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071817U - 一种开关电源电路 - Google Patents

一种开关电源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071817U
CN203071817U CN2013200079207U CN201320007920U CN203071817U CN 203071817 U CN203071817 U CN 203071817U CN 2013200079207 U CN2013200079207 U CN 2013200079207U CN 201320007920 U CN201320007920 U CN 201320007920U CN 203071817 U CN203071817 U CN 2030718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utput
signal
input
circuit
coupl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007920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赖鹏捷
周景海
杨先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Monolithic Power System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Monolithic Power System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Monolithic Power System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Monolithic Power Systems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0718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071817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3/00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 H02M3/02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 H02M3/04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 H02M3/10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 H02M3/145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 H02M3/155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 H02M3/156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with automatic control of output voltage or current, e.g. switching regulators
    • H02M3/1563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with automatic control of output voltage or current, e.g. switching regulators without using an external clock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1/00Details of 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 H02M1/0003Details of control, feedback or regulation circuits
    • H02M1/0025Arrangements for modifying reference values, feedback values or error values in the control loop of a converter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1/00Details of 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 H02M1/0003Details of control, feedback or regulation circuits
    • H02M1/0032Control circuits allowing low power mode operation, e.g. in standby mod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70/00Technologies for an efficient end-user side electric power management and consumption
    • Y02B70/10Technologies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by using switched-mode power supplies [SMPS], i.e. efficient power electronics conversion e.g. power factor correction or reduction of losses in power supplies or efficient standby mod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Dc-Dc Convert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开关电源电路。所述开关电源电路包括:输入端口,接收输入信号;输出端口,提供输出信号;功率电路,输出开关信号;电感,耦接在功率电路的输出端和输出端口之间;输出电容,耦接在输出端口和地之间;反馈电路,提供表征输出信号的反馈信号;电压比较器,接收反馈信号和电压基准信号,输出电压比较信号;电流比较器,接收电流检测信号和电流基准信号,输出电流比较信号;逻辑电路,接收电压比较信号和电流比较信号,输出逻辑信号;以及驱动电路,接收逻辑信号,输出驱动信号。所述开关电源电路简化了电路结构,降低了电路轻载时的功耗,提高了系统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开关电源电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电路,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开关电源电路。
背景技术
峰值电流控制因为具有较快的瞬态响应,固有的过流保护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在开关电源电路中。图1为现有的开关电源电路50的电路示意图。开关电源电路50通过将电流检测信号与误差放大器55输出的补偿信号相比较来实现峰值电流控制,其中所述补偿信号的值根据输出电压Vo的变化而变化。此外,开关电源电路50采用限流比较器59来限制电感电流,以免电流检测信号与补偿信号偏离太大,并且采用了时钟信号发生器57来提供时钟信号,这些都增加了电路成本。同时,由于采用了时钟信号发生器,开关电源电路50的频率被固定,意味着电路在轻载和重载情况下的开关损耗基本相同,电路轻载状态下的效率将受到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技术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开关电源电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开关电源电路,包括:输入端口,接收输入信号;输出端口,提供输出信号;功率电路,具有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和输出端,其中所述第一输入端耦接至输入端口接收输入信号,所述第二输入端耦接至驱动电路接收驱动信号,所述输出端输出开关信号;电感,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其中所述第一端耦接至功率电路的输出端接收开关信号,所述第二端耦接至输出端口;输出电容,耦接在输出端口和地之间;反馈电路,耦接至输出端口接收输出信号,提供表征输出信号的反馈信号;电压比较器,具有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和输出端,其中所述第一输入端耦接至反馈电路接收反馈信号,所述第二输入端接收电压基准信号,所述输出端输出电压比较信号;电流比较器,具有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和输出端,其中所述第一输入端接收表征流过功率电路的电流的电流检测信号,所述第二输入端接收电流基准信号,所述输出端输出电流比较信号;逻辑电路,具有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和输出端,其中所述第一输入端耦接至电压比较器的输出端接收电压比较信号,所述第二输入端耦接至电流比较器的输出端接收电流比较信号,所述输出端输出逻辑信号;以及驱动电路,具有输入端和输出端,其中所述输入端耦接至逻辑电路接收逻辑信号,所述输出端输出驱动信号。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流基准信号在开关电源电路进入轻载模式时减小。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功率电路包括串联耦接的上拉功率管和下拉功率管。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逻辑电路包括RS触发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开关电源电路,包括:输入端口,接收输入信号;输出端口,提供输出信号;功率电路,具有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和输出端,其中所述第一输入端耦接至所述输入端口接收输入信号,所述第二输入端耦接至驱动电路的输出端接收驱动信号,所述输出端输出开关信号;电感,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其中所述第一端耦接至功率电路的输出端接收开关信号,所述第二端耦接至输出端口;输出电容,耦接在输出端口和参考地之间;反馈电路耦接至输出端口接收输出信号,提供表征输出信号的反馈信号;电压比较器,具有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和输出端,其中所述第一输入端耦接至反馈电路接收反馈信号,所述第二输入端接收电压参考信号,所述输出端输出电压比较信号;关断时长控制电路,具有输入端和输出端,其中所述输入端耦接至逻辑电路的输出端接收逻辑信号,所述输出端输出最小关断时长控制信号;逻辑与门,具有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和输出端,其中所述第一输入端耦接至电压比较器的输出端接收电压比较信号,所述第二输入端耦接至关断时长控制电路的输出端接收最小关断时长控制信号,所述输出端输出逻辑与信号;电流比较器,具有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和输出端,其中所述第一输入端接收表征流过功率电路的电流的电流检测信号,所述第二输入端接收电流基准信号,所述输出端输出电流比较信号;逻辑电路,具有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和输出端,其中所述第一输入端耦接至逻辑与门的输出端接收逻辑与信号,所述第二输入端耦接至电流比较器的输出端接收电流比较信号,所述输出端输出逻辑信号;以及驱动电路,具有输入端和输出端,其中所述输入端耦接至逻辑电路接收逻辑信号,所述输出端输出驱动信号。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流基准信号在开关电源电路进入轻载模式时减小。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关断时长控制电路包括:脉冲发生器,具有输入端和输出端,其中所述输入端耦接至逻辑电路的输出端接收逻辑信号,所述输出端输出脉冲信号;第二逻辑电路,具有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和输出端,其中所述第一输入端耦接至脉冲发生器的输出端接收脉冲信号,所述第二输入端接收最小时长设定信号,所述输出端输出最小关断时长控制信号;以及最小时长设定电路,具有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和输出端,其中所述第一输入端耦接至第二逻辑电路的输出端接收最小关断时长控制信号,所述第二输入端接收时长基准信号,所述输出端输出最小时长设定信号。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最小时长设定电路包括:比较器,具有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和输出端,其中所述第一输入端接收时长基准信号;以及复位开关、电流源和电容,并联耦接在比较器的第二输入端和参考地之间的;其中,所述比较器的第二输入端接收电容上的电压,所述输出端输出最小时长设定信号;所述复位开关具有控制端,所述控制端耦接至第二逻辑电路的输出端接收最小关断时长控制信号。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最小时长设定电路还包括第三输入端,所述第三输入端耦接至反馈电路的输出端接收反馈信号。
根据本实用新型各方面的上述开关电源电路,简化了电路结构,降低了电路轻载时的功耗,提高了系统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开关电源电路50的电路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开关电源电路100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开关电源电路100分别在电感电流连续模式下和电感电流断续模式下的电流基准信号Iref、电流检测信号Isense,驱动信号GS、输出信号VO以及电压基准信号Vref的波形;
图4示出了开关电源电路100在电感电流断续模式时,电流基准信号Iref减小引起的电流基准信号Iref、电流检测信号Isense、驱动信号GS、输出信号VO以及电压基准信号Vref的波形变化;
图5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开关电源电路200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6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关断时长控制电路209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7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开关电源电路300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8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关断时长控制电路309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应当注意,这里描述的实施例只用于举例说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以下描述中,为了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透彻理解,阐述了大量特定细节。然而,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不必采用这些特定细节来实行本实用新型。在其他实例中,为了避免混淆本实用新型,未具体描述公知的电路、材料或方法。
在整个说明书中,对“一个实施例”、“实施例”、“一个示例”或“示例”的提及意味着: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被包含在本实用新型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的各个地方出现的短语“在一个实施例中”、“在实施例中”、“一个示例”或“示例”不一定都指同一实施例或示例。此外,可以以任何适当的组合和/或子组合将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组合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此提供的附图都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且附图不一定是按比例绘制的。应当理解,当称元件“耦接到”或“连接到”另一元件时,它可以是直接耦接或耦接到另一元件或者可以存在中间元件。相反,当称元件“直接耦接到”或“直接连接到”另一元件时,不存在中间元件。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示相同的元件。这里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列出的项目的任何和所有组合。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开关电源电路100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开关电源电路100包括:输入端口,接收输入信号VIN;输出端口,提供输出信号VO;功率电路101,具有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和输出端,其中所述第一输入端耦接至输入端口接收输入信号VIN,所述第二输入端耦接至驱动电路108接收驱动信号GS,基于输入信号VIN和驱动信号GS,所述功率电路101在输出端输出开关信号;电感102,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其中所述第一端耦接至功率电路101的输出端接收开关信号,所述第二端耦接至输出端口;输出电容103,耦接在输出端口和地之间;反馈电路104,耦接至输出端口接收输出信号VO,提供表征输出信号VO的反馈信号VFB;电压比较器105,具有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和输出端,其中所述第一输入端耦接至反馈电路104接收反馈信号VFB,所述第二输入端接收电压基准信号Vref,基于反馈信号VFB和电压基准信号Vref,所述电压比较器105在输出端输出电压比较信号;电流比较器106,具有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和输出端,其中所述第一输入端接收表征流过功率电路101的电流的电流检测信号Isense,所述第二输入端接收电流基准信号Iref,基于电流检测信号Isense和电流基准信号Iref,所述电流比较器106在输出端输出电流比较信号;逻辑电路107,具有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和输出端,其中所述第一输入端耦接至电压比较器105的输出端接收电压比较信号,所述第二输入端耦接至电流比较器106的输出端接收电流比较信号,基于电压比较信号和电流比较信号,所述逻辑电路107在输出端输出逻辑信号;以及驱动电路108,具有输入端和输出端,其中所述输入端耦接至逻辑电路107接收逻辑信号,基于所述逻辑信号,所述驱动电路108在输出端输出驱动信号GS控制功率电路101。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功率电路101包括串联耦接的上拉功率管和下拉功率管。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逻辑电路107包括RS触发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反馈电路104包括串联耦接在输出端口和参考地之间的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所述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的连接点提供反馈信号VFB
当开关电源电路100正常工作时:首先,反馈电路104检测输出信号VO,并且生成表征输出信号VO的反馈信号VFB。所述电压比较器105将反馈信号VFB与电压参考信号Vref相比较。当反馈信号VFB小于电压参考信号Vref时,所述电压比较器105输出逻辑高电平的电压比较信号。相应地,逻辑电路107被置位。所述逻辑信号经过驱动电路108后,将上拉功率管导通,下拉功率管关断,使得输出信号VO和流过上拉功率管的电流均开始增大。然后,当表征流过上拉功率管的电流的电流检测信号Isense大于电流基准信号Iref时,电流比较器106输出的电流比较信号变为逻辑高电平,复位逻辑电路107。逻辑电路107输出的逻辑信号经过驱动电路108后,关断上拉功率管,导通下拉功率管,使得输出信号VO减小。当输出信号VO减小到某一值时,即当反馈信号VFB小于电压基准信号Vref时,逻辑电路107重新被电压比较信号置位,使得上拉功率管导通,下拉功率管关断。输出信号VO和流过上拉功率管的电流又开始增大,开关电源电路100进入新的开关周期。
图3示出了开关电源电路100分别在电感电流连续模式下和电感电流断续模式下的电流基准信号Iref、电流检测信号Isense,驱动信号GS、输出信号VO以及电压基准信号Vref的波形。
从图3中可以看出,当开关电源电路100工作在电感电流断续模式下时,即开关电源电路进入轻载模式时,开关周期变长,开关频率降低。也就是说开关电源电路100轻载时的开关损耗降低,改善了系统的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流基准信号Iref可变。当开关电源电路100工作在轻载模式时,可通过减小电流基准信号Iref来减小输出电压纹波。在一个实施例中,开关电源电路100包括过零检测,并产生电流过零信号来指示流过下拉功率管的电流是否过零。在电流过零信号有效时(即下拉功率管的电流小于零时),所述电流基准信号Iref减小,以减小电路轻载时的输出电压纹波。
图4示出了开关电源电路100在电感电流断续模式时,电流基准信号Iref减小引起的电流基准信号Iref、电流检测信号Isense、驱动信号GS、输出信号VO以及电压基准信号Vref的波形变化。如图4所示,当开关电源电路100工作在电感电流断续模式下时,即电路轻载时,电流基准信号Iref减小为为Iref_m,输出电压纹波减小,改善了系统的性能。
图5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开关电源电路200的电路结构示意图。所述开关电源电路200的结构与图2所示的开关电源电路100的结构相似。所述开关电源电路200包括:输入端口,接收输入信号VIN;输出端口,提供输出信号VO;功率电路201,具有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和输出端,其中所述第一输入端耦接至所述输入端口接收输入信号VIN,所述第二输入端耦接至驱动电路208的输出端接收驱动信号GS,基于输入信号VIN和驱动信号GS,所述功率电路201在输出端输出开关信号;电感202,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其中所述第一端耦接至功率电路201的输出端接收开关信号,所述第二端耦接至输出端口;输出电容203,耦接在输出端口和参考地之间;反馈电路204耦接至输出端口接收输出信号VO,提供表征输出信号VO的反馈信号VFB;电压比较器205,具有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和输出端,其中所述第一输入端耦接至反馈电路204接收反馈信号VFB,所述第二输入端接收电压参考信号Vref,基于反馈信号VFB和电压参考信号Vref,所述电压比较器205在输出端输出电压比较信号;关断时长控制电路209,具有输入端和输出端,所述输入端耦接至逻辑电路207的输出端接收逻辑信号Slog,基于逻辑信号Slog,所述关断时长控制电路209在输出端输出最小关断时长控制信号Smin;逻辑与门210,具有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和输出端,其中所述第一输入端耦接至电压比较器205的输出端接收电压比较信号,所述第二输入端耦接至关断时长控制电路209的输出端接收最小关断时长控制信号Smin,基于电压比较信号和最小关断时长控制信号Smin,所述逻辑与门210在输出端输出逻辑与信号;电流比较器206,具有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和输出端,其中所述第一输入端接收表征流过功率电路201的电流的电流检测信号Isense,所述第二输入端接收电流基准信号Iref,基于电流检测信号Isense和电流基准信号Iref,所述电流比较器206在输出端输出电流比较信号;逻辑电路207,具有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和输出端,其中所述第一输入端耦接至逻辑与门210的输出端接收逻辑与信号,所述第二输入端耦接至电流比较器206的输出端接收电流比较信号,基于逻辑与信号和电流比较信号,所述逻辑电路207在输出端输出逻辑信号Slog;以及驱动电路208,具有输入端和输出端,其中所述输入端耦接至逻辑电路207接收逻辑信号Slog,基于所述逻辑信号Slog,所述驱动电路208在输出端输出驱动信号GS控制功率电路201。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功率电路201包括串联耦接的上拉功率管和下拉功率管。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逻辑电路207包括RS触发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反馈电路204包括串联耦接在输出端口和参考地之间的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所述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的连接点提供反馈信号VFB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流基准信号Iref可变。当开关电源电路200工作在轻载模式时,通过减小电流基准信号Iref,可减小输出电压纹波。
图6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关断时长控制电路209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所述关断时长控制电路209包括:脉冲发生器91,具有输入端和输出端,其中所述输入端耦接至逻辑电路207的输出端接收逻辑信号Slog,基于逻辑信号Slog,所述脉冲发生器91在输出端输出脉冲信号;第二逻辑电路92,具有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和输出端,其中所述第一输入端耦接至脉冲发生器91的输出端接收脉冲信号,所述第二输入端接收最小时长设定信号,基于脉冲信号和最小时长设定信号,所述第二逻辑电路92在输出端输出最小关断时长控制信号Smin;最小时长设定电路93,具有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和输出端,其中所述第一输入端耦接至第二逻辑电路92的输出端接收最小关断时长控制信号Smin,所述第二输入端接收时长基准信号VR,基于最小关断时长控制信号Smin和时长基准信号VR,所述最小时长设定电路93在输出端输出最小时长设定信号。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逻辑电路92包括RS触发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最小时长设定电路93包括:比较器34,具有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和输出端,其中所述第一输入端接收时长基准信号VR;复位开关31、电流源32和电容33,并联耦接在比较器34的第二输入端和参考地之间的;其中所述比较器34的第二输入端接收电容33上的电压,基于电容33上的电压和时长基准信号VR,所述比较器33在输出端输出最小时长设定信号;所述复位开关31具有控制端,所述控制端耦接至第二逻辑电路92的输出端接收最小关断时长控制信号Smin
当开关电源电路200正常工作时:表征流过上拉功率管的电流的电流检测信号Isense大于电流基准信号Iref时,电流比较器106输出的电流比较信号为高电平。相应地,逻辑电路107被复位,逻辑信号Slog变为低电平。脉冲发生器91在逻辑信号Slog的下降沿输出脉冲信号,使得第二逻辑电路输出的最小关断时长控制信号Smin变为低电平,关断复位开关31。此时,电流源32给电容33充电,电容33上的电压上升。当电容33上的电压上升到高于时长基准信号VR时,比较器34输出的最小时长设定信号变为逻辑高电平,复位第二逻辑电路92,最小关断时长控制信号Smin变高,导通复位开关31导通,使电容33被放电。由以上描述可知,最小关断时长控制信号Smin保持为逻辑低电平的时长(对应上拉功率管保持关断并且下拉功率管保持导通的时长)由电流源32提供的充电电流大小、电容33的容值以及时长基准信号VR的值共同决定。当上拉功率管关断,下拉功率管导通时,输出信号VO减小。当输出信号VO减小至某一值时,即反馈信号VFB小于电压基准信号Vref时,电压比较信号变高。如果此时最小关断时长控制信号Smin仍为低电平(即上拉功率管的关断时长还未达到最小关断时长),逻辑与门210输出低电平的逻辑与信号,逻辑电路207不会被置位。直至最小关断时长控制信号Smin变高时(即上拉功率管的关断时长达到最小关断时长),逻辑与信号变高,置位逻辑电路107,输出高电平的逻辑信号来导通上拉功率管,关断下拉功率管。此时,输出信号VO和电感电流均上升。当流过上拉功率管的电流上升至某一值时,即电流检测信号Isense大于电流基准信号时,电流比较信号变高,复位逻辑电路207,逻辑信号Slog变低,关断上拉功率管,导通下拉功率管,开关电源电路200进入新的开关周期。
图7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开关电源电路300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开关电源电路300的电路结构与图5所示的开关电源电路200的电路结构相似,两者区别在于:开关电源电路300中的关断时长控制电路309还包括第二输入端,耦接至反馈电路304的输出端接收反馈信号VFB,基于逻辑信号Slog和反馈信号VFB,所述关断时长控制电路309在输出端输出最小关断时长控制信号Smin。在开关电源电路300的启动阶段,或是开关电源电路300的输出被短路时,电感电流会比较高,而输出电压会很低。相应地,反馈信号VFB的值也较小。此时,受反馈信号VFB的影响,关断时长控制电路309输出的最小关断时长控制信号Smin延长最小关断时长,增加了上拉功率管的关断时长和下拉功率管的导通时长。上述方法可使开关电源电路300的启动过程变得平缓。
图8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关断时长控制电路309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关断时长控制电路309的电路结构与关断时长控制电路209的电路结构相似,两者区别在于,关断时长控制电路309中的最小时长设定电路93还具有第三输入端,耦接至反馈电路的输出端接收反馈信号VFB;所述反馈信号VFB控制电流源32提供的充电电流大小。当反馈信号VFB的值较小时,电流源32提供的充电电流降低,改变了最小关断时长控制信号Smin,使上拉功率管的最小关断时长延长;当反馈信号VFB的值较大时,电流源32提供的充电电流上升,改变了最小关断时长控制信号Smin,使上拉功率管的最小关断时长缩短。
与传统的开关电源电路相比,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上述开关电源电路采用更简单的电路实现了峰值电流控制。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上述开关电源电路,引入了电流基准信号来控制上拉功率管和下拉功率管的通断。因此,当电路轻载时,开关电源电路的开关频率下降,降低了开关损耗,改善了电路的效率。此外,电路轻载时,通过减小电流基准信号,也可以减小轻载状态下输出电压的纹波。
虽然已参照几个典型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但应当理解,所用的术语是说明和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术语。由于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多种形式具体实施而不脱离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实质,所以应当理解,上述实施例不限于任何前述的细节,而应在随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内广泛地解释,因此落入权利要求或其等效范围内的全部变化和改型都应为随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9)

1.一种开关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输入端口,接收输入信号;
输出端口,提供输出信号;
功率电路,具有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和输出端,其中所述第一输入端耦接至输入端口接收输入信号,所述第二输入端耦接至驱动电路接收驱动信号,所述输出端输出开关信号;
电感,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其中所述第一端耦接至功率电路的输出端接收开关信号,所述第二端耦接至输出端口;
输出电容,耦接在输出端口和地之间;
反馈电路,耦接至输出端口接收输出信号,提供表征输出信号的反馈信号;
电压比较器,具有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和输出端,其中所述第一输入端耦接至反馈电路接收反馈信号,所述第二输入端接收电压基准信号,所述输出端输出电压比较信号;
电流比较器,具有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和输出端,其中所述第一输入端接收表征流过功率电路的电流的电流检测信号,所述第二输入端接收电流基准信号,所述输出端输出电流比较信号;
逻辑电路,具有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和输出端,其中所述第一输入端耦接至电压比较器的输出端接收电压比较信号,所述第二输入端耦接至电流比较器的输出端接收电流比较信号,所述输出端输出逻辑信号;以及
驱动电路,具有输入端和输出端,其中所述输入端耦接至逻辑电路接收逻辑信号,所述输出端输出驱动信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基准信号在开关电源电路进入轻载模式时减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电路包括串联耦接的上拉功率管和下拉功率管。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逻辑电路包括RS触发器。
5.一种开关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输入端口,接收输入信号;
输出端口,提供输出信号;
功率电路,具有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和输出端,其中所述第一输入端耦接至所述输入端口接收输入信号,所述第二输入端耦接至驱动电路的输出端接收驱动信号,所述输出端输出开关信号;
电感,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其中所述第一端耦接至功率电路的输出端接收开关信号,所述第二端耦接至输出端口;
输出电容,耦接在输出端口和参考地之间;
反馈电路耦接至输出端口接收输出信号,提供表征输出信号的反馈信号;
电压比较器,具有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和输出端,其中所述第一输入端耦接至反馈电路接收反馈信号,所述第二输入端接收电压参考信号,所述输出端输出电压比较信号;
关断时长控制电路,具有输入端和输出端,其中所述输入端耦接至逻辑电路的输出端接收逻辑信号,所述输出端输出最小关断时长控制信号;
逻辑与门,具有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和输出端,其中所述第一输入端耦接至电压比较器的输出端接收电压比较信号,所述第二输入端耦接至关断时长控制电路的输出端接收最小关断时长控制信号,所述输出端输出逻辑与信号;
电流比较器,具有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和输出端,其中所述第一输入端接收表征流过功率电路的电流的电流检测信号,所述第二输入端接收电流基准信号,所述输出端输出电流比较信号;
逻辑电路,具有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和输出端,其中所述第一输入端耦接至逻辑与门的输出端接收逻辑与信号,所述第二输入端耦接至电流比较器的输出端接收电流比较信号,所述输出端输出逻辑信号;以及
驱动电路,具有输入端和输出端,其中所述输入端耦接至逻辑电路接收逻辑信号,所述输出端输出驱动信号。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开关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基准信号在开关电源电路进入轻载模式时减小。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开关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关断时长控制电路包括:
脉冲发生器,具有输入端和输出端,其中所述输入端耦接至逻辑电路的输出端接收逻辑信号,所述输出端输出脉冲信号;
第二逻辑电路,具有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和输出端,其中所述第一输入端耦接至脉冲发生器的输出端接收脉冲信号,所述第二输入端接收最小时长设定信号,所述输出端输出最小关断时长控制信号;以及
最小时长设定电路,具有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和输出端,其中所述第一输入端耦接至第二逻辑电路的输出端接收最小关断时长控制信号,所述第二输入端接收时长基准信号,所述输出端输出最小时长设定信号。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开关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最小时长设定电路包括:
比较器,具有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和输出端,其中所述第一输入端接收时长基准信号;以及
复位开关、电流源和电容,并联耦接在比较器的第二输入端和参考地之间的;
其中,
所述比较器的第二输入端接收电容上的电压,所述输出端输出最小时长设定信号;
所述复位开关具有控制端,所述控制端耦接至第二逻辑电路的输出端接收最小关断时长控制信号。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开关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最小时长设定电路还包括第三输入端,所述第三输入端耦接至反馈电路的输出端接收反馈信号。
CN2013200079207U 2012-01-10 2013-01-08 一种开关电源电路 Expired - Lifetime CN203071817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3/347,345 2012-01-10
US13/347,345 US20130176004A1 (en) 2012-01-10 2012-01-10 Switching mode power supply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071817U true CN203071817U (zh) 2013-07-17

Family

ID=48063714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0079207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071817U (zh) 2012-01-10 2013-01-08 一种开关电源电路
CN2013100055813A Pending CN103051181A (zh) 2012-01-10 2013-01-08 一种开关电源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0055813A Pending CN103051181A (zh) 2012-01-10 2013-01-08 一种开关电源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130176004A1 (zh)
CN (2) CN203071817U (zh)
TW (1) TW201330471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51181A (zh) * 2012-01-10 2013-04-17 成都芯源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开关电源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4112988A (ja) * 2012-12-05 2014-06-19 Sanken Electric Co Ltd スイッチング電源装置
TWI463776B (zh) * 2012-12-06 2014-12-01 Anpec Electronics Corp 靴帶式直流至直流轉換器
CN103683935A (zh) * 2013-12-03 2014-03-26 成都芯源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开关模式电源及其控制电路和控制方法
CN104753318B (zh) * 2013-12-27 2017-06-30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降压负升压的开关电源
US10027225B2 (en) 2015-03-12 2018-07-17 Qualcomm Incorporated Switched mode power supply having a staircase current limit
US9972998B2 (en) * 2015-06-08 2018-05-15 Dialog Semiconductor (Uk) Limited Short circuit self-protected DC-to-DC buck converters
US9973075B2 (en) * 2015-07-23 2018-05-15 Mediatek Inc. Method for performing adaptive input current control in an electronic device with aid of adaptor management, and associated apparatus
CN105207480B (zh) * 2015-09-21 2017-09-01 西安三馀半导体有限公司 一种轻载时低输出纹波的同步降压型dc‑dc转换器
CN106130325B (zh) * 2016-07-13 2019-06-18 成都芯源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降噪开关变换器以及控制电路和方法
WO2018114322A1 (en) * 2016-12-22 2018-06-28 Philips Lighting Holding B.V. Synchronous converter
CN107086779B (zh) * 2017-04-28 2023-08-01 广东铭基高科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智能降压线装置
CN107144798B (zh) * 2017-06-21 2024-03-19 杰华特微电子(张家港)有限公司 异常检测电路和方法及开关电源
CN109217668B (zh) * 2017-06-29 2020-06-30 立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可调整电感电流阈值的切换式电源供应器及控制方法
CN112114611B (zh) * 2019-06-21 2022-04-12 圣邦微电子(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电压模式控制环路瞬态响应速度的电路
CN113447697B (zh) * 2021-04-19 2022-11-08 深圳市爱协生科技有限公司 信号检测电路、信号检测方法、触摸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3328634A (zh) * 2021-05-19 2021-08-31 深圳市必易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开关控制电路、开关控制方法和开关电源
US11923762B2 (en) * 2021-11-30 2024-03-05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Power converters with reduced ripple voltage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46220B1 (en) * 1999-09-01 2001-06-12 Intersil Corporation Synchronous-rectified DC to DC converter with improved current sensing
WO2011043010A1 (ja) * 2009-10-09 2011-04-14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スイッチングレギュレータ
US20130176004A1 (en) * 2012-01-10 2013-07-11 Monolithic Power Systems, Inc. Switching mode power supply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51181A (zh) * 2012-01-10 2013-04-17 成都芯源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开关电源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30176004A1 (en) 2013-07-11
TW201330471A (zh) 2013-07-16
CN103051181A (zh) 2013-04-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071817U (zh) 一种开关电源电路
CN103795260B (zh) 一种非互补反激有源钳位变换器
CN102655378B (zh) 一种隔离式电压转换器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CN104836446A (zh) 隔离式变换器的控制方法、控制电路及开关电源
CN102664525A (zh) 一种开关电源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CN202435294U (zh) 一种脉冲宽度调制开关电源控制器及开关电源
CN103066836A (zh) 开关电源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CN104300795A (zh) 一种反激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4767372A (zh) 控制电路、控制方法和应用其的反激式变换器
CN106532629B (zh) 一种具有自恢复功能的过流保护电路
CN103208934A (zh) 一种脉冲宽度调制开关电源控制器及开关电源
CN101976959B (zh) 一种控制器及该控制器的调控方法
CN102946130A (zh) 一种电池充电电路及其控制电路和控制方法
CN104953837A (zh) 用于功率变换器的控制装置和控制方法以及开关电源
CN105406740A (zh) 一种实现ac-dc开关电源低待机功耗的控制芯片
CN204886694U (zh) 一种电荷泵电路
CN105119485B (zh) 一种电荷泵电路
CN103944385B (zh) 一种超低静态功耗的控制电路、控制方法及开关型调节器
CN103414323B (zh) 减小电流控制型开关调节系统中开通时间的电路
CN203104386U (zh) 一种电子开关的限流保护电路
CN202978703U (zh) 一种开关电源电路
CN204556715U (zh) 一种过零检测电路及变频空调
CN202940620U (zh) 一种电池充电电路及其控制电路
CN202565153U (zh) 多相开关变换器及其控制器
CN202713146U (zh) 峰值电流信号产生电路和开关电源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717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