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131983U - 制冷系统 - Google Patents

制冷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131983U
CN203131983U CN201320068234.0U CN201320068234U CN203131983U CN 203131983 U CN203131983 U CN 203131983U CN 201320068234 U CN201320068234 U CN 201320068234U CN 203131983 U CN203131983 U CN 2031319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valve port
refrigeration system
indoor set
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068234.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刘刚
许永锋
梁伯启
李洪生
卢健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Heating and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Midea Electric Appliances Co Ltd
Guangdong Midea HVAC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Midea Electric Appliances Co Ltd, Guangdong Midea HVAC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Midea Electric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20068234.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1319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1319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131983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mpression-Type Refrigeration Machines With Reversible Cy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制冷系统。所述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第一和第二四通阀、室内机、第一和第二冷凝器、第一和第二膨胀阀以及第一阀组件。第一四通阀具有第一至第四阀口,第二四通阀具有第五至第八阀口;第一膨胀阀串联在第一冷凝器和室内机的第一端之间,第二膨胀阀串联在第二冷凝器和室内机的第一端之间;第一阀组件设在室内机的第二端和第八阀口之间,第一阀组件构造成从室内机的第二端朝向第八阀口的方向单向导通的管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制冷系统能耗低,制冷、制热效果好,可以使压缩机在更安全的范围内工作,稳定性更高。

Description

制冷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制冷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大型空调系统,在小负荷运行时,会因冷凝器相对室内机能力过大而造成室内外侧的换热器不匹配,导致能效偏低且效果不理想,更有可能会因系统超出安全使用范围而损坏压缩机。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能耗低,制冷、制热效果好,可以使压缩机在更安全的范围内工作,稳定性更高的制冷系统。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第一和第二四通阀,所述第一四通阀具有第一至第四阀口,所述第二四通阀具有第五至第八阀口,所述第一和第五阀口分别与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相连,所述第二和第六阀口分别与所述压缩机的吸气口相连;室内机,所述室内机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三和第七阀口相连,所述室内机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四和第八阀口相连;第一和第二冷凝器,所述第一冷凝器串联在所述第三阀口和所述室内机的第一端之间,所述第二冷凝器串联在所述第七阀口和所述室内机的第一端之间;第一和第二膨胀阀,所述第一膨胀阀串联在所述第一冷凝器和所述室内机的第一端之间,所述第二膨胀阀串联在所述第二冷凝器和所述室内机的第一端之间;以及第一阀组件,所述第一阀组件设在所述室内机的第二端和所述第八阀口之间,所述第一阀组件构造成从所述室内机的第二端朝向所述第八阀口的方向单向导通的管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制冷系统可以在制冷、制热小负荷运行的情况下,可以关闭部分冷凝器,这样可以使冷凝器的冷凝或蒸发的能力与室内机的负荷相匹配,这样可降低整机能耗、提高制冷、制热效果,使压缩机在更安全的范围内工作,制冷系统的稳定性更高。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制冷系统还可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所述第一阀组件包括第一单向阀,所述第一单向阀的入口与所述室内机的第二端相连且所述第一单向阀的出口与所述第八阀口相连。
所述压缩机为多个且并联设置。由此可以使制冷系统更加适应实际需要。
所述制冷系统还包括多个第二单向阀,所述多个第二单向阀分别一一对应地串联在所述多个压缩机的排气口处。
所述第一和第二膨胀阀分别为电子膨胀阀。由此可以使制冷系统更加自动化、性能更加优越。
所述制冷系统还包括第一截止阀,所述第一和第二膨胀阀分别通过所述第一截止阀与所述室内机的第一端相连。
所述制冷系统还包括第二截止阀,所述第二截止阀串联在所述室内机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一单向阀之间。
所述制冷系统具有第一制冷模式,其中在所述制冷系统处于第一制冷模式下,所述第一和第三阀口、所述第二和第四阀口、所述第五和第七阀口以及所述第六和第八阀口分别导通,所述第一和第二膨胀阀工作。
所述制冷系统还具有第二制冷模式,其中在所述制冷系统处于第二制冷模式下,所述第一和第三阀口、所述第二和第四阀口、所述第五和第八阀口以及所述第七和第六阀口分别导通,并且所述第一膨胀阀工作。
所述制冷系统还包括第一制热模式,其中在所述制冷系统处于第一制热模式下,所述第一和第四阀口、所述第三和第二阀口、所述第五和第八以及所述第七和第六阀口分别导通,并且所述第一和第二膨胀阀工作。
所述制冷系统还包括第二制热模式,其中在所述制冷系统处于第二制热模式下,所述第一和第四阀口、所述第三和第二阀口、所述第五和第八以及所述第七和第六阀口分别导通,并且所述第一膨胀阀工作且所述第二膨胀阀停止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制冷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图1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制冷系统1。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制冷系统1包括压缩机10、第一四通阀20、第二四通阀30、室内机40、第一冷凝器50、第二冷凝器60、第一膨胀阀70、第二膨胀阀80和第一阀组件。
第一四通阀20具有第一至第四阀口(D1、S1、C1、E1),第二四通阀30具有第五至第八阀口(D2、S2、E2、C2)。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四通阀20和第二四通阀30分别具有上电、掉电两种工作状态。其中,第一四通阀20上电时,第一阀口D1和第四阀口E1导通且第三阀口C1和第二阀口S1导通,第一四通阀20掉电时,第一阀口D1和第三阀口C1导通且第四阀口E1和第二阀口S1导通;第二四通阀30上电时,第五阀口D2和第七阀口E2导通且第八阀口C2和第六阀口S2导通,第二四通阀30掉电时,第五阀口D2和第八阀口C2导通且第七阀口E2和第六阀口S2导通。
第一阀口D1和第五阀口D2分别与压缩机10的排气口11相连,第二阀口S1和第六阀口S2分别与压缩机10的吸气口12相连。
室内机40的第一端41分别与第三阀口C1和第七阀口E2相连,室内机40的第二端42分别与第四阀口E1和第八阀口C2相连。这里需要理解的是,室内机40可以是多个且该多个室内机40可以并联设置,当然多个室内机40也可以串联设置,以便满足安装、建设中的实际需要。
这里还需要理解的是,室内机40的第一端41是指制冷系统1在制冷模式下室内机40的进口(当室内机40为多个时,室内机40的第一端41是指室内机组的进口),室内机40的第二端42是指制冷系统1在制冷模式下室内机40的出口(当室内机40为多个时,室内机40的第二端42是指室内机组的出口)。由于这部分内容为已知的且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熟知,在此不再详述。
第一冷凝器50串联在第三阀口C1和室内机40的第一端41之间,第二冷凝器60串联在第七阀口E2和室内机40的第一端41之间。其中,第一冷凝器50可以为多个,且该多个第一冷凝器50可以串联设置也可以并联设置,第二冷凝器60也可以为多个,其该多个第二冷凝器60可以串联设置也可以并联设置。由于这部分内容为已知的且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熟知,在此不再详述。
第一膨胀阀70串联在第一冷凝器50和室内机40的第一端41之间,第二膨胀阀80串联在第二冷凝器60和室内机40的第一端41之间。第一阀组件设在室内机40的第二端42和第八阀口C2之间,第一阀组件构造成从室内机40的第二端42朝向第八阀口C2的方向单向导通的管路,也就是说,冷媒可以从室内机40的第二端42流向第八阀口C2,而不可以从第八阀口C2流向室内机40的第二端42。例如,第一阀组件可以包括第一单向阀90,第一单向阀90的入口与室内机40的第二端42相连且第一单向阀90的出口与第八阀口C2相连,以此构成从室内机40的第二端42朝向第八阀口C2的方向单向导通的结构。
优选地,第一膨胀阀70和第二膨胀阀80分别可为电子膨胀阀。这样,第一膨胀阀70和第二膨胀阀80均可以通过电控设备进行控制,由此可以使制冷系统1更加自动化、性能更加优越。
此外,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制冷系统1还可以包括第一风机110和第二风机120,第一风机110可邻近第一冷凝器50设置,第二风机120可邻近第二冷凝器60设置。通过设置第一风机110,从而,冷媒在第一冷凝器50处进行换热时,可以加快冷媒的换热速度。相应地,通过设置第二风机120,从而,冷媒在第二冷凝器60处进行换热时,可以加快冷媒的换热速度。由此可以使制冷系统1的换热效果更好。
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示例中,制冷系统1还可以包括气液分离器130。其中,第二阀口S1和第六阀口S2可分别通过气液分离器130与压缩机10的吸气口12相连。即第二阀口S1可通过气液分离器130与压缩机10的吸气口12相连,即第六阀口S2可通过气液分离器130与压缩机10的吸气口12相连。
通过设置气液分离器130,从而在气态冷媒回到压缩机10内进行压缩时,可以利用气液分离器130对冷媒中残余的液体部分进行阻断,冷媒的气体部分可以通过气液分离器130进入到压缩机10内。这样,可以避免液态的冷媒进入到压缩机10内,使压缩机10发生液击事故,造成压缩机10性能和寿命的降低、甚至损坏。即,通过设置气液分离器130,从而可以提高制冷系统1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的示例中,制冷系统1还可以包括第一截止阀140。其中,第一膨胀阀70和第二膨胀阀80可分别通过第一截止阀140与室内机40的第一端41相连。相应地,制冷系统1还可以包括第二截止阀150。第二截止阀150可串联在室内机40的第二端42和第一单向阀90之间。
通过设置第一截止阀140和第二截止阀150,从而在制冷系统1出现故障的时候,可以通过使第一截止阀140和第二截止阀150截止,从而可以更加方便操作人员对制冷系统1的维修。例如,当室内机40出现故障需要进行修复或更换时,操作人员可以使第一截止阀140和第二截止阀150截止,这样,室内机40与膨胀阀(第一膨胀阀70和第二膨胀阀80)断开,同时室内机40也与压缩机10断开,由此可以不用将制冷系统1内的所有冷媒排放掉,才能够进行修复或更换室内机40,更加方便实际情况的需要。
下面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制冷系统1的工作模式。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制冷系统1,既可以进行制冷循环,又可以进行制热循环。且制冷系统1处于制冷循环时,可以具有多种模式,制冷系统1处于制热循环时,也可以具有多种模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制冷系统1可以具有第一制冷模式。
其中在制冷系统1处于第一制冷模式下,第一四通阀20掉电,第二四通阀30上电。也就是说,第一阀口D1和第三阀口C1导通、第二阀口S1和第四阀口E1导通、第五阀口D2和第七阀口E2导通、第六阀口S2和第八阀口C2导通,且第一膨胀阀70和第二膨胀阀80工作。
下面参照图1,描述制冷系统1处于第一制冷模式下的冷媒循环回路。
压缩机10排出的高温高压的气态冷媒,一部分依次经过第一四通阀20的第一阀口D1和第三阀口C1,到第一冷凝器50冷凝成液态,并经过第一膨胀阀70节流后到第一截止阀140处;另一部分高温高压的气态冷媒,依次经过第二四通阀30的第五阀口D2和第七阀口E2,到第二冷凝器60冷凝成液态,并经过第二膨胀阀80节流后到第一截止阀140处。所有液态冷媒再通过第一截止阀140流到室内机40,蒸发换热后的气态冷媒经过第二截止阀150,其中一部分依次经过第一四通阀20的第四阀口E1和第二阀口S1,到气液分离器130,然后通过压缩机的吸气口12回到压缩机10进行压缩;另一部分气态冷媒依次经过第二四通阀30的第八阀口C2和第六阀口S2,到气液分离器130,然后通过压缩机10的吸气口12回到压缩机10进行压缩,如此循环。
简言之,制冷系统1处于第一制冷模式下时,第一冷凝器50和第二冷凝器60均处于工作状态,即高温高压的气态冷媒分别通过第一冷凝器50和第二冷凝器60两个冷凝器进行冷凝换热。此时,第一风机110和第二风机120均可以开启,以加快冷媒在第一冷凝器50和第二冷凝器60内的冷凝速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制冷系统1可以具有第二制冷模式。
其中在制冷系统1处于第二制冷模式下,第一四通阀20掉电,第二四通阀30掉电。也就是说,第一阀口D1和第三阀口C1导通、第二和第四阀口E1导通、第五和第八阀口C2导通、第七阀口E2和第六阀口S2导通,并且第一膨胀阀70工作,此时可以控制第二膨胀阀80关闭。
下面参照图1,描述制冷系统1处于第二制冷模式下的冷媒循环回路。
压缩机10排出的高温高压的气态冷媒,一部分依次经过第一四通阀20的第一阀口D1和第三阀口C1,到第一冷凝器50冷凝成液态,并经过第一膨胀阀70节流后到第一截止阀140处;另一部分高温高压的气态冷媒,依次经过第二四通阀30的第五阀口D2和第八阀口C2,到第一单向阀90,由于第一单向阀90只允许从室内机40的第二端42朝向第八阀口C2的方向的单向导通,此时,冷媒被截止。所有液态冷媒通过第一截止阀140流到室内机40,蒸发换热后的气态冷媒通过第二截止阀150,并依次经过第一四通阀20的第四阀口E1和第二阀口S1,到气液分离器130,然后通过压缩机10的吸气口12回到压缩机10进行压缩,如此循环。
简言之,制冷系统1处于第二制冷模式下时,只有第一冷凝器50这一个冷凝器处于工作状态。也就是说,由于第一单向阀90的单向截止作用,并且使第二膨胀阀80停止工作,这样可以使第二冷凝器60处于关闭状态。此时,可以控制第一风机110开启,以加快冷媒在第一冷凝器50内的冷凝速度。当然,此时可以控制第二风机120关闭,以节约能源。
由此,当制冷系统1在制冷小负荷运行的情况下,可以关闭第二冷凝器60,这样可以使冷凝器的冷凝能力与室内机40的负荷相匹配,可以降低整个制冷系统1的能耗、提高制冷效果,并且可以使压缩机在更安全的范围内工作,制冷系统1的稳定性更高。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制冷系统2可以具有第一制热模式。
其中在制冷系统1处于第一制热模式下,第一四通阀20上电,第二四通阀30掉电。也就是说,第一阀口D1和第四阀口E1导通、第三阀口C1和第二阀口S1导通、第五阀口D2和第八阀口C2导通、第七阀口E2和第六阀口S2导通,并且第一膨胀阀70和第二膨胀阀80工作。
下面参照图1,描述制冷系统1处于第一制热模式下的冷媒循环回路。
压缩机10排出的高温高压的气态冷媒,一部分依次经过第一四通阀20的第一阀口D1和第四阀口E1,到第二截止阀150;另一部分高温高压的气态冷媒,依次经过第二四通阀30的第五阀口D2和第八阀口C2,到第一单向阀90,由于,第一单向阀90只允许从室内机40的第二端42朝向第八阀口C2的方向的单向导通,此时,冷媒被截止。所有高温高压的气态冷媒,通过第二截止阀150到室内机40,冷凝换热后的液态冷媒经过第一截止阀140,其中一部分经过第一膨胀阀70节流后到第一冷凝器50蒸发换热,换热后的气态冷媒依次经过第一四通阀20的第三阀口C1和第二阀口S1,到气液分离器130;另一部分液态冷媒经过第二膨胀阀80节流后到第二冷凝器60蒸发换热,换热后的气态冷媒经第二四通阀30的第七阀口E2和第六阀口S2到气液分离器130。所有的气态冷媒从气液分离器130回到压缩机10压缩,如此循环。
简言之,制冷系统1处于第一制热模式下时,第一冷凝器50和第二冷凝器60均处于工作状态,即液态冷媒分别通过第一冷凝器50和第二冷凝器60两个冷凝器进行蒸发换热。此时,第一风机110和第二风机120均可以开启,以加快冷媒在第一冷凝器50和第二冷凝器60内的蒸发速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制冷系统1可以具有第二制热模式。
其中在制冷系统1处于第二制热模式下,第一四通阀20上电,第二四通阀30掉电。也就是说,第一阀口D1和第四阀口E1导通、第三阀口C1和第二阀口S1导通、第五阀口D2和第八阀口C2导通、第七阀口E2和第六阀口S2导通,并且第一膨胀阀70工作,控制第二膨胀阀80关闭。
下面参照图1,描述制冷系统1处于第二制热模式下的冷媒循环回路。
压缩机10排出的高温高压的气态冷媒,一部分依次经过第一四通阀20的第一阀口D1和第四阀口E1,到第二截止阀150;另一部分高温高压的气态冷媒,依次经过第二四通阀30的第五阀口D2和第八阀口C2,到第一单向阀90,由于,第一单向阀90只允许从室内机40的第二端42朝向第八阀口C2的方向的单向导通,此时,冷媒被截止。所有高温高压的气态冷媒,通过第二截止阀150到室内机40,冷凝换热后的液态冷媒经过第一截止阀140,由于第二膨胀阀80关闭,故液态冷媒全部经过第一膨胀阀70节流后在第一冷凝器50处蒸发换热,换热后的气态冷媒依次经过第一四通阀20的第三阀口C1和第二阀口S1,到气液分离器130,然后回到压缩机10压缩,如此循环。
简言之,制冷系统1处于第二制热模式下时,只有第一冷凝器50这一个冷凝器处于工作状态,即,由于控制第二膨胀阀80关闭,这样,冷媒不会流经第二冷凝器60,这样可以使第二冷凝器60处于关闭状态。此时,可以控制第一风机110开启,以加快冷媒在第一冷凝器50内的蒸发速度。当然,此时可以控制第二风机120关闭,以节约能源。
由此,当制冷系统1在制热小负荷运行的情况下,可以关闭第二冷凝器60,这样可以使冷凝器的蒸发能力与室内机40的负荷相匹配,可以降低整个制冷系统1的能耗、提高制热效果,并且可以使压缩机在更安全的范围内工作,保证制冷系统1的稳定性更高。
综上所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制冷系统1可以在制冷、制热小负荷运行的情况下,可以关闭部分冷凝器,这样可以使冷凝器的冷凝或蒸发的能力与室内机40的负荷相匹配,由此可降低整机能耗、提高制冷、制热效果,使压缩机在更安全的范围内工作,制冷系统1的稳定性更高。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压缩机10可以为多个且多个压缩机10可以并联设置。这样可以使制冷系统1的制冷或制热能力更大、范围更广,由此可以使制冷系统1更加适应实际需要。设计人员可以根据实际制冷或制热的范围确定压缩机10的数量。
优选地,制冷系统1还可以包括第二单向阀100。其中,第二单向阀100可以设在一个压缩机10的排气口11处,即,第二单向阀100的入口与压缩机10的排气口11相连,第二单向阀100的出口与第一四通阀20和第二四通阀30相连,以利用第二单向阀100构成从压缩机10的出口11向第一四通阀20和第二四通阀30的方向上单向导通的结构。这样可以防止压缩机10停机时,第一冷凝器50和第二冷凝器60内的液态冷媒回流至压缩机10,使压缩机10发生液击事故,造成压缩机10性能和寿命的降低,甚至损坏,进一步地,通过设置第二单向阀100,从而可以提高制冷系统1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第二单向阀100可以是多个且分别一一对应地串联在该多个压缩机10的排气口11处。通过在该多个压缩机10的排气口11处均设置第二单向阀100从而可以进一步地保护每一个压缩机100,进一步地提高制冷系统1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1)

1.一种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压缩机;
第一和第二四通阀,所述第一四通阀具有第一至第四阀口,所述第二四通阀具有第五至第八阀口,所述第一和第五阀口分别与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相连,所述第二和第六阀口分别与所述压缩机的吸气口相连;
室内机,所述室内机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三和第七阀口相连,所述室内机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四和第八阀口相连;
第一和第二冷凝器,所述第一冷凝器串联在所述第三阀口和所述室内机的第一端之间,所述第二冷凝器串联在所述第七阀口和所述室内机的第一端之间;
第一和第二膨胀阀,所述第一膨胀阀串联在所述第一冷凝器和所述室内机的第一端之间,所述第二膨胀阀串联在所述第二冷凝器和所述室内机的第一端之间;以及
第一阀组件,所述第一阀组件设在所述室内机的第二端和所述第八阀口之间,所述第一阀组件构造成从所述室内机的第二端朝向所述第八阀口的方向单向导通的管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组件包括第一单向阀,所述第一单向阀的入口与所述室内机的第二端相连且所述第一单向阀的出口与所述第八阀口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为多个且并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第二单向阀,所述多个第二单向阀分别一一对应地串联在所述多个压缩机的排气口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膨胀阀分别为电子膨胀阀。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截止阀,所述第一和第二膨胀阀分别通过所述第一截止阀与所述室内机的第一端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截止阀,所述第二截止阀串联在所述室内机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一单向阀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系统具有第一制冷模式,其中在所述制冷系统处于第一制冷模式下,所述第一和第三阀口、所述第二和第四阀口、所述第五和第七阀口以及所述第六和第八阀口分别导通,所述第一和第二膨胀阀工作。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系统还具有第二制冷模式,其中在所述制冷系统处于第二制冷模式下,所述第一和第三阀口、所述第二和第四阀口、所述第五和第八阀口以及所述第七和第六阀口分别导通,并且所述第一膨胀阀工作。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系统还包括第一制热模式,其中在所述制冷系统处于第一制热模式下,所述第一和第四阀口、所述第三和第二阀口、所述第五和第八以及所述第七和第六阀口分别导通,并且所述第一和第二膨胀阀工作。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系统还包括第二制热模式,其中在所述制冷系统处于第二制热模式下,所述第一和第四阀口、所述第三和第二阀口、所述第五和第八以及所述第七和第六阀口分别导通,并且所述第一膨胀阀工作且所述第二膨胀阀停止工作。
CN201320068234.0U 2013-02-05 2013-02-05 制冷系统 Expired - Lifetime CN2031319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068234.0U CN203131983U (zh) 2013-02-05 2013-02-05 制冷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068234.0U CN203131983U (zh) 2013-02-05 2013-02-05 制冷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131983U true CN203131983U (zh) 2013-08-14

Family

ID=489399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068234.0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131983U (zh) 2013-02-05 2013-02-05 制冷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131983U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51841A (zh) * 2014-03-27 2014-06-11 广东志高暖通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多联机的并联四通阀的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4197432A (zh) * 2014-09-01 2014-12-10 广东志高暖通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联式空调系统及制冷方法
CN104197582A (zh) * 2014-09-01 2014-12-10 广东志高暖通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联式空调系统
CN104214985A (zh) * 2014-09-01 2014-12-17 广东志高暖通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联式空调系统及低温制冷方法
CN105276879A (zh) * 2014-07-10 2016-01-27 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机组
CN106052181A (zh) * 2016-07-07 2016-10-26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0748969A (zh) * 2019-11-14 2020-02-0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系统以及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51841A (zh) * 2014-03-27 2014-06-11 广东志高暖通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多联机的并联四通阀的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5276879A (zh) * 2014-07-10 2016-01-27 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机组
CN104197432A (zh) * 2014-09-01 2014-12-10 广东志高暖通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联式空调系统及制冷方法
CN104197582A (zh) * 2014-09-01 2014-12-10 广东志高暖通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联式空调系统
CN104214985A (zh) * 2014-09-01 2014-12-17 广东志高暖通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联式空调系统及低温制冷方法
CN104197582B (zh) * 2014-09-01 2017-04-19 广东志高暖通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联式空调系统
CN106052181A (zh) * 2016-07-07 2016-10-26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6052181B (zh) * 2016-07-07 2018-09-07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0748969A (zh) * 2019-11-14 2020-02-0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系统以及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
CN110748969B (zh) * 2019-11-14 2024-02-2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系统以及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131983U (zh) 制冷系统
CN103216908B (zh) 变频多联式空调机组制冷时室外风机的控制方法
CN203375761U (zh) 空调器
CN201344676Y (zh) 带有旁通过冷的热泵型空调器
CN103471299B (zh) 多联机空调控油系统及控油方法
CN203642549U (zh) 压缩机组系统及热泵系统
CN105627615A (zh) 空调系统和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
CN103776119A (zh) 多联机空调热泵系统及其制冷控制方法和制热控制方法
CN105423656A (zh) 制冷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4764111A (zh) 多联式空调系统及其除霜控制方法
CN102679494B (zh) 屋顶式空调机组低温制冷控制方法
CN206018879U (zh) 热泵系统及车载空调
CN102798245A (zh) 制冷设备及其制冷系统和该制冷设备的深度制冷方法
CN202581553U (zh) 空调系统
CN102155827B (zh) 宽温空调制冷循环系统
CN209147487U (zh) 一种低环温变频空气源热泵冷热水机组
CN112092567A (zh) 采用双旁通阀及电子膨胀阀的电动汽车空调热泵系统
CN102338521A (zh) 一种风冷热泵空调过冷防液击装置
CN201856770U (zh) 一种轨道交通列车空调机组
CN101666535B (zh) 空调机组单相电机的低温制冷控制装置
CN205033907U (zh) 冷藏车空调系统和冷藏车
CN103836837A (zh) 一种双模式复合的热泵机组以及控制方法
CN211575589U (zh) 一种热泵式空调系统
CN205227932U (zh) 一种适用于低温环境的短接补气热泵
CN207280036U (zh) 用于空调器的冷媒调节系统及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MIDEA GROUP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MEIDI ELECTRIC APPLIANCES CO., LTD., GUANGDONG

Effective date: 20131209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31209

Address after: 528311 Beijiao, Guangdong, Shunde Town, Penglai Road, Industrial Avenue,

Patentee after: GD MIDEA HEATING &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Ltd.

Patentee after: MIDEA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528311 Beijiao, Guangdong, Shunde Town, Penglai Road, Industrial Avenue,

Patentee before: GD MIDEA HEATING &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Ltd.

Patentee before: GD MIDEA HOLDING CD., Ltd.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814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