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064409U - 一种酒瓶的密封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酒瓶的密封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3064409U CN203064409U CN 201320054994 CN201320054994U CN203064409U CN 203064409 U CN203064409 U CN 203064409U CN 201320054994 CN201320054994 CN 201320054994 CN 201320054994 U CN201320054994 U CN 201320054994U CN 203064409 U CN203064409 U CN 20306440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ole
- projection
- envelope device
- cylinder
- fixed cov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osures For Contain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酒瓶的密封装置。它包括瓶体、瓶盖、固定套、下封块、上封器、弹性件;所述下封块上设有下通孔,下封块通过卡脚固定在所述固定套的内壁上,所述下封块覆盖在瓶口上;所述上封器由圆筒和呈圆板状的封器底面构成,所述上封器的封器底面上设有上通孔,所述弹性件的顶部顶住所述挡边的下底面或与所述挡边相连、所述弹性件的底部抵在所述封器底面上,所述弹性件位于所述圆筒外壁和所述固定套内壁之间,所述圆筒上设有与圆筒连为一体的凸条,所述圆筒的顶部上方设有能带动凸条旋转的转块,所述下封块为玻璃片或陶瓷片;所述封器底面为玻璃圆板或陶瓷器圆板。本实用新型优点:对酒瓶进行密封的同时,防止因酒类饮料接触塑料而产生塑化剂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酒瓶,特别是公开一种酒瓶的密封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酒类尤其是白酒的包装瓶体结构中,塑料瓶盖大都通过塑料固定套与酒瓶的瓶口相连接,如图1。这种结构直接导致了塑料瓶盖或固定套在运输或存放过程中直接与瓶体内的酒类饮料相接触,一旦酒类饮料与塑料瓶盖接触过久,就会导致在酒类饮料中产生塑化剂,极大的危害了饮用者的健康;如果将塑料瓶盖和固定套替换为其它材质,那么必然会造成成本的上升以及密封性不可靠的问题。因此,在酒类包装领域,尤其是白酒类包装领域中急需一种解决上述问题的酒瓶结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在防止塑料瓶盖与酒瓶内的饮料接触的同时又能具备良好密封性的酒瓶的密封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酒瓶的密封装置,包括瓶体、瓶盖、套在瓶体的瓶口外围的固定套,所述固定套的内壁上部设有挡边,所述挡边位于所述瓶口上方,所述瓶口的外壁上设有固定凹槽,所述固定套的内壁设有单向固定脚,所述单向固定脚卡嵌在所述固定凹槽中,所述瓶盖通过螺纹或粘结的方式与所述固定套相连,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所述固定套内的下封块、上封器、弹性件;所述下封块的主体为圆片,所述下封块上设有下通孔,所述下封块的边缘设有卡脚,所述下封块通过卡脚固定在所述固定套的内壁上,所述下封块覆盖在所述瓶口上;所述上封器由圆筒和呈圆板状的封器底面构成,所述圆筒的底部与所述封器底面连为一体,所述封器底面的外径大于所述圆筒的外径且小于或等于所述下封块的主体的直径,所述上封器的封器底面上设有上通孔,所述弹性件的顶部顶住所述挡边的下底面或与所述挡边相连、所述弹性件的底部抵在所述封器底面上,所述弹性件位于所述圆筒外壁和所述固定套内壁之间,所述圆筒上设有与圆筒连为一体的凸条,所述圆筒的顶部上方设有能带动凸条旋转的转块;所述上封器的旋转中心与所述下封块的中心在同一轴线上,所述上通孔的中心至所述旋转中心的距离等于所述下通孔的中心至所述下封块的中心的距离;所述下封块为玻璃片或陶瓷片;所述封器底面为玻璃圆板或陶瓷器圆板。所述下封块、上封器、弹性件共同构成密封装置位于固定套内。
所述封器底面的边缘上方或边缘侧面设有第一阻止凸起,所述固定套的内壁上或下封块的边缘上设有与所述第一阻止凸起在同一水平面上的第二阻止凸起,当所述第一阻止凸起与所述第二阻止凸起的一边相接触时,所述上通孔与下通孔的中心位于同一轴线上形成连通状。
所述固定套上的内壁上或下封块的边缘上还设有与所述第一阻止凸起、第二阻止凸起在同一水平面内的第三阻止凸起,所述第一阻止凸起在所述第二阻止凸起和所述第三阻止凸起之间运动;当第一阻止凸起与第二阻止凸起接触时,所述上通孔与下通孔的中心位于同一轴线上形成联通状,当所述第一阻止凸起与所述第三阻止凸起接触时,所述上通孔被所述下封块遮挡且所述下通孔被所述上封器的封器底面遮挡形成上通孔与下通孔的相离状,即所述上通孔与下通孔错位。
所述转块的顶部与所述瓶盖相连,当所述瓶盖与所述固定套相连到位时,所述上通孔与下通孔的位置相离,当所述瓶盖与所述固定套分离时,所述上通孔与下通孔的中心位于同一轴线上形成连通状。
所述转块作为所述圆筒的副盖与所述圆筒的顶部相嵌连,所述转块带动所述凸条旋转并与上封器形成联动。
所述转块带动所述凸条及上封器转动,当所述转块与所述上封器相连到位时,所述上通孔与下通孔呈错位状;当所述转块与所述上封器分离时,所述上通孔与下通孔连通;所述上封器沿所述旋转中心旋转的角度小于360度,优选90度或270度。
所述凸条位于所述上封器的圆筒的内壁上或外壁上或顶部。
所述弹性件为螺旋形压力弹簧或弹片或弹性钢丝中的任意一种;当所述弹性件为螺旋形压力弹簧时,所述弹性件套在所述圆筒外;当所述弹性件为弹片或弹性钢丝时,所述弹性件位于圆筒的两侧。
所述上通孔的数量为1~3个,所述下通孔的数量与所述上通孔的数量相等、形状大小相同。
所述固定套顶部的位置低于所述上封器圆筒顶部的位置,或所述固定套顶部的位置与所述上封器圆筒顶部的位置相平;所述圆筒顶部的外径小于或等于所述圆筒底部的外径。
本实用新型以瓶盖与固定套相连到位的状态为初始密封状态,此时上封器的封器底面上的上通孔与所述下封块上的下通孔呈错位状态,即上通孔被下封块的主体部分遮挡形成盲孔、下通孔被封器底面遮挡同样形成盲孔;本实用新型开启时,通过瓶盖带动转块转动或者直接转动转块进行旋转,使得上封器的圆筒上的凸条跟随转块一起转动,进而带动上封器整体进行旋转,当瓶盖旋转至与固定套分离时,或者转块与圆筒分离时,所述上通孔与下通孔连通,形成酒瓶开启状态。另外,由于下封块的位置正好紧贴在瓶口上,弹性件的上端与固定套的挡边相接触或相连接,上封器的封器底面被弹性件的下端抵住,使得封器底面与所述下封块紧贴,在上通孔与下通孔错位时达到密封状态;而由于下封块为玻璃片或陶瓷片,封器底面为玻璃圆板或陶瓷器圆板,因此,在不需要其他密封件的同时,玻璃或陶瓷的材质使得下封块与上封器的密封性进一步提高,并有效防止了酒瓶内饮料与塑料接触的可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在固定套内设置下封块、上封器、弹性件形成密封装置,在对酒瓶进行密封的同时,有效隔绝了酒瓶内的酒类饮料与塑料瓶盖或塑料固定套接触,防止因酒类饮料长时间接触塑料而产生塑化剂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瓶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上封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下封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弹性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固定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转块与凸条之间的位置关系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上封器、下封块、第二阻止凸起、第三阻止凸起的初始状态位置关系结构俯视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上封器旋转90度时,上封器、下封块、第二阻止凸起、第三阻止凸起的位置关系结构俯视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上封器旋转270度时,上封器、下封块、第二阻止凸起、第三阻止凸起的位置关系结构俯视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第二阻止凸起与第三阻止凸起连为一体时,与上封器、下封块的初始状态位置关系结构俯视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第二阻止凸起与第三阻止凸起连为一体时,固定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上封器、下封块、第二阻止凸起、第三阻止凸起的初始状态位置关系结构俯视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瓶盖与固定套分离时上封器、下封块、第二阻止凸起、第三阻止凸起的位置关系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转块结构示意图。
图1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上封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下封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2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弹性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第二阻止凸起与第三阻止凸起连为一体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第二阻止凸起与第三阻止凸起连为一体时上封器与下封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2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
图2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上封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固定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2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上封器、下封块、第二阻止凸起的初始状态位置关系结构俯视图。
图2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上通孔与下通孔连通时上封器、下封块、第二阻止凸起的位置关系结构俯视图。
图2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在密封状态时上封器、下封块的位置关系。
图3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上通孔与下通孔连通时,上封器、下封块的位置关系。
其中:1、瓶体;2、瓶盖;3、瓶口;4、固定套;5、下封块;6、上封器;7、弹性件;8、挡边;9、固定凹槽;10、单向固定脚;11、下通孔;12、卡脚;13、圆筒;14、封器底面;15、上通孔;16、凸条;17、转块;18、封块凹槽;19、第一阻止凸起;20、第二阻止凸起;21、第三阻止凸起;22、连续阻止条;23、凹陷。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图2~图30,本实用新型包括瓶体1、瓶盖2、套在瓶体1的瓶口3外围的固定套4,还包括位于所述固定套4内的下封块5、上封器6、弹性件7,所述弹性件7为为螺旋形压力弹簧或弹片或弹性钢丝中的任意一种。所述固定套4的内壁上部设有挡边8,所述挡边8位于所述瓶口3上方,所述瓶口3的外壁上设有固定凹槽9,所述固定套4的内壁设有单向固定脚10,所述单向固定脚10卡嵌在所述固定凹槽9中,所述瓶盖2通过螺纹与所述固定套4相连。所述下封块5的主体为圆片,所述下封块5上设有下通孔11,所述下封块5的边缘设有卡脚12,所述下封块5通过卡脚12固定在所述固定套4的内壁上,所述下封块5覆盖在所述瓶口3上;所述上封器6由圆筒13和呈圆板状的封器底面14构成,所述圆筒13的底部与所述封器底面14连为一体,所述封器底面14的外径大于所述圆筒13的外径且小于或等于所述下封块5的主体的直径,所述上封器6的封器底面14上设有上通孔15,所述弹性件7的顶部顶住所述挡边8的底面或与所述挡边8相连,所述弹性件7的底部抵在所述封器底面14上,所述弹性件7位于所述圆筒13和所述固定套4之间。所述圆筒13上设有与圆筒13连为一体的凸条16,所述圆筒13的顶部上方设有能带动凸条16旋转的转块17;所述上封器6的旋转中心与所述下封块5的中心在同一垂直轴线上,所述上通孔15的中心至所述旋转中心的距离等于所述下通孔11的中心至所述下封块5的中心的距离;所述下封块5为玻璃片或陶瓷片;所述封器底面14为玻璃圆板或陶瓷器圆板。所述下封块5、上封器6、弹性件7共同构成密封装置位于固定套4内。
所述封器底面14的边缘上方或边缘侧面设有第一阻止凸起19,所述固定套4的内壁上或下封块5的边缘上设有与所述第一阻止凸起19在同一水平面上的第二阻止凸起20,当所述第一阻止凸起19与所述第二阻止凸起20的一边相接触时,所述上通孔15与下通孔11的中心位于同一轴线上形成连通状。或者在所述第二阻止凸起20的基础上,所述固定套4上的内壁上或下封块5的边缘上还设有与所述第一阻止凸起19、第二阻止凸起20在同一水平面内的第三阻止凸起21,所述第一阻止凸起19在所述第二阻止凸起20和所述第三阻止21凸起之间运动;当第一阻止凸起19与第二阻止凸起20接触时,所述上通孔15与下通孔11的中心位于同一轴线上形成连通状,当所述第一阻止凸起19与所述第三阻止凸起21接触时,所述上通孔15被所述下封块5遮挡且所述下通孔11被所述上封器6的封器底面14遮挡形成上通孔15与下通孔11的相离状,即所述上通孔15与下通孔11相互错位。
所述转块17与所述瓶盖2相连,或者所述转块17与瓶盖2各自为独立的部件。当所述转块17的顶部与所述瓶盖2相连时,那么当所述瓶盖2与所述固定套4相连到位时,所述上通孔15与下通孔11的位置相离即上通孔15与下通孔11相互错位成不连通状,当所述瓶盖2与所述固定套4分离时,此时转块17也从圆筒13中分离,所述上通孔15与下通孔11的中心位于同一轴线上形成连通状。当所述转块17与瓶盖2各自为独立的部件时,所述转块17作为所述圆筒13的副盖与所述圆筒13的顶部相嵌连,所述转块17带动所述凸条16旋转并与上封器6形成联动,通过旋转转块17来实现上通孔15与下通孔11的连通或相互错位。
所述转块17带动所述凸条16及上封器6转动,当所述转块17与所述上封器6相连到位时,所述上通孔15与下通孔11呈错位状;当所述转块17与所述上封器6分离时,所述上通孔15与下通孔11连通;所述上封器6沿所述旋转中心旋转的角度小于360度,优选90度或270度。
所述上通孔15的数量优选为1~3个,所述下通孔11的数量与所述上通孔15的数量相等、形状大小相同。事实上,上通孔15的数量不仅限于1~3个,只要满足以下条件即可实现:从上通孔15的中心与下通孔11的中心在同一轴线上(上通孔15与下通孔11连通)起,旋转到上通孔15与下通孔11完全错位,以上通孔15旋转时产生的弧线为基准弧线,所述上通孔15本身在这基准弧线上所占的弧长小于或等于所述基准弧线的弧长。由此,可知所述上通孔15和下通孔11的形状可以为圆形、椭圆形、三角形或方形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几种的组合,优选圆形。
所述固定套4顶部的位置低于所述上封器6圆筒13顶部的位置,或所述固定套4顶部的位置与所述上封器6圆筒13顶部的位置相平;所述圆筒13顶部的外径小于或等于所述圆筒13底部的外径。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瓶盖2与所述转块17相连时,瓶盖2的旋转角度就等于所述上封器6旋转的角度。当瓶盖2与转块17各自独立时,转块17的旋转角度就等于所述上封器6的旋转角度。
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实施例一:
根据图2~图13,本实施例由瓶体1、固定套4、下封块5、上封器6、弹性件7、瓶盖2、转块17组成,其中所述弹性件7为螺旋形压力弹簧,所述转块17的顶部与所述瓶盖2的内部中心连为一体。所述转块17的横截面呈十字型,形成转块17的四个脚,用于带动所述上封器6的圆筒13上的凸条16使上封器6一起随瓶盖2旋转。
所述固定套4中空,固定套4的主体由上小、下大的两个筒状圆柱体组成,上面的筒状圆柱体与下面的筒状圆柱体连为一体,连接处形成台阶状的挡边8。所述固定套4的内壁上设有用于将固定套4固定在瓶口3上的单向固定脚10,所述单向固定脚10的上方的固定套4内壁上设有用于固定下封块5的封块凹槽18,所述封块凹槽18与所述单向固定脚10的顶部之间的距离正好等于瓶口3从顶部至固定凹槽9顶部的距离,也就是说,当下封块5被封块凹槽18固定在固定套4上时,所述下封块5的底面正好紧贴并覆盖在所述瓶口3上。所述下封块5的主体为陶瓷圆片或玻璃圆片,下封块5的主体直径小于或等于所述瓶口的外径且大于所述瓶口的内径,所述下封块5上的下通孔11用于连通瓶体1内部,因此下通孔11的大小和位置在所述瓶口3的内径大小范围内,但为了与上封器6上的上通孔15相配合达到开启或密封的目的,所述下通孔11内的任意点的位置都不能位于所述下封块5的中心上,即下通孔11的最佳位置为:所述下通孔11的位置在所述下封块5的中心至瓶口3的内径边缘的半径上;同样上通孔15的最佳位置也应该在封器底面14的中心至瓶口3的内径边缘的半径上。在本例中所述下通孔11的数量与所述上通孔15的数量各为2个、形状为圆形,所述2个下通孔11的中心与下封块5的中心在同一直线上,所述2个上通孔15的中心与所述封器底面14的中心在同一直线上。当所述瓶盖2与固定套4连接到位时即瓶盖2旋紧状态时,所述2个下通孔11中心的连线与所述2个上通孔15的中心的连线相互垂直;当所述瓶盖2与所述固定套4分离时,所述2个下通孔11中心的连线与所述2个上通孔15的中心的连线重合,即所述下通孔11与上通孔15连通;也就是说,从瓶盖2与固定套4连接到位的状态一直到瓶盖2正好从固定套4分离,所述上封器6旋转的角度为270度,这样上通孔15与下通孔11即可以完成从相互遮挡到相互连通的过程。
所述上封器6由封器底面14和位于封器底面14上方的圆筒13组成,封器底面14的边缘侧面设有第一阻止凸起19,所述第一阻止凸起19的宽度与所述封器底面14主体的直径之和小于或等于所述下封块5主体的直径,也就是说所述上封器6的最大宽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瓶口3的外径,以使得上封器6能在固定套4内转动。所述圆筒13的内壁上设有2个凸条16。
所述瓶盖2上的横截面呈十字型的转块17,当所述瓶盖2盖在瓶体上即瓶盖2通过螺纹与所述固定套4相连时,所述转块17伸入所述圆筒13中,所述凸条16位于所述转块17的脚与脚之间,所述转块17转动时,转块17的脚正好带动凸条16一起旋转,如图8。需要补充的是,转块17的横截面也可以为其它形状,只要满足转块17旋转时,其中至少有一边或一个脚能卡在凸条16上带动凸条16旋转并且不影响转块17从圆筒13中退出,即可。
所述固定套4的内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一阻止凸起19在同一水平面上的第二阻止凸起20、第三阻止凸起21,所述第一阻止凸19起在所述第二阻止凸起20和所述第三阻止凸起21之间运动,结合图9~图11;当第一阻止凸起19与第二阻止凸起20接触时,所述上通孔15与下通孔11的中心位于同一轴线上形成连通状,当所述第一阻止凸19起与所述第三阻止凸起21接触时,所述上通孔15被所述下封块5遮挡且所述下通孔11被所述上封器6的封器底面14遮挡形成上通孔15与下通孔11的相离状,即所述上通孔15与下通孔11相互错位。所述第一阻止凸起19旋转的角度就是上封器6旋转的角度。
又根据图12、图13,由于第二阻止凸起20与第三阻止凸起21的作用是限制第一阻止凸起19的运动位置,因此第二阻止凸起20与第三阻止凸起21可以连为一体形成连续阻止条22,通过连续阻止条22的两边来限制所述第一阻止凸起19的运动位置,其原阻挡理与上述第二阻止凸起20、第三阻止凸起21的阻挡原理相同。
所述弹性件7为螺旋形压力弹簧,其形状呈上大下小的螺旋柱状弹簧,所述弹性件7套在所述圆筒13上,所述弹性件7的上下两端被限制在所述固定套4的挡边8与所述封器底面14之间,弹性件7的作用是对上封器6产生向下的压力,使得上封器6无论在静止还是在作旋转运动时,封器底面4始终与所述下封块5紧密贴合,以防止瓶体1内的液体渗漏。由弹性件7的作用可知,弹性件7的下端的外径应小于所述封器底面14主体的直径,而弹性件7的上端外径应大于所述挡边8的内径。因此,当挡边8的内径小于所述封器底面14主体的直径时,所述弹性件7同样可以为上下直径相同的圆柱形螺旋弹簧,其条件就是使得弹性件7的上下两端正好抵住挡边8和封器底面14。
由以上结构,本实施例的瓶盖2在与所述固定套4连接到位状态(初始密封状)时,所述转块17的两个脚与所述凸条16相接触,所述第一阻止凸起19与所述第三阻止凸起21相接触,所述2个上通孔15的中心连线垂直于所述2个下通孔11的中心连线。
当瓶盖2要从固定套4上旋开时,所述瓶盖2带动转块17联动,转块17带动凸条16转动,也即带动上封器6转动,上封器6的封器底面14上的第一阻止凸起19也随着瓶盖2的转动一起向第二阻止凸条20的方向转动,当第一阻止凸起19与所述第二阻止凸起20相接触时,上封器6在第二阻止凸起20的作用下被迫停止运动,所述上封器6正好旋转270度,此时所述上通孔15与所述下通孔11正好形成连通状,而瓶盖2正好与所述固定套4分离;当转块17在圆筒13中的最大插入深度与所述瓶盖2在固定套4上的最大上升高度相同时,所述转块17也随着瓶盖2脱离固定套4的同时脱离圆筒13;当转块17在圆筒13中的最大插入深度小于圆筒13的高度并且大于瓶盖2在固定套4上的最大上升高度时,在瓶盖2脱离固定套4后,手动将瓶盖2向上提起,使得转块17脱离圆筒13,即可完成瓶盖2打开的目的,至此瓶体1内的液体即可从下通孔11和上通孔15中倒出。要再次封闭瓶口3时,将转块17插入圆筒13后,反向旋转瓶盖2即可。
由于所述上通孔15与下通孔11在确定数量后,其从相互错位到相互连通过程中的旋转角度很容易根据上通孔15的半径、从上通孔15的中心到旋转中心的距离得出,因此,瓶盖2内的螺纹与所述固定套4外的螺纹啮合深度,可以根据旋转角度,用现有的常识来推算出瓶盖2的上升高度与固定套4外壁上的螺纹的螺距和模数等的关系,具体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进行计算:
h=L×m×(x/360°)
其中,h为固定套4外壁上螺纹的深度(即瓶盖2上升的高度),L为固定套4外壁上螺纹的螺距,m固定套4外壁上螺纹的模数,x为瓶盖2旋转的角度。
实施例二:
根据图14~16,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所述弹性件7为弹片,所述弹性件1位于所述圆筒13的两侧,所述弹性片7的顶部与所述挡边8相连,所述弹性片7的底部抵住所述封器底面14。
根据图15~图16,所述第一阻止凸起19在所述第二阻止凸起20与第三阻止凸起21之间运动旋转的最大角度小于180度。在第一阻止凸起19与所述第三阻止凸起21接触时,为所述瓶盖2与固定套4连接到位的状态即密封状态,当所述第一阻止凸起19延箭头方向旋转至与第二阻止凸起20接触时,所述瓶盖2与固定套4分离且转块17从圆筒13中分离,此时为上通孔15与下通孔11相连通的开启状态。其余同实施例一。
实施例三:
根据图17~图23,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所述上封器6的的圆筒13的顶部直径小于所述圆筒13的底部直径,所述固定套4顶部的位置低于所述圆筒13顶部的位置,所述凸条16位于所述圆筒13的外壁上。所述瓶盖2与所述转块17为各自独立的部件,所述瓶盖2通过螺纹或者通过粘结等方式与所述固定套相连,所述转块17作为所述圆筒13的副盖与所述圆筒13的顶部相嵌连,所述转块17内设有用于卡住凸条16和盖住圆筒13的顶部的凹陷23,所述转块17带动所述凸条16旋转并与上封器6形成联动,通过旋转转块17来实现上通孔15与下通孔11的连通或相互错位,当转块17旋转到上通孔15与下通孔11相连通时,拔出转块17使转块17与圆筒13分离,即可实现瓶体1内的饮料从瓶口3倒出的目的。
所述第一阻止凸起19位于所述上封器6的封器底面14的边缘上方,所述第二阻止凸起20、第三阻止凸起21位于所述下封块5的边缘上方。所述弹性件7为上下直径相同的圆柱形螺旋弹簧。为了使得弹性件7不妨碍第一阻止凸起19带动上封器6的旋转,所述弹性件7的最大外径的半径应小于所述第一阻止凸起19至圆筒13中心的距离。
当所述第二阻止凸起20与第三阻止凸起21连为一体时形成连续阻止条22,其余同实施例一。
实施例四:
根据图24~28,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所述上通孔15的数量为1个,所述下通孔11的数量为1个。所述第一阻止凸起19位于所述上封器6的封器底面14边缘的上方,所述第二阻止凸起20位于所述固定套4的内壁上,当所述第一阻止凸起19与第二阻止凸起20的一边接触时,上通孔15与下通孔11错位,当所述第一阻止凸起19与第二阻止凸起20的另一边接触时,所述上通孔15与所述下通孔11连通。所述第一阻止凸起19旋转的最大角度小于360度大于180度。所述圆筒13顶部的位置与所述固定套4顶部的位置相平。其余同实施例一。
实施例五:
根据图29~图30,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所述上通孔15与下通孔11的形状为长轴的延长线穿过旋转中心的椭圆形、数量为各3个。所述第一阻止凸起19与所述第三阻止凸起21接触时,所述上通孔15与下通孔11相互错位,当所述第一阻止凸起19旋转至与所述第二阻止凸起20相接触时,所述第一阻止凸起19正好旋转180度,此时,所述上通孔15与下通孔11相连通。其余同实施例一。
Claims (10)
1.一种酒瓶的密封装置,包括瓶体、瓶盖、套在瓶体的瓶口外围的固定套,所述固定套的内壁上部设有挡边,所述挡边位于所述瓶口上方,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所述固定套内的下封块、上封器、弹性件;所述下封块的主体为圆片,所述下封块上设有下通孔,所述下封块的边缘设有卡脚,所述下封块通过卡脚固定在所述固定套的内壁上,所述下封块覆盖在所述瓶口上;所述上封器由圆筒和呈圆板状的封器底面构成,所述圆筒的底部与所述封器底面连为一体,所述封器底面的外径大于所述圆筒的外径且小于或等于所述下封块的主体的直径,所述上封器的封器底面上设有上通孔,所述弹性件的顶部顶住所述挡边的下底面或与所述挡边相连、所述弹性件的底部抵在所述封器底面上,所述弹性件位于所述圆筒外壁和所述固定套内壁之间,所述圆筒上设有与圆筒连为一体的凸条,所述圆筒的顶部上方设有能带动凸条旋转的转块;所述上封器的旋转中心与所述下封块的中心在同一轴线上,所述上通孔的中心至所述旋转中心的距离等于所述下通孔的中心至所述下封块的中心的距离;所述下封块为玻璃片或陶瓷片;所述封器底面为玻璃圆板或陶瓷器圆板。
2.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酒瓶的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器底面的边缘上方或边缘侧面设有第一阻止凸起,所述固定套的内壁上或下封块的边缘上设有与所述第一阻止凸起在同一水平面上的第二阻止凸起,当所述第一阻止凸起与所述第二阻止凸起的一边相接触时,所述上通孔与下通孔的中心位于同一轴线上形成连通状。
3.根据权利要求 2所述的一种酒瓶的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套上的内壁上或下封块的边缘上还设有与所述第一阻止凸起、第二阻止凸起在同一水平面内的第三阻止凸起,所述第一阻止凸起在所述第二阻止凸起和所述第三阻止凸起之间运动;当第一阻止凸起与第二阻止凸起接触时,所述上通孔与下通孔的中心位于同一轴线上形成联通状,当所述第一阻止凸起与所述第三阻止凸起接触时,所述上通孔被所述下封块遮挡且所述下通孔被所述上封器的封器底面遮挡。
4.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一种酒瓶的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块的顶部与所述瓶盖相连,当所述瓶盖与所述固定套相连到位时,所述上通孔与下通孔的位置相离,当所述瓶盖与所述固定套分离时,所述上通孔与下通孔的中心位于同一轴线上形成连通状。
5.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一种酒瓶的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块作为所述圆筒的副盖与所述圆筒的顶部相嵌连,所述转块带动所述凸条旋转并与上封器形成联动。
6.根据权利要求 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酒瓶的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块带动所述凸条及上封器转动,当所述转块与所述上封器相连到位时,所述上通孔与下通孔呈错位状;当所述转块与所述上封器分离时,所述上通孔与下通孔连通,所述上封器沿所述旋转中心旋转的角度小于360度。
7.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一种酒瓶的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条位于所述上封器的圆筒的内壁上或外壁上或顶部。
8.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一种酒瓶的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螺旋形压力弹簧或弹片或弹性钢丝中的任意一种;当所述弹性件为螺旋形压力弹簧时,所述弹性件套在所述圆筒外;当所述弹性件为弹片或弹性钢丝时,所述弹性件位于圆筒的两侧。
9.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一种酒瓶的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通孔的数量为1~3个,所述下通孔的数量与所述上通孔的数量相等、形状大小相同。
10.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一种酒瓶的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套顶部的位置低于所述上封器圆筒顶部的位置,或所述固定套顶部的位置与所述上封器圆筒顶部的位置相平;所述圆筒顶部的外径小于或等于所述圆筒底部的外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320054994 CN203064409U (zh) | 2013-01-31 | 2013-01-31 | 一种酒瓶的密封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320054994 CN203064409U (zh) | 2013-01-31 | 2013-01-31 | 一种酒瓶的密封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3064409U true CN203064409U (zh) | 2013-07-17 |
Family
ID=487632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1320054994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064409U (zh) | 2013-01-31 | 2013-01-31 | 一种酒瓶的密封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3064409U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057829A (zh) * | 2013-01-31 | 2013-04-24 | 浙江凌大包装有限公司 | 一种酒瓶的密封装置 |
CN103072748A (zh) * | 2013-02-05 | 2013-05-01 | 浙江凌大包装有限公司 | 酒瓶密封盖 |
CN103482227A (zh) * | 2013-09-14 | 2014-01-01 | 神池县粮油机械研究所 | 一种油瓶用自密封式瓶盖 |
CN108348872A (zh) * | 2015-10-19 | 2018-07-31 | 布瑞威利私人有限公司 | 醒酒器 |
CN110420120A (zh) * | 2019-08-13 | 2019-11-08 | 永嘉企达知识产权咨询有限公司 | 一种塑料药瓶 |
-
2013
- 2013-01-31 CN CN 201320054994 patent/CN203064409U/zh not_active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ited B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057829A (zh) * | 2013-01-31 | 2013-04-24 | 浙江凌大包装有限公司 | 一种酒瓶的密封装置 |
CN103057829B (zh) * | 2013-01-31 | 2014-11-05 | 浙江凌大包装有限公司 | 一种酒瓶的密封装置 |
CN103072748A (zh) * | 2013-02-05 | 2013-05-01 | 浙江凌大包装有限公司 | 酒瓶密封盖 |
CN103072748B (zh) * | 2013-02-05 | 2015-12-23 | 浙江凌大包装有限公司 | 酒瓶密封盖 |
CN103482227A (zh) * | 2013-09-14 | 2014-01-01 | 神池县粮油机械研究所 | 一种油瓶用自密封式瓶盖 |
CN108348872A (zh) * | 2015-10-19 | 2018-07-31 | 布瑞威利私人有限公司 | 醒酒器 |
CN108348872B (zh) * | 2015-10-19 | 2022-01-25 | 布瑞威利私人有限公司 | 醒酒器 |
CN110420120A (zh) * | 2019-08-13 | 2019-11-08 | 永嘉企达知识产权咨询有限公司 | 一种塑料药瓶 |
CN110420120B (zh) * | 2019-08-13 | 2021-12-17 | 山东金阳光医药包装有限公司 | 一种塑料药瓶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3064409U (zh) | 一种酒瓶的密封装置 | |
CN105564703A (zh) | 一种硬质瓶体抽真空旋盖装置 | |
CN103057829B (zh) | 一种酒瓶的密封装置 | |
CN105329534A (zh) | 一种具有吸管升降功能的吸管盖 | |
CN206734926U (zh) | 一种具有密封结构的饮料杯 | |
CN208813818U (zh) | 一种带搭扣的玻璃瓶盖 | |
CN204606520U (zh) | 一种易开盖且密封性好的瓶状容器 | |
CN204453240U (zh) | 一种具有密封内塞的瓶盖 | |
CN103072748B (zh) | 酒瓶密封盖 | |
CN209160402U (zh) | 瓶口设有密封段的金属瓶罐 | |
KR200433745Y1 (ko) | 밀봉기능을 갖는 이중 캡 | |
CN202481506U (zh) | 铁塑组合旋开瓶盖 | |
CN206798158U (zh) | 一种密封性塑料盖 | |
CN201944257U (zh) | 一种密封装置 | |
CN204355447U (zh) | 一种可回盖薄盖饮料瓶 | |
CN104495045A (zh) | 一种防伪酒瓶与瓶盖配合结构 | |
CN204776573U (zh) | 气囊式密封注射剂瓶盖 | |
CN204341630U (zh) | 一种防伪酒瓶与瓶盖配合结构 | |
CN204137442U (zh) | 一种用于化妆品的多仓式包装瓶 | |
CN201951826U (zh) | 一种瓶口密封装置 | |
CN217228325U (zh) | 一种酒瓶盖 | |
CN218987435U (zh) | 一种密封性好的金属瓶盖 | |
CN104108524B (zh) | 一种方便生产的酱油瓶瓶盖 | |
CN204161707U (zh) | 一种塑料包装瓶 | |
CN203318929U (zh) | 一种安全防伪酒瓶及瓶盖的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717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41105 |
|
RGAV | Abandon patent right to avoid re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