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160659U - 建筑用拼装式悬挑卸料平台 - Google Patents

建筑用拼装式悬挑卸料平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160659U
CN203160659U CN 201320119061 CN201320119061U CN203160659U CN 203160659 U CN203160659 U CN 203160659U CN 201320119061 CN201320119061 CN 201320119061 CN 201320119061 U CN201320119061 U CN 201320119061U CN 203160659 U CN203160659 U CN 2031606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ction
encorbelmenting
building
backing plate
charging bask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320119061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磊
李营
曹阳
唐小霞
娄运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No5 Building Group Co ltd
6TH ENGINEERING BUREAU OF CCCC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No5 Building Group Co ltd
6TH ENGINEERING BUREAU OF CCC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No5 Building Group Co ltd, 6TH ENGINEERING BUREAU OF CCCC filed Critical Suzhou No5 Build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320119061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1606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1606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160659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veying And Assembling Of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AREA)

Abstract

建筑用拼装式悬挑卸料平台,它包括方形卸料筐、两个相互平行间隔且内端分别伸入建筑物相应使用楼层内的水平悬挑梁、两个倾斜布置且起吊挂作用的安全绳,每个悬挑梁由内外直线连接的第一锚固段和悬挑段构成,设定悬挑段的长度为L1,每个悬挑梁的内侧均接有一个内端伸入建筑物相应使用楼层内的水平延长梁,两个延长梁相互平行间隔,每个延长梁由内外直线连接的第二锚固段和外露段构成,设定延长梁靠近建筑物相应使用楼层中心区域的一侧为内,设定延长梁远离建筑物相应使用楼层中心区域的一侧为外,第二锚固段的长度大于外露段的长度,设定第二锚固段的长度为L2,L2∶L1>1.25∶1。本平台使用时的安全性能较佳。

Description

建筑用拼装式悬挑卸料平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用拼装式悬挑卸料平台。
技术背景
目前,在高层建筑的工程施工中,安装在建筑物相应使用楼层外的建筑用悬挑卸料平台,常用来与塔吊配合,可方便地在地面、相应的各使用楼层之间,输送和转运施工用的各种货物和/或材料。
现有的建筑用悬挑卸料平台包括长方形卸料筐、两个相互平行间隔且内端分别伸入建筑物相应使用楼层内的水平悬挑梁、倾斜布置且起吊挂作用的两个受力绳和两个安全绳,每个悬挑梁由内外直线连接的锚固段和悬挑段构成,设定悬挑梁靠近建筑物相应使用楼层中心区域的一侧为内,设定悬挑梁远离建筑物相应使用楼层中心区域的一侧为外,卸料筐设置在两个悬挑段的外侧,卸料筐内侧与锚固段之间所留间隙的宽度大于建筑物外墙脚手架的宽度,卸料筐的上侧敞口、下侧封口、内侧开有贯通槽口,卸料筐的宽度方向每侧各设置一个受力绳和一个安全绳(所述受力绳起到主要受力的作用,安全绳起到辅助安全的作用),同侧的受力绳和安全绳的下端分别与卸料筐相接,锚固段的长度小于悬挑段的长度,设定锚固段的长度为L3、悬挑段的长度为L1,L3∶L1<1.25∶1。受力绳和安全绳采用直径21.8mm的钢丝绳,悬挑梁采用槽钢。
卸料筐包括若干相互平行且间隔的水平连接梁、若干木垫板、水平钢筋底网、三侧竖直围栏、若干挡脚板,每个连接梁与两个悬挑段的外侧垂直相接,连接梁与两个悬挑段的外侧构成一个水平承载底面,若干木垫板、水平钢筋底网自上而下地依次铺设在承载底面上,木垫板之间依次接触,三侧围栏分别处于卸料筐的外侧和宽度方向的两侧,每侧围栏包括与水平承载底面垂直相接的钢管护栏框架、贴靠在钢管护栏框架上的防护用钢筋网或木模板,防护用钢筋网或木模板处于卸料筐内,若干挡脚板处于卸料筐内且贴靠在防护用钢筋网或木模板的下部,木垫板的厚度为5cm,钢管护栏框架所用钢管的直径为48mm、长度为1200mm。
现有卸料平台的搭设和安装工艺流程为:
1、预设各U形箍的安装位置(施工组织者进行现场设计);
2、若干竖直U形箍预埋(U形箍的截面直径为20mm,每个U形箍的每个箍杆位于开口侧处的上端部均制有一段外螺纹,每个U形箍的封口侧预埋在建筑物相应使用楼层的钢筋混凝土中,预埋位置必须遵照设计方案);
3、通过塔吊,起吊悬挑梁及设在悬挑段外侧的卸料筐(即:让悬挑梁、卸料筐相接而成为一体结构),将两者定位在建筑物相应使用楼层处(卸料筐处于建筑物外墙脚手架之外,卸料筐内的木垫板与脚手架的相应隔板大体平齐,卸料筐与隔板的间隙不大于10cm);
4、对悬挑梁的锚固段进行锚固(将锚固段卡置于U形箍的开口内,U形箍的两个箍杆上端部穿装起封口作用的角铁后分别旋装一个锁紧螺母,锚固段的内部充填硬木块,悬挑梁所用槽钢的腰板位于锚固段处的相应板体与U形箍的相应箍杆之间充填硬木塞,使得U形箍、锚固段、硬木块、硬木塞、角铁、两个锁紧螺母、建筑物相应使用楼层的钢筋混凝土形成一个整体);
5、设置两个受力绳和两个安全绳(卸料筐的宽度方向每侧各设置一个受力绳和一个安全绳,同侧的受力绳和安全绳的下端分别与卸料筐相接,同侧的受力绳和安全绳的上端同时与直径为20mm的吊环相接,两个吊环分别固定在建筑物相应使用楼层的上侧楼层的外侧)。
这时,现有卸料平台可投入使用。
现有卸料平台的拆除工艺流程为:
1、通过塔吊,临时固定本卸料平台;
2、解除悬挑梁的锚固段的锚固;
3、拆除两个吊环分别与建筑物相应使用楼层的上侧楼层外侧之间的固定连接;
4、通过塔吊整体移装本卸料平台;
5、切除每个U形箍的箍杆处于建筑物相应使用楼层的钢筋混凝土之外的相应杆体。
现有卸料平台的结构设计不尽合理,导致其使用时存在以下缺陷:
因锚固段的长度小于悬挑段的长度,且L3∶L1<1.25∶1,故,锚固段与悬挑段的长度之比小于1.25这一行业内的规范要求,以致悬挑梁的锚固长度过短,不能满足该平台的受力要求,该平台的受力主要由受力绳承担,施工过程中,受力绳易磨损、断裂,这样,即使该平台按设计限定的荷载标准严格控制使用,也多次发生因受力绳断裂而导致该平台坍塌和坠落,造成财产损失和人身伤亡事故。可见,该平台使用时的安全性能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使用时安全性能较佳的建筑用拼装式悬挑卸料平台。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建筑用拼装式悬挑卸料平台,它包括方形卸料筐、两个相互平行间隔且内端分别伸入建筑物相应使用楼层内的水平悬挑梁、两个倾斜布置且起吊挂作用的安全绳,每个悬挑梁由内外直线连接的第一锚固段和悬挑段构成,设定悬挑梁靠近建筑物相应使用楼层中心区域的一侧为内,设定悬挑梁远离建筑物相应使用楼层中心区域的一侧为外,卸料筐设置在两个悬挑段的外侧,卸料筐内侧与第一锚固段之间所留间隙的宽度大于建筑物外墙脚手架的宽度,卸料筐的上侧敞口、下侧封口、内侧开有贯通槽口,卸料筐的宽度方向每侧各设置一个安全绳,两个安全绳的下端分别与卸料筐相接,第一锚固段的长度小于悬挑段的长度,设定悬挑段的长度为L1;
每个悬挑梁的内侧均接有一个内端伸入建筑物相应使用楼层内的水平延长梁,两个延长梁相互平行间隔,每个延长梁由内外直线连接的第二锚固段和外露段构成,设定延长梁靠近建筑物相应使用楼层中心区域的一侧为内,设定延长梁远离建筑物相应使用楼层中心区域的一侧为外,第二锚固段的长度大于外露段的长度,设定第二锚固段的长度为L2,L2∶L1>1.25∶1。
为简洁说明问题起见,以下对本实用新型所述建筑用拼装式悬挑卸料平台均简称为本平台。
本平台的搭设和安装工艺流程为:
1、预设各U形箍的安装位置;
2、若干竖直U形箍预埋(每个U形箍的每个箍杆位于开口侧处的上端部均制有一段外螺纹,每个U形箍的封口侧预埋在建筑物相应使用楼层的钢筋混凝土中,预埋位置必须遵照设计方案);
3、将延长梁临时定位在建筑物相应使用楼层处;通过塔吊,起吊悬挑梁及设在悬挑段外侧的卸料筐,将两者临时定位在建筑物相应使用楼层处,然后,让延长梁的外侧与悬挑梁的内侧相接;
4、采用常规手段对延长梁的第二锚固段的内侧进行锚固;采用常规手段同时对悬挑梁的第一锚固段、延长梁的第二锚固段的外侧进行锚固;
5、设置两个安全绳。
这时,本平台可投入使用。
本平台的拆除工艺流程为:
1、通过塔吊,临时固定本平台;
2、同时解除悬挑梁的第一锚固段、延长梁的第二锚固段的外侧的锚固;解除延长梁的第二锚固段的内侧的锚固,然后,让延长梁的外侧与悬挑梁的内侧相分离、使延长梁与悬挑梁不再相接;
3、拆除两个吊环分别与建筑物相应使用楼层的上侧楼层外侧之间的固定连接;
4、通过塔吊整体移装除延长梁以外的本平台的相应部件,然后,再通过塔吊移装延长梁;
5、切除每个U形箍的箍杆处于建筑物相应使用楼层的钢筋混凝土之外的相应杆体。
采用以上的技术方案后,与背景技术相比,本平台的优点为:
延长梁的第二锚固段的内侧可通过预埋的U形箍进行锚固,悬挑梁的第一锚固段、延长梁的第二锚固段的外侧也可通过预埋的U形箍进行锚固,悬挑梁和延长梁的锚固长度得到有效延长,悬挑梁的第一锚固段、延长梁的第二锚固段为本平台的主受力段(且省去了两个受力绳),主受力段与悬挑段的长度之比大于1.25这一行业内的规范要求,本平台的受力由悬挑梁和延长梁共同承担,可满足本平台的受力要求,卸料筐宽度方向两侧的安全绳仅起到辅助安全的作用,这样,施工过程中,本平台按设计限定的荷载标准严格控制使用,不会导致本平台坍塌和坠落,不会造成财产损失和人身伤亡事故。可见,本平台使用时的安全性能较佳。
所述每个悬挑梁与相应延长梁之间为可以拆卸的活络连接。
这样,每个悬挑梁与相应延长梁之间的安装和拆卸较为方便。
所述活络连接的悬挑梁与相应延长梁均采用槽钢,悬挑梁所用槽钢的竖直腰板与相应延长梁所用槽钢的竖直腰板相互贴靠,悬挑梁所用槽钢的槽腔内侧处设置若干与相应腰板相贴靠且间隔布置的长方形钢制第一垫板,延长梁所用槽钢的槽腔外侧处设置若干与相应腰板相贴靠且间隔布置的长方形钢制第二垫板,两个槽腔中第一垫板、第二垫板的数量相同且在位置上分别一一相对应,对于在位置上分别相对应的第一垫板、第二垫板而言,起拼装作用的若干螺栓分别依次贯穿第一垫板、两个腰板、第二垫板后,每个螺栓的螺纹端均旋装一个与第二垫板紧密接触的紧固螺母。
这样,紧固螺母通过第二垫板与延长梁所用槽钢的竖直腰板相贴靠、接触,紧固螺母的紧固效果较好,以致每个悬挑梁与相应延长梁之间的拼接较为紧密,确保悬挑梁和延长梁的锚固长度得到有效延长。
本平台可在现有卸料平台的基础上进行改装,避免了相关原材料的浪费,彻底消除了现有卸料平台使用时所存在的安全隐患。本平台可重复使用,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经济效益显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平台的俯视图。
图2是本平台的主视及搭设状态示意图。
图3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4是图1的B—B剖视图。
图5是图1的C—C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下面给出的实施方式可以进一步清楚地了解本实用新型。但它们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参见图1—图5,本平台的结构为:
它包括长方形卸料筐1、两个相互平行间隔且内端分别伸入建筑物相应使用楼层6内的水平悬挑梁2、两个相互平行间隔且内端分别伸入建筑物相应使用楼层6内的水平延长梁3、两个倾斜布置且起吊挂作用的安全绳4。
每个悬挑梁2由内外直线连接的第一锚固段2a和悬挑段2b构成,设定悬挑梁2靠近建筑物相应使用楼层6的中心区域的一侧为内,设定悬挑梁2远离建筑物相应使用楼层6的中心区域的一侧为外(参见图2,所述中心区域位于建筑物相应使用楼层6内远离U形箍9a的对应一侧处,因图纸的篇幅关系,图2中未示出所述中心区域),第一锚固段2a的长度小于悬挑段2b的长度。
卸料筐1设置在两个悬挑段2b的外侧,卸料筐1的内侧与第一锚固段2a之间所留间隙的宽度大于建筑物外墙脚手架的宽度(附图中未示出所述的脚手架),卸料筐1的上侧敞口、下侧封口、内侧开有贯通槽口。卸料筐1为现有技术部分,这里对其具体结构不再赘述(为简洁说明问题起见,图1中仅用五个水平连接梁1a代表卸料筐1,每个连接梁1a与两个悬挑段2b的外侧垂直相接)。卸料筐1的宽度方向每侧各设置一个安全绳4,两个安全绳4的下端分别与卸料筐1相接。
每个悬挑梁2的内侧均接有一个延长梁3。
每个延长梁3由内外直线连接的第二锚固段3a和外露段3b构成,设定延长梁3靠近建筑物相应使用楼层6的中心区域的一侧为内,设定延长梁3远离建筑物相应使用楼层6的中心区域的一侧为外,第二锚固段3a的长度大于外露段3b的长度。
每个悬挑梁2与相应延长梁3之间为可以拆卸的活络连接,具体连接方式为:
悬挑梁2与相应延长梁3均采用槽钢,悬挑梁2所用槽钢的竖直腰板与相应延长梁3所用槽钢的竖直腰板相互贴靠(附图中未示出两个竖直腰板的件号),悬挑梁2所用槽钢的槽腔内侧处设置两个与相应腰板相贴靠且间隔布置的长方形钢制第一垫板2c(参见图1,两个第一垫板2c分别位于悬挑梁2的第一锚固段2a、悬挑段2b的内侧处),延长梁3所用槽钢的槽腔外侧处设置两个与相应腰板相贴靠且间隔布置的长方形钢制第二垫板3c(参见图1,两个第二垫板3c分别位于延长梁3的第二锚固段3a的外侧、外露段3b处),两个槽腔中第一垫板2c、第二垫板3c的数量相同且在位置上分别一一相对应(附图中未示出两个槽腔的件号),对于在位置上分别相对应的第一垫板2c、第二垫板3c而言,起拼装作用的四个螺栓5a分别依次贯穿第一垫板2c、两个腰板、第二垫板3c后,每个螺栓5a的螺纹端均旋装一个与第二垫板3c紧密接触的紧固螺母5b。第一垫板2c、第二垫板3c的厚度为5cm,螺栓5a的直径为20mm。
设定第二锚固段3a的长度为L2,设定悬挑段2b的长度为L1,则:L2∶L1为1.3∶1。
本平台的搭设和安装工艺流程为:
1、预设各U形箍的安装位置(施工组织者进行现场设计);
2、若干竖直U形箍8a、若干竖直U形箍9a预埋(为简洁说明问题起见,图1、图2中仅象征性地示出四个U形箍8a、两个U形箍9a;U形箍8a、U形箍9a的截面直径为20mm,每个U形箍的每个箍杆位于开口侧处的上端部均制有一段外螺纹,每个U形箍的封口侧预埋在建筑物相应使用楼层6的钢筋混凝土6a中,四个U形箍8a位于钢筋混凝土6a的内侧,两个U形箍9a位于钢筋混凝土6a的外侧,预埋位置必须遵照设计方案,另,参见图4、图5,为提高钢筋混凝土6a的抗拉强度,钢筋混凝土6a中在每个U形箍的封口侧的内部处还另外埋设起抗拉作用的两个钢筋6b);
3、将延长梁3临时定位在建筑物相应使用楼层6处;通过塔吊(附图中未示出所述的塔吊),起吊悬挑梁2及设在悬挑段2b外侧的卸料筐1,将两者临时定位在建筑物相应使用楼层6处(卸料筐1处于建筑物外墙脚手架之外,卸料筐1内的木垫板与脚手架的相应隔板大体平齐,卸料筐1与隔板的间隙不大于10cm,附图中未示出所述的脚手架、木垫板、隔板),然后,通过两套相互配合的第一垫板2c、第二垫板3c、四个螺栓5a、四个紧固螺母5b,让延长梁3的外侧与悬挑梁2的内侧活络相接;
4、采用常规手段对延长梁3的第二锚固段3a的内侧进行锚固(将第二锚固段3a卡置于U形箍8a的开口内,U形箍8a的两个箍杆上端部穿装起封口作用的角铁8b后分别旋装一个锁紧螺母8c,第二锚固段3a的内部充填硬木块3d,延长梁3所用槽钢的腰板位于第二锚固段3a处的相应板体与U形箍8a的相应箍杆之间充填硬木塞3e,使得U形箍8a、第二锚固段3a、硬木块3d、硬木塞3e、角铁8b、两个锁紧螺母8c、钢筋混凝土6a、两个钢筋6b形成一个整体);
采用常规手段同时对悬挑梁2的第一锚固段2a、延长梁3的第二锚固段3a的外侧进行锚固(将第一锚固段2a、第二锚固段3a的外侧同时卡置于U形箍9a的开口内,U形箍9a的两个箍杆上端部穿装起封口作用的角铁9b后分别旋装一个锁紧螺母9c,第一锚固段2a的内部、第二锚固段3a的外侧内部分别充填硬木块2d、硬木块3d,使得U形箍9a、第一锚固段2a、第二锚固段3a的外侧、硬木块2d、硬木块3d、角铁9b、两个锁紧螺母9c、钢筋混凝土6a、两个钢筋6b形成一个整体);
这样,悬挑梁2的第一锚固段2a、延长梁3的第二锚固段3a均在建筑物相应使用楼层6的钢筋混凝土6a中得到锚固;
5、设置两个安全绳4(卸料筐1的宽度方向每侧均设置一个安全绳4,每个安全绳4的下端与卸料筐1相接,每个安全绳4的上端与直径为20mm的吊环4a相接,两个吊环4a分别固定在建筑物相应使用楼层6的上侧楼层7的外侧)。
这时,本平台可投入使用。
本平台的拆除工艺流程为:
1、通过塔吊,临时固定本平台;
2、同时解除悬挑梁2的第一锚固段2a、延长梁3的第二锚固段3a的外侧的锚固;解除延长梁3的第二锚固段3a的内侧的锚固,然后,让延长梁3的外侧与悬挑梁2的内侧相分离、使延长梁3与悬挑梁2不再相接(即去除两套相互配合的第一垫板2c、第二垫板3c、四个螺栓5a、四个紧固螺母5b);
3、拆除两个吊环4a分别与建筑物相应使用楼层6的上侧楼层7外侧之间的固定连接;
4、通过塔吊整体移装除延长梁3以外的本平台的相应部件,然后,再通过塔吊移装延长梁3;
5、切除每个U形箍8a的箍杆和每个U形箍9a的箍杆分别处于建筑物相应使用楼层6的钢筋混凝土6a之外的相应杆体。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型和改进,这些也应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比如:在保证L2∶L1>1.25∶1的前提条件下,L2与L1之间的比例可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决定;每个悬挑梁与相应延长梁之间还可采取其它适宜的可以拆卸的活络连接结构形式;第一垫板、第二垫板的数量还可为2个以上。

Claims (3)

1.建筑用拼装式悬挑卸料平台,它包括方形卸料筐、两个相互平行间隔且内端分别伸入建筑物相应使用楼层内的水平悬挑梁、两个倾斜布置且起吊挂作用的安全绳,每个悬挑梁由内外直线连接的第一锚固段和悬挑段构成,设定悬挑梁靠近建筑物相应使用楼层中心区域的一侧为内,设定悬挑梁远离建筑物相应使用楼层中心区域的一侧为外,卸料筐设置在两个悬挑段的外侧,卸料筐内侧与第一锚固段之间所留间隙的宽度大于建筑物外墙脚手架的宽度,卸料筐的上侧敞口、下侧封口、内侧开有贯通槽口,卸料筐的宽度方向每侧各设置一个安全绳,两个安全绳的下端分别与卸料筐相接,第一锚固段的长度小于悬挑段的长度,设定悬挑段的长度为L1,其特征在于:
每个悬挑梁的内侧均接有一个内端伸入建筑物相应使用楼层内的水平延长梁,两个延长梁相互平行间隔,每个延长梁由内外直线连接的第二锚固段和外露段构成,设定延长梁靠近建筑物相应使用楼层中心区域的一侧为内,设定延长梁远离建筑物相应使用楼层中心区域的一侧为外,第二锚固段的长度大于外露段的长度,设定第二锚固段的长度为L2,L2∶L1>1.25∶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用拼装式悬挑卸料平台,其特征在于:
所述每个悬挑梁与相应延长梁之间为可以拆卸的活络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用拼装式悬挑卸料平台,其特征在于:
所述活络连接的悬挑梁与相应延长梁均采用槽钢,悬挑梁所用槽钢的竖直腰板与相应延长梁所用槽钢的竖直腰板相互贴靠,悬挑梁所用槽钢的槽腔内侧处设置若干与相应腰板相贴靠且间隔布置的长方形钢制第一垫板,延长梁所用槽钢的槽腔外侧处设置若干与相应腰板相贴靠且间隔布置的长方形钢制第二垫板,两个槽腔中第一垫板、第二垫板的数量相同且在位置上分别一一相对应,对于在位置上分别相对应的第一垫板、第二垫板而言,起拼装作用的若干螺栓分别依次贯穿第一垫板、两个腰板、第二垫板后,每个螺栓的螺纹端均旋装一个与第二垫板紧密接触的紧固螺母。
CN 201320119061 2013-03-15 2013-03-15 建筑用拼装式悬挑卸料平台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1606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20119061 CN203160659U (zh) 2013-03-15 2013-03-15 建筑用拼装式悬挑卸料平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20119061 CN203160659U (zh) 2013-03-15 2013-03-15 建筑用拼装式悬挑卸料平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160659U true CN203160659U (zh) 2013-08-28

Family

ID=490218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320119061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160659U (zh) 2013-03-15 2013-03-15 建筑用拼装式悬挑卸料平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160659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93738A (zh) * 2014-05-16 2014-08-20 江苏省华建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穿楼板锚固式悬挑卸料钢平台
CN109914821A (zh) * 2019-04-05 2019-06-21 云南建投第二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高层公共建筑施工用卸料平台
CN114961209A (zh) * 2022-05-11 2022-08-30 北京市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悬挑桁架顶推平台及其拼装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93738A (zh) * 2014-05-16 2014-08-20 江苏省华建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穿楼板锚固式悬挑卸料钢平台
CN109914821A (zh) * 2019-04-05 2019-06-21 云南建投第二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高层公共建筑施工用卸料平台
CN114961209A (zh) * 2022-05-11 2022-08-30 北京市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悬挑桁架顶推平台及其拼装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324571U (zh) 一种悬挑式双排脚手架
CN103352429A (zh) 托架反拉加载预压装置及其张拉预压方法
CN203160659U (zh) 建筑用拼装式悬挑卸料平台
CN207988538U (zh) 一种竖直外立面外伸悬挑斜拉平台
CN103938557A (zh) 一种跨线桥拆除方法
CN113235467A (zh) 一种用于大跨预应力现浇箱梁拆除施工方法
CN201420385Y (zh) 悬挑式建筑施工卸料平台
CN105507573B (zh) 型钢悬挑外脚手架的安装方法
CN208346656U (zh) 一种用于桥梁盖梁预应力钢绞线二次张拉施工的吊篮
CN209293474U (zh) 一种悬挑结构模板支架与外脚手架共用的支撑装置
CN103938871B (zh) 一种采用钢筋混凝土环梁节点的钢管混凝土柱有粘结预应力框架梁结构的施工方法
CN106150057B (zh) 一种分片式液压提升爬架
CN105735099B (zh) 施工期采用体外预应力的先简支后连续梁桥及其施工方法
CN105350760A (zh) 边梁支承、圆钢斜拉、钢丝绳卸载,悬挑脚手架施工方法
CN105113781B (zh) 一种悬挑架梁侧全预埋安装搭设装置
CN206971689U (zh) 可拆卸及循环使用的支架操作平台
CN201671062U (zh) 跨越既有线的双线桥门式墩帽梁施工用d型便梁
CN209308433U (zh) 一种现浇梁钢筋笼绑扎安装多功能台车
CN103993738A (zh) 一种穿楼板锚固式悬挑卸料钢平台
CN205591582U (zh) 一种型钢、高强钢绞线和聚合物砂浆加固装置
CN204059904U (zh) 一种应用于多平台作业的电梯井操作平台
CN203373666U (zh) 托架反拉加载预压装置
CN203257121U (zh) 一种钢筋混凝土梁与楼板的新型加固装置
CN210797285U (zh) 一种兼作墩柱模板及预应力支撑的两用装置
CN106088638A (zh) 一种用于高压线防护安全架的特殊搭建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