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928416U - 使用了带有螺旋状径向翅片的热管的热交换器 - Google Patents

使用了带有螺旋状径向翅片的热管的热交换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928416U
CN202928416U CN 201220678385 CN201220678385U CN202928416U CN 202928416 U CN202928416 U CN 202928416U CN 201220678385 CN201220678385 CN 201220678385 CN 201220678385 U CN201220678385 U CN 201220678385U CN 202928416 U CN202928416 U CN 2029284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components
radial fins
heat exchanger
heat
heat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220678385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饭岛雄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esona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owa Denko KK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owa Denko KK filed Critical Showa Denko KK
Priority to CN 201220678385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92841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9284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928416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 Separation By Low-Temperature Treat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使用了带有螺旋状径向翅片的热管的热交换器,以跨着通过分隔壁(2)形成的高温流路(3)和低温流路(4)的方式配置带有螺旋状径向翅片(7)的热管(5)而成,分隔壁(2)由配置成同一平面状的至少一对的板状壁部件(10)构成,这些壁部件(10)在相邻的各侧部(12)的规定位置具有半圆形的切缺部(11),相邻的侧部(12)彼此接近而由各切缺部(11)形成圆形孔(13),在该圆形孔(13)中配置热管(5),并且螺旋状径向翅片(7)以被夹持在壁部件(10)的接近的一对侧部(12)中的状态配置。

Description

使用了带有螺旋状径向翅片的热管的热交换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使用了带有螺旋状径向翅片的热管的热交换器。
背景技术
热管通常在真空管状容器内封入作为热传导媒介而作用的工作流体、和通过毛细管现象使该工作流体从冷凝部向蒸发部移动的吸液芯而成。作为使用了该热管的热交换器,公知是在将框体分成两部分而形成高温气体流路和低温气体流路的分隔壁上贯通状地设置热管而成。另外,在热交换器的热管表面安装有各种形状的翅片,以扩大热的吸收及散热面积从而提高热交换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将尤其是带有螺旋状径向翅片的热管安装到由多张板状壁部件构成的分隔壁上而容易制作的热交换器。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由以下方式构成。
1)一种使用了带有螺旋状径向翅片的热管的热交换器,以跨着通过分隔壁形成的高温流路和低温流路的方式配置带有螺旋状径向翅片的热管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壁由配置成同一平面状的至少一对的板状壁部件构成,这些壁部件在相邻的各侧部的规定位置具有半圆形的切缺部,相邻的侧部彼此接近而由各所述切缺部形成圆形孔,在该圆形孔中配置所述热管,并且所述螺旋状径向翅片以被夹持在所述壁部件的接近的一对侧部中的状态配置。
2)如上述1)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与所述壁部件的接近的一对侧壁相近的径向翅片前端部扩开而使得其翅片间隔比其他翅片间隔大。
3)如上述1)或2)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在被所述壁部件的接近的一对侧部夹持的部分的径向翅片之间填充有密封剂。
4)如上述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壁部件配置有多列而构成多个分隔壁。
根据上述1)至4)的热交换器,通过将尤其是带有螺旋状径向翅片的热管安装到由多张板状壁部件构成的分隔壁上就能够容易地制作热交换器。
附图说明
附图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图1是热交换器的局部切缺俯视图。
图2是壁部件10的俯视图。
图3是表示分隔壁2的组装状态的立体图。
图4是图3的IV-IV线剖视图。
图5是表示翅片前端部扩开的与图4相当的图。
图6是表示在侧部12附近填充有密封材料的与图4相当的图。
图7是表示配置有两列分隔壁的与图4相当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热交换器的框体;2分隔壁;3高温气体流路;4低温气体流路;5热管;6气密用罩;7径向翅片;8高温气体流通管;9低温气体流通管;10壁部件;11切缺部;12侧部;13圆形孔;14密封材料。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热交换器的内部构造的俯视图。在图1中,附图标记1是热交换器的矩形框体,附图标记2是将该框体1分成两部分的垂直分隔壁,经由该分隔壁2在框体1内形成了高温气体流路3和低温气体流路4。附图标记5是贯穿该分隔壁2、并跨着这两个流路3、4水平地配置的多根铝制的热管,这些热管的两端封闭并安装在框体1的两端部,在管内周壁配置有吸液芯,该吸液芯由毛类、毡制品、多孔性烧结物、多层的金属丝网等形成。另外,在管内封入有工作流体。作为工作流体,适当使用水、甲醇、丙酮、氨、氟利昂、载热油等。附图标记6是设置在框体1的两侧的气密用罩,附图标记7是铝制的多个径向翅片,径向翅片7沿着热管5的长度方向隔开规定间隔地呈螺旋状安装在热管5上,径向翅片7的内周缘焊接在热管5上。附图标记8是分别与高温气体流路3的前后连接的高温气体流通管,附图标记9是分别与低温气体流路4的前后连接的低温气体流通管。另外,该翅片也可以通过滚扎与管一体地形成。另外,管及翅片的材质不限于本实施例,也可以适当使用铜制、不锈钢制等。
接下来,根据图2~图5说明分隔壁2的构造。本实施例中的分隔壁2由矩形板状的多张壁部件10构成,各壁部件10在其两侧部的规定位置具有多个大致半圆形的切缺部11。另外,分隔壁2由这些壁部件10如下组装而成。即,这些矩形板状的壁部件10在彼此于宽度方向相连续的状态下配置,相邻的壁部件10的各侧部12彼此隔开与翅片的厚度相当的间隔而重合。然后,通过各侧壁12的重合,由以彼此相对的方式在各壁部件10的侧部规定位置形成的所述大致半圆形的各切缺部11形成圆形孔13。并且,该圆形孔13的直径与热管5的直径相当。热管5以在长度的中央嵌入该圆形孔13中的状态配置。并且,安装在热管5上的螺旋状径向翅片7以被夹持在各壁部件10的重合的一对侧部12中的状态配置。另外,各壁部件10中的作为分隔壁2的两端的壁部件10a仅在内方一侧具有切缺部11a。
上述说明中,本实用新型中的热交换器的分隔壁2如下述那样组装。首先,在仅一侧部具有多个切缺部的第一壁部件10a的各切缺部11a中以在长度中央与壁部件10a正交的状态嵌入热管5。接着,将在两侧部具有多个切缺部的第二壁部件10b以其一侧部的切缺部11b与第一壁部件10a的切缺部11a相对的状态向图3中的箭头方向A推压。其结果为,在这些切缺部11a、11b中夹持热管5,并且第一壁部件10a及第二壁部件10b的各侧部12a、12b以隔开与翅片的厚度相当的间隔而重合的状态配置以夹装螺旋状径向翅片7。同样地,在第二壁部件10b的另一侧部的切缺部11b中嵌入热管5,仍然将两侧部具有切缺部的第三壁部件10c向图3的箭头方向A推压而与各侧部12b、12c重合。
像这样组装的分隔壁2能够充分确保高温气体流路3与低温气体流路4之间的气密性。
以上,根据图1~图4说明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可以进行各种变更。例如,分隔壁2还可以如下组装:如图5所示,将与壁部件10的接近的一对侧部12相近的径向翅片7的前端部扩开而使得其翅片间隔比其他翅片间隔大,也就是说,在径向翅片7之间形成翅片间隔扩大部,壁部件10配置在该扩大部中。进一步根据需要,还优选在各壁部件10的重合的侧部12涂布密封材料,图6是在侧部12附近填充有密封材料14的图,在径向翅片7中填充密封材料14之后配置壁部件10,从而能够更进一步确保高温气体流路3与低温气体流路4之间的气密性。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列举设置1个也就是1列分隔壁2的例子,但也可以设置多列分隔壁2,图7中示出了设置2列分隔壁2的例子。
根据本实用新型,由于相邻的壁部件10的各侧部12隔着螺旋状径向翅片7而重合,该翅片7夹装于重合的侧部12中,所以不需要将螺旋状径向翅片7从热管5完全除去,就能够方便地组装热交换器,能够可靠地确保高温气体流路3与低温气体流路4的气密性。

Claims (5)

1.一种使用了带有螺旋状径向翅片的热管的热交换器,以跨着通过分隔壁形成的高温流路和低温流路的方式配置带有螺旋状径向翅片的热管而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隔壁由配置成同一平面状的至少一对的板状壁部件构成,这些壁部件在相邻的各侧部的规定位置具有半圆形的切缺部,相邻的侧部彼此接近而由各所述切缺部形成圆形孔,在该圆形孔中配置所述热管,并且所述螺旋状径向翅片以被夹持在所述壁部件的接近的一对侧部中的状态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
与所述壁部件的接近的一对侧壁相近的径向翅片前端部扩开而使得其翅片间隔比其他翅片间隔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
在被所述壁部件的接近的一对侧部夹持的部分的径向翅片之间填充有密封剂。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
在被所述壁部件的接近的一对侧部夹持的部分的径向翅片之间填充有密封剂。
5.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壁部件配置有多列而构成多个分隔壁。
CN 201220678385 2012-11-29 2012-11-29 使用了带有螺旋状径向翅片的热管的热交换器 Expired - Lifetime CN2029284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678385 CN202928416U (zh) 2012-11-29 2012-11-29 使用了带有螺旋状径向翅片的热管的热交换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678385 CN202928416U (zh) 2012-11-29 2012-11-29 使用了带有螺旋状径向翅片的热管的热交换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928416U true CN202928416U (zh) 2013-05-08

Family

ID=482183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220678385 Expired - Lifetime CN202928416U (zh) 2012-11-29 2012-11-29 使用了带有螺旋状径向翅片的热管的热交换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928416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07918A (zh) * 2013-05-29 2013-09-18 广东美的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组合型翅片、管翅式换热器
CN103604113A (zh) * 2013-11-21 2014-02-26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 一种与静电除尘器一体化的新型管屏式水管换热器
CN103615923A (zh) * 2013-11-21 2014-03-05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 新型针板耦合型传热强化元件及异形管屏式水管换热器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07918A (zh) * 2013-05-29 2013-09-18 广东美的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组合型翅片、管翅式换热器
CN103604113A (zh) * 2013-11-21 2014-02-26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 一种与静电除尘器一体化的新型管屏式水管换热器
CN103615923A (zh) * 2013-11-21 2014-03-05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 新型针板耦合型传热强化元件及异形管屏式水管换热器
CN103615923B (zh) * 2013-11-21 2015-10-21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 新型针板耦合型传热强化元件及异形管屏式水管换热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753656B2 (en) Low refrigerant charge microchannel heat exchanger
JP6017047B2 (ja) 熱交換器、空調機、冷凍サイクル装置及び熱交換器の製造方法
CN202928416U (zh) 使用了带有螺旋状径向翅片的热管的热交换器
CN103776285B (zh) 一种微通道换热器
KR102079722B1 (ko) 열교환기
CN106574810B (zh) 冷凝器
CN105865242A (zh) 导热板及其板体的生产方法
EP2962055B1 (en) Fin solution related to micro channel based heat exchanger
CN103542619A (zh) 热交换器结构
JP6227910B2 (ja) 蓄冷熱交換器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4089498A (zh) 一种新型微通道换热器
EP2902741B1 (en) Heat exchanger
CN104215101B (zh) 板翅式换热器
CN101782347B (zh) 热交换器及其翅片
CN203518031U (zh) 一种内冷式热管溶液除湿单元
WO2014137217A1 (en) Heat exchanger inlet and outlet design
WO2022025250A1 (ja) 冷却部材
CN203980950U (zh) 一种新型微通道换热器
CN203893509U (zh) 冷凝器
CN203980964U (zh) 集成式微通道换热器
CN107677155A (zh) 一种平板热管散热器
US20190072302A1 (en) Sorption heat transfer module
CN205192050U (zh) 蒸发皿组件及具有该蒸发皿组件的冰箱
FR3001795A1 (fr) Agencement d’echangeurs thermiques a plaques
CN203641711U (zh) 变b形多通道自钎焊冷却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508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