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083244U - 一种用于冷藏桶中的排水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冷藏桶中的排水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083244U
CN203083244U CN 201320062706 CN201320062706U CN203083244U CN 203083244 U CN203083244 U CN 203083244U CN 201320062706 CN201320062706 CN 201320062706 CN 201320062706 U CN201320062706 U CN 201320062706U CN 203083244 U CN203083244 U CN 20308324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ainage system
collecting box
refrigerating
refrigerating barrel
communica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320062706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姜祥环
李传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Waves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QING DAINA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QING DAINA ELECTRON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LEQING DAINA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320062706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08324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08324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083244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moval Of Water From Condensation And Defrost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冷藏桶中的排水系统,包括集水盒,且集水盒中安装有制冷介质流通管路,制冷介质流通管路的两端分别与制冷系统连通。这样的设置方式使得实用新型的排水系统不但能够排水、集水,并且能够与通过制冷介质流通管路的制冷介质进行换热,从而对集水盒中收集的冷凝水的冷量进行了充分的利用,具有较好的节能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冷藏桶中的排水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排水系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冷藏桶中的排水系统,属于制冷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冷藏桶或者冷藏柜通常用于存放瓶装饮料、盒装饮料以及包括食品在内的其它冷藏品等。圆筒形冷藏桶相对于矩形冷藏柜来说,其容积率相对较大,且占地面积相对较小,因此受到商家的广泛欢迎。 
中国专利文献CN101532763B公开了一种圆筒形冷藏柜,包括一个圆筒形的桶体、用于支撑桶体的桶座、盖配于桶体上部敞口部位的桶盖、安装在桶体内的内胆、位于内胆底部的积盘水以及设在桶体底部的桶座上的由压缩机、冷凝器及蒸发器构成的制冷系统。其中,所述积水盘上以辐射形态的开设有集水槽,内胆中的冷凝水进入积水盘,被积水盘收集,最后积水盘内的水通过桶体底板边缘的开口直接排到外界的集水盒中。 
然而,该文献公开的上述冷藏柜在使用中存在以下缺陷:积水盘开设在内桶的内底部,为了将水排至桶外,其在桶体底板边缘处开设有通向桶外的开口,该开口在积水盘不进行排水时将直接与开口外部连通,而由于冷藏桶的排水系统下部的区域相对于桶体内区域来说属于制冷系统工作的高温区,从而导致高温区的气流从桶体底板边缘处的开口进入桶内,同时,桶内的气流也会从开口流到桶外,从而影响冷藏柜的制冷效果。 
中国专利文献CN202546105U公开了一种密封用排水接头盒立式冷藏展示柜,其中,所述立式冷藏展示柜包括位于中上部的冷藏室和位于下部的压缩机室,上述冷藏室的底部设置有排水部,在冷藏室的外底部对应排水部处设置有V字形排水接头,排水接头连接排水管,排水管接入排水盒。该种立式冷藏展示柜,在排水过程中始终有一段水体被截留在排水接头内。通过该段水体形成气密封,使得冷藏室内外不能进行对流,从而提高了冷藏效果。但是,现有技术中通过集水盒收集的冷凝水大多都被倒掉,而鉴于从冷藏室内排出的冷凝水具有较高的冷量,简单的通过集水盒进行收集还不能达到对该冷凝水的冷量进行有效利用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冷藏桶的排水系统没有考虑到对冷凝水的冷量进行有效利用的技术缺陷,从而提供一种能够对冷凝水的冷量进行有效利用的用于冷藏桶中的排水系统。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冷藏桶中的排水系统,包括接水槽,具有入口和与所述入口连通的出口,所述入口适于与冷藏桶的排水口连通;以及集水盒,与所述接水槽的出口连通设置,用于收集来自于所述冷藏桶中的冷凝水;所述集水盒中安装有制冷介质流通管路,所述制冷介质流通管路的两端分别与制冷系统连通。 
所述制冷介质流通管路为一个或多个依序连通设置的U形管。 
所述制冷介质流通管路的两端分别连接制冷系统的压缩机和冷凝器。 
所述制冷介质流通管路中通有高温高压的气液混合制冷剂。 
所述接水槽包括能够将所述排水口与内桶外气流密封隔离的液密封部以及与所述液密封部连通并通过所述出口向所述集水盒中排水的排水部。 
所述液密封部为U形管或V形管。 
所述排水部为出口向下的排水管。 
所述集水盒为长方形盒体,所述集水盒中的多个依序连通设置的U形管沿着所述集水盒的长度方向设置。 
所述接水槽为柔性管件。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冷藏桶中的排水系统,包括集水盒,且所述集水盒中安装有制冷介质流通管路,所述制冷介质流通管路的两端分别与制冷系统连通。这样的设置方式使得本申请的排水系统不但能够排水、集水,并且能够与通过所述制冷介质流通管路的制冷介质进行换热,从而对集水盒中收集的冷凝水的冷量进行了充分的利用,具有较好的节能效果。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冷藏桶中的排水系统,所述制冷介质流通管路为一个或多个依序连通设置的U形管。将制冷介质流通管路设置为一个或多个依序连通设置的U形管能够在增大所述制冷介质在所述集水盒中的行程,从而使得制冷介质能够与冷凝水进行充分换热,提高了冷凝水的利用率。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冷藏桶中的排水系统,所述接水槽包括液密封部,所述液密封部利用排出的冷凝水对所述接水槽进行液密封,从而将桶外气流与内桶内部隔离,进而杜绝了桶外气流沿着排水口进入内桶内,也避免了桶内冷气流从所述排水口排出桶外,提高了内桶的冷却效果。 
(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冷藏桶中的排水系统,所述液密封部为U形管和/或V形管,能够在管路的两侧形成高度相同的液面,双重液面使得内桶外部的气流无法通过排水口进入内桶,提高了内桶的冷却效果;并且,该种液密封方式结构简单。 
(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冷藏桶中的排水系统,在所述接水槽为柔性管件,柔性管件相对于刚性管件来说更有利于连接。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冷藏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冷藏桶的内桶与盘状储物架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3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冷藏桶的防护支架与盘状储物架的分解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冷藏桶的防护支架与盘状储物架的组合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表示本实用新型的排水系统的集水盒与制冷系统连通的结构示意图;
图6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冷藏桶的桶壳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冷藏桶的内桶与排水系统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 
1-桶壳;2-内桶;21-内桶底;22-排水口;23-滑轨;24-阻挡凸缘;3-制冷系统;31-压缩机;32-冷凝器;33-蒸发器;4-盘状储物架;41-缺口;5-防护支架;6-网格内支架;61-导流网格柱;62-网格承装面;621-立柱;622-导流间隙;7-底盘;8-定位螺栓;9-桶座;10-柱体;;11-翻盖;111-第一盖体;112-第二盖体;113-透明板; 15-装饰圈;16-密封垫;17-通风栅;18-抽风风扇;1a-接水盒;11a-液密封部;12a-排水部;2a-集水盒;21a-制冷介质流通管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5和图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冷藏桶中的排水系统,包括柔性接水槽1a,具有入口和与所述入口连通的出口,所述入口适于与冷藏桶的排水口连通;以及集水盒2a,所述集水盒2a与所述接水槽1a的出口连通,用于收集来自于所述冷藏桶中的冷凝水;所述集水盒2a中安装有制冷介质流通管路21a,所述制冷介质流通管路21a的两端分别与制冷系统的压缩机31以及冷凝器32连通,也即,连接制冷系统的压缩机31与冷凝器32的管路(即制冷介质流通管路21a)安装在所述集水盒2a中,这样,被所述集水盒2a收集的冷凝水能够与安装在所述集水盒2a中的制冷介质流通管路21a中的制冷介质进行换热,从而对所述冷凝水的冷量进行有效利用。
本实施例中,为了保证制冷介质能够与冷凝水进行有效换热,所述制冷介质流通管路21a为一个U形管,U形管的设计在集水盒2a体积一定的情况下,增大了制冷介质(在本实施例中制冷介质为高温高压的气液混合制冷剂)的流经路程,便于制冷介质与冷凝水进行充分换热,进而能够对冷凝水进行充分利用。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变形,所述制冷介质流通管路21a还可由多个依序连通设置的U形管组成,多个依序连通设置的U形管可以进一步增大所述制冷介质的流经路程,进一步地,在此变形的基础上,可以将所述集水盒2a设置为长方形盒体,而所述集水盒2a的多个依序连通设置的U形管沿着所述集水盒2a的长度方向设置。 
为了增大安装有该排水系统的冷藏桶的冷却效果,所述接水槽1a包括能够将所述排水口与内桶外气流密封隔离的液密封部11a以及与所述液密封部11a连通并通过所述出口向所述集水盒2a中排水的排水部12a。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液密封部11a为V形管,所述排水部12a为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的出口向下,具体来说,所述V形管的一端连接所述冷层桶的所述排水口22,所述V形管的另一端连接排水管,使用时,冷凝水从所述排水口22不断排入所述V形管中,从而在所述V形管的两侧形成等高液面,等高液面使得所述内桶2外部的气流无法通过排水口进入所述内桶2,提高了所述内桶2的冷却效果;并且,该种液密封方式结构简单。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变形,所述液密封部11a还可以设置为U形管,同样地,所述U形管的一端连接所述排水口22,所述U形管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排水管,其密封隔离的原理与V形管相同。 
实施例2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冷藏桶,包括桶座9,具有支撑面,所述支撑面的下表面上安装有四个万向轮,以方便对所述桶座9的移动;所述桶座9的所述支撑面的上表面的边角位置处设有四个柱体10,四个所述柱体10与所述桶座9之间形成安装空间,所述安装空间内安装有压缩机31、冷凝器32以及抽风风扇18,所述压缩机31通过第一管路与冷凝器32连通,所述冷凝器32通过第二管路与蒸发器33连通,所述压缩机31、冷凝器32以及蒸发器33构成本实施例中的冷藏桶的制冷系统的主要部分,而在此设置抽风风扇18是为了实现对制冷系统的降温作用,并提高制冷效率。所述柱体10的上部支撑固定起托盘7,所述托盘7上安装有用于冷藏物品的内桶2,所述内桶2与所述托盘7之间具有间隙,该间隙中贴合所述内桶底21发泡形成桶底保温层(图中未显示),所述桶底保温层的设置提高了冷藏桶的冷却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所述冷藏桶具有桶壳1,所述桶壳1可拆卸的套接在具有桶壁保温层的所述内桶2以及所述桶座9的外部,而只露出四个万向轮,具体来说,所述内桶2的外壁上沿其高度固定有三个定位螺杆8,所述桶壳2上与所述定位螺杆8的顶端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凹槽,三个所述定位螺杆8的顶端分别插入到所述桶壳2的所述凹槽上而将所述桶壳1固定,并且,所述定位螺杆8使得所述内桶2的外壁与所述桶壳1的内壁之间形成间隙,该间隙中发泡形成桶壁保温层(图中未显示),所述桶壁保温层的设置进一步提高了冷藏桶的冷却效果;本实施例中,所述制冷系统的所述蒸发器33设置在所述桶壁保温层内,更进一步提高了所述冷藏桶的冷却效果。 
在此,由于所述保温层通过发泡的形式形成在所述内桶2的外壁上,与所述桶壳1分体设置,方便了对所述桶壳1的拆卸,从而便于对所述桶壳1进行维修。所述桶壳1具有盖合在其开口端的桶盖,所述桶盖通过装饰圈15以及密封垫16安装在所述桶壳1的开口端,所述桶盖包括铰接密封连接的两个翻盖11,所述翻盖11包括第一盖体111、第二盖体112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盖体111和第二盖体112之间的透明板113。所述桶壳1的外壁上设置有通风栅17,通过设置通风栅17进一步提高了所述内桶2的冷却效果。 
由于所述内桶2用于冷藏,在使用过程中,所述内桶2中会产生冷凝水,为了将所述内桶2中的冷凝水排出内桶2,本实施例中,所述内桶2的所述内桶底21进一步设置有排水口22(相应地,所述桶底保温层上设置有正对所述排水口22的开口,所述托盘7上设置有正对所述开口的出口),所述排水口22通过设置在所述内桶2外并安装在所述安装空间内的接水槽1a(见图7)将所述内桶2内的水排至内桶外,所述接水槽1a包括能够将所述排水口22与内桶外气流密封隔离的液密封部11a以及与所述液密封部11a连通的排水部12a,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液密封部11a为V形管,所述排水部12a为排水管,具体来说,所述V形管的一端连接所述排水口22,所述V形管的另一端连接排水管,使用时,冷凝水从所述排水口22不断排入所述V形管中,从而在所述V形管的两侧形成等高液面,等高液面使得所述内桶2外部的气流无法通过排水口22进入所述内桶2,提高了所述内桶2的冷却效果;并且,该种液密封方式结构简单。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变形,所述液密封部11a还可以设置为U形管,同样地,所述U形管的一端连接所述排水口22,所述U形管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排水管,其密封隔离的原理与V形管相同。 
为了对排出所述内桶2的冷凝水进行收集并进行利用,本实施例中,所述排水管进一步连通积水盒13,见图5,所述集水盒2a中安装有制冷介质流通管路21a,在此,所述制冷介质流通管路21a为U形管,所述U形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管路和所述第二管路连接,所述第一管路与制冷系统3的所述压缩机31连通,所述第二管路与所述制冷系统3的所述冷凝器32连通。在使用时,通过所述排水口22排出所述内桶2的水收集在所述集水盒2a中,来自于所述压缩机31的高温高压的冷媒在进入所述冷凝器32之前通过所述第一管路进入所述集水盒13的所述U形管中,与位于所述集水盒2a中的所述冷凝水进行换热,换热后的冷媒通过所述第二管路进入所述冷凝器32,所述冷凝器32将气液混合的冷媒冷凝成液态冷媒并将所述液态冷媒排入蒸发器33中,由所述蒸发器33将所述液态冷媒蒸发成气态冷媒,所述气态冷媒再次进入所述压缩机31中,从而完成一次制冷循环。在此过程中,由蒸发器33对所述内桶2进行蒸发,从而使得内桶2中的冷藏品获得冷量而温度降低,同时,由于气液混合冷媒在进入所述冷凝器32之前被降温,使得所述冷凝水的冷量被充分利用,且节省了所述冷凝器32的能量损耗,具有较佳的节能效果。 
如图2、图3以及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取物并对冷藏品进行分类存放,所述内桶2沿其高度方向设置两层储物层,其中,上层储物层为转动设置在内桶中的盘状储物架4,所述盘状储物架4上成型有可从下层取物的缺口41。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盘状储物架4的转动设置方式多种多样,为了简化结构且使得操作方便,本实施例中,采用滑轮与滑轨的配合方式实现盘状储物架4在所述内桶2内的转动设置。具体来说,所述盘状储物架4的边缘底面上均布有多个滑轮42,所述滑轮42与所述内桶2的内壁上沿周向设置且向着内桶壁厚度方向延伸的滑轨23滑动配合。由于所述滑轨23沿着所述内桶壁的周向设置,使得所述盘状储物架4可以360度旋转,取物非常便利;而所述滑轨23向着所述内桶壁厚度方向延伸,使得所述盘状储物架4与所述内桶2的结合处位于所述内桶2的内部,使得冷藏桶的结构紧凑。 
值得注意的是,本实施例中,所述储物层为上下两层,转动设置在内桶2上的盘状储物架4是最上层的储物层。当然,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变形,沿着内桶2的高度方向还可以转动设置若干个与所述盘状储物架4相同或者相似的储物层,每个转动设置的储物层都具有可从下层取物的缺口41,在取用下层物品时,只要转动上层储物层,将所述缺口41对准待取冷藏品,就可以直接取用下层冷藏品,非常方便。 
本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提高冷却效率,所述内桶2的底面上沿周向均布有多个阻挡凸缘24,并且所述内桶2内套设有防护支架5,见图3,所述防护支架5整体上位网格状的中空结构,所述防护支架5设置在所述多个阻挡凸缘24之间以使所述防护支架5与所述内桶2的内壁之间具有间隙空间,所述防护支架5与所述内桶2的内壁之间的间隙空间中设置有蓄冷源。所述防护支架5中进一步设置有网格内支架6,所述网格内支架6包括向着所述盘状储物架4延伸的导流网格柱61以及向着所述防护支架5的底面延伸的网格承装面62,所述网格承装面62为最底层的所述储物层。所述网格承装面62的底部具有多个立柱621,所述立柱621与所述防护支架5的底面接触以使所述网格承装面62与所述防护支架5的底面之间形成导流间隙622。网格内支架的设置为冷藏桶提供了对流空间,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冷却效率。所述滑轨23设置在所述防护支架5的顶端,即盘状储物架4进一步设置在所述防护支架5的顶端上。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9)

1.一种用于冷藏桶中的排水系统,包括
接水槽(1a),具有入口和与所述入口连通的出口,所述入口适于与冷藏桶的排水口连通;以及
集水盒(2a),与所述接水槽(1a)的出口连通,用于收集来自于所述冷藏桶中的冷凝水;
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盒(2a)中安装有制冷介质流通管路(21a),所述制冷介质流通管路(21a)的两端分别与制冷系统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冷藏桶中的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介质流通管路(21a)为一个或多个依序连通设置的U形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冷藏桶中的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介质流通管路(21a)的两端分别连接制冷系统的压缩机(31)和冷凝器(3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冷藏桶中的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介质流通管路(21a)中通有高温高压的气液混合制冷剂。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冷藏桶中的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水槽(1a)包括能够将所述排水口与内桶外气流密封隔离的液密封部(11a)以及与所述液密封部(11a)连通并通过所述出口向所述集水盒(2a)中排水的排水部(12a)。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冷藏桶中的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密封部(11a)为U形管或V形管。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冷藏桶中的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部(12a)为出口向下的排水管。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冷藏桶中的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盒(2a)为长方形盒体,所述集水盒(2a)中的多个依序连通设置的U形管沿着所述集水盒(2a)的长度方向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冷藏桶中的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水槽(2a)为柔性管件。
CN 201320062706 2013-02-04 2013-02-04 一种用于冷藏桶中的排水系统 Expired - Lifetime CN20308324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20062706 CN203083244U (zh) 2013-02-04 2013-02-04 一种用于冷藏桶中的排水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20062706 CN203083244U (zh) 2013-02-04 2013-02-04 一种用于冷藏桶中的排水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083244U true CN203083244U (zh) 2013-07-24

Family

ID=488290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320062706 Expired - Lifetime CN203083244U (zh) 2013-02-04 2013-02-04 一种用于冷藏桶中的排水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083244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83523A (zh) * 2021-07-12 2021-10-08 长虹美菱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散热系统、箱体及安装方法
CN113483522A (zh) * 2021-07-12 2021-10-08 长虹美菱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冷凝器组件、散热系统、箱体及安装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83523A (zh) * 2021-07-12 2021-10-08 长虹美菱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散热系统、箱体及安装方法
CN113483522A (zh) * 2021-07-12 2021-10-08 长虹美菱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冷凝器组件、散热系统、箱体及安装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MXPA03007950A (es) Sistema de refrigeracion de stirling con un termointercambiador de termosifon.
CN202133043U (zh) 一种水冷却家用空调室外机组
CN201575586U (zh) 嵌入式热泵热水器
RU183476U1 (ru) Холодильник
CN203083244U (zh) 一种用于冷藏桶中的排水系统
CN101532763B (zh) 冷藏柜
US20130276471A1 (en) Refrigerator appliance having a drain pan
CN103075857B (zh) 一种改进的冷藏桶
JP2008095976A5 (zh)
KR101511432B1 (ko) 저온창고 냉각시스템 및 이를 이용한 온수공급 시스템
CN205747560U (zh) 一种水冷式冷水机
CN203068898U (zh) 一种改进的冷藏桶
CN203036933U (zh) 一种冷藏桶
CN105413215A (zh) 液体蒸馏冷凝装置
US2543196A (en) Refrigerating apparatus having means to prevent wetting of insulation
CN103062974B (zh) 一种冷藏桶
CN103231877A (zh) 卧式冷箱系统
CN201387191Y (zh) 冷藏柜
CN210718176U (zh) 降幕式冰水机
CN210663439U (zh) 一种高温废水溴化锂吸收式制冷一体机
CN210875810U (zh) 一种大型土工离心机降低风阻功率的装置
CN220293276U (zh) 一种节能型卧式啤酒柜
CN208652994U (zh) 一种带热回收功能的冷凝器
CN215260772U (zh) 汤汁冷却系统
CN207707655U (zh) 一种上冷冻下冷藏的点菜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WENZHOU?TUORAN?ELECTRICAL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YUEQING DANA ELECTRIC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50112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0112

Address after: 1 building, building A, No. 187, No. 325600, weft five road, Yueq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Zhejiang, China

Patentee after: TORA ELECTRIC APPLIANCE CO.,LTD.

Address before: 325600 No. seventeen Road, Yueq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Wenzhou, Zhejiang, Zhejiang (Yueqing incubation center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cubation)

Patentee before: YUEQING DAINA ELECTRICAL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426

Address after: 315317 the five village of Qiaotou town, Cixi, Zhejiang

Patentee after: NINGBO WAVES ELECTRIC CO.,LTD.

Address before: 325600 1, A building, 187 Wei five road, Yueq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Zhejiang.

Patentee before: TORA ELECTRIC APPLIANCE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724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