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102080U - 电子装置之承载框架 - Google Patents

电子装置之承载框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102080U
CN203102080U CN 201320010407 CN201320010407U CN203102080U CN 203102080 U CN203102080 U CN 203102080U CN 201320010407 CN201320010407 CN 201320010407 CN 201320010407 U CN201320010407 U CN 201320010407U CN 203102080 U CN203102080 U CN 2031020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nic installation
frame body
pushing
slide rail
hard dis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320010407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韦彦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elestica Technology Consultancy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elestica Technology Consultanc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elestica Technology Consultancy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Celestica Technology Consultanc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320010407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1020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1020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102080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装置之承载框架,所述电子装置具有一连接部,用与一连接器连接,所述承载框架包括:一框架本体,所述电子装置系固定于所述框架本体,但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连接器连接之方向Z上仍保有自由度,使所述电子装置可于所述框架本体上之所述方向Z产升一位移;以及一弹性推抵装置,设置于所述框架本体上可推抵所述电子装置产生一方向Z位移之位置处,所述弹性推抵装置受外力作用下会于方向Z产生一变形量,同时亦产生一沿方向Z之作用力,推抵所述电子装置朝所述连接器连接。

Description

电子装置之承载框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装置的固定装置,尤指一种设有弹性推抵装置之承载框架。
背景技术
不论是伺服器、桌上型电脑、亦或笔记型电脑,其内部都有须多电子装置之组装与设置,常见的包括硬碟、风扇、电池等,这些电子装置最后都须连接至主机板上的连接器做结合。
主机板上的连接器有时容易因为加工等因素使得连接器的位置产生一些误差,如图1及图2所示,连接器A为设置在适当的位置处,电子装置D正常的与所述连接器A连结;如图2所示,连接器B为超出适当的位置处,使得电子装置D的放置空间减小,如硬要装设,会使电子装置D与连接器B间过度紧迫,造成损害;连接器C为未到适当的位置处,使得电子装置D的放置空间过大,会使电子装置D无法与连接器C稳固的接合。
发明内容
现有技术的电子装置与连接器间的结合,时常存在着因连接器设置的位置发生偏差产生间隙之问题,如此的情形容易使电子装置间连接不良,甚至造成连接器或电子装置损坏。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子装置之承载框架,所述电子装置具有一连接部,用与一连接器连接,所述电子装置之承载框架包括:一框架本体,所述电子装置系固定于所述框架本体,但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连接器连接之方向Z上仍保有自由度,使所述电子装置可于所述框架本体上之所述方向Z产生一位移;以及一弹性推抵装置,系设置于所述框架本体上可推抵所述电子装置产生一方向Z位移之位置处,所述弹性推抵装置受外力作用下会于方向Z产生一变形量,同时亦产生一沿方向Z之作用力,推抵所述电子装置朝所述连接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框架本体,包括一放置空间及一调整空间,所述放置空间为所述连接器及所述调整空间之间,所述电子装置设置于所述放置空间,所述弹性推抵装置系设置于所述调整空间。
进一步地,所述框架本体沿所述方向Z开设有至少一第一滑轨,所述电子装置系设置于所述第一滑轨,使所述电子装置可利用所述第一滑轨之设置沿方向Z产升一位移。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推抵装置包括:一推抵板、一固定板及至少一弹簧,所述弹簧系设置于所述推抵板及所述固定板间。
进一步地,所述框架本体沿所述方向Z开设有至少一第二滑轨;所述推抵板及所述固定板系设置于所述第二滑轨,使所述推抵板及所述固定板可沿所述第二滑轨产生一位移。
进一步地,所述电子装置系指一硬碟。
进一步地,所述电子装置系指一硬碟;所述框架本体开设有至少一第一滑轨系指于所述框架本体上开设有四个长形孔,以所述长形孔做为所述第一滑轨,所述硬碟系利用四个螺丝分别固定于所述四个长形孔,使所述硬碟可利用所述长形孔之设置沿方向Z产升一位移。
进一步地,所述电子装置系指一硬碟;所述框架本体开设有至少一第二滑轨系指于所述框架本体上所述硬碟之左右侧分别开设一第二滑轨,所述推抵板及所述固定板系设置于所述二第二滑轨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框架本体之宽度系与所述硬碟之宽度等宽;所述推抵板及所述固定板之宽度亦与所述硬碟之宽度等宽。
本实用新型电子装置之承载框架利用所述弹性推抵装置之设置使得所述电子装置与连接器间存在间隙之问题得以获得解决。有效地解决了因连接器设置的位置发生偏差产生间隙致使电子装置间连接不良,甚至造成连接器或电子装置损坏的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承载框架之使用状态说明图(一);
图2为现有技术承载框架之使用状态说明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承载框架之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承载框架之组合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承载框架之使用状态说明图(一);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承载框架之使用状态说明图(二);
图7为本实用新型承载框架之使用状态说明图(三);
图8为本实用新型承载框架之使用状态说明图(四);
图9为本实用新型承载框架之使用状态说明图(五)。
图中:
A、B、C 连接器,
D 电子装置,
1 硬碟,
11 连接部,
2 连接器,
3 承载框架,
31框架本体,
311放置空间,
312调整空间,
313长形孔,
314螺丝,
315第二滑轨,
32弹性推抵装置,
321推抵板,
322固定板,
323弹簧,
δ1、δ2、δ3 变形量,
X 座标轴中之X方向,
Y 座标轴中之Y方向,
Z 座标轴中之Z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地说明,然本案之实施并非可由下列实施案例而被限制其实施型态。
本实用新型系为一种电子装置之承载框架,本实施例系以一硬碟作为所述电子装置加以说明。
如图3至图9所示,一种硬碟之承载框架,所述硬碟1具有一连接部11,用与一连接器2连接,所述承载框架3包括:
一框架本体31,所述硬碟1系固定于所述框架本体31,但在所述连接部11与所述连接器2连接之方向Z上仍保有自由度,使所述硬碟1可于所述框架本体31上之所述方向Z产升一位移;以及
一弹性推抵装置32,系设置于所述框架本体31上可推抵所述硬碟1产生一方向Z位移之位置处,所述弹性推抵装置32受外力作用下会于方向Z产生一变形量,同时亦产生一沿方向Z之作用力,推抵所述硬碟1朝所述连接器2连接。
另,如图1至图7所示,所述框架本体31包括一放置空间311及一调整空间312,所述放置空间311系为所述连接器2及所述调整空间312之间,所述硬碟1系设置于所述放置空间311,所述弹性推抵32装置系设置于所述调整空间312。
另,如图3至图9所示,所述框架本体31沿所述方向Z开设有至少一第一滑轨,所述硬碟1系设置于所述第一滑轨,使所述硬碟可利用所述第一滑轨之设置沿方向Z产升一位移;本实施例较佳的系以于所述框架本体31上开设有四个长形孔313,以所述长形孔313做为所述第一滑轨,所述硬碟1系利用四个螺丝314分别固定于所述四个长形孔313,使所述硬碟1可利用所述长形孔313之设置沿方向Z产升一位移。
另,如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图9所示,所述框架本体31于所述硬碟1之左右侧分别各开设一沿方向Z之第二滑轨315;所述弹性推抵装置32包括:一推抵板321、一固定板322及二弹簧323,所述弹簧323系设置于所述推抵板321及所述固定板322间;所述推抵板321及所述固定板322系设置于所述二第二滑轨315之间,使所述推抵板321及所述固定板322可沿所述第二滑轨315产生一位移。
另,所述框架本体31之宽度系与所述硬碟1之宽度等宽,所述推抵板321及所述固定板322之宽度亦与所述硬碟1之宽度等宽,使得所述硬碟1可更稳固的锁固于所述框架本体31上,使得推抵板321可更稳固推底所述硬碟1。
如图6、图7、图8、图9所示,系说明本实用新型之承载框架之使用状态;
如图6所示,一连接器2设置于一机箱内,当连接器2设置于正确位置时,从连接器2之设置位置起算,所述机箱之容置空间长为L,而所述放置空间311之长度为k,本实施例以所述L大于k做说明;
如图7所示,当连接器2设置于正确位置时,所述硬碟1会轻推所述弹性推抵装置32,使所述弹簧323受压变形,所述推抵板321产生位移δ1,所述弹性推抵装置32亦同时产生一反力推抵所述硬碟1朝所述连接器2连接;
如图8所示,当连接器2设置于超过正确位置δ2时,所述硬碟1会轻推所述弹性推抵装置32,使所述弹簧323受压变形,所述推抵板321产生位移δ1+δ2,所述弹性推抵装置32亦同时产生一反力推抵所述硬碟1朝所述连接器2连接,此时连接器2虽超出原设置位置但可藉由弹簧之变形量补偿;
如图9所示,当连接器2设置于离正确位置还有δ3之距离时,因L大于k,L=k+δ1,只要在 δ3小于δ1时,所述硬碟1仍可与所述连接器2连接。 
本实用新型电子装置之承载框架利用所述弹性推抵装置之设置使得所述电子装置与连接器间间隙之问题得以获得解决。
本实用新型虽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任何熟习此项技艺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之精神和范围内,当可做些许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实用新型之保护范围当视后附之申请专利范围所界定。

Claims (9)

1.一种电子装置之承载框架,所述电子装置具有一连接部,用与一连接器连接,所述电子装置之承载框架包括:一框架本体,所述电子装置固定于所述框架本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连接器连接之方向Z上仍保有自由度,使所述电子装置可于所述框架本体上之所述方向Z产升一位移;以及
一弹性推抵装置,设置于所述框架本体上可推抵所述电子装置产生一方向Z位移之位置处,所述弹性推抵装置受外力作用下会于方向Z产生一变形量,同时亦产生一沿方向Z之作用力,推抵所述电子装置朝所述连接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之承载框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框架本体,包括一放置空间及一调整空间,所述放置空间为所述连接器及所述调整空间之间,所述电子装置设置于所述放置空间,所述弹性推抵装置系设置于所述调整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装置之承载框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框架本体沿所述方向Z开设有至少一第一滑轨,所述电子装置系设置于所述第一滑轨,使所述电子装置可利用所述第一滑轨之设置沿方向Z产升一位移。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装置之承载框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推抵装置包括:一推抵板、一固定板及至少一弹簧,所述弹簧系设置于所述推抵板及所述固定板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装置之承载框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框架本体沿所述方向Z开设有至少一第二滑轨;
所述推抵板及所述固定板设置于所述第二滑轨,使所述推抵板及所述固定板可沿所述第二滑轨产生一位移。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子装置之承载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装置为一硬碟。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之电子装置之承载框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子装置为一硬碟;
所述框架本体开设有至少一第一滑轨系指于所述框架本体上开设有四个长形孔,以所述长形孔做为所述第一滑轨,所述硬碟系利用四个螺丝分别固定于所述四个长形孔,使所述硬碟可利用所述长形孔之设置沿方向Z产升一位移。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装置之承载框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子装置系指一硬碟;
所述框架本体开设有至少一第二滑轨系指于所述框架本体上所述硬碟之左右侧分别开设一第二滑轨,所述推抵板及所述固定板系设置于所述二第二滑轨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电子装置之承载框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框架本体之宽度系与所述硬碟之宽度等宽;
所述推抵板及所述固定板之宽度亦与所述硬碟之宽度等宽。
CN 201320010407 2013-01-10 2013-01-10 电子装置之承载框架 Expired - Lifetime CN2031020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20010407 CN203102080U (zh) 2013-01-10 2013-01-10 电子装置之承载框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20010407 CN203102080U (zh) 2013-01-10 2013-01-10 电子装置之承载框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102080U true CN203102080U (zh) 2013-07-31

Family

ID=488534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320010407 Expired - Lifetime CN203102080U (zh) 2013-01-10 2013-01-10 电子装置之承载框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10208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366468B2 (en) Connector isolator system
CN102073356B (zh) 刀片服务器的io扩展模块、设有该模块的刀片及服务器
US9389652B2 (en) Optical disc drive installation mechanism, and outer frame for installing optical disc drive
US20160299534A1 (en) Electronic device
US8611102B2 (en) Computing device with independent dual CPUs
US9110640B2 (en) Memory combination and computer system using the same
CN202435729U (zh) 一种堆栈式数据采集器机箱
CN203537720U (zh) 电路板固定器
US20130068706A1 (en) Structure for mounting a device on a rack
CN203102080U (zh) 电子装置之承载框架
US9128680B2 (en) Casing structure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US8764468B1 (en) Adaptive connector assembly
CN103838311A (zh) 固定架及运用此固定架的电子装置
US9992903B1 (en) Modular rack-mountable IT device
US20130163179A1 (en) Electronic device with dummy hard disk drive
US20130063901A1 (en) Electronic device
CN203300223U (zh) 视频硬盘存储设备的硬盘固定结构
EP3796764A1 (en) Deep-water submersible system
CN103166288B (zh) Ups机箱底座
CN104633419A (zh) 夹持装置
CN207718289U (zh) 托架、可插拔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02833977B (zh) 一种可拔插模块及服务器
TWM456069U (zh) 電子裝置之承載框架
CN102622045B (zh) 操作模块及使用该模块的电子装置组合
CN104433356A (zh) 一种收纳盒抽屉的前板与侧板之组合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