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869039U - 一种全新的双压分体太阳能热水器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全新的双压分体太阳能热水器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869039U
CN202869039U CN 201220576577 CN201220576577U CN202869039U CN 202869039 U CN202869039 U CN 202869039U CN 201220576577 CN201220576577 CN 201220576577 CN 201220576577 U CN201220576577 U CN 201220576577U CN 202869039 U CN202869039 U CN 2028690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valve
heat storage
heat
inte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220576577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何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 201220576577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8690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8690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869039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10/00Integration of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in buildings
    • Y02B10/20Solar thermal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40Solar thermal energy, e.g. solar towers

Landscapes

  • Heat-Pump Type And Storage Water Heaters (AREA)

Abstract

一种全新的双压分体太阳能热水器系统,系统包括储热水箱、集热器、温控装置和上水混合阀、下水加压阀、主切换阀、辅切换阀四个机械阀,以及各部件之间的连接管道;储热水箱与集热器是两个独立体,两者之间采用循环置换换热,制热速度快、换热效率高;系统通过切换阀的面板旋钮,零功耗实现多种工作状态,自动上水、定温加热水、换热、储热、非承压供热水、承压供应热水,吸力排空防冻。整个系统结构简单、成本低,而且储热水箱与集热器之间的距离可以延长,实现集热器在南面,储热水箱在北面,与建筑更加一体化。更加适合城市太阳能热水器市场,具有极大的市场推广价值。

Description

一种全新的双压分体太阳能热水器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全新的能同时兼有非承压供应热水和承压供热水的分体太阳能热水器。
背景技术
城市太阳能热水器使用将会越来越广,与建筑一体化是城市太阳能热水器的发展方向,目前针对城市居民阳台设计的太阳能热水器,一般为分体阳台壁挂太阳能热水器,它采用的架构和配置是承压集热器和带换热装置的承压储热水箱,集热器中的集热换热介质绝大部分都是采用防冻液,集热器与储热水箱之间换热方法是自然循环换热,热水供应是完全通过冷的自来水进入储热水箱把热水顶出,整个系统处于完全承压状态。这样的架构成本偏高,特别是储热水箱的成本尤其明显,换热效率低,用热效率不高,安装局限大。
能否设计出一款新的真正适合城市的分体太阳能热水器系统,该系统的架构成本要有明显下降,换热效率要高,用热效率要明显提升,安装无特殊要求,要适应城市房屋的特点阳光在南面、厨房和浴室一般在北面的分体太阳能热水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全新的双压分体太阳能热水器系统,该系统包括储热水箱、集热器、温控装置、上水混合阀、下水加压阀、主切换阀、辅切换阀以及各部件之间的连接管道;系统的管路分成上水管路和下水管路;储热水箱与集热器是两个独立体,两者之间通过管路连接和循环置换换热;四阀体中的上水混合阀、下水加压阀、主切换阀、辅切换阀以及阀体与储热水箱之间的连通管道可在储热水箱外独立存在,也可以内嵌在储热水箱的保温层中,与储热水箱构成一体。
其中的储热水箱,具有三层结构,分别是内胆、保温层、外壳,四阀体内嵌在保温层时,储热水箱的对外接口至少具有进水口、出水口、置换出口、置换入口,非承压时的透气接口、辅助接口,水箱内胆与阀体之间的循环出口、热水进口、热水出口;阀体独立存在时,储热水箱的对外接口至少具有循环出口、热水进口、热水出口,非承压时的透气接口、辅助接口;透气接口可安装一个变压阀对储热水箱进行开放或关闭的控制。储热水箱的辅助接口数量和接口在储热水箱中的部位,依据不同的每各辅助接口要求设置。
其中的温控装置,包含一个水路开关和一个温感器,具有管路排空还有一个压感器,可在一起构成一个整体的部件串接在集热器出水口处,也可以各自独立分置在上水管路中,但温感器一定是放置在集热器出水口处;无压感器时,水路开关的开或闭合,完全受制于温感器;到达预定温度水路开关打开水路通畅,没有到达预定温度水路开关闭合水路不通;有压感器时,只有在水路开关的入水口端压力消失后,水路开关将不受温感器的控制会打开使水路畅通,其它情况水路开关的开和闭合,仍将受制于温感器。预定温度的高低完全决定于温感器的设置。
其中上水混合阀和下水加压阀,具有三个接口,分别是入水口、吸水口、二合一出口,自来水流过上水混合阀或下水加压阀都会在吸水口处产生低于大气的负压,从而引起吸力,阀体内从入水口流入的自来水与从吸水口吸入的水,充分混合后,一起从二合一出口流出;对于上水混合阀从二合一出口流出的水流是两股水流混合后的中温水,对于下水加压阀从二合一出口流出的水增加了吸水口进入的水的压力。
其中主切换阀,具有四个接口,分别是A、B、C、D接口,通过面板的旋钮转动,带动阀芯转动,使得四个接口之间形成多种通断关系,构成系统的多种工作状态;状态一,A与B通,  C与D通;状态二,A只与D通;状态三,B只与C通;状态四,A只与C通。
其中的辅切换阀,具有四个接口,分别是a、b、c、d接口,通过面板的旋钮转动带动阀芯转动,改变四接口之间的通断关系,配合主切换阀一起完全系统的工作状态;至少具有两档,第一档,a与b通,c与d通;第二档,a与d通。
其中的上水管路,管路和接口的连接顺序是系统自来水进水口、到上水混合阀入水口、上水混合阀吸水口连接到储热水箱的循环出口、上水混合阀二合一出口连接到主切换阀的A接口、B接口通过管道连接到集热器的入水口、集热器出水口处串接一个温控装置、温控装置的另一端通过管道连接到辅切换阀的b接口、辅切换阀的a接口连接到储热水箱的热水进口。
其中的下水管路,管路和接口的连接顺序是储热水箱的热水出口连接到主切换阀的D接口、主切换阀的C接口连接到辅切换阀的c接口、辅切换阀的d接口连接到下水加压阀的吸水口、下水加压阀的入水口连接到系统自来水进水口、下水加压阀的二合一出口连接热水管道到用热水点。
其中的变压阀,是一个安装在透气接口上的阀,内置两个可移动的活塞,一个活塞依据水箱水不过满时,活塞下移,透气接口通过该阀与大气连通,在水箱水稍一过满的时候,活塞上移关闭与大气的通道,水箱处于一个暂时的封闭状态;另一个活塞依据储热水箱中的压力变化移动,超过变压阀预定的压力,泄压口的活塞打开进行泄压保护水箱。
其中的循环置换换热,是储热水箱与集热器之间的一种换热方法,该方法是一种多批次间隔换热,每批次自来水流入系统后,先与从储热水箱循环出的部分热水进行混合成中温水,中温水依赖自来水本身的能量去置换掉集热器中以及加热到预定温度的热水,被置换的热水进入到储热水箱中储藏,置换的中温水滞留在集热器中等待下一次循环置换,循环和置换是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两者同时开始,也同时停止。
系统工作状态和工作原理描述如下,系统初始状态,主切换阀在状态一,辅切换阀在一档,集热器中充满低温的自来水,由于自来水的温度没有达到温控装置的预定温度,上水管路被温控装置截止停止流动,储热水箱中空。
集热器不停地吸收太阳能,加热集热器中的水,水温也不断地上升,但集热器中的水温达到温控装置的预定温度,温控装置中的水路开关被打开,上水管路重新流通,在自来水本身的压力下,自来水从进水口流入,流过上水混合阀,由于此时储热水箱没有热水,上水混合阀从二合一出口流出的水还是单一的混入气体的低温自来水,此水流过主切换阀,原上水管路中的水快速流向集热器,新流入的水把集热器中已经加热到预定温度的水通过温控装置、辅切换阀,推压入到储热水箱,新流入的水由于水温没有达到温控装置的预定温度,温控装置内的水路开关关闭上水管路,水路被重新截止。这一个过程就是置换换热的过程,冷水置换掉集热器中已经加热到预定温度的热水进入储热水箱,而本身滞留在集热器中等待下一次置换的到来。
集热器继续不停地吸收太阳能,加热集热器中的水,水温也不断地上升,但集热器中的水温达到温控装置的预定温度,温控装置中的水路开关被打开,上水管路重新流通,在自来水本身的压力下,自来水从进水口流入,流过上水混合阀,由于此时储热水箱已经有定温的热水,部分的热水从上水混合阀的吸水口吸入,在混合阀的阀体内,低温的自来水与吸入的热水混合成中温水,中温水从上水混合阀的二合一出口流出,流过主切换阀,新流入的中温水把集热器中已经加热到预定温度的水通过温控装置、辅切换阀,推压入到储热水箱,新流入的中温水由于水温没有达到温控装置的预定温度,温控装置内的水路开关关闭上水管路,水路被重新截止。但此次换热与上一次不同的是,本次置换的水是中温水,而不是冷的自来水,中温水是通过储热水箱的循环出口循环出来的,因此本次的换热是循环置换换热。只要储热水箱中有水,而后的换热都是如此,这种换热一直到储热水箱水满为止。这种循环置换换热,由于每次集热器都是从中温水开始加热,因此换热的速度更快,言下之意,热水在管路中停留的时间被缩短,管路就可以延长,即集热器与储热水箱的间距就可以延长使用,给分体太阳能热水器的安装带来极大的方便。
系统的用热工作状态,在用热时,本系统提供两种用热方式,一种是在储热水箱完全处于非承压状态下的用热;另一种是储热水箱处于微承压或半承压或全承压状态下的用热。
首先非承压状态下,主切换阀在状态一,辅切换阀在一档。由于储热水箱处于完全非承压状态,为了用热水,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机械的下水加压阀解决方案,下水加压阀利用阀体中的特殊水流管道的设计,使得在自来水流过时,在吸水口产生低于大气的负压,通过辅切换阀的d接口到c接口,再到主切换阀的C接口和D接口连通储热水箱的热水出口,储热水箱中的定温热水被此阀吸出,一起进入到阀体内,与高速的自来水混合,成为一种合适温度的热水,一起从阀体的二合一出口流出,流到用热水管道。就可以用热水了。用热水点的热水温度会低于储热水箱中的热水温度,但由于储热水箱是一种偏高的定温热水,加上下水加压阀的混合比例是一种确定比例,而且用热水点的距离比较短,使得用热水点的水温在一个合适的温度和合适的水压。如果非承压状态下要求供应偏高的热水,而且水压要求也很高,可以采用电控的水泵来解决,通常的解决办法是在储热水箱的出水口连接管道中串接一个电控的水泵。本实用新型不排斥此种解决方案,但由于电控水泵要消耗电能,会增加设备及运行成本,且运行种会产生噪声,因此优先推荐是采用下水加压阀。
如果不用电控水泵,也希望系统出来更高温度和压力的热水,本系统采用另一种供热水方式,即微压或半压或全承压供应热水,不同的承压方式决定于储热水箱的承压能力。
 转动切换上的面板旋钮使得主切换阀在状态二,辅切换阀在二档。主切换阀的状态二是A接口只与D接口连通,自来水流过上水混合阀,自来水与储热水箱循环出口流入的水混合成中温水从阀的二合一出口流出,进入主切换阀的A接口,流入到主切换阀的D接口,通过储热水箱的“原热水出口”直接流入到储热水箱内,流入的水抬升水箱中的水位,致使在透气口安装的变压阀,封闭通气口,水箱处于暂时的封闭状态。储热水箱内的水在流入水的压力下,流向储热水箱的“原热水进口”,通过管道流入到辅切换的a接口,再流向辅切换阀的d接口,从d接口流到下水加压阀的吸水口,最后流向下水加压阀的二合一出口,流入用热水管道。此状态下的储热水箱的原热水出口变成新状态下的“新冷水进口”,储热水箱的原热水进口变成“新热水出口”,热水是通过自来水与储热水箱循环出口的水混合后流入,把热水顶出,此时的热水是有压热水,而且流出的热水,在关闭下水加压阀的自来水入口情况下,就是是储热水箱本身的定温热水;如果不关闭下水加压阀的自来水入口,则流出的热水是一种加压混合热水,水的压力比流进水箱的水的压力要大。
系统的防冻工作描述,分体太阳能热水器由于集热器和部分管道在室外,冬天气温降低时,必须考虑防冻,本实用新型的防冻方案是,主切换阀在状态三,辅切换阀在一档。主切换阀B接口与C接口连通,C接口通过管道与辅切换阀的c接口连通后,再与辅切换阀的d接口连通,d接口与下水加压阀的吸水口连接在一起,吸水口的负压引起温控装置的两接口连通,管路通过辅切换阀的ba接口与水箱的透气口的大气连通,构成一个完整的吸水排空管路,通过下水加压阀吸水口的吸力,把相应与吸水口相连的管道全部吸空,实现无水防冻。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种全新的双压分体太阳能热水器,同时兼有非承压供应热水和承压供应热水两种供热水的能力,可根据不同的用热水状态和储热水箱中热水的温度以及热水量的多少,灵活选择。系统具有多种工作状态,通过机械的旋钮选择,实现全自动的上水、加热、换热、储热、防冻、非承压用热水、承压用热水。采用循环置换换热,实现集热器与储热水箱的远距离,高效率换热,高速度制热。系统成本低,零功耗状态下的实现,使得分体太阳能热水器进入千家万户,更加节能。系统随时提供定温热水、把储热水箱放置到热水应用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 是本实用新型的系统连接示意图。
图中 101.储热水箱,102.集热器,103.温控装置,105.主切换阀,106.辅切换阀,107.上水混合阀,108.下水加压阀,201.进水口,202.出水口,203.置换出口,204.置换入口,205.热水出口,206.循环出口,207.热水入口,208.入水口,209.吸水口,210.二合一出口,211.集热器入口,212.集热器出口,213.温控入口,214.温控出口,301.水箱外壳,302.保温层,303.水箱内胆,304.水阀,401.进水管,402.置换出管,403.置换入管,404.热水入管,410.热水出管,411.阀间管,412.用热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主切换阀(105)、辅切换阀(106)、上水混合阀(107)和下水加压阀(108)内嵌在储热水箱(101)的保温层(302)连接架构的示意图。温控装置(103)采用的是全机械的一整体,内含水路开关、温感器、压感器;储热水箱(101)的透气接口和辅助接口没有在图示中画出,但并不表示不存在,实际对于储热水箱(101)的辅助接口,一般都有多个,如电辅助加热接口、水位表、水温表、安全阀接口等。这在行业内是一个公知的知识。
根据图示的连接和系统的不同工作状态,系统具有两套上水管路和下水管路、一套吸力排空管路。以下进行描述。
非承压状态下的上水管路:自来水从进水口(201)流入,通过进水管(401)进入上水混合阀(107)、主切换阀(105)的A/B接口、置换出管(402)、集热器(102)、温控装置(103)、置换入管(403)、辅切换阀(106)的b/a接口、热水入管(404)、到储热水箱(101)的热水入口(207)为止。图示中的细实箭头线。
非承压状态下的下水管路:储热水箱(101)的热水出口(205)、热水出管(410)、主切换阀(105)的D/C接口、阀间管(411)、辅切换阀(106)的c/d接口、下水加压阀(108)的吸水口(209)、储热水箱的出水口(202)、用热水管(412)。图中的粗实箭头线。
承压状态下的上水管路:自来水从进水口(201)流入,通过进水管(401)进入上水混合阀(107)、主切换阀(105)的A/D接口、热水出管(410)、储热水箱(101)的热水出口(205)为止。图示中细虚箭头线。
承压状态下的下水管路:储热水箱(101)的热水入口(207)、热水入管(404)、辅切换阀(106)的a/d接口、下水加压阀(108)的吸水口(209)、储热水箱的出水口(202)、用热水管(412)。图示中细虚箭头线。
 吸力排空管路:储热水箱(101)的热水入口(207)、热水入管(404)、辅切换阀(106)的a/b接口、置换入管(403)、温控装置(103)、集热器(102)、置换出管(402)、主切换阀(105)的BC接口、阀间管(411)、辅切换阀(106)的c/d接口、下水加压阀(108)的吸水口(209)、储热水箱的出水口(202)、用热水管(412)。图示中的多点箭头线。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根据图示作进一步的描述:非承压状态下的上下水,主切换阀在状态一,即AB通和CD通;辅切换阀在一档,即ab通和cd通。在温控装置(103)导通的情况下,自来水从进水口(201)流入,通过进水管(401),一方面流入到上水混合阀(107),另一方面也流入到下水加压阀(108),在用热水管(412)停止用热水的状态下,下水加压阀(108)管路水不再流动。进入到上水混合阀(107)的水流和从储热水箱(101)的循环出口(206)吸入的热水混合成中温水,从上水混合阀(107)的二合一出口(210)流出,通过主切换阀(105)的AB接口,流入到置换出管(402),进入集热器(102)的集热器入接口(211),中温水依赖自来水的本身能量流入到集热器(102),把集热器(102)中已经加热到预定温度的热水,全部推压入置换出管(403)、辅切换阀(106)的ba接口、热水入管(404)以及与热水入管连接在一起的储热水箱(101)中;当中温水自身流入到温控装置(103)的温控入口(213)时,由于中温水的温度没有达到预定温度,温控装置(103)内部的温感器控制水路开关关闭水路,至此中温水被滞留在集热器(102)中,集热器(102)已经加热到预定温度的热水,绝大部分进入到储热水箱(101)中储藏保温,这样一个换热的过程就是循环置换换热。
被滞留在集热器(102)中的中温水,依靠集热器(102)不断吸收太阳能,提升水的温度,当集热器(102)中的温度达到预定温度时,温控装置(103)重新打开,水流重新开始流动,新的一次循环置换换热又一次开始。如此往复直到储热水箱(101)的水满为止。
打开用热水管(412)管路中的水阀,自来水从下水加压阀(108)的入水口(208)流入,由于下水加压阀(108)内置特殊的水流通道,在下水加压阀(108)的吸水口(209)产生低于大气的负压,储热水箱(101)中的定温热水在大气的压力下从热水出口(205)处流出,通过热水出管(410)、主切换阀(105)的DC接口、阀间管(411)、辅切换阀(106)的cd接口、下水加压阀(108)的吸水口流入,和在下水加压阀(108)阀体内的自来水混合成合适温度的热水,从下水加压阀(108)的二合一出口(210)流出,进入到用热水管(412)。此情况下从用热水管(412)流出的热水会比储热水箱(101)本身的定温热水温度低,但由于储热水箱是一种偏高的定温热水,通过下水加压阀(108)的确定比例的混合,使得使用时的水温正好合适,同时下水加压阀(108)带来的更多的好处是出来的热水是一种有压力的热水。而且下水加压阀(108)是一种全机械结构装置,零功耗。当然如果需要更高压力和温度的热水,可以把下水加压阀(108)更换一台电控的水泵即可。
本实用新型在承压状态下的用水,正如上面所述,在非承压状态下的用热水,水温是一种合适温度的热水,非储热水箱(101)中的定温热水,出来的热水具有一定的水压,是一种类自来水的压力,但水压不可能完全等同自来水的压力,如果需要出来的热水完全等同储热水箱(101)中的热水,出来的热水压力也完全等同自来水的压力,则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承压下的供热水方式。承压能力的大小取决于储热水箱的承压能力,根据储热水箱的承压能力,系统可以提供微压或半压或全压供热水。
具体是在储热水箱(101)的透气口安装一个变压阀,该变压阀依据储热水箱(101)中的水位来控制变压阀体内的移动活塞,储热水箱(101)中的水稍一过满,变压阀就关闭与大气的通道,储热水箱(101)处于一个暂时的封闭状态,变压阀还有一个依据水箱承受的压力进行泄压保护储热水箱(101)的功能。
转动主切换阀和辅切换阀的面板旋钮,主切换阀在状态二,辅切换阀在二档,即AD通和ad通。在此状态下,原热水出口(205)变成“新的中温水入口”,自来水与储热水箱循环出口流出的热水混合成中温水,直接流入到储热水箱中,去挤压储热水箱中的定温热水。原热水热水入口(207)变成“新的热水出口”,储热水箱中被挤压的定温热水从此口流出,通过热水入管(404),流入到辅切换阀(106)的ad接口,再流到下水加压阀(108)的吸水口,此时如果关闭水阀(304),则从下水加压阀(108)的二合一出口流出的热水就是完全的储热水箱定温热水,热水的压力完全决定进入储热水箱的中温水的压力。如果不关闭水阀(304),则出来的热水是一种混合水,水温会降低一点,但出来的热水压力会超过进入储热水箱的中温水的压力。
采用承压状态下用热水,由于储热水箱(101)在此过程中储热水箱始终出于满水的状态,系统的循环置换换热会停止,正常情况下,需要采用非承压状态下用掉部分储热水箱中的水,使得储热水箱中的水不再满,系统就可以开始循环置换换热的工作。
系统的防冻,本实用新型的防冻工作状态,主切换阀在状态三,即BC通,辅切换阀在一档。打开用热水管(412)管路中的水阀,自来水流过下水加压阀(108)在吸水口处产生的低于大气的负压,与此接口相连的管路都产生负压吸力,由于温控装置(103)的入水口压力消失,温控装置(103)内置的压感器控制温控装置(103)水路导通,通过辅切换阀(106)的ba接口和热水入管(404)与储热水箱透气口的大气压连通,在大气的压力下,吸力排空管路中的水全部从下水加压阀(108)的二合一出口流出。
综上所述,一种全新的双压分体太阳能热水器系统,系统包括储热水箱、集热器、温控装置和上水混合阀、下水加压阀、主切换阀、辅切换阀四个机械阀,以及各部件之间的连接管道;储热水箱与集热器是两个独立体,两者之间采用循环置换换热,制热速度快、换热效率高;系统通过切换阀的面板旋钮,零功耗实现多种工作状态,自动上水、定温加热水、换热、储热、非承压供热水、承压供应热水,吸力排空防冻。整个系统结构简单、成本低,而且储热水箱与集热器之间的距离可以延长,实现集热器在南面,储热水箱在北面,与建筑更加一体化。更加适合城市太阳能热水器市场,具有极大的市场推广价值。
以上阐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本实用新型不受实施条例的限制,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的前提下所作出的改进和变化,都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全新的双压分体太阳能热水器系统,其特征是:该系统包括储热水箱、集热器、温控装置、上水混合阀、下水加压阀、主切换阀、辅切换阀以及各部件之间的连接管道;系统的管路分成上水管路和下水管路;储热水箱与集热器是两个独立体,两者之间通过管路连接和循环置换换热;四阀体中的上水混合阀、下水加压阀、主切换阀、辅切换阀以及阀体与储热水箱之间的连通管道可在储热水箱外独立存在,也可以内嵌在储热水箱的保温层中,与储热水箱构成一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新的双压分体太阳能热水器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储热水箱,具有三层结构,分别是内胆、保温层、外壳,四阀体内嵌在保温层时,储热水箱的对外接口至少具有进水口、出水口、置换出口、置换入口,非承压时的透气接口、辅助接口,水箱内胆与阀体之间的循环出口、热水进口、热水出口;阀体独立存在时,储热水箱的对外接口至少具有循环出口、热水进口、热水出口,非承压时的透气接口、辅助接口;透气接口可安装一个变压阀对储热水箱进行开放或关闭的控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新的双压分体太阳能热水器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温控装置,包含一个水路开关和一个温感器,具有管路排空还有一个压感器,可在一起构成一个整体的部件串接在集热器出水口处,也可以各自独立分置在上水管路中,但温感器一定是放置在集热器出水口处;无压感器时,水路开关的开或闭合,完全受制于温感器;到达预定温度水路开关打开水路通畅,没有到达预定温度水路开关闭合水路不通;有压感器时,只有在水路开关的入水口端压力消失后,水路开关将不受温感器的控制会打开使水路畅通,其它情况水路开关的开和闭合,仍将受制于温感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新的双压分体太阳能热水器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上水混合阀和下水加压阀,具有三个接口,分别是入水口、吸水口、二合一出口,自来水流过上水混合阀或下水加压阀都会在吸水口处产生低于大气的负压,从而引起吸力,阀体内从入水口流入的自来水与从吸水口吸入的水,充分混合后,一起从二合一出口流出;对于上水混合阀从二合一出口流出的水流是两股水流混合后的中温水,对于下水加压阀从二合一出口流出的水增加了吸水口进入的水的压力。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新的双压分体太阳能热水器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主切换阀,具有四个接口,分别是A、B、C、D接口,通过面板的旋钮转动,带动阀芯转动,使得四个接口之间形成多种通断关系,构成系统的多种工作状态;状态一,A与B通,  C与D通;状态二,A只与D通;状态三,B只与C通;状态四,A只与C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新的双压分体太阳能热水器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辅切换阀,具有四个接口,分别是a、b、c、d接口,通过面板的旋钮转动带动阀芯转动,改变四接口之间的通断关系,配合主切换阀一起完全系统的工作状态;至少具有两档,第一档,a与b通,c与d通;第二档,a与d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新的双压分体太阳能热水器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上水管路,管路和接口的连接顺序是系统自来水进水口、到上水混合阀入水口、上水混合阀吸水口连接到储热水箱的循环出口、上水混合阀二合一出口连接到主切换阀的A接口、B接口通过管道连接到集热器的入水口、集热器出水口处串接一个温控装置、温控装置的另一端通过管道连接到辅切换阀的b接口、辅切换阀的a接口连接到储热水箱的热水进口。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新的双压分体太阳能热水器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下水管路,管路和接口的连接顺序是储热水箱的热水出口连接到主切换阀的D接口、主切换阀的C接口连接到辅切换阀的c接口、辅切换阀的d接口连接到下水加压阀的吸水口、下水加压阀的入水口连接到系统自来水进水口、下水加压阀的二合一出口连接热水管道到用热水点。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全新的双压分体太阳能热水器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变压阀,是一个安装在透气接口上的阀,内置两个可移动的活塞,一个活塞依据水箱水不过满时,活塞下移,透气接口通过该阀与大气连通,在水箱水稍一过满的时候,活塞上移关闭与大气的通道,水箱处于一个暂时的封闭状态;另一个活塞依据储热水箱中的压力变化移动,超过变压阀预定的压力,泄压口的活塞打开进行泄压保护水箱。
CN 201220576577 2012-11-05 2012-11-05 一种全新的双压分体太阳能热水器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8690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576577 CN202869039U (zh) 2012-11-05 2012-11-05 一种全新的双压分体太阳能热水器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576577 CN202869039U (zh) 2012-11-05 2012-11-05 一种全新的双压分体太阳能热水器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869039U true CN202869039U (zh) 2013-04-10

Family

ID=480357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220576577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869039U (zh) 2012-11-05 2012-11-05 一种全新的双压分体太阳能热水器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86903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78703A (zh) * 2012-11-05 2013-01-16 徐何燎 一种全新的双压分体太阳能热水器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78703A (zh) * 2012-11-05 2013-01-16 徐何燎 一种全新的双压分体太阳能热水器系统
CN102878703B (zh) * 2012-11-05 2014-08-06 徐何燎 一种全新的双压分体太阳能热水器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352023A (zh) 一种具有低谷电加热蓄能的二次换热供热系统
CN102620447B (zh) 一种全新的串行架构太阳能热水器系统
CN202869039U (zh) 一种全新的双压分体太阳能热水器系统
CN102706000B (zh) 一种兼有防冻和抗冻功能的分体式太阳能热水器
CN102878703B (zh) 一种全新的双压分体太阳能热水器系统
CN202869016U (zh) 一种全新架构的双体兼容太阳能热水器系统
CN102374666A (zh) 采用低功率泵与太阳能热水器置换热水的储热水组合装置
CN201110651Y (zh) 分体式太阳能热水器
CN202869018U (zh) 一种全新的分体太阳能热水器系统
CN202403421U (zh) 一种全新变压式太阳能热水器系统
WO2021238494A1 (zh) 一种智能化太阳能热水器系统
CN202442525U (zh) 一种全新的置换换热太阳能热水器
CN201884708U (zh) 一种多功能控制阀
CN205561307U (zh) 液体光热转化太阳能集热器
CN202869017U (zh) 一种能定温防冻的单管非承压太阳能热水器系统
CN202470495U (zh) 一种串联置换定温防冻太阳能热水器
CN203053049U (zh) 一种室内阳台分体太阳能热水器系统
CN202470494U (zh) 一种高效快热定温太阳能热水器
CN103075821B (zh) 一种新分体太阳能热水器系统
CN203053069U (zh) 一种气液混合换热的非承压太阳能热水器系统
CN202869021U (zh) 一种能定温防冻的双管非承压太阳能热水器系统
CN102865673A (zh) 一种全新的分体太阳能热水器系统
CN202692461U (zh) 一种速热定温全天候智能化分体太阳能热水器
CN203163298U (zh) 一种新分体太阳能热水器系统
CN202747644U (zh) 一种兼有防冻和抗冻功能的分体式太阳能热水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410

Termination date: 20151105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