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038814U - 闭锁盒 - Google Patents

闭锁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038814U
CN203038814U CN 201320006614 CN201320006614U CN203038814U CN 203038814 U CN203038814 U CN 203038814U CN 201320006614 CN201320006614 CN 201320006614 CN 201320006614 U CN201320006614 U CN 201320006614U CN 203038814 U CN203038814 U CN 2030388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ace
base
lid
locking box
transparency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320006614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廖水平
纪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Unitech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Unitech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Unitech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hai Unitech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320006614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03881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0388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038814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osures For Contain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专利提供了一种闭锁盒,包括有透明盖、连接装置、弹性顶出装置、底座组件、闭锁机构。透明盖与底座组件通过连接装置连接在一起。连接装置包括有连接片、连接轴;连接轴连接透明盖和连接片,连接片和弹性顶出机构安装在底座内;底座组件包含底座和后盖;闭锁机构安装在底座内,闭锁状态下,闭锁机构阻挡住透明盖的移动,解锁时,闭锁机构收缩到底座内,弹性顶出机构将透明盖顶出,透明盖连同连接片一起向底座外边移动,最后透明盖绕连接轴向下翻转,完成闭锁盒的打开过程。该实用新型不同于目前市面上使用的闭锁盒打开后用绳子将底座与透明盖连接的方式,而是打开透明盖后,透明盖摆放位置统一,保证了闭锁设备外观统一协调。

Description

闭锁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电站、火电厂等对五防设备上的开关或按钮进行闭锁管理的闭锁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闭锁盒。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用于变电站、火电厂等对五防设备上的开关或按钮进行闭锁管理的闭锁盒产品,由透明盖和座体组成,打开的时候需要用手将透明盖拉出,用户使用不方便;另外,拉出后的透明盖采用一条绳子与底座连接在一起,导致用户设备外观不统一,影响了变电站、火电厂等整体的管理形象。同时,采用绳子的连接方式,连接不可靠,会导致透明盖跌落或丢失。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闭锁盒,方便用户进行打开或关闭操作,同时可保持用户的设备外观统一、美观,提高变电站、发电厂等的管理形象。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闭锁盒,包括有盖体、闭锁机构和底座组件,所述闭锁机构用于盖体和底座组件之间的闭锁连接;所述盖体和底座组件在闭锁机构处于闭锁状态时包围形成闭锁腔;其中,所述闭锁盒还包括有:连接装置和弹性顶出机构,盖体和底座组件通过连接装置采用能够相对往复平移和翻转的方式连接在一起;所述弹性顶出机构,安装在盖体或底座组件中,用于在闭锁机构处于解锁状态时将盖体顶离底座组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装置包含有连接轴和连接片;连接轴安装在连接片的一侧端,连接片和连接轴采用能够相互旋转的方式连接,连接轴固定在盖体中,连接轴将盖体和连接片连接在一起;所述底座组件设置有方便连 接片往复平移的连接片安装槽,连接片的片体位于所述连接片安装槽中往复平移。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顶出机构安装在底座组件中;所述弹性顶出机构包括有第一弹簧和顶销,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底座组件和顶销内端部;在闭锁机构处于闭锁状态时,第一弹簧处于压缩状态,顶销的外端部与盖体抵触式连接;在闭锁机构处于解锁状态时,第一弹簧处于伸展状态,顶销推动盖体及连接片向外平移,盖体处于脱离底座的位置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闭锁盒,由于包括有:连接装置和弹性顶出机构,盖体和底座底座组件通过连接装置采用能够往复平移和翻转的方式连接在一起;所述弹性顶出机构,安装在盖体或底座底座组件中,用于在闭锁机构处于解锁状态时将盖体顶离底座底座组件。盖体由闭锁机构控制闭开合,由弹性顶出机构弹出,弹出后的盖体通过连接轴可自由转动。当闭锁盒解锁时,弹性顶出机构可以将盖体顶出,且盖体向下旋转,完成闭锁盒的打开。 
本实用新型设计巧妙,零件组合简单,既实现了自动弹出功能,又保证了转动方向统一一致。客户在使用过程中方便简单,站内设备外观统一整齐;该闭锁盒方便操作人员的操作使用,彻底解决了绳子连接方式产生的外观凌乱、操作麻烦的弊端。得到了客户极高的评价,对提升客户形象产生了积极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闭锁盒的透明盖外端侧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闭锁盒的透明盖内端侧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闭锁盒的底座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闭锁盒的底座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闭锁盒的底座后盖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闭锁盒的连接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闭锁盒的连接片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闭锁盒的底座后盖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闭锁盒的底座后盖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闭锁盒的打开状态总装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闭锁盒的闭锁状态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11的A-A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图11的B-B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图11的C-C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闭锁盒的打开状态连接装置位置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透明盖;2-连接装置;3-弹性顶出机构;4-底座组件;5-闭锁机构;11-下平面;12-圆形深孔;13-第一筋骨;14-凹槽;15-半圆孔;21-连接轴;22-连接片;221-圆环形圈;222-倒钩;31-第一弹簧;32-顶销;41-底座;42-后盖;411-上平面;412-回形槽;413-圆孔;414-横向筋骨;415-第二筋骨;416-垂直圆孔;417-螺钉孔;421-圆柱;422-安装孔;51-锁销;52-第二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闭锁盒,包括有盖体、闭锁机构和底座组件,所述闭锁机构用于盖体和底座组件之间的闭锁连接;所述盖体和底座组件在闭锁机构处于闭锁状态时包围形成闭锁腔;其中,所述闭锁盒还包括有:连接装置和弹性顶出机构,盖体和底座组件通过连接装置采用能够相对往复平移和翻转的方式连接在一起;所述弹性顶出机构,安装在盖体或底座组件中,用于在闭锁机构处于解锁状态时将盖体顶离底座组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装置包含有连接轴和连接片;连接轴安装在连接片的一侧端,连接片和连接轴采用能够相互旋转的方式连接,连接轴固定在盖体中,连接轴将盖体和连接片连接在一起;所述底座组件设置有方便连接片往复平移的连接片安装槽,连接片的片体位于所述连接片安装槽中往复平移。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顶出机构安装在底座组件中;所述弹性顶出机构包括 有第一弹簧和顶销,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底座组件和顶销内端部;在闭锁机构处于闭锁状态时,第一弹簧处于压缩状态,顶销的外端部与盖体抵触式连接;在闭锁机构处于解锁状态时,第一弹簧处于伸展状态,顶销推动盖体及连接片向外平移,盖体处于脱离底座的位置状态。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闭锁盒,如图1、2、3、4、5、6、10所示,包括有透明盖1、连接装置2、弹性顶出机构3、底座组件4及闭锁机构5五部分。 
所述闭锁机构5安装在底座内,通过伸缩完成阻止或释放透明盖1移动。所述弹性顶出机构3在当闭锁机构5解锁时,可以将透明盖1顶出。 
本实施例的盖体采用透明盖1,如图1、2、4所示,所述透明盖1采用容器状结构,包括有外平面和垂直于外平面的周侧壁面,透明盖1的周侧壁面的内端部设置有一个下平面11;底座组件4的顶端设置有一个上平面411,所述透明盖1和底座组件4在闭锁机构5处于闭锁状态时,下平面11与上平面411面接触式配合连接;下平面11的两侧各设置一个线型结构的凹槽14,每个凹槽14的外旁侧设置有一个凸块结构的第一筋骨13,第一筋骨13的端面与弹性顶出机构3的顶销外端部接触连接;透明盖1的周侧壁面的内端部还设置有一个半圆孔15;外平面的内端部设置有连接装置安装凹槽,连接装置安装凹槽的两端侧壁均设置有圆形深孔12。 
如图3、4、5、6、7、8、9所示,所述底座组件4包含有底座41和后盖42两部分;上平面411为底座41的顶面;上平面411上设置有两条凸出的第二筋骨415,第二筋骨415与透明盖1上的凹槽14配合连接,用于限制透明盖1的移动路径;底座41的正面方向且位于上平面411下方有两个圆孔413,两个圆孔413内均安装有弹性顶出机构3;所述连接片安装槽即为两个圆孔413之间的区域中设置的一个回形槽412,连接片22在回形槽412内移动,回形槽412的前端设有一个横向筋骨414;底座41还包括一个垂直圆孔416,垂直圆孔416的开口位于上平面411上,闭锁机构5安装在垂直圆孔416内;底座41背面具 有两个用于固定后盖的螺钉孔417。 
所述后盖42为片状结构件,用于封闭底座41的背部;后盖42正面有两个安装孔422,方便螺丝穿过安装孔422、螺钉孔417后将后盖42与底座41连接到一起,所述后盖42背面有两个突出的圆柱421,安装时嵌入底座41的圆孔413中,用于顶住弹性顶出机构3,圆柱421与弹性顶出机构3的弹簧连接。 
如图6、7、12、15所示,图7为连接机构2中的连接片22结构示意图,连接片22前端有一个圆环形圈221,用于插入连接轴21,连接片后端有一个倒钩222,当透明盖1向外移动到可以打开旋转位置时,倒钩222最低部位的高度低于与横向筋骨414最高部位的高度,横向筋骨414用于连接片22移动时最远端限位,倒钩222钩紧横向筋骨414,避免连接片22从底座41中脱离;圆环形圈221位于透明盖1的外平面的连接装置安装凹槽中,连接轴21的两端伸进透明盖1的圆形深孔12安装。 
圆形深孔12与连接片上的圆环形圈221对齐,连接轴21插入圆环形圈和圆形深孔中,从而可以将透明盖与连接装置连接到一起,同时透明盖1可以绕连接轴21旋转。 
如图10、11、13所示,为弹性顶出机构3安装后的示意图,弹性顶出机构3安装在底座内的圆孔413中,由顶销32和第一弹簧31依次连接组合而成,顶销32为圆柱形结构体,带有台阶面,第一弹簧31安装在顶销32后端,弹性顶出机构3的后端与底座组件中的后盖42连接,避免从底座中弹出。 
如图10、11、14所示,为闭锁机构5处于闭锁状态下的透明盖1和闭锁盒底4座组件状态。所述闭锁机构5包含锁销51和第二弹簧52;需要打开闭锁盒时,锁销51向下移动压缩第二弹簧52,透明盖被释放并在弹性顶出机构作用力下向外弹出;闭合闭锁盒时,将透明盖向里推动直到锁销51向上插入透明盖的半圆孔15中,闭锁完成。 
闭锁盒的工作方式: 
打开闭锁盒,如图12、13、14、15,闭锁机构5中的锁销51在钥匙作用下向下移动,从透明盖1上的半圆孔15中收缩到底座41的垂直圆孔416中,此 时,透明盖1在弹性顶出机构3的作用下向外移动,直到连接片上的倒钩222勾住底座上的横向筋骨414,透明盖1停止向外移动,移动过程中,由于透明盖1上的凹槽14始终与底座41上的第二筋骨415接触,保证了闭锁盒只能向一个方向移动,移动结束后,透明盖1可以绕连接轴21向下旋转,闭锁盒完成打开。 
关闭闭锁盒时,将透明盖2绕连接轴21向上旋转,直到透明盖下平面11与连接片22接触,此时可以向底座方向推动,推动过程中,透明盖1上的凹槽14与底座41上的第二筋骨415接触,保证透明盖只能向一个方向移动,透明盖压缩顶销32,直到闭锁机构5上的锁销插入透明盖1上的半圆孔15内,闭锁盒关闭完成。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的闭锁盒,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 
所述连接装置包含有连接轴和连接片;连接轴安装在连接片的一侧端,连接片和连接轴采用能够相互旋转的方式连接,连接轴固定在底座中,连接轴将底座和连接片连接在一起;所述盖体设置有方便连接片往复平移的连接片安装槽,连接片的片体位于所述连接片安装槽中往复平移。 
所述弹性顶出机构安装在盖体中;所述弹性顶出机构包括有弹簧和顶销,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盖体和顶销内端部;在闭锁机构处于闭锁状态时,弹簧处于压缩状态,顶销的外端部与底座抵触式连接;在闭锁机构处于解锁状态时,弹簧处于伸展状态,盖体向外平移,盖体处于脱离底座的位置状态。 
盖体采用半透明或不透明的材料制成。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闭锁盒,包括有盖体、闭锁机构和底座组件,所述闭锁机构用于盖体和底座组件之间的闭锁连接;所述盖体和底座组件在闭锁机构处于闭锁状态时包围形成闭锁腔;其特征在于,所述闭锁盒还包括有:连接装置和弹性顶出机构,盖体和底座组件通过连接装置采用能够相对往复平移和翻转的方式连接在一起;所述弹性顶出机构,安装在盖体或底座组件中,用于在闭锁机构处于解锁状态时将盖体顶离底座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闭锁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包含有连接轴和连接片;连接轴安装在连接片的一侧端,连接片和连接轴采用能够相互旋转的方式连接,连接轴固定在盖体中,连接轴将盖体和连接片连接在一起;所述底座组件设置有方便连接片往复平移的连接片安装槽,连接片的片体位于所述连接片安装槽中往复平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闭锁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顶出机构安装在底座组件中;所述弹性顶出机构包括有第一弹簧和顶销,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底座组件和顶销内端部;在闭锁机构处于闭锁状态时,第一弹簧处于压缩状态,顶销的外端部与盖体抵触式连接;在闭锁机构处于解锁状态时,第一弹簧处于伸展状态,顶销推动盖体及连接片向外平移,盖体处于脱离底座的位置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闭锁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采用透明盖,所述透明盖采用容器状结构,包括有外平面和垂直于外平面的周侧壁面,透明盖的周侧壁面的内端部设置有一个下平面;底座组件的顶端设置有一个上平面,所述透明盖和底座组件在闭锁机构处于闭锁状态时,下平面与上平面面接触式配合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闭锁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平面的两侧各设置一个线型结构的凹槽,每个凹槽的外旁侧设置有一个凸块结构的第一筋骨,第一筋骨的端面与弹性顶出机构的顶销外端部接触连接;透明盖的周侧壁面的内端部还设置有一个半圆孔;外平面的内端部设置有连接装置安装凹槽,连接装置安装凹槽的两端侧壁均设置有圆形深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闭锁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组件包含有底座和后盖两部分;所述上平面为底座的顶面;上平面上设置有两条凸出的第二筋骨,第二筋骨与透明盖上的凹槽配合连接,用于限制透明盖的移动路径;底座的正面方向且位于上平面下方有两个圆孔,两个圆孔内均安装有弹性顶出机构;所述连接片安装槽即为两个圆孔之间的区域中设置的一个回形槽,连接片在回形槽内移动,回形槽的前端设有一个横向筋骨;底座还包括一个垂直圆孔,垂直圆孔的开口位于上平面上,闭锁机构安装在垂直圆孔内;底座背面具有两个用于固定后盖的螺钉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闭锁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盖为片状结构件,用于封闭底座的背部;后盖正面有两个安装孔,螺丝穿过安装孔、底座背面的螺钉孔后将后盖与底座连接到一起,所述后盖背面有两个突出的圆柱,安装时嵌入底座的圆孔中,用于顶住弹性顶出机构,圆柱与弹性顶出机构的第一弹簧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闭锁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片前端有一个圆环形圈,用于插入连接轴,连接片后端有一个倒钩,当透明盖向外移动到可以打开旋转位置时,倒钩最低部位的高度低于与横向筋骨最高部位的高度,横向筋骨用于连接片移动时最远端限位,倒钩钩紧横向筋骨,避免连接片从底座中脱离;圆环形圈位于透明盖的外平面的连接装置安装凹槽中,连接轴的两端伸进透明盖的圆形深孔安装;圆形深孔与连接片上的圆环形圈对齐。
9.根据权利要求6至8中任何一项所述的闭锁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顶出机构安装在底座内的圆孔中,由顶销和第一弹簧依次连接组合而成,顶销为圆柱形结构体,带有台阶面,第一弹簧安装在顶销后端,弹性顶出机构的后端与底座组件中的后盖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5至8中任何一项所述的闭锁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闭锁机构包含锁销和第二弹簧;需要打开闭锁盒时,锁销向下移动压缩第二弹簧,透明盖被释放并在弹性顶出机构作用力下向外弹出;闭合闭锁盒时,将透明盖向里推动直到锁销向上插入透明盖的半圆孔中,闭锁完成。
CN 201320006614 2013-01-07 2013-01-07 闭锁盒 Expired - Lifetime CN20303881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20006614 CN203038814U (zh) 2013-01-07 2013-01-07 闭锁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20006614 CN203038814U (zh) 2013-01-07 2013-01-07 闭锁盒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038814U true CN203038814U (zh) 2013-07-03

Family

ID=486909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320006614 Expired - Lifetime CN203038814U (zh) 2013-01-07 2013-01-07 闭锁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038814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67721A (zh) * 2018-07-12 2018-11-06 珠海优特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压板闭锁装置
CN108767721B (zh) * 2018-07-12 2024-05-31 珠海优特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压板闭锁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67721A (zh) * 2018-07-12 2018-11-06 珠海优特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压板闭锁装置
CN108767721B (zh) * 2018-07-12 2024-05-31 珠海优特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压板闭锁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519685U (zh) 一种弹簧自锁箱扣
CN103449043B (zh) 一种自锁式喷盖
CN201730511U (zh) 一种婴幼儿防护门栏
CN203783278U (zh) 一种箱柜电磁锁
CN106876217A (zh) 双触点磁保持继电器
CN203038814U (zh) 闭锁盒
CN204983999U (zh) 用于智能快件箱的电控锁集中安装装置及其智能快件箱
CN208637705U (zh) 一种防水型pcb针座
CN206595208U (zh) 双触点磁保持继电器
CN205000829U (zh) 一种自动上锁的单向宠物门栏
CN203435964U (zh) 抽屉内锁组件
CN207332490U (zh) 一种斜舌定点触发装置
CN205693040U (zh) 一种插座安装盒卡接结构
CN205337988U (zh) 一种遥控器存放盒及具有该存放盒的家用电器
CN204987125U (zh) 微波烹饪装置
CN111827798A (zh) 仓位卷门的有效上锁锁具
CN202990585U (zh) 水平折翻式柜门暗锁
CN207296635U (zh) 一种新型按钮式窗锁
CN202706726U (zh) 锁控门碰装置
CN207084378U (zh) 私密首饰盒
CN216305631U (zh) 一种收纳式冰箱用塑料拉手
CN210714215U (zh) 一种设有置物板的公共卫生间插销锁
CN205089101U (zh) 一种新型儿童围栏门栏安全锁
CN2603166Y (zh) 卡轴锁芯及配套钥匙
CN202151216U (zh) 柜体抽屉翻转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