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038224U - 具有微触动感应开关的笔型输入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具有微触动感应开关的笔型输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038224U
CN203038224U CN 201320005044 CN201320005044U CN203038224U CN 203038224 U CN203038224 U CN 203038224U CN 201320005044 CN201320005044 CN 201320005044 CN 201320005044 U CN201320005044 U CN 201320005044U CN 203038224 U CN203038224 U CN 2030382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junction surface
pen
mandrel rod
little tou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320005044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侯椗腾
陈志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YE System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KYE System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YE Systems Corp filed Critical KYE Systems Corp
Priority to CN 201320005044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0382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0382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038224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微触动感应开关的笔型输入装置,主要是在一笔型外壳内分别设置有一笔芯轴棒、一微触动开关模块及一感应线圈模块;该微触动开关模块包括一接电片、一设有导电环的内轴棒及一套设在内轴棒上的弹簧,该导电环将随内轴棒位移而与接电片构成电性离合;该笔芯轴棒一端连接伸出外壳一端的笔芯,另一端与微触动开关的内轴棒连接;当笔芯在数字板上施力轻压,使笔芯轴棒内推,而令微触动开关模块的接电片与导电环离合,用以产生一开关信号,同时由内轴棒触动感应线圈模块产生感应信号;利用上述构造可在笔芯确实接触数字板时始产生感应信号,以解决传统数字笔接近数字板时就漏水的问题。

Description

具有微触动感应开关的笔型输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微触动感应开关的笔型输入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操作省力、可确认使用者的书写动作后再决定是否产生感应信号,以解决传统数字笔漏水问题的笔型输入装置。
背景技术
如图7所示是一种已知的数字板80及配合该数字板80使用的数字笔,该数字笔的构造如图8所示,主要是在一笔型外壳70内设有一管件701,该管件701内由下而上依序设有一第一供电线圈71、一第二供电线圈72、一感应线圈73及一弹性元件75;所述第一供电线圈71、第二供电线圈72及感应线圈73分别形成有轴向贯通的通孔,其间共同穿设有一笔芯轴棒74,该笔芯轴棒74的一端部形成有一笔芯741,且穿出外壳70的一端;该笔芯轴棒74的另一端设有一铁芯部742,该铁芯部742对应于感应线圈73。另外,所述弹性元件75设于管件701的底部,并被笔芯轴棒74的另端部抵掣。
所述数字笔的工作原理是由数字板80发射一电磁信号,当数字笔接近数字板80时,所述第一、第二供电线圈71,72将分别感应该电磁信号,经转换为直流电源供应给感应线圈72;而当数字笔以笔芯轴棒74一端的笔芯741接触数字板80表面时,笔芯轴棒74因反作用力而内缩,因而改变笔芯轴棒74另一端所设铁芯部742与感应线圈73的相对位置,而使感应线圈73产生并发射感应信号,数字板80将接收该感应信号,用以计算出数字笔点触数字板80的坐标,并执行对应的动作指令。如所述所述,当笔芯741在数字板80表面施压而使笔芯轴棒74内缩时,该笔芯轴棒74将同时压缩弹性元件75,待笔芯741离开数字板80,笔芯轴棒74压力解除,于是利用弹性元件75的回复弹性将笔芯轴棒74推回至原位。
由上述可知,已知的数字笔是利用笔芯轴棒74受压时产生位移,使其一端所设的铁芯部742与感应线圈73的相对位置产生变化,因而产生感应信号(也称为出水);待笔芯轴棒74一端的笔芯741离开数字板80表面,施加在笔芯轴棒74上的压力解除,弹性元件75将使笔芯轴棒74恢复原位而停止出水。
然而上述数字笔并不能完全防止漏水情况的发生,原因在于:所述笔芯轴棒74是在受压时压缩弹性元件75,当压力解除时,利用弹性元件75的回复弹性将笔芯轴棒74推回至原位,但所述弹性元件75多半由橡胶构成,其由压缩状态回复时,并不能精确地使笔芯轴棒74上的铁芯部742回到起始点,亦即笔芯轴棒74每次下压使铁芯部742与感应线圈73相对位移时都会有些微差异,因而会发生笔芯741脱离数字板80表面后,再次接近数字板80但尚未接触板面前就漏水的现象,也就无法精准作到只在笔芯741接触板面时才出水的动作。
由上述可知,现有数字笔存在未接触数字板前即漏水的问题,因此有待进一步检讨,并寻求可行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微触动感应开关的笔型输入装置,其利用一微触动感应开关感测使用者的书写动作,而可精确地在接触数字板板面时才出水,有效解决传统数字笔的漏水问题。
为达成所述目的所采取的主要技术手段是令所述具有微触动感应开关的笔型输入装置包括有:
一外壳,呈中空管状;一供电线圈组,设于所述外壳内,该供电线圈组包括一个以上的供电线圈,该供电线圈上具有一轴向贯穿的通孔;一笔芯轴棒,设于外壳内,且可移动地穿设在所述供电线圈的通孔间;该笔芯轴棒具有一外侧端及一内侧端,其外侧端与一笔芯连结;一微触动开关模块,包括一接电片、一设有导电环的内轴棒及一套设在内轴棒上的弹簧;该接电片固定在外壳内,该内轴棒与笔芯轴棒的内侧端连结,该内轴棒上的导电环相对于接电片构成电性离合;一感应线圈模块,设于外壳内,且位于微触动开关模块内侧,该感应线圈模块主要是在一感应线圈内可移动地穿设一感应铁芯,该感应铁芯一端对应于所述内轴棒;一弹性元件,设于所述外壳内且位于感应铁芯另一端处。
优选的,进一步包括一第一管座,该第一管座穿设在外壳的笔杆内,其具有一中空管体,其外管径与笔杆的内径匹配,该管体一端形成有一前接合部、一后接合部;该第一管座在前、后接合部之间形成有相互连通的一前管室、一中管室及一后管室,该前管室供容置供电线圈组,中管室内部供容置该微触动开关模块;该后管室外环绕设置有所述感应线圈模块的感应线圈,而后管室内则供感应铁芯设置其间。
优选的,该微触动开关模块进一步包括一中空套筒及一筒盖,其中内轴棒、弹簧设于套筒内,所述接电片固定在筒盖上,该套筒一端具有开口且与筒盖匹配并相互扣合。
优选的,该套筒相对于开口端的另一端部上形成有一穿孔;该感应线圈模块进一步包括一推杆及一导引块,该推杆穿设在感应铁芯上,其一端伸入套筒的穿孔,与内轴棒相互抵掣,推杆的另一端与导引块连接。
优选的,该第一管座的后接合部在两相对位置上分别形成有一导引槽;该感应线圈模块的导引块呈圆柱状,其相对柱壁上分别向外延伸形成有一凸部;该导引块位于第一管座的后接合部内,该导引块的凸部由后接合部的导引槽穿出。
优选的,进一步包括一第二管座,该第二管座具有一中空管体,其外管径仍与笔杆的内径匹配,且位于第一管座的后端,该管体一端分别形成有一前接合部,管体两端之间形成有一开放管室,供固定一电路板,该电路板将分别与供电线圈组的两供电线圈、感应线圈及微触动开关模块的接电片及弹簧电连接。
优选的,该第二管座的前接合部在两相对位置上分别形成有一导引槽,另外在相对的外壁上形成有一扣槽,该前接合部内径与第一管座的后接合部外径匹配,用以相互套接;该第一管座的后接合部在相对的外壁上形成有一扣块,而与第二管座的前接合部套接并相互扣合。
优选的,该弹性元件设于第二管座的前接合部内。
优选的,第二管座的另一端设有一螺柱,该螺柱穿出于笔杆的后端而与后盖螺合;该笔芯是由前盖的笔芯孔穿出,并进一步穿入供电线圈组的供电铁芯的通孔,而抵掣笔芯轴棒一端;该第一管座的前接合部在外壁上形成有螺纹,并露出于笔杆以外,以便与外壳的前盖相互螺合。
优选的,该微触动开关模块的筒盖筒壁上形成一开窗,供接电片的凸部穿出筒盖外。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所述的笔型输入装置在其笔芯于数字板上施力轻压时,将使笔芯轴棒内推,而令微触动开关模块的接电片与导电环产生离合动作,用以产生一开关信号,且该内轴棒同时推移感应铁芯,而使感应线圈产生感应信号;由于所述笔型输入装置只在笔芯接触板面时才使笔芯轴棒推移,进而使微触动开关模块产生开关信号,由感应线圈产生感应信号,得以有效解决传统数字笔接近数字板时就漏水的问题;另外,由于微触动开关模块的轻触动设计,在使用上具有省力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外观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分解图(不含外壳)。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局部组合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又一分解图(含外壳)。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一局部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局部剖视与动作示意图。
图7为已知数字笔与数字板配合使用的立体图。
图8为已知数字笔的组合剖视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0  笔芯轴棒               101  笔芯
10   外壳                   11   笔杆
12   前盖                   13   后盖
20   供电线圈组             21、22 供电铁芯
210、220 通孔               23、24 线匝
30   微触动开关模块         31   接电片
310  凸部                   32   内轴棒
320  头部                   33   导电环
34   弹簧                   35   套筒
36   筒盖                   40   感应线圈模块
41   感应线圈               42   感应铁芯
43   推杆                   44   导引块
440  凸部                   45   弹性元件
50   第一管座               51   前接合部
52   后接合                 521  导引槽
522  扣块                   53   前管室
54   中管室                 55   后管室
60   第二管座               61   前接合部
611  导引槽                 612  扣槽
62   螺柱                   63   开放管室
64   电路板                 70   外壳
701  管件                   71   第一供电线圈
72   第二供电线圈           73   感应线圈
74   笔芯轴棒               741  笔芯
742  铁芯部                 75   弹性元件
80   数字板。
具体实施方式
关于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首先请参阅图1、图2所示,包括一外壳10、一供电线圈组20、一微触动开关模块30、一感应线圈模块40、一笔芯轴棒100及一笔芯101;其中:
该外壳10呈笔状,在本实施例中,该外壳10包括一中空笔杆11、一前盖12及一后盖13;该前盖12一端形成有笔芯孔(图中未示),另一端具有开口并形成有螺纹;该后盖13也具有开口,也形成有螺纹。
该供电线圈组20具有一个以上的供电线圈,在本实施例中,该供电线圈组20主要是由两个供电线圈所组成,各供电线圈分别是在供电铁芯21、22上环绕设置有线匝23、24,而供电铁芯21、22上分别形成有轴向贯穿两端的通孔210、220,供笔芯轴棒100可轴向移动地穿设在其间。在本实施例中,该供电线圈组20是通过第一管座50固定至外壳10的笔杆11内,该第一管座50的详细构造容后陈述。
该微触动开关模块30包括一接电片31、一设有导电环33的内轴棒32及一套设在内轴棒32上的弹簧34;其中,该接电片31固定在外壳10的笔杆11内,该导电环33套设在内轴棒32上,且内轴棒32一端与笔芯轴棒100对应套接,该内轴棒32上的导电环33与接电片31相对,当内轴棒32随笔芯轴棒100在轴向上移动,将与相对位置上的接电片31产生离合动作。其进一步的具体构造如下所述:
该内轴棒32相邻于笔芯轴棒100的一端具有一扩大外径的头部320,该导电环33的内径与内轴棒32的外径匹配,而以紧配合方式套设在内轴棒32上而挡止在其头部320内侧,该导电环33外径大于头部320外径,使导电环33端面露出于头部320外;该接电片31呈环片状,其外径与导电环33外径匹配,该接电片31上形成有一穿孔,穿孔孔径大于内轴棒32的头部320外径,可供内轴棒32的头部320可移动地穿过;该接电片31边缘向外延伸形成一凸部310,供电连接之用。而上述弹簧34套设在内轴棒32上,且与导电环33构成电接触,在导电环33与接电片31产生离合动作时可产生一开关信号。
在本实施例中,该微触动开关模块30进一步包括一中空套筒35及一筒盖36,用以容置微触动开关模块30的其他元件,其中内轴棒32、弹簧34设于套筒35内,该接电片31固定在筒盖36上,该套筒35一端具有开口且与筒盖36匹配并相互扣合;该套筒35相对于开口端的另一端部上形成有一穿孔350,另外筒盖36的筒壁上形成一开窗,供接电片31的凸部310穿出筒盖36外;而所述包括套筒35、筒盖36的微触动开关模块30也固定于所述第一管座50上。
该感应线圈模块40包括一感应线圈41及一设于感应线圈41内且可轴向移动的感应铁芯42,其中感应铁芯42受微触动开关模块30的内轴棒32推移时,将改变其与感应线圈41的相对位置,从而使感应线圈41产生感应信号。在本实施例中,该感应线圈模块40进一步包括一推杆43及一导引块44,其中感应线圈41是环绕设置在所述第一管座50上,该推杆43与感应铁芯42结合,且与导引块44一同设在第一管座50内。
请配合参阅图2、图3所示,该第一管座50穿设在外壳10的笔杆11内,其具有一中空管体,其外管径与笔杆11的内径匹配,该管体两端分别形成有一前接合部51、一后接合部52,该前接合部51的外壁上形成有螺纹,并露出于笔杆11以外,以便与外壳10的前盖12相互螺合。所述后接合部52在两相对位置上分别形成有一导引槽521,另外在相对的外壁上形成有一扣块522。
该第一管座50在前、后接合部51、52之间形成有相互连通的一前管室53、一中管室54及一后管室55,该前管室53供容置供电线圈组20,中管室54的管壁部分镂空,其内部供容置该微触动开关模块30;该第一管座50在对应后管室55的外管径略微内缩,并环绕设置有所述感应线圈41,而后管室55内则供感应铁芯42设置其间,与感应铁芯42连接的推杆43一端则伸入套筒35的穿孔350,与内轴棒32相互抵掣,推杆43的另一端则与导引块44连接,该导引块44呈圆柱状,其相对柱壁上分别向外延伸形成有一凸部440;该导引块44位于后接合部52内,该导引块44的凸部440由后接合部52的导引槽521穿出,以确保该导引块44在轴向上移动。所述导引块44的相对外侧进一步设有一弹性元件45,用以赋予一恢复弹力予解除压力后的感应铁芯42。
在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包括一第二管座60,其具有一中空管体,其外管径仍与笔杆11的内径匹配,且位于第一管座50的后端,该管体一端分别形成有一前接合部61,另一端则设有一螺柱62,管体两端之间形成有一开放管室63,供固定一电路板64(请配合图4所示),该电路板64将分别与供电线圈组20的两供电线圈、感应线圈41及微触动开关模块30的接电片31及弹簧34电连接(图中未示电连接线路),通过由微触动开关模块30的通断来控制感应线圈41是否产生感应信号。
请配合参阅图2、图4所示,该前接合部61在两相对位置上分别形成有一导引槽611,另外,在相对的外壁上形成有一扣槽612,该前接合部61内径与第一管座50的后接合部52外径匹配,用以相互套接,并以其上的扣槽612及扣块522相互扣合,其上的导引槽611、521对应连通。而所述弹性元件45设于第二管座60的前接合部61内。
该第二管座60另一端的螺柱62将穿出于笔杆11的后端而与后盖13螺合。该笔芯101是由前盖12的笔芯孔穿出,并进一步穿入供电线圈组20的供电铁芯21的通孔210,而抵掣笔芯轴棒100一端。
由上述说明可了解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具体构造,至于其工作原理如下所述:
本实用新型主要仍是利用设于笔杆11前端的供电线圈组20在笔型输入装置接近数字板时,感应数字板发射的电磁信号后,再经转换为直流电压供应给电路板64及感应线圈模块40使用,然而感应线圈模块40是否产生感应信号,除了由笔芯101在数字板的板面上施压造成笔芯轴棒100向内推移,而改变感应铁芯42与感应线圈41的相对位置外,先决条件是微触动开关模块30必须被触动产生开关信号,该感应线圈41才能产生感应信号,以避免出现漏水现象。
关于微触动开关模块30的工作方式,首先请参阅图5所示,在笔型输入装置未使用前,因笔芯101未受压,笔芯轴棒100也未受推移,在此状况下,微触动开关模块30的内轴棒32受弹簧34推顶,使内轴棒32上的导电环33与接电片31接触(在本实施例中,其为一常闭开关形式)。在此状况下,由于微触动开关模块30未被触动,即使笔型输入装置接近了数字板且其供电线圈组20也感应到电磁信号,在使用者未以笔芯101在数字板上实际执行书写动作而使微触动开关模块30产生开关信号前,感应线圈模块40不会产生感应信号,因而也就不会有漏水的现象。
当使用者手持外壳10并以笔芯101接触数字板的板面时,因板面对笔芯101产生反作用力,因而向后推移笔芯轴棒100,该笔芯轴棒100同时推移微触动开关模块30的内轴棒32,而内轴棒32上的导电环33将压缩弹簧34且脱离接电片31(如图6所示),由于接电片31与导电环33间出现了离合动作,因而将对电路板64送出一开关信号,在此状况下,感应线圈模块40才会产生感应信号,亦即在笔型输入装置的笔芯101实际接触到板面才有出水的动作。
必须特别说明的是:尽管出水与否是由微触动开关模块30所控制,但因是采用特殊的微触动设计,因此在笔芯101确实接触板面的状态下,微触动开关模块30就会产生开关信号,并可使感应线圈模块40产生感应信号,因此对于使用者而言在操作上将会十分省力。

Claims (10)

1.一种具有微触动感应开关的笔型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一外壳,呈中空管状;
一供电线圈组,设于所述外壳内,该供电线圈组包括一个以上的供电线圈,该供电线圈上具有一轴向贯穿的通孔;
一笔芯轴棒,设于外壳内,且能够移动地穿插设置在所述供电线圈的通孔间;该笔芯轴棒具有一外侧端及一内侧端,该外侧端与一笔芯连结;
一微触动开关模块,包括一接电片、一设有导电环的内轴棒、一套设在内轴棒上的弹簧;该接电片固定在外壳内,该内轴棒与笔芯轴棒的内侧端连结,该内轴棒上的导电环相对于接电片构成电性离合;
一感应线圈模块,设于外壳内,该感应线圈模块包括在一感应线圈内能够移动地穿插设置的一感应铁芯,该感应铁芯一端对应于所述内轴棒;
一弹性元件,设于所述外壳内且位于感应铁芯另一端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微触动感应开关的笔型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一第一管座,该第一管座穿插设置在外壳的笔杆内,该第一管座具有一中空管体,该第一管座外管径与笔杆的内径匹配,该管体一端形成有一前接合部、一后接合部;
该第一管座在前、后接合部之间形成有相互连通的一前管室、一中管室及一后管室,该前管室供容置供电线圈组,中管室内部供容置该微触动开关模块;该后管室外环绕设置有所述感应线圈模块的感应线圈,而后管室内则供感应铁芯设置其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微触动感应开关的笔型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微触动开关模块进一步包括一中空套筒及一筒盖,其中内轴棒、弹簧设于套筒内,所述接电片固定在筒盖上,该套筒的一端具有开口且与筒盖匹配并相互扣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微触动感应开关的笔型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套筒相对于开口端的另一端部上形成有一穿孔;
该感应线圈模块进一步包括一推杆及一导引块,该推杆穿插设置在感应铁芯上,该推杆的一端伸入套筒的穿孔,与内轴棒相互抵掣,该推杆的另一端与导引块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微触动感应开关的笔型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管座的后接合部在两相对位置上分别形成有一导引槽;
该感应线圈模块的导引块呈圆柱状,其相对柱壁上分别向外延伸形成有一凸部;该导引块位于第一管座的后接合部内,该导引块的凸部由后接合部的导引槽穿出。
6.根据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具有微触动感应开关的笔型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一第二管座,该第二管座具有一中空管体,所述第二管座外管径仍与笔杆的内径匹配,且位于第一管座的后端,该管体一端分别形成有一前接合部,管体两端之间形成有一开放管室,供固定一电路板,该电路板将分别与供电线圈组的两供电线圈、感应线圈及微触动开关模块的接电片及弹簧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微触动感应开关的笔型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管座的前接合部在两相对位置上分别形成有一导引槽,另外在相对的外壁上形成有一扣槽,该前接合部内径与第一管座的后接合部外径匹配,用以相互套接;
该第一管座的后接合部在相对的外壁上形成有一扣块,而与第二管座的前接合部套接并相互扣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有微触动感应开关的笔型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弹性元件设于第二管座的前接合部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具有微触动感应开关的笔型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管座的另一端设有一螺柱,该螺柱穿出于笔杆的后端而与后盖螺纹结合;
该笔芯是由前盖的笔芯孔穿出,并进一步穿入供电线圈组的供电铁芯的通孔,而抵掣笔芯轴棒一端;
该第一管座的前接合部在外壁上形成有螺纹,并露出于笔杆以外,以便与外壳的前盖相互螺纹结合。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具有微触动感应开关的笔型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微触动开关模块的筒盖筒壁上形成一开窗,供接电片的凸部穿出筒盖外。
CN 201320005044 2013-01-06 2013-01-06 具有微触动感应开关的笔型输入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0382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20005044 CN203038224U (zh) 2013-01-06 2013-01-06 具有微触动感应开关的笔型输入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20005044 CN203038224U (zh) 2013-01-06 2013-01-06 具有微触动感应开关的笔型输入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038224U true CN203038224U (zh) 2013-07-03

Family

ID=486903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320005044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038224U (zh) 2013-01-06 2013-01-06 具有微触动感应开关的笔型输入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03822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08289A (zh) * 2015-11-12 2017-05-24 禾瑞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笔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08289A (zh) * 2015-11-12 2017-05-24 禾瑞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笔
CN106708289B (zh) * 2015-11-12 2019-11-08 禾瑞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笔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038224U (zh) 具有微触动感应开关的笔型输入装置
CN204790902U (zh) 可更换式触控笔尖
CN205429302U (zh) 一种按压弹出式新型插排
CN204067130U (zh) 一种便捷式移动设备的按键机构
CN206412601U (zh) 一种低压通讯转接插件
CN207255445U (zh) 一种焊接机用焊条夹头
CN103682895B (zh) 兼容网口和电话接口的接口连接器
CN203982607U (zh) 一种综合型教学办公笔
CN209447134U (zh) 一种双天线电容触控笔
CN209766708U (zh) 充电枪转接头
TW201426420A (zh) 具有微觸動感應開關的筆型輸入裝置
CN103682730A (zh) 弹性插针
CN107104327B (zh) 一种应用于电瓶自行车上的电源插头
CN203707407U (zh) 一种正反插拔usb母口
CN204669408U (zh) 能防止捅针捅偏的手机
CN203205629U (zh) Cf插槽滑轨卡扣结构
CN204390532U (zh) 一种太阳能伸缩教鞭
CN101764320A (zh) 安全插座结构
CN204858092U (zh) 一种电源插座
CN205429236U (zh) 一种供用电插头系统
CN203734017U (zh) 伸缩式接插件
CN206322125U (zh) 节能智能笔
CN203592824U (zh) 红外书画笔
CN203950630U (zh) 一种电磁铁
CN208014967U (zh) 一种设模块化机械式拔出结构的插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703

Termination date: 202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