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896712U - 履带式多功能水田用车 - Google Patents

履带式多功能水田用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896712U
CN202896712U CN 201220665256 CN201220665256U CN202896712U CN 202896712 U CN202896712 U CN 202896712U CN 201220665256 CN201220665256 CN 201220665256 CN 201220665256 U CN201220665256 U CN 201220665256U CN 202896712 U CN202896712 U CN 2028967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ddy field
hydraulic motor
crawler
walking
horizontal st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220665256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启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 201220665256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8967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8967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896712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履带式多功能水田用车,涉及一种履带式水田用车。以解决采用现有动力机械进行水田作业,地头转弯半径大;跨田埂作业时,会将田埂压塌陷问题。两根导轨与两根上横梁固接,四个可伸缩支腿与上框架固接,水平行走框架固定有滚轮,导轨内设置有滚轮,第一小链轮固套装在水平移动液压马达上,长链条与两个压板连接,两个压板与上框架固接,第一小链轮与长链条啮合,水平行走框架通过支撑梁与车架固接,水平行走框架及支撑梁上固定有轴承座,转轴转动安装在轴承座内,水平行走框架固定有旋转驱动液压马达,旋转驱动液压马达通过链传动机构驱动转轴转动,发动机通过侧传动机构与变速箱连接,变速箱与主动行走轮传动连接。本实用新型用于水田作业。

Description

履带式多功能水田用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履带式水田用车,属于农业机械领域。 
背景技术
由于水田都是通过田埂封闭的小地块,并且一般采用四轮驱动的手扶式农用机械或者高底盘水田拖拉机进行耕整地作业。采用上述动力机械在作业时存在下述问题:一、地头转弯半径大,会压实地头土壤,还容易伤苗;跨田埂作业时,会将田埂压塌陷,为不使水土流失,需要人工修复田埂,增加了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履带式多功能水田用车,以解决采用现有动力机械进行水田作业存在地头转弯半径大,会压实地头土壤,还容易伤苗;跨田埂作业时,会将田埂压塌陷,需要人工修复田埂,增加了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履带式多功能水田用车,所述水田用车包括两组履带式行走轮及车架;车架的左右两侧各设有一组履带式行走轮,所述水田用车还包括上框架、水平行走框架、水平移动液压马达、第一小链轮、转轴、旋转驱动液压马达、发动机、变速箱、链传动机构、侧传动机构、主油泵、长链条、轴承座、支撑梁、两个压板、四个可伸缩支腿及四套滚轮; 
上框架包括两根上横梁和两根导轨,两根导轨和两根上横梁均设置在同一平面内,两根导轨平行设置,两根导轨的两端各垂直固定有一根上横梁,四个可伸缩支腿沿竖向设置,四个可伸缩支腿上端与上框架的四个角部固接,水平行走框架水平设置,水平行走框架的四个角部固定有四套滚轮,每根导轨内设置有可沿该导轨长度方向滚动的两套滚轮,水平移动液压马达固定在水平行走框架的上表面,第一小链轮固定套装在水平移动液压马达的输出端上,长链条沿上框架的长度方向设置,长链条两端与两个压板连接,两个压板与上框架上表面固接,第一小链轮与长链条啮合,水平行走框架下端与支撑梁上端固接,支撑梁下端与车架上端固接,水平行走框架的中心处及支撑梁上端中心处设有同轴的中心孔,中心孔内固定有轴承座,转轴转动安装在轴承座内,转轴的两端均伸出轴承座外部,水平行走框架上表面固定有旋转驱动液压马达,旋转驱动液压马达通过链传动机构驱动转轴转动,车架上装有发动机,发动机的动力输出端通过侧传动机构与变速箱的动力输入端传动连接,变速箱设有两个动力输出端,变速箱的每个动力输出端与所对应的一组履带式行走 轮中的主动行走轮传动连接,主油泵固定在车架后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油缸动作,使得可伸缩支腿伸缩自如,当可伸缩支腿伸出时,可使车底盘距地面1米高;水平行走框架与上框架之间通过设置在上框架的导轨内的滚轮实现相对运动,且车体可以原地自由旋转,地头转弯半径小,使得本实用新型的水田用车跨越田埂作业时,田埂不被破坏,还不容易伤苗,特别适合稻田作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主视图,图2是图1的左视图,图3是图1的俯视图,图4是可伸缩支腿与上支架连接的主视图,图5是图4的俯视图,图6是图4的左视图,图7是可伸缩支腿的主剖视图,图8是可伸缩支腿中油缸的缸杆动作的主剖视图,图9是本实用新型去掉上框架、四个可伸缩支腿、车架及履带式行走轮后的主视图,图10是图9的A-A剖视图,图11是图9的俯视图,图12是本实用新型去掉上框架、四个可伸缩支腿及支撑梁后的主视图,图13是图12的左视图,图14是图7的B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图14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履带式多功能水田用车,所述水田用车包括两组履带式行走轮21及车架22;车架22的左右两侧各设有一组履带式行走轮21,所述水田用车还包括上框架1、水平行走框架19、水平移动液压马达4、第一小链轮5、转轴18、旋转驱动液压马达15、发动机9、变速箱23、链传动机构24、侧传动机构25、主油泵11、长链条2、轴承座29、支撑梁8、两个压板7、四个可伸缩支腿26及四套滚轮6; 
上框架1包括两根上横梁27和两根导轨28,两根导轨28和两根上横梁27均设置在同一平面内,两根导轨28平行设置,两根导轨28的两端各垂直固定有一根上横梁27,四个可伸缩支腿26沿竖向设置,四个可伸缩支腿26上端与上框架1的四个角部固接,水平行走框架19水平设置,水平行走框架19的四个角部固定有四套滚轮6,每根导轨28内设置有可沿该导轨28长度方向滚动的两套滚轮6,水平移动液压马达4固定在水平行走框架19的上表面,第一小链轮5固定套装在水平移动液压马达4的输出端上,长链条2沿上框架1的长度方向设置,长链条2两端与两个压板7连接,两个压板7与上框架1上表面固接,第一小链轮5与长链条2啮合,水平行走框架19下端与支撑梁8上端固接,支撑梁8下端与车架22上端固接,水平行走框架19的中心处及支撑梁8上端中心处设有同轴的中心孔,中心孔内固定有轴承座29,转轴18转动安装在轴承座29内,转轴18的两端均伸出轴承座29外部,水平行走框架19上表面固定有旋转驱动液压马达15,旋转 驱动液压马达15通过链传动机构24驱动转轴18转动,车架22上装有发动机9,发动机9的动力输出端通过侧传动机构25与变速箱23的动力输入端传动连接,变速箱23设有两个动力输出端,变速箱23的每个动力输出端与所对应的一组履带式行走轮21中的主动行走轮10传动连接,主油泵11固定在车架22后部。 
具体实施方式二:结合图1~图8及图14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每个可伸缩支腿26包括内套管31、底板32、两个外套管33、两个油缸34、四个销轴35及八个销轴套36;两个外套管33由上至下管口正对设置,位于上方的外套管33上端与上框架1相应的角部固接,内套管31设置在两个外套管33内,两个油缸34由上至下设置在内套管31内,两个油缸34的缸杆外端相对设置,每个油缸34的缸体尾端和缸杆的外端各与一个销轴35球铰接,销轴35上位于球铰接的两侧各套装有一个销轴套36,与位于上方的油缸34的缸杆外端通过球铰接的销轴35的两端与内套管31连接,与位于下方的油缸34的缸杆外端通过球铰接的销轴35的两端与内套管31连接,与位于上方的油缸34的缸体尾端通过球铰接的销轴35的两端与外套管33连接,与位于下方的油缸34的缸体尾端通过球铰接的销轴35的两端与外套管33连接,位于下方的外套管33的下端通过底板32封闭。油缸采用液压油缸,由主油泵11供油。本实施方式中未公开的技术特征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三:结合图1及图3~图5说明,本实施方式所述两根导轨28为两根槽钢或两根工字钢。本实施方式中未公开的技术特征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四:结合图11说明,本实施方式所述水平行走框架19由两根下横梁37和两根纵梁38组合焊接而成,容易加工。本实施方式中未公开的技术特征与具体实施方式二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五:结合图6、图7及图11说明,本实施方式所述上横梁27、内套管31、外套管33、下横梁37和纵梁38均为方管。强度可靠,整体刚度好。本实施方式中未公开的技术特征与具体实施方式四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六:结合图1、图3、图12及图13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每组履带式行走轮21的外轮廓形状为等腰三角形,每组履带式行走轮21包括履带12、三个行走轮和两组支撑轮40;三个行走轮包括一个主动行走轮10和两个从动行走轮39,主动行走轮10设置在两个从动行走轮39上方中间位置,两个从动行走轮39与车架22转动连接,主动行走轮10通过履带12带动两个从动行走轮39转动,两组支撑轮40转动安装在车架22上,两组支撑轮22用以支撑履带12的内表面。结构简单,稳定性好。本实施方式中未公开的技术特征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七:结合图13说明,本实施方式所述履带12的带宽为B,B=60~200cm,两条履带12的中心距为D,D=1500cm。采用上述设计参数,履带式行走轮2在作业时,即不压苗,又能保证与地面有适宜的接触面积。使得本实施方式中未公开的技术特征与具体实施方式六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八:结合图1~图3及图9~图11说明,本实施方式所述链传动机构24包括大链轮17、第二小链轮14及环形链16;旋转驱动液压马达15的输出端固套装有第二小链轮14,转轴18上端固套装有大链轮17,第二小链轮14与大链轮17之间通过环形链16传动连接。具有传动平稳、可靠的特点。本实施方式中未公开的技术特征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九:结合图1、图12及图13说明,本实施方式所述侧传动机构25为带传动机构,带传动机构包括主动带轮41、从动带轮42和环形传动带43;发动机9的动力输出端上固套装有主动带轮41,,变速箱23的动力输入端上固套装有从动带轮42,主动带轮41与从动带轮42通过环形传动带43传动连接。具有传动平稳、可靠的特点。本实施方式中未公开的技术特征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十:结合图1及图4说明,本实施方式所述水田用车还包括托轮3;托轮3安装在上框架1的上表面,托轮3用以支撑长链条2。本实施方式中未公开的技术特征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二、三、四、五、六、七或八相同。 
当本实用新型的水田用车需要跨越田埂或转向时,采取下述步骤:一、将上框架1向前移动过埂,此时,可伸缩支腿26处于收缩状态;二、将可伸缩支腿26伸出,此时车体被提起,两组履带式行走轮21离开地面;三、将水平行走框架19连同车体运动前移过埂,若需转向,则旋转驱动液压马达15工作,通过链传动机构24驱动转轴18旋转,使车体整个调转方向;四、可伸缩支腿26回缩,直到两组履带式行走轮21着地,整个跨越田埂或转向过程完成。 

Claims (10)

1.一种履带式多功能水田用车,所述水田用车包括两组履带式行走轮(21)及车架(22);车架(22)的左右两侧各设有一组履带式行走轮(21),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田用车还包括上框架(1)、水平行走框架(19)、水平移动液压马达(4)、第一小链轮(5)、转轴(18)、旋转驱动液压马达(15)、发动机(9)、变速箱(23)、链传动机构(24)、侧传动机构(25)、主油泵(11)、长链条(2)、轴承座(29)、支撑梁(8)、两个压板(7)、四个可伸缩支腿(26)及四套滚轮(6); 
上框架(1)包括两根上横梁(27)和两根导轨(28),两根导轨(28)和两根上横梁(27)均设置在同一平面内,两根导轨(28)平行设置,两根导轨(28)的两端各垂直固定有一根上横梁(27),四个可伸缩支腿(26)沿竖向设置,四个可伸缩支腿(26)上端与上框架(1)的四个角部固接,水平行走框架(19)水平设置,水平行走框架(19)的四个角部固定有四套滚轮(6),每根导轨(28)内设置有可沿该导轨(28)长度方向滚动的两套滚轮(6),水平移动液压马达(4)固定在水平行走框架(19)的上表面,第一小链轮(5)固定套装在水平移动液压马达(4)的输出端上,长链条(2)沿上框架(1)的长度方向设置,长链条(2)两端与两个压板(7)连接,两个压板(7)与上框架(1)上表面固接,第一小链轮(5)与长链条(2)啮合,水平行走框架(19)下端与支撑梁(8)上端固接,支撑梁(8)下端与车架(22)上端固接,水平行走框架(19)的中心处及支撑梁(8)上端中心处设有同轴的中心孔,中心孔内固定有轴承座(29),转轴(18)转动安装在轴承座(29)内,转轴(18)的两端均伸出轴承座(29)外部,水平行走框架(19)上表面固定有旋转驱动液压马达(15),旋转驱动液压马达(15)通过链传动机构(24)驱动转轴(18)转动,车架(22)上装有发动机(9),发动机(9)的动力输出端通过侧传动机构(25)与变速箱(23)的动力输入端传动连接,变速箱(23)设有两个动力输出端,变速箱(23)的每个动力输出端与所对应的一组履带式行走轮(21)中的主动行走轮(10)传动连接,主油泵(11)固定在车架(22)后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履带式多功能水田用车,其特征在于:每个可伸缩支腿(26)包括内套管(31)、底板(32)、两个外套管(33)、两个油缸(34)、四个销轴(35)及八个销轴套(36);两个外套管(33)由上至下管口正对设置,位于上方的外套管(33)上端与上框架(1)相应的角部固接,内套管(31)设置在两个外套管(33)内,两个油缸(34)由上至下设置在内套管(31)内,两个油缸(34)的缸杆外端相对设置,每个油缸(34)的缸体尾端和缸杆的外端各与一个销轴(35)球铰接,销轴(35)上位于球铰接的两侧各套装有一个销轴套(36),与位于上方的油缸(34)的缸杆外端通过球铰接的销轴(35)的 两端与内套管(31)连接,与位于下方的油缸(34)的缸杆外端通过球铰接的销轴(35)的两端与内套管(31)连接,与位于上方的油缸(34)的缸体尾端通过球铰接的销轴(35)的两端与外套管(33)连接,与位于下方的油缸(34)的缸体尾端通过球铰接的销轴(35)的两端与外套管(33)连接,位于下方的外套管(33)的下端通过底板(32)封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履带式多功能水田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根导轨(28)为两根槽钢或两根工字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履带式多功能水田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行走框架(19)由两根下横梁(37)和两根纵梁(38)组合焊接而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履带式多功能水田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横梁(27)、内套管(31)、外套管(33)、下横梁(37)和纵梁(38)均为方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履带式多功能水田用车,其特征在于:每组履带式行走轮(21)的外轮廓形状为等腰三角形,每组履带式行走轮(21)包括履带(12)、三个行走轮和两组支撑轮(40);三个行走轮包括一个主动行走轮(10)和两个从动行走轮(39),主动行走轮(10)设置在两个从动行走轮(39)上方中间位置,两个从动行走轮(39)与车架(22)转动连接,主动行走轮(10)通过履带(12)带动两个从动行走轮(39)转动,两组支撑轮(40)转动安装在车架(22)上,两组支撑轮(22)用以支撑履带(12)的内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履带式多功能水田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履带(12)的带宽为B,B=60~200cm,两条履带(12)的中心距为D,D=1500c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履带式多功能水田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链传动机构(24)包括大链轮(17)、第二小链轮(14)及环形链(16);旋转驱动液压马达(15)的输出端固套装有第二小链轮(14),转轴(18)上端固套装有大链轮(17),第二小链轮(14)与大链轮(17)之间通过环形链(16)传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履带式多功能水田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侧传动机构(25)为带传动机构,带传动机构包括主动带轮(41)、从动带轮(42)和环形传动带(43);发动机(9)的动力输出端上固套装有主动带轮(41),变速箱(23)的动力输入端上固套装有从动带轮(42),主动带轮(41)与从动带轮(42)通过环形传动带(43)传动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2、3、4、5、6、7、8或9所述履带式多功能水田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田用车还包括托轮(3);托轮(3)安装在上框架(1)的上表面,托轮(3)用以支撑长链条(2)。 
CN 201220665256 2012-12-06 2012-12-06 履带式多功能水田用车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8967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665256 CN202896712U (zh) 2012-12-06 2012-12-06 履带式多功能水田用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665256 CN202896712U (zh) 2012-12-06 2012-12-06 履带式多功能水田用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896712U true CN202896712U (zh) 2013-04-24

Family

ID=481174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220665256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896712U (zh) 2012-12-06 2012-12-06 履带式多功能水田用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89671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848491A (zh) * 2022-12-22 2023-03-28 浙江九奇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履带式自动收集采茶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848491A (zh) * 2022-12-22 2023-03-28 浙江九奇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履带式自动收集采茶机
CN115848491B (zh) * 2022-12-22 2023-06-13 浙江九奇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履带式自动收集采茶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716954U (zh) 一种全地形混合动力底盘
CN106828634A (zh) 履带式插秧机行走底盘
CN202896712U (zh) 履带式多功能水田用车
CN205378551U (zh) 一种割台剥皮联动型履带式玉米收获机
CN202879633U (zh) 多功能农机轮式行走机构以及履带式行走机构
CN203381698U (zh) 一种高地隙植保施肥机
CN202873282U (zh) 一种筑埂机用双侧扬土旋耕轮和筑埂机
CN103496297B (zh) 水田田间自走底盘越埂机构
CN111170777B (zh) 一种侧置式牵引翻抛装置
CN211140569U (zh) 动力传动装置
CN201222909Y (zh) 双垄沟全覆膜机的链条波浪形开式土壤升运器
CN103661650A (zh) 一种船式拖拉机的行驶系统
CN207607565U (zh) 一种参数可调的四轮转向通用底盘
CN111727787A (zh) 一种链条拖曳式大蒜幼苗自动破膜机及破膜方法
CN203120411U (zh) 适合高杆作物农机作业牵引动力底盘的行走驱动装置
CN220483442U (zh) 一种丘陵山地可变轨距动力平台
CN207219332U (zh) 拖拉机动力农机具的悬挂传动机构
CN201210828Y (zh) 双垄沟全覆膜机的波浪式输送机构
CN110679214B (zh) 轻型旋耕机
CN206008950U (zh) 移动式碎石机
CN214396994U (zh) 一种农田牵引设备
CN203543525U (zh) 水田田间自走底盘越埂机构
CN218258436U (zh) 一种通过性强的三角履带结构
CN203681684U (zh) 畦床作业用履带式行走装置
CN203537773U (zh) 水田田间自走底盘越埂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424

Termination date: 2013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