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147971U - 一种通风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通风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147971U
CN203147971U CN 201320129356 CN201320129356U CN203147971U CN 203147971 U CN203147971 U CN 203147971U CN 201320129356 CN201320129356 CN 201320129356 CN 201320129356 U CN201320129356 U CN 201320129356U CN 203147971 U CN203147971 U CN 2031479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ter core
opening
ventilation unit
air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320129356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仁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Qin Hai Indoor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李仁侠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李仁侠 filed Critical 李仁侠
Priority to CN 201320129356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14797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1479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147971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entil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风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通风装置。其包括:外壳、滤芯;所述外壳设置有与室内空气相通的第一开口以及与室外空气相通的第二开口;所述滤芯设置于所述第一开口处,且所述外壳内空气通过所述滤芯与外部空气连通;所述滤芯与所述第一开口可拆卸的连接。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通风装置,当滤芯上朝向壳体内的侧面上堆积大量的灰尘后,滤芯的颜色会产生变化,由滤芯上朝向壳体外的侧面观察滤芯,同样会产生颜色的变化,因而用户可以根据滤芯上朝向壳体外的侧面上的颜色变化来判断是否需要更换或者清理滤芯。

Description

一种通风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风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通风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很多人都会选择使用通风装置对室内的空气进行更换,以保证室内空气的清新。但是现在空气污染越来越严重,尤其是有些城市室外的空气并不会比室内空气干净多少,因此现有的换气装置一般都会加装有过滤装置。
这种换气装置一般都包括一个外壳,过滤装置被包裹于外壳内。外壳上设置有两个通气端,其中一个通气端与室外的空气相通,另一个通气端与室内的空气相通,空气由与室外相通的通气端进入外壳内部,被过滤装置过滤后,经由与室内空气相通的通气端进入室内,这样,进入室内的空气便得到过滤,用户室内能够得到更加干净的空气。过滤装置一般过滤的是空气中的灰尘等颗粒物,因此空气在过滤的过程中,有大量的灰尘会堆积在过滤装置靠近与室外相通的通气端的侧面。而灰尘的大量堆积,会影响过滤装置的过滤效果,因此,这种通风在使用过一端时间后,便需要对过滤装置进行清理或者更换。
但是由于过滤装置是被包裹在外壳内的,用户不能直观的观察到过滤装置是否需要更换或者清理,因此大多数用户在加装通风装置后,都会忘记对安装在通风装置内的过滤装置进行清理,从而影响通风装置的使用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风装置,以解决上述的问题。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通风装置,包括:外壳、滤芯;
所述外壳设置有与室内空气相通的第一开口以及与室外空气相通的第二开口;
所述滤芯设置于所述第一开口处,且所述外壳内空气通过所述滤芯与外部空气相通;
所述滤芯与所述第一开口可拆卸的连接。
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通风装置,包括设置有第一开口以及第二开口的外壳,并在第一开口处设置了滤芯。这种通风装置在安装的时候,第一开口朝向室内,并与室内的空气相通,第二开口朝向室外,并与室外的空气相通,当空气经由第二开口流入外壳,再经过滤芯的过滤,由第一开口进入室内后,灰尘等杂质残留在滤芯上朝向壳体内的侧面上。当滤芯上朝向壳体内的侧面上堆积大量的灰尘后,滤芯的颜色会产生变化,由滤芯上朝向壳体外的侧面观察滤芯,同样会产生颜色的变化,因而用户可以根据滤芯上朝向壳体外的侧面上的颜色变化来判断是否需要更换或者清理滤芯。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提供的通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以及实施例三、实施例四以及实施例五所提供的通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六、实施例七以及实施例八所提供的通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九所提供的通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外壳;2-滤芯;3-第一开口;4-第二开口;5-滤芯支架;6-折皱;7-间隙;8-百叶窗;9-防尘罩;10-风机;11-控制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子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提供的通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提供的通风装置包括:外壳1、滤芯2;所述外壳1设置有与室内空气相通的第一开口3以及与室外空气相通的第二开口4;所述滤芯2设置于所述第一开口3处,且所述外壳1内空气通过所述滤芯2与外部空气连通;所述滤芯2与所述第一开口3可拆卸的连接。
在本实施例一中,通风装置包括设置有第一开口3以及第二开口4的外壳1,并在第一开口3处设置了滤芯2。这种通风装置在安装的时候,第一开口3朝向室内,并与室内的空气相通,第二开口4朝向室外,并与室外的空气相通,当空气经由第二开口4流入外壳1,再经过滤芯2的过滤,由第一开口3进入室内后,灰尘等杂质残留在滤芯2上朝向壳体1内的侧面上。当滤芯2上朝向壳体1内的侧面上堆积大量的灰尘后,滤芯的颜色会产生变化,由滤芯2上朝向壳体1外的侧面观察滤芯2,同样会产生颜色的变化,因而用户可以根据滤芯2上朝向壳体1外的侧面上的颜色变化来判断是否需要更换或者清理滤芯2。
在本实施例一中,现有的通风装置中,如果用户需要更换通风装置内部安装的过滤装置,需要将通风装置的外壳拆开后才能够就行过滤装置的更换,而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中,由于滤芯2设置在第一开口3出,即将滤芯2暴露出来,并且将滤芯2与第一开口3可拆卸的连接,这样,用户可以不拆开外壳,方便的将滤芯2拆卸下来对滤芯进行清理或者更换。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中,通风装置可以直接安装在窗户上,也可以安装在墙壁上,同时还可以罩在其他的通风装置上进行使用。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例如房屋的室内面积、人的数量等来确定通风装置的大小。当房屋面积较大,人较多的时候,通风装置也越大,此时,滤芯也就越大。当房屋面积较小,人较少的时候,通风装置也越小,此时,滤芯也相应的减小。
实施例二: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所提供的通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在上述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二所提供的通风装置中,所述滤芯2通过滤芯支架5与所述外壳1可拆卸的连接;所述滤芯支架5设置在所述第一开口3处,并能够由所述第一开口3处抽出。
在本实施例二中,由于通风装置安装的时候,一般是将通风装置和窗户或者墙壁是固定的,因此滤芯2上会积攒到很多的灰尘需要更换或者清理的时候,如果直接将滤芯由外壳1上拆卸下来,灰尘可能会有第一开口3出掉落到室内,使得室内变脏,因此在本实施例二中,将滤芯2通过滤芯支架5与外壳1可拆卸的连接,当需要将滤芯2拆卸下来的时候,直接将滤芯支架5由第一开口3处抽出,此时,附着于滤芯2上的灰尘也会随着滤芯2以及滤芯支架5被拿出,用户可以在室外对滤芯2进行更换或者清理,灰尘不会落入室内,避免对室内环境的污染。
实施例三: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所提供的通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在上述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的基础上,参见图3所示,所述第一开口3与所述第二开口4相对设置;所述滤芯2的两个相对的侧面分别朝向所述第一开口3以及所述第二开口4;所述滤芯2上朝向第一开口3以及第二开口4的两个侧面设置有多个折皱6。
在本实施例三中,在通风装置中,滤芯2的过滤面积越大,其过滤空气的效果就越好,其寿命也越长。由于通风装置的大小是根据用户的实际需要来设置的,并且通风装置越小其所占用的空间也越小,成本也就越低,因此为了提高单位体积的通风装置的空气过滤效果,在所述滤芯2上朝向第一开口3以及第二开口4的两个侧面设置有多个折皱6,该折皱6在不增加第一开口3的大小的前提下增加了滤芯的过滤面积,从而能够更好地过滤空气中的灰尘等。
由于通风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在一定的风速范围之内,风速越高,室内与室外空气交换的速度也越快,因此将第一开口3和第二开口4相对设置,并且滤芯2上的两个相对的侧面分别朝向第一开口3和第二开口4,风由第二开口4吹到外壳1内的时候,直接与滤芯2相接触,而不是与外壳1的侧壁相接触,因此能够提高空气交换的速度。
实施例四: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所提供的通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在上述三个实施例的基础上,参见图2所示,所述滤芯2有多个;多个所述滤芯2沿所述第一开口3的轴向依次排布,且多个所述滤芯2之间设置有间隙7。
在本实施例四中,由于不同的滤芯所能够过滤的灰尘的大小以及种类都不一样。有些空气污染较轻的地区,滤芯只需要能够过滤直径较大的灰尘便可;而空气污染较重的地区,滤芯2则需要能够过滤如PM2.5。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因此需要相应的滤芯2过滤。而一些垃圾处理厂、医院或者化工厂等附近的建筑则需要过滤如异味、细菌等物质,因此在本实施例四中,滤芯2有多个,多个滤芯2沿第一开口3的轴向依次布置,用户可以根据周围的环境选择一种或者多种不同的滤芯2来对空气进行过滤,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
在滤芯对空气实现过滤的过程中,一般都会在滤芯上朝向第二开口4的侧面堆积有大量的灰尘,因此滤芯2之间留有间隙7,用于堆积灰尘。
在本实施例四中,所述滤芯为2为灰尘滤芯、活性炭滤芯以及高效颗粒空气过滤装置(HEPA)滤芯中的一种或多种。灰尘滤芯能够过滤空气中直径较大的灰尘,活性炭滤芯能够吸附空气中的异味以及有毒有害物质,例如甲醛等,而HEPA滤芯能够过滤空气中的PM2.5,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选用以上三种滤芯的一种或多种。例如选择以上的一种滤芯时,能够达到更好的过滤效果,选择以上的多种时,能够提高空气的干净程度。
实施例五: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所提供的通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在上述实施例四的基础上,参见图2所示,所述滤芯有三个;三个所述滤芯2由靠近第一开口3的远离所述第一开口3的方向依次为:HEPA滤芯、活性炭滤芯以及灰尘滤芯。
这样,空气依次经由灰尘滤芯、活性炭滤芯以及HEPA滤芯进入室内,分别实现了对大直径灰尘、空气中的异味以及有毒物质、PM2.5的过滤,使得经由通风装置进入室内的空气更加的干净。
实施例六: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六所提供的通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在上述五个实施例的基础上,参见图3所示,所述第一开口3还覆盖有百叶窗8。
在本实施例六中,在冬季的时候,由于室内和室外温差较大,因此如果通风装置一直保持通风状态,尤其是在冬季的时候,室内的室外空气通过通风装置进入室内,也将室外的冷空气带到室内,室内的空气流通到室外,也将室内的温度带走,因此会影响房屋的保暖。因此在第一开口3上覆盖有百叶窗8,当用户需要通风换气的时候,将百叶窗8打开。当不需要通风换气的时候,则使得百叶窗8保持关闭,通风装置便不会再起到通风换气的作用,有利于室内温度的保持。
实施例七: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七所提供的通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在上述六个实施例的基础上,参见图3所示,所述第二开口4的外部设置有防尘罩9。
在本实施例七中,由于第二开口4是直接与室外的空气相通的。由于室外空气中包含有大量的灰尘,而这些灰尘会在重力作用下下落,因此可能会经由第二开口4落到外壳1内,在外壳1内形成堆积,而滤芯2的一个侧面朝向外壳1的内部,滤芯所过滤的灰尘越多,其寿命也越短,因此由于重力而落入外壳1内的灰尘会影响滤芯2的使用寿命。因此为了防止上述情况的产生,在第二开口4的外部设置了防尘罩9,能够避免灰尘由于重力下落而堆积在外壳1内。
在本实施例七中,该防尘罩9为一个设置有开口的罩体,在安装的时候,使得罩体的开口朝向地面,空气可以顺利的由开口处进入罩体内,再经由第二开口4进入外壳1的内部。同样的本领域相关技术人员还可以对防尘罩9做出同等替换,从而能够防止灰尘由第二开口4掉落到外壳1内。
实施例八: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八所提供的通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在上述八个实施例的基础上,参见图3所示,所述外壳1内还设置有风机10;所述风机10设置于所述滤芯2朝向所述外壳1内部的一侧,且所述风机10的轴线垂直于所述滤芯2。
在本实施例八中,由于同样大小的通风装置的通风换气的速度依赖于吹到滤芯2的风速,而某些时间或者地区的风速是极小的,例如当风速为0级或者1级的时候,此时的风速是没有办法满足用户的通风需求的,因此在外壳1的内部设置了风机10,风机10设置于所述滤芯2朝向外壳1内部的一侧,因此当外界的风速无法满足用户通风换气的需求的时候,可以开启风机10,使用风机10来增加吹到滤芯2上的风的速度,从而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并且用户还可以通过控制风机10的速度来控制室内通风换气的速度。
实施例九: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九所提供的通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在上述八个实施例的基础上,参见图4所示,所述风机10还连接有控制装置11。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在外壳1内设置了风机10,因此在风机10上还连接了控制装置11,控制装置11能够控制风机10的开启或关闭,以及开启以后的风速,从而用户可以方便的通过控制装置11来对通风装置的通风效果进行控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滤芯;
所述外壳设置有与室内空气相通的第一开口以及与室外空气相通的第二开口;
所述滤芯设置于所述第一开口处,且所述外壳内空气通过所述滤芯与外部空气连通;
所述滤芯与所述第一开口可拆卸的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芯通过滤芯支架与所述外壳可拆卸的连接;
所述滤芯支架设置在所述第一开口处,并能够由所述第一开口处抽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第二开口相对设置;
所述滤芯的两个相对的侧面分别朝向所述第一开口以及所述第二开口;所述滤芯上朝向第一开口以及第二开口的两个侧面设置有多个折皱。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芯有多个;
多个所述滤芯沿所述第一开口的轴向依次排布,且多个所述滤芯之间设置有间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芯为灰尘滤芯、活性炭滤芯以及高效颗粒空气过滤装置HEPA滤芯中的一种或多种。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芯有三个;
三个所述滤芯由靠近第一开口的远离所述第一开口的方向依次为:HEPA滤芯、活性炭滤芯以及灰尘滤芯。
7.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口处还覆盖有百叶窗。
8.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开口的外部设置有防尘罩。
9.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内还设置有风机;
所述风机设置于所述滤芯朝向所述外壳的内部的一侧,且所述风机的轴线垂直于所述滤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还连接有控制装置。
CN 201320129356 2013-03-20 2013-03-20 一种通风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1479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20129356 CN203147971U (zh) 2013-03-20 2013-03-20 一种通风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20129356 CN203147971U (zh) 2013-03-20 2013-03-20 一种通风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147971U true CN203147971U (zh) 2013-08-21

Family

ID=489754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320129356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147971U (zh) 2013-03-20 2013-03-20 一种通风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14797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82132A (zh) * 2016-05-09 2016-07-20 付淑珍 一种通风机的防尘滤网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82132A (zh) * 2016-05-09 2016-07-20 付淑珍 一种通风机的防尘滤网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520043A (zh) 空气净化器
CN204100445U (zh) 一种离子能无臭氧静电过滤系统
CN105987426A (zh) 室内空气质量控制系统
CN204141788U (zh) 气流交换装置
KR102074366B1 (ko) 환기형 공기정화시스템
CN110325259A (zh) 一种用于空气净化的装置和系统
CN205351558U (zh) 壁挂式自动监测空气净化器
CN106524326A (zh) 新型空气净化器
GB2345005A (en) Assembly of rotary air purifying units
CN205939470U (zh) 复合吊柜式空气净化器装置
CN203147971U (zh) 一种通风装置
CN206420100U (zh) 一种智能新风净化设备
CN209495416U (zh) 空气净化器
CN207831580U (zh) 一种净化设备用多通道新风净化系统
CN203083102U (zh) 一种绿色环保空调
CN208566948U (zh) 一种空气净化箱
CN206637730U (zh) 新型空气净化器
CN204063440U (zh) 空气净化装置
CN206755393U (zh) 一种具有多重过滤装置的空气净化设备
CN205717551U (zh) 一种双向吊顶型新风机
CN201445874U (zh) 一种灰尘过滤装置
CN107913564A (zh) 一种高效加湿型建筑用除尘装置
CN201195079Y (zh) 活性炭油烟过滤装置
CN211177221U (zh) 一种吊顶式家用空气净化器
CN205783450U (zh) 一种处理粪便的离子新风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1021

Address after: 100076, 100, West Village, fourth village, old palace, old town, old town, Beijing, Daxing District

Patentee after: Beijing Qin Hai Indoor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100024, 18, Jianguo Road, Beijing, Chaoyang District, 5-1902

Patentee before: Li Renxia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821

Termination date: 2020032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