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069786U - 一种深海装备回收搜索无线信标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深海装备回收搜索无线信标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069786U
CN203069786U CN 201320078365 CN201320078365U CN203069786U CN 203069786 U CN203069786 U CN 203069786U CN 201320078365 CN201320078365 CN 201320078365 CN 201320078365 U CN201320078365 U CN 201320078365U CN 203069786 U CN203069786 U CN 20306978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ns
link
chip
main control
resista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320078365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文郁
衡靓靓
周光辉
郑杰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Dianzi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Dianzi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Dianzi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Dianzi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 201320078365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06978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0697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069786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osition Fixing By Use Of Radio Wav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深海装备回收搜索无线信标装置。本实用新型的电源模块电路可从外部电池组转换成三路不同的电压。GPS模块电路主要包含GPS芯片IC4、第三二极管D3、PMOS管。铱星模块电路主要包含铱星模块IC5、发光二极管D4、SMA天线座J1。超亮LED模块电路主要包含电解电容C21、电阻R9和R10、NPN三极管以及超亮LED灯珠构成。主控模块电路主要包含主控芯片IC7、晶振Y1。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铱星通信向船舶发送自身的位置信息,而且配备了超亮LED指示灯,在距离比较近时或者光线比较黑暗时,提供明显的指示信号。

Description

一种深海装备回收搜索无线信标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深海装备回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铱星通信、GPS定位、超亮LED等技术的卫星信标机设备。 
背景技术
海洋开发,需要获取大范围的精确海洋环境数据。在观测海洋环境的设备中,无论是浮标还是潜标,作为一种自容式、长期、连续、无人值守的观测系统,备受海洋科技工作者的青睐。由于系统布放于水下,而且往往都集成了多台珍贵的测量仪器,可靠回收便成为系统布放时必须考虑的前提问题。很久以来,各国研究人员在水下目标的定位方面,做出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相继研究和开发了基于水声定位技术的长基线定位系统,短基线定位系统以及超基线定位系统等水下定位技术。尽管这些定位方法在海洋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所需设备极其复杂、布设困难、耗资巨大,难以应用于海洋调查中,因此现阶段的潜标回收,基本上是依赖投放时船舶GPS定位来确定潜标的具体方位。然而,由于船舶拖网作业,海洋风暴,洋流等因素的影响,潜标等深海设备的位置有可能发生很大的变化,给潜标的搜寻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甚至直接导致回收失败、系统丢失,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基于铱星通信和GPS定位的无线信标机,当潜标等深海设备回收上浮至水面时,可以通过铱星通信向船舶发送自身的位置信息,保证潜标等深海设备的可靠回收,为海洋调查的实施提供了技术保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铱星通信、GPS定位、超亮LED技术的深海装备回收无线信标,当潜标等深海设备上浮至水面时,可以通过铱星通信向船舶发送自身的位置信息,大大提高深海装备回收效率,降低设备丢失所造成的巨额损失。 
本实用新型包括电源模块电路、GPS模块电路、铱星模块电路、超亮LED模块电路、主控模块电路。 
电源模块电路将外部电池组转换成三路不同的电压:3.0V、5.0V和12V。 
第一电源转换芯片IC1、2个钽电容C1和C3、1个瓷片电容C2、1个电阻R1、1个发光二极管D1构成3.0V电源输出电路。第一电源转换芯片IC1的1号管脚与钽电容C1正极相连,并作为输入端,与电池组正极相连。第一电源转换芯片IC1的3号管脚作为使能端与第一电源转换芯片IC1的1号管脚相连。第一电源转换芯片IC1的5号管脚为3.0V电压输出端,与钽电容C3的正极、电阻R1的一端相连。电阻R1的另一端与发光二极管D1的阳极相连,第一电源转换芯片IC1的4号管脚与瓷片电容C2的一端相连。钽电容C1和C3的负极、第一电源转换芯片IC1的2号管脚和瓷片电容C2的另一端、发光二极管D1的阴极接地。 
第二电源转换芯片IC2、2个钽电容C4和C8、3个瓷片电容C5、C6和C7、3个电阻R2、R3和R4、第一电感L1以及第二二极管D2构成12V电源输出电路。第二电源转换芯片IC2的6号管脚与钽电容C4的正极、瓷片电容C5的一端、第一电感L1的一端相连,并作为输入端,与电池组的正极相相连。第二电源转换芯片IC2的3号和7号管脚与6号管脚相连,第二电源转换芯片IC2的5号管脚与第一电感L1的另一端,二极管D4的阳极相连。第二电源转换芯片IC2的2号管脚作为输出反馈的输入端,与电阻R3和R4的一端相连。第二电源转换芯片IC2的1号管脚与电阻R2的一端相连,电阻R2的另一端与瓷片电容C7的一端相连。第二电源转换芯片IC2的8号管脚与瓷片电容C6的一端相连。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与电阻R3的另一端,钽电容C8的正极相连,并引出作为12V电源输出端。钽电容C4和C8的负极、瓷片电容C5、C6和C7的另一端、第二电源转换芯片IC2的4号管脚、电阻R4的另一端接地。 
第三电源转换芯片IC3、第二电感L2、2个钽电容C9、C10构成5.0V电源输出电路。第三电源转换芯片IC3的5号管脚与钽电容C9的正极相连,并作为输入端,与电池组的正极相连。第三电源转换芯片IC3的6号、7号、8号管脚与5号管脚相连。第三电源转换芯片IC3的4号管脚与第二电感L2的一端相连。第三电源转换芯片IC3的2号管脚与第二电感L2的另一端相连,作为输出端。第三电源转换芯片IC3的1号管脚与钽电容C10的正极相连。第三电源转换芯片IC3的10号管脚与1号管脚相连。钽电容C9和C10的负极、第三电源转换芯片IC3的9号和3号管脚接地。 
GPS模块电路主要包含GPS芯片IC4、2个电阻R5和R6、第三电感L3、第三二极管D3、5个瓷片电容C11、C12、C13、C14和C15、PMOS管Q1。GPS芯片IC4的22号管脚与第三二极管D3的阴极相连。第三二极管D3的阳极与电阻R5的一端相连。GPS芯片IC4的11号管脚为GPS天线信号输出端,与第三电感L3的一端相连。GPS芯片IC4的9号管脚与电阻R6的一端相连。电阻R6的另一端与第三电感L3的另一端相连。GPS芯片IC4的8号管脚与9号管脚相连。PMOS管Q1的3号管脚与GPS芯片IC4的23号管脚、瓷片电容C11、C12、C13、C14、C15的一端相连。电阻R5的另一端、PMOS管Q1的2号管脚与电源模块电路中输出的3.0V端相连。GPS芯片IC4的7号、10号、12号、13号、24号管脚、瓷片电容C11、C12、C13、C14、C15的另一端接地,GPS芯片IC4的1号、2号、3号、4号、5号、6号、14号、15号、16号、17号、18号、19号管脚悬空。GPS芯片IC4的21号管脚与主控芯片IC7的30号管脚相连,GPS芯片IC4的20号管脚与主控芯片IC7的31号管脚相连,GPS模块电路中的PMOS管Q1的1号管脚与主控芯片IC7的32号管脚相连。 
铱星模块电路由铱星模块IC5、2个电阻R7和R8、发光二极管D4、SMA天线座J1、4个瓷片电容C16、C17、C19、C20和1个超级电容C18构成。铱星模块IC5的1号和2号管脚作为电源输入端,与电源模块电路中5.0V电源输出端相连。铱星模块IC5的19号管脚与电阻R7的一端相连,电阻R7的另一端与主控芯片IC7的15号管脚相连。铱星模块IC5的20号管脚与电阻R8的一端相连。铱星模块IC5的21号管脚与SMA天线座的1号管脚相连。电阻R8的另一端与发光二极管D4的阳极相连。瓷片电容C16、C17、C19、C20的一端、超级电容C18的正极与电源模块电路中5.0V电源输出端相连。铱星模块IC5的3号、4号、8号、15号、18号管脚、发光二极管D4的阴极、SMA天线座J1的2号、3号、4号、5号管脚、瓷片电容C16、C17、C19、C20的另一端、超级电容C18的负极接地,铱星模块IC5的9号、10号、12号、14号、16号、17号管脚悬空。铱星模块IC5的11号管脚与主控芯片IC7的10号管脚相连,铱星模块IC5的13号管脚与主控芯片IC7的11号管脚相连,铱星模块IC5的7号管脚与主控芯片IC7的12号管脚相连,铱星模块IC5的6号管脚与主控芯片IC7的13号管脚相连,铱星模块IC5的5号管脚与主控芯片IC7的14号管脚相连。 
超亮LED模块电路由电解电容C21、2个电阻R9和R10、NPN三极管Q2以及超亮LED灯珠IC6构成。电解电容C21的正极、超亮LED灯珠IC6的1号管脚与电源模块电路中12V电源输出相连。超亮LED灯珠IC6的2号管脚与电阻R10的一端相连。电阻R10的另一端与NPN三极管Q2的3号管脚相连。NPN三极管Q2的2号管脚与电阻R9的一端相连,电阻R9的另一端与主控芯片IC7的29号管脚相连。电解电容C21的负极、NPN三极管Q2的1号管脚接地。 
主控模块电路由主控芯片IC7、晶振Y1、6个瓷片电容C22、C23、C24、C25、C26、C27和仿真接口J2构成。主控芯片IC7的9号、24号、36号、48号管脚与电源模块电路中3.0V电源输出端相连。主控芯片IC7的5号管脚与晶振Y1的一端、瓷片电容C22一端相连,主控芯片IC7的6号管脚与晶振Y1的另一端、瓷片电容C23的一端相连。瓷片电容C24、C25、C26、C27的一端、仿真接口J2的3号管脚与电源模块电路中3.0V电源输出端相连。瓷片电容C22、C23、C24、C25、C26、C27的另一端、主控芯片IC7的8号、20号、23号、35号、44号、47号管脚、仿真接口J2的4号管脚接地。主控芯片IC7的10号管脚与铱星模块IC5的11号管脚相连。主控芯片IC7的11号管脚与铱星模块IC5的13号管脚相连。主控芯片IC7的12号管脚与铱星模块IC5的7号管脚相连。主控芯片IC7的13号管脚与铱星模块IC5的6号管脚相连。主控芯片IC7的14号管脚与铱星模块IC5的5号管脚相连。主控芯片IC7的30号管脚与GPS芯片IC4的21号管脚相连。主控芯片IC7的31号管脚与GPS芯片IC4的20号管脚相连。主控芯片IC7的32号管脚与GPS模块电路中的PMOS管Q1的1号管脚相连。主控芯片IC7的34号管脚与仿真接口J2的2号管脚相连。主控芯片IC7的29号管脚与超亮LED模块电路中电阻R9的另一端相连,主控芯片IC7的15号管脚与铱星模块电路中电阻R7的另一端相连。 
主控芯片IC7的37号管脚与仿真接口J2的1号管脚相连。主控芯片IC7的1号、2号、3号、4号、7号、16号、17号、18号、19号、21号、22号、25号、26号、27号、28号、33号、38号、39号、40号、41号、42号、43号、45号、46号管脚悬空。 
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电源转换芯片IC1、第二电源转换芯片IC2、第三电源转换芯片IC3、GPS芯片IC4、铱星模块IC5、超亮LED灯珠IC6和主控芯片IC7均采用成熟产品。第一电源转换芯片IC1采用SP6205-3.0,第二电源转换芯片IC2采用TI公司的TPS61085,第三电源转换芯片IC3采用TI公司的TPS63002,GPS芯片IC4采用Ublox公司的NEO-6M模块,铱星模块IC5采用铱星公司的SBD9602模块,超亮LED灯珠IC6采用MRUIZM公司的MR-G4GDGL05-3W,主控芯片IC7采用ST公司的STM32F101CBT6单片机。 
本实用新型采用覆盖全球的铱星通信和高精度GPS定位设计了一种深海装备回收搜索无线信标装置。当潜标等深海设备上浮至水面时,可以通过铱星通信向船舶发送自身的位置信息,而且配备了超亮LED指示灯,在距离比较近时或者光线比较黑暗时,提供明显的指示信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电路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电源模块电路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GPS模块电路示意图;
图4为图1中的铱星模块电路示意图;
图5为图1中的超亮LED模块电路示意图;
图6为图1中的主控模块电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电源模块电路1、GPS模块电路2、铱星模块电路3、超亮LED模块电路4,主控模块电路5。
如图2所示,电源模块电路1提供3.0V、5.0V、12V电压,为系统中的不同功能模块提供不同的电压的电源。GPS模块电路2由电源模块电路1提供3.0V的电源,并将接收到的GPS数据通过串口传送给主控模块电路5。铱星模块电路3由电源模块电路1提供5.0V的电源,并通过串口与主控模块电路5交互数据。超亮LED模块电路4由电源模块电路1提供12V的电源,主控模块电路2通过NPN三极管Q2来控制LED的亮灭。主控模块电路5用于控制外围模块以及与其他模块之间通信,由电源模块电路1提供3.0V的电源。 
如图3所示,电源电路包括第一电源转换芯片IC1、第二电源转换芯片IC2、第三电源转换芯片IC3,发光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一电感L1、第二电感L2,电阻R1、R2、R3、R4,钽电容C1、C3、C4、C8、C9、C10,瓷片电容C2、C5、C6、C7。第一电源转换芯片IC1采用SP6205-3.0,第二电源转换芯片IC2采用TI公司的TPS61085,第三电源转换芯片IC3采用TI公司的TPS63002,电阻R1的阻值为510Ω、R2的阻值为47kΩ、R3的阻值为200kΩ、R4的阻值为22kΩ,钽电容C1的值为10uF、钽电容C2的值为10nF、钽电容C3的值为10uF、钽电容C4的值为10uF,钽电容C8的值为100uF、钽电容C9的值为10uF、钽电容C10的值为10uF,瓷片电容C5的值为1uF、瓷片电容C6的值为100nF、瓷片电容C7的值为1.1uF,第一电感L1的值为3.3uH、第二电感L2的值为2.2uH。 
电源模块电路有三部分组成,分别提供不同的电压:3.0V、5.0V以及12V。第一电源转换芯片IC1的1号管脚与钽电容C1正极相连,并作为输入端,与电池组正极相连。第一电源转换芯片IC1的3号管脚作为使能端与第一电源转换芯片IC1的1号管脚相连。第一电源转换芯片IC1的5号管脚为3.0V电压输出端,与钽电容C3的正极、电阻R1的一端相连。电阻R1的另一端与发光二极管D1的阳极相连,第一电源转换芯片IC1的4号管脚与瓷片电容C2的一端相连。钽电容C1和C3的负极、第一电源转换芯片IC1的2号管脚和瓷片电容C2的另一端、发光二极管D1的阴极接地。第二电源转换芯片IC2的6号管脚与钽电容C4的正极、瓷片电容C5的一端、第一电感L1的一端相连,并作为输入端,与电池组的正极相相连。第二电源转换芯片IC2的3号和7号管脚与6号管脚相连,第二电源转换芯片IC2的5号管脚与第一电感L1的另一端,二极管D4的阳极相连。第二电源转换芯片IC2的2号管脚与电阻R3和R4的一端相连。第二电源转换芯片IC2的1号管脚与电阻R2的一端相连,电阻R2的另一端与瓷片电容C7的一端相连。第二电源转换芯片IC2的8号管脚与瓷片电容C6的一端相连。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与电阻R3的另一端,钽电容C8的正极相连,并引出作为12V电源输出端。钽电容C4和C8的负极、瓷片电容C5、C6和C7的另一端、第二电源转换芯片IC2的4号管脚、电阻R4的另一端接地。第三电源转换芯片IC3的5号管脚与钽电容C9的正极相连,并作为输入端,与外接电池组的正极相连。第三电源转换芯片IC3的6号、7号、8号管脚与5号管脚相连。第三电源转换芯片IC3的4号管脚与第二电感L2的一端相连。第三电源转换芯片IC3的2号管脚与第二电感L2的另一端相连,并引出作为整个电源模块电路的+5V的输出端。第三电源转换芯片IC3的1号管脚作为输出端,与钽电容C10的正极相连。第三电源转换芯片IC3的10号管脚与1号管脚相连。钽电容C9和C10的负极、第三电源转换芯片IC3的9号和3号管脚接地。 
如图4所示,GPS模块电路包括GPS芯片IC4、2个电阻R5和R6、第三电感L3、第三二极管D3、5个瓷片电容C11、C12、C13、C14和C15、PMOS管Q1构成。GPS芯片IC4采用Ublox公司的NEO-6M模块。PMOS管Q1的型号为Si2301,电阻R5的阻值为510Ω、R6的阻值为10Ω,瓷片电容C11的值为100nF、瓷片电容C12的值为100nF、瓷片电容C13的值为100nF、瓷片电容C14的值为100nF、瓷片电容C15的值为100nF、第三电感L3的值为27nH。 
GPS模块电路由GPS芯片IC4、两个电阻R5和R6、第三电感L3、第三二极管D3、5个瓷片电容C11、C12、C13、C14和C15、PMOS管Q1构成。GPS芯片IC4的22号管脚与第三二极管D3的阴极相连。第三二极管D3的阳极与电阻R5的一端相连。GPS芯片IC4的11号管脚为GPS天线信号输出端,与第三电感L3的一端相连。GPS芯片IC4的9号管脚与电阻R6的一端相连。电阻R6的另一端与第三电感L3的另一端相连。GPS芯片IC4的8号管脚与9号管脚相连。PMOS管的3号管脚与GPS芯片IC4的23号管脚、瓷片电容C11、C12、C13、C14、C15的一端相连。电阻R5的另一端、PMOS管Q1的2号管脚与电源模块电路中输出的3.0V端相连。GPS芯片IC4的7号、10号、12号、13号、24号管脚、瓷片电容C11、C12、C13、C14、C15的另一端接地,GPS芯片IC4的1号、2号、3号、4号、5号、6号、14号、15号、16号、17号、18号、19号管脚悬空。GPS芯片IC4的21号管脚与主控芯片IC7的30号管脚相连,GPS芯片IC4的20号管脚与主控芯片IC7的31号管脚相连,GPS模块电路中的PMOS管Q1的1号管脚与主控芯片IC7的32号管脚相连。 
如图5所示,铱星模块电路由铱星模块IC5、2个电阻R7和R8、发光二极管D4、SMA天线座J1、4个瓷片电容C16、C17、C19、C20和1个超级电容C18构成。铱星模块IC5采用铱星公司的SBD9602模块,电阻R7的阻值为0Ω、电阻R8的阻值为510Ω,瓷片电容C16的值为100nF、瓷片电容C17的值为100nF、瓷片电容C19的值为100nF、瓷片电容C20的值为100nF、超级电容C18的值为3.0F。 
铱星模块IC5的1号和2号管脚作为电源输入端,与电源电路中5.0V电源输出端相连。铱星模块IC5的19号管脚与电阻R7的一端相连,电阻R7的另一端与主控芯片IC7的15号管脚相连。铱星模块IC5的20号管脚与电阻R8的一端相连。铱星模块IC5的21号管脚与SMA天线座的1号管脚相连。电阻R8的另一端与发光二极管D4的阳极相连。瓷片电容C16、C17、C19、C20的一端、超级电容C18的正极与电源模块电路中5.0V电源输出端相连。铱星模块IC5的3号、4号、8号、15号、18号管脚、发光二极管D4的阴极、SMA天线座J1的2号、3号、4号、5号管脚、瓷片电容C16、C17、C19、C20的另一端、超级电容C18的负极接地,铱星模块IC5的9号、10号、12号、14号、16号、17号管脚悬空。 
如图6所示,超亮LED模块电路由电解电容C21、两个电阻R9和R10、NPN三极管Q2以及超亮LED灯珠IC6构成。其中,超亮LED灯珠IC6采用MRUIZM公司的MR-G4GDGL05-3W,NPN三极管Q2的型号为S9013,电阻R9的阻值为100Ω、电阻R10的阻值为0Ω、电解电容C21的值为10mF。 
电解电容C21的正极、超亮LED灯珠IC6的1号管脚与电源模块电路中12V电源输出相连。超亮LED灯珠IC6的2号管脚与电阻R10的一端相连。电阻R10的另一端与NPN三极管Q2的3号管脚相连。NPN三极管Q2的2号管脚与电阻R9的一端相连。电阻R9的另一端与主控芯片IC7的29号管脚相连。电解电容C21的负极、NPN三极管Q2的1号管脚接地。 
如图7所示,主控模块电路由主控芯片IC7、晶振Y1、6个瓷片电容C22、C23、C24、C25、C26和C27、仿真接口J2构成。主控芯片IC7采用ST公司的STM32F101CBT6单片机,瓷片电容C22的值为30pF、瓷片电容C23的值为30pF、瓷片电容C24的值为100nF、瓷片电容C25的值为100nF、瓷片电容C26的值为100nF、瓷片电容C27的值为100nF。 
主控芯片IC7的9号、24号、36号、48号管脚与电源模块电路中3.0V电源输出端相连。主控芯片IC7的5号管脚与晶振Y1的一端、瓷片电容C22一端相连,主控芯片IC7的6号管脚与晶振Y1的另一端、瓷片电容C23的一端相连。瓷片电容C24、C25、C26、C27的一端、仿真接口J2的3号管脚与电源模块电路中3.0V电源输出相连。瓷片电容C22、C23、C24、C25、C26、C27的另一端、主控芯片IC7的8号、20号、23号、35号、44号、47号管脚、仿真接口J2的4号管脚接地。主控芯片IC7的10号管脚与铱星模块IC5的11号管脚相连。主控芯片IC7的11号管脚与铱星模块IC5的13号管脚相连。主控芯片IC7的12号管脚与铱星模块IC5的7号管脚相连。主控芯片IC7的13号管脚与铱星模块IC5的6号管脚相连。主控芯片IC7的14号管脚与铱星模块IC5的5号管脚相连。主控芯片IC7的30号管脚与GPS芯片IC4的21号管脚相连。主控芯片IC7的31号管脚与GPS芯片IC4的20号管脚相连。主控芯片IC7的32号管脚与GPS模块电路中的PMOS管Q1的1号管脚相连。主控芯片IC7的34号管脚与仿真接口J2的2号管脚相连。主控芯片IC7的37号管脚与仿真接口J2的1号管脚相连,主控芯片IC7的1号、2号、3号、4号、7号、16号、17号、18号、19号、21号、22号、25号、26号、27号、28号、33号、38号、39号、40号、41号、42号、43号、45号、46号管脚悬空。 
本实用新型可搭载在任何一个需要回收的深海设备上,无需额外的供电电源,作为一个独立的模块与需要回收设备绑定即可,最大工作深度可达4000米。本实用新型的设备在海面上工作时,最长工作时间可达20天。GPS定位数据可以保证设备无论在何时何地都能获取大致的位置数据,超亮LED灯珠提示可以辅助设备在近距离或能见度较低的环境下搜索。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参数如下: 
最大工作深度:4000m;
工作电压:3.3V——4.2V;
电池容量:20Ah;
工作时长:3年水下、20天水面工作、2000条铱星发送数据;
工作温度:-30℃——+85℃。

Claims (1)

1. 一种深海装备回收搜索无线信标装置,包括电源模块电路、GPS模块电路、铱星模块电路、超亮LED模块电路和主控模块电路,其特征在于:
电源模块电路将外部电池组转换成三路不同的电压:3.0V、5.0V和12V;
第一电源转换芯片IC1、2个钽电容C1和C3、1个瓷片电容C2、1个电阻R1、1个发光二极管D1构成3.0V电源输出电路;第一电源转换芯片IC1的1号管脚与钽电容C1正极相连,并作为输入端,与电池组正极相连;第一电源转换芯片IC1的3号管脚作为使能端与第一电源转换芯片IC1的1号管脚相连;第一电源转换芯片IC1的5号管脚为3.0V电压输出端,与钽电容C3的正极、电阻R1的一端相连;电阻R1的另一端与发光二极管D1的阳极相连,第一电源转换芯片IC1的4号管脚与瓷片电容C2的一端相连;钽电容C1和C3的负极、第一电源转换芯片IC1的2号管脚和瓷片电容C2的另一端、发光二极管D1的阴极接地;
第二电源转换芯片IC2、2个钽电容C4和C8、3个瓷片电容C5、C6和C7、3个电阻R2、R3和R4、第一电感L1以及第二二极管D2构成12V电源输出电路;第二电源转换芯片IC2的6号管脚与钽电容C4的正极、瓷片电容C5的一端、第一电感L1的一端相连,并作为输入端,与电池组的正极相相连;第二电源转换芯片IC2的3号和7号管脚与6号管脚相连,第二电源转换芯片IC2的5号管脚与第一电感L1的另一端,二极管D4的阳极相连;第二电源转换芯片IC2的2号管脚作为输出反馈的输入端,与电阻R3和R4的一端相连;第二电源转换芯片IC2的1号管脚与电阻R2的一端相连,电阻R2的另一端与瓷片电容C7的一端相连;第二电源转换芯片IC2的8号管脚与瓷片电容C6的一端相连;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与电阻R3的另一端,钽电容C8的正极相连,并引出作为12V电源输出端;钽电容C4和C8的负极、瓷片电容C5、C6和C7的另一端、第二电源转换芯片IC2的4号管脚、电阻R4的另一端接地;
第三电源转换芯片IC3、第二电感L2、2个钽电容C9、C10构成5.0V电源输出电路;第三电源转换芯片IC3的5号管脚与钽电容C9的正极相连,并作为输入端,与电池组的正极相连;第三电源转换芯片IC3的6号、7号、8号管脚与5号管脚相连;第三电源转换芯片IC3的4号管脚与第二电感L2的一端相连;第三电源转换芯片IC3的2号管脚与第二电感L2的另一端相连,作为输出端;第三电源转换芯片IC3的1号管脚与钽电容C10的正极相连;第三电源转换芯片IC3的10号管脚与1号管脚相连;钽电容C9和C10的负极、第三电源转换芯片IC3的9号和3号管脚接地;
GPS模块电路包含GPS芯片IC4、2个电阻R5和R6、第三电感L3、第三二极管D3、5个瓷片电容C11、C12、C13、C14和C15、PMOS管Q1;GPS芯片IC4的22号管脚与第三二极管D3的阴极相连;第三二极管D3的阳极与电阻R5的一端相连;GPS芯片IC4的11号管脚为GPS天线信号输出端,与第三电感L3的一端相连;GPS芯片IC4的9号管脚与电阻R6的一端相连;电阻R6的另一端与第三电感L3的另一端相连;GPS芯片IC4的8号管脚与9号管脚相连;PMOS管Q1的3号管脚与GPS芯片IC4的23号管脚、瓷片电容C11、C12、C13、C14、C15的一端相连;电阻R5的另一端、PMOS管Q1的2号管脚与电源模块电路中输出的3.0V端相连;GPS芯片IC4的7号、10号、12号、13号、24号管脚、瓷片电容C11、C12、C13、C14、C15的另一端接地,GPS芯片IC4的1号、2号、3号、4号、5号、6号、14号、15号、16号、17号、18号、19号管脚悬空;GPS芯片IC4的21号管脚与主控芯片IC7的30号管脚相连,GPS芯片IC4的20号管脚与主控芯片IC7的31号管脚相连,GPS模块电路中的PMOS管Q1的1号管脚与主控芯片IC7的32号管脚相连;
铱星模块电路由铱星模块IC5、2个电阻R7和R8、发光二极管D4、SMA天线座J1、4个瓷片电容C16、C17、C19、C20和1个超级电容C18构成;铱星模块IC5的1号和2号管脚作为电源输入端,与电源模块电路中5.0V电源输出端相连;铱星模块IC5的19号管脚与电阻R7的一端相连,电阻R7的另一端与主控芯片IC7的15号管脚相连;铱星模块IC5的20号管脚与电阻R8的一端相连;铱星模块IC5的21号管脚与SMA天线座的1号管脚相连;电阻R8的另一端与发光二极管D4的阳极相连;瓷片电容C16、C17、C19、C20的一端、超级电容C18的正极与电源模块电路中5.0V电源输出端相连;铱星模块IC5的3号、4号、8号、15号、18号管脚、发光二极管D4的阴极、SMA天线座J1的2号、3号、4号、5号管脚、瓷片电容C16、C17、C19、C20的另一端、超级电容C18的负极接地,铱星模块IC5的9号、10号、12号、14号、16号、17号管脚悬空;铱星模块IC5的11号管脚与主控芯片IC7的10号管脚相连,铱星模块IC5的13号管脚与主控芯片IC7的11号管脚相连,铱星模块IC5的7号管脚与主控芯片IC7的12号管脚相连,铱星模块IC5的6号管脚与主控芯片IC7的13号管脚相连,铱星模块IC5的5号管脚与主控芯片IC7的14号管脚相连;
超亮LED模块电路由电解电容C21、2个电阻R9和R10、NPN三极管Q2以及超亮LED灯珠IC6构成;电解电容C21的正极、超亮LED灯珠IC6的1号管脚与电源模块电路中12V电源输出相连;超亮LED灯珠IC6的2号管脚与电阻R10的一端相连;电阻R10的另一端与NPN三极管Q2的3号管脚相连;NPN三极管Q2的2号管脚与电阻R9的一端相连,电阻R9的另一端与主控芯片IC7的29号管脚相连;电解电容C21的负极、NPN三极管Q2的1号管脚接地;
主控模块电路由主控芯片IC7、晶振Y1、6个瓷片电容C22、C23、C24、C25、C26、C27和仿真接口J2构成;主控芯片IC7的9号、24号、36号、48号管脚与电源模块电路中3.0V电源输出端相连;主控芯片IC7的5号管脚与晶振Y1的一端、瓷片电容C22一端相连,主控芯片IC7的6号管脚与晶振Y1的另一端、瓷片电容C23的一端相连;瓷片电容C24、C25、C26、C27的一端、仿真接口J2的3号管脚与电源模块电路中3.0V电源输出端相连;瓷片电容C22、C23、C24、C25、C26、C27的另一端、主控芯片IC7的8号、20号、23号、35号、44号、47号管脚、仿真接口J2的4号管脚接地;主控芯片IC7的10号管脚与铱星模块IC5的11号管脚相连;主控芯片IC7的11号管脚与铱星模块IC5的13号管脚相连;主控芯片IC7的12号管脚与铱星模块IC5的7号管脚相连;主控芯片IC7的13号管脚与铱星模块IC5的6号管脚相连;主控芯片IC7的14号管脚与铱星模块IC5的5号管脚相连;主控芯片IC7的30号管脚与GPS芯片IC4的21号管脚相连;主控芯片IC7的31号管脚与GPS芯片IC4的20号管脚相连;主控芯片IC7的32号管脚与GPS模块电路中的PMOS管Q1的1号管脚相连;主控芯片IC7的34号管脚与仿真接口J2的2号管脚相连;主控芯片IC7的29号管脚与超亮LED模块电路中电阻R9的另一端相连,主控芯片IC7的15号管脚与铱星模块电路中电阻R7的另一端相连;
主控芯片IC7的37号管脚与仿真接口J2的1号管脚相连;主控芯片IC7的1号、2号、3号、4号、7号、16号、17号、18号、19号、21号、22号、25号、26号、27号、28号、33号、38号、39号、40号、41号、42号、43号、45号、46号管脚悬空;
第一电源转换芯片IC1采用SP6205-3.0,第二电源转换芯片IC2采用TI公司的TPS61085,第三电源转换芯片IC3采用TI公司的TPS63002,GPS芯片IC4采用Ublox公司的NEO-6M模块,铱星模块IC5采用铱星公司的SBD9602模块,超亮LED灯珠IC6采用MRUIZM公司的MR-G4GDGL05-3W,主控芯片IC7采用ST公司的STM32F101CBT6单片机。
CN 201320078365 2013-02-20 2013-02-20 一种深海装备回收搜索无线信标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06978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20078365 CN203069786U (zh) 2013-02-20 2013-02-20 一种深海装备回收搜索无线信标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20078365 CN203069786U (zh) 2013-02-20 2013-02-20 一种深海装备回收搜索无线信标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069786U true CN203069786U (zh) 2013-07-17

Family

ID=487685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320078365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069786U (zh) 2013-02-20 2013-02-20 一种深海装备回收搜索无线信标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06978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49573A (zh) * 2013-02-20 2013-06-12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深海装备回收搜索无线信标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49573A (zh) * 2013-02-20 2013-06-12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深海装备回收搜索无线信标装置
CN103149573B (zh) * 2013-02-20 2015-04-22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深海装备回收搜索无线信标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49573B (zh) 深海装备回收搜索无线信标装置
CN107024244B (zh) 海域水合物开采环境立体化监测系统
CN203780780U (zh) 一种太阳能水下机器人
CN104267643A (zh) 水下机器人目标定位识别系统
CN201653423U (zh) 水流跟踪测量浮标
CN204990685U (zh) 一种定时传输潜标中水上通信浮标数据采集控制器
CN208283809U (zh) 一种小型水下机器人运动控制系统
CN104064009A (zh) 基于多源信息聚融的港域航道智能监测系统
CN203941299U (zh) 基于水上轻型飞机的无人化海洋航磁测量系统
CN102928884A (zh) 一种磁传感器定位方法
CN104035103B (zh) 一种利用分区组网提高航标定位精度的方法
CN203069786U (zh) 一种深海装备回收搜索无线信标装置
CN105223898A (zh) 海底观测网接驳基站的控制系统
CN104459803A (zh) 智能化长周期天然场源电磁测量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08077010U (zh) 一种新型水文气象观测系统
CN206663266U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水质污染检测机器人
CN206594280U (zh) 三分量磁力梯度仪的测量电路
CN206087198U (zh) 一种可以自动调整通讯信号强度的智慧浮标
CN205664823U (zh) 一种基于北斗卫星系统的海洋水文数据采集装置
CN207752166U (zh) 一种质子型海底地磁日变站
CN207249124U (zh) 基于北斗的深海返回目标定位搜寻便携装置
CN204452816U (zh) 海洋多用途gps浮标体
CN203178255U (zh) 一种近海跃层水质监测装置
CN201878058U (zh) 海洋资料浮标风能太阳能互补装置
CN207164521U (zh) 一种智能浮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717

Termination date: 20150220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