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008519U - 把手装置 - Google Patents

把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008519U
CN203008519U CN 201220604560 CN201220604560U CN203008519U CN 203008519 U CN203008519 U CN 203008519U CN 201220604560 CN201220604560 CN 201220604560 CN 201220604560 U CN201220604560 U CN 201220604560U CN 203008519 U CN203008519 U CN 2030085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ide block
handle base
handle
location division
fixed axi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220604560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河合政志
杨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KK AP Su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KK AP Su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KK AP Su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YKK AP S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220604560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0085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0085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008519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amps And Cli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把手装置,其包括把手部、把手座和固定轴,在所述把手座的中心部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固定轴穿过该第一通孔将所述把手部和所述把手座组装在一起。其中,该把手装置还具备滑块、弹性部件和定位部,所述滑块形成有突起部,所述滑块被压入装配在所述把手座的容纳空间内,所述突起部与所述把手座的内壁部相抵接或被所述把手座的内壁部压缩变形,所述弹性部件的一端抵接于所述滑块,另一端抵接于所述把手座的内壁部,所述定位部具有供固定轴穿过的第二通孔,并且在该定位部的外周设有至少一个定位槽。本实用新型的把手装置能够提高组装便利性,避免使用中把手部晃动,提高操作感。

Description

把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在门窗中使用的把手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CN201924653U)中公开了一种旋压执手,如图1所示,该旋压执手包括执手把11A和执手座12A,两者组合形成完整的旋压执手,其中,执手座12A包括执手座本体121、定位执手把11A的定位装置以及固定件126,该固定件126穿过定位装置和执手座本体121并与执手把11A固定连接在一起。
执手把11A包括把手111和锁定部112。锁定部112包括锁定部本体1121、轴1122和滚轮1123。锁定部本体1121设在把手111上,该锁定部本体1121的结构为一框形结构。轴1122装在锁定部本体1121上,该轴1122穿过滚轮1123固定设置在锁定部本体1121。滚轮1123为一圆柱体,在装配好之后,该滚轮1123可以在锁定部本体1121的框形结构内绕轴1122转动。
在执手座本体121上设有执手座中心孔1212和两个容置孔1211。执手座中心孔1212设在该执手座本体121中间,其尺寸匹配固定件126的尺寸。两个容置孔1211设在执手座本体121的执手座中心孔1212的两端。该执手座本体121还包括垫圈1213以及两个塑料盖1214。垫圈1213设在执手座中心孔1212上,两个塑料盖1214分别设在两个容置孔1211上。
定位装置包括限位架122、两个锁紧夹123、两个弹簧124和定位块125。限位架122设在执手座本体121内,为一中空结构,在该限位架122中间上设有限位架中心孔1221,该限位架中心孔1221的尺寸匹配固定件126的尺寸。在限位架中心孔1221的两端设置两个容置空间1222,其形状分别匹配两个锁紧夹123的形状。两个锁紧夹123设在两个容置空间1222内。锁紧夹123包括锁紧夹本体1231、圆柱体1232和锥体1233。圆柱体1232从锁紧夹本体1231一端延伸出来,匹配弹簧124的形状。锥体1233从锁紧夹本体1231的另一端延伸出来,匹配定位块125。两个弹簧124设在限位架122内并套在锁紧夹123的圆柱体1232上,一端抵接该限位架122,另一端抵接该锁紧夹123。
定位块125设在限位架122内并设在两个锁紧夹123之间。该定位块125包括定位块本体1251和定位凸起1252。在定位块本体1251的中心设有定位块通孔1253,该定位块通孔1253尺寸与固定件126的尺寸相匹配。该定位块125上设有多个定位凸起1252,这些定位凸起1252与锁紧夹123相抵触。弹簧124套在锁紧夹123的圆柱体1232上并一起装在限位架122的容置空间1222,弹簧124的一端抵接在限位架122上,另一端抵接在锁紧夹123上。锁紧夹123的锥体1233顶在定位块125的定位凸起1252上。
固定件126穿过定位块125的定位块通孔1253,并穿过执手座12A与执手把11A固定连在一起,从而装配旋压执手。当使用者握着把手111转动时,通过该把手111固定连接着的固定件126来转动固定连接在固定件126上的定位块125。定位块125上的多个定位凸起1252转动,推动锁紧夹123,同时推动弹簧124。当使用者不转动把手111时,弹簧124推动锁紧夹123的锥体1233压住定位凸起1252,将把手111固定住,不会松掉,防止因把手111自身重力转动而误闭门窗。
专利文献1中的定位块125和锁紧夹123的配合保证了定位准确。另外由于锁紧夹123连接有具有复位作用的弹簧124,可以防止因把手111自身重力转动而误闭门窗。
但是,在对比文献1中,在将弹簧124和锁紧夹123装入限位架122的容置空间1222内之后,在装入定位块125时,需要使用夹具将锁紧夹123向相互离开的方向拉开固定,再将定位块125装入,安装完成后再将夹具释放,整个装配工序时间长,还需要准备相配套的夹具,成本较高。另外,弹簧124和锁紧夹123有可能在随后的旋压执手装配过程中因弹簧124的弹力等而脱出。由此可见,整个装配过程相对复杂,并且存在弹簧124和锁紧夹123脱出的可能性。
另外,在对比文献1的旋压执手的使用过程中,锁紧夹123会在限位架122内或多或少地晃动,使得与该锁紧夹123抵接的定位块125也跟着晃动,从而带动把手111晃动,由此带来把手111在使用中晃动的问题。在使用中把手111的晃动会给使用者带来操作感不佳的感受。
专利文献1:中国专利文献CN201924653U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正是基于上述课题而研发的,提供一种把手装置,其装配过程简单,不需要配套的夹具,能够提高生产性,并且消除把手部在使用中晃动的问题,提高使用中的操作感。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把手装置,其包括把手部、把手座和固定轴,在所述把手座的中心部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固定轴穿过该第一通孔将所述把手部和所述把手座组装在一起,其特征在于,该把手装置还具备滑块、弹性部件和定位部,所述滑块形成有突起部,所述滑块被压入装配在所述把手座的容纳空间内,所述突起部与所述把手座的内壁部相抵接或被所述把手座的内壁部压缩变形,所述弹性部件的一端抵接于所述滑块,另一端抵接于所述把手座的内壁部,所述定位部具有供固定轴穿过的第二通孔,并且在该定位部的外周设有至少一个定位槽。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把手装置中,所述滑块具有滑块主体部和从所述滑块主体部一端延伸出的柱部,所述弹性部件套装在所述柱部上并将一端抵接于所述滑块主体部。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把手装置中,所述定位部具有盖帽部、定位柱部和压入倾斜部,所述盖帽部在左右方向从所述定位柱部延伸出,所述定位槽设置在所述定位柱部的外周。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把手装置中,在所述滑块的靠近固定轴的一端形成有朝所述固定轴向下倾斜的滑块倾斜部,所述定位部的压入倾斜部按压所述滑块倾斜部推动所述弹性部件被压缩,将所述定位部压入装配在所述把手座内,所述滑块的靠近固定轴的一端与所述定位部的外周抵接并能够卡合于所述定位槽内。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把手装置中,在所述滑块的远离所述固定轴的一端具有两个所述柱部,两个所述弹性部件分别套装在两个所述柱部上。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把手装置中,在滑块的左右两侧中的至少一侧设置至少一个所述突起部。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把手装置中,该把手装置还具有背板,所述背板被装配在所述把手座内,盖住所述把手座内的部件。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把手装置中,所述固定轴为方轴。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把手装置中,所述把手座在所述第一通孔的两侧分别设有容纳孔。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把手装置中,所述把手装置在所述把手座的两端还设有盖部,所述盖部盖住所述容纳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把手装置,在所述滑块的左右两侧的至少一侧形成有至少一个突起部,所述滑块被压入装配在所述把手座的容纳空间内,所述突起部与所述把手座的内壁部相抵接或被所述把手座的内壁部压缩变形。由此,能够将所述滑块稳定地固定在所述把手座的容纳空间内,不会产生晃动。由于所述滑块不会产生晃动,从而定位部以及固定轴均不会产生晃动,由此,不会出现把手部在使用中晃动的问题,从而消除了在使用中因把手部晃动而给使用者带来操作感不佳的感受。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把手装置,在所述滑块的靠近固定轴的一端形成有朝所述固定轴向下倾斜的滑块倾斜部,所述定位部按压所述滑块倾斜部推动所述弹性部件被压缩,将所述定位部压入装配在所述把手座内,所述滑块主体部的前端与所述定位部的外周抵接并能够卡合于所述定位槽内。由此,在组装之前不需要提前将弹性部件进行压缩,仅仅通过向下压入定位部即可完成组装,不需要特别的工具,弹性部件和滑块也不会脱出,组装便利性提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把手装置,所述定位部具有盖帽部、定位柱部和压入倾斜部,所述盖帽部在左右方向从所述定位柱部延伸出。当下压装配定位部时,压入倾斜部与滑块的滑块倾斜部相抵接并按压滑块倾斜部,从而使得滑块按压弹性部件朝远离固定轴的方向移动。由于定位部具有与滑块倾斜部相匹配的压入倾斜部,因此压入装配更加轻松方便。另外,盖帽部盖住滑块的前端的至少一部分,能够防止滑块在操作中由于弹性部件等的弹力而从容纳空间中脱出。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旋压执手的执手把和执手座的分解示意图。
图2是第一实施例的把手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图3是第一实施例中的定位部的放大示意图。
图4是第一实施例中使用的滑块的四种形式的放大示意图。
图5是将第一实施例中的弹性部件和滑块装配在把手座内的示意图。
图6是将第一实施例中的把手部、把手座和固定轴进行装配的示意图。
图7(a)、7(b)和7(c)是将第一实施例中的定位部装配在把手座内的示意图。
图8是将第一实施例中的背板装入把手座内的示意图。
图9是第一实施例的把手装置的装配后的示意图。
图10是第二实施例的把手装置的装配后的示意图。
图11是第一和第二实施例中使用的滑块的变形例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把手部;1a:操作部;1b:安装部;2:把手座;3:固定轴;4:第一通孔;5:第一垫圈;6:第二垫圈;7:轴套;8:容纳孔;9:盖部;10:定位部;10a:盖帽部;10b:定位柱部;10c:压入倾斜部;11:滑块;12:定位槽;13:滑块主体部;14:柱部;15:弹性部件;16:滑块倾斜部;17:容纳空间;18:第二通孔;19:背板;20:突起部;11A:执手把;12A:执手座;111:把手;112:锁定部;1121:锁定部本体;1122:轴;1123:滚轮;121:执手座本体;1211:容置孔;1212:执手座中心孔;1213:垫圈;1214:塑料盖;122:限位架;1221:限位架中心孔;1222:容置空间;123:锁紧夹;1231:锁紧夹本体;1232:圆柱体;1233:锥体;124:弹簧;125:定位块;1251:定位块本体;1252:定位凸起;1253:定位块通孔;126:固定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把手装置的实施例进行具体说明。在图2中定义了上下方向和左右方向,在随后的图3-11中对于方向的定义与该图2中定义的方向相同。
第一实施例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把手装置的分解示意图。该把手装置具有把手部1、把手座2和固定轴3。把手部1包括操作部1a和安装部1b。在安装部1b上端具有用于安装固定轴3的安装孔。固定轴3可以压入嵌合于安装孔内或者通过螺纹结合的方式装配于安装孔内。固定轴3可以采用方轴或圆轴的形式也可以采用螺钉的形式。在把手座2的中心部设有第一通孔4,固定轴3穿过第一通孔4将把手部1和把手座2组装起来形成完整的把手装置。在把手部1的安装部1b和把手座2之间设有第一垫圈5,该第一垫圈5设置在第一通孔4内,在将把手部1的安装部1b的上端插入把手座2时,该第一垫圈5位于把手部1的安装部1b和把手座2之间。在固定轴3和把手座2之间设有第二垫圈6,该第二垫圈6也设置在第一通孔4内,在将固定轴3插入把手座2时,该第二垫圈6位于固定轴3和把手座2之间。另外,在第一通孔4内还设有轴套7,该轴套7与第二垫圈6相配合。如图2所示,两个容纳孔8设在把手座2的第一通孔4的两侧。两个盖部9分别设在把手座2的两端,将两个容纳孔8盖住。在容纳孔8内可以容纳用于固定把手装置的螺钉(未图示)。根据本实施例的把手装置还设有定位部10、两个滑块11、两个弹性部件15和背板19。在该定位部10的中心形成有用于固定轴3穿过的第二通孔18。
图3是定位部10的放大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定位部10具有盖帽部10a、定位柱部10b、压入倾斜部10c和至少一个定位槽12。盖帽部10a位于定位柱部10b上端,并且在左右方向从定位柱部10b向外延伸出一定距离。压入倾斜部10c位于定位柱部10b的下端。定位槽12设置在定位柱部10b的外周。该定位部10可以为树脂或塑料的材质,也可以采用金属等材质。
图4是第一实施例中的滑块11的放大示意图,其中示出了滑块11的四种形式。如图4所示,滑块11包括滑块主体部13和从滑块主体部13向外延伸的细长的柱部14。该柱部14可以为圆柱或者方柱的形式或者其它细长形状,对其不作具体限定。在滑块主体部13的左右两侧的至少一侧形成有至少一个突起部20。如图4所示,该突起部20可以为突块或者突点的形式,其形状或者数量不作具体限定。滑块11在装配后靠近固定轴3的一端(此后称为“前端”,与之相对的远离固定轴3的一端称为“后端”)形成为大致锥形或截头锥形,以与定位部10的定位槽12相配合,从而能够卡合在定位槽12中。在滑块主体部13的与定位部10抵接的一端(前端)形成有朝把手座2的中心向下倾斜的滑块倾斜部16。图4示出的只是滑块11的优选实施例,并不视为是对滑块11的具体限定,例如,滑块11在滑块主部13的后端也可以不具有从滑块主部13延伸出来的柱部14。
图5-图8按照装配顺序示出了装配把手装置的过程。如图5所示,在把手座2的内部并在第一通孔4的两端设有两个容纳空间17,其形状匹配于两个滑块11的形状。两个弹性部件15分别与两个滑块11配合使用,并且分别套在柱部14上。在将弹性部件15套在滑块11的柱部14上后,再装入把手座2的容纳空间17内,使得弹性部件15的一端抵接在滑块11的滑块主体部13上,另一端抵接在把手座2的内壁部上。另外,滑块11也可以不包括从滑块主部13延伸出来的柱部14,弹性部件15的一端直接抵接在滑块11上,另一端抵接在把手座2的内壁部上。弹性部件15可以为弹簧、弹压片或者弹性橡胶、塑料等。在图中示出的弹簧只是一种优选的示例,并不构成对弹性部件的具体限制。
图6示出了将把手部1、把手座2和固定轴3进行装配的分解示意图。在图6左侧的图中从下到上依次为把手部1、第一垫圈5、把手座2、第二垫圈6、轴套7和固定轴3。按照从下到上的顺序依次进行装配,最终将固定轴3压入、嵌入或螺纹结合于安装部1b的安装孔内,从而将把手部1、把手座2和固定轴3装配成一体。
图7(a)、7(b)和7(c)是将定位部10装配在把手座2内的示意图。如图7(a)所示,将固定轴3穿过定位部10的第二通孔18,向下按压定位部10。如图7(b)所示,在将定位部10下压装配的过程中,定位部10的压入倾斜部10c与滑块11的滑块倾斜部16相抵接并按压滑块倾斜部16,从而使得滑块11按压弹性部件15朝远离固定轴3的方向移动。由于定位部10具有与滑块倾斜部16相匹配的压入倾斜部10c,因此压入装配更加轻松方便。如图7(c)所示,当定位部10被下压进入把手座2内时,滑块11的前端在弹性部件15的施力下抵接于定位部10的外周面。此时,盖帽部10a盖住滑块11的前端的至少一部分,能够防止滑块11在操作中由于弹性部件15等的弹力而从容纳空间17中脱出。
定位部10的第二通孔18具有和固定轴3相应的形状,两者之间形成紧密配合,使得固定轴3转动时,定位部10跟着固定轴3转动。在图中例示了固定轴3为方轴形式,第二通孔18为方孔的形式,当然也可以其它的配合形式。在定位部10转动的过程中,滑块11的前端抵接于定位部10的外周面,并可以卡合于定位槽12。在使用者转动把手部1时,固定轴3转动也带动定位部10转动。由于弹性部件15被压缩,对于滑块11施加朝向把手座2的中心方向的弹力。在弹性部件15的作用下,定位部10受到抵接于定位部10的外周的滑块11的按压力,尤其是当滑块11的前端卡合于定位槽12中时,可以有效地防止因把手部1自身重力而产生转动。
如图8所示,具有与把手座2相配合形状的背板19穿过固定轴3而被压入或者卡合于把手座2内并被固定住,用于挡住把手座2内的各个部件。该背板19可以由树脂或者塑料制成,当然也可以为金属材质。另外,该背板19也可以被螺丝固定在把手座2内。
图9是将第一实施例的滑块11和弹性部件15装入把手座2内的示意图。当将滑块11的左右方向的宽度尺寸设为h,将突起部20相对于滑块11的突出总量设为T,将容纳空间17的左右方向上的宽度尺寸设为H时,满足H≤h+T的关系。也就是说,当将滑块11压入把手座2的容纳空间17内时,突起部20与把手座2的容纳空间17的内壁部相抵接或被把手座2的内壁部压缩变形,从而将滑块11稳定地固定在把手座2内,在使用过程中滑块11不会产生晃动,由此不会带动定位部10及固定轴3晃动。
在第一实施例中,通过在滑块11的与定位部10抵接的一端形成滑块倾斜部16,在定位部10形成有压入倾斜部10c,当向下压入定位部10时,定位部10的压入倾斜部10c按压在滑块倾斜部16上,推动滑块11向远离固定轴3的方向移动直到滑块11的前端与定位部10的外周抵接为止。由此,在组装的过程中不需要配套的夹具将弹性部件15进行压缩使得滑块11远离固定轴3,仅仅通过向下压入定位部10即可完成组装。由于不需要特别的夹具,组装便利性和组装效率提高。另外,由于在滑块主体部13的左右两侧中至少一侧形成有至少一个突起部20,当将滑块11压入把手座2时,突起部20与把手座2的容纳空间17的内壁部相抵接或被把手座2的内壁部压缩变形,从而将滑块11稳定地装配在把手座2的容纳空间17内,不会产生晃动。由于滑块11不会产生晃动,从而定位部10以及固定轴3均不会产生晃动。由此,不会出现把手部1在使用中产生晃动的问题,从而消除了在使用中把手部1晃动而给使用者带来操作感不佳的感受。
第二实施例
下面参照图10和图11对于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进行说明。在下面的说明中,重点讲述与第一实施例不同之处,对于相同之处省略了相应说明。图10是第二实施例的把手装置的装配示意图,其中使用了四个弹性部件15。每个滑块11具有两个柱部14,柱部14分别从滑块11的滑块主体部13向外延伸出。弹性部件15分别套在柱部14上,一端抵接于滑块主体部13,另一端抵接于把手座2的内壁部。在定位部10的外周同样设有多个定位槽12。在滑块11的与定位部10相抵接的一端同样设有滑块倾斜部16,并且当定位部10按压滑块倾斜部16时,滑块11被推动向远离把手座2的中心的方向移动,直到滑块11的带有滑块倾斜部的一端与定位部10的外周抵接为止。在压入定位部10后,定位部10的盖帽部10a将滑块11的一部分压住使之在使用中不会脱出。同样地,在第二实施例中的滑块11的左右两侧的至少一侧具有至少一个突起部20。当将滑块11压入把手座2时,突起部20与把手座2的内壁部相抵接或被把手座2的内壁部压缩变形,从而将滑块11稳定地装配在把手座2的容纳空间17内,不会产生晃动。
图11是第一和第二实施例中使用的滑块的各种变形例的示意图。在该图11中从左至右分别为滑块的侧视图、主视图和后视图,分别示出了突起部为一个或两个的情形。如图11所示,突起部可以采用突点或者突块的形式,当然也可以采用其它形式。
上面使用了具体的实施例说明了本实用新型的把手装置,但这些实施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公开内容的基础上可以进行多种变更,但这些变更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例如,弹性部件15可以在数量上进行改变,而不是第一和第二实施例中分别给出的两个或者四个。突起部20的数量或形状也可以改变。另外,构成把手装置的各部件的材质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适当选择和变更。

Claims (10)

1.一种把手装置,其包括把手部、把手座和固定轴,在所述把手座的中心部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固定轴穿过该第一通孔将所述把手部和所述把手座组装在一起,其特征在于,
该把手装置还具备滑块、弹性部件和定位部,
所述滑块形成有突起部,所述滑块被压入装配在所述把手座的容纳空间内,所述突起部与所述把手座的内壁部相抵接或被所述把手座的内壁部压缩变形,
所述弹性部件的一端抵接于所述滑块,另一端抵接于所述把手座的内壁部,
所述定位部具有供固定轴穿过的第二通孔,并且在该定位部的外周设有至少一个定位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把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具有滑块主体部和从所述滑块主体部一端延伸出的柱部,所述弹性部件套装在所述柱部上并将一端抵接于所述滑块主体部。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把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具有盖帽部、定位柱部和压入倾斜部,所述盖帽部在左右方向从所述定位柱部延伸出,所述定位槽设置在所述定位柱部的外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把手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滑块的靠近固定轴的一端形成有朝所述固定轴向下倾斜的滑块倾斜部,所述定位部的压入倾斜部按压所述滑块倾斜部推动所述弹性部件被压缩,将所述定位部压入装配在所述把手座内,所述滑块的靠近固定轴的一端与所述定位部的外周抵接并能够卡合于所述定位槽内。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把手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滑块的远离所述固定轴的一端具有两个所述柱部,两个所述弹性部件分别套装在两个所述柱部上。
6.如权利要求1或2或5所述的把手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滑块的左右两侧中的至少一侧设置至少一个所述突起部。
7.如权利要求1或2或5所述的把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把手装置还具有背板,所述背板被装配在所述把手座内,盖住所述把手座内的部件。
8.如权利要求1或2或5所述的把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轴为方轴。
9.如权利要求1或2或5所述的把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座在所述第一通孔的两侧分别设有容纳孔。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把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装置在所述把手座的两端还设有盖部,所述盖部盖住所述容纳孔。
CN 201220604560 2012-11-16 2012-11-16 把手装置 Expired - Lifetime CN2030085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604560 CN203008519U (zh) 2012-11-16 2012-11-16 把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604560 CN203008519U (zh) 2012-11-16 2012-11-16 把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008519U true CN203008519U (zh) 2013-06-19

Family

ID=486001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220604560 Expired - Lifetime CN203008519U (zh) 2012-11-16 2012-11-16 把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008519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25837A (zh) * 2014-10-30 2016-06-01 吉田建材(苏州)有限公司 门窗用操作装置、全半开装置及门窗
CN108729763A (zh) * 2018-06-16 2018-11-02 惠州硕贝德智控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指纹锁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25837A (zh) * 2014-10-30 2016-06-01 吉田建材(苏州)有限公司 门窗用操作装置、全半开装置及门窗
CN105625837B (zh) * 2014-10-30 2017-05-03 吉田建材(苏州)有限公司 门窗用操作装置、全半开装置及门窗
CN108729763A (zh) * 2018-06-16 2018-11-02 惠州硕贝德智控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指纹锁
CN108729763B (zh) * 2018-06-16 2023-09-12 惠州市硕玛智控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指纹锁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008519U (zh) 把手装置
CN101541153B (zh) 便携式电子装置的转轴结构及组装该转轴结构的方法
CN104627292A (zh) 电动平衡车
CN104863956A (zh) 双轴铰链及应用此双轴铰链的终端机器
CN101576108A (zh) 固定装置
CN204311866U (zh) 一种双向开锁的密码锁
CN207455094U (zh) 真空吸盘手机支架承载头
CN101722486A (zh) 一种胶囊起子
CN204548336U (zh) 车架管转动连接结构
CN202411796U (zh) 数码相机外壳多角度斜打螺丝装置
KR20170035022A (ko) 셀렉터 방식의 멀티드라이버 세트
CN203468132U (zh) 一种采用伸缩管结构的天地柱
CN104527343B (zh) 卡合式胎压感测装置
CN103538661B (zh) 摩托车脚踏板开启装置
CN103251353A (zh) 一种手柄收线机构和采用该手柄收线机构的吸尘器
CN211167271U (zh) 一种节省运输空间的脚踏板
CN102654236B (zh) 支撑架及卡掣单元
CN102273855B (zh) 婴儿床
CN201310548Y (zh) 防止晃动之转轴结构
CN202596306U (zh) 密码锁用的密码轮
CN204677020U (zh) 一种带钢缆马蹄锁
CN202890776U (zh) 一种遮阳伞面角度可调装置
CN206687610U (zh) 电饭煲的锅盖和电饭煲
CN218463401U (zh) 一种防掉落的轮毂装饰盖
CN202596305U (zh) 车用密码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619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