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038820U - 自动转换开关的触头灭弧室系统 - Google Patents
自动转换开关的触头灭弧室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3038820U CN203038820U CN 201220738286 CN201220738286U CN203038820U CN 203038820 U CN203038820 U CN 203038820U CN 201220738286 CN201220738286 CN 201220738286 CN 201220738286 U CN201220738286 U CN 201220738286U CN 203038820 U CN203038820 U CN 20303882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tact
- arc
- extinguishing system
- contact arc
- extinguish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Lifetim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rc-Extinguishing Devices That Are Switches (AREA)
Abstract
一种自动转换开关的触头灭弧室系统,属于低压电器技术领域。包括:由盖和基座组成的壳体,壳体内部构成触头灭弧系统腔,设在盖上部的第一电源接线端子,设在盖中部的负载接线端子,设在盖下部的第二电源接线端子,设在触头灭弧系统腔上部的第一触头灭弧系统,设在触头灭弧系统腔下部的第二触头灭弧系统,特点:在触头灭弧系统腔内并且位于触头灭弧系统腔的中部设有横向分隔板,由横向分隔板将触头灭弧系统腔分隔为上部的第一触头灭弧系统腔和下部的第二触头灭弧系统腔,第一触头灭弧系统设置在第一触头灭弧系统腔内,而第二触头灭弧系统设置在第二触头灭弧系统腔内。提高了电弧熄灭的能力,使自动转换开关的电性能得到保障,不会出现烧损现象。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低压电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转换开关的触头灭弧室系统。
背景技术
自动转换开关由外壳、操作机构、控制器和触头灭弧室系统等组成,触头灭弧室系统包括由基座及盖相配合而构成的壳体、由第一静触头和第一动触头和第一灭弧装置组成的第一触头灭弧系统、由第二静触头和第二动触头和第二灭弧装置组成的第二触头灭弧系统。第一静触头第二静触头固定在盖上,并且分别设置在前述壳体内部的容腔两端,第一动触头和第二动触头的终端由同一母线连接输出至负载接线端,第一、第二动触头的触头端分别与前述第一、第二静触头相配合。在第一动、静触头以及第二动、静触头彼此接通或分断主回路电流时会在两者之间产生电弧,电弧进入前述第一灭弧装置或第二灭弧装置并熄灭。
已有技术中的自动转换开关的触头灭弧室系统对熄灭电弧的效果并不能满足人们期望的程度,尤其是在分断大电流时容易出现损坏自动转换开关的情形。经本申请人分析,产生损坏自动转换开关的主要原因由触头灭弧室系统的敞开式结构所致。典型的如CN100545971C所示,其第一、第二灭弧装置所在的方向并不是其产生的电弧、高温高压气体走向的唯一通道,因为第一触头灭弧系统和第二触头灭弧系统所在的壳体内部容腔在其动触头相连侧是畅通的,因此减弱了电弧及高温高压气体通向第一、第二灭弧装置的气体压力,从而使灭弧困难,降低了自动转换开关的电性能,甚至出现烧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提高电弧熄灭能力而藉以保障电性能并且避免烧毁的自动转换开关的触头灭弧室系统。
本发明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自动转换开关的触头灭弧室系统,包括:由盖和基座组成的壳体,壳体内部构成触头灭弧系统腔,配设在盖上部的第一电源接线端子,配设在盖中部的负载接线端子,配设在盖下部的第二电源接线端子,设置在触头灭弧系统腔上部的第一触头灭弧系统,设置在触头灭弧系统腔下部的第二触头灭弧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触头灭弧系统腔内并且位于触头灭弧系统腔的高度方向的中部设置有与所述负载接线端子相配合的一横向分隔板,藉由横向分隔板将所述触头灭弧系统腔分隔为上部的第一触头灭弧系统腔和下部的第二触头灭弧系统腔,所述的第一触头灭弧系统设置在第一触头灭弧系统腔内,而所述的第二触头灭弧系统设置在第二触头灭弧系统腔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触头灭弧系统包括第一静触头、第一动触头和第一灭弧装置,所述的第二触头灭弧系统包括第二静触头、第二动触头和第二灭弧装置,第一动触头和第二动触头的一端均与所述负载接线端子电连接,第一动、静触头的触头端相互配合,第二动、静触头的触头端彼此配合,并且第一静触头与所述第一电源接线端子电连接,而第二静触头与所述第二电源接线端子电连接,第一灭弧装置分布在所述第一触头灭弧系统腔的顶部并且对应第一动触头的上部,第二灭弧装置分布在所述第二触头灭弧系统腔的底部并且对应第二动触头的下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负载接线端子包括负载接线排和母线排,所述第一动触头和第二动触头的所述一端与母线排的一端电连接,母线排的另一端与负载接线排电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动触头和所述第二动触头的所述一端通过软连接与所述母线排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由于在触头灭弧系统腔的高度方向各设置有水平分隔板,由水平分隔板将触头灭弧系统腔分隔为上部的第一触头灭弧系统腔和下部的第二触头灭弧系统腔,从而使自动转换开关的第一、第二触头灭弧系统处于各自独立的腔室中,于是,在分断大电流时产生的电弧及高温高压气体只能通过各自的灭弧装置向外释放,从而有效地提高了电弧熄灭的能力,使自动转换开关的电性能得到保障,不会出现烧损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自动转换开关的触头灭弧室系统的分解示意图。
图2为壳体的侧面剖视图。
图3为自动转换开关的触头灭弧室系统的侧面剖视图。
图4为图1装配后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见图1至图3,给出了一壳体3,该壳体3包括一盖31和一基座32,盖31与基座32相配合,并且在盖31的背对基座32的一侧的上部配设有第一电源接线端子311,中部配设有负载接线端子312,而下部配套设有第二电源接线端子313。第一电源接线端子311、第二电源接线端子313、负载接线端子312的数量均与自动转换开关的极数相等,可以为一个,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电源接线端子311的数量为四个,适用于三相四线制的电路体系。在基座32朝向盖31的一侧并且沿着基座32的高度方向以间隔状态构成有一组极间纵向分隔板321,相邻极间纵向分隔板321之间的区域或称空间构成为触头系统腔33,触头灭弧系统腔33在本实施例中的数量为四个。
给出了由第一静触头11、第一动触头12和第一灭弧装置13构成的第一触头灭弧系统1,如前述,同样,第一静触头11、第一动触头12和第一灭弧装置13的数量均与自动转换开关的极数相等,可以为一个,由于本实施例为四极结构体系,因此第一动、静触头12、11和第一灭弧装置13的数量各为四个,每一个第一动、静触头12、11和第一灭弧装置13形成一个第一触头灭弧系统1,四个第一触头灭弧系统1分布设置在前述的触头灭弧系统腔33的上部。
给出了由第二静触头21、第二动触头22和第二灭弧装置23构成的第二触头灭弧系统2,如前述,本实用新型中,第二动、静触头22、21和第二灭弧装置23的数量各为四个,每一个第二动、静触头22、21和第二灭弧装置23形成一个第二触头灭弧系统2,四个第二触头灭弧系统2分布设置在前述的一组触头系统腔33的下部。
由图1和图3所示,第一灭弧装置13分布在前述盖31与基座32之间的顶部,并且对应于第一动触头12的上方(以图示位置状态为例),第二灭弧装置23分布在盖31与基座32之间的底部,并且对应于第二动触头22的下方(同样以图示位置状态为例)。
前述的第一动触头12和第二动触头22的一端与前述负载接线端子312电连接;前述的第一动、静触头12、11的触头端相互配合,第二动、静触头22、21的触头端彼此配合,并且第一静触头11与第一电源接线端子311电连接,而第二静触头21与第二电源接线端子313电连接。这里所述的第一动、静触头12、11的触头端是指具有动、静触点的一端,第二动、静触头端同例。第一动触头12和第二动触头22通过销轴5与支承槽相配合,使第一、第二动触头12、22分别枢转于前述基座32上。
负载接线端子312包括在前述的盖31背对基座32的一侧固定设置的负载接线排3121和在前述的盖31面对基座32的一侧固定设置的母线排3122,该母线排3122与负载接线排3121电连接,并且前述的第一动触头12和第二动触头22的前述一端与母线排3122之间通过软连接连接,软连接并不限于铜丝编织线(带),母线排3122的数量在本实施例中同样为四个。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技术要点:在前述的触头灭弧系统腔33内并且大体上位于触头灭弧系统腔33的高度方向的居中部位即第一、第二触头灭弧系统1、2的交界部位各优选以水平状态设置有与前述母线排314相配合的横向分隔板331。优选的方案将横向分隔板331与壳体3一体设置,横向分隔板331也可以插拨方式设置到壳体3中,藉由横向分隔板331和母线排3122而将前述的触头灭弧系统腔33分隔成上部的第一触头灭弧系统腔332和下部的第二触头灭弧系统腔333,前述的第一触头灭弧系统1位于第一触头灭弧系统腔332内,而前述的第二触头灭弧系统2位于第二触头灭弧系统腔333内。如此结构能够印证申请人在上面的技术效果栏中所述的技术效果。在本实施例中横向分隔板331为水平设置的部件,在一些变形结构中,也可以采用诸如斜置设置等方式,但只要横向分隔板331构造成与负载接线端子312相抵靠配合,并且与触头灭弧系统腔33内壁相衔接,从而由横向分隔板331与负载接线端子312组成触头灭弧系统腔33的中间隔档部件将触头灭弧系统腔33分成上下隔离的两个腔体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另外第一动触头12和第二动触头22的一端分别与母线排3122之间通过软连接连接,软连接通过螺丝或焊接等方式固定在母线排3122面向横向分隔板331的一侧,而横向分隔板331与软连接相抵靠配合,这种情况应认定为软连接固定在母线排3122的那部分也属于母线排的一部分,从而此种构造也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请见图4,在前述的基座32背对盖31的一侧即使用状态下朝向外的一侧配设有面板322,面板322与基座32之间形成的容腔内设置操作机构、控制器,等等。优选地,可在前述的第一、第二灭弧装置13、23上罩置灭弧罩4。
Claims (4)
1.一种自动转换开关的触头灭弧室系统,包括:由盖(31)和基座(32)组成的壳体(3),壳体(3)内部构成触头灭弧系统腔(33),配设在盖(31)上部的第一电源接线端子(311),配设在盖(31)中部的负载接线端子(312),配设在盖(31)下部的第二电源接线端子(313),设置在触头灭弧系统腔(33)上部的第一触头灭弧系统(1),设置在触头灭弧系统腔(33)下部的第二触头灭弧系统(2),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触头灭弧系统腔(33)内并且位于触头灭弧系统腔(33)的高度方向的中部设置有与所述负载接线端子(312)相配合的一横向分隔板(331),藉由横向分隔板(331)将所述触头灭弧系统腔(33)分隔为上部的第一触头灭弧系统腔(332)和下部的第二触头灭弧系统腔(333),所述的第一触头灭弧系统(1)设置在第一触头灭弧系统腔(332)内,而所述的第二触头灭弧系统(2)设置在第二触头灭弧系统腔(333)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转换开关的触头灭弧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触头灭弧系统(1)包括第一静触头(11)、第一动触头(12)和第一灭弧装置(13),所述的第二触头灭弧系统(2)包括第二静触头(21)、第二动触头(22)和第二灭弧装置(23),第一动触头(12)和第二动触头(22)的一端均与所述负载接线端子(312)电连接,第一动、静触头(12、11)的触头端相互配合,第二动、静触头(22、21)的触头端彼此配合,并且第一静触头(11)与所述第一电源接线端子(311)电连接,而第二静触头(21)与所述第二电源接线端子(313)电连接,第一灭弧装置(13)分布在所述第一触头灭弧系统腔(332)的顶部并且对应第一动触头(12)的上部,第二灭弧装置(23)分布在所述第二触头灭弧系统腔(333)的底部并且对应第二动触头(22)的下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转换开关的触头灭弧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接线端子(312)包括负载接线排(3121)和母线排(3122),所述第一动触头(12)和第二动触头(22)的所述一端与母线排(3122)的一端电连接,母线排(3122)的另一端与负载接线排(3121)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转换开关的触头灭弧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动触头(12)和所述第二动触头(22)的所述一端通过软连接与所述母线排(3122)电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220738286 CN203038820U (zh) | 2012-12-28 | 2012-12-28 | 自动转换开关的触头灭弧室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220738286 CN203038820U (zh) | 2012-12-28 | 2012-12-28 | 自动转换开关的触头灭弧室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3038820U true CN203038820U (zh) | 2013-07-03 |
Family
ID=486909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1220738286 Expired - Lifetime CN203038820U (zh) | 2012-12-28 | 2012-12-28 | 自动转换开关的触头灭弧室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3038820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355483A (zh) * | 2015-12-10 | 2016-02-24 | 二一三电器(上海)有限公司 | 双断点转换开关的相间绝缘装置 |
-
2012
- 2012-12-28 CN CN 201220738286 patent/CN203038820U/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355483A (zh) * | 2015-12-10 | 2016-02-24 | 二一三电器(上海)有限公司 | 双断点转换开关的相间绝缘装置 |
CN105355483B (zh) * | 2015-12-10 | 2018-01-26 | 二一三电器(上海)有限公司 | 双断点转换开关的相间绝缘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4424192U (zh) | 断路器 | |
CN201975713U (zh) | 新型箱式变电站 | |
CN203038820U (zh) | 自动转换开关的触头灭弧室系统 | |
CN202633100U (zh) | 矿用千伏级双刀双断点空气式隔离换向开关 | |
CN204857636U (zh) | 一种快速灭弧的灭弧室及应用该灭弧室的小型化断路器 | |
CN205881844U (zh) | 灭弧装置及带有该灭弧装置的断路器 | |
CN205004279U (zh) | 小型断路器 | |
CN105374648A (zh) | 低压断路器消游离灭弧装置 | |
CN103021755A (zh) | 短飞弧装置灭弧效果高的塑壳断路器 | |
CN205680859U (zh) | 一种智能理线箱 | |
CN204808018U (zh) | 一种温度控制的继电器 | |
KR101503319B1 (ko) | 차단기용 단자 커버 | |
CN203787281U (zh) | 电容器盖板用绝缘端子 | |
CN209730833U (zh) | 一种带智能高保真音响及led小夜灯的智能usb墙壁充电器 | |
DE60142488D1 (de) | Stecksockel für schutzschalter | |
CN208508312U (zh) | 一种改进的户用电表箱 | |
CN206864319U (zh) | 一种触指座 | |
CN202796786U (zh) | 布线用断路器 | |
CN202977757U (zh) | 一种具有隔离保护功能的端子座结构装置 | |
EP3396694B1 (en) | Circuit breaker | |
CN2165516Y (zh) | 消游离灭弧装置 | |
CN203351521U (zh) | 一种双压线式小型断路器结构 | |
CN106486302B (zh) | 一种电机启动装置 | |
CN204230681U (zh) | 一种户外高压环网柜 | |
CN208835384U (zh) | 一种8字形安全插座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7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