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839385U - 一种侧按键结构及应用其的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侧按键结构及应用其的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839385U
CN202839385U CN201220492184.4U CN201220492184U CN202839385U CN 202839385 U CN202839385 U CN 202839385U CN 201220492184 U CN201220492184 U CN 201220492184U CN 202839385 U CN202839385 U CN 2028393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key
flexible keypad
electronic equipment
key switch
proj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2049218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沈树烈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izhou BYD Electron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izhou BYD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izhou BYD Electron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izhou BYD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2049218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8393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8393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839385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一种侧按键结构及应用其的电子设备,侧按键结构用于按压电子设备的按键开关,包括:第一按键体和弹性按键体,所述第一按键体的内侧和弹性按键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弹性按键体的另一侧与按键开关接触,所述弹性按键体的两端与电子设备的外壳本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按键体的外侧伸出电子设备的外壳本体;所述弹性按键体远离按键开关的一面设置有第二凸块,所述第二凸块与按键开关位置对应,所述第二凸块与弹性按键体配合。由于第一按键体的一侧和弹性按键体固定连接,使得侧按键结构占用较小的体积,进而使得应用其的电子设备可以减小体积,降低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侧按键结构及应用其的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产品的侧按键结构,还涉及应用该侧按键结构的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由于通讯技术的蓬勃发展,使得通讯终端产品、电子设备(例如手机等),已成为现今人们所不可缺少的必要工具。手机不仅可作为通话工具使用,亦成为现今人们进行掌上游戏、影视歌曲视听等多媒体娱乐的重要媒介,尤其是装设在手机中的侧按键在控制音量大小、页面快速翻页、浏览等人机交流中仍有很高的使用频率,从而要求侧按键与壳体的固定要有相当的可靠性;同时随着消费者对手机尺寸纤细轻巧的要求越来越强烈,从而要求侧按键与壳体的固定在空间上要求进一步缩小来满足消费者的要求。
以下为现有技术按键结构的结构示意图,请参阅图1至图4所示,该电子设备是以一移动电话为例,前壳107、后壳104、电路板106、电池壳102可以共同组成该移动电话的基本形状,其侧按键的弹性按键体103和侧按键的第一按键体101是两个独立的零件,分别固定在不同的壳体上,弹性按键体103固定在后壳104上,第一按键体101固定在电池壳上。侧按键的弹性按键体103通过其两端的环形孔103A和103B套在后壳104的对应的两个配合柱上进行固定,而侧按键的第一按键体101则通过其两端的环形孔101A和101B套在壳体102上对应位置的配合柱且通过热熔的方式进行固定和连接。另外,按键开关105内为电连接部,内设有多个接点-(图中未示);按键开关105通过导电焊接物与电路板106进行固定和导通;按键开关105的一端与侧按键的弹性按键体103的一侧边进行接触,且弹性按键体103的按压区域的中心103C、103D与按键开关105的中心在X方向基本重合,此处X方向为案件开关的按压方向;同时,第一按键体101的按压区域的中心103C、103D也与按键开关105的中心及弹性按键体103的按压区域的中心103C、103D基本重合。外界的按压力通过第一按键体101的移动来挤压或离开弹性按键体103,且随之通过弹性按键体103的移动来挤压或离开按键开关105,使按键开关105进入工作或非工作状态。
由上述可知,若要将控制手机尺寸,需将侧按键的第一按键体101两端的弹性臂厚度X1尽量的做薄,弹性臂长度Y1尽量的加长,保证有足够的弹性臂。但是,由于受到第一按键体注塑成型工艺的限制,第一按键体太薄则无法注塑成型,强度无法保证;另外,受到整机尺寸的限制、局部器件分布的限制,并非每一款移动电子设备的尺寸都有足够的空间,尺寸都允许加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从而提供了一种可以节省电子设备空间的侧按键结构,以及应用该侧按键结构的电子设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侧按键结构,用于按压电子设备的按键开关,包括:第一按键体和弹性按键体,所述第一按键体的内侧和弹性按键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弹性按键体的另一侧与按键开关接触,所述弹性按键体的两端与电子设备的外壳本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按键体的外侧伸出电子设备的外壳本体;所述弹性按键体远离按键开关的一面设置有第二凸块,所述第二凸块与按键开关位置对应,所述第二凸块与弹性按键体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按键体和弹性按键体一体成型。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按键体的两端设置有通孔,电子设备外壳本体上与通孔对应的位置设置有与通孔配合的配合柱。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按键体与按键开关接触的一面设置有第一凸块,所述第一凸块与按键开关位置对应。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凸块和按键开关在按键开关被按压方向的中心基本重合。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按键体上设有与第二凸块配合的凹槽,所述第二凸块位于所述凹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按键体为硬胶,弹性按键体为软胶。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上述的侧按键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电子设备为手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侧按键结构,由于第一按键体的一侧和弹性按键体固定连接,使得侧按键结构占用较小的体积,进而使得应用其的电子设备可以减小体积,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电子设备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电子设备爆炸示意图。
图3是图1中A-A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B-B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电子设备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电子设备爆炸示意图。
图7是图1中C-C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1中D-D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考图5至图8,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侧按键结构208,用于按压电子设备的按键开关205,包括:第一按键体201和弹性按键体203,所述第一按键体201的内侧和弹性按键体203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弹性按键体203的另一侧与按键开关205接触,所述弹性按键体203的两端与电子设备的外壳本体20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按键体201的外侧伸出电子设备的外壳本体20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侧按键结构,由于第一按键体的一侧和弹性按键体固定连接,使得侧按键结构占用较小的体积,进而使得应用其的电子设备可以减小体积,降低成本。本实施例第一按键体201的内侧为靠近弹性按键体的一侧,也即为靠近按键开关的一侧;第一按键体201的外侧为可与外界物体接触被按压的一侧。
前壳207、后壳204、电路板206、外壳本体202可以共同组成该电子设备的基本形状,前壳207、后壳204、电路板206、外壳本体202可以通过卡钩和止口(图中未示出)将电路板206及按键开关205进行包围和固定。第一按键体201和弹性按键体203一体成型;第一按键体201和弹性按键体203通过组装或双色注塑而形成一个整体;可以将外壳本体202、第一按键体201和弹性按键体203固定。弹性按键体203的两端设置有第一通孔203A和第二203B,电子设备外壳本体202上与第一通孔203A对应的位置设置有与通孔配合的配合柱;电子设备外壳本体202上与第二通孔203B对应的位置设置有与通孔配合的配合柱。这样一体成型的第一按键体201和弹性按键体203便可以固定在外壳本体202上。配合柱所述第一通孔203A、第二通孔203B与配合柱通过热熔的方式进行固定和连接,以免侧按键208随外壳本体202在拆除更换电池或SIM(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 客户识别模块)卡时造成脱落或遗失。
弹性按键体203本身有足够的弹性,对侧按键的运动不会造成任何阻碍和牵扯,可以确保侧按键的按压手感。弹性按键体203既能确保侧按键的按压手感,又能确保其弹性臂不被轻易折断,拥有足够的强度,提高其使用寿命。并且不再需要经过反复测试和比较便可确定弹性臂厚度X、弹性臂长度Y值对其弹性的要求,大大缩短研发时间和测试、修改的成本,减少了组装工序。第一按键体201和弹性按键体203一体成型的特征进一步缩小电子设备尺寸,使其更加纤细轻巧,加大其电路板的轮廓尺寸,以达到增加电路板上器件的分布面积,增加一些其他的功能,以进一步满足或达到消费者日趋希望的全功能多用途的需求。
弹性按键体203主要起到固定和改善手感的作用,第一按键体201则主要起到外观装饰作用。弹性按键体203通常是指TPU(Thermoplastic polyurethanes,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TPE(Thermoplastic Elastomer,热塑性弹性体)等有一定弹性的塑料,而第一按键体201则通常是指PC、ABS、PC+ABS等较硬的没有弹性的塑料。
本实施例中,按键开关205通过导电焊接物与电路板206进行固定和导通;按键开关205的一端与侧按键的弹性按键体203的一端进行接触。外界的按压力通过侧按键208的移动来挤压和离开按键开关205,使按键开关205进入工作和非工作状态。弹性按键体203与按键开关205接触的一面设置有第一凸块203C和203D,所述第一凸块203C和203D分别与按键开关205位置对应;第一凸块203C和203D和按键开关205在按键开关205被按压方向的中心基本重合;可以方便用户按压按键开关。弹性按键体203远离按键开关205的一面设置有第二凸块203E和203F,所述第二凸块203E和203F分别与按键开关205位置对应,所述第二凸块203E和203F与第一按键体201配合,所述第一按键体201上设有与第二凸块203E和203F配合的凹槽,所述第二凸块203E和203F位于所述凹槽内,便于第一按键体201与弹性按键体203之间的固定连接。第二凸块203E和203F和按键开关205在按键开关205被按压方向的中心基本重合;可以方便用户按压按键开关。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按键开关205有两个,同样与按键开关205对应的第一凸块也有两个,与按键开关205对应的第二凸块也有两个。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上述的侧按键结构。该侧按键28的结构前面已经详述,此处不再赘述。本实施例中个,电子设备以手机为例;当然也可以是具有侧按键的其他电子设备。由于电子设备应用了上述的侧按键结构,该侧按键结构的体积较小,可以节省很大空间给电子设备做其他用途,更可以减小电子设备的体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侧按键结构,用于按压电子设备的按键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按键体和弹性按键体,所述第一按键体的内侧和弹性按键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弹性按键体的另一侧与按键开关接触,所述弹性按键体的两端与电子设备的外壳本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按键体的外侧伸出电子设备的外壳本体;所述弹性按键体远离按键开关的一面设置有第二凸块,所述第二凸块与按键开关位置对应,所述第二凸块与弹性按键体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按键体和弹性按键体一体成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按键体的两端设置有通孔,电子设备外壳本体上与通孔对应的位置设置有与通孔配合的配合柱。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按键体与按键开关接触的一面设置有第一凸块,所述第一凸块与按键开关位置对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侧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块和按键开关在按键开关被按压方向的中心基本重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按键体上设有与第二凸块配合的凹槽,所述第二凸块位于所述凹槽内。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侧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按键体为硬胶,弹性按键体为软胶。
8.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侧按键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为手机。
CN201220492184.4U 2012-09-25 2012-09-25 一种侧按键结构及应用其的电子设备 Expired - Lifetime CN2028393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20492184.4U CN202839385U (zh) 2012-09-25 2012-09-25 一种侧按键结构及应用其的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20492184.4U CN202839385U (zh) 2012-09-25 2012-09-25 一种侧按键结构及应用其的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839385U true CN202839385U (zh) 2013-03-27

Family

ID=479510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20492184.4U Expired - Lifetime CN202839385U (zh) 2012-09-25 2012-09-25 一种侧按键结构及应用其的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839385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80357A (zh) * 2013-04-24 2013-09-04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侧键结构
CN105472081A (zh) * 2015-12-31 2016-04-06 东莞市誉铭新精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手机侧键装配结构和用于该装配结构的手机侧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80357A (zh) * 2013-04-24 2013-09-04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侧键结构
CN103280357B (zh) * 2013-04-24 2015-11-25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侧键结构
CN105472081A (zh) * 2015-12-31 2016-04-06 东莞市誉铭新精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手机侧键装配结构和用于该装配结构的手机侧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51123B (zh) 一种手机及其防水按键面板
CN201508788U (zh) 按钮控制器组件和耳机
CN101866766B (zh) 便携式终端
CN204498512U (zh) 终端侧键防水装置及终端
CN203167011U (zh) 一种sim卡的卡座及应用其的移动终端
EP1028445A2 (en) Support structure for a keypad
US20100051434A1 (en) Keypad assembly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CN202839385U (zh) 一种侧按键结构及应用其的电子设备
CN208386867U (zh) 无线耳机
CN202839395U (zh) 一种侧按键结构及应用其的电子设备
CN210865996U (zh) 按键组件以及电子装置
CN201387830Y (zh) 防静电按键结构以及便携式移动终端
CN204680566U (zh) 一种电子设备
US8923935B2 (en) Mobile terminal and keypa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105791484B (zh) 一种可识别壳体的手机
CN102801839B (zh) 一种手机及其按键面板
CN1289498A (zh) 包含机壳、内置电路板和机壳侧板上的键的装置
CN202601469U (zh) 一种按键结构及应用其的电子设备
CN203399446U (zh) 一种遥控器
CN208000856U (zh) 手机侧按键结构
CN206134521U (zh) 一种弹性按键及其终端设备
CN112558694B (zh) 电子设备
CN201781615U (zh) 一种驻极体麦克风
CN202551146U (zh) 侧按键装置及应用其的通讯终端
CN220232980U (zh) 按键组件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327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