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146066U - 微粒捕捉多重再生装置 - Google Patents

微粒捕捉多重再生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146066U
CN203146066U CN 201320036529 CN201320036529U CN203146066U CN 203146066 U CN203146066 U CN 203146066U CN 201320036529 CN201320036529 CN 201320036529 CN 201320036529 U CN201320036529 U CN 201320036529U CN 203146066 U CN203146066 U CN 2031460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iculate
reclaimer
firing chamber
exhaust pipe
electric control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320036529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铭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UILNAS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UILNAS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UILNAS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UILNAS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320036529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1460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1460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146066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ocesses For Solid Components From Exhaus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设计一种微粒捕捉多重再生装置,其包括:一排烟管,其于前端设有一进气口、于尾端设有一出气口;一燃烧室,其由燃烧器、喷油嘴与电磁阀所组成,该燃料室后端具有一至多个可调式泄压孔与导流叶片,该燃料室与排烟管的进气口相连接;一直通触媒装置,其设置于燃烧室后端的导流叶片之后;一壁流式触媒装置,该壁流式触媒装置的触媒表面设有一至多组高压电弧网,其设置于直通触媒装置之后;以及一至多个陶瓷滤芯,其设置于排烟管尾端出气口前;因此,该一至多个陶瓷滤芯可将引擎发动时所产生的微粒排放物质加以捕集,并利用排气管自身运作时的高温对所捕集的微粒排放物质进行再次燃烧氧化,而达到可维持陶瓷滤芯的过滤效能的目的。

Description

微粒捕捉多重再生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用于柴油汽车排放系统中的过滤装置,透过燃烧室的设置可将碳粒、碳灰或是碳化物等微粒排放物质于进入大气以前加以补捉,并透过燃烧室加以燃烧氧化,而达到排气管环境再生的目的的微粒捕捉多重再生装置。
背景技术
柴油发动机的污染主要来自微粒排放物质、碳氢化合物(HCx)、氮氧化合物(NOx)和硫化物等三方面,其中,微粒排放物质大部分由碳或碳化合物的微小颗粒组成。
目前微粒排放物质的过滤装置透过滤网将其捕捉后以人工的方式拆卸下来进行清除,但是,当吸附的微粒排放物质达一定程度之后,便会造成阻塞影响过滤装置的效能,进一步更造成引擎性能下降。
因此,如何提供一个可自动清除微粒排放物质并维持该过滤装置的效能,是发明人极欲解决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以往排气管过滤设备的不完善,发明人经长时间不断的研究开发,终于研发出此种可以透过手动驱动或再次燃油燃烧及高压电产生高温氧化其引擎产生的微粒排放物质,使其维持排气管过滤设备的高效能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微粒捕捉多重再生装置,其包括:一排烟管,其于前端设有一进气口、于尾端设有一出气口;一燃烧室,其由燃烧器、喷油嘴与电磁阀所组成,该燃料室后端具有一至多个可调式泄压孔与导流叶片,该燃料室与排烟管的进气口相连接;一直通触媒装置,其设置于燃烧室后端的导流叶片之后;一壁流式触媒装置,该壁流式触媒装置的触媒表面设有一至多组高压电弧网,其设置于直通触媒装置之后;以及一至多个陶瓷滤芯,其设置于排烟管尾端出气口前。
本实用新型微粒捕捉多重再生装置的主要目的在于此,该一至多个陶瓷滤芯可将引擎发动时所产生的微粒排放物质在进入大气之前加以捕捉收集,可透过电控装置以手动或自动的方式启动燃烧室而去除沉积的微粒排放物质,达到可清除陶瓷滤芯使其不被阻塞以及维持其过滤效能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微粒捕捉多重再生装置透过燃烧室的设置,可不须经由人为方式清除陶瓷滤芯内所捕集的微粒排放物质,不仅可有效减少清除时所需额外负担的费用也可同时避免时间的浪费;而当微粒排放物质再次进行燃烧氧化后,便会以对人体无害的二氧化碳排出。
此外,本实用新型微粒捕捉多重再生装置可以分为手动(被动式)以及自动(主动式)两种方式同时进行,手动以用户透过启动装置于设定时间内驱动燃烧室,自动利用ACC,同时启动电弧装置以及背压高于8KPA则自行启动,如此一来,便可将引擎所排放的杂质都在日常维护、使用时被清除。
本实用新型微粒捕捉多重再生装置,其中,该壁流式触媒装置的触媒表面设有一至多组高压电弧网(12V经变压后所产生的12000V高电压,正负极放电产生的一种火网)当引擎启动后(一般会接在ACC)高电压装置便随之启动,加上排气提供充分的氧气,会产生助燃的效果,因为处理积碳的速度较慢,所以为一种辅助的燃烧装置。
为了能让审查员能更易于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点,请参阅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微粒捕捉多重再生装置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微粒捕捉多重再生装置的结合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微粒捕捉多重再生装置的电控装置结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燃烧室
11  燃烧器
12  喷油嘴
13  电磁阀
14  可调式泄压孔
15  导流叶片
16  旁通阀门
2   直流式触媒装置
3   壁流式触媒装置
31  高压电弧网
4   陶瓷滤芯
5   电控装置
51  压力感测装置
52  温度感测装置
53  启动装置
54  高压点火器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与图2,图1为本实用新型微粒捕捉多重再生装置的结构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微粒捕捉多重再生装置的结合图。本实用新型微粒捕捉多重再生装置,其包括:一排烟管,其于前端设有一进气口、于尾端设有一出气口;一燃烧室1,其由燃烧器11、喷油嘴12与电磁阀13所组成,该燃料室1后端具有一至多个可调式泄压孔14与导流叶片15,该燃料室1与排烟管的进气口相连接;一直通触媒装置2,其设置于燃烧室1后端的导流叶片15之后;一壁流式触媒装置3,该壁流式触媒装置3的触媒表面设有一至多组高压电弧网31,其设置于直通触媒装置之后;以及一至多个陶瓷滤芯4,其设置于排烟管尾端出气口前;因此,该一至多个陶瓷滤芯4可将引擎发动时所产生的微粒排放物质加以捕集,而达到可维持陶瓷滤芯4的过滤效能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微粒捕捉多重再生装置,其中,该排烟管的进气口可以增加一至多个旁通阀门16,该旁通阀门16可被电控装置驱动启闭,当燃烧室1失灵故障、产生过高的压力时,电控装置便会指示开启该一至多个旁通阀门16,使排气可以借由一至多个旁通阀门排出,进一步保护引擎与陶瓷滤芯4。
请参阅图3,图3为本实用新型微粒捕捉多重再生装置的电控装置结构图。本实用新型微粒捕捉多重再生装置,其中,可再增加一电控装置5,该电控装置5由压力感测装置51、温度感测装置52与启动装置53所组成,该压力感测装置51与温度感测装置52设置于陶瓷滤芯的适当处,该启动装置53与燃烧室的电磁阀相连接,用以侦测陶瓷滤芯的温度、压力并控制燃烧室的启动,该电控装置5经由高压点火器54与燃烧室的燃烧器11连接;该电控装置5的启动装置53可以设定手动启动于设定的时间内或自动启动启动装置53(ACC),同时启动电弧装置以及背压高于8KPA则自行启动。
本实用新型微粒捕捉多重再生装置,其中,可以再增加一显示设备,该显示设备与排气管或电控装置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微粒捕捉多重再生装置,其中,可以再增加一警示装置,该警示装置与现有车辆的引擎、电控装置的压力感测装置及温度感测装置或两者相连接,当车辆行驶达一定时间如10小时以上(手动)或压力感测装置的压力值达8KPA以上(自动),该警示装置即以影像、文字、图片、音效、震动、铃声、特效、光效、震动、人声、讯息或电子邮件中的一种或多种方式通知提醒驾驶可以手动的方式驱动燃烧室。
本实用新型微粒捕捉多重再生装置,利用壁流式触媒装置的触媒表面可增加设有高压电弧网产生的火花,引燃触媒中的积碳,随排气产生助燃效果,进而将碳粒清除。
本实用新型微粒捕捉多重再生装置,其中,可以再增加一设定装置,用以设定燃烧室每次燃烧时间。
以上所述仅是借由优选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然而对于该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与变化,例如陶瓷滤芯的材质、形式及燃烧室的驱动方式、或显示设备与警示装置的结构等等的变化均不脱离本实用新型之的精神与范围。
由以上详细说明可使熟悉本项技术人员明了本实用新型的确可达成前述的目的,实已符合专利法的规定,故依法提出新型专利申请。

Claims (8)

1.一种微粒捕捉多重再生装置,其包括:
一排烟管,其于前端设有一进气口、于尾端设有一出气口;
一燃烧室,其由燃烧器、喷油嘴与电磁阀所组成,该燃料室后端具有一至多个可调式泄压孔与导流叶片,该燃料室与排烟管的进气口相连接;
一直通触媒装置,其设置于燃烧室后端的导流叶片之后;
一壁流式触媒装置,该壁流式触媒装置的触媒表面设有一至多组高压电弧网,其设置于直通触媒装置之后;以及
一至多个陶瓷滤芯,其设置于排烟管尾端出气口前;
因此,该一至多个陶瓷滤芯可将引擎发动时所产生的微粒排放物质加以捕集,并利用排气管自身运作时的高温对所捕集的微粒排放物质进行再次燃烧氧化,而达到可维持陶瓷滤芯的过滤效能的目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粒捕捉多重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可再增加一电控装置,该电控装置由压力感测装置、温度感测装置与启动装置所组成,该压力感测装置与温度感测装置设置于陶瓷滤芯的适当处,该启动装置与燃烧室的电磁阀相连接,用以侦测陶瓷滤芯的温度、压力并控制燃烧室的启动。
3.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粒捕捉多重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电控装置的启动装置可以设定手动启动或自动启动。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微粒捕捉多重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可以再增加一显示设备,该显示设备与排气管或电控装置电性连接。
5.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微粒捕捉多重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可以再增加一警示装置,该警示装置与现有车辆的引擎、电控装置的压力感测装置及温度感测装置或两者相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微粒捕捉多重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警示装置的警示方式可以是影像、文字、图片、音效、震动、铃声、特效、光效、震动、人声、讯息、电子邮件中的一种或多种。
7.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微粒捕捉多重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可以再增加一设定装置,用以设定燃烧室每次燃烧时间。
8.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微粒捕捉多重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排烟管的进气口可以增加一至多个旁通阀门,该旁通阀门可被电控装置驱动启闭。
CN 201320036529 2013-01-21 2013-01-21 微粒捕捉多重再生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1460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20036529 CN203146066U (zh) 2013-01-21 2013-01-21 微粒捕捉多重再生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20036529 CN203146066U (zh) 2013-01-21 2013-01-21 微粒捕捉多重再生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146066U true CN203146066U (zh) 2013-08-21

Family

ID=489736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320036529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146066U (zh) 2013-01-21 2013-01-21 微粒捕捉多重再生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146066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94991A (zh) * 2013-10-30 2015-05-06 乔英电机有限公司 智能型滤烟消音装置
CN107218109A (zh) * 2016-03-22 2017-09-29 陈温乐 滴灌式还原触媒排气管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94991A (zh) * 2013-10-30 2015-05-06 乔英电机有限公司 智能型滤烟消音装置
CN104594991B (zh) * 2013-10-30 2017-05-03 乔英电机有限公司 智能型滤烟消音装置
CN107218109A (zh) * 2016-03-22 2017-09-29 陈温乐 滴灌式还原触媒排气管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454085B (zh) 一种dpf柴油机颗粒过滤系统喷油助燃再生温度控制方法
CN100562651C (zh) 柴油发动机尾气排放净化系统
KR100670939B1 (ko) 자동차의 매연정화장치용 청소방법 및 청소장치
US8349043B2 (en) Turbine inlet air system
CN101368532A (zh) 用于辅助dpf再生的进气加热器
US8499556B2 (en) Exhaust purification system with a diesel particulate filter and a method of cleaning said filter
CA2640015A1 (en) Impact diesel particulate filter
CN204299654U (zh) 一种带有燃烧器的dpf主动再生系统
CN203146066U (zh) 微粒捕捉多重再生装置
CN103306782B (zh) 柴油发动机排气后处理装置升温器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3277173B (zh) 柴油发动机排气后处理装置升温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11804071B (zh) 一种颗粒捕集器滤芯组件中分离气体中颗粒的方法和该颗粒捕集器
KR20030003599A (ko) 매연저감장치의 재생방법과 이를 이용한 재생장치
JP2006527819A (ja) 排気ガスの温度を調節する装置
CN206111288U (zh) 一种菫青石壁流式多孔蜂窝陶瓷微粒捕集器
CN104074574A (zh) 车辆排放黑烟废气快速燃烧净化再生处理装置
KR20170003780A (ko) 자동차의 흡배기관 및 연소실 클리닝용 집진장치
CN202140142U (zh) 一种电击穿式柴油机颗粒净化器
TWM458454U (zh) 微粒捕捉多重再生裝置
JPS5977022A (ja) デイ−ゼルエンジンの排ガス浄化装置
CN204060866U (zh) 柴油机废气再净化装置
CN102628406A (zh) 矿用防爆柴油机中央控制系统
CN106894862B (zh) 智能型排烟改善装置
CN220581117U (zh) 一种dpf再生装置及尾气处理系统
CN203214132U (zh) 车辆排放黑烟废气快速燃烧净化再生处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821

Termination date: 20150121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