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014334U - 直线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直线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014334U
CN203014334U CN 201320006690 CN201320006690U CN203014334U CN 203014334 U CN203014334 U CN 203014334U CN 201320006690 CN201320006690 CN 201320006690 CN 201320006690 U CN201320006690 U CN 201320006690U CN 203014334 U CN203014334 U CN 2030143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bushing
shaft sleeve
section
limit shaft
c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320006690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天宝
张文军
狄美华
赵伟
胡民
刘晨
贾志刚
赵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Beijing Electric Powe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Beijing Electric Powe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Beijing Electric Power Corp filed Critical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Priority to CN 201320006690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0143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0143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014334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直线连接器,与供电线路的电缆连接,包括:终端头、连接器主体和配合部。终端头固定于电缆外周面,并设置有第一自锁部。连接器主体包括与电缆插接配合的中间接头和设置于中间接头外周面的双头连接轴套。配合部包括与双头连接轴套固定连接并与终端头插接配合设置的连接轴套,连接轴套具有与第一自锁部配合设置的第二自锁部,第一自锁部和第二自锁部之间具有相互配合的锁定位置和解除配合的解锁位置,在锁定位置,终端头与连接轴套相对固定地设置,在解锁位置,终端头相对于连接轴套可移动地设置。应用本实用新型的直线连接器,通过设置第一自锁部和第二自锁部,从而实现电缆的对接和分离安全可靠的目的。

Description

直线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维护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直线连接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缆线路实施分接、接续的方法主要是采用电缆分接箱。通过对高压电缆分接箱箱体内的一系列电缆端头进行处理和连接附件的对接分离来实现电缆线路的分接、接续等功能。现有技术中电缆分接箱中采用的接插器件,分为欧式和美式两大系列。美式插接器件采用并联分支结构并设置有内屏蔽层、主绝缘层、外屏蔽层;欧式插接器件采用串联分支结构并设置有内屏蔽层和主绝缘层。
现有技术的缺点:电缆分接箱体积大,操作不方便;电缆对接分离时插拔力大,而且无自动锁定装置;欧式接插器件为非屏蔽型,带电工作时外表面不允许触摸,且电缆分接箱不符合旁路作业组建临时供电电缆系统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直线连接器,以达到电缆的对接与分离安全可靠的目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直线连接器,与供电线路的电缆连接,包括:终端头,固定于电缆外周面,并设置有第一自锁部;连接器主体,包括与电缆插接配合的中间接头和设置于中间接头外周面的双头连接轴套;配合部,包括与双头连接轴套固定连接并与终端头插接配合设置的连接轴套,连接轴套具有与第一自锁部配合设置的第二自锁部,第一自锁部和第二自锁部之间具有相互配合的锁定位置和解除配合的解锁位置,在锁定位置,终端头与连接轴套相对固定地设置,在解锁位置,终端头相对于连接轴套可移动地设置。
进一步地,第一自锁部包括设置于终端头外周面上的凹槽,第二自锁部包括设置于连接轴套上的与凹槽配合的限位滚珠。
进一步地,连接轴套还设置有容纳限位滚珠的径向通孔;配合部还包括控制第一自锁部和第二自锁部在解锁位置和锁定位置之间切换的控制机构,控制机构包括套设于连接轴套外部的闭锁限位轴套,闭锁限位轴套包括与连接轴套的外周面滑动配合的第一内孔,第一内孔的孔壁上设置有与限位滚珠配合的限位槽。
进一步地,连接轴套的外周还设置有阶梯部;控制机构包括套设于连接轴套上的闭锁压力弹簧,闭锁压力弹簧位于阶梯部的阶梯面和径向通孔之间且闭锁压力弹簧的第一端与阶梯面抵接;闭锁限位轴套还包括第二内孔,闭锁压力弹簧位于第二内孔内,且闭锁压力弹簧的第二端与第二内孔的轴端侧壁抵接。
进一步地,配合部还包括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均设置于连接轴套上,且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分别限制闭锁限位轴套沿轴向两端的位移。
进一步地,第一限位部包括设置于连接轴套上的靠近闭锁限位轴套轴向一端的限位挡圈,第二限位部包括设置于连接轴套上靠近闭锁限位轴套轴向另一端的限位凸起,闭锁限位轴套的轴向另一端设有与限位凸起配合的开口,当闭锁限位轴套与限位挡圈抵接时,第一自锁部和第二自锁部处于锁定位置,当限位凸起与开口配合时,第一自锁部和第二自锁部处于解锁位置。
进一步地,配合部还包括设置于连接轴套内部的与终端头抵接设置的内限位轴套和内压力弹簧,内压力弹簧的一端与内限位轴套的端部抵接,内压力弹簧的另一端与双头连接轴套的端面抵接,内限位轴套包括与连接轴套的内孔滑动配合的外周面,内限位轴套的外周面在内压力弹簧的驱动下封闭径向通孔或在终端头的驱动下露出径向通孔。
进一步地,中间接头包括电气连接杆和包覆于电气连接杆外表面的高分子复合绝缘接头,电气连接杆与电缆配合设置。
进一步地,电气连接杆端部设置有安装槽,安装槽内表面设置有与电缆对应插接的接触片。
进一步地,电气连接杆采用低电阻金属制成。
进一步地,配合部为两个,分别设置于连接器主体的轴向两端。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直线连接器,并设置固定于电缆外周面、具有第一自锁部的终端头,和具有第二自锁部的配合部,当电缆与连接器主体的中间接头插接配合部时,第一自锁部和第二自锁部处于锁定位置可以将电缆锁定;当要将电缆拔出配合部时,需使第一自锁部和第二自锁部处于解锁位置,才可将电缆拔出,从而实现电缆的对接和分离安全可靠的目的。
进一步地,应用本实用新型的直线连接器与供电线路电缆配合使用,通过调节直线连接器数量及电缆长度,可实现跨接故障线路段、保证用户不停电和快速组建临时供电电缆系统的目的,从而提高供电的可靠性。
进一步地,设置高分子复合绝缘接头,可对带电体进行有效屏蔽,保证操作安全。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直线连接器的连接器主体与配合部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直线连接器的终端头与电缆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直线连接器的中间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直线连接器的电气连接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直线连接器,与供电线路的电缆30连接,包括:终端头20、连接器主体和配合部。终端头20固定于电缆30外周面,并设置有第一自锁部。连接器主体包括与电缆30插接配合的中间接头11和设置于中间接头11外周面的双头连接轴套19。配合部包括与双头连接轴套19固定连接并与终端头20插接配合设置的连接轴套12,连接轴套12具有与第一自锁部配合设置的第二自锁部,第一自锁部和第二自锁部之间具有相互配合的锁定位置和解除配合的解锁位置,在锁定位置,终端头20与连接轴套12相对固定地设置,在解锁位置,终端头20相对于连接轴套12可移动地设置。具体地,第一自锁部包括设置于终端头20上的凹槽21,第二自锁部包括设置于连接轴套12上的与凹槽21配合的限位滚珠16。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配合部为两个,分别布置于连接器主体的轴向两端。
设置固定于电缆30外周面、具有第一自锁部的终端头20和具有第二自锁部的配合部,当电缆30与连接器主体的中间接头11插接配合部时,限位滚珠16和凹槽21卡接配合并处于锁定位置,从而可以将电缆30锁定。当要将电缆30拔出配合部时,需手动使限位滚珠16和凹槽21处于解锁位置,以解除对电缆30的锁定后才可将电缆30拔出。通过设置第一自锁装置和第二自锁装置可以实现电缆30与直线连接器的对接和分离安全可靠的目的。
连接轴套12外周面设置有阶梯面朝向终端头20插入一端的阶梯部以及容纳限位滚珠16的径向通孔。配合部还包括控制第一自锁部和第二自锁部在解锁位置和锁定位置之间切换的控制机构。控制机构包括套设于连接轴套12的闭锁压力弹簧14以及套设于连接轴套12和闭锁压力弹簧14外周的闭锁限位轴套18。闭锁压力弹簧14位于阶梯面和径向通孔之间,且闭锁压力弹簧14的第一端与连接轴套12的阶梯面抵接。闭锁限位轴套18包括第一内孔和第二内孔。其中,闭锁压力弹簧14位于第二内孔内,且闭锁压力弹簧14的第二端与第二内孔的轴端侧壁抵接。第一内孔与连接轴套12的外周面滑动配合且第一内孔的孔壁上设置有与限位滚珠16配合的限位槽。设置闭锁限位轴套18和闭锁压力弹簧14,通过调节闭锁限位轴套18相对于连接轴套12的位置,可以实现解锁位置和锁定位置之间的切换。
配合部还包括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均设置于连接轴套12上,且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分别限制闭锁限位轴套18沿轴向两端的位移。当闭锁限位轴套18与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中的一个抵接时,第一自锁部和第二自锁部处于锁定位置,闭锁限位轴套18与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中的另一个抵接时,第一自锁部和第二自锁部处于解锁位置。具体地,第一限位部为设置于连接轴套12上的靠近闭锁限位轴套18轴向一端的限位挡圈171,第二限位部包括设置于连接轴套12上靠近闭锁限位轴套18轴向另一端的限位凸起172。当闭锁限位轴套18与限位挡圈171抵接时,第一内孔的内壁上未设置有限位槽的部分与限位滚珠16挤压配合,使限位滚珠16沿连接轴套12的径向向内运动,直线连接器处于锁定位置。当闭锁限位轴套18与限位凸起172抵接时,限位槽与限位滚珠16配合,限位滚珠16可在径向通孔内沿径向向外移动,直线连接器处于解锁位置。为了准确设定闭锁限位轴套18在解锁位置时的周向位置,闭锁限位轴套18的轴向另一端设有与限位凸起172配合的开口。
进一步地,配合部还包括设置于连接轴套12内部的与终端头20抵接设置的内限位轴套15和内压力弹簧13,内压力弹簧13的一端与内限位轴套15抵接,内压力弹簧13的另一端与双头连接轴套19的端面抵接,内限位轴套15包括与连接轴套12的内孔滑动配合的外周面,内限位轴套15的外周面在内压力弹簧13的驱动下封闭径向通孔或在终端头20的驱动下露出径向通孔。内限位轴套15可以在内压力弹簧13的驱动下对处于解锁位置状态下的电缆30施加远离内压力弹簧13方向的力,使电缆30与配合部脱离插接配合的状态。
如图3所示,中间接头11包括电气连接杆111和包覆于电气连接杆111外表面的高分子复合绝缘接头112,电气连接杆111与电缆30配合设置。设置高分子复合绝缘接头112,可对电缆30的带电体进行有效屏蔽,保证操作安全。
如图4所示,电气连接杆111的端部设置有安装槽,安装槽内表面设置有与电缆30对应插接的接触片113。优选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电气连接杆111采用低电阻金属制成。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设置固定于电缆外周面、具有第一自锁部的终端头,和具有第二自锁部的配合部,当电缆与连接器主体的中间接头插接配合部时,第一自锁部和第二自锁部处于锁定位置可以将电缆锁定;当要将电缆拔出配合部时,需使第一自锁部和第二自锁部处于解锁位置,才可将电缆拔出,从而实现电缆的对接和分离安全可靠的目的。
进一步地,应用本实用新型的直线连接器与供电线路电缆配合使用,通过调节直线连接器数量及电缆长度,可实现跨接故障线路段、保证用户不停电和快速组建临时供电电缆系统的目的,从而提高供电的可靠性。
进一步地,设置高分子复合绝缘接头,可对带电体进行有效屏蔽,保证操作安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直线连接器,与供电线路的电缆(30)连接,其特征在于,包括:
终端头(20),固定于所述电缆(30)外周面,并设置有第一自锁部;
连接器主体,包括与所述电缆(30)插接配合的中间接头(11)和设置于所述中间接头(11)外周面的双头连接轴套(19);
配合部,包括与所述双头连接轴套(19)固定连接并与所述终端头(20)插接配合设置的连接轴套(12),所述连接轴套(12)具有与所述第一自锁部配合设置的第二自锁部,所述第一自锁部和所述第二自锁部之间具有相互配合的锁定位置和解除配合的解锁位置,在所述锁定位置,所述终端头(20)与所述连接轴套(12)相对固定地设置,在所述解锁位置,所述终端头(20)相对于所述连接轴套(12)可移动地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自锁部包括设置于所述终端头(20)外周面上的凹槽(21),所述第二自锁部包括设置于所述连接轴套(12)上的与所述凹槽(21)配合的限位滚珠(1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轴套(12)还设置有容纳所述限位滚珠(16)的径向通孔;
所述配合部还包括控制所述第一自锁部和所述第二自锁部在所述解锁位置和所述锁定位置之间切换的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包括套设于所述连接轴套(12)外部的闭锁限位轴套(18),所述闭锁限位轴套(18)包括与所述连接轴套(12)的外周面滑动配合的第一内孔,所述第一内孔的孔壁上设置有与所述限位滚珠(16)配合的限位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直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轴套(12)的外周还设置有阶梯部;
所述控制机构包括套设于所述连接轴套(12)上的闭锁压力弹簧(14),所述闭锁压力弹簧(14)位于所述阶梯部的阶梯面和所述径向通孔之间且所述闭锁压力弹簧(14)的第一端与所述阶梯面抵接;
所述闭锁限位轴套(18)还包括第二内孔,所述闭锁压力弹簧(14)位于所述第二内孔内,且所述闭锁压力弹簧(14)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内孔的轴端侧壁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直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部还包括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均设置于所述连接轴套(12)上,且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分别限制所述闭锁限位轴套(18)沿轴向两端的位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直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部包括设置于所述连接轴套(12)上的靠近所述闭锁限位轴套(18)轴向一端的限位挡圈(171),所述第二限位部包括设置于所述连接轴套(12)上靠近所述闭锁限位轴套(18)轴向另一端的限位凸起(172),所述闭锁限位轴套(18)的轴向另一端设有与所述限位凸起(172)配合的开口,当所述闭锁限位轴套(18)与所述限位挡圈(171)抵接时,所述第一自锁部和所述第二自锁部处于所述锁定位置,当所述限位凸起(172)与所述开口配合时,所述第一自锁部和所述第二自锁部处于所述解锁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3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直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部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连接轴套(12)内部的与所述终端头(20)抵接设置的内限位轴套(15)和内压力弹簧(13),所述内压力弹簧(13)的一端与所述内限位轴套(15)的端部抵接,所述内压力弹簧(13)的另一端与所述双头连接轴套(19)的端面抵接,所述内限位轴套(15)包括与所述连接轴套(12)的内孔滑动配合的外周面,所述内限位轴套(15)的所述外周面在所述内压力弹簧(13)的驱动下封闭所述径向通孔或在所述终端头(20)的驱动下露出所述径向通孔。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直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接头(11)包括电气连接杆(111)和包覆于所述电气连接杆(111)外表面的高分子复合绝缘接头(112),所述电气连接杆(111)与所述电缆(30)配合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直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气连接杆(111)端部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表面设置有与所述电缆(30)对应插接的接触片(113)。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直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气连接杆(111)采用低电阻金属制成。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直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部为两个,分别设置于所述连接器主体的轴向两端。
CN 201320006690 2013-01-07 2013-01-07 直线连接器 Expired - Lifetime CN2030143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20006690 CN203014334U (zh) 2013-01-07 2013-01-07 直线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20006690 CN203014334U (zh) 2013-01-07 2013-01-07 直线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014334U true CN203014334U (zh) 2013-06-19

Family

ID=486058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320006690 Expired - Lifetime CN203014334U (zh) 2013-01-07 2013-01-07 直线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014334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183962A1 (zh) * 2015-05-19 2016-11-24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具有计数功能的10kV柔性电缆中间接头
CN109301584A (zh) * 2018-11-14 2019-02-01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红河供电局 一种电缆插接头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183962A1 (zh) * 2015-05-19 2016-11-24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具有计数功能的10kV柔性电缆中间接头
CN109301584A (zh) * 2018-11-14 2019-02-01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红河供电局 一种电缆插接头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78211B (zh) 直角式电连接器
CN205583258U (zh) 一种具有高压互锁信号延迟功能的大电流金属连接器
KR20130086535A (ko) 부싱 래치용 어댑터
CN203481774U (zh) 电缆接头
CN103151630B (zh) 一种快速插拔电缆连接装置
CN102237619B (zh) 电动车辆传导式充电插接器
CN203014334U (zh) 直线连接器
CN203014299U (zh) T形连接器
CN103715533B (zh) 一种弯式出线高压屏蔽电连接器插头
CN203589265U (zh) 弯式出线高压屏蔽电连接器插头
CN107196129A (zh) 电缆组件、供电设备和电动汽车
CN203205820U (zh) 一种电缆转接箱
CN204012628U (zh) 一种交叉互联箱同轴接地电缆快速恢复过渡接头
CN203150755U (zh) 一种快速插拔电缆连接装置
CN103050892A (zh) 一种用于欧式和美式环网柜间不停电作业的旁路连接装置
CN201690079U (zh) 电动车辆传导式充电插接器
CN206041062U (zh) 一种电连接器壳体组件及使用该壳体组件的电连接器
CN105958264B (zh) 一种转接连接器
CN107181140A (zh) 具有短路功能的多芯数分离式电连接器
CN207398410U (zh) 一种能快速维修的连接端子
CN203103899U (zh) 一种用于欧式环网柜的柔性电缆连接装置
CN204030539U (zh) 蓄电池电缆接头保护套
CN203103772U (zh) 一种用于旁路电缆的接地结构
CN206041051U (zh) 电连接器
CN110492305A (zh) 一种短路接地线连接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