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089682U - 危重病人移动换床车 - Google Patents

危重病人移动换床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089682U
CN203089682U CN 201320094425 CN201320094425U CN203089682U CN 203089682 U CN203089682 U CN 203089682U CN 201320094425 CN201320094425 CN 201320094425 CN 201320094425 U CN201320094425 U CN 201320094425U CN 203089682 U CN203089682 U CN 20308968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moves
moving
framework
pati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320094425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山净雪
林四新
林琳
Original Assignee
林山净雪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林山净雪 filed Critical 林山净雪
Priority to CN 201320094425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08968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08968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089682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valid Beds And Related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危重病人移动搬运装置技术领域,是一种危重病人移动换床车;其包括车体、壳体、升降装置、双向移动装置、左移动支架、右移动支架、负重带固定装置、滑移轴、起降连杆机构、前车轮和后车轮;在车体上端有壳体,在壳体后侧的车体上固定安装有能使壳体上下移动的升降装置。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将患者通过负重带置于左移动支架和右移动支架上,移动车体即可实现患者在水平直体平躺的情况下搬运;降低搬运难度和搬运强度,由一个医护人员即可完成,方便可靠;同时缩短搬运时间,降低患者痛苦;双向移动装置和升降装置可调节左移动支架和右移动支架的高度和间距,可实现在不同尺寸的床体之间切换,实用性强。

Description

危重病人移动换床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危重病人移动搬运装置技术领域,是一种危重病人移动换床车。
背景技术
在一般的医疗机构中,针对病情较为严重的危重患者来说,移动是非常困难的;但医生为了及时了解患者情况,需要对患者的各项生理指标进行检测;在这种情况下,通常是由多个患者家属或医护人员采用担架或医用移动床将患者水平直体移至各检查科室内,再将患者搬运到检查床体上检查;检查之后,再将患者转移到下一个检查科室内;在此过程中,患者被多人反复多次搬运,十分痛苦,容易出现二次损伤;同时对于搬运的患者家属或医护人员来说,在保证患者水平直体的条件下搬运,十分不便;存在着难度高,搬运强度大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危重病人移动换床车,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危重患者在移动换床时,搬运十分不便、难度高、搬运强度大以及容易发生二次损伤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危重病人移动换床车,包括车体、壳体、升降装置、双向移动装置、左移动支架、右移动支架、负重带固定装置、滑移轴、起降连杆机构、前车轮和后车轮;在车体上端有壳体,在壳体后侧的车体上固定安装有能使壳体上下移动的升降装置;在壳体的前端通过双向移动装置安装有两个能够左右移动的左移动支架和右移动支架,在左移动支架和右移动支架上分别安装有用于负重带两端固定的负重带固定装置;在壳体的下部固定安装有滑移轴,在滑移轴上安装有能沿着滑移轴轴向移动的起降连杆机构;在起降连杆机构的前端安装有两个前车轮,两个前车轮分别位于左移动支架和右移动支架的下方;在车体的下端安装有后车轮。
下面是对上述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上述双向移动装置可包括导向架、左移动框架、右移动框架、竖直滚轮、水平滚轮、左夹板、右夹板、中心轴、水平蜗轮、蜗轮轴和旋转手柄;在壳体的前端下部通过水平支架固定安装有导向架,在导向架上套装有两个槽型的左移动框架和右移动框架;在左移动框架和右移动框架的内部上下两端分别有与导向架对应的滑轮槽,在滑轮槽内安装有能使移动框架沿导向架左右移动的竖直滚轮,在导向架前后两侧的左移动框架和右移动框架上分别固定安装有用于前后限位的水平滚轮;在导向架前方的左移动框架和右移动框架内分别固定安装有竖直的左夹板和右夹板,中心轴包括中部的蜗杆和两侧的螺纹杆;在蜗杆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两个螺旋方向相反的螺纹杆;在两个螺纹杆上分别安装有传动螺母,而传动螺母分别与左夹板和右夹板固定在一起;在导向架的中部前端固定安装有轴承座,在轴承座通过蜗轮轴安装有与蜗杆啮合的水平蜗轮,蜗轮轴的上端通过连接轴套固定安装有旋转手柄。
上述两个螺纹杆的外端可分别通过螺纹固定安装有用于限位的锁紧螺母。
上述制动装置可包括制动盘连接板、制动盘、压缩弹簧和提拉钢丝绳;在车体的后部下方铰接安装有制动盘连接板,在制动盘连接板的前端固定安装有制动盘;在制动盘连接板后端与车体之间安装有能使制动盘压紧后车轮的压缩弹簧;在制动盘连接板的底部后端固定连接有能使制动盘脱离后车轮的提拉钢丝绳。
上述升降装置可采用油压升降装置;在升降装置上安装有操纵杆,操纵杆为空芯杆,在升降装置上有泄压阀,在泄压阀上有联动钢丝绳,联动钢丝绳的上端穿过操纵杆与位于操纵杆上端右侧的泄压手柄连接在一起;在制动盘连接板后侧的车体底部安装有滑轮组,提拉钢丝绳的上端依次穿过滑轮组和操纵杆与位于操纵杆上端左侧的移动手柄连接在一起。
上述右移动支架或/和左移动支架上有可前后向的安装槽,在安装槽内通过销轴安装有输液杆,输液杆的下端有轴向长孔,销轴位于轴向长孔内;在销轴下方安装槽底部有竖直立槽。
上述负重带固定装置可采用挂钩或卡孔锁紧装置;卡孔锁紧装置包括联动轴、锁紧杆、锁紧手柄、联动滑槽板和限位滑槽板;左移动支架和右移动支架分别为开口向下的槽型钢架;在左移动支架和右移动支架的内部下端纵向间隔安装有至少三个限位滑槽板,在限位滑槽板上有水平的限位滑移长槽;在每个限位滑移长槽内安装有沿前后向的锁紧杆;在每个限位滑槽板的后方安装有联动滑槽板,在每个联动滑槽板上有右斜向下的联动滑移长槽并套装在锁紧杆上;在每个联动滑槽板的上端分别有联动轴安装孔,在联动轴安装孔内固定安装有用于驱动每个联动滑槽板转动的联动轴;与联动轴对应的左移动支架和右移动支架的上端内侧间隔有至少三个过带固定孔;在联动轴的后端分别通过连接轴套连接有纵向的锁紧手柄,锁紧手柄的上端分别穿过左移动支架和右移动支架并位于左移动支架和右移动支架上方。首先选用两端带有卡块的负重带,将负重带两端从过带固定孔置于左移动支架和右移动支架内的锁紧杆下方。
上述左移动支架右端与右移动支架上可分别固定安装有至少三个相互对应的挂钩;在两侧挂钩之间安装有用于承托患者的负重带;在负重带的两端分别安装吊环,吊环分别套装在两侧的挂钩上。
上述左移动支架与右移动支架之间可分别有与过带固定孔对应的负重带;负重带的两端分别穿过相应的过带固定孔并固定安装有锁紧卡块,负重带分别通过锁紧卡块卡固在联动轴下方的左移动支架和右移动支架内。
上述左移动支架右端与右移动支架左端的距离可在60厘米至100厘米之间。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将患者通过负重带置于左移动支架和右移动支架上,移动车体即可实现患者在水平直体平躺的情况下搬运;降低搬运难度和搬运强度,由一个医护人员即可完成,方便可靠;同时缩短搬运时间,降低患者痛苦;双向移动装置和升降装置可调节左移动支架和右移动支架的高度和间距,可实现在不同尺寸的床体之间切换,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附图1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附图1中I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附图2中Ⅱ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编码分别为:1为车体,2为壳体,3为左移动支架,4为右移动支架,5为滑移轴,6为前车轮,7为后车轮,8为导向架,9为左移动框架,10为右移动框架,11为竖直滚轮,12为水平滚轮,13为左夹板,14为右夹板,15为蜗杆,16为螺纹杆,17为水平蜗轮,18为蜗轮轴,19为旋转手柄,20为锁紧螺母,21为制动盘连接板,22为制动盘,23为压缩弹簧,24为提拉钢丝绳,25为操纵杆,26为泄压阀,27为联动钢丝绳,28为滑轮组,29为移动手柄,30为限位滑槽板,31为限位滑移长槽,32为锁紧杆,33为联动滑槽板,34为联动轴,35为过带固定孔,36为锁紧手柄,37为泄压手柄,38为联动滑移长槽,39为起降连杆机构,40为升降装置,41为内螺纹连接轴座,42为轴承座。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便于描述,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描述均是根据说明书附图1的布图方式来进行描述的,如:上、下、左、右等的位置关系是依据说明书附图1的布图方向来确定的。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附图1、2所示,该危重病人移动换床车包括车体1、壳体2、升降装置40、双向移动装置、左移动支架3、右移动支架4、负重带固定装置、滑移轴5、起降连杆机构39、前车轮6和后车轮7;在车体1上端有壳体2,在壳体2后侧的车体1上固定安装有能使壳体2上下移动的升降装置40;在壳体2的前端通过双向移动装置安装有两个能够左右移动的左移动支架3和右移动支架4,在左移动支架3和右移动支架4上分别安装有用于负重带两端固定的负重带固定装置;在壳体2的下部固定安装有滑移轴5,在滑移轴5上安装有能沿着滑移轴5轴向移动的起降连杆机构39;在起降连杆机构39的前端安装有两个前车轮6,两个前车轮6分别位于左移动支架3和右移动支架4的下方;在车体1的下端安装有后车轮7。所述的升降装置40和起降连杆机构39为现有公知技术,例如现有公知的手动液压搬运车上使用的油压升降装置和起降连杆机构;首先将负重带置于患者身下,调节升降装置40和双向移动装置,使左移动支架3与右移动支架4分别位于床体两边并与床体平齐,再将负重带的两端通过负重带固定装置固定在左移动支架3和右移动支架4上;调节双向移动装置,左移动支架3与右移动支架4水平移动,使负重带水平拉直,保证患者直体平躺在负重带上;调节升降装置40,使患者升高并脱离床体;移动车体1,将患者搬运至检查科室;在进入检查科室后,通过升降装置40和双向移动装置将患者放置在检查床体上;负重带两侧从左移动支架3与右移动支架4卸下,即可进行检查;需要再次搬运时,可重复以上步骤;这样可有效降低搬运难度和搬运强度,方便可靠;同时缩短搬运时间,降低患者痛苦。
可根据实际需要,对上述危重病人移动换床车作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如附图1、2所示,双向移动装置包括导向架8、左移动框架9、右移动框架10、竖直滚轮11、水平滚轮12、左夹板13、右夹板14、中心轴、水平蜗轮17、蜗轮轴18和旋转手柄19;在壳体2的前端下部通过水平支架固定安装有导向架8,在导向架8上套装有两个槽型的左移动框架9和右移动框架10;在左移动框架9和右移动框架10的内部上下两端分别有与导向架8对应的滑轮槽,在滑轮槽内安装有能使移动框架沿导向架8左右移动的竖直滚轮11,在导向架8前后两侧的左移动框架9和右移动框架10上分别固定安装有用于前后限位的水平滚轮12;在导向架8前方的左移动框架9和右移动框架10内分别固定安装有竖直的左夹板13和右夹板14,中心轴包括中部的蜗杆15和两侧的螺纹杆16;在蜗杆15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两个螺旋方向相反的螺纹杆16;在两个螺纹杆16上分别安装有传动螺母,而传动螺母分别与左夹板13和右夹板14固定在一起;在导向架8的中部前端固定安装有轴承座42,在轴承座42通过蜗轮轴18安装有与蜗杆15啮合的水平蜗轮17,蜗轮轴18的上端通过连接轴套固定安装有旋转手柄19。通过旋转旋转手柄19,使水平蜗轮17转动,并带动与水平蜗轮17啮合的蜗杆15连接的两侧螺纹杆16旋转,使左移动框架9和右移动框架10能够沿导向架8同步移动并相互远离或者相互靠近,实现增大和缩小左移动支架3与右移动支架4之间的距离;用以适应不同尺寸的医用床。
如附图1所示,在两个螺纹杆16的外端分别通过螺纹固定安装有用于限位的锁紧螺母20。锁紧螺母20对左夹板13和右夹板14起到移动限位的作用。
如附图1、2所示,制动装置包括制动盘连接板21、制动盘22、压缩弹簧23和提拉钢丝绳24;在车体1的后部下方铰接安装有制动盘连接板21,在制动盘连接板21的前端固定安装有制动盘22;在制动盘连接板21后端与车体1之间安装有能使制动盘22压紧后车轮7的压缩弹簧23;在制动盘连接板21的底部后端固定连接有能使制动盘22脱离后车轮7的提拉钢丝绳24。制动盘22通过压缩弹簧23压紧在后车轮7上,可起到制动后车轮7转动作用;通过手动拉动提拉钢丝绳24,可将制动盘22脱离后车轮7,使车体1移动。
如附图1、2所示,升降装置40采用油压升降装置;在升降装置40上安装有操纵杆25,操纵杆25为空芯杆,在升降装置40上有泄压阀26,在泄压阀26上有联动钢丝绳27,联动钢丝绳27的上端穿过操纵杆25与位于操纵杆25上端右侧的泄压手柄37连接在一起;在制动盘连接板21后侧的车体1底部安装有滑轮组28,提拉钢丝绳24的上端依次穿过滑轮组28和操纵杆25与位于操纵杆25上端左侧的移动手柄29连接在一起。油压升降装置为公知的手动液压搬运车上使用的油压升降装置;通过上下扳动操纵杆25,升降装置40中的油液进入油缸中并推动升降装置40的活塞杆上升,实现壳体2起升;通过手动控制泄压手柄37,使泄压阀26开启泄压;使升降装置40的活塞杆下降,实现壳体2回落;手动控制移动手柄29,可通过提拉钢丝绳24将制动盘22抬起,使车体1移动;这样可便于操作,使用方便。
根据需要,在右移动支架4或/和左移动支架3上有前后向的安装槽,在安装槽内通过销轴安装有输液杆,输液杆的下端有轴向长孔,销轴位于轴向长孔内;在销轴下方安装槽底部有竖直立槽。在使用时,将输液杆旋转升起至竖直后,插于竖直立槽内;输液杆受竖直立槽限位竖直固定在右移动支架4或/和左移动支架3上;可适用于在搬动时需要输液的患者;在不使用时,可将输液杆抬起,使输液杆下端脱离竖直立槽,旋转放倒在安装槽内;方便本实用新型操作。
如附图1、2、3、4所示,负重带固定装置采用挂钩或卡孔锁紧装置;卡孔锁紧装置包括联动轴34、锁紧杆32、锁紧手柄36、联动滑槽板33和限位滑槽板30;左移动支架3和右移动支架4分别为开口向下的槽型钢架;在左移动支架3和右移动支架4的内部下端纵向间隔安装有至少三个限位滑槽板30,在限位滑槽板30上有水平的限位滑移长槽31;在每个限位滑移长槽31内安装有沿前后向的锁紧杆32;在每个限位滑槽板30的后方安装有联动滑槽板33,在每个联动滑槽板33上有右斜向下的联动滑移长槽38并套装在锁紧杆32上;在每个联动滑槽板33的上端分别有联动轴安装孔,在联动轴安装孔内固定安装有用于驱动每个联动滑槽板33转动的联动轴34;与联动轴34对应的左移动支架3和右移动支架4的上端内侧间隔有至少三个过带固定孔35;在联动轴34的后端分别通过连接轴套连接有纵向的锁紧手柄36,锁紧手柄36的上端分别穿过左移动支架3和右移动支架4并位于左移动支架3和右移动支架4上方。首先选用两端带有卡块的负重带,将负重带两端从过带固定孔35置于左移动支架3和右移动支架4内的锁紧杆32下方。手动旋转锁紧手柄36,使联动轴34转动并带动联动滑槽板33圆周旋转,在旋转的同时位于联动滑移长槽38内的锁紧杆32受到限位滑移长槽31的限位作用,锁紧杆32只能沿限位滑移长槽31轴向移动;当锁紧杆32在左移动支架3和右移动支架4向过带固定孔35方向移动时,卡块能够卡固在锁紧杆32下方;当负重带承载患者时,负重带对两侧的卡块有向上的拉力,拉力作用在锁紧杆32上,对锁紧杆32进行锁紧;从而达到对负重带固定的作用;这样可实现固定负重带的同时,使左移动支架3与右移动支架4外表面无钩状部件,有效防止刮伤患者或在移动时与其他患者发生钩挂事故,安全性高。
根据需要,在左移动支架3右端与右移动支架4上分别固定安装有至少三个相互对应的挂钩;在两侧挂钩之间安装有用于承托患者的负重带;在负重带的两端分别安装吊环,吊环分别套装在两侧的挂钩上。负重带可采用5至8公分宽的负重带,负重带从患者的生理弯曲点穿过并位于患者身下;当需要搬运患者移动时,可将吊环分别挂在两侧的挂钩上,实现负重带对患者的承托作用。
根据需要,在左移动支架3与右移动支架4之间分别有与过带固定孔35对应的负重带;负重带的两端分别穿过相应的过带固定孔35并固定安装有锁紧卡块,负重带分别通过锁紧卡块卡固在联动轴34下方的左移动支架3和右移动支架4内。通过旋转锁紧手柄36,使负重带卡固或脱离左移动支架3与右移动支架4。
根据需要,左移动支架3右端与右移动支架4左端的距离在60厘米至100厘米之间。该距离能够满足医院用床的宽度要求,实用性强。
以上技术特征构成了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最佳实施效果,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减非必要的技术特征,来满足不同情况的需求。 

Claims (10)

1.一种危重病人移动换床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壳体、升降装置、双向移动装置、左移动支架、右移动支架、负重带固定装置、滑移轴、起降连杆机构、前车轮和后车轮;在车体上端有壳体,在壳体后侧的车体上固定安装有能使壳体上下移动的升降装置;在壳体的前端通过双向移动装置安装有两个能够左右移动的左移动支架和右移动支架,在左移动支架和右移动支架上分别安装有用于负重带两端固定的负重带固定装置;在壳体的下部固定安装有滑移轴,在滑移轴上安装有能沿着滑移轴轴向移动的起降连杆机构;在起降连杆机构的前端安装有两个前车轮,两个前车轮分别位于左移动支架和右移动支架的下方;在车体的下端安装有后车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危重病人移动换床车,其特征在于双向移动装置包括导向架、左移动框架、右移动框架、竖直滚轮、水平滚轮、左夹板、右夹板、中心轴、水平蜗轮、蜗轮轴和旋转手柄;在壳体的前端下部通过水平支架固定安装有导向架,在导向架上套装有两个槽型的左移动框架和右移动框架;在左移动框架和右移动框架的内部上下两端分别有与导向架对应的滑轮槽,在滑轮槽内安装有能使移动框架沿导向架左右移动的竖直滚轮,在导向架前后两侧的左移动框架和右移动框架上分别固定安装有用于前后限位的水平滚轮;在导向架前方的左移动框架和右移动框架内分别固定安装有竖直的左夹板和右夹板,中心轴包括中部的蜗杆和两侧的螺纹杆;在蜗杆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两个螺旋方向相反的螺纹杆;在两个螺纹杆上分别安装有传动螺母,而传动螺母分别与左夹板和右夹板固定在一起;在导向架的中部前端固定安装有轴承座,在轴承座通过蜗轮轴安装有与蜗杆啮合的水平蜗轮,蜗轮轴的上端通过连接轴套固定安装有旋转手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危重病人移动换床车,其特征在于两个螺纹杆的外端分别通过螺纹固定安装有用于限位的锁紧螺母。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危重病人移动换床车,其特征在于车体的后部下方铰接安装有制动盘连接板,在制动盘连接板的前端固定安装有制动盘;在制动盘连接板后端与车体之间安装有能使制动盘压紧后车轮的压缩弹簧;在制动盘连接板的底部后端固定连接有能使制动盘脱离后车轮的提拉钢丝绳。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危重病人移动换床车,其特征在于升降装置采用油压升降装置;在升降装置上安装有操纵杆,操纵杆为空芯杆,在升降装置上有泄压阀,在泄压阀上有联动钢丝绳,联动钢丝绳的上端穿过操纵杆与位于操纵杆上端右侧的泄压手柄连接在一起;在制动盘连接板后侧的车体底部安装有滑轮组,提拉钢丝绳的上端依次穿过滑轮组和操纵杆与位于操纵杆上端左侧的移动手柄连接在一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危重病人移动换床车,其特征在于右移动支架或/和左移动支架上有前后向的安装槽,在安装槽内通过销轴安装有输液杆,输液杆的下端有轴向长孔,销轴位于轴向长孔内;在销轴下方安装槽底部有竖直立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危重病人移动换床车,其特征在于负重带固定装置采用挂钩或卡孔锁紧装置;卡孔锁紧装置包括联动轴、锁紧杆、锁紧手柄、联动滑槽板和限位滑槽板;左移动支架和右移动支架分别为开口向下的槽型钢架;在左移动支架和右移动支架的内部下端纵向间隔安装有至少三个限位滑槽板,在限位滑槽板上有水平的限位滑移长槽;在每个限位滑移长槽内安装有沿前后向的锁紧杆;在每个限位滑槽板的后方安装有联动滑槽板,在每个联动滑槽板上有右斜向下的联动滑移长槽并套装在锁紧杆上;在每个联动滑槽板的上端分别有联动轴安装孔,在联动轴安装孔内固定安装有用于驱动每个联动滑槽板转动的联动轴;与联动轴对应的左移动支架和右移动支架的上端内侧间隔有至少三个过带固定孔;在联动轴的后端分别通过连接轴套连接有纵向的锁紧手柄,锁紧手柄的上端分别穿过左移动支架和右移动支架并位于左移动支架和右移动支架上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危重病人移动换床车,其特征在于左移动支架右端与右移动支架上分别固定安装有至少三个相互对应的挂钩;在两侧挂钩之间安装有用于承托患者的负重带;在负重带的两端分别安装吊环,吊环分别套装在两侧的挂钩上。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危重病人移动换床车,其特征在于左移动支架与右移动支架之间分别有与过带固定孔对应的负重带;负重带的两端分别穿过相应的过带固定孔并固定安装有锁紧卡块,负重带分别通过锁紧卡块卡固在联动轴下方的左移动支架和右移动支架内。
10.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危重病人移动换床车,其特征在于左移动支架右端与右移动支架左端的距离在60厘米至100厘米之间。
CN 201320094425 2013-03-01 2013-03-01 危重病人移动换床车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08968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20094425 CN203089682U (zh) 2013-03-01 2013-03-01 危重病人移动换床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20094425 CN203089682U (zh) 2013-03-01 2013-03-01 危重病人移动换床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089682U true CN203089682U (zh) 2013-07-31

Family

ID=488411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320094425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089682U (zh) 2013-03-01 2013-03-01 危重病人移动换床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089682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86250A (zh) * 2018-03-03 2018-06-22 张桂华 一种内脏损伤患者用换床装置
CN108186249A (zh) * 2018-03-03 2018-06-22 张桂华 一种重症患者用换床装置
CN108309636A (zh) * 2018-03-03 2018-07-24 张桂华 一种骨科患者用换床装置
CN108553240A (zh) * 2018-03-03 2018-09-21 张桂华 一种产妇用起吊式换床装置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86250A (zh) * 2018-03-03 2018-06-22 张桂华 一种内脏损伤患者用换床装置
CN108186249A (zh) * 2018-03-03 2018-06-22 张桂华 一种重症患者用换床装置
CN108309636A (zh) * 2018-03-03 2018-07-24 张桂华 一种骨科患者用换床装置
CN108553240A (zh) * 2018-03-03 2018-09-21 张桂华 一种产妇用起吊式换床装置
CN108186249B (zh) * 2018-03-03 2020-08-14 张明明 一种重症患者用换床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089682U (zh) 危重病人移动换床车
KR102039867B1 (ko) 휠 정렬 메커니즘을 가지는 전동식 롤인 구급 침대
CN104352326B (zh) 电动起重式担架车
CN105943284A (zh) 一种可作病床的病人转移装置及方法
CN103054679A (zh) 助起椅及利用助起椅移动人体的方法
CN204050134U (zh) 医用移动式升降器
CN210903710U (zh) 一种重症监护用病人安全转运装置
CN204274872U (zh) 病人换床吊车
CN201529213U (zh) 医疗急救担架车
CN104609336B (zh) 一种倒置液压可移动举升机及其使用方法
CN105496678B (zh) 一种牵引翻身同步多功能护理装置
CN205698267U (zh) 磁共振检查室用升降平移担架车
CN104688443A (zh) 一种电动担架车
CN116421410A (zh) 一种医用转运装置
CN202714990U (zh) 一种可移动式担架床
CN201584688U (zh) 一种变电站内使用的双分裂导线飞车
CN206735689U (zh) 一种人体转移架
CN113262119A (zh) 一种平稳可靠的卧床病人转移装置及转移方法
CN101390796B (zh) 病人简易搬运装置
CN205459473U (zh) 一种新型医用护理床
CN201309517Y (zh) 具有自装自卸功能的挂车
CN203959691U (zh) 一种舱盖座椅吊车
CN203749738U (zh) 卧床病人护理搬动装置
CN209548295U (zh) 电动两用支架
CN109761157A (zh) 一种桌子升降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731

Termination date: 2014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