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032696U - 一种组合式油缸举升横移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组合式油缸举升横移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032696U
CN203032696U CN 201320039162 CN201320039162U CN203032696U CN 203032696 U CN203032696 U CN 203032696U CN 201320039162 CN201320039162 CN 201320039162 CN 201320039162 U CN201320039162 U CN 201320039162U CN 203032696 U CN203032696 U CN 2030326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cylinder
coaster
traversing
hydraulic
lif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320039162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江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Huazheng Creativit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 201320039162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03269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0326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032696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ypes And Forms Of Lifts (AREA)

Abstract

一种组合式油缸举升横移装置,它包括一支全液压二级横移油缸、一支全液压多级举升油缸、一座底桥、一支滑车、支撑组件及液压泵站,由一支水平二级液压油缸为移动力,推动滑车在底桥上移动,滑车上由垂直多级油缸托举重物平移转动到适当位置就位,由该两支多级油缸分别实现对被起复物垂直起降和水平位移,使之能用于脱线车辆的顶升、横移就位。本实用新型装置可减少液压油缸的静长度,运动平稳,冲击变形小,可减少滑车自行溜车的可能,使之可用于车体下方空间狭小,以及轻型化、薄壳化车体的起复,并且操作、拆装快捷、方便、准确。

Description

一种组合式油缸举升横移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全液压起复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常用于脱轨车辆救援复位的举升横移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交通技术不断发展,高速轨道车辆越来越多,轮轴上也配置动力装置如拖曳电机、刹车装置等,使得车体下方空间很小,掉线时不便安放起复设备,而且车体前有排障器、周边下有包围风挡及散布四周的风管、油管、电气管路等,要求起复设备尽可能避开这些障碍;由于车体轻型化、薄壳化现成为主流设计,要求起复时不致造成车体二次损伤。
现有的同类装置,特别是双油缸A型组合式起复装置、倾摆式油缸举升横移装置等在起复过程中油缸通常斜置工作,占据较大的空间位置(较大的垂直投影面积),与车体附属设施相干扰的可能性大;现有的同类装置,特别是双油缸A型组合式起复装置、倾摆式油缸举升横移装置等工作时车体运动轨迹多为空间曲线,水平运动、垂直运动同时进行,就位瞬间易造成车轮与钢轨的撞击,冲击负荷较大时会使车体受影响。
现有的同类装置,横移缸多为单级油缸,安装方式分随行式、定位式两种;油缸随行式,即横移油缸安放在滑车下方,与滑车同行;底桥面板中央,纵向开有一排长方孔,横移缸活塞前端有一单向棘爪,伸出后勾住某一长方孔的内边,收缩活塞拉动滑车前行,活塞到底后滑车停止,活塞再前出,棘爪越过此长方孔前行,到达下一个方孔后勾住内边,重复前述动作;横移缸活塞交互伸、缩,带动滑车走、停、走、停循环往复;不足之处是操作繁琐、且在滑车走、停转换时,处于自由状态,如遇底桥放置不平,重载下易发生溜车现象;同时因滑车下部空间很小,横移缸活塞直径、长度受限,直接影响做功推力和单程移动距离;油缸定位式,通常是将横移缸外缸筒的一端用螺栓固定在底桥上,活塞杆的收、缩直接带动滑车横移,基本解决了滑车自行溜车问题,不足之处在于横移距离受活塞杆长度限制,为了达到每次0.5M的横移范围,油缸的净长度往往达到0.7M,直接的影响是如油缸尾部固定在底桥上,则油缸全部依附在底桥上,底桥的长度大大增加,如外缸筒的前端固定在底桥上,则整个油缸的缸筒甩在底桥外长达0.7M,而地铁线路上,就有可能与带电的第三轨相碰。
现有的同类装置,往往遇到以下的问题,大多数脱轨车辆仅为一端轮对掉线,车体另一端轮对还在钢轨上,起复就位时车体脱轨端横向移动回到钢轨上的轨迹是以另一端轮对为圆心的弧,但横移滑车的运动轨迹却是这段弧线的弦,是一条与横移缸纵轴方向一致的直线,简言之,举升缸上端与车体接触点是弧线轨迹,下端与滑车接触点是直线轨迹,二者相互作用将使油缸扭转,倾斜。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同类起复装置存在上述多种缺陷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合式油缸举升横移装置,该装置是由一支水平二级液压油缸为移动力,推动滑车在底桥上移动,滑车上由垂直多级油缸托举重物平移转动到适当位置就位,由该两支多级油缸分别实现对被起复物垂直起降和水平位移,使之能用于脱线车辆的顶升、横移就位。并且该装置可减少液压油缸的静长度,运动平稳,冲击变形小,可减少滑车自行溜车的可能,使之可用于车体下方空间狭小,以及轻型化、薄壳化车体的起复,并且操作、拆装快捷、方便、准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组合式油缸举升横移装置,它包括一支全液压二级横移油缸、一支全液压多级举升油缸、一座底桥、一支滑车、支撑组件及液压泵站,所述的二级横移油缸水平架设在横移油缸支架上,所述的底桥设在横移油缸的下方,底桥的面板上设置有滑车;在横移油缸前端设有螺纹连接并可锁紧的横移缸接杆,该横移缸接杆通过滑车销与滑车销座连接,滑车销座与滑车连接,横移油缸通过横移缸接杆、滑车销座带动滑车在底桥上滚动;所述的多级举升油缸垂直设置在滑车中央,所述的支撑组件设置在举升油缸的顶端;分别设置在横移油缸和举升油缸上的进油接头、回油接头通过液压油管与外设的液压泵站形成液压工作回路。
在所述的全液压二级横移油缸外缸筒前后两端各设有一道可快速固定其位置的定位环。
在所述的横移缸支架上设有半环槽,横移缸支架下端为可插入底桥的支架穴孔的圆柱体。
在所述的滑车上面板中央设有圆形带锥面的定位凸台。
在所述的多级举升油缸的外油路上装有液控单向阀。
在所述的多级举升油缸底部设有与滑车面板上定位凸台尺寸角度相适配的定位凹槽,在该举升油缸的末级活塞顶端设有带锥度的同轴定位孔。
所述的支撑组件包括组合垫块、嵌有推力滚子轴承的回转垫块及与被起复物接触形状相适配的平面顶托或车钩顶托;所述的组合垫块为一组高度尺寸不一的设有同轴定位孔和同轴定位销的圆形垫块;所述的平面顶托和车钩顶托均设置在支撑组件的最上层,在回转垫块、平面顶托和车钩顶托底面设有同轴定位销。
在所述的横移缸支架上设有半环槽,横移油缸外缸上的定位环插入该半环槽中;所述的横移缸支架插置在底桥一端的支架穴孔中。
在所述的滑车的每根车轴上设有三段滚轮,轮架卡在中间滚轮的两旁,轮架外侧各设有一滚轮。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采用由一支水平设置的二级液压油缸为横移动力,并在滑车上有一支垂直设置的多级液压油缸托举重物,该横移油缸采用二级油缸,与同行程单级油缸相比,静长度减少40%;由于长度减少,后端定位时占用底桥的长度也大为减少,前端定位时,油缸伸出底桥的长度远小于地铁线路中带电的三轨与邻近的铁轨距离,使之可适用于车体下方空间狭小的起复使用。该托举重物油缸由于垂直使用,竖直投影面积小对周围设施干扰较小,动作方向单一,运动平缓冲击变形小,因此比较适合轻型化、薄壳类车体的起复救援工作,起复时不致造成车体二次损伤。
2、本实用新型中的横移油缸采用定位式,由于横移油缸阻滞,减少了滑车自行溜车的可能;外缸筒前后两端各有一定位环,提起油缸手柄,可以快捷地将任意一道环像插销一样插入横移缸支架的半环槽内,用以定位横移油缸;遇油缸行程不足时,可中途更换两道定位环的插入位置,即可增加等同外缸筒长的横移距离。
3、本实用新型中的横移缸支架,上口开有与横移油缸定位环相符的环形槽,下端为一圆柱体,将此圆柱体插入底桥上的支架穴孔中,便可将横移油缸定位于底桥上,拆、装十分便捷;支架下的圆柱体受外力可在支架穴孔中转动,相应带动横移油缸左右转动,推拉滑车行进时迁就车体运动的空间轨迹,防止油缸在外力作用下扭斜。
4、本实用新型的举升油缸在进油嘴与油缸的下腔之间装有液控单向阀,液压油从活塞下腔进入时,单向阀处于导通状态,下腔停止进油时,活塞下腔油路被该单向阀截止,活塞停在原来位置;如此时液压油进入活塞上腔,下腔油路不通便会导致系统压力增加,当压力至10-15MPa时,液控单向阀自动打开使下腔油路畅通,活塞方可下行;由于加装了液控单向阀,使得油缸在承重负载状态下遇进油管突然松脱、破裂或液压站失去动力及操控阀失效时,活塞下腔仍能维持原来系统压力,保持油缸负重状态,起到了安全锁的作用。
5、本实用新型的举升油缸外缸筒底部中央加工有圆形带锥面的定位凹槽,可以很方便地将其与滑车面板上的同尺寸定位凸台嵌合在一起,当油缸在举升重物并移动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侧向外力,不使油缸的底面与滑车表面发生错位。
6、本实用新型的举升油缸末级活塞上端与车体之间是支撑组件,由组合垫块、回转垫块及顶托三种附件组成;组合垫块是一组高度不一的圆形物体,起复准备时,如油缸与车体之间有较大空间,将组合垫铁置于油缸顶端,用于减少油缸的空行程;回转垫块外形同组合垫块,是优先使用的基础垫块,内有推力滚子轴承,被起复的车体运动轨迹与滑车行进轨迹不一致时,压在回转垫块上盖的车体通过轴承的回转,与油缸的轴线发生相应的位移,从而缓解车体对举升缸的扭斜作用力;专用顶托专为起复车体的不同部位设计,平面顶托适合举升车体大梁、轮对芯盘,车钩顶托适合举升车钩,所有支撑组件上端有与油缸末级活塞杆上端尺寸相同的圆形锥度同轴定位孔、下端有与之配套的同轴定位销,借此中心定位的设计,三种支撑组件彼此之间可以稳固的叠套在一起,既可单独使用,亦可成组使用。
7、本实用新型的滑车面板中央有与油缸底部凹槽相符的锥形定位凸台,用以定位举升油缸的位置,前后各有一滑车销座,其中一个与横移缸活塞杆连接,另一个在必要时可通过连接板串联另一部滑车,即两个滑车,两支同规格的举升油缸一起工作,用于较大吨位的车体或严重倾斜的车体扶正。
8、本实用新型的每根车轴上都有三段滚轮,轮架卡在中间滚轮的两旁,外侧各有一滚轮;相对于传统单轮或双轮车轴结构,这样布局的作用是:极端情况下当举升缸受车体侧向压力有翻覆倾向时,总是以受力较大的那一侧轮架为支点,向外倾倒,而其外侧加装的滚轮刚好提供了充分的支撑力。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组合式油缸举升横移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横移油缸示意图。
图3a是本实用新型中举升油缸主视示意图。
图3b是图3a的右视示意图。
图4a是本实用新型中底桥俯视示意图。
图4b是图4a的左视示意图。
图5a是本实用新型中滑车示意图。
图5b是图5a的侧视示意图。
图6a是本实用新型中横移缸支架的主视示意图。
图6b是图6a的侧视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回转垫块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8a、图8b、图8c是本实用新型中一组组合垫块示意图。
图9a是本实用新型中平面顶托示意图
图9b是本实用新型中车钩顶托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中双滑车使用装置示意图。
图11a、图11b是本实用新型中变换横移油缸定位环位置示意图。
图12a、图12b、图12c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组合式油缸举升横移装置应用于起复脱轨车辆的三个过程的实施例示意图。
图中,1.定位环,2.横移油缸,3.横移缸支架,4.滑车,5.底桥,6.滑车销座,7.液控单向阀,8.举升油缸,9.横移缸接杆,10.油嘴集成块,11.定位凹槽,12.同轴定位孔,13.支架穴孔,14.加强筋,15.定位凸台,16.轮架,17.车轴,18.滚轮,19.半环槽,20.圆柱体,21.回转垫块,22.上盖,23.下盖,24.推力滚子轴承,25.同轴定位销,26.组合垫块,27.平面顶托,28.车钩顶托,29.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组合式油缸举升横移装置的一个实施例,该实施例应用于轨道车辆掉线后的快速起复。该组合式油缸举升横移装置包括一支二级横移油缸2、一支多级液压举升油缸8、一座底桥5、一个滑车4、支撑组件及液压泵站。横移油缸2为二级全液压操控,该二级横移油缸2水平架设在横移缸支架3上,在横移缸支架3上设有半环槽19,横移缸支架3下端为圆柱体20,底桥5设在横移油缸2下方。在二级横移油缸2的外缸筒前后两端各有一道可快速固定其位置的定位环1,将其中的一道定位环插入横移缸支架3的半环槽19中,并将横移缸支架3下的圆柱体20插入底桥5一端的支架穴孔13中,从而使横移油缸2位置固定。在底桥5的面板上设置有滑车4,横移油缸2与滑车4之间通过螺纹连接并可锁紧地装有横移缸接杆9,该横移缸接杆9一端开孔由滑车销穿过滑车销座6通过铰接而与四轴滑车4相连,另一端以螺纹方式旋入横移缸末级活塞,通过活塞杆进退,使横移油缸2通过横移缸接杆9、滑移销座6带动滑车4在底桥5上滚动。举升油缸8为多级全液控,举升缸8垂直放置在滑车4面板中央,滑车4面板中央有圆形带锥面定位凸台15,举升油缸8底部设有与滑车4面板上定位凸台15相适配的定位凹槽11,二者嵌合防止相互间位移。在举升油缸8顶端安装支撑组件,该支撑组件包括回转垫块21、组合垫块26、平面顶托27、车钩顶托28等,根据起复空间、起复物表面形状选用其中的一件或多件。为便于多件使用时叠加稳固,在举升油缸8末级活塞的顶端和上述组件的上表面均加工了带锥度的同轴定位孔12,在组合垫块21、平面顶托27和车钩顶托28的下表面中心位置加工成角度相符的同轴定位销25,本实用新型中的顶托为具有与不同负载的被起复物的接触面形状相适配的顶托,以适应不同接触面外形的被起复物体,本实施图例中的顶托可为图9a所示的平面顶托27,或可为图9b所示的车钩顶托28或根据现场另行设计与被起复物接触面形状相适配的顶托。底桥5应表面加工平整,适合滑车轮滚动。安放时要求平稳,用枕木垫实、垫平,支撑点不少于三处。分别设置在横移油缸2和举升油缸8上的进油接头、回油接头通过液压油管与外设的液压泵站(图中未画出)形成液压工作回路。
请参见图2所示,横移油缸2为二级油缸,在其外缸筒两端各有一道定位环1,可以如同插销一样,快速插入横移支架3的半环槽19中。为使结构紧凑,减少对空间环境的干扰,将进、回油嘴集中在油嘴集成块10上。为不至后端定位环1与油嘴集成块10干扰,祛除了二者相互靠近的部分。两道定位环可根据现场情况任意选用,也可在起复中途换位,横移油缸行程不足时,暂时脱开滑车,换插另一道环,参见图11a和图11b所示,重新连接滑车工作,即可增加一个外缸筒长度的行程。横移油缸2前端设有横移缸接杆9,滑车4前后两侧都设有滑车销座6,一侧用以连接横移油缸2的活塞,另一侧必要时可通过一块连接板,串联另一滑车,可将负载重量分解在两支滑车上。横移缸接杆9前端扁平有销孔与滑车销座6相连,后端以螺纹旋入活塞杆传递横移油缸做功动力,滑车连接上以后旋紧接杆上的锁紧螺母以防受力后拉伤螺纹。
如图3a、图3b所示为多级举升油缸8的正视图和右视图,举升油缸8的外油路上进油端装有液控单向阀7,安装此阀后,液压油可以自由进入活塞下腔推动活塞上行举升重物,中断供油后,活塞下腔处于封闭状态并保持系统压力继续托举重物,欲解除此封闭状态,需向回油嘴注油,初始时由于下腔封闭,回油形不成通路,致使回油嘴压力自动升高,高至15-20Mpa时,将活塞下腔的通路打开,方使活塞下行,此阀起到了安全保护作用。举升油缸8底部加工有圆形带锥度的定位凹槽11,与滑车上的定位凸台15嵌合,起到了定位作用;活塞杆顶端加工有同轴定位孔12,可以叠放数件支撑组件如回转垫块21、组合垫块26及平面顶托27或车钩顶托28等,此同轴定位孔12与配套的支撑组件上的同轴定位销25互相嵌套,致所叠放的上述组件能很好的保证同轴度。
图4a、图4b是底桥5的俯视图、侧视图,底桥5是滑车运动的通道,表面应加工平整,内有数道加强筋14,加强筋直接影响底桥的强度,它的数量及高度与被起复物的重量增加成正比,底桥的一端有一圆形横移支架穴孔13,使用时,将横移缸支架下边的圆柱体20插在支架穴孔13中,横移油缸2在推拉滑车4行进中遇到侧向力时,横移缸支架3可在该穴孔中微微偏转,防止滑车4及举升油缸8倾覆。
请参见图5a、图5b所示,图5a所示是滑车4的主视示意图,本实施例中滑车4为四轴机构,综合车轴强度、降低重心的考虑,将滚轮的直径尽可能减小,前后两轴的位置布置在举升油缸8的底面投影之外,有利于滑车平稳运行。面板中央有一用作举升缸8定位的圆形锥度定位凸台15,该凸台嵌入举升缸底面的相应定位凹槽11中,使举升油缸8与滑车4面板不致位移;滑车4前后两端各设有一滑车销座6,单车使用时,任一销座均可与横移接头铰接,双车使用时,通过连接板29与另一滑车的一个销座铰接在一起。图5b是滑车的侧视示意图,有左右两个轮架16,该轮架同时又是滑车面板的加强筋,有效防止滑车面板过载变形;亦可连接起车轮和滑车面板,举升油缸8承载的负重通过两个轮架16传递到车轴17上。每根车轴17都有三段滚轮18,左右轮架16卡在中间的滚轮两旁,轮架16外侧各设有一滚轮18。滑车受左右倾倒的外力时,一侧的轮架受力大于另一侧轮架,有可能以受力大的一侧轮架为支点向外倾覆,此时安置在该轮架外侧的滚轮能可靠的提供支持力。同时外侧两滚轮也置于举升油缸底面投影之外,增加了滑车运动稳定性。
请参见图6a、图6b所示为横移缸支架的正视图和侧视图,该横移缸支架3为半环状,便于横移油缸2从上端进入和取出,横移缸支架中间设有半环槽19,将横移油缸2上的定位环1插入该槽,可使横移油缸2轴向定位;将横移缸支架3下端的圆柱体20插入底桥5上的支架穴孔13中,即可使横移缸支架3在底桥5上轴向定位,又可使支架在支架穴孔13中左右偏转,缓解侧向外力对滑车4、横移油缸2的干扰。
图7所示为支撑组件中的回转垫块21示意图,回转垫块21上表面设有同轴定位孔12,下面设有同轴定位销25,回转垫块上盖22、下盖23中间嵌有推力滚子轴承24,可消除车体运动轨迹对滑车前行轨迹交叉的影响。由于被起复物空间运动轨迹往往是曲线,当滑车运动轨迹是直线时,必然相互干涉,此时介于双方之间的回转垫块上盖22与下盖23发生回转,可缓解二者冲突。
图8a、图8b、图8c所示为支撑组件中的组合垫块26,是一组高度尺寸不一的圆形垫块,上下表面同样有同轴定位孔12和同轴定位销25,并且所有支撑组件的同轴定位孔与同轴定位销尺寸都相互统一,具有中心定位功能,便于叠加使用。当举升油缸8顶端与被起复物之间距离较大时,为防止空耗举升油缸的行程,提高工作效率,可视情况选择适当数量的组合垫块。
图9a所示是举升平面的平面顶托27,适用于举升车体大梁、轮对芯盘等。图9b所示是举升车钩用的车钩顶托28,顶托是设在支撑组件最上层的部件,所以只在其下面设有同轴定位销25,也可根据被起复物的表面形状设计不同的顶托。
请参见图10所示的本实用新型双滑车串联使用的实施例,通过连接板29将两个滑车的滑车销座6串接在一起,每个滑车上都有一支举升油缸,如图10所示可用于倾斜的车体扶正或重载车体的举升。
请参见图11a、图11b所示的横移油缸两道定位环1换位安装的实施例,图11a所示为用前端定位环1安装横移油缸,滑车4移动最大距离为S1;图11b所示为在图11a的横移过程结束后,将滑车与横移接杆9断开,收缩活塞杆并提起横移油缸,将外缸筒后端定位环插入横移缸支架3,重新连接滑车,此时滑车移动范围S2是S1与横移缸外缸筒长度之和。
请参见图12a、图12b、图12c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的实施例如下:
本实用新型应用于脱轨车辆起复工作过程大致有四个步骤即准备、举升、横移及就位。
图12a所示为起复准备阶段示意图,此时应注意根据车轮掉线的距离,选择底桥5的摆放位置,即留出滑车4的横移空间,底桥5放置应平整,空载滑车4放上不应自动溜车;底桥下用枕木垫实,不得左右晃动;底桥下支撑点不少于三处;根据滑车的的运动范围,确定使用横移油缸2的前或后定位环1;将举升油缸8放置于滑车4上移至起复点下方,再次确认底桥5位置、横移油缸2的移动范围能满足车轮横移距离,否则需重复前述工作;将横移油缸2供油,驱动活塞直至横移缸接杆9与滑车销座6顺利铰接;选择适当的顶托28,放置回转垫块21、视情况选取组合垫块;将举升油缸8供油,令其活塞上行直至与被起复物接触位置准确、牢靠,找正起复位置往往还需横移油缸2驱动滑车4适当左右移动。
图12b是举升阶段的示意图,初始阶段,随着负载的增加,应特别注意底桥5是否垫实、稳定可靠,还应注意顶托28的选用及起复位置是否正确,以防止车体左右失衡;发生上述问题应立即停止并卸载,排除隐患后方可继续。
图12c是横移阶段示意图,驱动横移油缸2使车体水平位移至原有位置,这一过程如前所述,车体的空间运行轨迹与滑车4的轨迹不重合,沉重的车体有压迫举升油缸8向外倾倒的趋势,因此过程要慢,以防止过大的冲击负荷,另外应格外注意回转垫块21的使用。
第四步骤就位过程相对简单,只要控制下降速度使之不致过快即可。
上述起复实例的四个阶段在实施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本实用新型在起复准备时,应判断横移油缸行程、底桥长度的设计能否满足一次就位,是否需要二次横移。二次横移有下述两种情形,一是底桥长度足够,此时仅调整横移油缸定位环1位置,使横移油缸前移即可,举升油缸无需卸载,但横移油缸2与滑车4暂时脱开时须在滑车轮下安放楔铁防止溜车;二是底桥长度不足时,则需将举升油缸8卸载,车轮下方垫实、垫平令其重新稳妥下降至地面,重新按图12a所示进行起复准备。
2)在举升过程中除了要观察举升油缸8在加上负载的那一刻的底桥5、滑车4的动态外,还要保证在举升油缸8上端添加支撑组件后剩下的活塞行程空间应不小于10公分,以保证在起复就位,车体落下后,举升油缸活塞回收时,留有取出组合垫块等支撑组件的空间。
3)水平横移过程中还应当注意下述问题,为降低车体重心安全起见,横移时不必等待举升油缸将车体举升至最终高度时再横移,车轮一旦离开地面在水平方向暂时留有空间时,即可开始横移;遇到障碍前停止横移再行举升绕开障碍,即举升、横移交替进行;前述的车体空间轨迹与滑车运行轨迹相互干绕,这种干扰的程度与横移的距离成正比,举升油缸发生倾斜时,应将举升油缸完全卸载,车体落地,紧接着在原地继续顶升、横移,这样做的目的是将过长的横移距离截短,消除上述影响;相同系统压力下横移油缸活塞的推力大于拉力,建议重载运行时使用前推方式。
4)就位的过程由于举升油缸8上配置了液控单向阀7,相对比较简单,但要注意下行速度,以免造成冲击,建议在外购液压站的回油操控油路中加装流量调速阀。

Claims (9)

1.一种组合式油缸举升横移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支全液压二级横移油缸(2)、一支全液压多级举升油缸(8)、一座底桥(5)、一支滑车(4)、支撑组件及液压泵站,所述的二级横移油缸(2)水平架设在横移油缸支架(3)上,所述的底桥(5)设在横移油缸(2)的下方,底桥(5)的面板上设置有滑车(4);在横移油缸(2)前端设有螺纹连接并可锁紧的横移缸接杆(9),该横移缸接杆(9)通过滑车销与滑车销座(6)连接,滑车销座(6)与滑车(4)连接,横移油缸(2)通过横移缸接杆(9)、滑车销座(6)带动滑车(4)在底桥(5)上滚动;所述的多级举升油缸(8)垂直设置在滑车(4)中央,所述的支撑组件设置在举升油缸(8)的顶端;分别设置在横移油缸(2)和举升油缸(8)上的进油接头、回油接头通过液压油管与外设的液压泵站形成液压工作回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油缸举升横移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全液压二级横移油缸(2)外缸筒前后两端各设有一道可快速固定其位置的定位环(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油缸举升横移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横移缸支架(3)上设有半环槽(19),横移缸支架下端为可插入底桥(5)的支架穴孔(13)的圆柱体(2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油缸举升横移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滑车(4)上面板中央设有圆形带锥面的定位凸台(1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油缸举升横移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多级举升油缸(8)的外油路上装有液控单向阀(7)。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合式油缸举升横移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多级举升油缸(8)底部设有与滑车(4)面板上定位凸台(15)尺寸角度相适配的定位凹槽(11),在该举升油缸(8)的末级活塞顶端设有带锥度的同轴定位孔(1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油缸举升横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组件包括组合垫块(26)、嵌有推力滚子轴承(24)的回转垫块(21)及与被起复物接触形状相适配的平面顶托(27)或车钩顶托(28);所述的组合垫块(26)为一组高度尺寸不一的设有同轴定位孔(12)和同轴定位销(25)的圆形垫块;所述的用于举升平面所用的平面顶托(27)和举升车钩所用的车钩顶托(28)均设置在支撑组件的最上层,在回转垫块(21)、平面顶托(27)和车钩顶托(28)底面设有同轴定位销(2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油缸举升横移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横移缸支架(3)上设有半环槽(19),横移油缸(2)外缸上的定位环(1)插入该半环槽(19)中;所述的横移缸支架(3)插置在底桥(5)一端的支架穴孔(13)中。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油缸举升横移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滑车(4)的每根车轴(17)上设有三段滚轮(18),轮架(16)卡在中间滚轮的两旁,轮架(16)外侧各设有一滚轮(18)。
CN 201320039162 2013-01-22 2013-01-22 一种组合式油缸举升横移装置 Expired - Lifetime CN2030326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20039162 CN203032696U (zh) 2013-01-22 2013-01-22 一种组合式油缸举升横移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20039162 CN203032696U (zh) 2013-01-22 2013-01-22 一种组合式油缸举升横移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032696U true CN203032696U (zh) 2013-07-03

Family

ID=486848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320039162 Expired - Lifetime CN203032696U (zh) 2013-01-22 2013-01-22 一种组合式油缸举升横移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03269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24139A (zh) * 2015-03-17 2015-06-24 焦锡全 铁路车辆静态称重检测方法、自动行走小车及自动检测称重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24139A (zh) * 2015-03-17 2015-06-24 焦锡全 铁路车辆静态称重检测方法、自动行走小车及自动检测称重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725732B1 (en) Vehicle lifting mechanism and automatic power conversion system
CN101479470B (zh) 风轮机机舱的操纵系统、运输和竖向移位方法以及操纵系统的应用
CN106829804A (zh) 一种适用于多工况双叉架堆高车
CN108612373A (zh) 搬运机器人及其操作方法、车辆搬运系统
EP2161162A1 (en) Universal vehicle
CN107804807A (zh) Agv搬运车的辅助支撑机构及其搬运方法
CN203126624U (zh) 汽车野外维修及转运一体化平台
CN209667137U (zh) 一种液压越野式核级设备运输车
CN203318242U (zh) 具有独立升降活动平台的三层平台叠装车辆的运输半挂车
CN203032696U (zh) 一种组合式油缸举升横移装置
CN203126625U (zh) 汽车野外救援及维护一体化平台
CN103963693B (zh) 低位大载荷平板运输车
CN210338014U (zh) 一种水泵辅助转运装置
CN201981816U (zh) 公益简捷立体节能减排自动停车库
CN109017876B (zh) 一种铁路维护作业平台
CN207551851U (zh) Agv搬运车的辅助支撑机构及其搬运系统
CN108749831A (zh) 重载运输车超重载运输系统
CN203126626U (zh) 汽车野外救援及维护平台
CN205616522U (zh) 方舱转运装置
CN103696604B (zh) 伺服抽屉式立体车库
CN201447055U (zh) 一种液压船台小车
CN104875670A (zh) 塔筒专用运输车
CN205133062U (zh) 一种手动电气箱安装专用叉车
CN201128424Y (zh) 无源升降工具小车
CN208411722U (zh) 重载运输车超重载运输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1120

Address after: 6 No. 301712 Tianjin District of Wuqing City Industrial Park Avenue Keihin Keihin

Patentee after: Gao Chao

Address before: 100079 Beijing City, Fengtai District Yongwai, weizikeng 2 Hing East South Building, room 803

Patentee before: Wang Lisha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607

Address after: 6 No. 301712 Tianjin District of Wuqing City Industrial Park Avenue Keihin Keihin

Patentee after: TIANJIN HUAZHENG CREATIVITY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6 No. 301712 Tianjin District of Wuqing City Industrial Park Avenue Keihin Keihin

Patentee before: Gao Chao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703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