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130775U - 阻尼式转轴装置及具有阻尼式转轴装置的支撑结构 - Google Patents

阻尼式转轴装置及具有阻尼式转轴装置的支撑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130775U
CN203130775U CN 201320109701 CN201320109701U CN203130775U CN 203130775 U CN203130775 U CN 203130775U CN 201320109701 CN201320109701 CN 201320109701 CN 201320109701 U CN201320109701 U CN 201320109701U CN 203130775 U CN203130775 U CN 2031307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xle
ring
damping
attachment hole
joi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320109701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港翰
李坤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arllyte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arllyte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arllytec Co Ltd filed Critical Jarllytec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320109701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1307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1307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130775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luid-Damp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阻尼式转轴装置及具有阻尼式转轴装置的支撑结构,阻尼式转轴装置包括第一心轴、第一环圈、心轴套筒及第二环圈;第一心轴端部为连接部且设有阻尼接触部,阻尼接触部表面凹设有沟槽和包覆有粘稠阻尼层;第一环圈套设第一心轴且定位于连接部和阻尼接触部之间;心轴套筒端部凹设有容置槽,容置槽容置阻尼接触部、粘稠阻尼层和第一环圈;第二环圈套设第一心轴且结合于心轴套筒的槽口,第二环圈还包覆第一环圈,以密封粘稠阻尼层,使粘稠阻尼层对于旋转状态的阻尼接触部产生粘滞阻力;再加上框架和支架,以形成支撑结构。

Description

阻尼式转轴装置及具有阻尼式转轴装置的支撑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阻尼式转轴装置,尤其涉及适用于相框式显示器的支撑结构的阻尼式转轴装置,或是涉及具有支撑结构的阻尼式转轴装置;所述相框式显示器可以为液晶电视、电子相框、电子书、平板电脑或是其它类型的平面显示器或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相框式显示器是通过支撑结构(或支撑架结构,以下统称为支撑结构),可参阅专利文献1:台湾专利公告第M408921号的“电子装置及支撑结构”,以及专利文献2:台湾专利公告第M422014号的“支撑架结构”所示,该支撑结构的一端部直接枢接到传统相框式显示器的背面,而该支撑结构的另一端部能够翻转掀开,且搭配传统相框式显示器的底边,分别抵住于物品(例如:桌子、柜子)壁面,以在物品上或是物品中形成站立状态,另外将该支撑结构翻转闭合到传统相框式显示器时,即能够方便于收纳或携带。 
上述支撑结构与传统相框式显示器的枢接处,通常是通过将支撑件(或是转动架)枢设一个转轴(或是两个转轴),使支撑结构达到翻转掀开或是翻转闭合的功效,每一转轴的组成构件主要包括有结合于支撑结构端部的第一凸轮面(或是第一耦合部)、一端部插接支撑结构端部的轴心(或是穿设杆)、套设于轴心且搭配凸轮面运作的凸轮件(或是抵块)、套设于轴心且抵住凸轮件的弹簧、和锁固于轴心另一端部且抵住弹簧的螺帽,该凸轮件(或是抵块)设有第二凸轮面(或是第二耦合部),轮面设有能与上述第一凸轮面(或是第一耦合部)相互闭合或是相互撑开分离的凸部结构和凹部结构;由此使支撑件的第一、二凸轮面(或是第一、二耦合部)在相互撑开分离后,通过该弹簧的弹力迫使第一、二凸轮面(或是第一、二耦合部)再次自动相互闭合,进而带动支撑件翻转闭合。 
实用新型内容
上述专利文献1、2的支撑结构,为了使弹簧的弹力在能够负担传统相框式显示器的重量下,还能够压迫凸轮件(或是抵块)使支撑件(或是转动架)产生自动翻转的功效,因此采用的弹簧均能产生较强的弹力,会在重量减轻或是无重量的情况下(例如:传统相框式显示器平躺时),导致支撑件(或是转动架)快速自动翻转而容易发生意外伤害(例如:支撑件快速闭合而引起的碰撞伤害),即为本实用新型欲解决的技术问题。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阻尼式转轴装置,以通过产生粘滞阻力而使心轴达到缓慢旋转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阻尼式转轴装置,通过增设连接件和具有自动闭合功能的转轴,使两心轴同步缓慢旋转,以将产生的粘滞阻力缓和(缓冲)转轴弹簧的弹性作用力,进而缓慢形成自动闭合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阻尼式转轴装置的支撑结构,通过该阻尼式转轴装置产生的粘滞阻力,缓和(缓冲)自动闭合功效的弹性作用力,使支撑结构缓慢形成自动翻转效果,且兼具有开轻关重的功能。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阻尼式转轴装置及具有阻尼式转轴装置的支撑结构,具有三种实施技术方案,第一种实施技术方案为一种阻尼式转轴装置,其包括:第一心轴,其一端部为连接部,且在第一心轴上设有一阻尼接触部,该阻尼接触部的表面凹设有至少一个沟槽和包覆有粘稠阻尼层;第一环圈,其套设于第一心轴且定位于连接部和阻尼接触部之间;心轴套筒,其一端部凹设有容置槽,该容置槽容置有第一心轴的阻尼接触部、粘稠阻尼层和第一环圈;以及第二环圈,其套设于第一心轴且结合于心轴套筒的槽口,第二环圈还包覆第一环圈,以密封粘稠阻尼层,使该粘稠阻尼层对于旋转状态的阻尼接触部产生粘滞阻力。 
又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技术方案也为一种阻尼式转轴装置,其包括:连接件,其一端设有第一连接孔,该连接件的另一端设有第二连接孔;第一心轴,其一端部为连接部,该连接部嵌固于第一连接孔中,且于第一心轴设有阻尼接触部,该阻尼接触部的表面凹设有至少一个沟槽和包覆有粘稠阻尼层;第一环圈,其套设于第一心轴且定位于连接部和阻尼接触部之间;心轴套筒,其一端部凹设有容置槽,该容置槽 容置有第一心轴的阻尼接触部、粘稠阻尼层和第一环圈;第二环圈,其套设于第一心轴且结合于心轴套筒的槽口,第二环圈还包覆第一环圈,以密封粘稠阻尼层,使该粘稠阻尼层对于旋转状态的阻尼接触部产生粘滞阻力;第二心轴,其一端部嵌固于第二连接孔中,使第二心轴与第一心轴同步旋转;以及制动机构,其套设于第二心轴,该制动机构包含不随第二心轴旋转的固定凸轮、随着第二心轴旋转的活动凸轮、以及抵住活动凸轮与连接件以配合运作的弹力单元,使该活动凸轮受粘滞阻力作用影响,可缓和地撑离该固定凸轮或是可缓和地自动闭合定位于该固定凸轮。 
另外,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第三种实施技术方案也为一种具有阻尼式转轴装置的支撑结构,其包括:连接件,其一端设有一第一连接孔,该连接件的另一端设有第二连接孔;第一心轴,其一端部为连接部,该连接部嵌固于第一连接孔中,且于第一心轴设有阻尼接触部,该阻尼接触部的表面凹设有至少一个沟槽和包覆有粘稠阻尼层;第一环圈,其套设于第一心轴且定位于连接部和阻尼接触部之间;心轴套筒,其一端部凹设有容置槽,该容置槽容置有第一心轴的阻尼接触部、粘稠阻尼层和第一环圈;第二环圈,其套设于第一心轴且结合于心轴套筒的槽口,第二环圈还包覆第一环圈,以密封粘稠阻尼层,使该粘稠阻尼层对于旋转状态的阻尼接触部产生粘滞阻力;两个第二心轴,其中一个第二心轴的一端部嵌固于第二连接孔中,使该第二心轴与第一心轴同步旋转;框架,其两侧分别为架臂,各第二心轴分别呈轴向且固定结合于各架臂端部,使两个第二心轴同步旋转;两个制动机构,各制动机构分别套设于各第二心轴,各制动机构均包含不随第二心轴旋转的固定凸轮、随着第二心轴旋转的活动凸轮、以及抵住活动凸轮且配合运作的弹力单元,使各活动凸轮受粘滞阻力作用影响,可缓和地撑离各固定凸轮或是可缓和地自动闭合定位于各固定凸轮;以及两个支架,各第二心轴分别穿设各支架,使各支架分别与各架臂端部形成枢接,以让该框架可缓和地自动翻转掀开至定位或是可缓和地翻转闭合。 
据此,使本实用新型的阻尼式转轴装置通过产生粘滞阻力而使心轴达到缓慢旋转的效果,且通过在心轴周侧表面设置螺旋状沟槽,以增加与粘稠阻尼层的接触面积,再通过双环圈密封以提升封闭性,还能通过增设连接件以轴接具自动闭合功能的转轴,使两心轴同步缓慢旋转,以将产生的粘滞阻力缓和(缓冲)转轴弹簧的弹性作用力,进而缓慢形成自动闭合的效 果;又使本实用新型的支撑结构通过该阻尼式转轴装置产生的粘滞阻力,缓和(缓冲)自动闭合功能的弹性作用力,使支撑结构缓慢形成自动翻转效果,且兼具有开轻关重的功能;再搭配可拆装的支架,有助于组装及拆卸,以提升使用上的方便性。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剖断面放大示意图。 
图3为图1的立体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立体分解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框架翻转掀开后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的阻尼式转轴装置及支撑结构的局部分解图。 
图9为图8的另一视角示意图。 
图10为图6中增设另一阻尼式转轴装置实施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为一种阻尼式转轴装置,其包括有第一心轴20、第一环圈30、心轴套筒40和第二环圈50;该第一心轴20的一端部为连接部21,且在第一心轴20上设有阻尼接触部22,该阻尼接触部22的表面凹设有至少一个沟槽23和包覆有粘稠阻尼层24;该第一环圈30套设在第一心轴20上且定位于连接部21和阻尼接触部22之间;该心轴套筒40的一端部凹设有容置槽41,该容置槽41容置有第一心轴20的阻尼接触部22、粘稠阻尼层24和第一环圈30;该第二环圈50套设于第一心轴20且结合于心轴套筒40的槽口,第二环圈50还包覆第一环圈30,以密封粘稠阻尼层24,使该粘稠阻尼层24对于旋转状态的阻尼接触部22产生粘滞阻力,达到缓慢旋转的效果。 
在第一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阻尼式转轴装置还包括有连接件10,该连接件10设有第一连接孔12,第一心轴20的连接部21嵌固于第一连接孔12中;该连接件10为筒体,其内具有容置部11,该第一连接孔12 设置于该筒体的一端且连通该容置部11,在该筒体的另一端具有连通该容置部11的开口13,在该开口13边缘环状间隔设置多个凹部131,进而使开口13边缘形成多个凸榫,以便于该连接件10通过这些凸榫以直接插接于传统支架的对应结构(例如:在传统支架上环设有多个对应孔),增加使用上的便利性。 
该连接件10还在开口13处对应嵌合有固定片14,该固定片14设有第二连接孔15,且在该固定片14边缘环状间隔设置多个凸部141,这些凸部141对应嵌入上述的多个凹部131,使该连接件10通过该固定片14连接转轴(请参阅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图5所示)。 
又如图2及图3所示,在第一心轴20的连接部21与阻尼接触部22之间形成定位该第二环圈50的定位部25,该定位部25凹设有定位该第一环圈30的定位环沟251,该心轴套筒40在容置槽41的槽口设有环槽42,在第二环圈50内缘设有嵌入该环槽42且包覆第一环圈30的环凸缘51,通过双环圈密封以防止泄漏,而心轴套筒40与第二环圈50更可相互结合为一体成型的结构,以提升封闭性且防止第一心轴20松脱;在第一心轴20中,连接部21的轴径尺寸比定位部25的轴径尺寸小,定位部25的轴径尺寸比阻尼接触部22的轴径尺寸小,使第一心轴20由该阻尼接触部22逐渐收敛至该连接部21;整个第二环圈50的外周侧可呈阶级状,以便于增加所能对应嵌合的环槽42尺寸。 
在该第一心轴20的另一端部轴向延伸出有凸柱26,在该心轴套筒40的容置槽41槽内底面设有轴接该凸柱26的凹槽43,使该第一心轴20能够稳定地旋转,防止发生倾斜的情形,另外,在该心轴套筒40的周侧径向设有至少一个固定结构44(例如:侧翼片),以供固定于相框式显示器100的壁面(可见图6所示)。 
在心轴套筒40中,为了使粘稠阻尼层24能够包覆旋转状态的阻尼接触部22,所述至少一个沟槽23包括螺旋状沟槽,该螺旋状沟槽环绕设置于阻尼接触部22的周侧表面,优选地,该螺旋状沟槽是由阻尼接触部22的一端环绕至另一端,以增加粘稠阻尼层24与阻尼接触部22周侧表面之间的接触面积,但本实用新型的沟槽23结构不限于此实施例,至少一个沟槽23也可以包括多个环状沟槽(图未示),这些环状沟槽间隔设置于该第一心轴20阻尼接触部22的周侧表面,或者是使至少一个沟槽23采用十字状沟槽(图未示),以增加适用类型和使用上的方便性。 
如图4及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亦为一种阻尼式转轴装置,其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的区别特征在于:第二实施例的阻尼式转轴装置还包括有一第二心轴601以及一制动机构70,且在该连接件10的另一端设有第二连接孔15,该第二心轴601的一端部嵌固于第二连接孔15中,使第二心轴601与第一心轴20同步旋转;该制动机构70套设于第二心轴601,该制动机构70包含不随第二心轴601旋转的固定凸轮71、随着第二心轴601旋转的活动凸轮72、以及抵住活动凸轮72与连接件10以配合运作的弹力单元73,使该活动凸轮72受粘滞阻力作用影响,可缓和地撑离该固定凸轮71(参见图6所示)或是可缓和地自动闭合定位于该固定凸轮71(参见图7所示)。 
在第二实施例中,第一心轴20的阻尼接触部22为圆柱状,第一心轴20的连接部21和第二心轴601均为非圆柱状(如图5所示),为了实现同步旋转,将第一、第二连接孔12、15的形状分别对应连接部21和第二心轴601的形状,而对应嵌固的第二连接孔15与第一连接孔12均为非圆形状且位于同一轴线,使第一心轴20和第二心轴601呈同轴设置。 
该连接件10为内部具有容置部11的筒体,该第一连接孔12设置于该筒体的一端且连通该容置部11,该容置部11在该筒体的另一端形成开口13,该筒体还在开口13处对应嵌合固定片14,该第二连接孔15设于该固定片14,通过将连接件10搭配固定片14实施,使具有方便组装、拆卸及替换的效果,还可以使该连接件10形成共用元件,以增加本实用新型的适用范围;而该弹力单元73包含有套设在第二心轴601上的第一弹簧731和套设在第一弹簧731上的第二弹簧732,通过双弹簧以增加弹性作用力。 
该连接件10在开口13边缘环状间隔设置多个凹部131,且在固定片14边缘环状间隔设置多个凸部141,所述多个凸部141对应嵌入所述多个凹部131,使该固定片14嵌固于该容置部11的开口13处而不易松脱,优选地,该第二心轴601的一端部还穿过该第二连接孔15,且该端部还设有限位调整件61(如图5所示),彼此间是采用螺接方式连接,该限位调整件61位于该容置部11中且抵住该固定片14的一侧,该弹力单元73抵住该固定片14的相对侧,使该连接件10可调整地定位于该第二心轴601。 
如图6至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为一种具有阻尼式转轴装置的支撑结构,其与上述第二实施例的区别特征在于:第三实施例 的具有阻尼式转轴装置的支撑结构还包括有框架80和两个支架901、902,且采用两个第二心轴601、602和两个制动机构70,其中一个第二心轴601的一端部嵌固于该第二连接孔15中,使该第二心轴601与该第一心轴20同步旋转;优选地,该框架80两侧分别为架臂81,各第二心轴601、602分别呈轴向固定结合于各架臂端部82,使两个第二心轴601、602同步旋转;各制动机构70分别套设于各第二心轴601、602,每一制动机构70包含不随第二心轴旋转的固定凸轮71、随着第二心轴旋转的活动凸轮72、以及抵住活动凸轮72且配合运作的弹力单元73;即,在上述第二实施例的组成构件的基础上,再增设结构相同的一个第二心轴602和一个套设于前述第二心轴602的制动机构70,再通过该框架80结合两个第二心轴601、602,同样能达到同步旋转的效果,而本实用新型将各第二心轴601、602分别穿设各支架901、902,使各支架901、902分别与各架臂端部82形成枢接,以让该框架80可缓和地自动翻转掀开至定位(可见图7所示)或是可缓和地翻转闭合(可见图6所示)。 
在第三实施例中,再参见图6至图9所示,各支架901、902均设有两个枢接部91、92,各第二心轴601、602分别穿设各支架901、902的两个枢接部91、92以及两个枢接部91、92之间的固定凸轮71、活动凸轮72和弹力单元73;各固定凸轮71分别固设于各支架901、902的一个枢接部91,在各支架901、902的另一枢接部92分别叠合有至少一个设置非圆形孔931、941的摩擦垫圈93、94,各弹力单元73分别位于各摩擦垫圈93、94与各活动凸轮72之间,各第二心轴601、602还分别穿设各摩擦垫圈93、94的非圆形孔931、941,且在各第二心轴601、602的一端部分别设有限位调整件61,其中一个第二心轴601的该端部还穿过该第二连接孔15,使该限位调整件61位于该容置部11中且抵住该固定片14的一侧,在该固定片14的相对侧和支架901的另一枢接部92之间还设有弹片62,使该连接件10可调整地定位于该第二心轴601,而各弹力单元73均包含有套设在第二心轴601、602上的第一弹簧731和套设在第一弹簧731上的第二弹簧732;通过各支架901、902使本实用新型能以组合后的状态,再快速安装于相框式显示器100壁面,使该框架80在掀开后能支撑该相框式显示器100站立,且通过设置支架901、902将各弹力单元73与弹片62分别隔离以防止彼此相互影响。 
另外,第三实施例的阻尼式转轴装置不限以单一数量实施,还能如图 10所示,在两个第二心轴之间设有两个第一实施例的阻尼式转轴装置,并使两个阻尼式转轴装置对称设置,即在该心轴套筒40的另一端部还对称设置有相同结构的另一心轴套筒40a、另一第一心轴、另一第一环圈、另一第二环圈50a以及另一连接套筒10a,使两个第二心轴分别嵌固于该连接套筒10和另一连接套筒10a,以让各第二心轴与各第一心轴形成同轴设置,使两个第一实施例的阻尼式转轴装置能够各自形成粘滞阻力,以分别对应两个弹力单元73的弹性作用力,增加缓和(缓冲)效果;另外,两个第一实施例的阻尼式转轴装置除了分别位于各架臂端部82的相对侧(即各架臂端部82的内侧)之外,还能实施成设置于各架臂端部82的不同侧(即各架臂端部82的外侧);前述两个心轴套筒40、40a还能实施成结合为一体,以减少构件及操作工序;各第二心轴也能通过包射成型(Insert Molding)的方式分别固定结合于各架臂端部82。 
在上述第二、三实施例中,在活动凸轮72和固定凸轮71的接触面均设有相互嵌合的两个凸部和两个凹部,各凸部在滑出或滑入各凹部的过程中,均受到粘滞阻力影响,在翻转该框架80掀开的过程中,活动凸轮72受到各弹力单元73的弹力压迫,使活动凸轮72的两个凸部从抵持固定凸轮71的两个凸部(可见图6所示),自动且缓和地滑入至固定凸轮71的两个凹部嵌合定位(可见图7所示),形成缓慢自动闭合效果,且通过粘滞阻力使该框架80能支撑该相框式显示器100站立;而在翻转该框架80闭合的过程中,须施加大于粘滞阻力和弹性作用力的外力,以让活动凸轮72的两个凸部从固定凸轮71的两个凹部缓和地滑出至固定凸轮71的两个凸部,使活动凸轮72缓和地撑离固定凸轮71,形成相互抵持状态而具有开轻关重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虽为实现上述目的而公开了较佳的具体实施例,但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作的等同变化、修改与结合,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附图标记列表 
10、10a-连接件 
11-容置部 
12-第一连接孔 
13-开口 
131-凹部 
14-固定片 
141-凸部 
15-第二连接孔 
20-第一心轴 
21-连接部 
22-阻尼接触部 
23-沟槽 
24-粘稠阻尼层 
25-定位部 
251-定位环沟 
26-凸柱 
30-第一环圈 
40、40a-心轴套筒 
41-容置槽 
42-环槽 
43-凹槽 
44-固定结构 
50、50a-第二环圈 
51-环凸缘 
601、602-第二心轴 
61-限位调整件 
62-弹片 
70-制动机构 
71-固定凸轮 
72-活动凸轮 
73-弹力单元 
731-第一弹簧 
732-第二弹簧 
80-框架 
81-架臂 
82-架臂端部 
901、902-支架 
91、92-枢接部 
93、94-摩擦垫圈 
931、941-非圆形孔 
100-相框式显示器。 

Claims (16)

1.一种阻尼式转轴装置,其特征是,包括:
第一心轴,其一端部为连接部,且该第一心轴设有阻尼接触部,该阻尼接触部的表面凹设有至少一个沟槽和包覆有粘稠阻尼层;
第一环圈,其套设该第一心轴且定位于该连接部和该阻尼接触部之间;
心轴套筒,其一端部凹设有容置槽,该容置槽容置有该第一心轴的阻尼接触部、该粘稠阻尼层和该第一环圈;以及
第二环圈,其套设于该第一心轴且结合于该心轴套筒的槽口,该第二环圈还包覆该第一环圈,以密封该粘稠阻尼层,使该粘稠阻尼层对于旋转状态的该阻尼接触部产生粘滞阻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尼式转轴装置,其特征是,还包括有连接件,其设有第一连接孔,该第一心轴的连接部嵌固于该第一连接孔中,该连接件为内部具有容置部的筒体,该第一连接孔设置于该筒体的一端且连通该容置部,在该筒体的另一端具有连通该容置部的开口,在该开口边缘环状间隔设置有多个凹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阻尼式转轴装置,其特征是,该连接件还在开口处对应嵌合一固定片,该固定片设有第二连接孔,且在该固定片边缘环状间隔设置多个凸部,这些凸部对应嵌入这些凹部。
4.一种阻尼式转轴装置,其特征是,包括:
连接件,其一端设有第一连接孔,该连接件的另一端设有第二连接孔;
第一心轴,其一端部为连接部,该连接部嵌固于该第一连接孔中,且该第一心轴设有阻尼接触部,该阻尼接触部的表面凹设有至少一个沟槽和包覆有粘稠阻尼层;
第一环圈,其套设于该第一心轴且定位于该连接部和该阻尼接触部之间;
心轴套筒,其一端部凹设有容置槽,该容置槽容置有该第一心轴的阻尼接触部、粘稠阻尼层和第一环圈;
第二环圈,其套设于该第一心轴且结合于该心轴套筒的槽口,该第二环圈还包覆该第一环圈,以密封该粘稠阻尼层,使该粘稠阻尼层对于旋转状态的该阻尼接触部产生粘滞阻力;
第二心轴,其一端部嵌固于该第二连接孔中,使该第二心轴与该第一心轴同步旋转;以及
制动机构,其套设于该第二心轴,该制动机构包含不随第二心轴旋转的固定凸轮、随着第二心轴旋转的活动凸轮、以及抵住活动凸轮与连接件以配合运作的弹力单元,使该活动凸轮受粘滞阻力作用影响,可缓和地撑离该固定凸轮或是可缓和地自动闭合定位于该固定凸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阻尼式转轴装置,其特征是,该第一心轴的阻尼接触部为圆柱状,该第一心轴的连接部和该第二心轴皆为非圆柱状,该第二连接孔与该第一连接孔皆为非圆形状且位于同一轴线,使该第一心轴和该第二心轴呈同轴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阻尼式转轴装置,其特征是,该连接件为内部具有容置部的筒体,该第一连接孔设置于该筒体的一端且连通该容置部,该容置部在该筒体的另一端形成开口,该筒体还在开口处对应嵌合有固定片,该第二连接孔设在该固定片上;而该弹力单元包含有套设第二心轴的第一弹簧和套设该第一弹簧的第二弹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阻尼式转轴装置,其特征是,该连接件在开口边缘环状间隔设置多个凹部,且在该固定片边缘环状间隔设置多个凸部,这些凸部对应嵌入这些凹部,使该固定片嵌固于该容置部的开口处,又该第二心轴的一端部还穿过该第二连接孔,且该端部还设有限位调整件,该限位调整件位于该容置部中且抵住该固定片的一侧,该弹力单元抵住该固定片的相对侧,使该连接件可调整地定位于该第二心轴。
8.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阻尼式转轴装置,其特征是,在该第一心轴的连接部与阻尼接触部之间形成有定位该第二环圈的定位部,该定位部凹设有定位该第一环圈的定位环沟,该心轴套筒在该容置槽的槽口设有环槽,在第二环圈内缘设有嵌入该环槽且包覆第一环圈的环凸缘。
9.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阻尼式转轴装置,其特征是,该第一心轴的所述至少一个沟槽为螺旋状沟槽,该螺旋状沟槽环绕设置于阻尼接触部的周侧表面;又在该第一心轴的另一端部轴向延伸出凸柱,在该心轴套筒的容置槽槽内底面设有轴接该凸柱的凹槽,并且,在该心轴套筒的周侧径向设有至少一个固定结构。
10.一种具有阻尼式转轴装置的支撑结构,其特征是,包括:
连接件,其一端设有第一连接孔,该连接件的另一端设有第二连接孔;
第一心轴,其一端部为连接部,该连接部嵌固于第一连接孔中,且该第一心轴设有阻尼接触部,该阻尼接触部的表面凹设有至少一个沟槽和包覆有粘稠阻尼层;
第一环圈,其套设第一心轴且定位于连接部和阻尼接触部之间;
心轴套筒,其一端部凹设有容置槽,该容置槽容置有该第一心轴的阻尼接触部、粘稠阻尼层和第一环圈;
第二环圈,其套设在该第一心轴上且结合于心轴套筒的槽口,该第二环圈还包覆该第一环圈,以密封粘稠阻尼层,使该粘稠阻尼层对于旋转状态的阻尼接触部产生粘滞阻力;
两个第二心轴,其中一个第二心轴的一端部嵌固于该第二连接孔中,使前述第二心轴与该第一心轴同步旋转;
框架,其两侧分别为架臂,各第二心轴分别呈轴向且固定结合于各架臂端部,使两个第二心轴同步旋转;
两个制动机构,各制动机构分别套设于各第二心轴,各制动机构均包含不随第二心轴旋转的固定凸轮、随着第二心轴旋转的活动凸轮、以及一抵住活动凸轮且配合运作的弹力单元,使各活动凸轮受粘滞阻力作用影响,可缓和地撑离各固定凸轮或是可缓和地自动闭合定位于各固定凸轮;以及
两个支架,各第二心轴分别穿设各支架,使各支架分别与各架臂端部形成枢接,以让该框架可缓和地自动翻转掀开至定位或是可缓和地翻转闭合。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具有阻尼式转轴装置的支撑结构,其特征是,该第一心轴的阻尼接触部为圆柱状,该第一心轴的连接部和各第二心轴均为非圆柱状,该第二连接孔与该第一连接孔均为非圆形状且位于同一轴线,使该第一心轴和各第二心轴呈同轴设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具有阻尼式转轴装置的支撑结构,其特征是,该连接件为内部具有容置部的筒体,该第一连接孔设置于该筒体的一端且连通该容置部,该容置部在该筒体的另一端形成开口,该筒体还在开口处对应嵌合有固定片,该第二连接孔设于该固定片;各支架皆设有两个枢接部,各第二心轴分别穿设各支架的两个枢接部以及两个枢接部之间的固定凸轮、活动凸轮和弹力单元。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具有阻尼式转轴装置的支撑结构,其特征是,各固定凸轮分别固设于各支架的枢接部,在各支架的另一枢接部分别迭合有至少一个设置有非圆形孔的摩擦垫圈,各弹力单元分别位于各摩擦垫圈与各活动凸轮之间,各第二心轴还分别穿设各摩擦垫圈的非圆形孔,且在各第二心轴的一端部分别设有限位调整件,其中一个第二心轴的该端部还穿过该第二连接孔,使该限位调整件位于该容置部中且抵住该固定片的一侧,在该固定片的相对侧和支架的另一枢接部之间还设有一弹片,使该连接件可调整地定位于该第二心轴,而各弹力单元皆包含有一套设第二心轴的第一弹簧和套设第一弹簧的第二弹簧。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具有阻尼式转轴装置的支撑结构,其特征是,在该心轴套筒的另一端部还对称设置有相同结构的另一心轴套筒、另一第一心轴、另一第一环圈、另一第二环圈以及另一连接件,使各第二心轴分别嵌固于各连接件且与各第一心轴形成同轴设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具有阻尼式转轴装置的支撑结构,其特征是,在该第一心轴的连接部与阻尼接触部之间形成定位该第二环圈的定位部,该定位部凹设有定位该第一环圈的定位环沟,该心轴套筒于容置槽的槽口设有环槽,在第二环圈内缘设有嵌入该环槽且包覆第一环圈的环凸缘。
16.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具有阻尼式转轴装置的支撑结构,其特征是,该第一心轴的所述至少一个沟槽为螺旋状沟槽,该螺旋状沟槽环绕设置于阻尼接触部的周侧表面;又在该第一心轴的另一端部轴向延伸出凸柱,在该心轴套筒的容置槽槽内底面设有轴接该凸柱的凹槽,另在该心轴套筒的周侧径向设有至少一个固定结构。
CN 201320109701 2013-03-11 2013-03-11 阻尼式转轴装置及具有阻尼式转轴装置的支撑结构 Expired - Lifetime CN2031307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20109701 CN203130775U (zh) 2013-03-11 2013-03-11 阻尼式转轴装置及具有阻尼式转轴装置的支撑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20109701 CN203130775U (zh) 2013-03-11 2013-03-11 阻尼式转轴装置及具有阻尼式转轴装置的支撑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130775U true CN203130775U (zh) 2013-08-14

Family

ID=489387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320109701 Expired - Lifetime CN203130775U (zh) 2013-03-11 2013-03-11 阻尼式转轴装置及具有阻尼式转轴装置的支撑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130775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86580A (zh) * 2015-05-15 2017-01-04 深圳创锐思科技有限公司 阻尼铰链机构及折叠式电子设备
CN108606709A (zh) * 2018-06-04 2018-10-02 厦门瑞尔特卫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紧凑型站立式阻尼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86580A (zh) * 2015-05-15 2017-01-04 深圳创锐思科技有限公司 阻尼铰链机构及折叠式电子设备
CN108606709A (zh) * 2018-06-04 2018-10-02 厦门瑞尔特卫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紧凑型站立式阻尼装置
CN108606709B (zh) * 2018-06-04 2023-10-20 厦门瑞尔特卫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紧凑型站立式阻尼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896866B1 (en) Flat panel display device and support base thereof
CN203130775U (zh) 阻尼式转轴装置及具有阻尼式转轴装置的支撑结构
CN103423292B (zh) 转轴模块及可携式电子装置
CN203685837U (zh) 斜齿轮传动式360度双轴同步阻尼转轴
TWM458775U (zh) 阻尼式轉軸裝置及具有阻尼式轉軸裝置的支撐結構
CN107288993B (zh) 连接装置和包括连接装置的电子设备
CN101561697B (zh) 一种笔记本计算机及转轴装置
CN105822658B (zh) 旋转连接装置及包括该旋转连接装置的电脑及电子设备
CN203728407U (zh) 一种电动机定子铁芯吊具
CN207049182U (zh) 一种四齿轮传动360°双轴同步转动的枢纽器
CN205654706U (zh) 一种外弯转轴
CN203115452U (zh) 可旋转的显示器挂架
CN203717619U (zh) 闭锁机构、阻尼转轴及兼具闭锁机构和阻尼转轴的枢纽器
CN211054213U (zh) 一种胶囊内气体加热装置及轮胎硫化机
CN104406016B (zh) 一种电视机及其旋转底座
CN203125373U (zh) 一种自行车车架疲劳试验机的后轴夹持机构
CN207374241U (zh) 一种可折叠遮物帘的旋转机构
CN104281206B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205942524U (zh) 一种360°螺杆式转轴
CN206133378U (zh) 一种笔记本电脑开合组件
CN204387087U (zh) 三轴齿轮式枢轴总成及其电子装置
CN203726375U (zh) 后桥减速器维修装配夹具
CN103967920B (zh) 一种换挡拉索的固定结构
CN104533933B (zh) 笔记本
CN217262213U (zh) 一种油罐液位显示器安装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