述覆盖部件与所述板状的主体部一体成形。 
6.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空气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部热交换器的至少一部分是由具备1列导热管的热交换器层叠M层而成, 
所述后部热交换器是由具备1列导热管的热交换器层叠N层形成的, 
其中,M和N是自然数且N<M。 
CN 201220743005 2012-12-28 2012-12-28 空气调节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1773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743005 CN203177330U (zh) 2012-12-28 2012-12-28 空气调节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743005 CN203177330U (zh) 2012-12-28 2012-12-28 空气调节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177330U true CN203177330U (zh) 2013-09-04

Family

ID=490740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220743005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177330U (zh) 2012-12-28 2012-12-28 空气调节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17733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00154A (zh) * 2012-12-28 2014-07-02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空气调节器
CN105841234A (zh) * 2016-03-28 2016-08-10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00154A (zh) * 2012-12-28 2014-07-02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空气调节器
CN103900154B (zh) * 2012-12-28 2019-05-10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空气调节器
CN105841234A (zh) * 2016-03-28 2016-08-10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234666B2 (en) Heat transfer apparatus for heating and cooling a room
CN103900152B (zh) 空气调节器
CN101592421A (zh) 翅片管型热交换器
CN105180388A (zh) 垂直式双季用热管热回收机组
CN203177330U (zh) 空气调节器
CN201387182Y (zh) 热交换器及空调机
CN103900154A (zh) 空气调节器
CN103765149B (zh) 带翅片的热交换器
JP2012073024A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
CN203177329U (zh) 空气调节器
CN103900153A (zh) 空气调节器
CN203036771U (zh) 空调器
CN202660814U (zh) 一种空调换热器用换热翅片及组合换热翅片
CN100504223C (zh) 空调器的室内机
CN104132482A (zh) 平行流式换热器
CN101105354A (zh) 一种高效冷凝器及具有所述冷凝器的空调器
CN103148540A (zh) 一种低能耗高效灵活毛细管空调末端装置
CN210921729U (zh) 一种利用空调余热的冷热水循环系统
CN203271794U (zh) 矿井用空气冷却器
CN211316444U (zh) 一种具有热交换盒的新风空气净化器通风件
CN203036770U (zh) 空气调节器
CN210267477U (zh) 一种立式采暖器
CN202066251U (zh) 多段式换热器及设有此换热器的空调器柜机
CN202392899U (zh) 空调风柜及带有该风柜的空调系统
CN203024280U (zh) 空气调节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904

Termination date: 2016122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