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014752U - 一种无共焊盘衰减器电路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共焊盘衰减器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014752U
CN203014752U CN 201220646465 CN201220646465U CN203014752U CN 203014752 U CN203014752 U CN 203014752U CN 201220646465 CN201220646465 CN 201220646465 CN 201220646465 U CN201220646465 U CN 201220646465U CN 203014752 U CN203014752 U CN 20301475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ode
resistance
signal line
capacitance
microwave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220646465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薛仕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YAGUANG ELECTRON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YAGUANG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YAGUANG ELECTRON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YAGUANG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220646465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01475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01475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014752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ttenua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共焊盘衰减器电路,由两个滤波电容、五个隔直电容、两个控制端、四个扼流电感、八个二极管、六个电阻、四根微波信号线、两根参考支路信号线和四根衰减支路信号线组成,避免了Pi型衰减网络电阻间的共焊盘焊接现状,避免了衰减网络的高频效应,电路中二极管的串联使用使控制电路部分大幅简化,采用PIN二极管串联使用的电路,仅需要一个加电点便可控制一个衰减单元,同时控制电路元器件使用数量也较现有技术节约了三分之二,降低了整体电路的成本,且衰减支路中,隔直电容由现有技术的串联改为并联使用,避免了隔直电容串联使用时引入的插入损耗,保证了高衰减精度的特点。

Description

一种无共焊盘衰减器电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衰减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无共焊盘衰减器电路。
背景技术
衰减器在电子设备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在卫星通信中,集束网络(BFN)往往需要利用衰减器进行信号幅度的控制。
现有技术的微波衰减器电路的实现采用微带结构,电路结构上采用单级固定值衰减或多级定值衰减单元级联的设计。装配工艺采用微波控制电路厚膜工艺,腔体采用铝合金材料,表面导电氧化,输入、输出端采用玻璃绝缘子,外接SMA接头,电路基片和管芯的装配均采用环氧粘接工艺,芯片粘接后进行引线键合,采用激光封帽或螺钉封帽。
如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中Pi型衰减器的电路,C1为滤波电容,并联连接在控制端K1和地之间;L1为扼流电感,串联连接在控制端K1和参考支路信号线B1之间;C2为滤波电容,并联连接在控制端K2和地之间;L2为扼流电感,串联连接在控制端K2和二极管V3的阴极之间;C3为滤波电容,并联连接在控制端K3和地之间;L3为扼流电感,串联连接在控制端K3和二极管V4的阴极之间;二极管V1、V2阳极极接微波信号线,阴极接参考支路信号线;二极管V3、V4阳极分别接微波信号线A1、A2,阴极分别接衰减支路信号线D1、D2;电阻R1、R2、R3构成Pi型衰减网络,电阻R1串联接在隔直电容C4与C5之间,电阻R2并联接在隔直电容C4与地之间,电阻R3并联接在隔直电容C5与地之间;C4为隔直电容,串联连接在二极管V3的阴极和电阻R1之间;C5为隔直电容,串联连接在二极管V4的阴极和电阻R1之间;L4为扼流电感,并联连接在微波信号线A1和地之间,为二极管V1、V3提供直流通路;L5扼流电感,并联连接在微波信号线A2和地之间,为二极管V2、V4提供直流通路。
由于在现有技术中,衰减器采用的是微波控制电路厚膜工艺,铝腔或载板装配,单级或多级Pi型衰减单元级联方式实现,电阻R1与电阻R2、电阻R1与电阻R3均为共焊盘焊接,焊接出来的电路可靠性差,不满足宇航级电路的工艺要求。并联电阻R2和并联电阻R3焊接时无法准确定位,焊接出的电阻位置离散性较大,可重复性差,导致产品批量生产时各项电性能指标的精度和一致性较差,一次性合格率低。参考支路与衰减支路间存在相位差,现有的技术方案无法满足有相位一致性要求的使用环境。对于有参考支路的衰减单元,如图1所示,并联装配的PIN管芯,V1与V2并联、V3与V4并联,致使电路控制部分比较复杂,不利于电路的小型化设计,同时也造成了成本的浪费。衰减支路的串联隔直电容C4、C5引入的插入损耗无法准确定量,致使衰减支路需要对Pi型衰减网络进行微调后才能达到准确的衰减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共焊盘衰减器电路,避免了电阻间的共焊盘焊接现状,满足了宇航级电路对电焊工艺的要求,同时避免了衰减网络的高频效应。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无共焊盘衰减器电路,包括:第一滤波电容、第二滤波电容、第一隔直电容、第二隔直电容、第三隔直电容、第四隔直电容、第五隔直电容、第一控制端、第二控制端、第一扼流电感、第二扼流电感、第三扼流电感、第四扼流电感、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三二极管、第四二极管、第五二极管、第六二极管、第七二极管、第八二极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一微波信号线、第二微波信号线、第三微波信号线、第四微波信号线、第一参考支路信号线、第二参考支路信号线、第一衰减支路信号线、第二衰减支路信号线、第三衰减支路信号线和第四衰减支路信号线;其中:
所述第一滤波电容并联连接在所述第一控制端和地之间;
所述第一扼流电感串联连接在所述第一控制端和所述第二微波信号线之间;
所述第二滤波电容并联连接在所述第二控制端和地之间;
所述第二扼流电感串联连接在所述第二控制端和所述第三微波信号线之间;
所述第一二极管和第七二极管的阴极分别接所述第一微波信号线和所述第四微波信号线,阳极分别接所述第一参考支路信号线和所述第二参考支路信号线;
所述第三二极管和第五二极管的阳极分别接所述第二微波信号线和所述第三微波信号线,阴极分别接第一参考支路信号线和所述第二参考支路信号线;
所述第二二极管和所述第八二极管的阳极分别接第一微波信号线和所述第四微波信号线,阴极接所述第一衰减支路信号线和所述第四衰减支路信号线;
所述第四二极管和所述第六二极管的阴极分别接所述第二微波信号线和所述第三微波信号线,阳极分别接所述第二衰减支路信号线和所述第三衰减支路信号线;
所述第一电阻、第二电阻和第三电阻构成Pi型衰减网络,所述第一电阻串联接在所述第二二极管阴极与所述第四二极管阳极之间,所述第二电阻并联接在所述第二二极管阴极与所述第一隔直电容之间,所述第三电阻并联接在所述第四二极管阳极与所述第二隔直电容之间;
所述第四电阻、第五电阻和第六电阻构成Pi型衰减网络,所述第四电阻串联接在所述第六二极管阳极与所述第八二极管阴极之间;所述第五电阻并联接在所述第六二极管阳极与所述第三隔直电容之间;所述第六电阻并联接在所述第八二极管阴极与所述第四隔直电容之间;
所述第一隔直电容串联连接在所述第二电阻和地之间;
所述第二隔直电容串联连接在所述第三电阻和地之间;
所述第三隔直电容串联连接在所述第四电阻和地之间;
所述第四隔直电容串联连接在所述第五电阻和地之间;
所述第三扼流电感并联连接在所述第二微波信号线和地之间,为所述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三二极管和第四二极管提供直流通路;
所述第四扼流电感并联连接在所述第四微波信号线和地之间,为所述第五二极管、第六二极管、第七二极管和第八二极管提供直流通路;
所述第五隔直电容,串联连接在两个衰减单元之间。
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无共焊盘衰减器电路,避免了Pi型衰减网络电阻间的共焊盘焊接现状,满足了宇航级电路对电焊工艺的要求,同时避免了衰减网络的高频效应;借助这种Pi型电阻焊盘结构电路,可准确的固定各衰减网络电阻,避免了因手工焊接引入的电阻间间隙过大、电阻错位的现象,保证了电路各项电性能指标的高精度、高一致性和整体电路高可靠性的特点;电路中二极管的串联使用使控制电路部分大幅简化,采用PIN二极管串联使用的电路,仅需要一个加电点便可控制一个衰减单元,同时控制电路元器件使用数量也较现有技术节约了三分之二,降低了整体电路的成本,且衰减支路中,隔直电容由现有技术的串联改为并联使用,避免了隔直电容串联使用时引入的插入损耗,保证了高衰减精度的特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公开的一种衰减器的电路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无共焊盘衰减器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无共焊盘衰减器电路,避免了电阻间的共焊盘焊接现状,满足了宇航级电路对电焊工艺的要求,同时避免了衰减网络的高频效应。
如图2所示,一种故障注入仿真电路,包括:第一滤波电容C1、第二滤波电容C2、第一隔直电容C3、第二隔直电容C4、第三隔直电容C5、第四隔直电容C6、第五隔直电容C7、第一控制端K1、第二控制端K2、第一扼流电感L1、第二扼流电感L2、第三扼流电感L3、第四扼流电感L4、第一二极管V1、第二二极管V2、第三二极管V3、第四二极管V4、第五二极管V5、第六二极管V6、第七二极管V7、第八二极管V8、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一微波信号线A1、第二微波信号线A2、第三微波信号线A3、第四微波信号线A4、第一参考支路信号线B1、第二参考支路信号线B2、第一衰减支路信号线D1、第二衰减支路信号线D2、第三衰减支路信号线D3和第四衰减支路信号线D4;其中:
第一滤波电容C1并联连接在第一控制端K1和地之间;
第一扼流电感L1串联连接在第一控制端K1和第二微波信号线A2之间;
第二滤波电容C2并联连接在K2第二控制端和地之间;
第二扼流电感L2串联连接在第二控制端K2和第三微波信号线A3之间;
第一二极管V1和第七二极管V7的阴极分别接第一微波信号线A1和第四微波信号线A4,阳极分别接第一参考支路信号线B1和第二参考支路信号线B2;
V3第三二极管和V5第五二极管的阳极分别接第二微波信号线A2和第三微波信号线A3,阴极分别接第一参考支路信号线B1和第二参考支路信号线B2;
第二二极管V2和第八二极管V8的阳极分别接第一微波信号线A1和第四微波信号线A4,阴极接第一衰减支路信号线D1和第四衰减支路信号线D4;
第四二极管V4和第六二极管V6的阴极分别接第二微波信号线A2和第三微波信号线A3,阳极分别接第二衰减支路信号线D2和第三衰减支路信号线D3;
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和第三电阻R3构成Pi型衰减网络,第一电阻R1串联接在第二二极管V2阴极与第四二极管V4阳极之间,第二电阻R2并联接在第二二极管V2阴极与第一隔直电容C3之间,第三电阻R3并联接在第四二极管V4阳极与第二隔直电容C4之间;
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和第六电阻R6构成Pi型衰减网络,第四电阻R4串联接在第六二极管V6阳极与第八二极管V8阴极之间;第五电阻R5并联接在第六二极管V6阳极与第三隔直电容C5之间;第六电阻R6并联接在第八二极管V8阴极与第四隔直电容C6之间;
第一隔直电容C3串联连接在第二电阻R2和地之间;
第二隔直电容C4串联连接在第三电阻R3和地之间;
第三隔直电容C5串联连接在第四电阻R4和地之间;
第四隔直电容C6串联连接在第五电阻R5和地之间;
第三扼流电感L3并联连接在第二微波信号线A2和地之间,为第一二极管V1、第二二极管V2、第三二极管V3和第四二极管V4提供直流通路;
第四扼流电感L4并联连接在第四微波信号线A4和地之间,为第五二极管V5、第六二极管V6、第七二极管V7和第八二极管V8提供直流通路;
第五隔直电容C7串联连接在两个衰减单元之间。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

1.一种无共焊盘衰减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滤波电容、第二滤波电容、第一隔直电容、第二隔直电容、第三隔直电容、第四隔直电容、第五隔直电容、第一控制端、第二控制端、第一扼流电感、第二扼流电感、第三扼流电感、第四扼流电感、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三二极管、第四二极管、第五二极管、第六二极管、第七二极管、第八二极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一微波信号线、第二微波信号线、第三微波信号线、第四微波信号线、第一参考支路信号线、第二参考支路信号线、第一衰减支路信号线、第二衰减支路信号线、第三衰减支路信号线和第四衰减支路信号线;其中:
所述第一滤波电容并联连接在所述第一控制端和地之间;
所述第一扼流电感串联连接在所述第一控制端和所述第二微波信号线之间;
所述第二滤波电容并联连接在所述第二控制端和地之间;
所述第二扼流电感串联连接在所述第二控制端和所述第三微波信号线之间;
所述第一二极管和第七二极管的阴极分别接所述第一微波信号线和所述第四微波信号线,阳极分别接所述第一参考支路信号线和所述第二参考支路信号线;
所述第三二极管和第五二极管的阳极分别接所述第二微波信号线和所述第三微波信号线,阴极分别接第一参考支路信号线和所述第二参考支路信号线;
所述第二二极管和所述第八二极管的阳极分别接第一微波信号线和所述第四微波信号线,阴极接所述第一衰减支路信号线和所述第四衰减支路信号线;
所述第四二极管和所述第六二极管的阴极分别接所述第二微波信号线和所述第三微波信号线,阳极分别接所述第二衰减支路信号线和所述第三衰减支路信号线;
所述第一电阻、第二电阻和第三电阻构成Pi型衰减网络,所述第一电阻串联接在所述第二二极管阴极与所述第四二极管阳极之间,所述第二电阻并联接在所述第二二极管阴极与所述第一隔直电容之间,所述第三电阻并联接在所述第四二极管阳极与所述第二隔直电容之间;
所述第四电阻、第五电阻和第六电阻构成Pi型衰减网络,所述第四电阻串联接在所述第六二极管阳极与所述第八二极管阴极之间;所述第五电阻并联接在所述第六二极管阳极与所述第三隔直电容之间;所述第六电阻并联接在所述第八二极管阴极与所述第四隔直电容之间;
所述第一隔直电容串联连接在所述第二电阻和地之间;
所述第二隔直电容串联连接在所述第三电阻和地之间;
所述第三隔直电容串联连接在所述第四电阻和地之间;
所述第四隔直电容串联连接在所述第五电阻和地之间;
所述第三扼流电感并联连接在所述第二微波信号线和地之间,为所述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三二极管和第四二极管提供直流通路;
所述第四扼流电感并联连接在所述第四微波信号线和地之间,为所述第五二极管、第六二极管、第七二极管和第八二极管提供直流通路;
所述第五隔直电容,串联连接在两个衰减单元之间。
CN 201220646465 2012-11-30 2012-11-30 一种无共焊盘衰减器电路 Expired - Lifetime CN20301475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646465 CN203014752U (zh) 2012-11-30 2012-11-30 一种无共焊盘衰减器电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646465 CN203014752U (zh) 2012-11-30 2012-11-30 一种无共焊盘衰减器电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014752U true CN203014752U (zh) 2013-06-19

Family

ID=486063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220646465 Expired - Lifetime CN203014752U (zh) 2012-11-30 2012-11-30 一种无共焊盘衰减器电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01475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938119Y (zh) 一种光电耦合型交流电压隔离测量电路
CN204947590U (zh) 一体化防雷滤波器
CN203014750U (zh) 一种限幅电路和微波限幅器
CN206210998U (zh) 四进四出电桥及四进四出电桥装置
CN203014752U (zh) 一种无共焊盘衰减器电路
CN202172267U (zh) 一种以太网接口保护电路
CN207474639U (zh) 氮化铝30dB带引脚耦合模块
CN103973290A (zh) 用于以太网的传输电路及其保护元件组
CN204031096U (zh) 一种高p-1指标的电调滤波器
CN202839924U (zh) 一种40GHz高频同轴固定衰减器
CN212009420U (zh) 一种大功率输出电源
CN203054658U (zh) 一种可调式高精度集成稳压系统
CN105048226A (zh) 一种射频同轴电缆连接器
CN204651444U (zh) 一种可调频的量子耦合滤波器
CN207884001U (zh) 高可靠性微型化精密连接器组件
CN207303310U (zh) 电缆
CN202662762U (zh) 一种大功率低互调衰减器
CN206023724U (zh) 一种高精度宽频数控衰减器
CN204834806U (zh) 一种介质带阻陷波滤波器
CN209086713U (zh) 一种新型多通道高分辨率数据采集处理设备
CN219759932U (zh) 基于终端加载型耦合线结构的开关滤波器
CN203950895U (zh) 高频氮化铝陶瓷10瓦18dB衰减片
CN220492644U (zh) 一种开关电源均流电路及开关电源并机系统
CN205982480U (zh) 一种测试玻璃绝缘子性能的装置
CN107799860A (zh) 氮化铝30dB带引脚耦合模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619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