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972791U - 一种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972791U
CN202972791U CN 201220631778 CN201220631778U CN202972791U CN 202972791 U CN202972791 U CN 202972791U CN 201220631778 CN201220631778 CN 201220631778 CN 201220631778 U CN201220631778 U CN 201220631778U CN 202972791 U CN202972791 U CN 2029727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tal frame
opening
projection
backlight module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220631778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小康
陈武
胡金根
刘远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Techaser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Techaser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Techaser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Techaser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220631778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9727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9727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972791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装置,通过在胶框侧边外侧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凸起,并在上金属框对应位置设置第二开口,通过该第一凸起与上金属框上的第二开口进行卡合,使金属框的卡合更为牢固,提升了装配成功率。进一步地,在下金属框上开设第二开口,在并未改变金属框整体结构的基础上使下金属框制作更为简单,也使背光模组的安装过程更为简便;同时通过胶框上第一凸起与第一开口的卡合,使下金属框的固定更为牢固。

Description

一种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显示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液晶产品的逐渐普及,用户对产品的要求越来越高,产品选择上也越来越挑剔。这就对产品的品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用户希望液晶产品在成本不变(或者是降低成本)、大体结构不变、性能不可降低的前提下,整体结构的组装强度能进一步提升,这也是整个液晶行业未来的一个发展趋势。
请参考图1和图2,由于背光模组经常会因为上、下金属框配合问题而导致整个背光模组的装配受到影响,其主要的原因在于:现有的背光模组上、下金属框的配合结构为下金属框11卡扣为凸包结构111,而在实际五金冲压过程中,凸包111尺寸不易控制,且凸包111非常容易破裂;造成在胶框注塑成型时,凸包111处因为破裂而使塑胶溢出下金属框11,使凸包111尺寸异常;再与上金属框卡合时,可能因凸包111尺寸过大而造成其无法卡合,或者出现两者过盈配合,造成两者不易装配,且在背光模组返修过程中也不易对背光模组进行拆装。所以如何改善装配结构,从而增加背光模组装配成功率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装置,避免了因下金属框卡扣尺寸异常,与上金属框无法装配或装配效果差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背光模组,包括:胶框和上金属框;所述胶框至少一个侧边外侧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凸起;所述上金属框至少一个侧边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开口;所述胶框上的第一凸起与所述上金属框对应位置的第二开口卡合。
进一步地,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下金属框;所述下金属框至少一个侧边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为缺口;所述胶框上的第一凸起透过所述下金属框对应位置的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上金属框对应位置的第二开口卡合。
更进一步地,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下金属框;所述下金属框至少一个侧边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为卡孔;所述胶框上的第一凸起与所述下金属框上对应位置的第一开口、以及所述上金属框对应位置的第二开口卡合。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凸起的下表面为水平表面;上表面与其所在侧边形成一个朝向所述下表面的夹角,所述夹角为锐角;连接所述上表面与下表面的正表面与其所在侧边平行;两个侧面与其所在侧边垂直。
更进一步地,在所述胶框至少一个侧边外侧上,设置有两个或三个第一凸起;所述两个或三个第一凸起沿所述侧边长度方向均匀的分布;在所述下金属框对应位置上相应的设置有两个或三个所述第一开口;在所述上金属框对应位置上相应的设置有两个或三个所述第二开口。
更进一步地,所述胶框上的第一凸起设置在所述胶框至少一对不相邻的侧边外侧上。
更进一步地,所述上金属框至少一个第二开口下端面沿水平方向往上金属框内部延伸,在所述第二开口下端面处形成至少一个第二凸起。
更进一步地,所述上金属框至少一个第二开口的开口下端面整体沿水平方向往上金属框内部延伸,在所述第二开口下端面处形成一个第二凸起。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凸起的上表面为水平表面;下表面与其所在侧边形成一个朝向所述上表面的夹角,所述夹角为锐角;连接所述上表面与下表面的正表面与其所在侧边平行;两个侧面与其所在侧边垂直。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包括:液晶显示屏、控制电路以及上述的背光模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装置,通过在胶框侧边外侧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凸起,进一步通过该凸起与上金属框上的第二开口进行卡合,使金属框的卡合更为牢固,提升了装配成功率。
进一步地,在下金属框上开设第二开口,在并未改变金属框整体结构的基础上使下金属框制作更为简单,也使背光模组的安装过程更为简便;同时通过胶框上第一凸起与第一开口的卡合,使下金属框的固定更为牢固。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背光模组中下金属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分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下金属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所示下金属框结构右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上金属框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所示上金属框结构右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下金属框与胶框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8图7中所示组装结构右视图;
图9为图8中B部分放大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胶框与上、下金属框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所示的组装结构右视图;
图12为图11中C部分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整体构思为:通过改变背光模组中胶框、下金属框以及上金属框的卡合方式,具体在胶框至少一个侧边外侧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凸起,在上金属框至少一个侧边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开口,通过第一凸起与其对应位置的第二开口进行卡合,实现胶框与上金属框的卡合。这样的设置不仅使上金属框的卡合更为牢固,也进一步提升了装配的成功率。而其中,胶框上第一凸起的设置位置可以设置在下金属框的空位处,实现与上金属框的卡合。如果需要使卡合效果更好,可以在下金属框至少一个侧边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开口,而该第一开口的设置形式可以分为两种,一种为缺口设置,即在下金属框侧边上,与第一凸起的对应位置设置缺口,使胶框上的第一凸起能透过该缺口实现与第二开口的卡合;而另一种设置方式则是将第一开口设置为卡孔,即在下金属框至少一个侧边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卡孔;使胶框上的第一凸起与下金属框上对应位置的卡孔、以及所述上金属框对应位置的第二开口卡合;这样的设置,不仅能使胶框与上金属框实现卡合,同时能通过第一凸起与卡孔的卡合实现对下金属框的辅助卡合。为使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以第一开口为卡孔的设置形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3-图9,本实施例中的上金属框51、下金属框31和胶框71可以为含有三条侧边以上的任意侧边数的结构,但为了能使说明更清楚和简便,在本实施例中,采用四边形的上金属框51、下金属框31和四边形胶框71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但需要清楚的是,本实用新型中的上、下金属框和胶框可以为任意形状、任意侧边数,其形状和侧边的数量并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凸起711形状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但是为了使卡合效果更好更紧密,较优的,第一凸起711可以设置为长条形。而为了使胶框与上、下金属框能更为快速简便的安装,较优的,可以将第一凸起的上表面7111,即与上、下金属框安装时的接触面设置为斜面,具体的,其第一凸起各个面的设置方式为:下表面为水平表面;上表面7111与其所在侧边形成一个朝向下表面的夹角,该夹角为锐角;而连接上表面7111与下表面的正表面与其所在侧边平行;两个侧面与其所在侧边垂直。
在本实施例中,上金属框51、下金属框31各侧边上分别设置的第二开口511和第一开口311数量可以为任意多个,但该第一开口311和第二开口511应大于第一凸起711,以使第一凸起711能穿过第一开口311和第二开口511,形成卡合。较优的,本实施例中,可以在胶框71较长的边上设置三个第一凸起711,而在较短的边上设置两个第一凸起711,而相应的,在上、下金属框较长的边上分别设置三个第二开口511和第一开口311,而在较短的边上分别设置两个第二开口511和第一开口311。而上述第一凸起711、第一开口311和第二开口511的排列方式则分别沿所在框体的侧边长度方向均匀的分布。
在本实施例中,下金属框31和胶框71可以通过一体成型的方式完成装配,也可以通过各自成型,然后再将两者进行装配,在装配完成之后,胶框71上的第一凸起711应突出第一开口311,以便使第一凸711起留有与第二开口511的卡合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凸起711可以在胶框71的所有边上分别进行设置,以达到最好的固紧效果,相应的,第二开口511与第一开口311应分别在上、下金属框上的所有侧边上进行设置。本实施例中的另一种设置方式为:在胶框71至少一对不相邻的侧边外侧上设置第一凸起711,而相应的在上、下金属框对应侧边上的对应位置设置第二开口511和第一开口311,这样的设置,不仅能达到良好的固紧效果,也能节省材料、减少背光模组的重量和尺寸。
请参考图10-12,为了使上金属框51与胶框71上的第一凸起711达到更好的卡合效果,防止上金属框51在尺寸过大或者第一凸起711尺寸过小而导致上金属框51与胶框71卡合不牢的问题。在本实施例中,较优的,还可以在第二开口511的开口下端面设置至少一段第二凸起512,即在上金属框51至少一个第二开口511的开口下端面沿水平方向往上金属框内部延伸,在第二开口511的开口下端面处形成至少一个第二凸起512,而为了使第二凸起512的结构强度更好,较优的,第二开口511的开口下端面整体整体沿水平方向往上金属框内部延伸,即在一个第二开口511处形成一个第二凸起512。同样的,依据第一凸起711相同的形状设置原理,为了能使第二凸起512能更顺利的与第一凸起711完成装配,同样,在第二凸起512的安装接触面5121,即第二凸起的下表面设置为斜面,具体为:其上表面为水平表面;下表面与其所在侧边形成一个朝向上表面的夹角,该夹角为锐角;而连接上表面与下表面的正表面与其所在侧边平行;两个侧面与其所在侧边垂直。在安装时,第一凸起的上表面与第二凸起的下表面相对滑动。使安装更为简便。
在本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包括:液晶显示屏、控制电路以及上述实施例中的背光模组。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胶框和上金属框;所述胶框至少一个侧边外侧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凸起;所述上金属框至少一个侧边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开口;所述胶框上的第一凸起与所述上金属框对应位置的第二开口卡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下金属框;所述下金属框至少一个侧边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为缺口;所述胶框上的第一凸起透过所述下金属框对应位置的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上金属框对应位置的第二开口卡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下金属框;所述下金属框至少一个侧边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为卡孔;所述胶框上的第一凸起与所述下金属框上对应位置的第一开口、以及所述上金属框对应位置的第二开口卡合。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起的下表面为水平表面;上表面与其所在侧边形成一个朝向所述下表面的夹角,所述夹角为锐角;连接所述上表面与下表面的正表面与其所在侧边平行;两个侧面与其所在侧边垂直。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胶框至少一个侧边外侧上,设置有两个或三个第一凸起;所述两个或三个第一凸起沿所述侧边长度方向均匀的分布;在所述下金属框对应位置上相应的设置有两个或三个所述第一开口;在所述上金属框对应位置上相应的设置有两个或三个所述第二开口。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胶框上的第一凸起设置在所述胶框至少一对不相邻的侧边外侧上。
7.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金属框至少一个第二开口下端面沿水平方向往上金属框内部延伸,在所述第二开口下端面处形成至少一个第二凸起。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金属框至少一个第二开口的开口下端面整体沿水平方向往上金属框内部延伸,在所述第二开口下端面处形成一个第二凸起。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凸起的上表面为水平表面;下表面与其所在侧边形成一个朝向所述上表面的夹角,所述夹角为锐角;连接所述上表面与下表面的正表面与其所在侧边平行;两个侧面与其所在侧边垂直。
10.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液晶显示屏、控制电路以及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
CN 201220631778 2012-11-26 2012-11-26 一种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9727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631778 CN202972791U (zh) 2012-11-26 2012-11-26 一种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631778 CN202972791U (zh) 2012-11-26 2012-11-26 一种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972791U true CN202972791U (zh) 2013-06-05

Family

ID=485138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220631778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972791U (zh) 2012-11-26 2012-11-26 一种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972791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54911A (zh) * 2016-07-14 2016-09-21 三进光电(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用在液晶显示装置中的安装件
CN113296303A (zh) * 2021-05-27 2021-08-24 高创(苏州)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液晶显示装置的胶块、液晶显示装置及组装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54911A (zh) * 2016-07-14 2016-09-21 三进光电(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用在液晶显示装置中的安装件
CN113296303A (zh) * 2021-05-27 2021-08-24 高创(苏州)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液晶显示装置的胶块、液晶显示装置及组装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665391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its case
CN206908726U (zh) 一种超薄背光模组及超薄电视
CN102608781B (zh) 液晶显示器
CN102749738A (zh)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
CN104916228A (zh) 一种显示产品结构
CN202972791U (zh) 一种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装置
CN203433224U (zh) 一种显示屏组装框及显示装置
CN104536182A (zh) 一种包边显示器结构
CN204945552U (zh) 一种前壳中框一体模组
CN102734763A (zh) 一种拼接式显示器背板及液晶显示器
US8485712B2 (en) Reflector plate and backlight system
CN205983329U (zh) 超薄三边卡合固定前框的安卓一体机
CN205092916U (zh) 一种用于液晶电视一体机的面框结构
CN204203583U (zh) 液晶电视的窄边框液晶模组
CN202371588U (zh) 背光模组
CN206339806U (zh) 液晶玻璃的固定结构及液晶显示器
CN206259979U (zh) 手机按键装配结构、手机壳体和手机
CN202948223U (zh) 一种显示装置的固定结构、液晶模组和液晶显示装置
CN204478663U (zh) 制冷设备的门体和具有其的制冷设备
CN203275816U (zh) 液晶显示屏组装框及其液晶显示装置
CN204287667U (zh) 一种圆弧包边的显示器结构
CN202444557U (zh) 平板电视装配结构
CN202915172U (zh) 一种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装置
CN104536183A (zh) 一种圆弧包边的显示器结构
CN203177081U (zh) 一种金属框、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605

Termination date: 2017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