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057494U - 单指向传声器 - Google Patents

单指向传声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057494U
CN203057494U CN 201220636296 CN201220636296U CN203057494U CN 203057494 U CN203057494 U CN 203057494U CN 201220636296 CN201220636296 CN 201220636296 CN 201220636296 U CN201220636296 U CN 201220636296U CN 203057494 U CN203057494 U CN 2030574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und hole
single directional
directional microphone
hole
sou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220636296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辜志涛
温志锋
曾志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Horn Audio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Horn Audi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Horn Audio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Horn Audio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220636296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0574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0574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057494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单指向传声器,包括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单指向传声器还包括封住所述外壳的线路板组件,所述线路板组件开设有进声通道,所述进声通道形成的路径为曲线或折线。上述单指向传声器,在线路板组件上制作路径曲折设置的进声通道,达到声阻装置的效果,从而提高了声阻的一致性,增强了单指向传声器的性能。

Description

单指向传声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传声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单指向传声器。
背景技术
传统结构的单指向传声器一般包括线路板,与线路板通过卷边方式结合的金属外壳。在由线路板和金属外壳形成的空腔的底部安装有一个电容组件。该电容组件包括形成电容组件两极的极板和振膜。极板和振膜设有绝缘垫片。绝缘垫片使极板和振膜之间留有一定距离,为振膜的振动留出空间。
上述传统结构的单指向传声器,在极板与线路板之间一般设有声阻装置,声阻装置通常采用单孔垫环加不锈钢网组合而成,而不锈钢网的声阻系数一致性较差,从而导致单指向传声器的性能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单指向传声器,对上述传统结构的单指向传声器改进,解决传统结构的单指向传声器由于声阻装置引起的性能较差的问题。
一种的单指向传声器,包括外壳以及封住所述外壳的线路板组件,所述线路板组件开设有进声通道,所述进声通道形成的路径为曲线或折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线路板组件包括依次层叠的第一线路板、第二线路板以及第三线路板,所述第一线路板开设有第一进声孔,所述第二线路板开设有条形气隙孔,所述第三线路板开设有第二进声孔,所述条形气隙孔连通所述第一进声孔和第二进声孔,所述第一进声孔、第二进声孔及条形气隙孔共同形成所述进声通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进声孔和条形气隙孔均设有两个,所述第二进声孔设有一个,所述两个条形气隙孔将两个所述第一进声孔分别与所述第二进声孔连通,形成两个进声通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进声孔和第二进声孔分别与所述条形气隙孔的两端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条形气隙孔、第一进声孔以及第二进声孔中的一个或全部填充有吸声材料。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单指向传声器还包括依次放置于所述外壳内部的极板、绝缘垫片和振膜,所述绝缘垫片设于所述极板和振膜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单指向传声器还包括导电栅环,所述极板通过所述导电栅环与所述第三线路板电性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单指向传声器还包括绝缘环,所述绝缘环位于所述外壳与所述导电栅环以及极板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极板设有第三进声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壳底部设有第四进声孔,且所述外壳的底部覆盖有遮盖住所述第四进声孔的防尘布。
上述单指向传声器,在线路板组件上制作路径曲折设置的进声通道,达到声阻装置的效果,从而提高了声阻的一致性,增强了单指向传声器的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方式一个实施例的单指向传声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方式进声通道的第一种设置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方式进声通道的第二种设置示意图;
图4为本实施方式进声通道的第三种设置示意图;
图5为本实施方式进声通道的第四种设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解决传统结构中的单孔垫环加不锈钢网组合而成的声阻装置具有明显缺陷的问题,本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单指向传声器。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单指向传声器进行具体的描述。
请参考图1,本实施方式提供的单指向传声器100,包括外壳110和封装在外壳110内部的电容组件120、绝缘环130以及导电栅环140。单指向传声器100还包括由第一线路板150、第二线路板160以及第三线路板170组成的线路板组件。
外壳110具体为一端开口的槽形结构,并且由金属材料制成,其底部开设有第四进声孔112。外壳110的底部覆盖有防尘布114,防止灰尘等杂物通过外壳110底部的第四进声孔112进入外壳110,从而达到保护单指向传声器100内部元件的目的。
电容组件120置于外壳110内腔的底部,电容组件120包括极板122、绝缘垫片124和振膜126。极板122开设有第三进声孔122a。绝缘垫片124置于极板122和振膜126之间,使极板122和振膜126之间留有一定距离,为振膜126的振动留出空间。
绝缘环130紧贴于外壳110内壁,且位于外壳110与导电栅环140以及极板122之间,使导电栅环140以及极板122与外壳110绝缘。导电栅环140用于将极板122与第三线路板170电性连接。
线路板组件开设有曲线或折线型的进声通道。本实施方式的单指向传声器100,线路板组件包括依次层叠并封住外壳110第一线路板150、第二线路板160以及第三线路板170。这三层线路板在层叠时可以向外壳110外部延伸,注意不要占用外壳110内部的空间。第二线路板160设有条形气隙孔162。第一线路板150和第三线路板170分别设有第一进声孔152和第二进声孔172,且第一进声孔152和第二进声孔172分别与条形气隙孔162的两端连通。第一进声孔152、第二进声孔172及条形气隙孔162共同形成进声通道。第一进声孔152和第二进声孔172相对位置错开,因此,前述进声通道形成的路径是曲线或折线型的。曲线或折线型的进声通道,对在其中传播的声音能起到衰减的作用。而且,分别自第四进声孔112和进声通道到达声音信号存在相位差,从而获得较强的指向性。上述进声通道产生的声阻,相比于传统结构中的声阻装置,其声阻的一致性较高。
需要指出,形成曲线或折线型的进声通道方式不限于上述描述,例如,也可以是第一进声孔152和第二进声孔172位置对应,仅条形气隙孔162是曲线或折线型的。
单指向传声器100将进声通道设置成曲线或折线型的路径,使进声通道本身具备了声阻能力,且声阻的一致性较高,提高了单指向传声器100的性能。同时又无需另外设置单孔垫环加不锈钢网组合而成的声阻装置,减少了产品的零部件,避免了因声阻装置可能会引起的产品不良,同时减少了零部件间的接触噪声,使单指向传声器100的输出噪声降低。而且,去除传统结构的单指向传声器中声阻装置之后,还增大了振膜振动的后声腔空间,提高了单指向传声器100的输出灵敏度。
条形气隙孔162、第一进声孔152以及第二进声孔172中的一个或者全部还可以填充有吸声材料,用于调节产品的声音指向性。
另外,进声通道的数目可以为1个或多个。如图2所示,在第一线路板150上开设两个第一进声孔152,在第三线路板170上开设两个第二进声孔172。在第二线路板160上开设两个条形气隙孔162,并按照图2所示方式,形成两个进声通道。
请参考图3和图4,条形气隙孔162、第一进声孔152以及第二进声孔172分别设有3个或4个。这样,形成的进声通孔也可以为3个或4个,且多个进声通孔可以均匀地设置在线路板组件上。
图5给出了另一种设置进声通孔的方法,在第一线路板150上开设两个第一进声孔152,而第三线路板170上只开设一个第二进声孔172。在第二线路板160上开设两个条形气隙孔162,使两个第一进声孔152与第二进声孔172分别连通并形成两个进声通孔。与前述设置方法相比,这种设置方法少开设一个第二进声孔172,可以进一步改进工艺,提高产品生产的效率。
需要指出,第一进声孔152、第二进声孔172以及条形气隙孔162的开设方法不限于图2揭示的四种。只要保证由第一进声孔152、第二进声孔172以及条形气隙孔162形成的进声通道为曲线或折线型即可。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线路板组件上制作路径曲折设置的进声通道,提高了声阻的一致性,增强了单指向传声器100的性能。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单指向传声器,包括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单指向传声器还包括封住所述外壳的线路板组件,所述线路板组件开设有进声通道,所述进声通道形成的路径为曲线或折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指向传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线路板组件包括依次层叠的第一线路板、第二线路板以及第三线路板,所述第一线路板开设有第一进声孔,所述第二线路板开设有条形气隙孔,所述第三线路板开设有第二进声孔,所述条形气隙孔连通所述第一进声孔和第二进声孔,所述第一进声孔、第二进声孔及条形气隙孔共同形成所述进声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指向传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声孔和条形气隙孔均设有两个,所述第二进声孔设有一个,所述两个条形气隙孔将两个所述第一进声孔分别与所述第二进声孔连通,形成两个进声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单指向传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声孔和第二进声孔分别与所述条形气隙孔的两端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单指向传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气隙孔、第一进声孔以及第二进声孔中的一个或全部填充有吸声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指向传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单指向传声器还包括依次放置于所述外壳内部的极板、绝缘垫片和振膜,所述绝缘垫片设于所述极板和振膜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单指向传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单指向传声器还包括导电栅环,所述极板通过所述导电栅环与所述第三线路板电性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单指向传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单指向传声器还包括绝缘环,所述绝缘环位于所述外壳与所述导电栅环以及极板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6、7或8所述的单指向传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板设有第三进声孔。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指向传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底部设有第四进声孔,且所述外壳的底部覆盖有遮盖住所述第四进声孔的防尘布。
CN 201220636296 2012-11-27 2012-11-27 单指向传声器 Expired - Lifetime CN2030574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636296 CN203057494U (zh) 2012-11-27 2012-11-27 单指向传声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636296 CN203057494U (zh) 2012-11-27 2012-11-27 单指向传声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057494U true CN203057494U (zh) 2013-07-10

Family

ID=487404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220636296 Expired - Lifetime CN203057494U (zh) 2012-11-27 2012-11-27 单指向传声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05749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014839A1 (zh) * 2018-07-16 2020-01-2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壳体组件以及电子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014839A1 (zh) * 2018-07-16 2020-01-2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壳体组件以及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73993B (zh) 电子装置
US10057687B2 (en) Speaker structure
CN204217107U (zh) 扬声器箱
CN203618117U (zh) 扬声器模组
US9763011B2 (en) Speaker
CN203057494U (zh) 单指向传声器
CN203912189U (zh) 微型扬声器及安装有该扬声器的扬声器模组
CN201323652Y (zh) 硅电容麦克风
CN203446022U (zh) 扬声器模组
CN203193893U (zh) Mems麦克风
CN202799034U (zh) 扬声器模组
CN102256196A (zh) 微型动圈式电声转换器及其组装方法
CN101227767A (zh) 微型动圈式电声转换器
CN201639774U (zh) 一种单指向麦克风
CN201138865Y (zh) 硅电容麦克风
CN201138858Y (zh) 单指向微型麦克风
CN201986137U (zh) 微型动圈式电声转换器
CN102075841A (zh) 驻极体传声器
CN202103718U (zh) 一种移动通信设备
CN202310096U (zh) Mems麦克风
CN201438742U (zh) 一种单指向麦克风
CN201153323Y (zh) 微型动圈式电声转换器
CN102917302B (zh) 单指向驻极体传声器
CN202488628U (zh) 微型电声换能器
CN203446023U (zh) 一种扬声器模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710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