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820613U - 新型颈椎药物枕 - Google Patents
新型颈椎药物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2820613U CN202820613U CN 201220469303 CN201220469303U CN202820613U CN 202820613 U CN202820613 U CN 202820613U CN 201220469303 CN201220469303 CN 201220469303 CN 201220469303 U CN201220469303 U CN 201220469303U CN 202820613 U CN202820613 U CN 20282061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illow
- medicine
- cervical vertebra
- medicines
- novel cervic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Abstract
新型颈椎药物枕,涉及药物枕头,前沿低后沿高,后沿为高度一致或基本一致的平直状,前沿中部设置有凹弧,枕头的中央设置有与人平躺时头部对应的圆形或椭圆形凹穴;前沿、凹穴、后沿,均采用坡面过渡。所述枕头内置柱形枕芯与C形枕芯。所述的枕芯内设置有药物。药物的组成是:麝香、冰片、羌活、麻黄、桂枝、红花、当归、川芎、伸筋草、透骨草;或制川乌、制草乌、制附子、肉桂、桂枝、麻黄、细辛、羌活、丁香、川椒、艾叶、红花、当归、川芎、威灵仙、伸筋草、透骨草,按一定比例配伍而成。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枕头模仿人体头部生理结构设置枕头,可使颈部完全放松;适合各种睡姿的人们需求。枕头内放置中药,可防治头颈病发生。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日常生活的床上用品,进一步是枕头,尤其是具有符合人体生理特征的药物枕头。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脑、手机的普及应用,人们上网时间次数增加,长时间的伏案工作及使用电脑、驾车、高枕、睡软床等诸多因素,使人长时间保持单一姿势,肌肉韧带疲劳,从而加速了颈椎疾病的发生。近年来,我国颈椎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颈椎病在中老年人中有25%的发病率。但这一数据近年来明显年轻化,发病比例增加。有50%的人年龄在30至40岁之间,主要是每天长时间伏案工作者。40岁以下患者人数过半,其中年龄最小的只有两岁。调查显示,全国大约有7%~10%的人患颈椎病。而且,颈椎病发病出现低龄化趋势,其中中小学生的颈椎病发病率急速上升。长期伏案工作者的颈椎病发病几率是非低头工作人群的4到6倍,整体发病率已达15%。
为此,人们发明了颈椎药物枕,颈椎药物枕可有效预防、治疗颈椎病所引起的颈项僵直、疼痛、僵硬,甚至头痛眩晕、耳鸣、恶心、视物模糊等,但是现有的颈椎枕往往不能适使用于任何人群,(如:有人喜欢仰卧位睡姿,有人喜欢侧卧位睡姿)一个药枕不能满足特殊人群的需求,而且,药物效果有待提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颈椎药物枕,它采用符合人体生理特征的结构,加以中药药物,从而起到防治颈椎病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方案实现的:
新型颈椎药物枕,俯视呈长方形或长圆形,其特征在于:前沿低后沿高,后沿为高度一致或基本一致的平直状,前沿中部设置有凹弧,枕头的中央设置有与人平躺时头部对应的圆形或椭圆形凹穴;前沿、凹穴、后沿,均采用坡面过渡。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可通过以下方案进一步实现:
所述枕头前部或前下部设置有横向拉链,内置柱形枕芯;后部或后下部设置有横向拉链,内置C形枕芯;柱形枕芯堵住C形枕芯的缺口,C形枕芯与柱形枕芯之间凹陷,对应枕头的凹穴。
所述C形枕芯,其缺口部的枕芯厚度低于后部的枕芯厚度。
所述坡面过渡由厚度不同的枕布及填充物实现。
所述柱形枕芯高度为5-10厘米,C形枕芯的高度为10-16厘米,凹穴直径为10-12厘米,高度为1-3厘米。
所述枕芯内设置有药物。
所述柱状枕芯与C形枕芯内设置有药物。
所述柱状枕芯与C形枕芯内设置的药物不一样。
所述药物由中药组成,制作时,研成细面,过60-90目筛,装入枕芯。
再进一步:
所述药物的组成是:
枕芯Ⅰ呈C形,装入中药及丝绵,厚度为15cm,中药组成,以芳香开窍,活血通络为主组成,麝香10-14g、冰片8-12g、羌活18-22g、麻黄8-12g、桂枝8-12g、红花8-12g、当归8-12g、川芎8-12g、伸筋草28-32g、透骨草28-32g,研成细面,过60-90目筛,装入枕芯。
优选是麝香12g、冰片10g、羌活20g、麻黄10g、桂枝10g、红花10g、当归10g、川芎10g、伸筋草30g、透骨草30g,研成细面,过60-90目筛,装入枕芯。
枕芯Ⅱ呈柱状,长宽厚各10cm,中药组成以温通经络、活血化瘀、为主中药组成,制川乌18-22g、制草乌18-22g、制附子18-22g、肉桂13-17g、桂枝18-22g、麻黄28-32g、细辛13-17g、羌活18-22g、丁香13-17g、川椒13-17g、艾叶18-22g、红花18-22g、当归18-22g、川芎18-22g、威灵仙28-32g、伸筋草28-32g、透骨草28-32g,研成细面,过60-90目筛,装入枕芯。
优选是制川乌20g、制草乌20g、制附子20g、肉桂15g、桂枝20g、麻黄30g、细辛15g、羌活20g、丁香15g、川椒15g、艾叶20g、红花20g、当归20g、川芎20g、威灵仙30g、伸筋草30g、透骨草30g,研成细面,过60-90目筛,装入枕芯。
当患者仰卧位时窄的一端在下,药枕的枕芯Ⅱ呈圆柱状设计托起颈椎,厚度为5-10厘米(届时可设置大中小不同的型号),头在药枕的中央匝实不留空隙的区域,保持颈椎生理曲度,药物并经过皮肤渗透达到治疗目的。当患者侧卧位时宽的一端在下,枕芯Ⅰ呈C型设计,装入中药及丝绵,厚度为10-16厘米(届时可设置大中小不同的型号),正好成人一肩同宽,从而使患者保持颈椎生理曲度。药物并经过皮肤渗透及芳香药物从口鼻而入达到治疗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模仿人体头部生理结构,设置枕头形状;头部有专门对应的凹穴,可使颈部完全放松;同时前低后高,平躺时用正常使用,侧卧时用180度反转枕头,适合各种睡姿的人们需求。此外,枕头内放置中药,其温通经络、芳香开窍等成份,可防治头颈病发生,经临床试验58例,有效率达98.2%。
以下通过观察试验,进一步阐述本发明所述药物的有益效果。
试验资料:
1、应用范围:颈椎骨质增生、颈椎椎间盘退行性变、颈椎生理曲线改变、椎管狭窄、颈型、神经根型、椎动脉型、脊髓型等各类颈椎病;预防头颈病发生。
2、使用方法:睡眠时使用本实用新型,连续使用3个月。
3、疗效评定标准:
治愈:症状消失,功能完全或基本恢复正常,能恢复工作生活能力,观察半年疗效巩固者。
显效:原症状大部分消除,功能大部分恢复,部分恢复工作与生活能力。
有效:原症状部分改善,功能部分恢复。
无效:原症状无变化或无明显变化。
4、效果统计:应用58例,患者中,男性30例、女性28例,年龄分布为:30岁以下6例,31~40岁10例,41~50岁17例,51~60岁16例,60岁以上9例,最大年龄67岁,最小年龄12岁。
经使用,治愈25例,占43.1%;显效20例,占34.5%;有效12例,占20.7%;无效1例,占1.8%,总有效率98.2%。
5、典型病例介绍:
典型病例1:刘某某,男,54岁,河南省长垣县人。主诉头颈后部痛、左侧偏头痛已1年余。每次早晨醒来觉左拇指麻、痛。两上肢抬举活动正常,但头转向右侧时觉左颈根部及肩部有牵拉感。平时常有眩晕、左耳耳鸣、视物模糊等发作。不敢骑自行车,曾因眩晕而摔倒。天气转变时似症状加重。检查:颈椎X线摄片示颈生理前凸消失,第4-6颈椎骨质增生,第5-6颈椎间隙狭窄,钩椎关节骨质增生。诊断为颈椎病、脑供血不足。经常多方治疗无效,试用本药物枕1个月上述症状明显好转,使用3个月症状基本消失。
典型病例2:周某某,男性,37岁,河南省滑县人。主诉头颈部疼痛无力、不能抬头2个月。患者无外伤史,但经常加班工作(木工),感觉较疲劳,逐渐感到后头部、颈部上端疼痛,并不能任意抬头,须用手掌支托,严重时,不能起床,只能卧床休息。经服“止痛药”治疗,疼痛不见减轻,同时视物模糊,有如烟雾样感觉。无全身发热。过去也未有同样症状发生过,但常有颈后及肩后疼痛。发病前有“感冒”史。检查:颈部无红肿,在枕寰关节及上颈椎刺突有明显压痛,旋转头部或抬头均有困难卧床后症状减轻。颈部X线摄片示有明显颈椎生理前凸消失,第4-6颈椎体骨质轻度增生,而上颈椎及枕寰关节(包括张口正位摄片)未发现异常。血沉10㎜/h。诊断为颈椎病、上颈椎关节炎。经常多方治疗无效,试用本药物枕10天上述症状明显好转,使用一个月症状基本消失。
典型病例3:王某某,女性,30岁,河南省延津县人。主诉右侧颈项痛及偏头痛1个多月。患病前有着凉史及“感冒”史,随即服药治愈,但10天后,出现右侧颈部痛,2天后,疼痛扩散至右侧颈后及头部,并时有眼脸跳动,视力减退。头痛以下午及夜间明显,影响工作和休息。检查:头面部皮肤正常,颈活动无限制,两上肢活动也无异常。颈后右外方相当于风池穴处有压痛,枕寰凹陷处也有轻压痛,左侧风池穴无压痛。颈椎X线摄片检查无异常。诊断为枕大、枕小神经炎,偏头痛。经常多方治疗无效,试用本药物枕一周上述症状明显好转,使用一个月症状基本消失。
典型病例4:黄某某,女性,40岁,河南省滑县人。主诉颈项部胀痛、咽部在吞咽时异物感1年余,由于工作较忙(缝纫工),且常有心理紧张,食欲不好,常有失眠。在吞咽口水时,常有咽不下去或咽不尽的感觉,咽喉部像有一块“如痰”的东西贴附于喉壁,强力咳嗽或大量饮水都不能使这一感觉消失,甚为难受,且常为此而焦虑。此外,还经常有右颈肩及手指胀痛。检查:头颈部活动正常,两上肢上举、后伸动作也无限制。张嘴检查咽喉部,有大片黏膜充血、轻度水肿。悬雍垂、舌部均无异常,吞咽动作正常。摄颈部X线片见有较明显骨质增生,主要为第4、5、6颈椎,第5、6颈椎还有椎间隙狭窄。诊断为颈椎病、颈性咽喉炎(梅核气)。经常多方治疗时轻时重,建议手术,试用本药物枕一周上述症状明显好转,使用三个月症状基本消失。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枕芯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前沿,2为后沿,3为凹弧,4为凹穴,5为拉链,6为拉链,7为柱状枕芯,8为C形枕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并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枕头结构。
实施例1:
如图1、图2、图3所示,新型颈椎药物枕,俯视呈长方形或长圆形,前沿1低后沿2高,前沿1中部设置有凹弧,枕头的中央设置有与人平躺时头部对应的圆形或椭圆形凹穴4;前沿1、凹穴4、后沿2,均采用坡面过渡;在枕头前部或前下部设置有横向拉链5,内置柱形枕芯7;后部或后下部设置有横向拉链6,内置C形枕芯8;柱形枕芯7两端为C形枕芯8所堵住,或者说,柱形枕芯7封堵住C形枕芯8的缺口,柱形枕芯7高度约为5-10厘米,C形枕芯8的高度约为15厘米,凹穴4直径约为10厘米(圆形或椭圆的长径),高度约为2厘米;枕套应用纯棉透气的布料制作,长50厘米、宽35厘米,呈椭圆形,前后两端各设有一个拉链开口,其后部拉链长为50厘米左右,前部拉链长为10厘米左右。所述的枕芯内设置有药物。
药物组合,共6个实施例。
实施例2:
枕芯Ⅰ呈C形,装入中药及丝绵,厚度为15cm,选择麝香10g、冰片8g、羌活18g、麻黄8g、桂枝8g、红花8g、当归8g、川芎8g、伸筋草28g、透骨草28g,研成细面,过60-90目筛,装入枕芯。
实施例3:
枕芯Ⅰ呈C形,装入中药及丝绵,厚度为15cm,选择麝香14g、冰片12g、羌活22g、麻黄12g、桂枝12g、红花12g、当归12g、川芎12g、伸筋草32g、透骨草32g,研成细面,过60-90目筛,装入枕芯。
实施例4:
枕芯Ⅰ呈C形,装入中药及丝绵,厚度为15cm,选择麝香12g、冰片10g、羌活20g、麻黄10g、桂枝10g、红花10g、当归10g、川芎10g、伸筋草30g、透骨草30g,研成细面,过60-90目筛,装入枕芯。
实施例5:
枕芯Ⅱ呈柱状,长宽厚各10cm,选择制川乌18g、制草乌18g、制附子18g、肉桂13g、桂枝18g、麻黄28g、细辛13g、羌活18g、丁香13g、川椒13g、艾叶18g、红花18g、当归18g、川芎18g、威灵仙28g、伸筋草28g、透骨草28g,研成细面,过60-90目筛,装入枕芯。
实施例6:
枕芯Ⅱ呈柱状,长宽厚各10cm,选择制川乌22g、制草乌22g、制附子22g、肉桂17g、桂枝22g、麻黄32g、细辛17g、羌活22g、丁香17g、川椒17g、艾叶22g、红花22g、当归22g、川芎22g、威灵仙32g、伸筋草32g、透骨草32g,研成细面,过60-90目筛,装入枕芯。
实施例7:
枕芯Ⅱ呈柱状,长宽厚各10cm,选择制川乌20g、制草乌20g、制附子20g、肉桂15g、桂枝20g、麻黄30g、细辛15g、羌活20g、丁香15g、川椒15g、艾叶20g、红花20g、当归20g、川芎20g、威灵仙30g、伸筋草30g、透骨草30g,研成细面,过60-90目筛,装入枕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新型颈椎药物枕,俯视呈长方形或长圆形,其特征在于:前沿低后沿高,后沿为高度一致或基本一致的平直状,前沿中部设置有凹弧,枕头的中央设置有与人平躺时头部对应的圆形或椭圆形凹穴;前沿、凹穴、后沿,均采用坡面过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颈椎药物枕,其特征在于:所述枕头前部或前下部设置有横向拉链,内置柱形枕芯;后部或后下部设置有横向拉链,内置C形枕芯;柱形枕芯堵住C形枕芯的缺口,C形枕芯与柱形枕芯之间凹陷,对应枕头的凹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颈椎药物枕,其特征在于:所述C形枕芯,其缺口部的枕芯厚度低于后部的枕芯厚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颈椎药物枕,其特征在于:所述坡面过渡由厚度不同的枕布及填充物实现。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颈椎药物枕,其特征在于:所述柱形枕芯高度为5-10厘米,C形枕芯的高度为10-16厘米,凹穴直径为10-12厘米,高度为1-3厘米。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5所述的新型颈椎药物枕,其特征在于:所述柱状枕芯与C形枕芯内设置有药物。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颈椎药物枕,其特征在于:所述柱状枕芯与C形枕芯内设置的药物不一样。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型颈椎药物枕,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由中药组成,制作时,研成细面,过60-90目筛,装入枕芯。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220469303 CN202820613U (zh) | 2012-09-15 | 2012-09-15 | 新型颈椎药物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220469303 CN202820613U (zh) | 2012-09-15 | 2012-09-15 | 新型颈椎药物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2820613U true CN202820613U (zh) | 2013-03-27 |
Family
ID=479324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1220469303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820613U (zh) | 2012-09-15 | 2012-09-15 | 新型颈椎药物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2820613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223881A (zh) * | 2014-10-11 | 2014-12-24 | 瞿秀武 | 一种颈椎治疗枕 |
CN104799642A (zh) * | 2015-05-09 | 2015-07-29 | 福建农林大学 | 一种药愈颈椎枕及其制备方法 |
CN109091658A (zh) * | 2018-09-18 | 2018-12-28 | 深圳市宝安中医院(集团) | 一种治疗寒湿痹阻型痛症的中药组合物、膏方及其制备方法 |
-
2012
- 2012-09-15 CN CN 201220469303 patent/CN202820613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223881A (zh) * | 2014-10-11 | 2014-12-24 | 瞿秀武 | 一种颈椎治疗枕 |
CN104799642A (zh) * | 2015-05-09 | 2015-07-29 | 福建农林大学 | 一种药愈颈椎枕及其制备方法 |
CN109091658A (zh) * | 2018-09-18 | 2018-12-28 | 深圳市宝安中医院(集团) | 一种治疗寒湿痹阻型痛症的中药组合物、膏方及其制备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2161075U (zh) | 一种颈椎保健枕 | |
CN104706128B (zh) | 一种中草药养生保健枕 | |
CN102327017A (zh) | 一种内置纯中药的治疗颈椎病的药枕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335330B (zh) | 一种治疗失眠的中药组合物 | |
CN102824068A (zh) | 新型颈椎药物枕 | |
CN104433577A (zh) | 治疗失眠的药枕 | |
CN202820613U (zh) | 新型颈椎药物枕 | |
CN101062356A (zh) | 一种治疗小儿遗尿的中药 | |
CN107412589A (zh) | 一种多功能助眠安神健脑药包 | |
CN101919962B (zh) | 一种治疗失眠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013272A (zh) | 一种治疗失眠的中药枕 | |
CN204207467U (zh) | 一种新型的理疗保健颈枕 | |
CN102908396B (zh) | 一种具有促进睡眠作用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201602500U (zh) | 一种保健枕 | |
CN205814095U (zh) | 一种决明子薰衣草功能枕头 | |
CN203226551U (zh) | 颈椎疾病预防和治疗的枕头 | |
CN104757841A (zh) | 一种中药保健枕及其制备方法 | |
CN204890939U (zh) | 一种治疗颈椎增生网格形缝合固定中药围脖 | |
CN109757941A (zh) | 一种自制艾姜枕及其使用方法 | |
CN103598778A (zh) | 一种中药保健颈椎枕 | |
CN105055694B (zh) | 一种治疗肝郁化火型抑郁症的中药制剂 | |
CN104013270B (zh) | 一种治疗颈椎疼痛的中药枕 | |
CN201070178Y (zh) | 一种卧位腰枕 | |
CN105796946A (zh) | 一种治疗失眠的中药制剂 | |
CN209058636U (zh) | 一种护颈药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327 Termination date: 20130915 |