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076562U - 组合式多功能模具温控装置 - Google Patents

组合式多功能模具温控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076562U
CN203076562U CN 201220696072 CN201220696072U CN203076562U CN 203076562 U CN203076562 U CN 203076562U CN 201220696072 CN201220696072 CN 201220696072 CN 201220696072 U CN201220696072 U CN 201220696072U CN 203076562 U CN203076562 U CN 2030765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control
mould
control medium
attemperating unit
tempera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220696072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国栋
潘曙光
陈浩
林潘定
沈伦廉
张必胜
黄宇凯
顾成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LONGYUAN PRECISION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LONGYUAN PRECISIO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LONGYUAN PRECISION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LONGYUAN PRECISIO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220696072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07656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0765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076562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组合式多功能模具温控装置,包括可拆装的模具温控组件、温控介质总进口、温控介质总出口,模具温控组件用于对模具的不同部位各自实时、独立地进行温度控制,实现分布式的温度控制;模具温控组件包括温控介质流出管道、流量调节器、温控介质流入管道、温度计、流量计,温控介质流出管道和温控介质流入管道在模具内连通。通过温度计和流量计的显示对流量调节器作相应的调节,实现对模具温度的可视化实时控制。本实用新型解决了一直困扰压铸生产时的模具热平衡实时温度控制问题,安装实用新型的温控装置的模具,可以提高产品的品质,提升生产效率和延长模具的寿命。

Description

组合式多功能模具温控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的温控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组合式多功能模具温控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压铸技术的发展,对铝压铸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导致压铸件品质不稳定的最大难题是模具的热平衡控制(温度控制),模具的热平衡不好会导致产品出现变形,热裂,粘模,冷隔等压铸制程缺陷以及模具的早期龟裂,严重影响模具寿命。目前很多模具上装了冷却水路,但模具的温度控制全凭经验和感觉,无法做到量化和保持持续稳定。在生产过程中,如水路发生堵塞,有时无法及时发现,待发现时其结果往往已生产出大量的不合格品,如何经济有效的解决这个问题,也是一直困扰着压铸乃至整个模具行业的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组合式多功能模具温控装置,该组合式多功能模具温控装置可以实现模具温度的分布式控制以及温度控制的可视化和集中化。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组合式多功能模具温控装置,包括可拆装的模具温控组件、温控介质总进口、温控介质总出口,所述的模具温控组件包括温控介质流入回路、温控介质流出回路,所述的温控介质总进口与温控介质流出回路连通,所述的温控介质总出口与温控介质流入回路连通,所述的模具温控组件用于对模具的不同部位各自实时、独立地进行温度控制,所述的温控介质流出回路用于将温控介质经温控装置输入到模具中,所述的温控介质流入回路用于将温控介质从模具经温控装置排出;
其中,
所述的温控介质流出回路包括温控介质流出管道、流量调节器,所述的温控介质流入回路包括温控介质流入管道、温度计、流量计,所述的温控介质流出管道和温控介质流入管道在模具内连通。温控介质从温控介质总进口进入温控介质流出回路,经流量调节器从温控介质流出管道进入模具内,与模具进行热交换后,再经温控介质流入管道进入温控介质流出回路,经温度计、流量计从温控介质总出口流出模具温控装置,完成一次温控循环。通过观察温度计的显示来判断模具是否需要进行温度控制,从而对流量调节器作相应的调节;通过观察流量计的显示,来判断对温控介质的流量调节是否达到预期的效果,这样的方式即可实现对模具温度的可视化实时控制。
作为优选,流量调节器可以采用针阀式流量调节器,其便于调节且耐高温耐腐蚀。
作为优选,温度计可以采用盘式温度计,其显示精准且耐高温耐腐蚀。
作为优选,流量计可以采用可视计量式流量计,其安装方便,显示准确且耐高温耐腐蚀。
所述的模具温控组件为一个或多个,每个模具温控组件可控制模具的一个区域,例如模具的型腔部位,多个模具温控组件可对模具的多个不同的区域实现温度控制,每个模具温控组件均可独立进行调节,以实现对模具不同型腔部位的分布式温度控制。并且,每个模具温控组件是可拆装的,能在温控装置上方便地安装和拆卸,可根据模具实际需要进行温度控制区域的数量选择带有对应数量模具温控组件的温控装置。例如,模具需要进行温度控制的区域为5个,可选择带有5个模具温控组件的温控装置。
作为优选,所述温控装置的温控介质流出回路还包括温控介质分配器,所述的温控介质分配器与温控介质总进口相连接并连通;对于具有2个以上模具温控组件的温控装置,最好配置温控介质分配器,以更好地实现对温控介质的分配。
作为优选,所述温控装置的温控介质流入回路还包括温控介质汇总器,所述的温控介质汇总器与温控介质总出口相连接并连通;对于具有2个以上模具温控组件的温控装置,最好配置温控介质汇总器,以更好地把温控介质汇集在一起。
温控介质从温控介质总进口进入所述的组合式多功能模具温控装置,由温控介质分配器分配到各个温控介质流出回路内,对模具进行温度控制,之后再由温控介质流入回路汇总到温控介质汇总器,经过温控介质总出口从模具温控装置流出,完成一次温控循环。通过温控介质分配器和温控介质汇总器,在模具温控装置中将温控介质的进口和出口分别集中为一个通道,简化了模具温控装置的结构,使之与模具的连接更为方便。
作为优选,所述的温控装置还包括连接部件,所述连接部件分别与温控介质分配器和温控介质汇总器可拆装地连接。根据模具需要冷却的区域的数量,选择具有相应数量的模具温控组件的模具温控装置,可通过更换相应温控介质分配器和温控介质汇总器来实现;也可根据模具规格大小的不同,选择具有合适口径的模具温控组件、温控介质分配器和温控介质汇总器的模具温控装置。
更优选的,所述的连接部件包括连接块、支撑杆、固定块,连接块分别与温控介质分配器和温控介质汇总器连接,连接块通过支撑杆和固定块相连接。这种连接方式,拆装都非常方便。连接部件将整个模具温控装置的各个部件连接成为一个整体,在模具温控装置中将温控介质的进口和出口分别集中为一个通道,成为集成的模式。
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式多功能模具温控装置的温控介质可以是用于降温的冷却水或用于预热的热油,温度控制的范围是5℃~300℃,根据对模具温度控制的不同需求选择相应的温控介质。例如需要降温时,选择冷却水作为温控介质,冷却水带走高温模具的热量,通过调节冷却水流量的大小,调控从模具中带走的热量,从而实现对模具降温的控制;当模具需要进行预热时,选择热油作为温控介质,通过调节进入模具内与模具进行热交换的热油的流量,来实现对模具预热温度的控制。
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式多功能模具温控装置适用于各种模具,特别适合用于压铸模具或塑胶模具。
温控介质分配器和温控介质汇总器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式多功能模具温控装置的主要部件,可采用铝合金材料制造,从而减轻模具温控装置的整体重量,提高其耐腐蚀性能,且美观大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表现在:
⑴能够对模具温控介质的流量和温度实现数字化显示和可视化管理,并能够对模具温度进行实时监控和实时调节。
⑵对模具温控组件采用集中化组合式结构,可根据不同模具及温控区域进行组合搭配同时又具有拆装和维护方便的优点,适用范围广。
⑶在模具温控装置中将温控介质的进口和出口分别集中为一个通道,简化了模具温控装置的结构,使之与模具的连接更为方便。
⑷ 主体结构采用铝合金材料制成,重量轻,耐腐蚀,美观,提升模具档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多功能组合式模具温控装置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多功能组合式模具温控装置的正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多功能组合式模具温控装置的背面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多功能组合式模具温控装置的正面立体图。
图中,箭头A表示温控介质流出模具的方向,箭头B表示温控介质流入模具的方向,箭头C表示温控介质流出模具温控装置的方向,箭头D表示温控介质流入模具温控装置的方向。
图中所示:1——温控介质分配器,2——流量调节器,3——温度计,4——流量计,5——支撑杆,6——固定块,7——连接块,8——温控介质汇总器,9——温控介质总出口,10——温控介质总进口,11——固定螺钉,12——温控介质流入管道,13——温控介质流出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式多功能模具温控装置包括可拆装的模具温控组件、温控介质总进口10、温控介质总出口9,所述的模具温控组件包括温控介质流入回路、温控介质流出回路,所述的温控介质总进口10与温控介质流出回路连通,所述的温控介质总出口9与温控介质流入回路连通,所述的温控介质流出回路用于将温控介质经温控装置输入到模具中,所述的温控介质流入回路用于将温控介质从模具经温控装置排出,
其中,
所述的温控介质流出回路包括温控介质流出管道13、流量调节器2,所述的温控介质流入回路包括温控介质流入管道12、温度计3、流量计4,所述的温控介质流出管道13和温控介质流入管道12在模具内连通。温控介质从温控介质总进口10进入温控介质流出回路,经流量调节器2从温控介质流出管道13进入模具内,与模具进行热交换后,再经温控介质流入管道12进入温控介质流入回路,经温度计3、流量计4从温控介质总出口流出模具温控装置,完成一次温控循环。通过观察温度计3的显示来判断模具是否需要进行温度控制,从而对流量调节器2作相应的调节;通过观察流量计4的显示,来判断对温控介质的流量调节是否达到预期的效果,这样的方式即可实现对模具温度的可视化实时控制。
流量调节器2可以采用针阀式流量调节器,或者其他常用的管路流量调节器,为了便于流量调节,流量调节器2可设置在所述的模具温控装置的正面。温度计3采用盘式温度计或者其他常用的温度计,为了便于观察,温度计3可设置在所述温控装置的正面;流量表4采用可视计量式流量表,或者其他具有相同功能的常见流量表。
本实用新型的模具温控装置通过一个模具温控组件来实现对模具的一个区域,例如模具的型腔部位的温度控制,多个模具温控组件可对模具的多个不同的区域实现温度控制,每个模具温控组件均可独立进行调节,以实现对模具不同型腔部位的分布式温度控制。并且,每个模具温控组件是可拆装的,能在温控装置上方便地安装和拆卸,可根据模具实际需要进行温度控制区域的数量选择带有对应数量模具温控组件的温控装置。例如,模具需要进行温度控制的区域为5个,可选择带有5个模具温控组件的温控装置。
所述温控装置的温控介质流出回路还可以包括温控介质分配器1,所述的温控介质分配器1与温控介质总进口10相连接并连通;对于具有2个以上模具温控组件的温控装置,最好配置温控介质分配器,以更好地实现对温控介质的分配。
所述温控装置的温控介质流入回路还可以包括温控介质汇总器8,所述的温控介质汇总器8与温控介质总出口9相连接并连通;对于具有2个以上模具温控组件的温控装置,最好配置温控介质汇总器,以更好地把温控介质汇集在一起。
温控介质从温控介质总进口10进入所述的组合式多功能模具温控装置,由温控介质分配器1分配到各个温控介质流出回路内,对模具进行温度控制,之后再由温控介质流入回路汇总到温控介质汇总器8,经过温控介质总出口9从模具温控装置流出,完成一次温控循环。
所述的温控装置还可以包括连接部件,所述连接部件分别与温控介质分配器1和温控介质汇总器8可拆卸地连接,例如温控介质分配器1和温控介质汇总器8可分别通过螺栓连接结构与连接部件连接,所述的连接部件包括连接块7、支撑杆5、固定块6,连接块7之间通过支撑杆5和固定块6连接,可选择固定螺钉11将连接部件7、支撑杆5和固定块6紧固,连接部件7、支撑杆5和固定块6构成了所述温控装置的机架。可根据模具需要冷却的区域的数量,选择具有相应数量的模具温控组件的模具温控装置,可通过更换相应温控介质分配器1和温控介质汇总器8来实现;也可根据模具规格大小的不同,选择具有合适口径的模具温控组件、温控介质分配器1和温控介质汇总器8的模具温控装置。
为了减轻模具温控装置的整体重量,提高其耐腐蚀性能,温控介质分配器1和温控介质汇总器8可采用铝合金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温控装置适用于各种模具,特别适合用于压铸模具或塑胶模具。
所述的温控介质可以是用于降温的冷却水或用于预热的热油,温度控制的范围是5℃~300℃,根据模具的不同需求选择相应的温控介质进行控制。例如需要降温时,选择冷却水作为温控介质,冷却水带走高温模具的热量,通过调节冷却水流量的大小,调控从模具中带走的热量,从而实现对模具降温的控制;当模具需要进行预热时,选择热油作为温控介质,通过调节进入模具内与模具进行热交换的热油的流量,来实现对模具预热温度的控制。
实用新型人在生产一款大众1.5T车系上的壳体进行生产时,在未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模具温控装置前,型腔的几个区域一直有出现粘模、开裂和冷隔等的不良缺陷,究其根本原因是内腔的模具温度不能得到很好的控制。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模具温控装置后,此问题得到了根本性的解决,同时赢得了客户的好评和信赖。
上述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组合式多功能模具温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温控装置包括可拆装的模具温控组件、温控介质总进口(10)、温控介质总出口(9),所述的模具温控组件包括温控介质流入回路、温控介质流出回路,所述的温控介质总进口(10)与温控介质流出回路连通,所述的温控介质总出口(9)与温控介质流入回路连通,所述的模具温控组件用于对模具的不同部位各自实时、独立地进行温度控制,所述的温控介质流出回路用于将温控介质经温控装置输入到模具中,所述的温控介质流入回路用于将温控介质从模具经温控装置排出; 
其中, 
所述的温控介质流出回路包括温控介质流出管道(13)、流量调节器(2),所述的温控介质流入回路包括温控介质流入管道(12)、温度计(3)、流量计(4),所述的温控介质流出管道(13)和温控介质流入管道(12)在模具内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多功能模具温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模具温控组件为一个或多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组合式多功能模具温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装置的温控介质流出回路还包括温控介质分配器(1),所述的温控介质分配器(1)与温控介质总进口(10)相连接并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组合式多功能模具温控装置,其特 征在于:所述温控装置的温控介质流入回路还包括温控介质汇总器(8),所述的温控介质汇总器(8)与温控介质总出口(9)相连接并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组合式多功能模具温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温控装置还包括连接部件,所述连接部件分别与温控介质分配器(1)和温控介质汇总器(8)可拆装地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组合式多功能模具温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部件包括连接块(7)、支撑杆(5)、固定块(6),所述的连接块(7)通过支撑杆(5)和固定块(6)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组合式多功能模具温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温控介质为水或热油。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组合式多功能模具温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温控装置的温控范围为5℃~300℃。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组合式多功能模具温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模具为压铸模具或塑胶模具。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组合式多功能模具温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温控介质分配器(1)、温控介质汇总器(8)由铝合金材料制成。 
CN 201220696072 2012-12-14 2012-12-14 组合式多功能模具温控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0765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696072 CN203076562U (zh) 2012-12-14 2012-12-14 组合式多功能模具温控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696072 CN203076562U (zh) 2012-12-14 2012-12-14 组合式多功能模具温控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076562U true CN203076562U (zh) 2013-07-24

Family

ID=488224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220696072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076562U (zh) 2012-12-14 2012-12-14 组合式多功能模具温控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07656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90037A (zh) * 2012-12-14 2013-03-27 宁波隆源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组合式多功能模具温控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90037A (zh) * 2012-12-14 2013-03-27 宁波隆源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组合式多功能模具温控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90037B (zh) 组合式多功能模具温控装置
CN110027139A (zh) 一种模具制备方法、模具、模具加热系统及加热控制方法
RU2012114319A (ru) Система и способ контроля температуры черновой формы с замкнутым циклом
CN109049591A (zh) 一种注塑模具温度控制器及其控制方法
CN203076562U (zh) 组合式多功能模具温控装置
CN205732929U (zh) 一种应用于铝合金铸造的冷却水恒温系统
CN109366918A (zh) 一种与eva冷胚机配合使用的塑形材料恒温冷却系统
CN208006209U (zh) 一种用于pe透气膜挤出机的导热油交换系统
Hu et al. Effect of cooling water flow rates on local temperatures and heat transfer of casting dies
CN205853286U (zh) 一种热流道模具的温控结构
CN107643810A (zh) 一种柜体式稳定分控服务器闭式液冷系统
CN117206496A (zh) 一种压铸模具热温度场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4534677B (zh) 一种淋浴水温的二级调节装置
AU2013269838B2 (en) Mold with optimized heat transfer properties
CN208468913U (zh) 一种可快速成型的精密模具
CN203427295U (zh) 一种塑胶模具的控温装置
CN201579967U (zh) 注塑模具温度调节监测装置
CN212808983U (zh) 一种培育钻石顶锤散热效果的控制装置
CN208505942U (zh) 一种喷丝头保温效果检测装置
CN204987608U (zh) 一种弯扭试验机的循环冷却装置
CN205818355U (zh) 热流道衬套水路
CN209126125U (zh) 一种与eva冷胚机配合使用的注射通道恒温冷却系统
CN113910560B (zh) 注塑模具及其应用
CN216992967U (zh) 一种高光无流痕模具的温控流路结构
CN209094519U (zh) 一种监控摄像机机壳加工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724

Termination date: 20151214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