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142700U - 铁路桥涵限高防撞架智能报警系统 - Google Patents

铁路桥涵限高防撞架智能报警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142700U
CN203142700U CN 201320046351 CN201320046351U CN203142700U CN 203142700 U CN203142700 U CN 203142700U CN 201320046351 CN201320046351 CN 201320046351 CN 201320046351 U CN201320046351 U CN 201320046351U CN 203142700 U CN203142700 U CN 2031427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mit
bumper frame
module
alarm system
intelligent ala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320046351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INHOT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INHOT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INHOT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INHOT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320046351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1427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1427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142700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mergency Alarm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铁路桥涵限高防撞架智能报警系统,包括:碰撞传感器、倾斜传感器、报警器、水平仪器、无线通信模块、短信模块、电源模块,所述这些部件采用一体化结构,即均位于一壳体上,该壳体安装于限高防撞架上,水平仪器设置在壳体的一侧,用于安装时保证壳体的水平,其中碰撞传感器用于检测限高防撞架受到碰撞的激烈程度,倾斜传感器用于检测限高防撞架倾斜的程度,这两个传感器在检测结果超过设定阀值时,会触发报警器报警,同时所述传感器将检测结果通过无线通信模块、短信模块发送到指定后台管理设备。该系统检测过程简单,而且成本不高,功能比较齐全,适合桥梁、涵洞、隧道入口处限高架的防撞架智能报警。

Description

铁路桥涵限高防撞架智能报警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交通安全报警系统,具体地,涉及一种铁路桥涵限高防撞架智能报警系统。
背景技术
限高防撞架是用于桥梁、涵洞、隧道入口处的门型构架,一般为钢结构焊接而成,起防护桥梁、涵洞、隧道的作用;限高架上有标志牌,标有限高米数,用于提示车辆。
目前,在一些铁路桥涵处均设置有限高防撞架,但是随着我各种车辆数量的快速增多,经常发生超高车辆撞坏桥梁、涵洞、隧道等事故,这一方面对铁路桥涵本身造成了破坏,增加了交通运营的成本,还会带成交通停运等情况,给人们的正常出行造成影响。
现有的限高防撞架智能报警系统,比如公开号为202534164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该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涵口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于限高装置上的陀螺仪/红外双鉴传感器、与陀螺仪/红外双鉴传感器连接的无线通信装置、与无线通信装置连接的指挥控制中心以及与指挥控制中心连接的复数个便捷式终端,其中:所述陀螺仪/红外双鉴传感器,可在三维空间上自动检测限高装置的故障信息并将该信息传递给无线通信装置;所述无线通信装置,将上述故障信息发送至所述指挥控制中心;所述指挥控制中心包括相互连接的无线通信单元、语音单元、短信单元和存储单元。但是该专利技术对于故障的检测相对显得复杂,而且采用陀螺仪/红外双鉴传感器成本相对比较高。
又如公开号为202003510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该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检测车辆高度并在车辆超高的情况下可对司机进行声光报警提示的电子装置,由控制电路、LED显示矩阵、声光报警电路以及用于检测车辆高度的光电传感器电路构成;所述LED显示矩阵、声光报警电路、光电传感器电路均与控制电路电路连通。但是该专利只能完成简单的报警。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铁路桥涵限高防撞架智能报警系统,该系统检测过程简单,而且成本不高,功能比较齐全,适合桥梁、涵洞、隧道入口处限高架的防撞架智能报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铁路桥涵限高防撞架智能报警系统,该系统包括:碰撞传感器、倾斜传感器、报警器、水平仪器、无线通信模块、短信模块、电源模块,所述这些部件采用一体化结构,即均位于一壳体上,该壳体安装于限高防撞架上,所述水平仪器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一侧,用于安装时保证所述壳体的水平,其中所述碰撞传感器用于检测限高防撞架受到碰撞的激烈程度,所述倾斜传感器用于检测限高防撞架倾斜的程度,这两个传感器在检测结果超过设定阀值时,会触发报警器报警,同时所述传感器将检测结果通过无线通信模块、短信模块发送到指定后台管理设备。
优选地,所述系统进一步设有太阳能电池板,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安装在壳体面向外的一面,用于接收太阳能并可以对电源模块进行充电。
优选地,所述电源模块为可充电的电池。
优选地,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包括SIM卡以及天线。
优选地,所述外壳通过抱箍安装于所述限高防撞架上。
优选地,所述后台管理设备设有报警处理模块以及短信收发模块,所述报警处理模块对报警情况进行分类处理并提供查询功能,短信收发模块用于接收短信模块发送的报警情况,并将所述传感器检测的正常信息,异常信息以及报警信息发送给相关工作人员。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铁路桥涵限高防撞架智能报警系统,是用于当外力撞击铁路桥梁、隧道、涵洞等周边的限高防撞架、防撞支架后,迅速将报警信息通过GSM网络传输到后台管理设备。该设备采用一体化设计,安全性好,不易破坏,达到IP66防护等级;使用太阳能充电,绿色环保;配合后台管理设备的报警处理功能,可以方便的完成报警后续工作;支持各种短信报警功能,系统可以设置每隔一定时间定时开机向后台管理设备发送所述系统正常状态的短信。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结构侧视示意图;
图中:1为限高防撞架,2为壳体,3为水平仪器,4为无线通信模块,5太阳能电池板,6防滑层,7为紧固螺栓,8为插座,9为抱箍,10为报警器,11为电源按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限高防撞架,2为壳体,3为水平仪器,4为无线通信模块,5太阳能电池板,6防滑层,7为紧固螺栓,8为插座,9为抱箍,10为报警器,11为电源按钮。
本实施例中,壳体2通过抱箍9以及紧固螺栓7安装固定于限高防撞架1上。所述碰撞传感器、倾斜传感器、报警器10、水平仪器3、无线通信模块4、短信模块、电源模块,所述这些部件均位于一壳体2上,所述水平仪器3设置在所述壳体2的一侧,用于安装时保证所述壳体2处于水平位置,所述报警器10、无线通信模块4也位于所述壳体2的一侧;所述碰撞传感器、倾斜传感器、短信模块以及电源模块设置在壳体2内部,其中所述碰撞传感器用于检测限高防撞架受到碰撞的激烈程度,所述倾斜传感器用于检测限高防撞架倾斜的程度,这两个传感器在检测结果超过设定阀值时,会触发报警器10报警,同时所述传感器将检测结果通过无线通信模块4、短信模块发送到指定后台管理设备。
本实施例中,太阳能电池板5安装在壳体2面向外的一面,用于接收太阳能并可以对电源模块进行充电。
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源模块为可充电的电池。
本实施例中,所述壳体2与所述限高防撞架1之间接触处设有防滑层6,保证安装的可靠性,该防滑层6可以是硅胶、橡胶等防滑材料。
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给上述电源模块充电,在所述壳体2的底部设有插座8,该插座8可以采用航空插座。
本实施例中,所述抱箍9为两个,用于可靠的安装所述壳体2.
本实施例中,所述壳体2上还设有电源按钮11,用于控制整个系统的电源接通或者断开。
本实施例中,所述无线通信模块4包括SIM卡以及天线。
基于上述描述,本实施例所述系统的相关技术指标说明如下:
内置电池:3.7V 4000mAh;
工作电压:3.6V—4.2V;
待机电流:≤1mA;
碰撞传感器:7g-8g(重力加速度);
倾斜传感器:≥25°(倾斜保持30秒以上触发报警);
工作环境温度:-40℃—+70℃;
工作环境湿度:小于95%RH;
太阳能板:正常光照下日均发电量不小于3wh;
发送信息时间:在正常的网络信号下,从系统待机到正常发送信息时间约为1分钟。
本实施例所述系统在初次使用时,确保在关机状态下,连接上航空插头线束;插入配备的电源充电器保证电池充电8小时。打开设备底部盖板,安装SIM卡(移动或者联通的SIM卡)。然后在安装设备到限高架前,请扭开电源按钮的防水缩堵,并按下电源按钮开机。安装时通过参考设备自带水平仪来保证设备处于水平位置;可安装的横梁直径从15cm-35cm。
本实施例中,所述后台管理设备设有报警处理模块以及短信收发模块,所述报警处理模块对报警情况进行分类处理并提供查询功能,短信收发模块用于接收短信模块发送的报警情况,并将所述传感器检测的正常信息,异常信息以及报警信息发送给相关工作人员。
后台管理设备登录成功后,系统会进行初始化。登录后可以进行相关报警信息的处理、查询,添加,更改及其他操作。为方便查询正常或异常报警系统,后台管理设备提供对所选中组的报警系统进行分类查询。其类型为:
1)全部,即所选组的所有正常和异常的报警系统。
2)正常,即所选组的所有状态为正常的报警系统。
3)异常,即所选组的所有状态为异常的报警系统。
本实施例中,后台管理设备设有报表功能模块,报表内容包括:
1)开始时间,结束时间,报警系统状态记录的时间范围(最长为2个月)
2)状态类型,可对全部,正常,异常的报警系统状态进行分类报表查询。
3)排序,可对报警系统状态记录信息按时间或是按SIM卡号码进行排序。
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管理需要,设有管理权限模块,比如可以设置相关责任人,将其管理的报警系统相关信息可以进一步发送给该责任人。当系统运作超时(天)即当终端超过设定天数没有发送任何状态信息给后台管理设备时,可以设定报警系统掉线,并向相关责任人发送信息。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形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

Claims (8)

1.一种铁路桥涵限高防撞架智能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碰撞传感器、倾斜传感器、报警器、水平仪器、无线通信模块、短信模块、电源模块,所述这些部件采用一体化结构,即均位于一壳体上,该壳体安装于限高防撞架上,所述水平仪器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一侧,用于安装时保证所述壳体的水平,其中所述碰撞传感器用于检测限高防撞架受到碰撞的激烈程度,所述倾斜传感器用于检测限高防撞架倾斜的程度,这两个传感器在检测结果超过设定阀值时,会触发报警器报警,同时所述传感器将检测结果通过无线通信模块、短信模块发送到指定后台管理设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路桥涵限高防撞架智能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进一步设有太阳能电池板,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安装在壳体面向外的一面,用于接收太阳能并对电源模块进行充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铁路桥涵限高防撞架智能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模块为可充电的电池。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路桥涵限高防撞架智能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包括SIM卡以及天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路桥涵限高防撞架智能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通过抱箍安装于所述限高防撞架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铁路桥涵限高防撞架智能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与所述限高防撞架之间接触处设有防滑层。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铁路桥涵限高防撞架智能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台管理设备设有报警处理模块以及短信收发模块。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铁路桥涵限高防撞架智能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台管理设备设有报表功能模块以及管理权限模块。
CN 201320046351 2013-01-28 2013-01-28 铁路桥涵限高防撞架智能报警系统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1427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20046351 CN203142700U (zh) 2013-01-28 2013-01-28 铁路桥涵限高防撞架智能报警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20046351 CN203142700U (zh) 2013-01-28 2013-01-28 铁路桥涵限高防撞架智能报警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142700U true CN203142700U (zh) 2013-08-21

Family

ID=489702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320046351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142700U (zh) 2013-01-28 2013-01-28 铁路桥涵限高防撞架智能报警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14270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29581A (zh) * 2013-01-28 2013-06-05 上海殷浩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铁路桥涵限高防撞架智能报警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29581A (zh) * 2013-01-28 2013-06-05 上海殷浩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铁路桥涵限高防撞架智能报警系统
CN103129581B (zh) * 2013-01-28 2015-12-23 上海殷浩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铁路桥涵限高防撞架智能报警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57008B (zh) 一种车用主动式智能安全监控仪器
CN104035425B (zh) 一种电动车及混合动力车用远程监控系统
CN104134311A (zh) 交通事故监测报警装置及其报警方法
CN204066327U (zh) 一种交通事故监测报警装置
CN204915915U (zh) 一种电动车锂电池遥控智能防盗系统
CN108493673B (zh) 一种具有安全预警功能的充电枪
CN108755503A (zh) 智能车位锁
CN103354014A (zh) 道路交通护栏智能管理系统
CN205901350U (zh) 车用启动电池的电池管理系统
CN105365714A (zh) 一种多功能安全智能车载装置及其通信方法
CN206907235U (zh) 高速公路上防止连环撞车预警系统
CN203142700U (zh) 铁路桥涵限高防撞架智能报警系统
CN206757047U (zh) 一种防拆卸车辆定位系统
CN201610123U (zh) 车用太阳能安防装置
CN103129581B (zh) 铁路桥涵限高防撞架智能报警系统
CN103273878A (zh) 一种基于卫星定位的汽车防撞系统及控制方法
CN207425128U (zh) 一种路口预警系统
CN210895812U (zh) 一种车辆监测装置
CN103419644B (zh) 电池防触电装置
CN209650233U (zh) 汽车报警装置、汽车及报警系统
CN203397453U (zh) 一种电力设备防盗及状态监测装置
CN207425053U (zh) 一种车载联网报警装置
CN103419641A (zh) 外挂型电池防触电装置
CN204904598U (zh) 一种报警系统
CN101533552A (zh) 无线防盗电缆报警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821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51223

C25 Abandonment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o avoid double paten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